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贡研究论集

出版时间:2006-7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高师第  页数:314  字数:228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尚书》中的《禹贡》,大致成于唐虞之时。《论语·为政》曰:“子曰:‘《书》云孝乎!’”可见其成书久矣。两汉时期,自孔安国、郑玄以来,注释《尚书》全篇者不知凡几;南宋时期,自程大昌、毛晃以来,专门注释《禹贡》者亦不知凡几。虽然《禹贡》一篇,自“禹敷土”至“告厥成功”,全文祇有一千一百九十四个字,但是,由于岁月的推移,河山的变易,人类的开发,现今之地貌(地形),已非禹时的景象了。    《史记·夏本纪》及《汉书·地理志》皆曾记载《禹贡》全文。大致说来,《夏本纪》及《地理志》虽与《禹贡》文词稍有差异,但有关地理的记述,并无不同之处。然而两千年来,学者注释《禹贡》地理,可谓“各言其志”,不仅难能一致,甚至南辕北辙。其中较为著名者,如九河、三江、九江、黑水、彭蠡、三危、陪尾等等之所在,真是“言人人殊”,令人迷惑不已。直到今日,仍有不少的地理问题,仍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    有关《禹贡》地理的阐释,汉时,治《尚书》者即不能言黑水、三危等之所在;东汉以后,又有九江、陪尾等之纷扰;唐、宋以后,更有三江、彭蠡等之争辩。于是学者注释《禹贡》,有人望文生解,有人断章取义,有人不依据《禹贡》篇中所述,有人不顾及禹时的地理背景,以致后世学者对《禹贡》地理的见解,往往偏离《禹贡》事实,竟至不堪卒读。此诚《禹贡》极为不幸之事!    至于九河,《禹贡》篇中虽然提到两次:其一,兖州谓“九河既道”;其二,导河谓“又北播为九河”,但并未明指九河之名。何况,古史虽有九河之记载,但多无确实处所。尤其在周定王五年(公元前六〇二年)以后,河道屡经迁徙,海岸时有升沉,以致大河下游地带,沧海桑田,变化无已。因此,现时即使想探寻《禹贡》九河故道,恐亦非易事。今后是否能从地形、地质、水文、考古、古史等方面的研究,一探《禹贡》九河故道的究竟?祇有待学者进一步的努力了。    著者虽研究《禹贡》地理多年,终因国家多难,教务繁重,以致延误至今,桑榆之年,始将研究心得提出发表。但愿《禹贡》地理上的疑难,能获得圆满的解决,以恢复《禹贡》原来的面目,则幸矣。可惜,一九四九年以后,海峡两岸长期隔离,不仅古图书难以搜求,而且踏勘故国河山更非易事。所以,这本杂论,定有甚多缺失,尚望专家多多教正,亦幸矣。

作者简介

高师第,1925年生,安徽无为县人。1945年安徽省立安徽学院史地系肄业,1949年国立安徽大学历史系毕业。自1949年秋季任教台湾省立马公高中和中兴高中,专教高中地理,并兼任建国商专经济地理讲师。1990年退休,此后移居美国纽约长岛,现暂居上海市。暇时从事历史地理的研究,

书籍目录

自序《禹贡》着成时代考《禹贡》篇能否为战国时人伪造?试论《禹贡》篇中有关九州及导山导水之义例探讨《禹贡》徐州“浮于淮、泗、达于河”的“河”字之谜试探《禹贡》“彭蠡泽”之遗踪论历史上学者对《禹贡》“三江”之误解《禹贡》荆州所谓“九江”究竟分布在今何处?试解《禹贡》荆州“云土、梦作乂”与后世所谓的“云梦泽”之演变黑水考历史上学者对《禹贡》梁州“织皮、西倾因桓是来;浮于潜,逾于沔,入于渭,乱于河”诠解之商榷三危考《禹贡》导山所谓“陪尾山”用究竟是现今哪一座山?附图图一《禹贡》九州导山导水图图二《禹贡》九州贡道形势图图三《禹贡》九泽分布图图四《禹贡》少数民族分布图图五《禹贡》内方山位置图图六《禹贡》豫州水系分布图图七《禹贡》恒卫二水形势图图八《禹贡》漆沮二水形势图图九《禹贡》梁州水系分布图图十《禹贡》江水中游形势图图十一《禹贡》菏水形势图图十二《禹贡》彭蠡泽形势图图十三《汉书·地理志》篇中之《禹贡》三江图图十四《禹贡》九江形势图图十五 云梦泽的演变图图十六《禹贡》黑水形势图图十七《禹贡》梁州贡道图图十八《禹贡》雍州三危山形势图图十九《禹贡》陪尾山之位置图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禹贡研究论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