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文学转捩点研究

出版时间:2008-9  出版社:刘增杰、 孙先科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8-09出版)  作者:刘增杰 孙先科  页数:37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转捩点的研究,对文学史的深入探讨有不同寻常的意义。“重写文学史”,当今摆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面前的重大课题,便是在新的材料和新的眼光之下,寻找各种文学现象之间合纵连横的联系,以确立我们的起点,确立由古代文学折向现代文学的转捩点。

书籍目录

第一辑 文学转捩点研究关于文学转捩点涵义的辨析梁启超与文学界革命近代文学观念理论基础的变动嘉道之际:中国近代文学的开端论中国现代文学史起点的“向前移”问题新南社:五四前后文学转型的青果自由主义思潮与文学史重写中的转捩点问题第一次文代会对“五四”新文学传统的打造20世纪70_80年代:“边缘文学”的冲击关于20世纪80年代文学思潮研究的几个问题现代文学西方影响探源性研究的方法论思考文学转捩点问题讨论侧记第二辑 文献研究由资料征集到学术创新——小议三十年来的现代文学史料研究关于跨学科研究的史料问题小说《惆怅》为冰心佚文的再考证未刊稿的发现——《师陀全集》补遗论师陀女性生命关怀的独特性略论近年来师陀研究的新进展“人类”的“灾难”与“寂寞”——论废名的诗的思想内涵与特征感时忧国的历史想象:抗战时期历史剧的寓意与艺术我们社、太阳社比较论论《西风》上的现代散文革命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任访秋著《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学术特色历史研究、文本细读、理论品格——评《明伦学术书系》文献开掘与文学转捩点研究(代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四、戏曲界革命戏曲是一种合言语、动作、歌唱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其叙事特征,与小说相似,其抒情特征,与诗歌为近,梁启超在《释革》一文中,将曲界革命与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并提,他在论及诗界革命与小说界革命时,都曾涉及到戏曲革命问题。《饮冰室诗话》中,梁启超把诗歌音乐视为改造国民品质、进行精神教育的“要件”。他追述中国诗乐合一的传统,以为自明代以后,士大夫无复过问音律之学,将雅乐剧曲委诸教坊优伎之手,“至于今日,而诗词曲三者,皆为陈设之古玩,词章家真社会之虱矣。”梁启超为《江苏》杂志谱写军歌校歌而拍案叫绝,称之“此中国文学复兴之先河”,并号召有志诸君:“自今以往,更委身于祖国文学,据今所学,而调和之以渊懿之风格,微妙之辞藻,苟能为索士比亚,弥尔顿,其报国之恩,不已多乎?”鉴于“声音之道,感人至深”的原因,诗乐革命,还应提倡尚武精神,提倡发扬蹈厉之气,以宏大民族精神。自严复、夏曾佑在《国闻报附印说部缘起》中把戏曲笼括在小说名下之后,梁启超在使用“小说”概念时,也包含戏曲。其论及小说界革命时,常将《西厢记》、《长生殿》与《水浒传》、《红楼梦》相提并论。戏曲与小说共同具有浅而易解,乐而多趣和不可思议支配人道之力的文体特征。梁启超在《小说丛话》中推曲本是中国韵文文学发展进化的顶点,他以为戏曲文学在表情达意中,有唱白相间,淋漓尽致;描画数人,各尽其情;每折数调,极自由之乐;任意缀合诸调,别为新调等优于他体文学的四大优长。在戏曲作品中,他最为推重的是《桃花扇》。

后记

“史料问题与百年中国文学转捩点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9月在河南大学举行。收选在这里的一些论文,就是这次会议的部分学术成果。表面来看,史料(文献)问题和文学转捩点问题似乎各不搭界,而在我们看来,它们却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体,即文献是进行转捩点研究的前提和根据,而转捩点研究的逐步深入,又必然会带动、促进文献的开掘,并进而使文献的意义得到新的解读和阐释。为什么要强调百年文学转捩点研究呢?这是因为:近代中国百年是历史的重要转折年代,是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文学最激烈变动的年代。历史演进的由量变到质变,它的变动形态的丰富性,诸如传统文学思想的衰微,新文学思潮的萌动,新旧社会力量的较量,新的社会力量在较量中的挫折,以及新的力量的重新酝酿、聚集、旋又开始新的较量,一切都有声有色,波涛迭起,直至为新的力量的胜利铺平了道路,准备好了充分的条件。转折年代也是文学历史发展的矛盾性、复杂性、多重性展示最为充分的时刻。牵一发而动全身。转捩点到来的某些预兆,往往能够或隐或显地看到若干蛛丝马迹;而未来文学的发展趋势,也会在这一时刻透出某些端倪。

编辑推荐

《中国近现代文学转捩点研究》是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近现代文学转捩点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