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精神

出版时间:1987  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  作者:徐复观  
Tag标签: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艺术精神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由“乐”的读音想到的
      有些东西,不是我们不懂,而是真不懂。
      对于“乐”字,我们知道“快乐”,“音乐”,我们唐山有个“乐(音劳,四声)亭”,还有就是“智者乐山,仁者乐水”,这里边的“乐”读作“要”。村里的人,有的字的读音不太准,但他们读了一辈又一辈了。他们管“安”读作“南(一声)”,管音乐的“乐”读作“要”。没有人去给他们纠正一下,即使他们的子女上了学,懂得了这些字的正确读音,但也没有人给他们纠正,至少我从未给爸妈纠正过。
      这个“乐”字,我第一次听说读作“洛”。这是我看徐复观先生的《中国艺术精神》看到的。他在论述“乐”与儒家时,引述《乐论》、《礼记》,包括《论语》里面的一些记述时,有好多句中提到“乐”字,他都特意给加了标记——“音洛(luo)”。
      我没兴趣作一番考证,如果我是学古文字学的,倒可以在这上面花点功夫。我是想通过这一个字的读音,来说点我想到的。
      其实有时候我们常常会因为错过了一个字,而错过了一个概念,一篇文章,甚至一种精神。看过徐先生论述儒家的礼乐精神与仁,对于“仁”、“美”、“善”这些有点玄的概念,真的有点“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尤其是他论述孔子的礼乐追求对文学的影响时,在解释“《诗》可以兴观群怨”这句我们熟的不能再熟的论断时,更让我佩服他的高见。学问的积累在于勤奋,但我又不得不承认,能够做出一点不同于常人、而又另类拔萃的卓见,这有赖于悟的本领,也得靠一点天才的骨血。
      老杜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往今来的人从各个角度论述,但杨义先生对“破”字的三重理解,却让人撇开历史积淀下来的解释,而更让人佩服。
      对于诗歌的理解,宋人注重诗眼。范元实有本诗话,即名《潜溪诗眼》。说到底,这就是对某个字的透彻理解,与不同于常人的灵心慧眼处。“‘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这是王国维的灵心慧眼,但我却觉得“红”字下得好。老杜的诗里,常常刻意把色彩字放到诗句的开头,即使让人觉得有点难解。“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目的就是为了从视觉上打动读者,并且给人以醒目与直通内心的印象。杏有白杏、红杏,一般我们爱说桃红柳绿,所以,一说红杏,就让人有种想看看杏之红与桃之红有何区别的感觉了,从而为之侧目了。所以,宋尚书的这句红杏枝头,才更体现出春的艳,春的生机。或许也更有“境界全出”的味道。
      对于文章,不能放过一个字;对于自己,则不能放过点点滴滴。从小处见到大处,从些微看到鸿洞,从须臾体会到无穷!
      
  •     (介于晚学对书画学习上的愚钝,故严肃的画论不敢妄言,而对绘画艺术的发展也一无所知,所以第四章开始不敢妄评。此小记,部分直接抄取我自己的读书笔记,懒于整理,所以行文上多有不整饬严肃的地方,望见谅。)
       佛观先生的《中国艺术精神》一书,以”中国文化的主流,是人间的性格,是现世的性格“为思路始发,而从人最远古的人性角度来探讨中国艺术的产生及发展。以庄子哲学为主线而开展讨论,一开始就提出了”中国的山水画...想超越向自然中去,以获得精神的自由,保持精神的纯洁,回复生命的疲困而成立“。
      
      第一章
       第一章是谈论音乐的,按照佛观先生的说法,也是全书最不重要的一部分。但我极爱这章,以为是全书思路最清晰,观点最有价值,同时也是最有建树的一章。
       该章首先以古籍为参考,对”乐“的产生时间进行了一个大概的推测,得出”乐比礼出现得更早“的结论。这个结论在今日的史学界,几乎无有争议。从而,以此为基础,对先秦时期的”乐“、”礼“发展做出了简要的论述——即,春秋是”乐“重于”礼“的,而战国则是”礼“重于”乐“。
       西周时期的社会,从《周礼》等文献中,和张荫麟、冯友兰、阎步克等先生的书中,都可以看到,其时,学堂(”成均“见于《周礼.春官.宗伯》)是以音乐教授为主。”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诵、言、语。以乐舞教国子…"(出处同上)所以,西周是乐表礼辅。至于春秋,则礼表乐了。可见于《论语》《孟子》《礼记》等,不细列。这种变化,佛观先生认为是,乐以陶冶情操而治,显于蒙昧;礼以节制法度治,显于知性。然,音乐可以激发人类的原始意识,并潜移默化,使其善恶。而今,乃是知性主导之社会,故以乐而治自是比于春秋而更不能为了。但,今日听曲儿仍可以发人之至纯。
       对于这一点,书中论述到”礼的最基本意义,可以说是人类行为的艺术化、规范化的统一物“,”音乐当然含有规范的意义...但礼的规范是表现为敬与节制“,”乐的规范性则表现而为陶镕、陶冶,这在人类淳朴未开的时代,容易受到效果;但在知性活动已经大大地加强、社会生活已经相当地复杂化了以后,便不易为一般人所把握,也是一般人在现实行为上无法遵行的。“
       而《论语·泰伯》中择优”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由此,我们大概可以建立这样的一个学术模型:
       从音乐的角度入手,对人性本善、本恶进行一番深入的探讨。其方法大概为先以西方美学判定古乐之艺术形式,和雅俗形态(分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再以西方心理学入手,而判其曲乐所至于人心之感。加以中哲,历史,以人原始之所好于乐,分其性善性恶。此乃粗陋大纲,望有人细之行之。
       大概在音乐对襁褓之儿的影响,是有资料可查的。
       在这一章中,佛观先生对孔夫子的”礼乐“思想进行了划分:
       孔夫子把音乐不自觉地分了三层,其一:"曲"、"数",是技术层面;其二:"志",精神层面;其三:"人",人格层面。(见于《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学鼓琴于师襄")而西方古典乐着重强调第二层。
       通过上述划分,佛观先生进一步引出了”‘曲’与‘数’,是技术上的问题;‘志’是形成一个乐章的精神;‘人’是呈现某一精神的人格主体“。
       在这一系列的论述,我非常惊讶于孔夫子在”礼“与”乐“之间的整合,并震惊于通过”乐“而及于政治的思想。(见《论语·阳货》)
       但孔夫子只是提出了这一点,并未说明其中的内在联系。佛观先生则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如“因为乐是通过感官而来的快感,通过感官以道为乐,则感官的胜利作用不仅不会与心志所追求的道发生摩擦,并且感官的胜利作用已完全与道相融,转而成为支持道的具体力量。此时的人格世界,是安和而充实发扬的世界。”
       音乐与仁的内在联系是"中和"。《尚书·尧典》:“八音克谐,无相夺伦”,《荀子·乐论》:“乐者天下之大齐”,《礼记·乐记》:“乐者为同”。《礼记·儒行篇》:“歌乐者仁之和也”。徐复观:“仁者必和,和中可以含有仁的意味。”
       这章中,很高明的一点是,佛观先生从孔夫子的“乐而不淫”及于希腊的“酒神精神”,并以“淫”为分。此处的“淫”训”过度“。
       ”若是仅为了给情绪以满足,则顺着这种要求辖区,情绪的自相鼓荡是无止境的,乐的本身也自然会向“淫”向“流”的方向发展,这便更回头去助成情绪的鼓荡,使人间世成为希腊神话中酒神的世界和今日从美国开始的摇滚舞的世界。因此,孔子便指出‘乐而不淫‘的准绳...”
       在对儒家的音乐理论进行了说明后,佛观先生则对音乐艺术价值的根源进行了讨论。
       在这一部分,佛观先生认为儒家的美学思想是“为人生而艺术”,所以在其最高境界中得到自然的统一,并“在此自然的统一中,仁与乐是相得益彰的。”
       而《乐记》中有:“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所以“乐系由性的自然而感的处所流出,才可以说是静;于是此时由乐所表现的,只是’性之德‘。性德是静,故乐也是静。“
       那么我们也就知道了,音乐的艺术价值本身是于与人性的契合。这与前面所论述的部分也观点合流。
       至于在第一章中,儒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佛观先生论述得较浅,也就所得较少。
       【错误】在该章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第5次印刷的版本中,13页所引的汉朝班固《白虎通》卷二《礼乐篇》的"乐在宗庙之中",实出《荀子》。手边没有《白虎通》,也不知此书是否是采录了这句。但,《荀子》成书于战国,《白虎通》成书于汉,先后立辨,可知其误。
      
      第二章(写得好累,这章开始就从简了哈...)
       该章开篇,佛观先生对”成己“与“成物”提出了讨论。即其认为,由于群体是涵容个体的,所以,成己就必然要成物。但成物的方法上,则因为法家的制度化,而使成物成为了扼杀自由的最好理由。——这一观点,我非常喜欢,并且我的观点和佛观先生相同——“这种不合理的发展,固然已经有许多人指陈国,是来自他们反人文建设的结果,但对老、庄思想的本质而言,却不能不算是一种逸脱了常规的发展。”
       这样一来,虽然我国的思想便最终都以“现实人生”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了。
       “老、庄思想当下所成就的人生,实际是艺术的人生,而中国的纯艺术精神,实际系由此一思想系统所导出。”
       如此,佛观先生对中国艺术精神的所发进行了总结,即艺术是观照于当下的。
       (...不想写了...)
       总之,该章最后归落在中国艺术精神的本质是庄子的道与人生的融合之上。而此处的“道”即是指以虚、静、明为特征的心斋,及精神自由解放的“游”。
       对于“游”,“佛观”先生按照《庄子》一书中的多处“游”字为基础,提出了《庄子》的”游“应训“游戏”之意。
       【不明】此处,佛观先生有按”《说文》无’游‘字“。我翻了下《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12年10月第34次印刷版),是有”游“字的。并且佛观先生在书中也引用了《说文》中对”游“字的解释。所以,此书佛观先生论述不明,他的意思应该是”游戏“的这个释义,《说文》中没有收入。全书,此类不明甚多。
       进而,在对”游“进行了意义上的说明后,佛观先生对”游“的基本条件进行了论述——即,无用与和。这一点,他引用了《庄子》书中的《逍遥游》,而得出结论”无用乃是大用”。并引康德《判断力批判》中的观点,认为美的判断不是认识判断,而是趣味判断。是“纯粹无关心的满足”。于是,“游”可以建立在“无用之上”。这是“游”的消极面。
       “和”则是“游”的积极面。“和既是天的本质,所以由道分化而来之德也是和;德具体化于人的生命之中的新,当然也是和。这便规定了庄子所把握的天、人的本质,都是艺术的性格。和是化异为同,化矛盾为统一的力量。没有和,便没有艺术的统一,也便没有艺术,所以和是艺术的基本性格。”
       则,“和”与《庄子》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一点,佛观先生以自然之道来进行了论述。个人觉得论述得非常的勉强,虽然称不上是强扭,但完全可以论述得更深入具体。
       而关于“心斋”的虚、静、明一部分,佛观先生论述得更是浑浊。
       脱离开了庄子艺术的特征后,以这些特征对庄子艺术而及的人生观、宇宙观进行的论述反而大有可观。比如其中”即自的超越“——以阳子居”舍者与之争席“为论;比如”平等满足“和”平等看待中自己与人物皆得到自由、皆得到生的满足“。
       其中,我尤其喜欢以南郭子为例,而进行的天籁的论述。即天籁即人籁、地籁于自性和虚静中的无限制延伸。其根本在于”无为“所解放的”无我“的认识,而使其不受束缚。
       在这一章中,佛观还论述了《庄子》艺术的生死观——其实应该说是庄子哲学的生死观,但他非要扯到艺术上去。在这一部分,他借用雅斯贝斯(Jaspers)的观点,认为“人在美的关照中,是一种满足、一个完成、一种永恒的存在,这便不仅超越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计较、苦恼,同时也即超越了死生。”此观点认为艺术以此而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替代了宗教的无上地位。
       但我不能与其一。我认为宗教的作用不仅仅是弥补于是集中不可实现的感情、精神沮丧、还应该有其更深的诉求,即思维、思想的代入和替出。以此而超出个人意愿,以超越人性。是超常规、超理性、超体验的。后者的代入和替出是指以宗教信仰之观点,而完全地代入自己的价值判断中,再以宗教之信仰完全替出自己的主观情感。如此之事,信仰越深,越易于办到。而宗教此种功用,即是超人性、超常规、超理性和超体验的。
       关于庄子艺术的欣赏,佛观以对比战国前后陶罐的区别,而得出结论认为“我们于此可以看出从传统重压中所解放出的世界,开始可以听到中国古代快乐的歌声。做这些女俑的工人们,在无意识中把握到了什么才是真的艺术。”(此句系佛观引自日本关野雄的《中国考古学研究》一书中的《艺术上之诸问题》一章。)
       而在这一部分,佛观说“庄子实是把由技巧而进于艺术的情形,称之为‘道’”,我认为太浅。庄子的“道”绝不应该止于“艺术”,而应该更多的深入到艺术背后的哲学支撑。这一点,佛观又是硬扯过来印证自己的观点的。
       最后,佛观得出的结论是——“为人生而艺术才是中国艺术的正统”——有没有觉得逻辑很混乱?我这还是整理过后都这样,原书读起来,可知有多混乱。
       另外,在此章中,频繁出现一个词汇,叫“虚静”。关于虚静,佛观则一直没有直观地解释。所以我说这本书是“郭象注庄子”,就是这些词汇的问题。我后来自己大概理解了下,觉得“虚静”应该就是“忘知”和“忘己”。再浅白一点就是使自己在精神和智识上回归“襁褓”,而在个人性上,融于自然。
       【存疑】该章,佛观一直认为《庄子》全书大部分为庄子自己所作。此说确实又是佛观的一家之言了。我也不是特别懂考证,但从其他历史书籍的考证中,大概可以知道史学界对《庄子》成书的态度。见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等。但,也不好说就是错误,只能说是非主流。
      
      第三章
       此章第二节,对书法与绘画的关系的论述略显狭隘,诗书画印于作品整体中各司其职,并于一画,非有以一替一之意。(佛观认为书法后来在绘画全幅中的地位是”要借书法以伸张绘画的意味在里面。“)
       但,关于书法与绘画的关系,佛观的观点与我之前接触的观点大有冲突,却从引证上来看,更有说服力。即,浅白而言,写字写得好的,并不就一定能画好画;而画画好的,不一定能写好字。在陈传席的《画坛点将录》中,陈氏便十分强调字写不好,画就画不好。不好说谁对谁错,各取一半吧。
       此章第四节,我特别喜欢:按照徐复观的说法,我国艺术真正的"美的自觉"是从魏晋而起的,也就是嵇康、山涛、向秀一伙。而这种自觉与古希腊的相似点"是由人自身形象之美开始"。中国魏晋之风是以"玄"为基础的,再往前就是老庄。所以,这种对"形象之美"的自觉,映射到绘画之上就是重"气韵"的,发展为写意画。希腊艺术,据我所知,是极简的几何而为基础的,对人体美的自觉则是表现在对人体形象的欣赏之上,而最终发展为强调透视和写实的画风。于此,可释中西绘画之差别之始。
       此章第五节,谢赫的”六法“问题,个人认为佛观考证、引据都不严密,但我自己是没能力去考证的。
       (太累了,第三章就从简到这样的地步吧...)
      
       概言之: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曾以“郭象注庄子“来评论,读完后不改此见。此书以庄子为基础,再到气韵而及于玄学。全书重神而轻相,料是佛观先生在绘画理论上亦是半路出家的结果,但契合书名——“中国艺术精神”。前三章读起来特别费神,第一章儒家的音乐思想是全书我最喜欢的部分,也是佛观先生思路最清晰的一章。第二章则常有赘言,观点重复且思路浑浊。《庄子》一书,本来是“以暗示明”,佛观先生欲以明示暗,结果是佛观先生用了很多比《庄子》原书还更抽象的词汇来描述庄子精神。第三章也有同样的问题。从第四章开始,佛观先生开始进行细节的论述,其中多涉画论,批评吸收都有,有容乃大。我对书画的学习是十分浅薄的,所以从第四章开始我也就只能是学习,而不能是思考。整体而言,此书对中西美学思想都有涉及,高屋建瓴,以我的视野,常有新建。但却受束于庄子,缺少横向的展开。
  •   《中国文学精神》一书中论及:“所谓道德与艺术,在其最根源之地往往密不可分。而一个人,当他在情感的某一点上,直浸到底时,便把此点情感以外的东西,自然而然地忘掉了,也略近于道家所要求的虚静状态。”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