观世音菩萨图典

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作者:刘秋霖 等编著  页数:413  
Tag标签:无  

前言

  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佛教传人中国内地。在魏、晋、南北朝时得到发展,至隋、唐达到鼎盛,形成天台宗、华严宗、禅宗等中国佛教宗派。佛教也在唐初传入西藏,形成了别具特点的藏传佛教。隋唐两代,天降神灵,修道者升天成仙之说广为流传。原为大乘佛教菩萨的观世音在我国更是获得了空前的崇拜和发展。“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观世音菩萨的信仰千百年来已广泛流传。他是大乘佛教慈悲救世的体现,在中国妇孺皆知,深入人心。  “观世音”之名由来,有几种说法:一由宿世悲愿得名。《悲华经·受记品>谓菩萨在远古因地修行时期,发大悲誓愿而蒙宝藏如来授记:“善男子,汝观天人及三恶道一切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烦恼故,欲令众生住安乐故,善男子,今当字汝,为观世音。”二以修四自利得名。《楞严经·耳根圆通章>谓菩萨自述,往昔恒河沙劫前,师事观世音如来,以闻思修,入于正定,观世音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三由证果利他得名。《法华经·普门品》谓“释迦牟尼佛就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的提问答复:“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话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内容概要

观音菩萨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发生了种种演变。老百姓按自己的愿望和喜好,塑造了许多富有民族特点,符合中国人自己的审美心理和情趣,从而为民众所喜爱的观音像。例如马郎妇观音、白衣观音、杨枝观音等。宋代以后更出现了按中国古代仕女形象而创作出来的观音菩萨像,这种佛像成了现今观音菩萨像的主流。    关于观世音菩萨的塑像有很多,我们编写此书着重汇总了历史上观世音画册、塑像、图典中的一些精品,尽量给读者展现一些或许您未曾见过的许多观音形象。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济世救人的德行正是通过这些形象在历史中影响着千万民众。“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自然界的灾变与人间社会祸难不可能完全消除的情况下,观世音菩萨就是人们永远的信仰和希冀的象征。

书籍目录

前言壹 观音菩萨解译贰 观音菩萨慈容五十三现叁 观音菩萨三十二相肆 观音菩萨三十三应化身伍 观音菩萨千手千眼八十四相陆 观音菩萨历代图像柒 心经捌 观音菩萨的节日及其他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观世音菩萨图典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观世音菩萨的图典,看各种形象的菩萨造型!
  •   书是不错的,但是跟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样,不是彩图。慢慢体会和领悟书中的内容。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