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

出版时间:2002-6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作者:高尔基  页数:229  
Tag标签:无  

前言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是俄国近代著名作家,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第一个伟大代表。《母亲》是高尔基的代表作,它描叙了俄国十月革命前工人运动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觉醒过程,曾得到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的高度评价。  《母亲》的主人公之一巴威尔是一个由普通工人成长起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作者在他身上倾注了自己的革命理想和热情,并通过他反映了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小说的另一个主人公是母亲,通过她的一步步觉醒,直至在儿子的感召下投入革命,从一个封建时代逆来顺受的被压迫者变成一个热情坚定的革命战士,作者揭示了当时深广的社会生活背景。  编者  2005年1月

内容概要

《母亲》的主人公之一巴威尔是一个由普通工人成长起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作者在他身上倾注了自己的革命理解和热情,并通过他反映了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小说的另一个主人公是母亲,通过她的一步步觉醒,直至在儿子的感召下投入革命,从一个封建时代逆来顺受的被压迫者变成一个热情坚定的革命战士,作者揭示了当时深广的社会生活背景。

作者简介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是俄国近代著名作家,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第一个伟大代表。《母亲》是高尔基的代表作,它描叙了俄国十月革命前工人运动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觉醒过程,曾得到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的高度评价。

章节摘录

  在郊外的工人区,工人们住在简陋矮小的灰色房子里,他们每天都要沿着泥泞的小路到那一座座高大的鸟笼般的工厂中,在机器笨重的轰隆声和蒸气的怒吼中度过劳动繁重的一整天。  太阳落山后,工人们好像无用的废矿渣一样被工厂抛出来,为了刺激胃口,他们便拼命地喝烈酒伏特加。晚饭后,他们懒洋洋地到街上闲逛,回到家里就跟老婆吵闹,常常是拳打脚踢。在这枯燥的千篇一律的日子里,年轻人则下酒馆,或者轮流在各家举行晚会,他们拉起手风琴,唱着淫荡放肆的小曲儿,跳舞、喝酒,喝醉了之后就会打架,往往打得头破血流。他们代代都是这样生活,年轻的时候酗酒和打架,并受父母的殴打。他们的全部生活被那年深日久牢不可破的习惯所束缚,没有人想改变眼前这种生活。  钳工米哈依尔·符拉素夫,也是这样生活着。他在工厂里技术数一数二,但是由于他性格暴躁,对上司态度粗暴,所以得到的工钱很少。每逢休息的日子,他总要打人。大伙儿都不喜欢他,也怕他。他那张长满黑胡须的嘴脸和毛乎乎的双手,使大伙儿感到可怕。尤其是他的眼睛,使人望而生畏——细小而尖锐的眼睛,好像钢锥一般地刺人,凡是碰到他目光的人,都会感到他那无所畏惧、毫不留情的野兽般的劲头儿。  “给我滚开!孬种!”他低声怒骂。从他满脸的胡须里面,露出又大又黄的牙齿。  他的话不多,“孬种”是他喜欢常用的字眼。他用这两字呼喊厂主、警察,也用来叫唤老婆。  当他的儿子巴成尔十四岁时,符拉素夫有一回想抓住儿子的头发揍他,但是他的儿子却拿起一把很重的铁锤,斩钉截铁地说:  “受够了!我再也不受了……”一边说一边举起了铁锤。  “好吧!……”做父亲的重重地吐了口气,放开儿子,补充说:“唉,你这个孬种!……”  这事发生之后直到他死,几乎两年光景,他再也没有去管教儿子,也没向他开口。  他养着一条和他自己一样高大而多毛的狗。每天进厂的时候,那条狗总要送他到工厂门口,到傍晚时,再到工厂门口去等他回来。休息日符拉索夫到酒馆里去的时候,那条狗拖着毛茸茸的大尾巴跟在他身后。他喝醉了之后就回家,吃晚饭时,就用自己的饭碗喂狗,但从来不抚弄它。晚饭后,一旦老婆不及时过来收拾,他就会把碗碟摔在地上,把酒瓶摆在自己面前,背靠着墙,张大嘴巴,闭上眼睛,用凄惨难听的声音自顾自哼唱,一直唱到酒瓶喝空为止。他横转身子瘫倒在长凳子上,或者把头埋在桌子上,直至昏睡到第二天工厂汽笛拉响的时候。  他是得疝气病死的,死的时候非常痛苦。只有他的老婆、儿子、狗,以及几个工人区的乞丐,参加了他的葬礼。几乎没有人为他的死感到悲伤,相反人们都为他的老婆感到庆幸。只有那条狗坐在新坟上面,默不作声地嗅了许久。又过了几天,那条狗不知被谁打死了。  父亲死后不久的一个周末,巴威尔·符拉素夫第一次学着大人的样酗酒了。伏特加使他全身疲软无力,母亲的爱抚使他感到羞愧。母亲眼睛里充满着悲哀,使他想哭。  母亲抚摸着他那被汗水湿透的蓬乱的头发,轻轻地说:  “这种事不是你应该做的……”  他呕吐起来。母亲把他扶到床上躺下,把一条湿毛巾敷在他苍白的额头上。他眼皮觉得很重,嘴里有一种苦味。他从睫毛之间望着母亲的面容,胡乱地想着:  “看来,对我还太早了点。别人喝了都没啥,我却觉得恶心……”  仿佛从很远很远的地方,传来了母亲温柔的声音:“你要是喝起酒来,那还能养活妈妈吗?”  他紧闭着眼睛说:“大家都喝酒……”  母亲一声长叹,他说得不错,除了去酒店之外,人们再没有别的玩的地方了。  年轻人所需要的一切,巴威尔都有了:手风琴、有胸甲的衬衫、漂亮的领带、套鞋、手杖,一切他都买了。他变得和同龄人一样了,也出席晚会,也学会了加特里尔舞和波里卡舞。每逢假日,他总是喝醉了才回家。早上醒来的时候,觉得头痛、胃痛,脸色苍白,没有精神。  这种生活没有给巴威尔带来快乐,反而使他感到沉闷无聊。渐渐地,母亲发现他不常去参加晚会了,休息日虽然常常外出,可是回家时并没有喝醉。母亲觉得,儿子浅黑色的面孔渐渐地变瘦了,眼神也越来越严厉,嘴唇总是紧闭着。从前,常有伙伴来找他,但由于总是碰不上他,大家也就不来了。  母亲看到儿子和别的青年工人不同,觉得很高兴,但她能看出,他是专心致志地从生活的暗流中朝一旁的什么地方游去——这在她心中又引起了一种莫名的忧虑。  “巴甫鲁沙!你身体不舒服吗?”她有时问他。  “不,我很好!”他回答说。  “瘦多了!”她叹息似的说。  他开始拿些书回来,悄悄用功,读过的书,立即藏起来。有时候,他从那些小册子里面摘录些什么,写在单页纸上,写好之后,也藏起来……  这样一天天地过去了,母亲感到儿子的话愈来愈少了,而他的话里,也添了许多她听不懂的新字眼,并且说起话来很有礼貌。同时,他不再追求外表的漂亮,却更加注重清洁,他的一举一动,变得更加洒脱,外表也更加朴实、柔和了。他有空就扫房间地板,每逢假日亲手整顿自己的床铺,总之,他是在努力地减轻母亲的负担。在工人区谁也不会这样做……  这一切都引起了他母亲的不安。  有一次,他拿回了一幅画,把它挂在了墙上。画上有三个人,他们正一边谈话,一边轻快而勇敢地向前行进。  “这是复活的基督到哀玛乌司去。”巴威尔这样介绍说。  母亲很喜欢这幅画,可是她心想:“一方面尊敬基督,另一方面却不到教堂里去……”  有一天吃过晚饭后,巴威尔放下了窗帷,开始看书。母亲收拾好碗碟,走出厨房,小心翼翼地走近他的身边。他抬起头,疑惑不解地望了望母亲的脸。  “没什么,巴沙!”她难为情地走了出去。但是,在厨房里呆了一会儿之后,她忍不住又走近儿子的身边。  “我想问你一句话,”她说,“你总是看些什么书?”  巴威尔低声又严肃地说道:“我在看禁书。因为在这些书里有生活的真理告诉我们,所以禁止我们看……这些书都是偷着出版的,如果别人知道我有这种禁书,那我非坐牢不可。因为我要知道真理,就得让我坐牢。你懂了吗?”  母亲睁大了双眼望着她的儿子,觉得他好像是另外一个陌生的人。她替儿子害怕,担忧。  “你为什么干这种事呢,巴沙?”她说。  他瞅着母亲,眼里放射出执拗的光芒,低声却很坚定地回答:  “我要知道真理。”  母亲心里明白了她的儿子已经永远地献身给一种秘密而又可怕的东西了。她早已惯于不加思索地顺从生活中的一切遭遇,现在,她只有静静地哭泣。  巴威尔温和地低声说道:“请你想一想,咱们过的是什么日子?妈妈你已经四十岁了——有过一天好日子吗?爸爸经常打你一我现在才明白,爸爸是在你身上发泄他的痛苦,他生活中的痛苦。这种痛苦压在他的背上,可爸爸却不知道,这种痛苦到底是从什么地方来的。爸爸做了三十年的工,从工厂只有两栋厂房的时候就进厂干活了,现在,都已经有七栋厂房了!”  “妈妈记得有过什么高兴的事吗?”他问,“在过去的生活中,有没有值得妈妈纪念的事情呢?”  她悲伤地摇着头,这还是第一次听到别人谈她自身,谈她的个人生活呢。这些话在她心里唤起了早已淡忘的模糊的思想,和对生活茫然不满的感情一这是早年青春的思想和感情。那时她和女伴们曾经聊过人生,‘但除了埋怨,她们谁也说不清楚人生为什么如此艰难困苦。而现在,她的儿子正坐在她的面前,他所讲的一切都在触动自己的心灵,她的心中,充满了对儿子的自豪,因为儿子能够正确地理解母亲的生活,说出她的苦恼,疼爱她,怜惜她。  她的心灵轻轻颤动起来,心里感到一种未曾有过的既悲且喜的新鲜感情。  “那么,你打算怎样呢?”母亲问道。  “我得学习,然后我再教别人。我们工人非学习不可,我们必须明白,必须懂得,我们的生活到底为什么这样痛苦。”  母亲的心在矛盾着,一方面,她为儿子能够把人生的悲苦看得如此清楚透彻而自豪;但是另一方面,她想到儿子是在一个人站起来反抗大家(连她也在内)所习惯了的生活。她很想对他说:  “孩子!你能干出什么名堂来呢?”  但是,她没敢说出口,只是呆呆地继续听儿子给她讲那些她所不了解的事情和道理。  巴威尔继续向母亲谈起了那些在民众中撒播真理种子的人们,可是敌人却把这些人当做野兽似的捕捉、监禁、充当苦役……  “我见过这样的人!”他热诚地慨叹道,“他们是世界上最好的人!”  他站起来,在屋里踱来踱去,过了一会儿,说道:  “这样,妈妈,现在你总算知道了我在做些什么事情,到什么地方去,我全对你说了!即使你爱我,我也请求你不要妨碍我……”  “我的宝贝儿子呀!”她叫了出来,“还不如让我什么都不知道的好!”  他握住了她的手,紧紧地把它攥在自己的两手中。  “我什么也不妨碍你!”她断断续续地说,“只要你当心自己,千万要当心!”

编辑推荐

  《世界文学名著宝库:母亲(青少版)》是高尔基的代表作,它描叙了俄国十月革命前工人运动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觉醒过程,曾得到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的高度评价。文学是比鸟飞得还远的梦想、比花开得还美的情感、比星闪得还亮的智慧,是我们到了一百岁还忘不掉的信念。文学名著永远是全世界人民的无价之宝,是值得全世界人民,特别是青少年朋友继承和发扬光大的精神财富。这套世界文学名著宝库精选了世界名著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最为脍炙人口的123本,并将这123本世界名著重新编写审订,使之在不影响原著的基础上更适合于青少年们阅读,在丰富他们课余生活的同时提高文学功底、锻炼文字驾驭能力。同时,让他们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使其成长道路上充满阳光与滋润他们心灵的雨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母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6条)

 
 

  •   母亲(青少版)女儿很喜欢
  •   世界文学名著宝库:母亲
  •   纸张,文字都好
  •   高尔基的经典
  •   买给女儿的,正在阅读中
  •   母亲 青少版
  •     小学六年级,小考结束,遇到人生第一本名著,同样留在那个盛夏的深刻记忆是韩日世界杯,准确地说是中国半个世纪之后参与的世界杯,这么说一点不为过,中国队匆匆走完小组之后也就看多一场韩国队比赛再无心恋球……
      高尔基笔下的母亲在我脑海里很生动,至少我能从笔墨中浮想出那些画面,母亲的特点很中庸,开始的懦弱害怕胆怯,中期也只是听从儿子的话派单,到现在我仍疑惑这个女性觉悟是否有歌颂的那般伟大。科学上指出,气候越冷的地方女性的出生率越高于男性,俄罗斯似乎可以证明这一点的真实性,一个红粉军团占据大部分的国家,盛产伟大的女人,我想母亲如果伟大,只是因为她的身份是母亲,深深爱着自己的儿子,支持保护儿子以及儿子的事业,不是每个人都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奋斗,至少“母亲”不是,她却可以为儿子始终奋斗,于是慢慢地从为家里开会的年轻人把风到被动被拉进这场“发动”策划中,我疑心她并不真的懂,只是她相信眼下的青年们和儿子一样为着多数人的幸福冒险,并且这种冒险是会成功,是值得的。
      这是一个有信仰的母亲,她的信仰可不是共产苏维埃,她的信仰来自家庭和孩子,一个母亲的天性使然,绝境下毫无选择的坚强和觉醒,当她在火车上被人抓走高呼的那番理论,也是日夜在那班年轻人耳濡目染下心底发出的
  •     本书出自高尔基之手,作者写出了那个年代的人们对美好家园的期盼及对恶势力的厌恶,敢于同他们作斗争,即使付出生命危险也在所不惜
  •      真的很难得,一位母亲,那个时代的母亲,敢于做这样的事情。是的,因为她儿子做这样的事,为了亲情,为了儿子,她是会有那个胆量,但我想更多的是无产阶级对她的影响,这个政党走的是正确的路,是为人民、为老百姓服务的,她多多少少用心感受到了一些。不管怎样,我崇敬这位母亲,这位不只是巴维尔一个人的母亲。
  •     看完了
      感动!
      在这个世界上,
      是什麽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看法与态度呢?
      我想,
      爱, 便是其中的一种
      从害怕到面对
      从面对到接受
      再从接受到改变...
      这一切无疑包含了母亲太多的爱意......
  •     這本書 小學的時候就看過,那時候同學傢借的,畢業的時候他說送給我的,後來看看那還是他傢的藏書,心裏雖然很是喜歡還是沒有收下。偶爾記得是描述的是第一次俄國革命,那些為社會主義奮鬥的物產階級。書中部分寫景的片段還是不錯的。
  •     此篇文章以二战期间的一位母亲英雄事迹为例,讲述了一位母亲顽强不屈,英勇无畏的精神,只不过看起来十分繁乱,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
  •      初读《母亲》是在中学,之前还以为仅是作者对母亲的怀念。
       现在想起写些书评,才觉得母亲之伟大和宽容是常人无法理解的。倘若是在当时的背景下,更是难能可贵。在书中母亲所表现出来对儿子的理解和支持,甚至到后来母亲所表现出来的革命牺牲精神实在令我敬畏。
       想想自己的母亲,不禁让我泪由心生。印象中母亲总是为家务操劳,对我们的爱更是无微不至。母亲文化不高,小学肄业的她总是在受了委屈后无人倾诉。在借酒消愁之后,先是大笑而后痛哭流涕。看到我们之后,一颗心才得平息。母亲总视我们为她最大的希望,去从未强加给我们太多压力......
       写到这,我却不能继续了。
  •     一个小人物的经历反映出整个社会的本质,社会主义思想正一步一步地走向人们的内心,对人权的渴望让一些人甘愿牺牲!
  •     初中的时候读了这本书。现在依然清晰地记得,那时候读了之后,有种真的想哭的感觉。尽管现在已经记不起一些其中的情节了,但是伟大的母爱的依然让我感动万分。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是80后、90后了,当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在追求梦想过程中,时时刻刻都应该记住父母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即使自己有能力回报父母了,无论怎样回报,都不及父母给自己的多...
  •     高尔基的《母亲》还是初中,当时对政治和革命还不能充公理解,感受最深的是书中的母亲,她充满了勇气和力量,一个伟大的作家是从心底打动着读者,与主观意识的强加不同,而是在阅读的同时不知不觉中就被吸引了,潜意识就沉了进去。
      
      很多次提起笔来,想写写自己的母亲,却总限于语言苍白,词汇无力,不知该怎么来表达。她把工作当作事业来经营,在基础上的岗位上一做就是十几年,把所有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她陪我在儿时看动画片,长大后看《青蛙变王子》并且把这当作一种乐趣;她会给我讲她年轻时的老故事,也会陪我在深夜时一起说悄悄话;她会在做饭的时候哼唱着歌曲,也会经常买很多她认为好看的衣服让我好好打扮一下,告诉我再这样下去,就真的找不到男朋友了;她说要每天微笑,她说要人活的有激情……
      
      可能多年后,我也会为人母,如果我能做到她的一半,就会很满足了,不会在别人面前数落孩子的不对和错误;让他/她有一个快乐自由的童年;在他/她犯错的时候用教导代替打骂;在他/她面前要保持快乐的心情;在他/她过生日时邀请他的朋友到家里来聚会……
      
      母爱的伟大也正是通过细节来表现的,每一位母亲都是孩子心中的无私的天使,不管离家多久,也不管年岁多大,都会一直记得,母亲是这个世上最牵挂你,也是最爱你的那个人。
      
      
      我知道在她心里最放心不下我
      她会悄悄坐上火车突然袭击,然后出现在我的面前
      说怕我们照顾不好自己
      然后在她在的日子里,我可以不用做饭,不用洗衣,只要走到楼下看到厨房的亮光便觉得特别温暖
      于是在那些天,家里会来很多同事和朋友,大家聚在一起吃她的拿手好菜,她的到来让一群人有了家的感觉
      看到我幸福,她说那就是她最大的心愿
      在我生病的时候,她会是最心疼的那个人
      她说一想到我整夜整夜难受的睡不着的时候,她就会心痛到落泪,想替我承受那些病痛
      我和她之间心有灵犀
      记得那一次我半夜四点多醒来发了一个信息给她
      而她正睡着却也刚好醒来了
      打开手机,我的信息刚好收到
      于是我们就这样在深夜里发短信聊天
      她怕蚊子咬我,去年在家的时候,她和我半夜醒来打蚊子
      我们就这样跑上跑下
      等两个人再向外看时
      天色已亮
      于是再相拥而睡。
      
      “我爱你”不光是情人的专用语,其实,只要有爱,都可以说出来。
      祝所有的妈妈都幸福快乐。
      http://www.xiaoshuo.com/jsp/shuping/index.jsp
  •     又开始翻这些老书了
      这次只是淡淡的翻过而已
      想起看这本书的时候的青葱岁月已经不再了
      想起里面儿子的坚定
      是本好书 就是意识形态重了点
  •      我不敢批评高尔基,不过确实有一些是他没想到的,因为他没有看到后来的很多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看看曾经出现过的,和现在的社会主义国家。
      
      1.我们的老板东家们,--他们怎么就有权利拥有士兵,刽子手。。。还有一切保护他们安逸舒适的卑鄙工具。摘自高尔基《母亲》(现在的国家在人民手里么,应该是吧,但是还有很多的特权阶级的人继续他们安逸舒适而无需担心法律的生活。)
      
      2.靠贪婪起家的有权有势的人,他们的权势必将垮台。摘自高尔基《母亲》(我希望这是真的,不过不管是哪种体制的国家,这样的人都有。社会主义不是万能药,不能完全消除所有。)
      
      3.俄罗斯将成为世界上最光明的民主国家。摘自高尔基《母亲》(看看社会主义国家都经历了什么?他们都经历的地下活动,武装暴动,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没完没了的肃清运动--不断的杀害自己的同志,绝对的独裁政治,没有人听你说话也最好不要说话,没有选举权,不断的重复自己伟大领袖的名字,以表明立场。俄罗斯过去是这样,中国曾经是这样,朝鲜现在是这样。。。。。至今我还记得小时爸妈经常说的一句话“这话可不能到外面说,要杀头的。”)
      
      
      4.要是今天大家起来斗争,而且取得了胜利,而明天又是这个富那个穷,那还所有什么干头。。。财富好比流沙,他不会乖乖躺在那里,一定还会向四处流去!不要是这样,那又何苦去斗争。
      摘自高尔基《母亲》(不得不承认邓小平同志是有远见的,他看到过革命成功后会怎样,看到了资本主义用工会辖制资本家,用选举权克制政客的野心,虽然现在还没有民主的多党制,但是还是有希望实行党内的民主,不过可能我们这一代看不到了,国有资产几经易手后如同洗钱一般,领袖的子女把钱安然的揣进了自己的腰包--巨大的包,能装下几亿甚至几十亿,这样的事还会继续发生的。那些革命的前辈知道今天的情况恐怕打死也不会去给别人当炮灰了吧。)
      
      他们的热情我理解,他们的痛苦我也理解,可他们遭受的苦难如果就是为了让今天的人们遭受换汤不换药的社会的话,相信他们从坟墓里都会冲出来撕烂这些人的。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a5a1cb01009aqy.html#articlecommentname
      
      
      下午出去吃早饭,看到街上有很多手拿鲜花的年轻人,不由猜想今天又到了什么节日。这些年国人似乎热衷于过各种节日,尤其是洋节,近一两年把一些土节也开始重视起来了。这么发展下去,看样子非常有可能两天过一个节日甚至一天过一次。
      
      小沈阳和蔡明都问:为什么呢?
      
      我想,应该是为了找一个表达感情的理由。
      
      能表达出来是好事。几千年来,中国人唯一没变化的,就是表达感情的能力。爱一个人,不敢表达,恨一个人,也不表达,都闷在心里,久了,就憋出事了,就不和谐了。其实很多事情,只要沟通,就非常简单,但是因为沟通障碍,事情弄复杂了。
      
      因为不表达,彼此仰慕的人擦肩而过,一生相望;
      因为不表达,恋人之间因误会而分手的比比皆是;
      因为不表达,命运之神频频向婚姻出示黄牌;
      因为不表达,员工和老板之间暗藏汹涌;
      因为不表达,中国球员在海外联赛始终游离;
      因为不表达,这个社会充满了猜忌和不信任……
      
      有多少人对自己的父母表达过感激和爱?
      有多少人记得自己父母的生日和其他重要节日?
      
      有多少人对仰慕的异性表达过喜欢和爱?
      有多少人记得心仪异性的生日及重要节日?
      
      有些话,说出来,比不说出来好。
      包括感激,包括愤怒。
      
      母亲节,给自己的母亲送上一束鲜花。这是她应得的。
      
      母亲节,给自己的母亲打个电话,对她说谢谢你带我来到这个世上,谢谢你把我养了这么大。对她说我爱你妈妈,不管离开多久,走多远,我都会记得回家。
      
      
      
      是的,我之所以意识到应该对母亲感恩,应该说出对她的感激和爱,是因为,我的母亲,再也没有机会听我说这句话了。她连北京都没有到过。哪怕我可以影响一亿人,又有什么用,我的父母,他们看到的,只是那个艰苦前行的孩子,他们永远没有机会用满足和自豪地目光去追随骄傲的儿子了。
      
      妈妈,祝你在天堂健康快乐:)
      
  •     高二连续几天的早自习,本来只想气气班主任,可是不由自主的想一直看完,很多朴实的描写震撼了很幼稚的内心,不由自主的泪如雨下,本来还在书上随意写了感想,可是书被同学带到了遥远的地方,成了心里长久的牵挂,失去了找不回来的那些感想,很怕再买一本再看一便,怕自己没有了原来的那份感动,很想在买一本好好的永久珍藏.
      忘却了的感动但愿可以延续一生.
  •     这仿佛是俄国作家的一个特点,无论是母亲,还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当然后者的人物更为鲜明和英雄一些。
      
      母亲,可以在很平凡的生活,很平凡的情节的描述中,让你感觉到一种不平凡,一些升华,一些感悟。
      
      俄国作家的书,非心静不能读。如果仅仅追求名著而读书,那么看看介绍也就罢了,为了读书而读书,也大可不必看。这是一本历经生活百态、人事浮沉后,在一种特别的心境下读起来更有味道的书。
      
      当然,读此书的时候完全可以不必和一些政治、宗教、理念、信仰的东西挂钩,有所舍取吧。什么都要顾及就什么都看不到,什么都想得到就什么也得不到。
  •     这本书的片段还是在中学时读过
      但它的文风与情节,还有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哪种与众不同的感觉
      感觉是需要你用心才能感受出来
      建议人们在这个烦躁纷乱的世界里读读这本书
      它能让你的心灵得到一丝安抚与沉静.
  •   书作于1906年 哪来什么二战 读不懂就不要乱评
  •   赞赏您对《母亲》的理解。
    高尔基心目中的社会主义,决不是后来苏联式,包括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
    不过,这本书并不能代表高尔基的文学成就。不知您读过他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与《俄罗斯浪游散记》吗?
    新年快乐!
  •   还没有,有机会读一下。感谢你对我的赞赏,我也希望多了解其他人的思想。
  •   恩 是这样的哦
  •   在中学的时候第一次给妈妈买花...她很开心...
    现在能做的,就是即使假日也定闹钟,就为了第一时间给妈妈电话...
  •   bless所有的妈妈~
  •   
    我一朋友的QQ签名:
    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
    只有母爱是为了分离
    祝愿全提天下的妈妈都健康 平安 快乐
  •   
    每一天都是母亲节就好了
  •   晚上9:00 电话已拨通,没有听见妈妈的声音,挂了。自我安慰说妈妈知道是我的号码就好了,妈妈当然知道我牵挂着她。可今天早上起来却很后悔了。我想念我母亲。亏欠得太多无以表达。只愿我能让她老人家晚年幸福。
  •   哎呀 我不小心点了不合适内容......怎么修改啊..T T
  •   我看到亦舒的小说里有句话,生我的人已经不在,心里某个地方也随之而去,史上的快乐多少打了折扣,看完,泪如雨下,世界上最无私对你,最爱你的人,始终是母亲。
    我会唱着火柴天堂,快乐的让你在上天看着我成长...
  •   不如每一天多给一点关心和陪伴比较实在
  •   感动,加油。
    永无止境的追求那一切你应该拥有的东西。
  •   这本书给我的感受受多多呀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