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幽灵

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鲁枢元  页数:312  字数:31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古代伟大诗人陶渊明质性自然,热爱自然,将生命融入自然而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从而为人类“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提供一个素朴、优美的典范。
《陶渊明的幽灵》由鲁枢元著,尝试在后现代生态批评的语境中,运用德里达幽灵学的方法,对中华民族伟大诗人陶渊明做出深层阐释,祈盼陶渊明的诗魂在这个天空毒雾腾腾、大地污水漫漫、人类欲火炎炎的时代,为世人点燃青灯一盏,重新照亮人类心头的自然,重新发掘人间自由、美好生活的本源。

作者简介

鲁枢元,男,生于1946年1月,祖籍河南省开封市,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现任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生态批评研究中心主任;曾任郑州大学、海南大学教授及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客座教授。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论批评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文艺学跨学科研究,在文学心理学、文学言语学、生态批评及生态文艺学诸领域有开拓性贡献。坚信性情先于知识、观念重于方法,学术姿态应是生命本色的展露。主要著作有:《创作心理研究》(1985)、《文艺心理阐释》(1989)、《超越语言》(1990)、《精神守望》(1998)、《生态文艺学》(2000)、《生态批评的空间》(2006)等。主编有《文艺心理学著译丛书》、《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生态批评学术资源库》等。1988年被国家人事部遴选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书籍目录

题记
第一章:陶渊明与人类“元问题”
Ⅰ.1 “人与自然”是一个元问题
Ⅰ.2 自然的魂魄:陶渊明
Ⅰ.3 陶渊明质性自然
Ⅰ.4 在自然中诗意栖居
Ⅰ.5 陶诗自然
Ⅰ.6 陶渊明因“自然”而伟大
Ⅰ.7 “自然”:当代中西哲学遭逢的路口
第二章:陶渊明的自然哲学
Ⅱ.1 诗人的哲思
Ⅱ.2 汉文化圈中“自然”的涵义
Ⅱ.3 道家自然哲学的现代衍变
Ⅱ.4 “知白守黑”与“陶潜.陶渊明”
Ⅱ.5 “知白守黑”与陶渊明的生存智慧
Ⅱ.6 陶渊明的“知白守黑”与海德格尔哲学
第三章:陶渊明与自然浪漫主义
Ⅲ.1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传统与自然
Ⅲ.2 东方古代自然浪漫主义诗人陶渊明
Ⅲ.3 陶渊明的海外“自然盟友”
Ⅲ.4 陶渊明与卢梭:文明人向自然人的回归
Ⅲ.5 陶渊明与梭罗:在诗意中营造自然与自由的梦幻
Ⅲ.6 自然浪漫主义在现代中国
第四章:自然的演替与陶渊明之死
Ⅳ.1 历史学、新史学与文学史
Ⅳ.2 “自然”在中国文学史中的疏漏
Ⅳ.3 陶渊明诗思的源与流
Ⅳ.4 陶渊明接受史的拐点
Ⅳ.5 现代文学革命与陶渊明
Ⅳ.6 陶渊明之死
第五章:陶渊明的幽灵与当代人的生存困境
Ⅴ.1 “幽灵”与德里达的幽灵学
Ⅴ.2 诗国幽灵陶渊明
Ⅴ.3 人们能否求助于幽灵
Ⅴ.4 陶渊明的幽灵与当代人的生存困境
Ⅴ.4-1达人善觉:樊笼与规训社会
Ⅴ.4-2归去来兮:回归哲学与进步论
Ⅴ.4-3素心清谣:清贫自守与消费社会
Ⅴ.4-4悠悠南山:闲逸与劳动伦理
Ⅴ.4-5长吟陇亩:田园诗与农业文明
Ⅴ.4-6桃源情结:东方乌托邦与后现代浪漫
结语:礼魂·招魂
附录一:Contents
附录二:Preface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我发现,这样做的结果除了基本完成国家课题的目标外,还取得另外两方面的意外收获:(一)为中国当下生态批评的实践,提供一个对于作家、作品具体解读的个案,而这正是目前国内生态批评的薄弱环节;(二)在生态批评日趋世界化的平台上,继西方的梭罗之后,向世界推出中国本土“自然写作”的象征性人物陶渊明。 关于陶渊明的研究,中国国内以及东邻日本已经有相当深厚的学术积累,关于陶渊明研究的著述也已经数量十分可观。相对于这些“专业”研究,我是一个门外汉,或只能算一个学徒工。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北京大学袁行霈教授近年来出版的两部著述,一为《陶渊明集笺注》,一为《陶渊明研究》。前者为考据之作,意在“验明正身”,其“化验结果”学界多有异议,这恰恰说明“验尸”的工作并不轻松。至于后者,作者把研究的重心定位在对于诗人陶渊明的“哲学思考”上,这可看作为陶渊明“招魂”。袁行霈在该书中指出“陶渊明不仅是诗人,也是哲人,具有深刻的哲学思考,这使他卓然于其他一般诗人之上”。在我看来,对于陶渊明的哲学思考也使袁行霈的研究“卓然于”其他一般的陶渊明研究之上。我既然缺乏古文献方面考据、疏证的功夫,为陶渊明“验尸”的工作自然做不来。念及以往我还曾经在“文艺心理学”上下过些功夫,当前又正在痴迷于“生态文艺学”的探究,从精神分析生态守护的领域来寻觅陶渊明的意义,或许还可以一试。 正在这时,我遇到了德里达的“幽灵学”。 这之前我对德里达批评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已很有几分认同,加上我在这本书中写到的我童年时就曾有过的被“叫魂”的经验,所以对于德里达的“幽灵学”竟然一拍即合。陈晓明教授运用幽灵学的方法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文章使我进一步受到启示,于是我决定尝试着可否在生态批评的空间里,对中国文学史中的陶渊明现象进行幽灵学方法的研究,同时也不忘结合我先前储备的心理学、语言学方面的知识,尽量使陈述与论证显得充实一些。书稿的名字,就定为《陶渊明的幽灵》。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陶渊明的幽灵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条)

 
 

  •   不死幽灵陶渊明

    文/城市鼯鼠



    1、有一种人,肉身都死了还不断出场,而且是四处出没,顽强地被哲学家叫做幽灵。这里要点名批评的就是东晋的陶渊明。



    2、身前,他因为不能站直身做县长而愤然裸辞,毅然回到四线城市的乡下,开始农夫山泉有点田的种地职业生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好一派和谐的农家乐生活啊,而实际上,他家里的墙破得连风都挡不住!



    3、死后,他的灵魂不甘心地在自己创造的乌有之乡桃花源里徘徊,久久地不肯离去。他一次次向后世穿越,一次次地在后世的诗作里找到自满:“呵呵,这种风格又是我的”;他附体给苏轼,苏轼从醉中醒来:“只渊明,是前生”;他穿越到赖声川抄袭他的话剧《暗恋桃花源》里,自演武陵人老陶,“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4、后世的文人骚客向这个死人老陶献了无数的殷勤,文字上的推崇和精神上的仿效被不断累进,最终无以复加,连词都找不到了,只能:此公“独绝千古”啊!后世人不是傻子,他们究竟在这位老陶先生那里发现了什么?



    5、据说,他们发现的是自然。胡适先生用标准的白话文宣布:“陶潜是自然主义的哲学的绝好代表者。他一生只行得‘自然’两个字。”



    6、自然主义的哲学是什么,难道是像老陶一样种种庄稼,喝喝酒,写写种田诗吗?难道这样就可以死而不亡,实现一个底层文青从细民到田园派老祖和千古一人的伟大逆袭,甚至要冲出中国走向世界封个“西梭罗东陶潜”的高手头衔吗?这,不可能吧。



    7、据我那位做文学验尸招魂工作的时而深沉时而兴奋的老师考察,老陶的“质性自然”,是从文学题材意象,到冲淡之美的风格,再到处世和精神,都已经被自然哲学给全面占领了。



    8、在他的名字里,竟然也暗藏着自然哲学的玄机。陶潜,陶渊明,字元亮,潜和渊VS明和亮,与老陶一生的穷通、荣辱、贫富、显隐、生死一样,都是“知其白守其黑”啊,中国首席哲学家老子先生研究发现,“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那是天下的“模则”啊。



    9、原来如此,原来后世膜拜皈依的是这样一套可以叫做自然哲学的精神,是这样一种中国文化中的集体无意识,是这样一个对人类“元问题”即人与自然问题的回答。



    10、老陶幸运地成了这套哲学和精神的文学代言人,他这才真的成了一个会累积会繁殖的幽灵。“一个永远不会死亡的鬼魂,一个总是要到来或复活的鬼魂”,“一种精神焦急的和怀乡式的等待”,当代哲学家德里达的幽灵学是这样说的。



    11、那么,这个幽灵跟现在的我们有什么关系吗?好像没有。



    12、只是,当年青人沦为现代樊笼里的房奴和车奴时,当农民变成流水线上的机器时,当消费社会让人疲惫不堪时,我们是否有那么一点点想念陶渊明呢?至少我会想念,我那老师曾拿起手机说,喂,少功啊,我和孩子们在爬山。



    13、只是,在现代社会里,“飞特族”连固定工作都不要了,小清新挑战了重口味,长假里无数的人要出去游玩……这是一种自然精神和生活理念的回归吗?不得而知。幸福的生活又是什么?



    14、记者:大爷,请问您幸福吗?

    老陶:我姓陶,农妇、山泉、有点田。下面请我的盟友梭罗回答。

    正在瓦尔登湖散步的梭罗:一个人的富有与其能够做出的顺应自然的事情的多少成正比。



    15、这样啊,那么在将要到来的生态后现代,陶渊明的幽灵,真的会在那片绿色的天空中飘荡吗?



    16、会吗?不会吗?



    17、内涵版请移步:鲁枢元,《陶渊明的幽灵》,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06。




  •   学术著作,不过看看还是有益!
  •   作者集多年心血写成的学术著作,能擦亮人的思想,提升人的认识,值得好好品读!
  •   对中国文学史中的陶渊明现象进行幽灵学方法的研究,是又一用生态批评的全球视野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典范
  •   这是鲁枢元先生的集大成之作,集中了他多年的研究心血,是他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以来思考中国生态批评的总结与超越。对从事文艺理论研究和生态批评研究人员的来说是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同时,它也会让普通读者受益匪浅。鲁枢元先生把他深刻的思考与体悟化为如行云流水的文字,让我们在他的文字中获得一份内心的宁静、智慧的启迪以及对原本习以为常的现象的深思。
  •   该书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切入,对陶渊明的自然浪漫主义思想进行分析,作者认为,陶渊明的思想之于当代人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困境不仅具有指导意义,而且能够为当代人摆脱精神危机和生态危机提供某种潜在的可能性。这本书在装帧和外观方面富于古典气质,在内容上又体现了当代前沿文学理论,是文艺学跨学科研究的典范,同时也为生态文艺学和生态批评提供了新的理论视域和批评空间。该书对于时下流行的生态批评、生态文艺学研究等领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参考书。
  •   很好的一本书,值得去读!强烈推荐给、文学、哲学、生态学等专业的学生。这是一本让心灵丰富,充满智慧的书。
  •   拿到书后,我选择了一个宁静的午后来读,在一片蝉声中,心灵沉浸在这本略显感性的学术著作。与当代大部分学术著作讲理论述不同的是,这本书是作者心性的体现,是一本体现了学术个性的著作,文字灵动,,奇思妙想纷出,读起来是一种思维的洗礼。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