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

出版时间:2009-2  出版社:上海科技  作者:杨春澍  页数:479  
Tag标签:无  

前言

根据国家教委《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八五”期间教材建设规划纲要》“要集中力量抓好本科主要专业主干课程教材建设”的精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组织编审出版了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本套教材包括中医学、中药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和针灸、中医骨伤科学专业主要专业课程教材,计有《医古文》、《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急诊学》、《内经选读》、《伤寒论选读》、《金匮要略选读》、《温病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诊断学基础》、《内科学》、《针灸学》、《经络学》、《腧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中医骨伤科学基础》、《中医骨伤学》、《中医骨病学》、《中医筋伤学》、《中医学基础》、《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分析》、《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等三十八门课程教材及其相关实践教学环节教材。为了提高教材质量、深化教学领域改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一九九二年四月在杭州召开了全国中医药本科教材建设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了本套教材的建设工作,会后下发了《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编写基本原则》、《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组织管理办法》、《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主编单位招标办法》等文件。通过招标,确定并聘任了各门教材主编。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在北京召开的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建设工作会议上,成立了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讨论研究了本套教材的改革思路,并组成了各门教材编写委员会,确定了审定人。为了保证教材的编写质量,先后召开了几次工作会议和教材审定会议,对各门课程教学大纲、教材编写提纲及教材内容进行丫认真审定。最后,还征求丫本套规划教材顾问委员会各位名老中医药专家的意见.通过多次会议以及全体编委审定人的共同努力,在名老中医药专家的指导下,使本套教材在前五版统编教材的基础上,在符合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方面,在理论联系实际、保持中医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反映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成熟内容和教育改革新成果方面,在明确各门教材的教学目的、确定教材内容的深广度、促进教材体系整体优化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使本套规划教材内容能具体体现专业业务培养的基本要求和教学质量测试的基本标准。对少数教材根据课程设置的需要,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使之更符合教学的需要。根据国家教委有关文件精神,各高等中医药院校、高等医药院校中医药类专业应优先选用这套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规划组织编审的规划教材。随着中医药高等教育工作的不断改革与深化,本套教材不可避免地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殷切希望各地中医药教学人员和广大读者在使用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以促使本套教材更臻完善和更符合现代中医药教学的需要。

内容概要

  药用植物学的性质、地位和任务;药用植物学发展简史和发展趋势;药用植物学和相关学科的关系;学习药用植物学的方法;植物的细胞;植物的组织;植物的器官;植物分类概述;藻类植物;菌类;地衣门;苔藓植物门; 蕨类植物门;被子植物门;显微镜及实验技术;实验内容等等。

书籍目录

绪论一、药用植物学的性质、地位和任务二、药用植物学发展简史和发展趋势三、药用植物学和相关学科的关系四、学习药用植物学的方法上篇 植物器官形态和显微结构第一章 植物的细胞第一节 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一、原生质体二、细胞后含物和生理活性物质三、细胞壁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分裂一、有丝分裂二、无丝分裂三、减数分裂四、染色体、单倍体、多倍体第二章 植物的组织第一节 植物组织的类型一、分生组织二、薄壁组织三、保护组织四、机械组织五、分泌组织六、输导组织第二节 维管束及其类型第三节 植物组织培养的意义和应用第三章 植物的器官第一节 根一、根的形态二、根的类型三、根的变态四、根的组织构造(一)根尖的构造(二)根的初生构造(三)侧根的形成(四)根的次生构造(五)根的异常构造第二节 茎一、茎的形态二、茎的类型三、茎的变态四、茎的分枝五、茎的内部构造(一)茎尖的构造(二)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三)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构造1. 双子叶植物木质茎的次生构造2. 双子叶植物草质茎的次生构造2. 双子叶植物根状茎的构造4. 双子叶植物茎和根状茎的异常构造(四)单子叶植物茎和根状茎的构造特征(五)裸子植物茎的构造特征第三节 叶一、叶的组成二、叶的形态三、叶片的分裂、单叶和复叶(一)叶片的分裂(二)单叶和复叶四、叶序五、异形叶性及叶的变态六、叶的组织构造(一)双子叶植物叶的一般构造(二)单子叶植物禾本科叶的构造特征七、气孔指数、栅表比和脉岛数第四节 花一、花的组成及形态二、花的类型三、花程式和花图式四、花序五、花的生殖六、花的组织构造第五节 果实一、果实的发育和特征二、果实的类型三、果实的组织构造第六节 种子一、种子的形态特征二、种子的类型三、种子的组织构造下篇 药用植物的分类第四章 植物分类概述第一节 植物分类学的目的和任务第二节 植物分类的方法和系统第三节 植物分类学发展概况第四节 植物分类的单位第五节 植物的命名第六节 植物界的分门第五章 藻类植物第一节 藻类概述第二节 藻类植物的分类一、蓝藻门二、绿藻门三、红藻门四、褐藻门第三节 药用藻类的研究进展第六章 菌类第一节 菌类概述第二节 真菌门一、真菌的特征二、真菌的分类(一)子囊菌亚门Asoomycotina(二)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三)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第三节 药用真菌的研究进展第七章 地衣门第一节 地衣概述第二节 地衣的形态和构造第三节 药用地衣的研究进展第八章 苔藓植物门第一节 苔藓植物的特征第二节 苔藓植物的分类第九章 蕨类植物门第一节 蕨类植物概述一、蕨类植物的特征二、蕨类植物的化学成分第二节 蕨类植物的分类一、松叶蕨亚门Psilophytina1. 松叶兰科Psilotaceac二、石松亚门Lycophytina2. 石松科Lycopodiaceae3. 卷柏科Selaginellaceae三、水韭亚门Isoephytina四、楔叶亚门Sphenophytina4. 木贼科Equisetaceae五、真蕨亚门Filicophytina5. 瓶尔小草科Ophioglossaceae6. 紫萁科Osmundaccae7. 海金沙科Lygodiaceae8. 蚌壳蕨科Dicksoniaceae9. 风尾蕨科Pteridaceae10. 中国蕨科Sinopteridaceae11. 乌毛蕨科Blechnaceae12. 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13. 水龙吾科Polypodiaceac14. 槲蕨科Drynariaceae第十章 裸子植物门第一节 裸子植物概述一、裸子植物的形态特征二、裸子植物的化学成分第二节 裸子植物的分类一、苏铁纲Cycadopsida1. 苏铁科Cycadaceae二、银杏纲Ginkgopsida2. 银杏科Ginkgoaceae三、松柏纲Coniferopsida3. 松科Pinaceae4. 柏科Cupressaceae四、红豆杉纲(紫杉纲)了axopsida5. 红豆杉科(紫杉科)了axaceae6. 三尖杉科(粗榧科)Cephalotaxaceae五、买麻藤纲(倪藤纲Gnetopsida)或盖子植物纲Chlamydospermopsida)7. 麻黄科Ephedraceae8. 买麻藤科Gnetaceae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门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特征第二节 被子植物分类所依据的一般演化规律第三节 被子植物系统演化的两大学派第四节 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第五节 被子植物的分类一、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一)离辦花亚纲Choripetalae1. 三白草科Saururaceae2. 胡椒科Piperaceae3. 金粟兰科Chloranthaceae4. 桑科Moraceae5. 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6. 蓼科Polygonaceae7. 苋科Amaranthaceae8. 商陆科Phytolaccaceae9. 石竹科Caryophyllaceae10. 睡莲科Nymphaeaceae11. 毛茛科Ranunculaceae12. 芍药科Paeoniaceae13. 小檗科Berberidaceae14. 防己科Menispermaceae15. 木兰科Magnoliaceae16. 樟科Lauraceae17. 罂粟科Papaveraceae18. 十字花科Cruciferae19. 景天科Crassulaceae20. 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21. 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22. 杜仲科Eucommiaceae23. 蔷薇科Rosaceae24. 豆科Leguminosae25. 芸香科Rutaceae26. 楝科Meliaceae27. 远志科Polygalaceae28. 大戟科Euporbiaceae29. 冬青科Aquifoliaceae30. 卫矛科Celastraceae31. 无患子科Sapindaceae32. 鼠李科Rhamnaceae33. 葡萄科Vitaceae34。锦葵科Malvaceae35. 堇菜科Violaceae36. 瑞香科Thymelaeaceae37. 胡颓子科Elaegnaceae38. 桃金娘科Myrtaceae39. 五加科Araliaceae40. 伞形科Umbelliferae41. 山茱萸科Cornaceae(二)合辦花亚纲Sympetalae42. 杜鹃花科Ericaceae43. 紫金牛科Myrsinaceae47. 龙胆科Gentianaccae48. 夹竹桃科Apocynaceae49. 萝藦科Asclepiadaceae50. 旋花科Convolvulaceae51. 紫草科Boragmaccae52. 马鞭草科Vcrbcnaceae53. 唇形科Labiatae54. 茄科S01anaceae55. 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56. 爵床科Acsnthaceae57. 茜草科Rubiaccae58. 忍冬科Caprifoliaceae59. 败酱科Valerianaccae60. 葫芦科Cucurbitaceae61. 桔梗科Campanulaceae62. 菊科Compositae,Asteraceae二、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ae63. 泽泻科Alismataceac64. 禾本科Gramineae65. 莎草科Cyperaceae66. 棕榈科Palmae67. 天南星科Araceae68. 百部科Stemonaceae69. 百合科Liliaceae70. 石蒜科Amaryllidaceae71.薯蓣科Dioscoreaceae72.鸢尾科Jridaceae73.姜科Zingiberaceae74.兰科Orchidaceae实验指导第一章 显微镜及实验技术一、显微镜的类型二、显微镜的构造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四、指针的安装及测微尺的使用五、显微镜的使用和保管的注意事项六、基本实验技术(一) 临时装片法(二) 徒手切片法(三) 滑走切片法(四) 解离组织法(五) 石蜡切片法(六) 绘图的要求和方法(七) 常用试剂的配制和使用第二章 实验内容实验一 植物细胞的构造和显微镜的使用实验二 植物细胞的后含物及细胞壁实验三 分生组织和保护组织实验四 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实验五 分泌组织及粉末药材的显微观察实验六 根的形态、类型和变态根的初生构造实验七 根的次生构造和异型构造实验八 茎的形态和变态类型。茎的初生构造实验九 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构造。裸子植物茎的次生构造实验十 单子叶植物茎的构造。根状茎的构造。双子叶植物茎和根状茎的异常构造实验十一 叶的形态和内部构造实验十二 花的形态和花序实验十三 花的内部构造实验十四 果实的类型和构造实验十五 种子的类型和构造实验十六 藻类、真菌、地衣植物。实验十七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实验十八 裸子植物科1.松科科2.柏科附录

章节摘录

插图:第五章  藻类植物Algae第一节  藻类概述藻类植物是植物界中一群最原始的低等类群。它们的基本构造和功能与高等植物有着本质差别,在植物学上常把藻类植物称为原植体植物(thallophytes)。藻类植物体的类型多种多样,但它们具有许多共同特征。藻类植物体构造简单,没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多为单细胞、多细胞群体、丝状体、叶状体和枝状体等,仅少数具有组织分化和类似根、茎、叶的构造。常见单细胞的如小球藻、衣藻、原球藻等;多细胞呈丝状的如水绵、刚毛藻等;多细胞呈叶状的如海带、昆布等,多细胞呈树枝状的如马尾藻、海蒿子、石花菜等。藻类的植物体通常较小,小者只有几个μm,在显微镜下方可看出它们的形态构造,但也有较大的,如生长在太平洋中的巨藻,长可达60m以上。藻类植物的细胞内具有和高等植物一样的叶绿素、胡萝卜素、叶黄素,此外还含有其他色素如藻蓝素、藻红素、藻褐色等,因此,不同种类的藻体呈现不同的颜色。由于藻类含有叶绿素等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方式,故称自养植物(autotrophie plant)。各种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养分,以及所贮藏的营养物质是不同的,如蓝藻贮存的是蓝藻淀粉、蛋白质粒;绿藻贮存的是淀粉、脂肪;褐藻贮存的是褐藻淀粉、甘露醇;红藻贮存的是红藻淀粉等。藻类生殖一般分为有性和无性两种。无性生殖产生孢子(spore),产生孢子的一种囊状结构的细胞叫孢子囊(sporangium)。孢子不需结合,一个孢子可长成一个新个体。有性生殖产生配子(gamete),产生配子的一种囊状结构细胞叫配子囊(gametangium)。在一般情况下,配子必须结合成为合子(zygote),由合子萌发长成新个体,或由合子产生孢子长成新个体。根据结合的两个配子的大小、形状、行为又分为同配、异配和卵配。同配相结合的两个配子的大小、形状、行为完全相同;异配指相结合的两个配子的形状一样,但大小和行为有些不同,大的不太活泼,叫雌配子,小的比较活泼,叫雄配子;卵配指相接合的两个配子的大小、形状、行为都不相同,大的圆球形,不能游动,特称为卵,小的具鞭毛,很活泼,特称为精子。卵和精子的结合叫受精,受精卵即形成合子。合子不在性器官内发育为多细胞的胚,而是直接形成新个体,故藻类植物是无胚植物。藻类植物约有3万种,广布于全世界。大多数生活于淡水或海水中,少数生活于潮湿的土壤、树皮、石头、和花盆壁上。在水中生活的藻类,有的浮游于水中,也有的固着于水中岩石上或附着于其他植物体上。有些海藻可在100m深的海底生活,也有些藻类能在零下数十度的南、北极或终年积雪的高山上生活,有些蓝藻能在高达85℃的温泉中生活。有的藻类能与真菌共生,形成共生复合体,如地衣。

编辑推荐

《药用植物学(供中药类专业用)》是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的一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药用植物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2条)

 
 

  •   正版很赞 包装不错 印刷很正 内容不错 性价比很高 纸质很好
  •   速度再快些更好
  •   纸张质量差,内容精
  •   一本系统地学习药用植物学知识的教材,编得不错,学起来不吃力。
  •   书纸张有点薄,不过还是可以看的,字迹也清晰,不过看上去不大像是正版的,总的来说内容还是能看的
  •   帮姐姐买的,姐姐很满意。
  •   没得什么,还算可以的拉
  •   大概翻看了一下,还可以的
  •   教材内容规范,标准,好用。
  •   不错啊这是正版的,下次还来买
  •   还没看!但是拿到书!觉得挺不错的一本书!
  •   479页,纸张不算好,但资料多。比买其他薄书划算些。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