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

出版时间:2005-05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英)约翰・巴罗  页数:350  字数:2625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不论——科学的极限与极限的科学》一书的作者站在科学最前沿,谈天说地,评古论今,从文学、绘画、雕塑、音乐、哲学、逻辑、语言、宗教诸方面围绕着知识的界限、科学的极限这一中心议题进行阐述。作者不光对过去的,也对现在的和未来的科学极限进行了详尽的讨论。这些都对我们认识科学及其发展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本书是一本高级科普读物,它勾画了科学发展模式:当科学处于发展阶段时,会有许多令人激动的新发现、新公式和不同凡响的预言;当科学成熟时,科学本身越来越使人们坚信它能提供一切问题的答案;然而,当科学变老时会发生什么呢?科学到底能走多远?这正是本书所要展开的主题。

作者简介

  约翰·巴罗,英国苏克斯大学天文学教授。巴罗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学者,处于研究前沿的科学家,还是一位优秀的作家。他那独具神韵的文体、对深奥思想的阐述能力以及创作的激情,是常人难以企及的。巴罗主要作品有:《万物理论》、《宇宙学的人择原理》、《世界中的世界》等。

书籍目录

译者序前言第一章 不可能之艺术 逆向思维的魅力 面孔与游戏 无所不能的神 悖论 视觉悖论 语义悖论 确定性极限 宇宙速度的极限 本章概要第二章 进步的希望 越过彩虹 通过电讯大道到波利尼西亚去旅行 进步与偏见 无限度知识的大观念 否定论 关于不可能性的19世纪观念 本章概要第三章 着眼未来 什么是我们所说的科学极限的含义? 可能的未来 杂乱无章学 选择的极限和绝对的极限 我们是建筑师还是外科大夫? 未来的市场 还余下多少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本章概要第四章 人类的存在 大脑何用? 计数词 现代艺术以及文化死亡 复杂性比赛:攀不可能之山 难操作性 前沿精神 多样性的终结 科学总是带给自己死亡吗? 死与科学之死 极限的心理学 本章概要第五章 技术的极限 ……第六章 宇宙学的极限第七章 深层极限第八章 不可能性与我们第九章 再论不可能注解内容索引

编辑推荐

  此书的主旨如副标题所述,讨论“科学的极限与极限的科学”。  科学的极限往往是世纪末的热门话题。19世纪末,经典物理学登峰造极,祝捷庆功之余,极限论冒头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迈克耳逊说:“物理学大厦已经建成,它被将来新发现取代的可能性非常之小。……我们将来的发现必须在小数点后第6位寻找。”然而,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建立使这种极限论成了笑柄。  科学的极限这个命题很难处理,弄不好就会陷入悲观论。巴罗有鉴于此,采取了不同的做法。他将科学的未来按自然界的极限与人类认识能力的极限分为四种可能:自然界无极限,人的能力也无极限;自然界无极限,人的能力有极限;自然界有极限,人的能力无极限;自然界有极限,人的能力也有极限,并旁征博引地加以综述,这不仅给读者以充分想象的空间和选择的自由,而且不落窠臼,“引而不发,跃如也。”手法确实高明。  对极限的科学,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作者对此加以发挥,触及许多科学的前沿,谈天说地,挥洒自如。宇宙学是其专精,滔滔然笔锋所向,遍及暴胀宇宙、混沌宇宙学、多维空间、时间隧道、黑洞奇点等假说和概念。此外,超弦理论、分子生物学、认知科学等也是他讨论的领域。这些科学前沿的假说和概念大多没有定论,为天马行空的思绪提供了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  此书最精彩的部分是关于对各种悖论的讨论。悖论的英文是paradox,也译为“佯谬”。在物理学中,佯谬往往以理想实验的形式表现出来,对物理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爱因斯坦的“追光实验”启发了他对狭义相对论的研究;“双生子佯谬”及“祖父佯谬”  促进了对相对论含义的深入探讨;最近提出的“黑洞信息佯谬”,正在为广义相对论与量子论的结合催生。“薛定谔猫佯谬”和“EPR佯谬”  使物理学家争论至今,不仅加深了对量子力学解释的理解,而且围绕后者所做的一系列实验衍生出量子通信、量子编码、量子计算机等潜在新技术。  巴罗在《不论》中列举了十几个悖论,对它们的讨论深化了对各领域关键问题的认识。悖论的实质是形象化地揭露矛盾———将矛盾的对立推到极至就成了悖论。它显示出现有理论体系的局限,呼唤突破。  突破,首先要对旧体系说“不”。如果不否定地心说,就无法建立日心说。说“不”的最大好处是冲决藩篱,有助于突破。但有利必有弊,说“不”最大的弊病是可能因此而人为地设限,使人被“不”  吓住了。因此,在科学前沿上,正确地拿捏说“不”的分寸是不容易的。听到别人说“不可能”时,一定要追问:“根据是什么?”  例如,“不可能超过光速”的理论根据是狭义相对论,但超光速并非绝对不可能,而是必须突破狭义相对论现有的理论框架。如果说“不”者提不出根据,那么说“不”就只是他个人的信仰了,信仰各有所好,却无约束力。最近有人写书否定地外文明的存在,其实这并无科学根据,更不能因此而阻挡人们去探索地外文明。又如,霍根相信“科学终结”,而我们有权不信。所以,追问说“不”的根据,这非常重要,否则就不敢突破,会阻碍科学的发展。  其实,说“不”是为了求“是”,持这样的态度才不会为“不”  所惑,才能从“不”中获取最大的收益。  《不论》不仅泛论科学的各个方面,而且旁及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政治、经济、技术等领域,作者用质疑的多向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论述。这对惯于单向思维的读者可能会感到不习惯,但不习惯不正标志着进入了新的境界吗?由此可以扩大眼界,开阔思路。当前正极力提倡创新,创新要克服保守,敢于突破;创新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不论》在这方面展现了广阔的天地,不仅使读者漫游了科学的最前沿,还介绍了各种不同的科学思想方法,特别是多向思维、逆向思维以及跳跃式的联想,善加利用将会有助于创新。例如,艺术家可以从中了解到科学与艺术原本相通。科学前沿的一些新思想往往会激起艺术家的灵感,创造出不同凡响的作品来。数学中的多维空间概念及哥德尔定理就在艺术界引起了回响。读者如能以开阔的胸怀和勤思善问的头脑来读《不论》,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可能是从此书获益的最大之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不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2条)

 
 

  •   科学的极限是什么呢,这是一个科学本身的问题,也是一个哲学的问题。现在的科学研究还没能找到宇宙的极限和微观世界的极限,科学是不是也没极限呢?这本书从多方面来探讨了这个问题,让读者对科学的极限有一个很好的认识。很不错,值得推荐!
  •   科学是否无所不能,人的认识是否有穷尽等等有趣的问题是通常的教科书中不会涉及的问题,本书作者会引导你一步一步地探讨这些问题.该书作者是专业科学家,写过许多科普作品,其中多数已翻译成中文出版.
  •   挺有学术价值的,看了挺开拓视野的!
  •   是本好书,语言通俗,但博大精深。
  •   一言以蔽之很散文
  •   让人犯困的一本书
  •     把“impossibility”翻译成“不论”,也不知编辑怎么想的-.-//。
      
      一本很好的科普著作,从各种角度,经济的,实质的,理论的等等来描述科学的极限存不存在。如果存在极限,那么极限的科学可能是什么样的。
      
      前面读起来还比较容易,一旦涉及到量子和弦论方面的内容时,读起来就很吃力了。
      
      不过作者也只是宽泛的讲了一些概念,没有很系统很全面的深入。
      
      总体来说,推荐一读。
      
      
  •     思考不可能性——《科学的界限与极限的科学》2008/06/13 14:08英文名 impossibility—the limits of science and the science of limits
      
      中文名 不论——科学的界限与极限的科学
      
      
      作者:约翰·巴罗(英国)(John Barrow)
      
      翻译 李新洲等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精彩部分摘要:
      
      
      “一个已设计好的世界是不稳定的。在环境变化时,为保持其与环境的最佳适合状态,它需要不断的调整。为了根上自然的所有变化,需要一个复杂的反馈过程-——这就是自然选择过程。”
      
      
      “我们所有的试图就是描述自然界的原理,并预测或控制未来的事件。这些试图使建立在构造描写部分自然界的模型的科学方法之上的。……我们的自然模型总是带有数学化的特征。这一特征并不像初听起来的那么狭隘。尽管在外行看来数学以一种周密的分析方式看待世界,实际上它要深刻得多。它与人类对这个世界的其他图像紧密联系在一起。从根本上来说,数学使我们给所有可能模式及其相互关系的集合所起的名字,其中有一些是关于形状的,另一些是关于数列的,同时还是更抽象的结构之间的关系。数学的本质在于数量与质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一旦世界的某一方面用一个模型,即用某组数学规则来描述,我们马上就会面临如下的深沉次问题:现实与数学描述之间的差距是无害的吗?使用的数学模型是否会引人某种限制,使我们无法导出更多的结果吗?……”
      
      
      “人类大脑的本性是否给我们理解宇宙的能力加上了什么限制?……我们相信,如果大脑不是为了遥远的未来所预先设计的,那么在未来寻找对宇宙的理解时,它就不是最优的。”
      
      
      “科学死亡的这种模式与人类老化和死亡的理论十分相似。…….将此应用于可靠的知识时,得到一种不引人注目的死亡景象:世界末日不是伴随着一次爆炸,而是悄然来临,它源于不断增长的不确定性和微小的错误。”
      
      
      “最终,甚至于发现,当我们大脑使自身进入自组织临界状态时,我们的意识思维也存在着一些临界性。神经元一个接着一个激发,触发了其他神经组织的活动,这与沙粒崩落十分相似。大脑的功能随时间发展,很可能会达到一个临界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大脑将是最有能力的,对小的变化也是最敏感的。体系迫切需求这种易于受外界干扰的特征,也学它与意识的出现有着某种深刻的关联。”
      
      
      “我们关于宇宙的知识是有限的,最终我们甚至会发现,我们关于宇宙的知识边缘部分比它的主体部分更好的确定它的特征,不可知的比可知的更具有启示力。”
      
      
      
      
      评论
      
      这是一本叛逆的书,在一个科学技术取得瞩目成就,科学渗透生活各个角落,甚至你我毛孔中的时代,大谈科学的极限,需要独特的视角,更需要勇气。一位天文学教授在科学理论的理解上有深邃的见地不足为奇,可是对宗教、文学、音乐、哲学、逻辑、语言、生物学都能涉猎颇深,在这个时代就难能可贵了。也正是这种广博的知识使得全书趣味盎然,论述富有立体感。如在举例不可能的种类中,作者不仅说到了宇宙学中光速的限制和物理学中测不准原理,也谈宗教学中的自由意识、社会学的阿罗不可能定理、以及美术中的视觉悖论。更为人惊叹的是:这些看似不相关的知识被安排得逻辑紧密,丝毫不觉突兀。全书使用递进分析安排各章内容,从举例简要介绍不可能性,到回顾历史上人们对科学进步的看法,到探讨科学的未来,再从论述人类自身的极限,技术的极限,宇宙学的极限到深层次的极限,最后总结认识不可能性的意义。全书最精彩的是第七、八章,深层次的不可能性给予我们的启发不仅是科学上的,更是哲学思想上的。歌德尔定理、自由意识、阿罗不可能定理设定的不可能性是科学永远不能解决的,这无疑给那些过分崇敬科学的人们当头一棒。而将它们的结论推广到更广泛的领域,似乎不可避免的产生一种悲观的情绪:科学与理性思维决不是万能的,个人命运也更不是个人能够决定的。但再经仔细思考却会发觉结论是可以接受的:世间大多事情本就该如此,无所不能只在神话中;不可能性设定了边界,边界内就是科学和人类能达到的高度,这种对科学与人在自然面前能力的重新思考,或许会让狂妄的人类谦逊些。全书有的瑕疵或许某些内容的重复说明,如数学模型与自然的关系。为使论述的主体更精炼紧凑,某些内容似乎可以删除。
      
      
      
      
      
      主要内容:
      
      
      第一章 总的概括不可能性的含义。提出人类追求完美统一的倾向,并以人的面孔和游戏来说明;同时以无所不能的神,悖论,确定性的极限和宇宙速度的极限初步讨论了不可能性的概念。
      
      
      第二章 讨论科学的进步的可能。著名生物学家斯腾特认为科学的心理动机会被科学之外的和平与保障所埋没,而霍根则担心“是否所有可以回答的问题会被穷尽,科学是否会被其自身慢慢掩埋起来”;就连不断进步的假定也是有待商榷的;康德揭示了关于事物的知识的一个基本限度:一条不可跨越的关于事物与我们对事物理解之间的鸿沟;在十九世纪末关于科学极限的讨论中,孔德认为人类的思维要经历三个阶段: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实证阶段,“我们寻找所谓的原因,不论是原始的还是最终的,都是绝对不可知和无意义的”;杜布瓦-雷蒙也推出了七个不可解问题:自然界力与物质的起源,意识与感觉的起源和本质,自由意志问题等,但同时代的物理学家迈克尔孙却认为“最重要的基本定律和物理科学的事实都被发现了,物理的大厦已被坚实地建造起来了,它被将来新发现取代的可能性非常之小”
      
      第三章 对科学未来的讨论。书中列举了科学成长图像中的四种:1潮水图像“任何一位仅看海浪拍打海岸一眼的人是不会看出潮水上涨的;他看到的是海浪升起、奔腾、伸张、遮盖狭长得海浪后又离开了这似乎已被征服的领地…在这个表面上的来回运动中,孕育着另一个更深刻、更缓慢的运动。偶然的观察者是感觉不到的”;2建筑图像“个人或者小组在做自己的事时,不受阻碍,不受控制,愿意在哪里挖就在哪里挖,并将材料加工使其适合大楼的雪要”;3树的图像“它与生命的意识一样,不能在规定的边界内受到限制或被简化为永远适用的定义,对于生命,似乎每一种元素、每个原子、每片叶子和每朵花蕾都在沉睡,但是,它们时刻准备着成为植物或动物存在的新形式”;4渗流图像“它的特征是相互联系的区域突然增大,在此之前,不同事实之间的联系是缓慢地向‘临界’水平增加。这使得知识的传播与流行病的传播和相像”;考察了科学进步不同类型的极限:选择的极限和绝对的极限。
      
      最后分析了四种可能的未来:自然界没有极限,人的能力也无极限;自然界没有极限,人的能力有极限;自然界有极限,人的能力无极限;自然界有极限,人的能力无极限。
      
      
      第四章 讨论人自身的极限给科学带来的限制。人脑的进化并不是为了适应科学研究的,而是其它更普遍目的进化选择的副产物,所以没有理由认为人脑的功能是最有利于理解自然奥秘的。大脑利用计数、因果、选择等基本概念一点点构建对宇宙的理解,但问题是即使借助计算机,在复杂性太大时,所需的时间还是人难以承担的。同样一些看似很简单的操作性问题却因计算量过大,而束手无策。同时知识的日益增长,对人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挑战,科学家一生中早期有创造力的时期可能都用于消化已有的知识,而达到前沿时创造期可能已过去了。知识的广泛传播以及社会的精细分工合作极力促进了科学的进步,但结果也同样是多样向性的减少。科学越进步,人类似乎越脆弱,对科学知识的负面利用,带来的结果可能是毁灭性的。科学越发展对自身的纠错能力就越差,不断增长的不确定性和微小错误可能带来科学的终结。
      
      
      第五章 具体讨论技术的极限。当我们考虑可能的未来时,容易完全理想化的去考虑进步,即认为所有能做的事都可以做到。由于人类自身尺度的大小,人类能在科学上的发展程度很可能取决于技术的限制而不是想象力的限制。人类社会自身经济和实用方面的考虑是对技术的其中一个限制,同时技术的进步也不得不接受自然界所加的极限,如我们能以多快的速度传递信息、我们所能保证的精确持续统计量有多大,为了得到信息必须消耗的能量是多少等。
      
      
      第六章 具体讨论宇宙学的极限。光速的有限性将宇宙分割成没有因果联系的部分,我们仅仅能从光速为我们限定的视界内收集关于宇宙的信息。这使得我们不能发现它是否有限,时间上是否有起源,熵是否增加,是开还是闭。
      
      
      第七章 列举讨论了一些深层次极限。数学是建立自然模型最最基本,最有效的方式,但数学可能有的内在局限性也会成为我们在创建自然模式和理解模式时的局限。歌德尔定律证明了:在数学体系中,任何大得足以包含算术的逻辑体系必定是不完备的或者不自洽的。自洽性是指推理结果不互相矛盾。如果自然界按一定法则运行,它就该是自洽的,但这样时间旅行似乎是难以理解的;尺规三等分任意角,求解五次以上方程的不可能性似乎展现了人类推理所能得到的与数学真理的超自然世界或上帝心目中真确东西之间的差距
      
      
      第八章 讨论几种影响我们的不可能性和无规律性。歌德尔定律被拓展到物理学、宇宙学等领域,还被用于论证人脑优于电脑以及探讨自由意识与决定论的关系。它被认为是理解自然的基本障碍。量子力学揭示的测不准原理似乎表明不可判定性和随机性也是自然的属性。 反作用对策是指如果预测对结果造成影响,精确预测就变为不可能,如选举前预测,经济预测等。阿罗不可能性定理告诉我们真正反映大多数人意志的民主体制在理论上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可以称得上社会学中的歌德尔定律。
      
      
      第九章 总结全书,说明理解不可能性的意义。那些不可能达到的极限,也许最终将比罗列各种可能性的东西更好的定义了我们的宇宙。科学之所以能够存在也恰恰是因为我们对自然的了解有一个极限。在语言与艺术中探索和创造不可能性,使人类的意识具备了联系和其他理性活动的能力,而这些思索对我们思考宇宙的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本书的阅读体验。也许是实在是五彩缤纷,美轮美奂。一座思想的灯塔,照亮我们的思维难以捉摸,昏暗模糊的远方。
      
      
      可以说本书内容包罗万象,收集了大量的关于科学进展(或者更准确,知识的获得与文明的进步)的资料,然而可贵的是,作者并不是在写一本思想史,或者科学哲学类的著作。而是更加的游离其外,始终坚持一个主题: impossbility. 一切关于不可能的思想,都汇集为成为本书的话题和论点之一.
      
      做个比喻的话。我们的科学研究就好比登山,这山目前还看不到尽头,但是,约翰巴罗并不止步于对登山者们指指点点,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富有洞察力的指出,有些悬崖峭壁,以人类的智力将永远无法登上。但是我们可以用直觉来近似的想象一下它们的陡峭。但是,的确可能有一些我们无法找到的(不能证明的我们会知道它们或不知道)知识,用我们的直觉也无法感受到。尽管这想法有些令人泄气。
      
      作者的语言十分精炼,带着令人发指的抽象能力,描绘了我们的科学发展的未来的种种可能性。本书并不对科学的未来有一个确定性的预测,只是很谦虚讨论了种种可能性。
      
      不过有一点也许是作者也没有感觉到的。他和一些人(也包括我)相信这些科学是在更大的层面上可以结合为一体的,我们总能把科学在各个领域的发展融为一体。
      科学发展到21世纪,已经远非20世纪初那个时代的人们所能想象,个人要么鸟瞰分罗万象的各个领域,要么只能深入一点研究,令人遗憾的是,有些领域甚至穷极一生,不要说有所突破,可能都无法触及前沿。但是希望还在,正如最后部分所说,科学像一个复杂系统,虽然我们个人的力量实在微弱,随着各个领域之间交流和联系的不断深入,我们认识的总体也许会产生奇妙的变化(比如一个macro意识?)一只蚂蚁何足道哉,但是又有谁敢轻视整个蚁群!
      每一个从事与开拓我们科学认识疆土,和对已知领域精益求精的科学人都适合读一读,它让我们看到,我们是团结一致向着人类智慧的骄傲-认识世界前进的。We fight together.
      
      PS
      文中多次提到了科幻作家的工作,并且严肃认真的对待他们的劳动成果和智慧。我很少在国内作品中看到。其中最多的还是道格拉斯 亚当斯。
      
      
      
      42
      
      
      
      
      
      
      
      
      最后关于翻译,整体来说是比较满意的,,译者对一些人命也加了注解。然而比较遗憾的是,加注解的往往都是诸如罗素等极其知名的学者,一些不太知名的人物没有注解。有点偏离了注释的本意。同时保留了原书中大量的引用,可以按图索骥的找到很多精彩之作。由于图书馆不外借,无法给出详尽的内容,但是的确值得一看。
      
      
      
      
  •     在《不论》(Impossibility)一书中,作者——英国天文学家约翰•巴罗(John Barrow)谈了“尺度的一些推论”,认为我们自身尺度的大小恰到好处地使我们可以或可能灵活地操纵与利用(当然,包括通过必要的技术手段)自然物,对于我们的尺度而言,我们具有“将火用于许多特殊用途的能力”,而对于蚂蚁来说“即使最小的稳定火焰”也是太大了,所以蚂蚁不可能利用火,……。(约翰•巴罗,P172–174)   阅读到此,我们似乎应该为我们在自然界中恰到好处的尺度而感到庆幸。但是,如果仔细思考一番,我们就会发现,其实我们并没有拥有什么资本值得去自豪。就我们的尺度而言,恰到好处的只是我们的自我感觉。   《不论》一书中,约翰•巴罗在作“尺度的一些推论”时犯了自我中心主义的偏见。在书中,作者论证了火焰不可能小到足可以让蚂蚁安全使用的程度,而“即使最小的稳定火焰,对蚂蚁来说也是太大了,所以蚂蚁不可能安全地接近火并给火添加燃料”,作者以此突出“小而稳定的火焰正好适应用人这样尺度的生物”。显然,作者以我们现有的尺度所具备的思维方式与生存方式,去思考和衡量比我们尺度要小得多的生物的生存方式,并有对它们的生存能力表示质疑的倾向,也似乎对它们的过小尺度限制着其生存能力的糟糕性(即“蚂蚁不可能安全地接近火并给火添加燃料”)深表同情,作者因此而试图突出我们人类在自然界中“恰到好处”的尺度所具有或带来的巨大优越性。这便是一种人类自我中心主义的偏见。试着想象一下,假若我们真的如蚂蚁般大小的话,那我们还需考虑去使用火吗?而事实是,作为蚂蚁,它们根本就不必使用火,也能够很好地生存着。在自然界,不同尺度的生物各自具有不同的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与生存方式。   然而,我们人类常常津津乐道我们在诸多方面都要强于其他生物的优越性,现在《不论》一书则又为我们提供了人类在尺度方面长得“恰到好处”的这一足以让我们在自然界好好炫耀的资本。   人类时常犯着一种妄自尊大的毛病,正如美国生物学家刘易斯•托马斯(Lewis Thomas)在《细胞生命的礼赞》(The Lives of A Cell)中一开篇就告诉我们说的那样:“现代人的麻烦,是他一直在试图使自己同自然相分离。”人类一直都在杜撰一种存在,认为人高于其他生命,享有主宰自然万物的特权。托马斯从一个生物学观察者的角度批评了这种人类沙文主义与人类自我中心主义,他说,人乃是扎根在自然中的,是自然的不可分割的成分,自然所有的生命以共生关系联系在一起,我们既不是所有者,也不是操纵者。(托马斯,P1–2,P89–91)   既然人类与其他生物一样,都是自然生命系统的参与者,是自然的组成部分,那么,我们人类也就没有什么特别的资本值得去炫耀,也不必津津乐道于我们“恰到好处”的尺度可以灵活操纵和利用自然物的“优越性”,更何况我们根本就不是自然的所有者与操纵者。若真的要强调什么尺度的话,那我们也只能够认为是自然赋予了我们适当的尺度,而我们的尺度是属于自然这一大尺度之中的,不可分割,无法独立,“人与自然都是通过时间之箭而构筑起来的单一宇宙的一部分”(华勒斯坦,P81)。    ——2006.5.23  注释:   [英]约翰•巴罗.不论:科学的极限与极限的科学.李新洲,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美]刘易斯•托马斯.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个生物学观察者的手记.李绍明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美]华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刘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     不记得在哪一本书的序言中看到过一个叙述性的证明,结论是人类可以认识世界。虽然当时我被证明说服,但是后来再也无法自己在大脑中演绎。这本书中包含的大量信息中,扣题的应该是哥德尔的那个著名的定理。这是我第一次了解到哥德尔的成就,感觉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
      
      我觉着这是一本很好的科普读物,不仅使用较为浅显的语言介绍了大量理论成果,更包含丰富的哲学思辨。
  •     三年前买了这本书,就是因为它讲的事情我很多不知道,属于对科学的单纯好奇心。当时很多东西在思考涉及范围以外。
      
      上完了自然辩证法再看一遍,居然理解了很多。从这个角度讲,这偏政治的哲学课还是有点意义的。我们虽然在某些意义上赞同了毛主席说“世界无限可分”。但这只是初阶。我们不能单纯地不受课本教育,但也不能单纯到只受课本教育。
      
      我们太渺小,世界太遥远。生命太短暂,计算太漫长。同是自然界的受限生物,我们凭什么认为我们比动物更能够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人类发展出来的是否只是一套更充分描述自然的语言?
      假使我们已经知道了所有的事,但我们仍然无法知道自己是否的确知道了所有的事!
      现实的本质不是技术上可能的事物的总和,世界不是我们目前所知的全部,而可能的局限性也不等于可以不断被消除的枝节问题。不可能性和极限存在着自身的奥妙。对任何一种现世观念、解释的绝对信任和顶礼膜拜都带着天真和轻率的成分,都显得过分乐观和不够严谨。
  •     应该算是这段时间看的书中感觉质量最高的一本了。
      原本对于书的评价不该有严格的高低之分,但此书涉及之广、论述之深,以及思维的严谨性与语言的逻辑性都令人目不暇接......
      这样一部深度的论述集,注定不能要求或用“正确、准确、肯定”一类词来衡量,这原本也是作者所力图打破的,否则也成了一个极限。
      其价值在于剖析,更在于对读者思维模式的叩问。
      无论是否从事科学工作,思维的模式受如此一次洗礼都是十分难得与可贵的,一个人能够在他年轻时接受这份思想更是人生莫大的幸运与财富。
      赞叹之余,掩卷深思........
  •     成千上万的人渴求长生不老,但他们在下雨的周日下午却不知道该干些什么。
      ——尼兹
      阐释:人们容易被目标蛊惑,很少认真思考目标实现的意义,我们追求自由,却并不一定能驾驭得了自由。
      
      人不是只有一个中心的圆,而是有两个焦点的椭圆,一个是事实,一个是理念。
      ——雨果
      阐释:人们不相信自己的理念没有建立在事实之上,当事实发生时,如果和自己的理念不符,便歪曲事实。
      
      理性的最大胜利是怀疑它自身的合理性。
      ——乌那莫诺
      阐释:理性,就是首先承认事实和理念的距离,并确信不一定能缩小其距离。
      
      艺术家和诗人只要求让他的脑袋进入天堂,科学家和逻辑学家却企图让天堂进入他的脑袋,于是他们的脑袋就裂开了。
      ——切斯特顿
      阐释:人们往往认为艺术是感性的,科学是理性的,事实上,艺术比科学更理智。因而,经常怀疑自己是否有存在价值的是艺术家,科学家从不这样想。
      
      有理智的人使自己适应世界,而非理智的人坚持让世界来适应自己,因此,所有的进步取决于非理智的人。
      ——萧伯纳
      阐释:这彻底解释了为什么科学是推动世界变化的核心力量。
      
      总结:科学的极限就是科学本身,谈论科学大量引申科学之外,就是极限的科学。
  •     看了这本书想起《蚁哥正传》的最后一个镜头,轰轰烈烈雄兵百万也不过垃圾桶方圆几米范围。
      征服了珠峰征服了月球却征服不了下巴壳,其实什么也没征服。
      我好像不是在书评,而是在耍贫。
      总之这本书上天入地让人大开眼界。
  •     在没看这本书之前,对于科学以及科学研究,有一种莫名的枯燥感。
      这本书介绍的东西很多,很有意思,给科学研究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
  •     论证不充分、不严密,文笔也不购吸引人,它不能勾起我一口气读完的欲望
      
      随便翻翻,看看能发现什么有趣的东西
  •   “人可以预测未来"在这种思考充其量只能说,人可以思考他能思考的未来而已。
    这段话是对于“未来”这个概念,至少是人们脑海中的“未来”这个概念的精辟阐述~~
  •   很赞的分析。概率这个事情不只在全局情况下难以预计偶然情形;而且概率对于整体中的个体情况的有效性也非常之小;再加上某概率产生的前提不断变化,所以概率的实际有用性就很概率了……
  •   @alex00zoe
    你是学什么的?
  •   计算机呀。你是学什么的呢?我也很好奇……
  •   呵呵,数学。
  •   1、我做个补充吧,现代的脑神经科学实验证明,神经元的信息传输速度要远比光速低,顶多也就几米每秒。这是因为神经元传输的信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电信号,另一种是化学信号,瓶颈在于化学信号的传输速度上。
    4、预言对于未来也是有干扰。预言越准确,对未来的干扰越大。
  •   喔,原来如此。
    你以前说的好像是“对预言越确信,对未来干扰越大”。
  •   预言越准确->对预言越确信->对未来干扰越大->预言失效
  •   你这里所说的“预言越准确”应该就是指“确信预言准确”,其实我这篇的文章就是说没有任何预言是准确的。
  •   呵呵,我知道。我认同。
    不过文中所说的预言应该专指这样一类复杂系统:系统中的每个个体都有可能会因为预言而做出与之前不同的行为。
    最准的预言应该就是从未说出来的预言。
  •   恩,这最后一句话十分让人思考啊。
  •   但是这样子的最准确的预言还是会对那个没有说这个话的那个知道这个预言的人产生影响啊
  •   预测时要低调,才能尽量不至于因自己的预测而影响事情的发展,这样才使预测有意义、更准。总之低调是好的,这就是我的体悟。当然,完全避免影响是不可能的,所以预测时应当包含自己的行为产生的效应。
  •   自己在头脑内部解决迭代后的稳定解这个问题?
    这个稳定解只有在忽略小量的情形下才能达到。
  •   你说的这个稳定解应该就是俗称的“势”。
    对了,你有机会去看看《易经》吧,《周易》的内容就是提供在各种形势下的处事原则,我最近在看。
  •   多谢推荐。我觉得“情势”这个词很说明问题。汉字的构词法中已然编码了诸多高超的智慧和“已有之物”了。比如“思维”,“思绪”这些个词,就非常形象。
  •   圣经的约拿书里有个经典故事,大意是不管约拿怎样传达耶和华的旨意都将与真实相左,作假先知,所以起初约拿选择自我放逐,避免预言。
        
    大约至少有三种方式弱化直至销除被预言群体反应影响,隐语、悖论或薛定谔式说解。第一种可以最大程度弱化影响,第二种形成环状结构避免预言和行为的走入有方向的互激,第三种叫法是乱编的,因为想到老和尚玄虚念叨,色即是空、有即是无那一类,即用语言表述的“被观察前的量子态”,似乎也可以避免产生定向影响。三种方式的预言都可以告知被预言群体,且在所预言事件发生前,始终被怀疑对冲,有可能达到理想效果。还有个前提是一个预言者只能预言一次。
  •   文中提到的本质困难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引入概率论的前提是被分析样本的足够多,必须超过某一数量级(并且可以经验地给出这个数值),在此数量级以下的统计结果只能作为个体行为的倾向数据,并不足以进入概率论范畴,也就不能推衍到古典决定论从而预测该个体的其他独立行为。相应的文中提到的困难,主观因素影响客观结果,也是因为样本数量不足,引入概率论的门槛数量级非常大,大到人的意识膨胀速度乘以人类历史也绝不能望其项背的时候,文中的困难也就不存在了。概率论的这个前提似乎可以天然地消解自由意志的影响。
    阿西莫夫的小说里杜撰过一个学科,叫心理史学,是一门以数学为框架的预见历史趋势的科学。该学科也有两个预设:由谢顿第一定律决定的总数下限和被研究群体中必须没有人知晓本身已是心理史学分析的样本,如此才能确保所有的反应都是真正随机的。这里提到的下限应该是一个权宜数量级,是由研究者自身局限所决定的,必定远小于我在上段提到的概率论门槛数量级。
  •   概率论的这个前提似乎可以天然地消解自由意志的影响。
    =========
    似乎有很多统计结果都要表明这个意思。
    但是我是不赞同的,因为即使样本足够大了,得到结论后再给人看,结论就未必为真了,人的认识是不断增长的,总是把结论抛在脑后。
  •   不论心理史学在理论上如何,在现实中总是无法实现的。
    说到概率论的门槛数量级。除了门槛的数量级之外,所研究体系中的基本元素的同质化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宇宙间的星体/物质分布,小范围内的布朗运动,热运动,都可以很好地适用这样的概率论。
  •   @白起
    嘿嘿,在找到更有说服力的方式之前,我保留意见哈~
    @alex00zoe
    同意,确实难以实现,毕竟条件苛刻。
    同质化,好像有些理解,是指相对更倾向于一个独立群体?
    啊对白起君,希望讨论没有歪楼……
  •   axlex00zoe的说法其实关系到意识是怎么来的,意识是什么,意识为什么这么不同,这些问题都是很重要的哲学问题。
  •   嗯……这个话题好大呀………意识啊,我们现在就是意识…………
  •   这个倒可以看看我的另一篇评论:http://book.douban.com/review/3295876/
    第三段。
  •   能够对外界做出作用就是意识了。我是这么看的。所以,一切均是某种程度的智能和意识。区别在于,有些和我们更像一些,有些和我们离地比较远。
  •   个人认为,狭义地说,意识是大量神经元聚合后产生的一种现象,意识能够对作用于其主体上的事物进行有限的反应。
    意识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不完整的、模糊的概念。看看维基百科的定义:
    http://zh.wikipedia.org/zh-cn/%E6%84%8F%E8%AF%86
  •   我这边有这样一篇日志:
    http://www.douban.com/note/70231620/
  •   苹果
  •   世界上有三个苹果.呵呵.
  •   亚当夏娃的苹果,牛顿的苹果,乔布斯的苹果.
  •   第四个苹果正在这里生成中.
  •   写了这么多,看来这本书是可以了哦
  •   我很想知道,毛主席说“世界无限可分”的时候想的是什么……
  •   “还原论把人与自然分割以后,又把自然这一端无限细分,其最典型的代表性观点就是‘物质无限可分论’。还原论在把自然一端细分的同时,又将人的一端细分,其极端的表现就是‘阶级斗争永恒论’。”
    ——金吾伦. 生成哲学. 保定: 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0, 15.
  •   “阶级斗争”这个概念主要并非作为哲学观点存在,它主要是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存在的。
    它的出现,契合了人们”三个人中也要分出上中下“的心理原型,在正面和反面不断地被人应用。它的出现,最终的效果是助长,加速了人们的野心和欲望的膨胀,当然,也助长了人们之间的斗争的激烈程度。
  •   偶也很期待这本书
  •   楼主说出了我的心声。叹服,深觉智性之美。作者所论述的问题正是我目前摸索的,他给出的答案,论述的方式和语言,让我刹那间忘忧烦,得定慧。平安喜乐。
  •   有理智的人使自己适应世界,而非理智的人坚持让世界来适应自己,因此,所有的进步取决于非理智的人。
    ——请问,怎么就解释了“为什么科学是推动世界变化的核心力量?”我没看出。
  •   好书好文.但此文的标题似尚需商磋.极限的科学与科学的极限并不能等同科学的极限就是只谈科学.
  •   同上,也想问这个
  •   纯属乱扯淡。。。
  •   大概因为科学家都是疯子吧
  •   和切斯特顿的话连起来看。切斯特顿认为科学家不理智。
      
  •   每则名人名言表达的都是真理,因此不同的名人名言组合起来所表达的内容也是真理???
  •   不错,精彩的.
    科学就是要让世界来适应人类的生活呀..为什么这个不理解?
    很奇怪,呵呵.
    你变通了,就不会想去变革,想变革的都不满足于现状.
  •   尼兹是谁?乌那莫诺何许人也?切斯特顿又是干什么的?
  •   楼上果真高堡奇人也,在这种帖子下面敢承认自己无知就是一种牛逼,这三个人我也没听说过
  •   那么我也牛逼一把
  •   驾驭时间和驾驭自由不一样吧...
  •   人们往往认为艺术是感性的,科学是理性的,事实上,艺术比科学更理智。因而,经常怀疑自己是否有存在价值的是艺术家,科学家从不这样想。
    原来如此,不知道由艺术家转为科学家难还是由科学家变为艺术家难
  •   锻炼也是科学
  •   那三人我也没听说过。
    其他的问题越解释越有问题。
  •   结论何来?
    科学为甚?
    忝为人言.
  •   真正的科学恰恰是有灵性的艺术品
    而理性只是判断的工具
    真正的艺术家都是理性的 这样就不会被自我所误导 不属于自我欣赏
  •   如今的科技已经是贫富差距的重要标志了
  •   和色即是空同理?
  •   lz博学……上述仨我也没听过……
  •   我原来就一直认为科学家比艺术家理智,原来这是一个误区。但不乏科学家拥有艺术细胞,艺术家具备科学素养。
  •   回答一楼的:因为科学家比艺术家更不理智,而不理智的人改变世界,所以科学家改变世界。。。
    那三个人我也不认识~~~不过我觉得说的蛮有道理啊
  •   Millions long for immortality who do not know what to do with themselves on a rainy Sunday afternoon.
    人家不叫尼兹,叫厄兹(Ertz)。是不是录入给弄错了,还是因为盗版书?
    不过人家说得很有道理。
  •   艺术家可以是科学家,科学家可以是艺术家
  •   科学家和逻辑学家却企图让天堂进入他的脑袋,于是他们的脑袋就裂开了。
    呵呵,物理学家一直都在追求着一种大一统的理论,试图能够用这种理论来解释上到宇宙,下到原子,夸克的一切物质。他们对待自己的公式和理论有时也像对待一件艺术品,总觉得它还不够完美,他们不喜欢世界由上帝掷色子来决定,他们希望能找到每个点数的概率是多少。然后就能稳赢了。艺术家却觉得一错再错的故事才够精彩!残缺也是一种美嘛!
  •   我也试图回答一下一楼的:根据切斯特顿 和萧伯纳的话推导出一下三点:
    1.科学家是非理智的人
    2.科学是坚持让世界来适应人类自己的学科
    3.所有的进步取决于科学家
    以上三点综述便推导出科学是推动世界变化的核心力量的结论。
    我真的很汗。
      
  •   科学家和逻辑学家却企图让天堂进入他的脑袋,于是他们的脑袋就裂开了。
    这种事从来就不新鲜,之前就有博物学,理学,道学等等等等。
  •   看起来是本好玩的书
    人们不相信自己的理念没有建立在事实之上,当事实发生时,如果和自己的理念不符,便歪曲事实。
    哈哈
  •   理性的最大胜利是怀疑它自身的合理性。
      ——乌那莫诺
      阐释:理性,就是首先承认事实和理念的距离,并确信不一定能缩小其距离。
    我原以为科学才是这样 不确定、能被证伪 ; 但如果"科学"都是非理性的人扭曲所致 那么...所谓科学的社 会 主义的说法还是很有道理的
  •   “所有真命题的总和就是自然科学的全部”。
    维特根施坦《逻辑哲学论》4.11
  •   勤奋的人总是勤于做事,懒惰的人总是想着怎么减少劳动,提高效率,所以世界的进步是靠懒惰的人!!
    如出一辙的理论
  •   不看阐释,觉得还不错。
  •   貌似还不错……
  •    有理智的人使自己适应世界,而非理智的人坚持让世界来适应自己,因此,所有的进步取决于非理智的人。
      ——萧伯纳
      阐释:这彻底解释了为什么科学是推动世界变化的核心力量。
    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啊??
    谁能解释一下啊?
    科学是非理智的?
  •   这几条应该是一套渐进的逻辑
    分别阐释了什么是理性,科学家不理性,他们坚持让世界来适应自己,于是推动了科学
    MS很有道理,但总觉得怪怪的
    哲学家诡辩很有一套
    但是在我心里,真正的科学是在探究世界的真实和规律,而非所谓不理性地拉近理念和事实的距离
  •   有个不太确定的感觉,真正的艺术家才是真正科学家。
    他们会观察自然,找寻自然的真相。自然是学习和发现一切真相的起点,真实才是真理。观察家相对比较独立,对自然的观摩是其最大的教授。不断的用实践来证实其独立观察的结果是否真实是用来做一切创作和表达想法的基点。
    理性和感性只是两个空洞的形成概念,却成为了人之辩论的焦点。
    观察之后的发现--并非可以概念化,是其对自然的一种未经过修饰的认知。
    东方的古代华夏追求的是尚武和崇文的同步性,而理性和感性是同时存在的上下唇。而其后之华夏在百家争论不下后隔离成儒生和游侠,再来就是文武之分。剥离、扭曲天然性的完整是奇怪的想法。
    而西文化之艺术与科学并非两个层面,而是互通的。达芬奇的飞行器梦想、毕加索绘画的数学变异、那个坐落于米国的流水建筑屋。他们将对自然的观察梦想化之后幻化为实物。
    如何界定自然艺术与自然科学,如同争论理性与感性谁更真实一样。其实都是想表达,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
  •   越是拿名人的话唬人,越让我怀疑你的无知和虚伪。
    这本书是从科学和理性的角度来探讨科学本身的,作者对数学和物理学又深刻而广泛的知识。知识性和趣味性很高,但是对读者在数学和物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要求较高。
    文科出身,理工知识不好的人不要读了。
  •   嗯。的确有不少有趣的警示。。。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