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

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  作者:司汤达  页数:386  字数:422000  译者:邱琳  

前言

中国读者对于司汤达这位法国十九世纪的伟大作家想必并不陌生,他的著作《红与黑》是较早引入国内的译著之一。主人公于连的命运令人唏嘘,司汤达入木三分的心理刻画更使读者感叹作家的笔力。从追索主人公的命运起伏,到思索人性的欲望与挣扎,再到对人生哲理的感悟,作者在这部作品中给予读者太多的空间去思考体会,这也是这部作品历久弥新,充满魅力的原因所在。司汤达在他所生活的时代并不是知名的作家,《红与黑》的出版也并未引起轰动,甚至受到了评论家的严厉指责,称它是“解剖恶德败行的手术观察间”,是一种“对人类心灵的诽谤”。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部作品在作者去世后,越来越受到欢迎和高度的评价呢?司汤达又是如何“练就”对人心理的精准把握与刻画的呢?还是让我们先从司汤达颇为传奇的人生经历中寻找答案吧。    关于司汤达    司汤达原名亨利·贝尔(Marie-Henri Beyle),1783年生于法国东南部城市格勒诺布尔,然而美丽的家乡并没有给童年的小亨利留下太多的美好回忆,以至于成年后,作者在日记、传记和作品中,时耐流露出对于家乡的淡漠,并一直试图远离家乡,寻找自己的自由生活。亨利的母亲热情好客,热爱绘画和阅读,有母亲在的时候,家里总是充满欢乐,因此,小亨利非常爱自己的母亲。然而不幸的是,在他未满八周岁时,母亲因产褥热去世,亨利快乐而自由的童年也随之早早地结束。亨利的父亲思想保守而刻板,信仰宗教,对当时的资产阶级革命浪潮充满仇恨,他续娶了亨利的姨妈,姨妈的性格同样严肃保守,对亨利严加管教,常常把他关在家里,不准他与“普通人有害的孩子”玩耍。父亲还请了一位耶稣会的教士作为亨利的家庭教师,使他接受彻底的宗教教育。这一切对于天生具有叛逆性格和自由精神的亨利·贝尔来说,无异于层层枷锁。童年时代为数不多的乐趣就是去外祖父家阅读书籍。亨利的外祖父热爱文学,藏书丰富,是启蒙时代代表人物伏尔泰的崇拜者,这使得亨利很早就阅读了莫里哀和伏尔泰的作品,因此追求自由、平等和反封建的种子早早在他心里扎下了根。面对当时封建体制土崩瓦解之势,资产阶级革命风起云涌之态,贝尔家族充满了恐惧和巨大的忧虑,然而在小亨利的内心,却充满了喜悦,有时甚至会拿起三色旗在屋里欢呼雀跃。这种家庭内部对于社会现实和政治观点的矛盾,也是当时法国社会的一个缩影,也正是这种矛盾促使亨利坚定了摆脱家庭羁绊、追求自由生活的决心。    1796年,亨利·贝尔进入格勒诺布尔中心学校,学校教师大部分是革新派,在这里,亨利不仅学习知识,更进一步接受了进步思想的熏陶。贝尔天资聪颖,尤其擅长数学和文学。1799年,亨利·贝尔被列入进入巴黎综合工科学校的学生名单,准备赴巴黎求学。然而,进入这所法国最著名的工科学校并不是亨利·贝尔的打算,在他看来,这只是他逃离家庭,远离家乡的一种手段,他要追求的是自己的人生,然而他并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之路将充满怎样的曲折。亨利的堂兄当时是拿破仑麾下的爱将,于是经由堂兄推荐,他开始为拿破仑效力。最初他只负责起草文件和信件,1800年,亨利·贝尔作为预备军团第六骑兵师的龙骑兵少尉随拿破仑大军翻越阿尔卑斯山,征服意大利。他参加了著名的马伦哥战役,并随胜利大军进驻米兰。从此,这位未来的大文学家和这座美丽的意大利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以至他死后的墓碑上都被镌刻上“米兰人”的字样。在米兰,亨利·贝尔第一次见到了自己崇拜的拿破仑,那万人欢呼的场面给了他深深的震撼。然而最使他沉醉的,是米兰的美景和深厚的艺术氛围。宽阔的街道,古典主义风格的完美建筑,琳琅满目的绘画杰作,尤其是醉人的意大利音乐,这一切使年轻的亨利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也使他与生俱来对艺术的喜爱和天赋逐渐显露出来。他开始学习意大利语,不久就掌握了这门语言,并开始阅读意大利的文学著作。但很快,他接到命令,不得不离开心爱的米兰,但对这座城市的爱却深深地留在了心里。    1802年,贝尔回到巴黎。他像当时的许多年轻人一样,喜爱戏剧,一心想当演员。他经常到剧院看戏,并结识了不少演员,其中一位叫梅拉妮·吉尔贝(Me1anie Guilbert)的女演员深深吸引了他。她优美端庄,气质忧郁,歌声充满魅力,年轻的贝尔很快坠入情网,他甚至陶醉地对朋友说:“在这些日子里……我爱上了爱情。”不久,吉尔贝应马赛一家剧院的邀请,签订一份由她担任女主角的合同,要到马赛开始新的事业。为了爱情,亨利随即宣布放弃军职,离开巴黎,陪伴吉尔贝去马赛。在马赛,他们的确度过了一段美妙的时光。贝尔在一家杂货铺当伙计,晚上便去大剧院看吉尔贝主演的歌剧。然而爱情毕竟不是生活的全部。1805年10月,马赛港被英国舰队封锁,亨利工作的杂货铺关闭了,大剧院不久也倒闭了,两人双双失去工作,使彼此的感情也受到威胁。不久后,当吉尔贝决定再次返回巴黎的时候,亨利没有追随她,而是选择了与她分手。尽管多年以后,两人在巴黎重逢,但时间改变了一切,两人终究没有再在一起,但这段马赛之恋还是在亨利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1806年下半年,贝尔重新在军队中谋得了一个职位,随后便随拿破仑的大军进发德国。在德国,他经常路过一个位于易北河畔的普鲁士小城,这个小城名叫“司汤达”,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后来,在游记《罗马、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中,亨利·贝尔首次使用了“司汤达”这个笔名。以后的许多重要作品,包括《红与黑》在内,作者都使用这个笔名,以至于人们几乎忘了他叫做亨利·贝尔。由于司汤达工作勤奋出色,他于1810年2月升任帝国的会计检察官,继而又担任了拿破仑在德国的皇家领地总管。这段时期,正是拿破仑敌国的鼎盛时期,也是司汤达人生中颇为得意的时期,军旅生涯使他得到了历练,更使他坚定了一生追随拿破仑、坚定共和思想的政治立场,即使此后身处逆境,也从未改变。1812年,司汤达追随拿破仑皇帝亲自率领的五十一万大军,长驱直入,向莫斯科进军。尽管在这次远征俄国的战役中,司汤达屡立战功,但也只能给他带来痛苦的回忆。同年底,拿破仑率残部逃回巴黎,司汤达在撤退中和部队走散了,在俄罗斯大雪冰封的道路上流浪了一百多天,才回到巴黎。拿破仑的倒台无可避免。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司汤达意识到“像我这样一个到过莫斯科的人,在波旁王朝的法国除了受屈辱外不会再有别的。”于是,他远走米兰,并在他的第二故乡度过了七年之久。在米兰的这段时间,司汤达读书、旅行、欣赏音乐和画作,并投入了写作,《海顿、莫扎特、梅达斯太斯的生平》,《意大利绘画史》,《罗马、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都是这一时期出版的作品。在这段时期,司汤达还积极参与意大利烧炭党人争取祖国自由和解放的革命斗争。前文曾提到,共和意识在司汤达的内心根深蒂固,因此他对于烧炭党人的斗争持同情和支持态度。在米兰,司汤达化名阿里戈·贝尔,白天读书、游览,晚上则积极参与烧炭党人的聚会,甚至参与策划革命活动。他的作品《罗马、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不仅是一部游记,而且是一部真实生动的社会政治见闻录,矛头直指奥地利统治者和教会。司汤达的行为最终惹怒了奥地利政府,1821年将他驱逐出境,并发布了通缉令。在意大利期间,司汤达结识了他一生爱得最深沉的一位恋人——梅蒂尔达·维斯孔蒂尼(Matilde Viscontini Dembowski)。这位美丽的伯爵夫人虽然身为贵族,但积极投身到烧炭党人的斗争中,并成为米兰的核心成员之一。梅蒂尔达身上高贵的品质和对自由事业的忠诚与纯洁,深深地吸引了司汤达。尽管梅蒂尔达从没有接受过司汤达的爱,仅仅把他们之间的关系定义为纯洁的友谊,但司汤达在回到巴黎后还对她念念不忘。我们是否可以把他于1822年出版的《论爱情》看做是对这段爱恋的永久怀念呢?    1830年,七月王朝政府派司汤达到意大利海滨城市的里亚斯特任法国领事。刚刚上任不久,奥地利政府就提出抗议,拒绝这个参与烧炭党活动的法国人担任外交使命。法国政府只得改变司汤达的任职,派他到罗马教皇管辖内的城市奇维塔维基亚担任领事,司汤达在这里开始了九年的外交生涯。这段时期是司汤达又一个创作高峰期,他的大部分小说完成于这个时期,先后完成了《红与黑》、《帕尔马修道院》等一批作品,开始写作《吕西安·娄凡》(又名《红与白》,未完成)和《拉米埃尔》。司汤达的创作热情不断高涨,埋头写作,但身体状况每况愈下。1842年3月22日,他参加了外交部的一次官方宴会,在回家的路上,突然中风倒地,第二天离开了人世。根据他的遗愿,他的墓碑上镌刻着:    “阿里戈·贝尔    米兰人    写作过    恋爱过    生活过。”    也许,这正是他一生最好的注解。    司汤达所处的时代正是法国风云变幻的时代,而他也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对于当时社会现实和社会矛盾有切身的感受,正是这些丰富均人生经历和他本身对自由、平等的社会理念的追求,使他的作品充满了现实主义的魅力,亦充满了对人性永恒主题的探讨,使读者都能够从他的作品中获得不同的思考,这也许就是他的作品具有恒久魅力的原因之一吧。    关于《红与黑》    可以说《红与黑》是司汤达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标志着他的文学创作走向了成熟,更是法国,甚至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崛起的标志。    司汤达写作《红与黑》的灵感来自一则真实的案件报道:年轻的家庭教师安托万·贝尔德与女主人米肖夫人热烈地相爱,丑行败露,被赶出了米肖家,随后被介绍进入德·科尔东先生家,但又诱惑了科尔东先生的女儿,并遭到了同样的命运。对前途的绝望和强烈的嫉妒折磨着贝尔德,失去理智的他在教堂枪杀了米肖夫人,最终被送上了断头台。这起案件的始末几乎构成了《红与黑》的全部情节框架,但是司汤达并不单纯满足于写出一部情节小说,而是在小说中深入地剖析了人的欲望,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人内心的挣扎。故事从1825年前后开始,在七月革命前夕终止,真实展现了十九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的大画卷。小说中有最普通的农民、小资产者、政客、贵族、教会等等社会众相,作者通过于连,这个出身底层的年轻人,对命运的抗争,展现了当时的法国社会层层的矛盾纠葛:出身低微有知识的年轻人对于既定命运的抗争,资产者对于自身社会地位的不满,贵族和教会的狡诈和恐惧。正如司汤达在十九章中提到的:“小说是行走在大路上的一面镜子。它映入您眼帘的,时而是湛蓝的天空,时而却是路上的泥泞。”正是通过这面镜子,读者仿佛穿越回了十九世纪的法国,真切地感受了一番当时“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社会状况。    关于书名《红与黑》的含义,必定是诸位学者研究的主题之一,众说纷纭,没有定论。对于笔者而言,“红”与“黑”更像是一种矛盾,一种社会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红色象征着即将蓬勃而出的资产阶级力量,而黑色则是封建统治和教会势力的代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理念和悬殊的社会力量的较量与抗衡,必然导致个人的命运悲剧,于连·索莱尔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出身低微,不甘心命运,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与黑暗的社会现实抗争。他秘密地珍藏着拿破仑的肖像,向往着拿破仑时代。在黑暗的现实面前,他要竭力进行反抗,要改变自己的地位和命运,要忍辱负重地向上爬。然而统治阶级不可能给他任何机会,这种个体的、独立的反抗,其悲剧性的结局不可避免。正像于连在最后的法庭陈述时所说:“你们所看到的我,只是一个农民,一个与他卑贱的命运抗争的农民……他们想通过惩罚我,来让一个阶级的年轻人失去信心,因为这些年轻人出身低微,因贫穷而备受压迫,却有幸接受了良好教育,妄图跻身那些有钱人引以为傲的上流社会。”尽管小说的结局是悲剧的,但不能否认的是,司汤达已经意识到封建势力正在风雨中飘摇,它的经济基础已经瓦解,大革命和拿破仑时代带来的自由和平等精神也永远无法抹去,这同时也是司汤达内心所永恒追求的。七月革命爆发后的一天,司汤达与一位朋友热烈交谈,他说道:“您记得我们打的赌吗?我们上一次见面时,您想方设法向我证明,我不能完成《红与黑》。无论您承认不承认——我很抱歉,您输了。现在,当我在巴黎街头看到红与黑的斗争时,本来是可以给我的于连·索莱尔找到另一种使命的,但小说已经结束,应该开始写第二本啦。”    《红与黑》中的三个主要人物于连·索莱尔、德·瑞纳夫人和玛蒂尔德,在司汤达的笔下显得真实而具有典型性。主人公于连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他出身下层,却与命运抗争;他厌恶贵族阶层的虚伪与狡诈,却想方设法跻身上层社会;他崇拜拿破仑,一心想进入军队,却羡慕一个年金十万法郎的主教。于连的行为看似是虚伪的,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他的内心仍然是善良的,他对谢朗神甫真心的敬仰,对德·瑞纳夫人深深的爱恋,对玛蒂尔德的愧疚,这种善良与虚伪的对立,都使我们能够感受到他灵魂所受的折磨,也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正是社会现实和人的欲望使“虚伪成为他的唯一武器”。    德·瑞纳夫人是令人同情的悲剧人物。她的婚姻是不幸的,她的丈夫狡诈而粗鲁,她不爱她的丈夫,更可悲的是她“既没有体验过爱情,甚至连与爱情有点相似的感情都从未见到过”。于连的出现,唤醒了她内心深处的感情,她对于连的爱纯洁而真挚,毫无保留,但是她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压力和内心的煎熬。对宗教的虔诚使她的内心时时受到拷问,她对孩子的愧疚,对不可抑制的感情的自责与悔恨,都使她的爱越深,‘痛苦也越深。因此她皈依宗教也成了一种必然,她的结局愈加令人同情。    玛蒂尔德与德·瑞那夫人性格上截然相反。她出身名门,容貌出众,身边的追求者对她如众星捧月,因此她有强烈的优越感,性格傲慢。但是玛蒂尔德头脑聪明,相当有主见,充满冒险精神,幻想自己是“中世纪的骑士英雄”,这使她显得如此与众不同。她对于连的爱更像是一种理智之爱,她觉得于连勇敢,有骨气,与众不同,这样才能配得上她。然而她又觉得委身于一个仆人于心不甘,于是她的爱忽冷忽热,反复无常。可是当她发现自己真的爱上了于连,拖着怀孕的身躯为于连奔走营救时,我们不禁为她的勇气而感动。然而尽管玛蒂尔德爱得大胆、热烈,却终究少了几分德·瑞纳夫人的温婉与真挚。    当然,作为一部传世经典作品,《红与黑》值得研究和探讨的地方还相当丰富。例如,对于人物心理、思想过程的层层剖析;故事情节环环相扣,高超迭起;语言平实却有极强的表现力。这些精妙之处,读者还可以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细细品味。

内容概要

中国读者对于司汤达这位法国十九世纪的伟大作家想必并不陌生,他的著作《红与黑》是较早引入国内的译著之一。主人公于连的命运令人唏嘘,司汤达入木三分的心理刻画更使读者感叹作家的笔力。从追索主人公的命运起伏,到思索人性的欲望与挣扎,再到对人生哲理的感悟,作者在这部作品中给予读者太多的空间去思考体会,这也是这部作品历久弥新,充满魅力的原因所在。司汤达在他所生活的时代并不是知名的作家,《红与黑》的出版也并未引起轰动,甚至受到了评论家的严厉指责,称它是“
解剖恶德败行的手术观察间”,是一种“对人类心灵的诽谤”。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部作品在作者去世后,越来越受到欢迎和高度的评价呢?司汤达又是如何“练就”对人心理的精准把握与刻画的呢?还是让我们先从司汤达颇为传奇的人生经历中寻找答案吧。

作者简介

司汤达(1783-1842),本名亨利·贝尔。法国19世纪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生于法国格勒诺布勒城。他早年丧母。父亲是一个有钱的律师,信仰宗教,思想保守,司汤达在家庭中受到束缚和压抑,从小就憎恶他父亲。1799年,司汤达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当地的中心学校,来到巴黎,在军部谋到一个职务。从此,他跟随拿破仑的大军,参加了战争。
直到1814年,拿破仑垮台,波旁王朝复辟,司汤达被“扫地出门”,他才不得已离开巴黎,侨居意大利的米兰,在那里读书、写作,并且与意大利的革命党人交往密切。1830年“七月革命”后,司汤达被任命为意大利一个海滨小城的领事,直至1842年逝世。
司汤达写作很勤奋,给人类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遗产,著名的短篇小说有《瓦尼娜·瓦尼尼》;长篇小说有《吕西安·娄万》(又名《红与白》)、《红与黑》、《巴马修道院》、《亨利·勃吕拉传》等。除此之外还著有数百万字的文论、随笔和散文、游记等。
邱琳,天津外国语大学法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青岛大学法语系教师,主要讲授法国文学史及选读,法语泛读等课程,目前研究方向为法国政治与法国文学。

书籍目录

上卷
第一章 小城
第二章 市长
第三章 穷人的福利
第四章 父与子
第五章 谈判
第六章 烦恼
第七章 甄选情缘
第八章 小事件
第九章 乡村之夜
第十章 雄心与贫困
第十一章 一夜
第十二章 出游
第十三章 镂花长袜
第十四章 英国剪刀
第十五章 雄鸡鸣
第十六章 第二天
第十七章 第一副手
第十八章 国王驾临维利叶
第十九章 思想使人痛苦
第二十章 匿名信
第二十一章 与一家之主的对话
第二十二章 1830年的行事方式
第二十三章 为官的悲哀
第二十四章 省会
第二十五章 神学院
第二十六章 人世或富人所缺
第二十七章 人生初体验
第二十八章 圣体瞻礼
第二十九章 第一次升迁
第三十章 野心勃勃
下 卷
第一章 乡村乐趣
第二章 初人上层
第三章 头几步
第四章 侯爵府邸
第五章 敏感与虔诚的贵妇
第六章 谈吐的方式
第七章 痛风病发作
第八章 哪一种勋章使人与众不同呢
第九章 舞会
第十章 玛格丽特王后
第十一章 年轻小姐的王国
第十二章 这会是丹东吗
第十三章 阴谋
第十四章 一个少女的想法
第十五章 这是个阴谋吗
第十六章 凌晨一点
第十七章 古剑
第十八章 残忍时刻
第十九章 荒诞的歌剧
第二十章 日本花瓶
第二十一章 秘密记录
第二十二章 争论
第二十三章 教士、森林、自由
第二十四章 斯特拉斯堡
第二十五章 道德的职守
第二十六章 道德与爱
第二十七章 教会最好的职位
第二十八章 《曼侬·莱斯戈》
第二十九章 烦闷
第三十章 滑稽剧院包厢
第三十一章 让她害怕
第三十二章 老虎
第三十三章 弱者的地狱
第三十四章 一个聪明人
第三十五章 风暴
第三十六章 悲伤的细节
第三十七章 塔楼
第三十八章 一个有势力的人
第三十九章 诡计
第四十章 平静
第四十一章 审判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章节摘录

维利叶小城算得上是弗朗什一孔泰地区最漂亮的城市之一了。一栋栋白屋,红瓦搭成尖顶,一直延伸到一个小山坡上。茂密的栗子树随小山蜿蜒起伏。城堡下约数百步远的地方,杜河潺潺而过。这座城堡曾是西班牙人修建的,而如今只剩残垣断壁。    维利叶的北面有高山荫庇,这是汝拉山脉的一段分支。每当10月寒流袭来时,风化破碎的韦拉山顶峰便白雪皑皑。一条激流从山上奔腾而下,穿城而过,注入杜河,为大量的木锯提供了动力。这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工业,但却在某种程度上,使农民占大多数的小城居民日子好过了许多。但这座城市的富裕绝不仅仅靠这些简单的锯木厂,而是应归功于当地生产的一种叫做缪卢兹的印花布。自从拿破仑倒台以来,维利叶几乎每家的门面都焕然一新了。    一进城,人们就能听到一阵阵震耳欲聋的机器轰鸣声,让人头晕脑涨。循着声音望去,河边有一架外形可怕的机器。这机器有二十个沉重的铁锤,在激流的推动下高高举起,继而又重重落下,直砸得路面震颤。我也不知道这些铁锤每天要生产出多少枚铁钉。干活儿的是一些清秀的姑娘,她们把小铁块送到巨大的铁锤下面,铁块旋即变成了钉子。这份工作看起来十分的粗笨,却往往使第一次进入法国和瑞士边境山区的游客们感到惊讶万分。如果游客进城,想知道这座使行人耳朵几乎震聋的漂亮的制钉厂是谁的,人们便会拉长语调告诉他:“咳!那可是市长先生的!”    维利叶有一条大路从杜河河边一直延伸到小山山顶。游客只要稍作停留,十有八九会遇见一个身材高大的人,他神色匆忙,一副大人物的样子。    一见到他,人们纷纷立即脱帽致意。这个人头发花白,一身灰色装扮。他得过好几个骑士勋章,宽额头,鹰钩鼻,总的来说五官还算端正。初见,人们会觉得他身上既有小城市市长的尊严,又有四五十岁男人身上的那种吸引力。然而,巴黎来的游客马上便会对他身上那种志得意满而又混杂着说不出来的狭隘和缺乏创造力的神态感到反感。这时,游客终于意识到,此人的才干仅限于让欠账的人如期偿还,而若是他欠了账,则会尽量拖延。    他就是维利叶的市长德·瑞纳先生。他迈着稳健的步伐穿过大街,进入市政厅,在游客眼前消失了。若这位游客继续闲逛,前行一百步,他会发现一幢外观相当漂亮的房子,透过与之相连的一道铁栅栏,还会发现一片美丽的花园。远处,勃艮第的群山构成了地平线,令人赏心悦目。这美丽的景色倒使游客忘记了初进城时令人窒息的斤斤计较的铜臭气。    听人们说,这座房子是德·瑞纳先生的。这座方石砌筑的漂亮房子刚建成不久,全是靠市长先生开办的制钉厂获得的可观利润修建的。据说,他祖上是西班牙一个古老的家族,人们甚至断言早在路易十四征服勃艮第之前就已定居此地了。    自从1815年起,他就羞于再做工厂主,因为正是1815年他当上了维利叶市长。市长先生家里这座美丽的花园有好几层,每层都有护墙,直伸到杜河岸边。这也正是对德·瑞纳先生悉心经营钢铁生意的回报。    在法国,别指望能看到环绕莱比锡、法兰克福、纽伦堡等德国工业城市周围那种景色迷人的花园。在弗朗什一孔泰,哪户人家越是砌围墙,越是往自家产业上一层层地堆石头,越是有权获得街坊四邻的尊敬。德·瑞纳先生的花园里便是围墙层叠,尤其是里面有几小块地,是他花了大价钱买下的,这就更令人赞赏羡慕了。例如,杜河边上的那个锯木厂占据了突出的位置,当你走进维利叶时,一定对它印象深刻。你一定注意到屋顶一块木板上用大号字写着“索莱尔”这姓。但这块六年前锯木厂的土地,此刻已经修建起了德·瑞纳先生第四座平台花园的护墙了。    尽管市长先生高傲,也不得不屈尊央求老索莱尔,这个既冷酷又执拗的农民;他花费了不少金闪闪的金路易,老索莱尔才同意把他的工厂搬到别处。至于那条驱动锯子的公共水道,德·瑞纳先生则是利用了他在巴黎的声誉,使其改了道。这个恩惠则是182×年选举之后给予他的。    德·瑞纳先生用位于杜河下游五百尺处的四阿尔邦土地换取了索莱尔那块只有一阿尔邦的土地。尽管这一段位置非常适合索莱尔老爹——自从他发财之后,人们就这样称呼他——经营松木板生意,但是他还是有办法利用他邻居的急不可耐和对土地的占有欲,敲了他六千法郎。    果然,这笔交易受到当地一些有识之士的批评。一次,那是四年后的一个星期天,德·瑞纳先生穿着市长礼服从教堂回来,路上远远望见老索莱尔带着三个儿子,正笑着看他呢。这一笑,使市长先生意识到自己吃了亏。此后他便一直想,他原本可以更便宜地买到那块地。    在维利叶,要想赢得大家的尊重,最重要的是多修建护墙,但万不可使用每年春天经由汝拉山口去巴黎的工匠从意大利带来的式样。因为这样的创新会给鲁莽的业主带来标新立异的永久坏名声,在那些左右弗朗什一孔泰地区民意的明智而谨慎的人眼中,这种坏名声永远也甩不掉了。    事实上,这些明智之士在当地施行着最令人厌恶的专制。正是由于这个丑恶的字眼儿,对于那些曾在被称为伟大共和国的巴黎生活过的人们来说,小城市里的日子简直难以忍受。舆论专横,那是怎样一种舆论啊!在法国的小城市和在美利坚合众国一样,都愚不可及。P3-5

编辑推荐

司汤达写作《红与黑》的灵感来自一则真实的案件报道。故事从1825年前后开始,在七月革命前夕终止,真实展现了十九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的大画卷。小说中有最普通的农民、小资产者、政客、贵族、教会等等社会众相,作者通过于连,这个出身底层的年轻人,对命运的抗争,展现了当时的法国社会层层的矛盾纠葛:出身低微有知识的年轻人对于既定命运的抗争,资产者对于自身社会地位的不满,贵族和教会的狡诈和恐惧。读者仿佛穿越回了十九世纪的法国,真切地感受了一番当时“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社会状况。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红与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推荐给同事的,名著的魅力永恒。
  •   不是我的,是我给同学买的。
  •   不错不错 挺满意
  •   翻译的还不错,至少是用心了 正在对比郭宏安、郝运、罗新璋及胡小跃的译本 初步感觉还好(^o^)/~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