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与社会

出版时间:2008-4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王丽宇 主编  页数:409  字数:361000  

前言

社区医生和乡村医生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承担着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疫情报告、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工作任务,在防病治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维护人民健康做出了突出贡献。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广大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基层医生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仍不能满足我国广大群众对卫生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针对目前基层医生队伍现状,制定新时期教育规划,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生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是适应新形势下卫生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基层医生教育工作面临的紧迫任务。2001-2010年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指出:到2010年底,在经济或教育发达地区,30%以上的乡村医生接受专科以上的高等医学教育;在经济或教育欠发达地区,1 5%以上的乡村医生接受专科以上的高等医学教育;其余的乡村医生应具有中专学历。90%以上的省、区、市建立、健全乡村医生在岗培训制度,90%以上的乡村医生接受定期的在岗培训。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10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和有条件的县级市要建立比较完善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具体目标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合理,服务功能健全,人员素质较高,运行机制科学,监督管理规范,居民可以在社区享受到疾病预防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服务。

内容概要

为了满足国内基层医生的培训需要,我们经广泛调查研究,组织相关专家编写了本教材,以帮助医生尽快达到助理执业医师的水平。    本教材着眼于医学的社会化发展趋势,立足于新的健康观和大卫生观,依据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从医学的双重性质、健康与社会的联系与相互影响、医学的道德与法律规范三个层面上,全面阐述了医学与社会的关系,揭示了医学的社会性,以及医学与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关系,剖析了自然环境、职业环境、生活方式、心理因素、卫生服务体制对人的健康的影响,介绍了生命质量评价、健康危险因素评价,以及社区卫生服务、全球卫生战略等学科领域的新进展,强调了公共卫生与预防、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论述了医学伦理原则和法律规范在医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和无可替代的作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医学与社会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医学与社会的关系 第三节  健康的社会评价第二章  生活环境与健康 第一节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第二节  大气环境与健康 第三节  水环境与健康 第四节  土壤及地质环境与健康第三章  食物与健康 第一节  营养素和热量 第二节  合理营养 第三节  不同人群的营养 第四节  营养与疾病 第五节  食物中毒 第六节  其他常见的食品卫生问题第四章  生产环境与健康 第一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损害 第二节  生产性毒物和职业性中毒 第三节  生产性粉尘与职业性肺部疾病 第四节  物理因素职业病 第五节  工作有关疾病第五章  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危害健康的行为 第三节  促进健康的行为第六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第一节  人的心理过程 第二节  个体心理发展历程 第三节  个体差异 第四节  压力与情绪 第五节  人际关系 第六节  心理调整第七章  卫生服务与健康 第一节  社会医疗保障与健康 第二节  医疗卫生保健体制及类型 第三节  卫生资源 第四节  卫生服好评价第八章  医学与预防 第一节  预防保健策略 第二节  社区卫生服务 第三节  社会病防治第九章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行为改变理论 第三节  重要健康问题的健康教育第十章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医学道德、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 第二节  医学伦理学的基础理论与主要原则第十一章  医学伦理学的实践应用 第一节  医患关系中的伦理问题 第二节  护理中的伦理问题 第三节  高新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第四节  生命与死亡 第五节  卫生事业管理伦理与医院伦理委员会第十二章  损伤、中毒及死亡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死亡与尸体现象 第三节  机械性损伤 第四节  机械性窒息 第五节  高温、低温及电流所致损伤与死亡 第六节  猝死 第七节  医疗纠纷 第八节  中毒 第九节  诈病与造作伤(病) 第十节  个人识别 第十一节  亲权鉴定 第十二节  物证检验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医学与社会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和人的健康,人的生物性和社会性决定了医学本身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医学与社会之问具有密切关系。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以人为对象决定了医学的社会性质和伦理性质。2.社会因素对人的健康具有重要影响。3.医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和社会实践活动,需要法律及伦理的调整和制约。第一节基本概念一、医学医学是研究预防与治疗人的疾病,维护和促进人的健康,提高人的生命质量的科学知识和实践活动的学科。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和人的健康,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因此,人的健康与生老病死既是一个生物学的自然过程,也是社会的产物,受到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生活方式、社会保障及环境保护等众多社会因素的影响,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19世纪杰出的病理学家维尔啸曾提出医学本质上是社会科学的著名论断。医史学家西格里斯特也曾指出,与其说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不如说它是一门社会科学。对于医学的目的,他认为不仅是治疗疾病,使某个个体康复,还要使人能调整以适应环境,作为一个有用的社会成员回到社会中去。他还指出,医学的每一个行动始终涉及医生与患者,或者更广泛地说,是医学团体和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的多方面关系。这些论述指出了当时为数人所忽略的医学的社会科学属性。

编辑推荐

《中国基层医生培训系列教材·医学与社会》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医学与社会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