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灏自选集

出版时间:2003-7-1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作者:张灏  页数:341  
Tag标签:无  

前言

  一九八0年以来,我零散地写了一些文字。现在选择几篇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收在这本自选集里面。因为这些文章多半是即兴或应景之作,它们自然没有什么共同的主题。但是它们都多多少少以不同的方式反映了我这些年来对时代的感受与反思,而这些感受与反思,现在回想起来,也非无踪迹脉络可寻,为了读者的方便,我想在这里,约略地追寻一下这踪迹脉络。  这就要从一九八0年以前我的求学经过说起。我是一九五九年的秋天离开台湾去美国读书的。离开台湾以前,在殷海光先生的影响之下,我的思想是十足的“五四型”。民主与科学是我的指导理念,传统是我批评的对象。虽然我对这三者的了解都很朦胧,但是朦胧中却很有自信。就这样我去了海外,进入一个崭新的生活与学术环境。  在这新环境里,我的思想不知不觉地很快起了一些重要的变化,特别是就我的政治与文化意识而言。先从文化意识说起。

内容概要

  一个划时代的运动——再认戊戌维新的历史意义、烈士精神与批判意识、重访五四、五四运动的批判与肯定、重访五四:论五四思想的两歧性、中国近代转型时期的民主观念、中国近百年来的革命思想道路等。

作者简介

  张灏,1937年生。原籍安徽省滁县。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留学美国,先后获哈佛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曾长期担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历史系教授,目前为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教授,并为台北中研院院士。研究领域为中国思想史.特别是近代思想史。主要著作有《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转型(1890-1907)》(1971)、《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意义与秩序的追求(1895-1911)》(1987)、《烈士精神与批判意识:谭嗣同思想的分析》(1988)、《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1989)等,他还是《剑桥中国史》晚清部分的撰稿人之一。

书籍目录

自序幽暗意识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超越意识与幽暗意识——儒家内圣外王思想之再认与反省宋明以来儒家经世思想试释新儒家与当代中国的思想危机近代思想史上的转型时代转型时代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与文化史上的重要性思想的转变和改革运动(一八九○-一八九八)一个划时代的运动——再认戊戌维新的历史意义烈士精神与批判意识重访五四五四运动的批判与肯定重访五四:论五四思想的两歧性中国近代转型时期的民主观念中国近百年来的革命思想道路传统与现代化传统与现代化——以传统批判现代化,以现代化批判传统一条没有走完的路——为纪念先师殷海光先生逝世两周年而作殷海光与中国知识分子——纪念海光师逝世三十周年主要著作目录

章节摘录

  化的基本精神是出世的,因此它的幽暗意识虽然深厚,却未能对政治社会的发展有正面和积极的影响。而西方文化中的幽暗意识,却经由入世精神的发展,对政治社会,尤其是自由主义的演进,曾有极重要的影响。  一、幽暗意识与西方民主传统  我们都知道,西方传统文化有两个源头,希腊罗马的古典文明和古希伯莱的宗教文明。希腊罗马思想中虽然有幽暗意识,但是后者在西方文化中的主要根源却是古希伯莱的宗教。这宗教的中心思想是:上帝以他自己的形象造人,因此每个人的天性中都有基本的一点“灵明”,但这“灵明”却因人对上帝的叛离而汩没,由此而黑暗势力在人世间伸展,造成人性与人世的堕落。在古希伯莱宗教里,这份幽暗意识是以神话语言表达出来的,因此,如果我们只一味拘泥执着地去了解它,它是相当荒诞无稽的。但是我们若深一层地去看它的象征意义,却会发现这些神话也含有着一些可贵的智慧。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乃是这些神话所反映出对人性的一种“双面性”了解——一种对人性的正负两面都正视的了解。一方面它承认,每个人,都是上帝所造,都有灵魂,故都有其不可侵犯的尊严。另一方面,人又有与始俱来的一种堕落趋势和罪恶潜能,因为人性这种双面性,人变成一种可上可下,“居间性”的动物,但是所谓“可上”,却有其限度,人可以得救,却永远不能变得像神那样完美无缺。这也就是说,人永远不能神化。而另一方面,人的堕落性却是无限的,随时可能的。这种“双面性”、“居间性”的人性观后来为基督教所承袭,对西方自由主义的发展曾有着极重要的影响。

编辑推荐

  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  思想的转变和改革运动  访五四:论五四思想的两歧性  中国近代转型时期的民主观念  一条没有走完的路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张灏自选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