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晖作品集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  作者:张晖  页数:141  

内容概要

  中国古代花鸟画与人物画、山水画并列为中国绘画的三大画科。花鸟画是一个晚熟的画科,它经历了较为漫长的历史积累过程。自唐始花鸟画才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科经五代、宋代的大发展时期而渐趋成熟。然而,以水墨写意花鸟画为主要艺术表现特征和审美追求则是花鸟画走向发展高峰期的标志这是明、清以及近、现代的事。明徐渭清八大山人、吴昌硕近、现代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等诸大家为其主要代表人物。  一个画科的形成、发展并走向成熟。它的内在成因极为复杂。不可否认它与中国独特的文化背景和人文精神有着密切的机缘关系。写意花鸟画的出现丰富了中国绘画的科目开启了艺术表达的新”语境”并充实了传统人物画、山水画难以尽意表达的艺术内涵,创造出了追求本体性的“格调”艺术。它融合了用笔、用墨、用色、造型章法等绘画技巧手段在”写”的艺术表达中将花鸟画推向抒怀畅神的尽情写意中。今天看来这种艺术的高超与美妙之处在于它文化的涵容性技巧的超然性,是艺术家自我性灵与真趣完美契合的全面体现可以说。中国写意花鸟画艺术所显露的不是表象的题材(物)与无生命“意味”的艺术符号(形式),而是文化精神、艺术品格与心象、视觉的完美综合体。由对客观自然的描绘而进入内心的省悟;由小生命观其大宇宙追求朗达、简远的审美情思。它充满了人文情怀的艺术表达折射出人格的精神取向。这一艺术品格的建构不仅谱写了写意花鸟画的辉煌历史而且营造了博大的艺术创造天地为今天的艺术探索提供了更多的发思求变的途径。  张晖深悟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发展的脉络熟悉写意花鸟画发展的空间。他怀师古之情,追慕先师之迹研究徐渭、八大山人、郑板桥、吴昌硕、齐白石等诸家之法,得其艺术精神主要谛以自我天资与绘画才情在写意花鸟画的天地间勤奋地创作、探索。此识、此行可赏也。  今人研习传统写意花鸟画应寻其正道门径并以开阔的胸襟继承传统与突破传统。正如李可染先生所言:“以极大的勇气打进去以极大的勇气打出来。”这句话从事写意花鸟画者可鉴对从事其他绘画艺术者也同样有启发。张晖正是凭看这种勇气在继承传统写意花鸟画艺术的基础上敢于突破古人窠臼创新立异: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审视与判断中国写意花鸟画的艺术价值。我认为不应忽视以下几点:一一是艺术的独特性。具体体现出画家技与艺之独特、非凡的功力以及作品合乎其艺道”意味”的艺术表达的”纯粹性”;二是写意精神所展现的主体人格的“纯真性”。从今天多元的艺术样式中去反思当代艺术写意花鸟画这种重”格调”本体性的视觉与心象表达的独特艺术形式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比拟和替代的它具有当代的意义;三是所成就的高格作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与艺术创造力,充分展示出艺术家的胆识与魂魄,即艺术的创造与实验探索精神。这种创造性与实验性所体现的价值下言而喻。我想张晖的艺术创作过程也伴随着诸多创造性与实验性的探索,所以他的作品本身就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写意花鸟画贵在“写意”二字。古人云”画心也:心画也。””心画”是“写意”旨之所在。而得其“写意“与。心画”须见笔、见墨。更见”心”。近年来张晖力求在写意方面有所突破以书入画尤为篆、隶之法写心画”以中国传统意象理趣造型物象。他笔下的物象在”写意”中求其灵性与气韵形成了特有的面貌。这与他大量的实验探索与苦研是分不开的非常难能可贵。  今天在快节奏的社会发展中尤其是在文化生态诸方面并不尽如人意的境况下张晖能淡泊名利静守一片净土。这正是一位真正艺术家的执著与尊严相信张晖以此为开端在艺术的不断实践与探索中能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奉献于世人,他的艺术之路会走得更高、更远。  以此序并贺《张晖画集》出版。

书籍目录

虚心劲节孤鸾舞镜不作双戏为幽兰一写真藤花倒影试新妆东风几何时鸟惊午睡浓怜惜清香早向鼻尖来醉风泉岭秋声四围云气荡吾胸珠玉可依闲对数竿心自足秋来一架藤日暮倚修竹落叶知秋凉西风飒飒竹生寒谁在絮语哝疾风知劲节渴思谷口浆触石惯作狂飞鸣不相离竹响风雨至叶落满庭秋月冷风约雨修小园半亩称幽居引蔓牵竹长鸣天过午倡条冶叶自颠狂依情夏雨须候五更啼窗外几竿斜啼醒诸君日又西烦嚣不到林木稠刷雨依晴晖此竹数尺耳步虚昨夜到瑶台风撕雪打性不曲一辦几寒秋……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张晖作品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