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谈吃

出版时间:2006年10月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作者:梁实秋  页数:24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馋非罪,反而是胃口好、健康的现象,比食而不知其要好得多。  馋,则着重在食物的质,最需要满足的是品味。上天生人,在他嘴里安放一条舌,舌上还有无数的味蕾,教人焉得不馋?馋,基于生理的要求,也可以发展成为近于艺术的趣味。  收录了梁实秋谈吃的全部散文93篇,除了《雅舍谈吃》中的57篇外,还找到梁先在其他地方发表的36篇,是目前梁实秋谈吃的最全读本。  本书不是食谱,不是教人烹饪,不是解析营养,只是一位文学家不忘乡情,不忘故旧,藉一饮一啄,写其当年的体会。让我们欣赏其文字,体会其心情。在了解中国吃文化的精雅细致外,唇齿留香,物我交融,愉悦陶然。  梁实秋与唐鲁孙、邓云乡一起被称为华人三大美食家。如果您也喜欢吃,并且对吃的感受超过吃的本身,就和这位美食家一起去大饱口福吧!保证让您吃得更有趣、更煽情!

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3—1987),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曾与徐志摩、闻一多创办新月书店,主编《新月》月刊。后迁至台,历任台北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英语教研所主任、文学院院长、国立编译馆馆长。代表作有《雅舍小品》、《雅舍谈吃》、《看云集》、《偏见集》、《秋室杂文》、长篇散文集《槐园梦忆》等。译有《莎士比亚全集》等。主编有《远东英汉大辞典》。

书籍目录

第一卷  我吃,固我在馋吃相吃相吃吃在美国吃醋喝茶吸烟喜筵请客读《媛珊食谱》《饮膳正要》读《中国吃》再谈《中国吃》读《烹调原理》病从口入北平的零食小贩豆汁儿第二卷  爱生活,爱饭桌厨房圆桌与筷子味精牙签溜黄菜韭菜篓菠菜龙须菜笋酱菜豆腐茄子萝卜汤的启示“千里莼羹,未下盐豉”第三卷  果然有好昧关于苹果酸梅汤与糖葫芦核桃腰核桃酪栗子莲子第四卷  鱼我所欲也炸活鱼醋熘鱼两做鱼瓦块鱼黄鱼鱼翅鲍鱼生炒鳝鱼丝海参佛跳墙蟹炝青蛤干贝西施舌第五卷  酒肉穿肠过狗肉腌猪肉烤羊肉烧羊肉腊肉火腿白肉狮子头炸丸子鱼丸烧鸭拌鸭掌糟蒸鸭肝锅烧鸡芙蓉鸡片咖喱鸡铁锅蛋乌鱼钱由熊掌说起饮酒“啤酒”啤酒说酒第六卷  吃饱了就走八宝饭粥面条窝头酪水晶虾饼烙饼烧饼油条薄饼汤包菜包饺子煎馄饨爆双脆锅巴满汉细点粽子节“麦当劳”

章节摘录

书摘馋,在英文里找不到一个十分适当的字。罗马暴君尼禄,以至于英国的亨利八世,在大宴群臣的时候,常见其撕下一根根又粗又壮的鸡腿,举起来大嚼,旁若无人,好一副饕餮相!但那不是馋。埃及废王法鲁克,据说每天早餐一口气吃二十个荷包蛋,也不是馋,只是放肆,只是没有吃相。对某一种食物有所偏好,于是大量的吃,这是贪多无厌。    馋,则着重在食物的质,最需要满足的是品味。上天生人,在他嘴里安放一条舌,舌上还有无数的味蕾,教人焉得不馋?馋,基于生理的要求,也可以发展成为近于艺术的趣味。    也许我们中国人特别馋一些。馋字从食,枣声。枣音谗,本义是狡兔,善于奔走,人为了口腹之欲,不惜多方奔走以膏馋吻,所谓“为了一张嘴,跑断两条腿”。真正的馋人,为了吃,决不懒。    我有一位亲戚,属汉军旗,又穷又馋。一日傍晚,大风雪,老头子缩头缩脑偎着小煤炉子取暖。他的儿子下班回家,顺路市得四只鸭梨,以一只奉其父。父得梨,大喜,当即啃了半只,随后就披衣戴帽,拿着一只小碗,冲出门外,在风雪交加中不见了人影。他的儿子只听得大门哐啷一声响,追已无及。    越一小时,老头子托着小碗回来了,原来他是要吃榲桲拌梨丝!从前酒席,一上来就是四干、四鲜、四蜜饯,韫椁、鸭梨是现成的,饭后一盘榲桲拌梨丝别有风味(没有鸭梨的时候白菜心也能代替)。这老头子吃剩半个梨,突然想起此味,乃不惜于风雪之中奔走一小时。这就是馋。    人之最馋的时候是在想吃一样东西而又不可得的那一段期间。希腊神话中之谭塔勒斯,水深及颚而不得饮,果实当前而不得食,饿火中烧,痛苦万状,他的感觉不是馋,是求生不成求死不得。馋没有这样的严重。人之犯馋,是在饱暖之余,眼看着、回想起或是谈论到某一美味,喉头像是有馋虫搔抓作痒,只好干咽唾沫。一旦得遂所愿,恣情享受,浑身通泰。    抗战七八年,我在后方,真想吃故都的食物,人就是这个样子,对于家乡风味总是念念不忘,其实“千里莼羹,末下盐豉”也不见得像传说的那样迷人。    我曾痴想北平羊头肉的风味,想了七八年;胜利还乡之后,一个冬夜,听得深巷卖羊头肉小贩的吆喝声,立即从被窝里爬出来,把小贩唤进门洞,我坐在懒凳上看着他于暗淡的油灯照明之下,抽出一把雪亮的薄刀,横着刀刃片羊脸子,片得飞薄,然后取出一只蒙着纱布的羊角,洒上一些椒盐。我托着一盘羊头肉,重复钻进被窝,在枕上一片一片的羊头肉放进嘴里,不知不觉地进入了睡乡,十分满足的解了馋瘾。但是,老实讲,滋味虽好,总不及在痴想时所想象的香。    我小时候,早晨跟我哥哥步行到大鹁鸽市陶氏学堂上学,校门口有个小吃摊贩,切下一片片的东西放在碟子上,洒上红糖汁、玫瑰木樨,淡紫色,样子实在令人馋涎欲滴。走近看,知道是糯米藕。    P3-4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梁实秋以文人之笔,赋予了“吃”一种别样的飘逸洒脱,韵味无穷……他不仅爱吃,对于各色菜点都很是精通,一篇小文之中往往是刀工技艺、火候香色、传闻沿革等无所不包。    ——兰州晨报    梁实秋的吃是丈人式和书房式的——《雅舍谈吃》,文绉绉的。……说吃,其实也是“痴”,故国之痴,乡里之痴,传统之痴,都在举箸投笔间了。    ——雷素    簟文化名家梁实秋的《雅舍谈吃》在他的散文作品中别具一格,谈及饮食引经据典,轻松幽默,屡次被收入他的各类文集选本,单行本也多次出版。    ——丁杨   这本书我好喜欢,常常看的,跟着梁大师的笔吃一碗文化。文字很美,充满思乡怀旧之情!    ——香雪海(网)

编辑推荐

  梁实秋以文人之笔,赋予了“吃”一种别样的飘逸洒脱,韵味无穷……他不仅爱吃,对于各色菜点都很最精通,一篇小文之中往往是刀工技艺,火候香色,传闻沿革等无所不包。  ——兰州晨报  梁实秋的吃是文人式和书房式的——《雅舍谈吃》,文绉绉的。……说吃,其实也是“痴”,故国之痴,乡里之痴,传统之痴,都在举著投笔间了。——雷素  文化名家梁实秋的《雅舍谈吃》在他的散文作品中别具一格,谈及饮食引经据典,轻松幽默,屡次被收入他的各类文集选本,单行本也多次出版。——丁杨  这本书我好喜欢,常常看的,跟着梁大师的笔号一碗文化。文字很美,充满思乡怀旧之情!——香雪海(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梁实秋谈吃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8条)

 
 

  •   我真的不敢看他的谈吃文了……他喜欢在美味中杂叙一些恶心的画面……真的挺倒胃的……
  •   很早以前买过实秋先生的雅舍系列,对其中描绘饕餮之徒的场景记忆犹新,这本书基本将他的鼎鼐之作网罗周全。其中谈烹饪之道,亦谈主,谈宾,谈中,谈外,谈吃相,谈人品,忽而正色忽而嬉笑,感官在享受丰富宴席之时,不禁心向往之。
  •   我把它当成睡前书,看的口水滴滴滴~~~
  •   饿的时候就看看这本书,梁先生的文字淡淡的,却散发着中国美食的香味,对了解老北京的饮食文化还有人文习俗有很大的帮助。是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   见字如见实物,色香味形仿佛身感同受,有的情节都能顺口而出,买书只为收藏.
  •   喜欢梁实秋的文笔。
  •   还是老文学家写得很贴切生活,很有生活气息,没有空话。
  •     看这本书时是春节,浸淫于各种吃吃喝喝中,把各种好吃的往嘴里送,一直觉得吃是人生的一种享受。正像作者说的“馋非罪,反而是胃口好、健康的现象,比食而不知其味要好得多。”书中每则篇幅不长却食之有味,每一道美食跃然于纸上。
      
      梁实秋向喜欢吃的人描述了当年北平街头、饭馆的美食,无论是大吃还是小吃写得都让读者食欲大开,书中介绍的一些美食已成名老北京的名吃。梁老还向我们传达一种吃的心情,一绪浓浓的乡情。爱吃、会吃、能吃、好吃、懂得吃是人生的一种享受,吃是不分贵贱的。
      
      记得当年到杭州时,早有所闻西湖醋鱼的美名,品尝之后觉得离传说中的美味相差很多,汁浓、味酸、鱼肉不鲜,之后对西湖醋鱼没有太多的好感。在梁老的书中找到答案,杭州一般餐馆的西湖醋鱼与原来的风味相去甚远,看来是我没有吃到正宗的西湖醋鱼。
      
      在书中还提到了福建名菜佛跳墙,佛跳墙正像梁老说的一锅煮得稀趴烂的高级大杂烩,不再是原有各种不同味道,而合一味。我从来没有喜欢佛跳墙这道菜,失去了那些食材的原来的味道,又油又腻的一锅。后来,大家还调出了夏季佛跳墙,把原来那些海参、猪蹄筋、鱼刺、鱼皮、香茹等换成了一些清淡的食材,但还是很不喜欢那种杂烩式的大补汤。
      
      
      
      
  •     我姐买了一套梁实秋,我就喜欢看这本,看完后对老梁印象大改,老梁就是一个旧社会的蔡澜嘛。觉得鲁迅以前对他的批评太严厉了,一个为食猫,人能坏到哪去?
  •     此书之前,某人的童年就是梁实秋的散文卷:吃篇里长大的。。。一边吃着油炒饭,一边想像文中的美味。。。
  •     羊头肉
      
      水煮茄子直到烂,然后沾蒜醋吃。
      
      嫩豆腐拌腐乳汁,然后浇上一勺麻油。
      
      嫩豆腐切片,然后浇上稀稀的蚝油。
      
      
  •      “牙尖咬破温润的鹌鹑蛋之后5秒钟,我就已经拜倒在佛跳墙的石榴裙下了。煞是奇怪:只是白煮蛋而已,到了佛跳墙这,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似的。我根本无从琢磨这三十多味料是如何调和的。最奢侈最高档的材料不难入手,相生相克的火候不难掌握,但是,拿这三十几种味道杂耍,调和出“此曲只应天上有”的综合美味来,要没有美食一级方程式,是无法理解无从想象的。小小的鹌鹑蛋,从外到内、由表及里,一直到蛋黄最后融化,一层一层美味的细腻变化,既层次清晰又过渡自然,既有不同的突出点又有贯穿始终的主旋律。就好比百老汇的音乐剧,每一幕都各有特色,主题又能持续升华”。看完之后,我迷糊了一会,说实话,打死我都不能相信我等平常人不甚发达的味蕾能在短短的一刹那间体会如此复杂的三十几种味道,除非是天上专司美食的神仙。
      
       所以,更觉得《梁实秋谈吃》的可爱,这里的美味都是我们可以想象,可以期盼的。虽然带着余香入睡,没有梦到满汉全席,也就不足为奇了。
      
       《馋》是《梁实秋谈吃》的第一篇,对“馋”有如下描绘,“人之犯馋,是在饱暖之余,眼看着,回想起或是谈论到某一美味,喉头象是有馋虫虱抓作痒,只好干咽唾沫,一旦得遂所愿,恣情享受,浑身通泰”,虽然有点夸张,但是人的确会深深地想念某种食物,尤其在一定情景下。感冒时,我想念老妈热腾腾的米线汤,放很多香菇,很多姜,热热喝完,睡上一觉,不需要在吃药了。春天,我想念家乡的春卷,鲜香脆嫩的笋丝焙烤过,配上肉丝,豆腐干和香菇丝。就算最简单的白米粥,空心菜,有时也变的美味异常。美食其实是超越食物本身的。
      
       解馋之后呢?“滋味虽好,总不及痴想时想象的好吃”,想象力总是比味蕾丰富和发达,虚无飘渺的想念总比真实的滋味更令人神往。
      
       高三毕业时到福州马尾亲戚家里尝到的海砺煎,曾是我最想念的美味之一。最新鲜的海砺和上鸡蛋和芡粉,只需加点盐和葱花,入锅煎的两面微黄,鲜,香,带着一点点大海特有的腥,好吃的不得了,由于在脑子里温习了很多遍,到现在都记忆深刻。后来,在厦门小吃店里买到的海砺煎,已是名不符实了。海砺只点缀其中,很努力的能找到一些,该改名为芡粉煎了。今年再去厦门时,放下了心中的期盼,光顾同样的地方,发现这里海砺煎还不错,能找到的海砺还是挺好吃的。
      
       生平最好吃的面条是在西安。从华清池出来时,饥肠辘辘,在路边随便找了家大排挡,要了碗手擀面,面条筋到,有韧性,有弹性,不失顺滑,恰到好处,和上香喷喷的辣椒油,三下五除二就吃完了。这碗面条是不喜面食的我吃得最干净的一次。很清楚地知道,再也不会有这么好吃的面条了,不过,一样有值得记忆的其他美食。
      
       于是,打开心扉,就能享受更多。“大抵好吃的东西都有个季节,逢时按节地享受一番”,多好的事。
      
       九月了,这个季节是吃栗子的时候,大街小巷都飘着糖炒栗子的香味。栗子有两种,锥栗比板栗好吃多了。比较好的锥栗,壳薄,栗子肉呈微褐色,软软的,糯而不面,甜而不腻,轻轻一捏,香味扑面而来,闻闻就觉的生活的美好。栗子有很多中吃法,小时候,栗子煮熟后,在铁锅上烘到壳微焦时恰到好处,要比炒栗子好吃。这种做法很讲究火候,过了,容易焦,不到,则面面的,内层的膜也无法剥离,既讨厌也浪费。这样出来的栗子没炒栗子香但比它甜。现在没人这么吃了,商家嫌费事吧。除了这两种吃法,栗子和排骨一起红烧,清炖,都不错,关键是材料要好。板栗就没什么好吃了,粗大粗大的,沙沙面面的,不甜也不香,早被我抛弃了。还有一种小栗子,我们叫毛栗子,只有回家的时候偶尔能看到,毛栗子一般是野生的,由于野生,聚集了自然的精华,所以,个头虽小,但是比大栗子甜的更清彻些,我很喜欢,可惜现在已经很少了。
      
       九月,螃蟹来了,石榴也来了......然后,总有不同的期盼,“一年四季的馋,周而复始的吃”。
      
       “馋非罪,反而是胃口好,健康的现象,比食而不知其味要好多了”,200%的赞同。
      
  •   最正宗的是楼外楼的吧,我觉得鲜鱼还是清蒸好吃。。。
  •   书里写的只有楼外楼的醋鱼是最好的吃的
  •   恩 赞同
  •   我从这书里看到的全是自以为是和以己度人。梁实秋还是很有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的,我还真觉得鲁老爷子眼光精准
  •   很好,
    记号。
  •   “馋非罪,反而是胃口好,健康的现象,比食而不知其味要好多了”,200%的赞同。
    ===========
    +10086
    胃口好就是莫大福气,当然,胃口好又不发胖就是双倍福气。但是人只要有一重福气就该很开心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