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江年谱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宋广波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09-01出版)  作者:宋广波  页数:617  
Tag标签:无  

前言

宋广波近著《丁文江年谱》,约五六十万字,读起来十分引人兴味。彼求写一序,我很乐为之。因为我本人对丁文江这个人物一直很感兴趣。早在三十多年前,因搞民国史研究的需要,我曾编写过一些民国人物的小传,其中就有丁文江。那时,文革尚未结束(大约是1975年),因所见材料有限。我想去访问一些与丁文江有过直接交往的人,请他们帮忙提供一点材料,或哪怕仅仅是一些材料线索。但结果很令我失望。这不能怪那些被访问者:例如黄汲清、高振西,他们当时还处于被管制的状态下,他们怎敢对一个官方一向大为反感的所谓反面人物提供什么正面的材料呢。记得,当我写成丁文江小传的初稿,请当时担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的张文佑先生拿去研究所征求意见时,给我的回话竟是尹赞勋先生的最有代表性的一句话:“怎么能给丁文江这样的人立传呢?”时隔三十多年,人们对丁文江这个人的看法,已根本有所改变,对丁文江的研究,已有长足的进步。在此情况下,不带任何偏见地、实事求是地研究丁文江已成为可能。读了广波这本书,我们对丁文江应可有一种比较客观的、比较全面的看法。所以,我想先谈谈丁文江这个人。

内容概要

  《丁文江年谱》作者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完全用事实还原历史,还原人物的本来面貌,不带主观的成见,不加主观的议论。对谱主历来有争议的方面,不同的记载。不同的评说,皆予并存。例如,丁文江任上海总办时期的活动。谱中收入当时各种舆论评说的同时,也将国民党和共产党的评论一并收入。  《丁文江年谱》这本年谱的编辑体例堪称完备。全书包括“谱前”、“年谱”和“谱后”三个部分。在“谱前”部分,颇详细地交代了丁文江出世前,西方近代科学,特别是与地质学相关的科学在中国被引入和初步传播的情形。如此。人们便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丁文江等开创中国地质科学事业的历史意义。“谱后”,一般年谱没有这一部分。但对于丁文江这样影响很大而争议甚多的人物,就显得很必要。我们读了本书的“谱后”部分,确能进一步了解丁文江的历史贡献和他应当占有的历史地位。在“年谱”,亦即正文的部分,于每一年,扼要交代当年发生的大事,并介绍与谱主个人及其事业相关的人士之生卒。凡谱主的重要活动,连带记出当时或稍后有关人士的评论与追忆。年谱都是“以年系事”,年代是中心线索。但这本年谱在记叙中颇注意到一件重要史实的首尾关联,即是作者在《编撰说明》中所说的“大事编年与记事本末两体并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书后附录了若干种《索引》,例如《人名索引》《书名索引》《引用报刊索引》《引用档案索引》等等,极大地便利  于读者的检索。  《丁文江年谱》由于作者采取严格科学的态度,充分揭示历史事实,彻底打破了教条主义贴标签式的人物论评与研究的方法,时时处处让人关注具  体的历史情境和具体的历史事实,通过深入具体的历史情境,了解具体的历史事实,产生对历史人物的看法。这中间颇有一些矛盾的现象和矛盾的叙述,但诚如马克思所说,历史是从矛盾的叙述申清理出来的。例如,对于丁文江担任上海总办,当时的大多数舆论与南方的国民党及共产党的评论是迥然不同的。但由于事实充分,所以不影响人们对之作出自己的判断。同样地,同一个人,由于历史情境变化,对丁文江有截然不同的说法。比如同是中国地质学开创期的,亦被丁文江引为重要朋友的科学家李四光,他在解放前与解放后对丁文江有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丝毫不影响人们透过事实,看出历史的真相。

作者简介

宋广波,山东章丘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思想史、中国近代科学史。近年来,先后出版图书四部:《胡适红学年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胡适红学研究资料全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胡适与红学》(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丁文江图传》(湖北人民出版社、台北秀威科技股份公司,2007年),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尤其像《十三

书籍目录

编撰说明/1丁文江家世简表/1谱前一、丁文江家世/1二、1840~1886年  西方地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外国人在中国考察地质情形/5年谱1887年  清德宗光绪十三年  丁亥出生/131888年  光绪十四年  戊子一岁/161889年  光绪十五年  己丑二岁/171890年  光绪十六年  庚寅三岁/181891年  光绪十七年  辛卯四岁/191892年  光绪十八年  壬辰五岁/201893年  光绪十九年  癸巳六岁/211894年  光绪二十年  甲午七岁/241895年  光绪二十一年  乙未八岁/251896年  光绪二十二年  丙申九岁/271897年  光绪二十三年  丁酉十岁/281898年  光绪二十四年  戊戌十一岁./291899年  光绪二十五年  己亥十二岁/311900年  光绪二十六年  庚子十三岁/331901年  光绪二十七年  辛丑十四岁/361902年  光绪二十八年  壬寅十五岁/391903年  光绪二十九年  癸卯十六岁/431904年  光绪三十年  甲辰十七岁/461905年  光绪三十一年  乙巳十八岁./561906年  光绪三十二年  丙午十九岁/581907年  光绪三十三年  丁未二十岁/601908年  光绪三十四年  戊申二十一岁/611909年  宣统元年  己酉二十二岁/631910年  宣统二年  庚戌二十三岁/641911年  宣统三年  辛亥二十四岁/671912年  中华民国元年  壬子二十五岁,/781913年  民国二年  癸丑二十六岁./851914年  民国三年  甲寅二十七岁/981915年  民国四年  乙卯二十八岁/1081916年  民国五年  丙辰二十九岁/1161917年  民国六年  丁巳三十岁/1241918年  民国七年  戊午三十一岁/1331919年  民国八年  己未三十二岁/1361920年  民国九年  庚申三十三岁/1421921年  民国十年  辛酉三十四岁/1511922年  民国十一年  壬戌三十五岁/1571923年  民国十二年  癸亥三十六岁/1761924年  民国十三年  甲子三十七岁/1891925年  民国十四年  乙丑三十八岁/2021926年  民国十五年  丙寅三十九岁/2141927年  民国十六年  丁卯四十岁/3071928年  民国十七年  戊辰四十一岁/3191929年  民国十八年  己巳四十二岁/3321930年  民国十九年  庚午四十三岁/3511931年  民国二十年  辛未四十四岁/3641932年  民国二十一年  壬申四十五岁/3741933年  民国二十二年  癸酉四十六岁/3871934年  民国二十三年  甲戌四十七岁/4021935年  民国二十四年  乙亥四十八岁/4281936年  民国二十五年  丙子四十九岁/473谱后1937年  民国二十六年  丁丑逝世后一周年  /5041938年  民国二十七年  戊寅逝世后二周年  /5081939年  民国二十八年  己卯逝世后三周年  /5091940年  民国二十九年  庚辰逝世后四周年  /5101941年  民国三十年  辛巳逝世后五周年  /5131942年  民国三十一年  壬午逝世后六周年  /5171943年  民国三十二年  癸未逝世后七周年  /5191944年  民国三十三年  甲申逝世后八周年  /5191945年  民国三十四年  乙酉逝世后九周年  /5201946年  民国三十五年  丙戌逝世后十周年  /5211947年  民国三十六年  丁亥逝世后十一周年  /5231948年  民国三十七年  戊子逝世后十二周年  /5241949年  民国三十八年  己丑逝世后十三周年  /5251950年  庚寅逝世后十四周年  /5251951年  辛卯逝世后十五周年  /5251952年  壬辰逝世后十六周年  /5261956年  丙申逝世后二十周年  /5261958年  戊戌逝世后二十二周年  /5271959年  己亥逝世后二十三周年  /5281960年  庚子逝世后二十四周年  /5281961年  辛丑逝世后二十五周年  /5281963年  癸卯逝世后二十七周年  /5291965年  乙巳逝世后二十九周年  /5291970年  庚戌逝世后三十四周年  /5291976年  丙辰逝世后四十周年  /5301983年  癸亥逝世后四十七周年  /5301986年  丙寅逝世后五十周年  /53l1987年  丁卯逝世后五十一周年  /5321994-年  甲戌逝世后五十八周年  /5352007年  丁亥逝世后七十一周年  /536附录一 大事年  表/537附录二 丁文江先生哀挽录/568附录三 人名索引/575附录四 书名索引/599附录五 引用报刊索引/6ll附录六 引用档案索引/615后记/616

章节摘录

1894年光绪二十年甲午七岁1月,张之洞在武昌创设自强学堂。7月25日,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1月24日,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是年至1896年,斯文赫定第二次深入新疆,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发现许多城市废墟和古代遗物。1898年赫定开始了他的第三次考察活动,发现了楼兰古城并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第一次揭露了湮没千年之久的楼兰古城的神秘面纱。在1900~1901年的考察中,他还在罗布泊发现了据认为是新石器时代的遗物,其中一个是石核,一个是燧石片,皆地面采集。(可参考斯文赫定著,李述礼译:《亚洲腹地旅行记》,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是年出生的有关人物有:凌鸿勋(1894~1981)字竹铭。1910年考取上海高等实业学堂粤省官费生,1915年毕业于土木工程科。1918年回国。1920年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任教并暂代校长职务。1929年后任陇海铁路工程局长,兼任粤汉铁路株韶段工程局长,并任总工程师。1936年任粤汉铁路管理局长。1939年11月任天成铁路工程局长,1941年兼任西北公路管理局长。1945~1949年任交通部常务次长,1950年10月应邀在台湾大学任教。他的著译有:《八十年来之中国铁路》、《中国铁路概况》、《中国铁路志》、《七十年来东清、中东、中长铁路变迁之经过》、《詹天佑先生年谱》等。农商部地质研究所毕业生叶良辅(1894~1949)字左之,浙江杭县人。毕业后入农商部地质调查所任调查员。1920年留学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1922年回国,仍在地质调查所工作,后兼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1925年和谢家荣共同发表《长江巫山以下地质构造与地文史》一文,讨论了长江成因和长江流域地形变化历史。1927年任教广州中山大学地质系,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1930年与李璜、张更合著《浙江平阳之明矾石》,指出明矾石是由凝灰岩和流纹岩受到来自酸性侵入岩中的硫质流体交代蚀变形成,并指出用明矾提取铝及制作钾肥的可能性。1949年5月,任浙江大学地理系系主任,不幸于同年病逝。农商部地质研究所毕业生李捷(1894.~1977)字月三,河北成安人。区域地质学家、矿产地质及工程地质学家。1916年入地质调查所工作,1927年参加周口店大规模的发掘工作。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1949年后,曾担任水利部勘探设计总局地质总工程师,水电部水电总局副总工程师。李捷是中国最早参与第四纪冰川研究的少数地质学家之一,对冰川研究造诣深厚。农商部地质研究所毕业生徐渊摩(1894~1968)字厚甫,江苏武进人。1916年人农商部地质调查所任调查员。1924年,任东南大学地学系教授兼副系主任。1927年,协助李四光筹建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1949年以后,先任武汉地质学校教务长,后供职于长春地质学院。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八岁丁文涛《亡弟在君童年轶事追忆录》:(丁文江就傅后)阅四年,学五经四子书矣。尤喜读古今诗,琅琅上口。师奇其资性过人,试以联语属对日,“愿闻子志”,弟即应声日,“还读我书”。师大击节,叹为宿慧。其他如以“虎啸地生风”,对“鸠鸣天欲雨”……志趣不凡,固不独颖悟天成而已。4月17日,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该条约规定:中国承认朝鲜独立;向日本赔款白银2万万两;割让辽东半岛;将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以及澎湖列岛“永远让与日本”;允许日本在中国内地设厂,增开通商口岸等。《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的矿山成为帝国主义直接掠夺的对象。5月2日,康有为与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十八省举人联合上书,反对《马关条约》,要求变法自强。8月17日,康有为、文廷式、黄遵宪等在北京组织强学会。10月2日,盛宣怀奏准设立天津中西学堂。4月11日,《金石识别》的作者丹纳逝世。是年,《天演论》的作者赫胥黎(T.H.Huxley,1825~1895)逝世。是年,法国里昂商会组织中国经济考察团,自安南入滇,经蒙自到昆明后分为两支:一支经东川、昭通人四川,一支经沾益人贵州。其中一支又曾由广西百色人滇。矿工师杜克楼(P.Duelos)为团员之一,专任调查矿产。1898年出版报告书,其中有东川铜矿的记述。是年,清政府同意法国修建滇越铁路。是年出生的有关人物有:蒋廷黻(1895~1965)字清如,湖南邵东人。早年就读长沙明德学堂,1912年赴美,入俄亥俄州欧柏林学院,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3年回国,任南开大学及清华大学历史学教授。1935年后,历任国民政府行政院政务处长、驻苏大使、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署长、常驻联合国代表等职。1957年当选台湾中研院院士。1965年退休,病逝于纽约。著有《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大纲》、《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等。董作宾(1895~1963)字彦堂,又作雁堂,别署平庐。河南南阳人。著名考古学家、甲骨文字学家。董氏1923~1924年人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为研究生。1925-1927年,先后在福建协和大学、河南中州大学和广州中山大学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1928~1946供职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历任通信员、编辑员、研究员及代理所长等职。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土。1947~1948年任美国芝加哥大学客座教授,1949年以后兼任台湾大学教授,1956~1958年任香港大学、崇基书院、新亚书院和珠海书院研究员或教授。董作宾在1928至1934年间,曾8次参加殷墟的发掘,随后专门从事甲骨文字的研究。由他主编的《殷虚文字甲编》、《殷虚文字乙编》二书,共选录抗日战争以前15次殷墟发掘出土的有字甲骨13047片。董作宾的学术论文共计约200篇,内容除甲骨学外,涉及商代历史的许多方面,台北艺文印书馆出版有《董作宾先生全集》。孙云铸(1895~1979)字铁仙,江苏高邮人。著名的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地质教育家。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同时兼职于农商部地质调查所。1924年发表《中国北部寒武纪动物化石》,是为我国第一部古生物专著。1926年去德国留学,次年获哈勒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北京大学古生物学教授,同时兼任地质调查所的古生物学工作。1929年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

后记

现在呈给读者的这部《丁文江年谱》,乃我4年心血之结晶。2004年初夏,我的“胡适与红学”研究系列,已经告一段落。在考虑下一步研究计划时,我选择了“胡适与20世纪文化名人研究”这个题目;而其中的第一篇,就是“胡适与丁文江”。为此,我开始广泛地搜求丁文江的材料。但在准备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丁文江在20世纪科学、文化史上的地位实在太重要了,但又实在太不受重视了。于是,我毅然改换研究计划,决定先全力研究丁文江。我决定先做《丁文江年谱》。我的目标是,希望尽可能把有关丁先生的传记材料都挖掘出来,让这位几乎被淡忘的“现代稀有人物”的形象日益鲜明起来,让从事丁文江研究的朋友能得到更多材料或线索。为了查找资料,四年来,足迹遍及北京、南京、上海、台北、台南、泰兴等地,尝尽甘苦。除了尽可能全面地占有材料,我希望在年谱撰述方面能有所提高。除了仔细研读各种好谱外,我还认真研究了近代以来的年谱学理论。给我启发最大的是梁启超、胡适的理论,在撰述方面影响我最大的是这几部年谱著作:胡适《章实斋年谱》、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来新夏《林则徐年谱新编》、蒋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在撰述过程中,我力图把丁文江放在那个时代里,比如,年谱前期每年记事后面都有“是年出生的有关人物”,都是和丁文江有关系的,发生的大事也如此。再,一些丁文江服务或有关的重要机构如中基会、中央研究院等在谱主与其发生关系之前,也有它们的有关记载,也是从这一点出发。此外,我认真实行胡适所鼓吹的这样一种办法:讲到某事时,也把时人或后人的评价放在这一条的下面。如丁文江主持编纂申报地图,重印《徐霞客游记》都采用了这种办法。

编辑推荐

《丁文江年谱》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丁文江年谱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