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学

出版时间:1984-12  出版社:上海科技出版发行有限公司  作者:杨甲三 编  页数:199  
Tag标签:无  

前言

  由国家组织编写并审定的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从初版迄今已历二十余年。其间曾进行了几次修改再版,对系统整理中医药理论、稳定教学秩序和提高中医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随着中医药学的不断发展,原有教材已不能满足并适应当前教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需要。  为了提高教材质量,促进高等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卫生部于一九八二年十月在南京召开了全国高等中医院校中医药教材编审会议。首次成立了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编审委员会,组成32门学科教材编审小组。根据新修订的中医、中药、针灸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修订了各科教学大纲。各学科编审小组根据新的教学大纲要求,认真地进行了新教材的编写。在各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贯彻了一九八二年四月卫生部在衡阳召开的“全国中医医院和高等中医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汲取了前几版教材的长处,综合了各地中医院校教学人员的意见;力求使这套新教材保持中医理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正确处理继承和发扬的关系;在教材内容的深、广度方面,都从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出发,注意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具有与本门学科发展相适应的科学水平;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同时又尽量减少了各学科间教材内容不必要的重复和某些脱节。通过全体编写人员的努力和全国中医院校的支持,新教材已陆续编写完毕。  本套教材计有医古文、中国医学史、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讲义、伤寒论讲义、金匮要略讲义、温病学、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伤科学、针灸学、经络学、腧穴学、刺灸学、针灸治疗学、针灸医籍选、各家针灸学说、推拿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等三十二门。其中除少数教材是初次编写者外,多数是在原教材,特别是在二版教材的基础上充实、修改而编写成的。所以这套新教材也包含着前几版教材编写者的劳动成果在内。  教材是培养社会主义专门人才和传授知识的重要工具,教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要提高教材的质量,必须不断地予以锤炼和修改。本套教材不可避免地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因而殷切地希望各地中医药教学人员和广大读者在使用中进行检验并提出宝贵意见,为进一步修订作准备,使之成为科学性更强、教学效果更好的高等中医药教学用书,以期更好地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和中医事业发展的需要。

内容概要

  《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腧穴学》是在卫生部的直接关怀和统一领导下,由北京、天津、南京、成都、安徽五个中医学院的有关教师集体讨论编集而成,是我国第一次为中医学院的针灸系(或专业)所统一编写的针灸教材之一。全书共分三章。第一章为概论,主要说明腧穴学的起源与发展,腧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腧穴的分类、命名、定位方法,特定穴、腧穴的作用,腧穴的主治规律。第二章为腧穴学各论,分别叙述了十四经361个腧穴和67个经外奇穴的位置、取法、局部解剖、主治、配伍举例、刺灸方法和文献选摘。第三章为附篇,主要收集了针灸常用歌赋15首,腧穴的近代研究情况,以及古代体表名称位置的解释。

书籍目录

1.腧穴学概论1.1 腧穴的起源与发展1.2 腧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1.3 腧穴的分类1.3.1 经穴1.3.2 奇穴1.3.3 阿是穴1.4 腧穴的命名1.4.1 自然类1.4.2 物象类1.4.3 人体类1.5 腧穴的定位方法1.5.1 骨度分寸法1.5.2 体表标志法1.5.3 手指比量法1.5.4 简便取穴法1.6 特定穴1.6.1 五腧穴1.6.2 原火1.6.3 络穴1.6.4 郄穴1.6.5 背俞穴1.6.6 募穴1.6.7 八会穴1.6.8 八脉交会穴1.6.9 下合穴1.6.10 交会穴1.7 腧穴的作用1.7.1 反应病证,协助诊断1.7.2 接受刺激,防治疾病1.8 腧穴的主治规律1.8.1 分经主治规律1.8.2 分部主治规律2 腧穴学各论2.1 手太阴肺经经穴2.1.1 中府2.1.2 云门2.1.3 天府2.1.4 侠白2.1.5 尺泽2.1.6 孔最2.1.7 列缺2.1.8 经渠2.1.9 太渊2.1.10 鱼际2.1.11少商本经小结2.2 手阳明大肠经经火2.2.1 商阳2.2.2 二间2.2.1 三间2.2.4 合谷2.2.5 阳溪2.2.6 偏历”2.2.7 温溜2.2.8 下廉2.2.9 上廉2.2.10 手三里2.2.11 曲池2.2.12肘髎2.2.13 手五里2.2.14 臂臑2.2.15 肩髃2.2.1 6 巨骨2.2.17 天鼎2.2.18 扶突2.2.19 禾髎2.2.20 迎香本经小结2.3 足阳明胃经经穴2.3.1 承泣2.3.2 四白2.3.3 巨髎2.3.4 地仓2.3.5 大迎2.3.6 颊车2.3.7 下关2.3.8 头维2.3.9 人迎2.3.10 水突2.3.11 气舍2.3.12 缺盆2.3.13 气户2.3.14 库房2.3.15 屋翳2.3.16 膺窗2.3.17 乳中2.3.18 乳根2.3.19 不容2.3.20 承满2.3.21 梁门2.3.22 关门2.3.23 太乙2.3.24 滑肉门2.3.25 天枢2.3.26 外陵2.3.27 大巨2.3.28 水道2.3.29 归来2.3.30 气冲2.3.31 髀关2.3.32 伏兔2.3.33 阴市2.3.34 粱丘2.3.35 犊鼻2.3.36 足三里2.3.37 上巨虚2.8.38 条口2.3.39 下巨虚2.3.40 丰隆2.3.41 解溪2.3.42 冲阳2.3.43 陷谷2.3.44 内庭2.3.45 厉兑本经小结2.4 足太阴脾经经穴2.4.1 隐白2.4.2 大都2.4.3 太白2.4.4 公孙2.4.5 商丘2.4.6 王阴交2.4.7 漏谷2.4.8 地机2.4.9 阴陵泉2.4.1O 血海2.4.11 簸门2.4.12 冲门2.4.13 府舍2.4.14 腹结2.4.15 大横2.4.16 腹哀2.4.17 食窦2.4.18 天溪2.4.19 胸乡2.4.20 周荣2.4.21 大包本经小结2.5 手少阴心经经穴2.5.1 极泉2.5.2 青灵2.5.3 少海2.5.4 灵道2.5.5 通里2.5.6 阴郄2.5.7 神门2.5.8 少府2.5.9 少冲本经小结2.6 手太阳小肠经经穴2.6.1 少泽2.6.2 前谷2.6.3 后溪2.6.4 腕骨2.6.6 阳谷2.6.6 养老2.6.7 支正2.6.8 小海2.6.9 肩贞2.6.10 臑俞2.6.11 天宗2.6.12 秉风2.6.13 曲垣2.6.14 肩外俞2.6.15 扁中俞2.6.16 天窗2.6.17 天容2.6.18 颧髎2.6.19 听宫本经小结2.7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2.7.1 晴明2.7.2 攒竹2.7.3 眉冲2.7.4 曲差2.7.5 五处2.7.6 承光2.7.7 通天2.7.8 络却2.7.9 玉枕2.7.10 天柱2.7.11 大抒2.7.12 风门2.7.13 肺俞2.7.14 厥阴俞2.7.15 心俞2.7.16 督俞2.7.17 膈俞2.7.18 肝俞2.7.19 胆俞2.7.20 脾俞2.7.21 胃俞2.7.22 三焦俞2.7.23 肾俞2.7.24 气海俞2.7.25 大肠俞2.7.26 关元俞2.7.27 小肠俞2.7.28 膀胱俞2.7.29 中膂俞2.7.30 白环俞2.7.31 上髎2.7.32 次髎2.7.33 中髎2.7.34 下髎2.7.35 会阳2.7.36 承挟2.7.37 殷门2.7.38 浮郄2.7.39 委阳2.7.40 委中2.7.41 附分2.7.42 魄户2.7.43 膏肓俞2.7.44 神堂2.7.45 譩譆2.7.46 膈关2.7.47 魂门2.7.48 阳纲2.7.49 意舍2.7.50 胃仓2.7.51 肓门2.7.52 志室2.7.53 胞肓2.7.54 秩边2.7.55 合阳2.7.56 承筋2.7.57 承山2.7.58 飞扬2.7.59 跗阳2.7.60 昆仑2.7.61 仆参2.7.62 申脉2.7.63 金门2.7.64 京骨2.7.65 柬骨2.7.66 足通谷2.7.67 至阴本经小结2.8 足少阴肾经经穴2.8.l 涌泉2.8.2 然谷2.8.3 太溪2.8.4 大钟2.8.5 水泉2.8.6 照海2.8.7 复溜2.8.8 交信2.8.9 筑宾2.8.10 阴谷2.8.11 横骨2.8.12 大赫2.8.13 气穴2.8.14 四满2.8.15 中注2.8.16 育俞2.8.17 商曲2.8.18 石关2.8.19 阴都2.8.20 腹通谷2.8.21 幽门2.8.22 步廊2.8.23 神封2.8.24 灵墟2.8.25神藏2.8.26 或中2.8.27 俞府本经小结2.9 手厥阴心包经经穴2.9.1 天池2.9.2 天泉2.9.8 曲泽2.9.4 郄门2.9.5 闯蜓2.9.6 内关2.9.7 大陵2.9.8 劳宫2.9.9 中冲本经小结2.10 手少阳三焦经经穴2.10.1 关冲2.10.2 液门2.l0.3 中渚2.10.4 阳池2.10.5 外关2.10.6 支沟2.10.7 会宗2.10.3 三阳络2.10.9 四渎2.10.10 天井2.10.11 清冷渊2.10.12 消泺2.10.18 臑会2.l0.14 肩髎2.10.16 天髎2.10.16 天牗2.10.17 翳风2.10.18 瘈脉2.10.19 颅息2.10.20 角孙2.10.21 耳门2.10.22 和髎2.10.23 丝竹空本经小结2.11 足少阳胆经经穴2.11.1 瞳子髎2.11.2 听会2.11.3 上关2.11.4 颔厌2.11.5 悬颅2.11.6 悬厘2.11.7 曲鬓2.11.8 率谷2.11.9 天冲2.11.10 浮白2.11.11 头窍阴2.11.12 完骨2.11.13 本神2.11.14 阳白2.11.16 头临泣2.11.16 目窗2.11.17 正营2.11.18 承炅2.11.19 脑空2.11.20 风池2.11.21 肩井2.11.22 渊腋2.11.23 辄筋2.11.24 日月2.11.25 京门2.11.26 带脉2.11.27 五枢2.11.28 维道2.11.29 居髎2.11.30 环跳2.11.31 风市2.11.32 中渎2.11.38 膝阳关2.11.34 阳陵泉2.11.35 阳交2.11.36 外丘2.11.37 光明2.11.38 阳辅2.11.39 悬冲2.11.40 丘墟2.11.41 足临泣2.11.42 地五会2.11.43 侠溪2.11.41 足窍阴本经小结3 附篇

章节摘录

  故明代张介宾之《图翼》说:“同身寸者,谓同于人身之尺寸也。人之长短肥瘦各自不同,而穴之横直尺寸亦不能一。如今以中指同身寸法一概混用,则人瘦而指长,人肥而指短,岂不谬误?故必因其形而取之,方得其当”。可见不能离开骨度分寸而只用指寸。骨度分寸与指寸在临床应用中应该互相结合。  1·5·4 简便取穴法  简便取穴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如列缺,以病人左右两手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腕后高骨的正中上方,当食指尖处有一小凹陷就是本穴。又如劳宫,半握拳,以中指的指尖切压在掌心的第一横纹上,就是本穴。又如风市,患者两手臂自然下垂,于股外侧中指尖到达之处就是本穴。此外如垂肩屈肘取章门,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取百会等等。这些取穴方法都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1·6 特定穴  特定穴是指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包括在四肢肘、膝以下的五腧穴、原穴、络穴、郄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在胸腹、背腰部的背俞穴、募穴;在四肢躯干部的八会穴以及全身经脉的交会穴。  1·6·1 五腧穴  十二经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五个重要经穴,分别名为井、荥、输、经、合,合称“五腧”。有关记载首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但并未指出具体穴名和部位。《灵枢·本输》则详细地阐明了各经井、荥、输、经、合各穴的名称和具体位置,唯独没有手少阴心经,其后《甲乙》才补充完备。  古人把经气运行过程用自然界的水流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变化来形容,把五腧穴按井、荥、输、经、合的顺序,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井”穴多位于手足之端,喻作水的源头,是经气所出的部位,即“所出为井”。“荥”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喻作水流尚微,萦迂未成大流,是经气流行的部位,即“所溜为荥”。“输”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喻作水流由小而大,由浅注深,是经气渐盛,由此注彼的部位,即“所注为输”。“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喻作水流变大,畅通无阻,是经气正盛运行经过的部位,即“所行为经”。“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喻作江河水流汇入湖海,是经气由此深入,进而会合于脏腑的部位,即“所入为合”。  五腧穴是常用要穴,为古今医家所重视。临床上如井穴可用于治疗神志昏迷;荥穴可用于治疗热病;输穴可用于治疗关节痛;经穴可用于治疗喘咳;合穴可用于治疗六腑病证等,就是《难经·六十八难》所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的具体运用。另外,《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提出:“病在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还有根据季节因时而刺的记载,如《难经·七十四难》指出:“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俞,秋刺经,冬刺合”。  五腧穴又配属五行,《灵枢·本输》指出阴经的井穴属木,阳经的井穴属金。《难经·六十四难》补全了阴阳各经脉五腧穴的五行属性,即“阴井木,阳井金;阴荥火,阳荥水;阴俞土,阳俞木;阴经金,阳经火;阴合水,阳合土”,均依五行相生规律而来。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腧穴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读起来不错感觉。按时到达
  •   评价腧穴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