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叔岩传

出版时间:2011-8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翁思再  页数:281  
Tag标签:无  

前言

在宇宙的浩瀚星空中,我们人类所居住的地球,无疑是最有灵性的星球之一。人类作为地球的主人,其源远流长的创造与发展变化的历史,主要由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所代表,由各色各样的奋斗历程所体现。在美丽地球的东方世界,在古老而又年轻的中国,历朝历代的历史大家们,一向以对各式各类人物事迹的记述与描摹作为己任。我国的人物传记体裁丰富多样,大致可以分为纪传(皇家大事记)、文传(文学化传记)、史传(历史家所写人物传记)、志传(各地方志中所记载的本地人物传记)这四大类别。四类传记彼此发明,互为补充,构成了中国传记文化的多元谱系。从左史记言、右史记事的专业化分工,到《左传》、《国语》、《战国策》式的整体氛围感的描述,最后由司马迁振臂一呼,以人物传记体为中心的《史记》横空出世。《史记》记载了地球东方的上自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华夏历史。概述历代帝王本末的十二本纪,记录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兴废的三十世家,描摹重大历史人物的七十列传,使之成为号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在《史记·孔子世家》所记载的夹谷会盟中,孔夫子面对“优倡侏儒为戏而前”的表演场面,在非常严肃而力图放松的外交场合下,做出了特别粗暴野蛮的极端化处理。这也成为历代梨园界对于孔子不够恭敬的源头。此后历代史书方志,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优伶们的言行事迹。魏晋以降,文史两家由混成到分野,自一体而两适。文者重藻饰心曲,史家倡材料事实,各臻其至,泾渭分明。隋唐而后,碑铭行传,五花八门,高手操觚,佳作如云。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情深委婉,柳宗元为慧能所作的碑文机趣横生。北宋乐史作《太平寰宇记》,分地区而织入姓氏人物,因人物又详及诗词、官职,“后来方志必列人物艺文者,其体皆始于史”(《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太平世界,因人物而繁盛;梨园天地,赖优伶而生存。美妙绝伦的中华戏曲艺术从唐代的梨园开始,至少存在了漫长的10个世纪。干百年以来,戏曲艺术一直在蓬勃兴旺地发展,成为中国人民雅俗共赏的朵朵奇葩、民族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类、戏剧天地内中华文化的闪亮名片、国际社会审美天地中的东方奇观。较早对优伶进行分类撰述的史书,是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的《新五代史》。该书包含了分类列传四十五卷,这种分类传的体例较有特色,其中就包括了《伶官传》。一向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甚至还被收入到中学教科书的《五代史伶官传序》云:“《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尽管欧阳修的本意是说祸患之起乃多方面的原因所累积爆发而成,但还是对表演艺术家们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与东土中国的情形完全不同,西方世界对于戏剧艺术家的看法与评价完全不一样。对于以三大悲剧家和一大喜剧家作为代表的古希腊戏剧家,对于以莎士比亚、歌德、席勒等的西方戏剧界的灿烂星座,西方人给予了无限崇敬和由衷热爱。晚清以来最早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是那些在西方世界出使、考察或者读书的官员士子。当他们瞻仰到西洋剧院的建筑艺术之华美绝伦、内部装饰之金碧辉煌后,不由地发出由衷的赞美,感叹西洋剧院其“规模壮阔逾于王宫”,特别是舞台上的机关布景之生动逼真,变幻无穷,“令观者若身历其境,疑非人间”;至于西方的戏剧艺术家地位之高贵,更是令国人叹为观止:所谓“英俗演剧者为艺士,非如中国优伶之贱”,“优伶声价之重,直与王公争衡”!人类的艺术天地原本皆是可以共同分享的,何以东西方对于戏剧艺术家的认同度与景仰度,相差之大犹若天壤之别呢?决泱中华,文明古国,难道就没有有识之士站出来振臂一呼,为戏剧艺术家们说几句公道话吗?江山代有才人出,是非终有识者论。我国历史上,首度给予戏曲艺术家们全方位高度评价的文人,是元代的钟嗣成(约1279~约1360)。这位祖籍大梁(今河南开封)的人士,长期生活在素有天堂之称的杭州城。他先在杭州官学读书,师从于邓文原、曹鉴、刘濩等名家宿儒,又与对戏曲有着共同爱好的赵良弼、屈恭之、刘宣子、李齐贤等人同窗攻书,其乐融融。有记载说,钟嗣成曾一度在江浙行省任掾史。他自己写过《寄情韩翊章台柳》、《讥货赂鲁褒钱神论》、《宴瑶池王母蟠桃会》、《孝谏郑庄公》、《韩信、7氐水斩陈余》、《汉高祖诈游云梦》、《冯驩烧券》等7种杂剧,但不知为何皆已散佚。真正使得钟嗣成开宗立派、名传青史的著作,还是其为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第一代剧作家描容写心、传神存照、树碑立传的《录鬼簿》。《录鬼簿》上卷分“前辈已死名公有乐府行于世者”、“方今名公”、“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行于世者”三类,这三类名公才人之情形,乃其友陆仲良从“克斋吴公”处辗转所得,故“未尽其详”。下卷分为“方今已亡名公才人余相知者为之作传,以[凌波曲]吊之”、“已死才人不相知者”、“方今才人相知者,纪其姓名行实并所编”、  “方今才人闻名而不相知者”四类。这上下两卷书大体依据时代之先后加以排列,一共记述了152位元杂剧及散曲作家的基本情况,同时也记录了400余种剧目。我很欣赏钟嗣成的“不死之鬼”说。在他看来,天地开辟,亘古及今,自有不死之鬼在。何则?圣贤之君臣,忠孝之士子,小善大功,著在方册者,日月炳焕,山川流峙,及乎干万劫无穷已,是则虽鬼而不鬼者也。不死之鬼,是为不朽之神或日永恒之圣。在钟氏的神圣谱系中,那些门第卑微、职位不振的剧作家,那些高才博识、俱有可录的梨园才人,都值得传其本末,叙其姓名,述其所作,吊以乐章,使之名传青史,彪炳千秋,泽及后世。因此,写作《录鬼簿》更为重要而直接的意义,还在于对于后学的直接指导和充分激励。“冀乎初学之士,刻意词章,使冰寒于水,青胜于蓝,则亦幸矣。名之日《录鬼簿》。”惟其如此,则杂剧戏文创作之道,才可能被一代代年轻的才人们所自觉自愿地衣钵相传,推陈出新,生生不已,得到更加健康的发展。元杂剧作为中国戏剧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需要有人进行认真的归纳和总结。从此意义上言,钟嗣成在中国的地位,因为其成书于至顺元年(1330)的《录鬼簿》之横空出世,甚至可以与西方的大学问家亚里斯多德的《诗学》等书相提并论。有明一代,在贾仲明所增补的天一阁蓝格钞本《录鬼簿》之后,又附有约成书于洪熙、宣德(1425~1435)年间的《录鬼簿续编》一卷。该书直接受到《录鬼簿》的影响,以相同的体例记述了元、明之间一些戏曲家、散曲家的大致事迹,接续前贤,踵事增华,令人欣慰。自兹之后,从总体上对于当代戏曲作家进行专门记载和研究的著作,从明清两代至中华民国,皆未得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安葵的《当代戏曲作家论》和谢柏梁的《中国当代戏曲文学史》等相应的专著,都属于《录鬼簿》的悠远传统在新时代的传承、师范和发展。与《录鬼簿》蔚为双璧的元代重要戏曲典籍,是生于元延祜年间、卒于明初的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夏庭芝所撰的《青楼集》。前书论作家,后者集演员,正好勾勒出元代戏曲艺术家中两个最为重要部类的旖旎景观和绰约风采。《青楼集》成书于元至正乙未十五年(1355),该书记述了从元大都到山东,从湖广武昌到金陵、维扬以及江浙其他地方的歌妓、艺人共110余人的简约事迹。这些女演员们各自身怀绝技,有的在杂剧、院本、诸宫调方面负有盛名,有的在嘌唱、乐器和舞蹈等项目上造诣颇深。有的演员如珠帘秀的弟子赛帘秀在双目失明之后,依然能在舞台上正常表演,“出门入户,步线行针,不差毫发”;脚步地位,规范犹在,这是多么高深的艺术造诣!也正是因为她们的色艺双绝,声名鹊起,所以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和诸多应酬往还。书中除了记载与她们有过合作关系的20多位男伶之外,还记录了她们与诸多戏曲散曲作家等文人士子的交情。甚至有50多位达官贵人、名公士大夫,都与这些女演员们有着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广泛交往。一部《青楼集》,作为第一部比较简练而系统的表演艺术家史传,对研究元代演剧、表演艺术、演员行迹与时代风尚等多方面的话题,都具备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化意义。明清以来,与关于戏曲剧作家的记录相对寂寥的研究局面不一样,类似明代潘之恒《鸾啸小品》之类关于演员与表演艺术的文献相对较多。表演艺术家们的优美声容及其较大的社会影响力,使他们得到了较多的关注和充盈的记载。清代,戏曲艺术进入另一个鼎盛时期,演员记录极为丰富。《清代梨园燕都史料》中所收录的《燕兰小谱》、《日下看花记》等几十种书,都对演员予以了主体性的关注。如小铁笛道人在《日下看花记》自序中论及其作传缘起云:唐有雅乐部。宋时院本始标花旦之名,南北部恒参用之。每部多不过四、三人而已。有明肇始昆腔,洋洋盈耳。而弋阳、梆子、琴、柳各腔,南北繁会,笙磬同音,歌咏升平,伶工荟萃,莫盛于京华。往者,六大班旗鼓相当,名优云集,一时称盛。嗣自川派擅场,蹈蹯竞胜,坠髻争妍,如火如荼,目不暇给,风气一新。迩来徽部迭兴,踵事增华,人浮于剧,联络五方之音,合为一致,舞衣歌扇,风调又非卅年前矣。……录成一稿,名之日《日下看花记》。梨园月旦,花国董狐,盖其慎哉。余别有《杨柳春词》一册,备载芳名,以志网罗,无俾遗珠之叹。凡不登斯录者。毋怼予为寡情也。这段序言,既有史识在,又有人情浓,令人为之莞尔首肯。民国以来,由于出版业的发达与报刊传媒业的勃兴,又使得关于演员的记载、评选和评论蔚为大观。民国27年(1938)由徐慕云编著的《中国戏剧史》(上海世界书局出版)卷一专列《古今优伶戏曲史》,以编年体形式,研究家的眼光,纵述自先秦以来直到民国戏曲演员的大的历史线索与知名演员,颇具史家眼光。近些年来,北京学者孙崇涛、徐宏图等人合著的《戏曲优伶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和上海学者谭帆的《优伶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先后问世,这都是关于中国历代演员事迹的研究著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戏剧艺术家的位置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提高。在全国政协委员和全国人大代表的席位中,戏剧家特别是戏曲表演艺术家都占有一定的比例。与此同时,关于戏曲表演艺术家的各种传记资料愈来愈繁盛起来。最富盛名的自传性著作,是梅兰芳的《舞台生活四十年》。关于盖叫天的《粉墨春秋》,也激励过业内外的诸多读者。20世纪末叶到21世纪初叶以来,戏曲艺术家的传记纷纷面世。诸如河北教育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等多家单位,都出版过不少戏曲家传记。有鉴于目前出版的一些戏曲家传记,还存在着收录偏少、体例不全的遗憾,随着新资料的发现、新人物的涌现,社会各界迫切需要一套相对系统、完整些的戏曲人物传记资料。这既是对于钟嗣成、夏庭芝等人开拓的曲家与伶人传记之风的现代传承,也是在国学与民族艺术学越来越受到全民重视的前提之下,从戏曲艺术家传记方面所做出的积极呼应。在中国已经崛起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的今天,在中国商品出口多、文化输出少的不对称情形下,在国际社会与世界戏剧界关于中国民族戏剧的热切关注下,一部系统的中国戏曲家传记丛书呼之欲出。作为中国戏曲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的专业化最高学府,中国戏曲学院理所当然地应该担当起编纂中国戏曲艺术家传记丛书的重任。而且今天的戏曲艺术家丛书,既包括了演员与编剧在内,也同样不会遗漏著名的戏曲音乐家和舞美设计家等不同专业的代表人物。中国戏曲学院的表、导、音、舞、美等不同系科,都对本专业的佼佼者了如指掌。在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三结合的编纂模式下,在文献资料收集、当事人采访调查、专辑文本写作修改等较为漫长的过程中,学院都有着较为雄厚的人才基础。有道是铁打的校园水流的学生,也只有中国戏曲学院才能一直具备较为丰富而新鲜的专业化人力资源。在北京市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的慧眼关照下,在中国戏曲学院领导与师生的有效指导与大力参与下,在社会各界贤达众人相帮、共襄盛举的积极姿态下,中国戏曲艺术家丛书终于正式立项,并将从2010年开始,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首批25种人物传记。本辑丛书首批推出的25种传记,都属于中国京昆艺术家的可观序列。昆曲,既是京剧之前最具备代表意义的“前国剧”,又是戏曲剧本文学性较强、表演艺术趋于典范精美的大剧种,还是2001年起首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到“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具备较大国际影响的古典剧种。从1917年开始,吴梅先生在北大开辟了戏曲教学的先例。在他的指导、启发和参与下,由上海的实业家穆藕初赞助,昆剧传习所在苏州正式开班,培养了承前启后的“传”字辈演员。设非如此,兰苑遗音,古典仙音,险些儿做广陵散,斯人去矣,芳踪难寻。至于北昆的韩世昌、白云生等人,也都是正式拜过吴梅先生的嫡传徒弟。这些人,这些事,不可不写,不可不传。京剧,至今被公认为中国戏曲最具备代表性的剧种,海内外的不少人索性将其称之为“国剧”,也能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同。京剧表演艺术家,流派纷呈,各称其盛,具备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也在世界各国都具备较高的知名度。这些角儿,这些流派,不可不述,不可不歌。因此,昆曲类传记中,首先推出的是近代戏曲学术大师吴梅、昆剧表演艺术大师俞振飞和素负盛名的昆剧“传”字辈老艺人;京剧类传记中,梅、尚、程、荀等四大名旦的传记当然也名列前茅。王卫民、唐葆祥和李伶伶等戏曲传记方家给了我们莫大的支持,在此要致以衷心感谢。细心的读者很快将会发现,在本套丛书中,既有众所公认的戏曲界名家大师,也有还正处在发展过程中的年方盛年的代表人物。或许有人要问:既然日传,树碑立传,盖棺才能论定,中年才俊尚还处于发展过程之中,缘何仓促为之写传?此问有理,但又不全正确。须知任何一时代较有影响的人物,首先是被同时代的人们所热爱。举例说来,于魁智、李胜素和张火丁等人都还处在发展前进的艺术路上,可是他们也确实拥有大量的观众群。那些忠实的粉丝们,迫切需要知道他们心中偶像的更多情形。那么,为同时代的人们的戏曲界偶像树碑立传,实属必要。再比方今天我们的诸多梅兰芳传记,实际上更多的是具备历史文献的意义,因为现存的大部分观众再也无缘得睹梅大师演出的现场风采了。更有甚者,我们与《中国京剧》的朋友们总是在计划某月某日去采访某一位德高望重的艺术家。可是每当我们如期去实地采访时,常常会发现老人家年事已高,对于昔日的风采与精彩的艺术,已经很难清楚地加以表述了。英雄暮年,情何以堪?至于有时候看到讣告上的名家,原本已经列入我们要拜访的日程表上,但是拜访者尚未成行,受访者却已经远行,远行到另外一个遥远而不可及的世界中去也!天壤永隔,沟通万难,那就更属于永远的遗感了。有鉴于此,我们提倡两次写传法或日多次写传法。此次先写名家的壮年时期,未来再补足传主的晚年事迹,这样的传记,也许更加齐备可靠一些。若必要年老而可写,若必等盖棺而论定,却使后人对前辈艺术家知之甚少,叙之渺渺,称之信史,恐也非理想之传记。我们打算用三年时间,首先推出京昆艺术家当中的重要评传。三年之后,评传工程将向着越剧、黄梅戏和豫剧、粤剧等地方戏的各大剧种之领军人物转移,持续推进。积之以时日,继之以心力,伴随着梨园界各方贤达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支持,中国戏曲艺术家的系列评传就一定能够在太平盛世当中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共同托举出中华文化中戏曲艺术家的辉煌群像。评传的生命力在于讲述一个个真实的故事,演出一幕幕人生的大戏。但是如何讲好故事,怎样使得故事讲得精彩动人,令人读后余香满口,味道袭人,实属不易。《史通》说:“夫史之称美者,以叙事为先,至若书功过,记善恶,文而不丽,质而非野,使人味其滋旨,怀其德音,三复忘疲,百遍无斁。”戏曲艺术家们在舞台上创造了富于美感的各色人物形象,但在生活中却还是一位凡人,或者说往往是一位烦恼更多的凡人。如何使得生活中的凡人和舞台上各色才子佳人、贤士高官和其他或正或邪的人物形象有机地对接起来,更是亟需在传记写作过程中不断探索的难关。评传包括家族身世、教育承传、艺术人生和舞台创造等部分,也酌选精彩而有历史价值的照片,以期图文并茂,赏心悦目。评传强调文献记载、口述历史与适度评述相结合。附录包括大事年表、源流谱系、研究资料索引等。每位传主的评传大约15万字,俱以单行本方式印行出版。本套丛书所收人物的时间跨度,大抵在20世纪初叶到21世纪初叶。百年之间,风云变幻,梨园天地,名家辈出。区区~套丛书,尽管编者力图使之相对完整系统一些,但挂一漏万、沧海遗珠的现象,还是不能避免。即便收入本丛书中的名家大师,由于多侧面历史的诸多误会以及材料的相对匮乏;由于诸多热情有余、经验不足的年轻人的参与,错讹之处,在所难免。尚求方家不吝指正,遂使学问一道,有所长进;梨园群星,光芒璀璨。这也正好呼应了马克思的人物传记理想,那就是写人物应当从感情气势上具备“强烈色彩”、“栩栩如生”,力求达到恩格斯关于人物形象应当“光芒夺目”的审美理想。尽管为梨园界的艺术家们作传,从理论上看厥功甚伟,但是实际工作却常常会举步维艰。甚至梨园界的一些同仁乃至某些传主的家属学生,也都会存在着一些不一致的想法。尽管前路漫漫,云雾遮蔽,甚至常常山重水复,坎坷难行,但是坚定的追求者和行路人还是会历经干辛万苦,抹去一路风尘,汇聚锦绣文章,迎来晨曦微明。彼时彼刻,仰望戏曲艺术的长空,那一颗颗晶莹的晨星正在深情地闪烁着动人的光华。晨钟响起,无限芳馨远播,那正是全体传记写作人和得以分享传记的读书人,以及关心本套丛书的戏迷和社会各界朋友们的无量福音。谢柏梁2010年3月21日写于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

内容概要

《余叔岩传(修订版)》力图在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化史和整个京剧老生发展史的背景下,在社会演变的运动过程中,展现余叔岩的一生经历和业绩,体现他的文化价值。与此同时,作者也不愿为尊者讳,对他年青时的荒唐、晚年时的迷信、性格上的缺点、思想上的局限,都一一据实而写。
《余叔岩传(修订版)》作者翁思再,自幼受家庭影响,熟谙京剧典故,加之丰富的观剧经验,故而对京剧有精深而独到的研究。他长期从事新闻工作,语言流畅、生动,极富感染力。

作者简介

翁思再
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新民晚报》高级记者、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祖籍江苏吴县(今属苏州),出生于上海。青年时期在吉林驻军文工团任京剧演员和创作员。20世纪80年代初进入《新民晚报》工作,为复刊初期骨干,曾获“中国新闻奖”。历任《新民晚报》文化部负责人、驻北京记者站站长、特稿部副主任。《新民晚报》与《文汇报》联合组建“文新报业集团”后,历任《文汇电影时报》副主编、集团宣传办公室副主任、集团文化发展中心顾问。
在学术上师从王元化和刘曾复,为国内知名京剧学者、剧作家。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演讲过《梅兰芳》和《伶界大王谭鑫培》。编有《京剧丛谈百年录》、《余叔岩研究》、《两口二黄》等,著有《余叔岩传》、《非常梅兰芳》、《翁思再评说谭鑫培》等,是《京剧大百科全书》京剧音韵系列条目的撰写者、《孟小冬唱腔集CD》的主编者。剧作有《大唐贵妃》、《玄奘出关》、《道观琴缘》、《唐寅与秋香》、《杨贵妃与谢阿蛮》等。

书籍目录

总序(谢柏梁)
第一章 余三胜奠基
一、余门秘笈
二、七十四句“我好比”
三、收徒谭鑫培
四、“如今特重余三胜”
第二章 余紫云之谜
一、幼入私寓
二、“花衫”鼻祖
三、课子余第祺
四、卒年之考证
第三章 小小余三胜
一、做不做“严郎”
二、发祥于天津
三、击败小桂芬
四、逼走麒麟童
第四章 荒唐年少时
一、迷上王克琴
二、兄弟反目
三、一个戏子,半个和尚
第五章 做陈德霖的女婿
一、在总统府谋职
二、跟陈德霖练嗓
三、娶陈淑铭为妻
第六章 拜谭鑫培为师
一、谭老板艺不轻传
二、向陈彦衡问艺
三、春阳友会
四、梦想实现了
第七章 谭门学艺
一、《太平桥》史敬思
二、《失空斩》王平
三、“捋叶子”
四、谭师嘱托
第八章 在张勋和王克琴之间
一、张勋召见
二、王克琴的“邀请”
三、尴尬而不被动
第九章 为兰弟挎刀
一、加入翊群社
二、精排《游龙戏凤》
三、戏码六十天不翻头
第十章 脱离喜群社
一、加工《打渔杀家》
二、汉口之役
三、惜别演出,大煞风景
第十一章 与杨小楼、张厚载
一、《八大锤》和《定军山》
二、张勋堂会
三、斗士张厚载
四、在骂声中成长
第十二章 上海滩沉浮记
一、首尝下马威
二、“余三排”
三、硬撑《空城计》
四、周信芳不计前嫌
第十三章 颠峰岁月
一、“双庆”“崇林”相抗衡
二、也算“内廷供奉”
三、尝了“子弹”又尝“炸弹”
四、受黄金荣欺负
五、纳妾风波
第十四章 剧艺鳞爪
一、《审头刺汤》、《失印救火》之念白功夫
二、《探母回令》、《连营寨》、《卖马》
三、《战宛城》、《南阳关》、《艳阳楼》
四、《法场换子》:反二黄佳构
第十五章 梅杨余“三大贤”
一、三峰并峙堂会戏
二、走向典雅和纯正
三、在天津吃倒好
第十六章 第二次罹病
一、杨许失和,调解失败
二、奈何娼优并举
三、拒绝杜祠堂会
四、杜月笙未报复
第十七章 北平国剧学会
一、门庭若市
二、登上学术讲坛
三、第一部京剧音韵论著
四、与齐如山的龃龉
第十八章 课徒轶事
一、谭富英与杨宝忠
二、陈少霖与王少楼
三、陆素娟风波
四、陪张伯驹演《空城计》
第十九章 嫡传私淑皆俊杰
一、李少春:惜未尽材
二、孟小冬:散金求艺
三、杨宝森:苦学成才
四、奚啸伯及其他
第二十章 十八张半唱片
一、《沙桥饯别》灌片始末
二、百代、高亭之片:登峰造极
三、长城、国乐之片:炉火纯青
四、唱片和舞台演出之异同
第二十一章 “三与堂”晚景
一、换子情结
二、择婿、遗嘱及其他8
三、哀荣和遗憾
尾声
附录一 余叔岩年表([台湾]李炳莘辑)
附录二 余叔岩研究资料索引
首版后记(翁思再)
修订版跋(翁思再)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第一章 余三胜奠基话说道光年间,京师徽班云集。徽班,出自“色艺最优”的安庆,却并非今天的徽剧,台上也并非仅唱安徽的二黄调,而是诸腔杂陈,如西皮、秦腔、梆子、弋阳腔、罗罗腔等。徽者,美也。地方戏的“山野之花”妍丽多姿,时称“花部”或“乱弹”,新鲜异常,迅速流行,便沉重撼动了“雅部”——昆曲数百年独领风骚的地位,以致昆曲艺人也纷纷转搭徽班。最早在京城享大誉的徽班演员,是乾隆末年率班进京的高朗亭。其后,又先后有米应先(喜子)、余三胜、王洪贵、李六等湖北人。湖北角儿所唱的楚调,初呈皮黄合奏的风貌,又以西皮调为显著特色。本书主人公余叔岩的祖父余三胜,出身于鄂皖边界大别山下罗田县的一个望族之家,颇有文化底蕴。余三胜擅唱的西皮调,是陕西、甘肃的西秦腔进入湖北后,经当地艺人改造而形成的一种腔系,又称“襄阳调”。他是科班出身,学成之后巡演于湖北、安徽各地,于道光初年辗转北上,先在天津驻扎,与胞弟、花脸演员余四胜,以及后来成为名丑的刘赶三等一起,在侯家后群雅轩票房走票。余三胜唱红后进入北京,又很快走红起来。此后若干年,另一位杰出的徽班艺人程长庚在京城大红。程长庚出生在安庆地区的潜山县,也属鄂皖边区。他是米应先的学生,虽然比余三胜小9岁,但天赋很高,擅唱二黄调,不久就同余三胜分庭抗礼,成为一时瑜亮。一、余门秘笈这是一个艺术嬗变、群星辈出的时代。余三胜、程长庚争奇斗妍一个时期后,观众的视线又被一位名叫张二奎的下海票友所吸引。一日,春台班主余三胜早早来到广德楼戏园后台,前台管事前来禀报:“余老板,今儿上座不行,观众都到广和楼听四喜班张二奎去啦!”余三胜沉吟片刻,说道:“赶紧贴出去,我饶一出《鱼肠剑》!”于是管事的马上去改写水牌,再挂到戏园子门口:今日特烦余三胜老板双出中轴:鱼肠剑大轴:击鼓骂曹加演不加价望看客周知当时京城的茶园戏馆,集中在前门外,尤其在大栅栏一带,几乎每隔几十米就有一家戏院,如大亨轩、广德楼、庆和园、同乐园、庆乐园、三庆园、中和园等。除三庆、春台、四喜、和春四大徽班外,还有嵩祝班、金钰班、大景和班……各班数日一轮,每月周而复始,在各戏院“转轮子”,一片繁荣景象。那时没有电灯,而且清政府禁演夜戏,因此每天演日戏,戏迷们中午过后就来到这一带转悠,选择自己喜欢的角儿和戏码,在相应的戏园子购票入场。是日,余三胜加演不加价的消息迅速传开,人们纷纷来到广德楼。《鱼肠剑》响锣,余三胜扮演伍子胥出场,唱罢第一句西皮原板:“一事无成两鬓斑,叹光阴一去不回还……”在过门声中朝台下望去,只见看客满座,他这才放下心来,接唱:“日月轮流催晓箭,青山绿水常在眼前……”整段圆满唱毕,观众轰然叫好。及至大轴戏《击鼓骂曹》,余三胜更加卯上,演得热热闹闹,令观众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与此同时,久踞三庆园的程长庚也常以加演方式与张二奎争观众,甚至于“日三奏技”。然而张二奎却稳坐泰山,每日只演一出,包卖满堂。余三胜嗓子再好,体力再强,长此以往,也挡不住每天双出的折腾。他心里想:张二奎是票友出身,为什么我们科班出身的反而唱不过他?于是决定抽空去看一场张二奎的演出。张二奎比余三胜小12岁,出生于河北衡水[1],幼习经纶,深通文理,青年出任为官,任都水司经承。他天生一副响遏行云的好嗓子,酷爱皮黄,为官时经常粉墨登场,被上司认为“不务正业”,受到撤职处分。于是,张二奎一不做二不休,索性下海当正式演员了。那是一个夏日的午后,余三胜着一袭长衫,特意戴一副玳瑁眼镜,略事化装,来到广和楼。只见戏园门口悬着一幅楹联:一声占尽秋江月,万舞争开春树花。余三胜自忖:听说张二奎的嗓音特别响,想必这副对联是在捧他。这里摩肩接踵,拥挤不堪,余三胜被人流裹进戏园,在池座傍桌坐定,满头大汗。在清代,茶园即戏园,都是砖木结构的长方型棚式建筑。在其一端,截五分之一的地面为后台;外边即是六七米见方的一个砖台,台唇突出,三面有矮栏,四角有明柱,油漆彩绘,恰似宋元时演杂剧的场所——勾栏的风貌。戏园的客座分楼上楼下,所谓楼座,是左右两侧连通后部的空中回廊。楼上两侧近临戏台处,各以屏风隔为三四间,此为“官座”,相当于今天的包厢。楼下分作池座、廊座,均为平地,廊座地面比池座高30厘米,因此戏台前的观众大厅形似水池,廊座则又有两廊和后廊之分。

后记

《余叔岩传》原是十年前河北教育出版社《京剧泰斗传记书丛》中的一种。该丛书初定出版十种,后来发现未把杨小楼和余叔岩列入,颇为不妥。为增补起见,中国艺术研究院刘梦溪教授受出版社委托,电请王元化先生物色作者。元化师曾为拙编《余叔岩研究》作序,知我对这个课题有兴趣也有积累,于是在他的提议下,我承担了《余叔岩传》的写作任务。此番上海古籍出版社以更大规模出版《中国京昆艺术家传记丛书》,来同我商议将《余叔岩传》列入的可能性,其时我恰在考虑修订此书,于是决定合作。为什么要进行修订呢?首先是因为近十年来余叔岩研究有所进展。在准备百家讲坛《伶界大王谭鑫培》演讲的过程中,我又把老生艺术的历史梳理一遍,进一步认识到对待诸流派不能等量齐观。我根据“无腔不谭”之承传发展的实际情况,捻出了“谭鑫培体系”的理念。其中,余叔岩是对谭鑫培艺术本体的完善和深化者。余叔岩研究的新信息还有许多,比如关于他第一次灌唱片的时间,原来几种说法都在1921年前后,现在确证是1925年,与第二次灌唱片在同年而不同月。原书写作过程中曾被要求加强故事性以求扩大读者面,于是我就凭着想象对传主的生活经历作了一些渲染,然而实践下来效果不好。写传记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应该留下信史,而添枝加叶会冲淡真实性。因此,我觉得有必要修订《余叔岩传》,以反映新的研究成果,除掉原书的赘疣和误载。通过对传主一生事迹之真实的叙述和提炼,我想让读者看到两百年京剧长河里一个华彩乐章的缩影,看到在社会急剧转型的过程中前辈皮黄艺人的生命状态。京剧能够成为全世界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决非凭空而至,她是精英群体艰苦探索、顽强坚守的结晶。余叔岩的一生短暂而精彩,其中有欢乐,有苦痛,有汗水,有恩怨。天才的成功并非只凭天赋,为了不被社会环境的恶浪裹卷而去,他们有一个善于接受教训、不断战胜自我和以正祛邪的行为科学过程。在完成了这个表述之后,我希望本书有励志作用,能给青年朋友以有益的启示。为使本书赏心悦目,修订版在图片方面进行尝试,除了呈现老照片以外,还特约著名画家朱刚贡献戏曲绘画新作,希望它们在演绎和解读内容的同时,为本书增添视觉观赏点。著名书家许宝驯先生的题签端庄灵秀,是余派艺术的书法演绎,也为本书增色。责任编辑钮君怡小姐组稿时任劳任怨,抢稿时夜以继日,可见拳拳之心。谢柏梁学兄的垂青使我早日实现了修订之愿。在此一并表示由衷的谢意。翁思再2011年初夏

编辑推荐

《余叔岩传(修订版)》是中国戏曲大家族中成就最高、最有代表性的剧种之一,它曾经风靡全国,征服了千千万万的观众。但它在艺术上的完整性、成熟性也相应地带来了更多的凝固性,受时代的挑战也更严峻。它的丰富、深厚的艺术蕴涵必须尊重,必须继承,但面对当前的现实,更需要重视革新发展。唯有革新发展,才能真正摆脱自己的困境,走向与时代结合的康庄大道。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余叔岩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条)

 
 

  •   余叔岩是我比较喜欢的京剧名家,这本传记相当不错,用了两个通宵看完
  •   喜欢京剧吗?喜欢京剧而不知余叔岩,算不得京剧的爱好者。喜欢京剧、热爱余叔岩,怎能不读此书?
  •   是我看到的到目前为止介绍余叔岩最全面的书。
  •   京剧中的老生行是不能不谈余的,喜欢京剧的人应当看一看。里面许多故事会令你感兴趣。极个别处不知是排版问题还是其他问题,竟然出现了《搜股救孤》(第248页)这样的低级错误。
  •   可视如菊坛跌宕之史,盼拜读翁先生之谈艺赏析大作。
  •   挺好的一本书,199-210页装订倒了,估计是质量问题
    考虑到麻烦,懒得换了
    要是珍藏,肯定换
  •   还可以。除了一些作者找不到资料、从而臆想出来的情节之外,还是不错的。作者多年来积累了不少资料,详细展现了余大师一生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寻轨迹。只是虚构的部分着实有些让人失望,其实找不到资料就找不到好了,宁缺勿滥。
  •   修订后比原版好,是了解余氏生平艺术的基本读物。
  •   总的很好,但书中印刷错误较多
  •   内容比较详实,是值得一读的书
  •   没有细节的描述,只是流水记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