坟地里走出的孩子-玩者

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吴林  页数:237  

内容概要

我们要说的这段传奇,与收藏有关。也许,它算不得惊世骇俗,可是你读罢,便会觉得,它是如此的耐人寻味,且带着淡淡的温存,一如我们曾经历和正期待的。    每位收藏家,都是一部读不尽的珍版奇书。    随手翻开一页,都能品读出一段与众不同的趣闻逸事,参透一点缘聚缘散的禅意,那便是苦心执着的原委……

作者简介

吴林,籍贯北京,工商管理博士,上海市收藏协会副会长。主要作品:《苏州河上的维纳斯》《爱上观光厅的理由》《犹太女孩在上海》《坟地里走出的孩子们》《失落的遗产》等。

书籍目录

引子第一部  童年第二部  青年第三部  成年

章节摘录

  老人们都知道,北京西直门外,有一片乱葬岗,当地人管它叫二里沟。若往西南延伸,可能会连到恩济庄,有人管它叫太监的墓地。若往西北走,则会通到蓝淀厂,那边也有一片坟丘。还是说说二里沟吧。数百年来,但凡京城附近死了人,多是往这儿埋。  二里沟,长二里,宽三丈,深丈余,沟南沟北泾{胃分明,沟南密密麻麻挤着大多是辛苦一辈子的穷人,苦死的。饿死的,得了病看不起的,一命呜呼了,统统挖个坑草草埋了,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坟里头自然是没有宝贝的,能带上几把铜钱算是不错的了。然而,他们多有一颗善良平和的心。沟北则是一大片富人坟,也可称是阴曹豪宅,坟里头除了埋着达官贵人,还埋着不少陪葬的宝贝,不管是乐死的、冤死的,都抱着宝贝睡觉去了。  可是,世上的事就是反差那么大。每到清明、七月十五、冬至、除夕,来沟南穷人坟地祭奠的人便络绎不绝。混得再差的后人们,也不忘到祖坟上烧上几刀纸钱,表上哀意。混得稍好的,则静悄悄在坟前铺上一块布,陈设几碗鸡、鱼、肉等菜肴,摆上酒饭、杯筷,子女伏地低泣,再絮絮地念叨念叨去者身前的那点事儿,也有控制不住的,呼天唤地,震动八方,把心中的悲气儿,怨气儿尽放出来,最后将纸扎的箱笼、轿、马一并焚化了,清泪尽,纸灰起,莫不郑重其事。生者的袅袅哀思随风飘逝,那坟地里的风就是怪,转着圈地吹,有人说那是小鬼们在“抢钱”,不想倒罢,一琢磨起来真有些吓人。怕归怕,那小鬼“抢钱”的光景仍是热热闹闹,年复一年,毫不含糊地上演着。  沟北的富人坟,却又是另一番光景。一道又一道的防风墙似乎是禁卫森严的士兵,挡了外人,也隔了亲情,墙上荒草丛生,蛇鼠出没,更教人有些望而却步。历尽多年雨打风吹,原本结实豪华的坟头早已发黑变硬,唯有被箭弩射过的万点深坑依旧历历在目。大约是坟中人为富不仁,或曾结下杀父之仇,灭门之恨,被仇人的后辈追踪至此,只狠狠吐上几口唾沫,自然难消胸中恶气,不如铆足了劲儿对着坟头射上几箭……  然而.死去的人是不在乎这些的。穷也罢,富也罢,死后皆归于此,阴恻恻一片暮气,倒也太平。  这一大片沉寂和荒凉,不知起于何年何月,但却在1949年10月1日之后终止了。  共和国建国的隆隆礼炮声,唤醒了沟南沟北维持了数百年长眠的寂静,热火朝天的建设者带来革命成功的喜悦,也带来无穷无尽的开发的干劲,迁坟通告发布不久,像是开展运动一样,大片大片墓地的棺材被纷纷“请出”,一个个窦出的坟包很快变成了一片片凹陷的土坑。当时推土机和起重机之类的现代化“大家伙”还很少,不过工人阶级力量大.很快,青砖、灰瓦、黄沙就运来了,一片片崭新的大楼就造起来了。各国家部委、各军兵种机关大院与幸福的宿舍楼一起.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配套的医院、学校也逐次建起……  有一所子弟小学,就在离二里沟不到一百米之处应运而生,整齐的宿舍楼,明亮的教室,宽阔的操场,绿檐红墙.窗明几净,好不气派。每间教室前都按上了新黑板,雪白的天花板装上了钨丝灯泡,脚下新铺就的东北红松地板,还带着大自然扑鼻的芳香。紧挨着二里沟的操场上,单双杠、吊环、木制的联合运动器等体育设施一应俱全,新挖好的沙坑里,也填上了黄澄澄的沙子,处处朝气蓬勃,一派喜气洋洋的新气象。  来这所学校读书的,都是附近各国家部委干部、军人的子弟,这些共和国的功臣战将、英雄们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陆续把孩子从各个农村根据地接到了北京,孩子们年纪小,来得早,彼此离得近,相互影响渗透,很快就城市化了。全聚德的烤鸭、大顺斋的糖火烧、柳泉居的豆包、什刹海银锭桥边的爆肚、同和居的三不沾、鸿宾楼的塔丝蜜、西四的砂锅居那百年来从没换过汤的白肉砂锅……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味儿余香长存,开启着孩子们的五味感官。而满腹经纶的老革命黎校长不仅有光荣的革命斗争经历,说起书来更是口惹悬河,从《山海经》、《搜神记》、《隋唐演义》、《聊斋志异》,一路说到《侠义英雄传》,一句调子拖得长长的“且听下回分解”,常常引得孩子们欲罢不能。加之西风东渐,一些小男孩子,足登新式小皮鞋,一些爱美的小女孩子,则套上了时髦的小裙子、高统袜……孩子们受到多方文化熏陶,眼界豁然开阔。  那会儿正是建国初期,成千上万的苏联科学家、工程师、教授纷纷前来传授知识技术,举国上下,欢迎和学习“老大哥”当真是春雷滚滚,百废待兴的年代。这所子弟小学就专门聘请了苏联专家的妻子来教授孩子们音乐课,那是一位叫伊凡诺夫娜的美丽女教师,弹得一手好钢琴,体态轻盈优雅,说话柔声细语,微微一笑,见者莫不忘俗。学校又请了身材结实彪悍的体育老师,据说是清末皇宫里武术教头的后代,一招一式,规行矩步,传授孩子们中国武术。还有几位来自解放区的根红苗正的阿姨,操着浓重而亲切的河北农村的口音,缝补洗浆,无微不至,专职照顾孩子。那时候,教室里常常飘来清脆的童声,有唯美的苏联歌曲《山楂树》,也有那朴实的《阿姨像妈妈》,更有那激情的《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一切的一切都刻着那个年代特有的印记,中西并存,土洋共生,孩子们吮吸着各种养分,如破土春芽,欢欣地向上生长。  无论如何,在那个年代,这样的一所小学,都有点贵族学校的味道。  我们的故事,就从这所小学开始了。  四个小主人公,就是在这所小学里,结下了他们生活历程的最初友谊:  那时候,每周六下午学校是不上课的,在学校大楼的正前方有一颗偌大的枣树,想必树龄也有三十多年了,秋高气爽,树下的草地上又躺又坐有四个孩子:胡跃江,来自河北农村,为退伍军人之子;王学平,来自江西革命老区,父亲是某部委的副部长;孔新新,父亲是市商委的领导;范妮娜,闽西籍,将军的后代。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坟地里走出的孩子-玩者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