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境

出版时间:2006-11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陶文鹏,刘跃进  页数:699  字数:52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二十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向现代化转型的历程中,先后涌现出梁启超、王国维、鲁迅、胡适、陈寅恪、俞平伯、钱钟书等开辟学术新局面的大家,还有更多在学术上卓有建树的名家。为了及时地总结他们的学术成就和治学方法,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值得学习借鉴的学术范式,并为这百年学术的发展变迁保存先贤的学术足迹,《文学遗产》杂志从1986年第6期起,开辟了“学者研究”这一专栏,不定期地发表对学术大家和名家进行深入研究的论文,描述他们的治学道路,总结他们的学术成就,提炼他们的学术精华,当然也不回避他们的学术教训。收入本书的43篇研究38位学者的论文,基本上就是《文学遗产》1986年至2005年“学者研究”专栏上所发表的论文的结集。

书籍目录

序试论梁启超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贡献冒广生的诗词评论论王国维的艺术价值观论刘师培的文学观与文学史研究论黄侃《文心雕龙札记》的学术渊源忆伯翁——追记王伯祥先生 胡适整理文学遗产的成绩与偏失 郭绍虞先生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成就与贡献茅盾对古典文学研究的贡献任中敏先生和他所建立的散曲学、唐代文艺学朱光潜论中国诗的声律及诗体衍变读孙楷第先生的学术论著我所认识的孙楷第先生孙楷第与《戏曲小说书录解题》陈子展先生的《诗经》研究朱自清先生古典文学研究的贡献闻一多的中国文学史研究祝贺《俞平伯全集》的出版——在《俞平伯全集》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浅谈俞平伯先生的词论著作文章千古事,品德万人钦——怀念俞平伯先生夏承焘与中国当代词学唐圭璋先生对词学的贡献姜亮夫先生及其楚辞研究现代词人龙榆生及其词学贡献缅怀与思考——纪念先师刘大杰先生余冠英的《诗经》研究于平实处见精神——萧涤非先生的治学道路董每戡先生的古代戏曲研究姜书阁先生的学术追求与成就吴组缃先生的古典小说研究-平生未作干时计,后世谁知定我文——吴世昌先生治学之道及成就吴世昌与词体结构论诗性与理性的完美结合——林庚先生的古代文学研究逯钦立的汉魏六朝文学研究业绩何其芳同志对我国古典文学研究的贡献——谨以这篇小文纪念他逝世十周年文艺学与文献学的完美结合——程千帆先生的古代文学研究王瑶先生对中古文学研究的贡献活的历史与活的美学——论吴调公的中国文艺美学史研究方法川水虽逝却留痕——纪念吴晓铃先生我心目中的马茂元先生通新旧之学达古今之理——论陈贻煅先生的古代文学研究裴斐先生与李白研究不傍古人著心史——严迪昌先生古代文学研究述评编后记

章节摘录

  很明显,茅盾提及的“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斗争”这个规律中的“现实主义”和“反现实主义”是较为开放、宽泛的概念,因而其适用范围也就相应地大得多了。茅盾提及的“现实主义”有其历史发展性:“把现实主义看成自古有之(或者说,它是文艺的一种从来就有的特性),并不等于说,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是一成不变,是生来就很完备而不是逐渐发展的。……至于中国文学的历史发展,那就更加显著地说明了这一个事实。”(《论集》第44页)而且,其内容有较广泛的包容性,他甚至连“神话的现实主义”亦可容纳其中。而另一面的“反现实主义”也有较宽泛的内容:“所谓反现实主义,不能理解为一种创作方法,而应当理解为各种各样、程度不同的反人民和反现实的各不相同的若干创作方法,它们有一个共同点是脱离现实,逃避现实,歪曲现实,模糊了人们对现实的认识;因此,在政治上说来,它们实在起了剥削阶级的帮闲作用。”(《论集》第128页)在这样宽泛的概念的基础上,茅盾认为两者的斗争也不能简单化:“对于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的斗争的理解,要避免简单化,既不能把这个斗争看作只是创作方法的斗争,而必须记得,寓于创作方法斗争之中的是范围要大得多的思想斗争在文艺上的反映;又不能只把这个斗争理解为与创作方法无关的进步与反动的斗争,而必须看到,这种斗争正是主要地通过创作方法上的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的斗争来体现的。人们常讲事物的特殊性、特殊规律,我认为这就是中国文学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论集》第128页)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第一点。  尽管“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的概念较为宽泛,但也无法包括文学史上那么丰富复杂的文学现象,于是茅盾提出了“既非现实主义也不是反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作品。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学境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