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重读

出版时间:2006-1  出版社:上海教育  作者:钱理群  页数:38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名作重读》的文章大部分发表在上海《语文学习》“名作重读”专栏上,因此以《“名作重读”与“我”》一文作为“代序”。此外,又补充了一部分作者在集中精力研究周氏兄弟与曹禺之余,陆续写的一些现代作家作品的鉴赏文章,其中涉及老舍、深从文、冰心、朱自清、张天翼、孙犁、丁西林诸名家,虽是普及性的介绍,但写作时仍是十分用心,力图说出自己的见解,别出新意,也就仍然有学术探讨的意味在内;普及与提高,通俗性与学术性,并无绝对对立意义上的严格界限。

作者简介

  祖籍浙江杭州,1939年出生于重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现已退休。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代表作有《心灵的探寻》《与鲁迅相遇》《周作人传》《1948:天地玄黄》《丰富的痛苦——唐吉诃德和哈姆雷特的东移》等,同时写有《压在心上的坟》《拒绝遗忘:钱理群文选》等思想随笔。近年关注中学语文教育,写有《名作得读》《语文教育门外楼》《鲁迅作品十五讲》等,并主编课外读物《新语文读本》等。

书籍目录

“名作重读”与“我”(代序)解读鲁迅小说的一把钥匙——读《呐喊·自序》兼论《药》的结尾说不尽的阿Q《故乡》:心灵的诗《祝福》:“我”的故事与祥林嫂的故事《孔乙己》叙述者的选择鲁迅多疑的思维方式——兼谈对《一件小事》的一点看法读一读《社戏》全文在比较中阅读《记念刘和珍君》关键词语所揭示的生存困境——鲁迅杂文名篇的一种读法鉴赏就是不断发现——读鲁迅《论睁了眼看》杂文的思维与表达——读《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于随意中显出“真”——鲁迅书信赏析“游戏国”里的看客(一)——读《示众》“游戏国”里的看客(二)——读《药》“掀掉这人肉的筵席”——读《灯下漫笔》及其他《求乞者》细读鲁迅式父爱的独自——《随感录·六十三“与幼者”》简析鲁迅独特的都市体验——《秋夜纪游》简析韧性战斗:鲁迅对青年的苦心告诫——《补白》简析万不可赤膊上阵——《空谈》简析鲁迅的悲剧观——《几乎无事的悲剧》简析生命的大境界,文学的大世界——《天·地·人——集章》简析部分鲁迅作品导读提示附:新探索 新尝试新冲击——评钱理群“中学鲁迅作品重读”系列文章(靳新来)把鲁迅精神扎根在孩子心上——给中学生讲鲁迅“雨”的体验 ——读周作人的《苦雨》属于周作人的“鬼”——读《水里的东西》《无生老母的信息》的信息关于朱自清的“不平静”“用笔如舌”——读朱自清《春》品一品“故都”的“秋昧”“海化”的诗人——读冰心几篇写海的散文老舍笔下的个性解放——读《月牙儿》“笑”是怎样产生的——张天翼《华威先生》解读历史、哲学与心理——读沈从文的《新与旧》一个世纪性话题的沈从文式的思考——读《一个爱惜鼻子的朋友》用淳美的语言状写淳美的心灵——孙犁《嘱咐》片断赏析老年人的文体——读孙犁的《黄鹂》《雷雨》是“社会问题剧”吗附:《雷雨》是社会问题剧(周经纶)《雷雨》的多种阐释丁西林喜剧批注《酒后》批注《压迫》批注毛泽东《沁园春·雪》新解试谈《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意象组合《项链》告诉读者什么《快乐的王子》的多重意蕴意味深长的《皇帝的新衣》被误解的《威尼斯商人》奇巧的构思背后的人文精神——读《最后的常春藤叶》《套中人》结构上的“套子”后记再版后记

编辑推荐

  《名作重读》是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先生有感于语文教学与学术界不该发生的隔膜,试图打破长期存在的学术研究与中学教学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连续两年为上海《语言学习》杂志开辟“名作重读”栏目,撰写了一系列重读鲁迅、重读中国现代文学与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或教学参考性的文章。文章连载时引起较大反响,该栏目在年度读者评选中,被评为年度优秀栏目。  本书虽然主要是为语文教师写的,但同样也适合中学生阅读。这不仅因为作者写得深入浅出,语言也流畅,更因为作者提供了解读这些名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可以补充或纠正同学们在语文课上获得的某些既成的结论,至少可以引起同学们重新审视这些结论的兴趣。这对帮助同学们拓宽视野,活跃思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名作重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