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原理与方法论

出版时间:2002-7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方可  页数:244  字数:179000  

前言

  总序  经过几年的努力,《文化艺术教育丛书》终于可以付梓了。这是人文学院的一件大事,值得庆贺。  20世纪下叶,我国对全民实行文化教育、素质教育的要求已由呼声转为具体的实施阶段,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已经成为知识界和社会有识之士的共识。民族文化素质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强弱的重要标志,要想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因而,社会上许多学历不高的人员急需通过多种渠道,以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增强自己的理论修养和实际  的应用能力,尤其是覆盖面较广的文化系统和教育系统。  为此,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省内最早设置了高中起点的文化艺术教育专科函授专业,以适应文化系统干部和小学教师接受再教育的需要。经过几年探索、培养,已有四届学生毕业,他们学以致用,深受社会好评。为了更好地总结办学经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人文学院专门成立了研究小组,对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修订了文化艺术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并决定编写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文化艺术教育丛书”,既为文化艺术教育专业提供教材,也为社会上从事其他职业的人员提供一套文化修养读物。  文化艺术教育专业的设立在国内并不很多,各校设置的课程体系也不尽相同,所用教材更不统一。因此,建设一套高质量的文化艺术教育的教材,是非常必要的,是很有意义的。由于目前国内尚无编写文化艺术教育专科系列教材的先例,编写的难度可想而知,所以虽然这套教材的编写是以人文学院近70名教授、副教授、博士组成的有丰富教学经验,有较强科研实力的师资队伍作后盾,参加编写的教师大多都有出版过个人专著,主编或参编过教材的经历,虽然我们也确定了本丛书要以基础性、知识性、科学性、系统性、趣味性为编写原则,参编人员都努力紧扣这一原则,但受到以上因素影响,加上各人风格不同,时间也比较紧,教材中定会有某些不足,希望大家提出批评与建议,以便在重版时修改、完善。  主 编  2001年4月20日

内容概要

本书综合了学习论、教学论和教师教学基本技能等相关课程的基本内容,在教材的体例和内容,在教材的体例和内容上进行新的尝试。全书分为四编:学习基础理论、教学原理与活动、教学艺术与风格。在内容结构上,它力图体现从传统教育的“重教”向现代教育的“重学”理念和趋向转移,以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为选材原则,以教与学的活动要素以及教学中的矛盾和问题为内在的逻辑结构线索,具体研究教与学的关系、教与学的条件、教与学的技术,以期解决“怎样教学和应该怎样教学”的问题。语言描述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本书除作为文化艺术教育专业《教学论》课程的教材外,也可供广大中小学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作为提高教学理论修养的参考读物。

书籍目录

总序绪论  第一节 教学概述  第二节 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第一编 学习基础理论 第一章 学习概述  第一节 学习的涵义  第二节 三种基本的学习理论 第二章 当代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第一节 基本理论   第二节 信息加工学习的过程 第三章 学习的分类  第一节 加涅学习的结果分类  第二节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  第三节 奥苏伯尔的学习性质分类  第四节 班杜拉的学习途径分类 第四章 影响学习的因素   第一节 学习动机  第二节 学习迁移   第三节 学习环境第二编 教学原理与活动(上) 第五章 教学主体  第一节 教学中师生的地位与关系   第二节 学生:学习的主体  第三节 教师:教学的主导 第六章 教学过程 第七章 教学模式第三编 教学原理与活动(下) 第八章 教学设计 第九章 教学方法  第十章 教学评价第四编 教学艺术风格 第十一章 教学艺术概述 第十二章 教学语言艺术 第十三章 教学非言语表达艺术 第十四章 教学板书艺术 第十五章 教学艺术风格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章节摘录

  教学是一门艺术,这是由教学与艺术的密切关系所决定的。所谓艺术,大致有三个层次  的涵义:(1)最广义的艺术是指技能技艺,这是“艺术”一词的原意,如英语中的“art”就具  有技艺的含义;(2)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的创造活动,包括各种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方式方法  ,如谈话艺术、领导艺术、管理艺术等;(3)是指精神文明领域的艺术创作,即“用语言、动  作、线条、色彩、音响等不同的手段构成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并表达作家、艺术家的思想感情  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①如电影、戏剧、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文学等,都是艺术的不  同样式。  对照艺术的三种涵义,应该肯定地说,教学是具有艺术的内涵的:它既要求教师具备一定  的、精湛的教书育人的技能技巧,掌握运用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方式方法,还要注意运用语言、  动作、音响、图像等形象化手段来表达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思想情感。为此,我们可以给  教学艺术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所谓教学艺术,是指教师娴熟地运用综仓盟教学技能技巧,按照  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教学实践活动。  ……    书摘2  第四节 班杜拉的学习途径分类  班杜拉是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立者。由于班杜拉的奠基性研究,社会学习理论得以不断完善,并成为学习心理学研究中一种具有重要影响的理论,从而使他本  人在国际心理学界获得了很高的声望。班杜拉于1977年出版了《社会学习理论》一书,系统地介绍了有关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研究成果。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人类的学习并非都是个人的学习,他们的学习还包括群体性的相互影响这样一类社会学习;人类的学习也并非都是为了构筑知识体系,还包括社会态度和行为的形成;人的学习也并非都是通过行为者的直接经验来获得,而往往是通过借鉴其他学习者的行为进行学习的。为此,他提出了人类学习的又一重要途径——观察学习。  班杜拉认为,任何一种学习理论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个体是怎样在社会情境中习得一种行为的?行为主义者认为是强化的结果;认知学派认为是认知结构同化的结果;而人本主义者则认为是人的实现趋向所决定的。所有的学习理论都强调了人类学习的直接性和个人性,而忽视了社会性因素对人的行为的重大影响和作用。而班杜拉对学习行为的研究表明,在社会情  境中,除了直接获取经验外,个体还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来习得新的行为,这种学习的方式就是观察学习。这一研究成果是对传统的个体化学习理论的一个重大的突破。  为了说明观察学习的事实和效果,班杜拉进行了一系列的学习实验:(1)分别用现实、电影和动画片中成人榜样的攻击性行为对儿童行为的影响来作研究,结果发现,所有这三类成人榜样的行为都同样会导致儿童模仿而产生攻击性行为。(2)把被试儿童分成两组来观看不同的电影:第一组比第二组观看的电影中,成人榜样因攻击性行为而受到了奖励;另一组观看的电影中,成人榜样则因攻击性行为而受到了惩罚。结果,第一组比第二组儿童会习得并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行为。根据这些实验的结果,班杜拉特别关注和强调观察学习中的三个最基本的,但又相互联系的机制:  1.替代。  班杜拉认为:“事实上,由直接经验导致的所有学习现象,都可以在替代的基础上发生,即都可以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结果而发生。”这就是说,学习的发生并不一定来自直接经验,建立在替代基础上的学习模式,更是人类学习的一个重要形式,因为这类学习是各种复杂技能学习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2.认知。  班杜拉所说的认知机制,主要是指使用符号和预见结果的能力。符号的使用能力,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通过符号,人们可以把他人的经验加以借鉴来作为未来行为的指  南;人的行为是有目的、有预见性的,并能够预见到自我行为可能导致的结果,这种行动能力也归结于符号活动。  3.自我调节。  班杜拉认为,个体可以通过观察到自己行为的后果来调节自己的行为,这就是自我调节。例如,人们可能会对自己所做的某件错事而自责,因为这种行为违反了自己的行为准则。这一  过程包括了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三个环节。  在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中,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是相当重要的概念。行为主义理论一直强调强化在行为塑造上的重要作用,但他们只注重行为的外部强化对人们行为的影响。而观察学习理论认为,除了外部强化外,人们还在观察他人的行为结果和自己的行为结果的基础上部分地调节自我行为。为此,班杜拉提出了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的概念。  (1)替代性强化  替代性强化是指观察者看到榜样或他人受到强化,从而自己也倾向于做出榜样的行为。也就是说,对榜样的强化也间接地强化了观察者对榜样行为的观察和学习。替代性强化的目的在于促进某种行为,例如,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往往能够激励人们学习和效仿模范人物的行为;反之,则为替代性惩罚,目的是为了抑制某种行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杀鸡儆猴”。替代性强化的功能在于:它能够向观察者传递信息,告诉他们哪一类行为受到奖赏,哪一类行为受到禁止,起到行为导向的作用;看到他人受到强化,观察者会产生一种效仿心理,起到激发动机的作用;通过观察受强化的示范行为,观察者还可以形成个人的价值观念。班杜拉认为,就学习效果而言,替代性强化的作用优于直接强化。  (2)自我强化  自我强化就是当人们达到了自己制定的标准时,他们以自己能够控制的奖赏来加强和维持自己行动的过程。例如,学习者往往为自己设立一个学习目标,并以此来激励和维持自己的学习行为并依靠反馈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强化实际上是一种自我调节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重要的是依据自己的能力、榜样的作用和社会的要求来确定适当的自我评价标准。  ……

编辑推荐

  《教学原理与方法论》是学习和研究教学原理与方法论的一部值得借鉴的书籍。《教学原理与方法论》囊括学习基础理论、教学原理、教学艺术和风格等内容,既具有基础性、知识性又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及趣味性,是面向文化艺术教育专业人士及社会上从事其他职业的人员的文化修养读物。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教学原理与方法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似曾相识,
  •   这个商品非常不错,值得购买
  •   字太大太密,不太想看!但都是今本原理,还要坚持看完。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