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字学

出版时间:2005-04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唐兰  页数:15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文字学》从语言学以及世界各区域文字的宏观视野,阐述中国文字学的范围及新领域,评述了中国文字学的发展过程。重点论述了汉字演化的原因与过程,对文字的变革,新文字的产生等也作了系统的阐释。

书籍目录

导读前论文字的发生文字的构成文字的演化文字的变革

章节摘录

  我们所见的甲骨刻辞,不下十万片,还有在陶器上玉器上刻的字,商代的锲刻技术大概可算是登峰造极了。但到了周初,却骤然衰落,原因不清楚,但是现时存在的周初文字,都是铜器,在铜器上锲刻文字,显然比甲骨陶器要困难得多。  有些铜器在冶铸时范坏了,文字不很清楚,也有的根本没有铸出来。周代的铜器里就有把漏去的文字补刻,如周初的疆卣上的第一个字;也有把笔画刻上了几笔,如散盘里面的爽字。到春秋时更有整篇的铭辞是锲刻的,战国后这种现象更加甚,而兵器上为最多,文字多草率,也多细如黍粒,仿佛商末的甲骨了。  同是商代的文字,在甲骨上跟在铜器上显然不一样,因为甲骨只是锲刻的,但是铜器由于是范铸的,在制范时可以细细地加工,所以还可以保存绘画或书写的技术。原始文字是用绘画的,但在文字被大量的应用以后,绘画的意味就逐渐减除,而变成书写了。因为绘画方式最适宜于极少数的文字,才可以自由发展,到了长篇文字,互相牵制,渐渐要分行布白,每一个字就不能独立发展,在同一篇文字里,笔画的肥瘦,结构的疏密,转折的方圆,位置的高下,处处受了拘束,但却自然而然地生出一种和谐的美,这就是书法。我们看商代的铜器刻铭时,常会觉得每一种刻铭的书法,往往有它自具的风格。周代也是如此,我们甚至可以从书法来断定铜器的时代,因为那时的书法,还没有典型,大部分都是随时的仿效,所以每一个时代最流行的风气是容易看出来的。  远在商周时,侧垂的笔画,已经有顿笔加肥,折锋旁出的笔势了,隶书的波磔,楷书的捺,都是这样的。这是文字由绘画改变为书写后的一种新发展,这种技术,只是用柔毫的笔才会产生的,中国人能把书法发展为一种艺术,就因为笔的缘故。春秋以后,新的笔法更多了;有的作垂笔时,起始先顿笔作圆点而再提笔下垂的,有些像后世所谓薤叶篆;有的在每一笔画中间作肥笔而首尾都是瘦笔的;也有在笔尾较肥的,有些像后世的垂露篆;也有起首肥而渐瘦的,就是后世所谓科斗书。再加有些笔画里附上半圆点,有些附上鸟形虫形,更有的简直把文字嵌在鸟形或兽形的图案内,就是所谓鸟虫书。一部分的篆书以结构繁密为主,就成为《史籀篇》-类的字体。而由大篆到小篆,又都间架整齐,笔画圆浑,骨肉停匀,是后来所谓玉箸篆。在贵族社会里,时间是不很宝贵的,因之可以产生很好的艺术,书法也是有闲才能讲究的。到战国末年,贵族社会崩溃,在商人社会里,书法也不讲究了,锲刻文字笔画草率,简体跟破体盛行,就形成了隶书。  隶书是草率的篆书,草书又是草率的隶书,六国末年就产生了隶书,汉初就产生了草书。隶书,草书,本都是潦草苟简,只求实用的,但行用稍久,人们又在那里面发展出书写的艺术,一波三折,失去了草率的本意,渐渐地隶书、草书又都是很难学好的书法了。隶书又产生了今隶,草书又产生了行书,这是现在还通行的书写技术。  锲刻文字从战国初年的雍邑刻石(即石鼓)起,主要的对象,由铜器转移到碑刻。铜器不易铸,地位又窄小,不足以发挥书写者的天才,到雍邑刻石的文字,每篇几十字,每字快有两寸见方,这种伟大,是前所未见的。因之,有了诅楚文,更有了秦始皇时的几个刻石。穹碑巨碣比较铜还是容易得的,所以汉代的铜器,不过记些年月工名,而宏篇巨制,就以碑为主了。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文字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7条)

 
 

  •   一直都很想买这本书。唐兰先生的文字学,很赞
  •   一直想买的书,终于到货了,内容不用说了,文字学必读。
  •   有关文字学的知识,唐兰的东西应该是必看的。
  •   一本文字学好书
  •   很不错,可以对着裘锡圭等人的文字学来看,更有收获
  •   有人说他过时了,我说要是有心治古文字学,这本书和《文字学导论》是一定要看的。
  •   这本书是唐兰先生的,属于经典版本,是学习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的必读书目!
  •   唐兰先生的作品,现代汉语老师推荐的,正在看。
  •   这本书是唯一买的有包装的
  •   还是不错的,对古文字的演变有了很好的认识,对以后的字体设计有很大的帮助
  •   这本书对考研很有用处
  •   这本很难买的 喜欢的童鞋要赶快啊!
  •   纸张不错~内容也很好啊~
  •   唐兰先生著作,非常好!
  •   质量不错,封面设计简洁。
  •   还没收到货,但在老师那见过这本书了,很好,唐兰的
  •   大家的书挺好……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必需书
  •   书很好,我很嘻哈
  •   hao hao baoz包装好 质量好 是正版
  •   一直没时间,还没看,不过感觉挺好的,是我喜欢的
  •   我们的教材哦
  •   没有阶级斗争的观点,没有所谓封建官僚之类的评述,完全从事实、从历史、从人性的角度去解释柳宗元及其作品。平实、中正、客观。值得用心一读!
  •   唐兰先生的治学精神,实为我所钦佩.
  •   书的质量很好,还有包皮,内容也很值得读!
  •   是唐兰先生的著作,我辈也没有评论的资历。
    但是我觉得写得很平易近人,好像一位耐心的老教师。
    其他方面也都很不错,印刷啊什么的....
  •   很耐读,但系统性差一些。不过新版的都有傅根清先生的导读,帮助很大。
  •   好书,只是刚送来就被朋友借走了,看得爱不释手,只好让他了。
  •   唐兰先生是文字大家,语言也比较浅显,很好的入门书!
  •   这本书不算厚,很适合携带。而且是大师的著作,内容翔实,造诣很深。
  •   呵呵,这本书是唐兰的
  •   书质量还可以,内容还没看,应该不错吧!
  •   收到书后就开始读了,不得不说唐老的作品,的确尤其独到之处,他对字的分析很透彻,没有人云亦云而是见解独特,自我感觉多读读这本书还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学习语言文字的同学,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   名家出品,真的不错,值得购买和慢慢研究。
  •   拿到手第二天就读起来,现在读了大半,王力先生笔力锋利,不愧是大师水准。
  •   唐兰先生留下的著述不多,但《中国文字学》堪称经典之作,值得收藏!
  •   中国其实没有语言学而只有文字学。这是一本汉字文字学的概论,虽然似入门书,个中一些观点却颇可令人入思。唐兰。那时候的人做学问真是扎实,不比今日之时尚学人。唉!
  •   大致翻了翻,书前的序言很好,唐兰先生的书更是没的说
  •   简单翻了一下,细看后再评
  •   拿到书了~还没认真看,感觉印刷和纸质还可以。就是封面做得随便了点、、
  •   书到是好书 但寄给我的书有点旧 书皮还烂了一点
  •   书很不错,纸张也不错~如果是日文原版就更好了~
  •   虽然是薄薄的一本书,但内容却是比较实在和难懂的,须花些时间去研究研究。
  •   这本书是老师介绍的,还行啦
  •   体系乱而无序,需要自己整理出眉目。要下苦功夫咯。
  •   书的质量还行吧,不过是上海世纪出版社的
  •   该书印装差劲,封面作者姓名唐兰先生的“兰”字就是无缘无故的在中间多出一竖,让人很是不爽,而且运输过程中折损严重,书脊及四角磨损弯折的不像样了,无奈买了没怎么看,前几天看了才发现诸多问题,甚不满意!
  •   精装本书在送货途中,四个角都弄坏了,很心疼。
  •   大师的小书
  •   唐兰先生的经典之作
  •     要说中国现代学者,从传统经学和小学中分出来者,前者走向革命,后者走向文字学。
      
      唐兰先生“中国文字学”是孤学。语言朴实、强悍。简单明了构建了中国文字学的整体框架和内在结构。比如:正书和楷书的分析,解释了唐朝书学诸多问题;从许慎“六书”说提出“三书说”,别开两千余年之阴霾。等等。类似这样的创见,几乎满书都是。一不小心可能一晃眼错过。
      
      我还是信赖唐兰先生的诸多观点。甚至佩服先生为学的勇气和智慧。
      
      陈梦家先生也做“中国文字学”。可以说,两人同为西南联大人。陈先生把文字学引向国际,也做得很有气质。比如:他提出来“新六书”说。可以说是一个相当严密的新体系。
      
      中国文字学到此二公足矣。乃后至于今之“书法学”(余私意度之是“伪学”)。眼下的中国书学,几乎俨然成为了一门绝学。学此者皆孤学也。为此,唐兰先生是值得学习的。这是时代使然。
      
      二公治文字学的精神也是值得学习的。这是中国文字的根本精神。
      
      我想在汉字艺术入国家非遗、中国书法入联合国非遗后。中国文字的国际性格会一日比一日显著。我喜欢这种性格。不知道有多少人真能识得?
      
      “文字”一词合称,从秦“书同文字”始。至后汉许慎《说文解字》建构第一个体系。往后能追及此者。盖非此二公莫属。二公一向内,一向外,即今仍有莫大意义。
      
      另,与牛顿几乎同时期的中国乾嘉学派,精神让人惊悍。为文、为学、为艺,皆为后世所不及。盖是文字学不发达也。然文字学二公出却又为新的学问体系所掩盖。能不叹息?
      
      后世治学者,能不见此二公而称“学者”、“做学问”乎?
      
  •     作者唐兰,主要观点是以其汉字三说的分类汉字和解释汉字缘起的理论来挑战原有的汉字六说的理论。汉字六说将汉字分为六种类型,就是我在中小学时学的象形、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和忘了的另一种什么。而唐兰的观点是,此六说因循许慎之《说文解字》,其实有很多说不过去的地方,尽可合并为三种:象形、象意和形声。我觉得此说很道理,也简单好记得多。
      
      在此三说之中,汉字最主要的形态是形声,且因为此,汉字其实可以说是个注音语言,以声部来注音,形部表意。而至于象形与象意,只是很少部分的一些早期残留下来的古字。常人有印象,以为汉字中象形很多,仿佛汉字还是象远古一样,靠烦琐地描描画画表达出来,没有抽象化,因此相比于拼音语言的西方语言是落后的。认识到形声字在汉字中的重要性,以及汉字从象形到形声的演变,便知道汉字也做了抽象化、规律化。
      
      他所说的象意一种与传统中所说的会意并不一样,他所举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武”字。以前做会意字解时,认为其意思是“止戈为武”。但实际上武字最初的写法为人举着戈的形象,以这个形象中来描绘一种意思(而不是如象形字以形来描绘具体物体),故而称为象意字。
      
      另有一点,说汉字是单音节,但汉语并不是单音节的。每一个汉字永远是一个单音节,但汉语语言中最基本的组元“语”(word),却并不总是单音节。比如“葡萄”一类的词,是用两个音节来表达一个最基本的、不可分拆的语意概念,这就是双音节的“语”。
      
      书中其他部分则是关于汉字研究的历史,汉字书写形式在历史上的变化等等,这些细节我是没法也无需记住的了。
  •   文字就是符号,记录人类的思想
    如果太关注符号本身未免舍本逐末
    很多时候这个字没那么多文化在里面
    摆着摆着竟然承载了太多它都载不动的东西了
  •   呵呵,未必吧:)
  •   同意楼主。唐兰此书,开篇就说汉字非完全符号,非完全语言,要文字学和语言学分开。汉字是很特殊的文字。
  •   陈梦家先生的新六书说其实更有国际性格,呵呵~
  •   还有一种是指示。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