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时代的中国图像

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作者:黄时鉴  页数:40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黄时鉴,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浙江大学图书馆馆长;浙江大学韩国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蒙古史学会理事;中国元史研究会理事;中国对外关系史学会理事。他的专著有《东西交流论谭(第二集)》、《十九世纪中国市井风情——三百六十行》、《利玛窦世界地图研究》、《解说插图中西关系史年表》、《维多利亚时代的中国图像》等近30部。本画册收录了维多利亚时代《伦敦画报》刊登的百余幅关于中国印象素描,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图像,真实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现状。

书籍目录

导言《伦敦画报》,其图像及其价值《伦敦画报》上的中国图像《伦敦画报》特派中国的画家本书所收图像在西方中国图像史上的地位和意义说明图像图像索引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维多利亚时代的中国图像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林凤生

    一年多前,我从《科学时报·读书周刊》上获悉《中国通商图》的出版。这本汇集了十八、十九世纪因不同原因来华的欧洲人所绘的400幅写生画画册的问世,让我这个美术和史学爱好者欣喜不已。在书中,我首次见到亚历山大、阿隆、博尔热等欧洲画家笔下的晚清社会,栩栩如生的画面使人有亲临其境之感。我仿佛回到200年前,置身于闭关自守的大清帝国。阅读此书给人带来的愉悦是难以言表的,唯一感到的不足就是画面太少,看了还不过瘾。我想一定还有许多西洋画家所绘的晚清图像存世,不知何处可觅。

    这个问题如今已经有了圆满的答复:浙江大学黄时鉴教授趁在国外访问之际,从旧金山加州伯克莱分校图书馆借到《伦敦画报》的合订本,复印了从1842~1894年间刊出与中国相关的版画400余幅,汇编成册,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书名为《维多利亚时代的中国图像》。把这么多具有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的图像汇集起来,无疑给读者的阅读欣赏、研究和利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创刊于1842年的《伦敦画报》周刊是18世纪欧洲时事画报中的佼佼者,它图文并茂,内容包罗万象,上至国际国内大事,小到街谈巷议的百姓生活,应有尽有。一百多年来,它刊登了数百幅有关中国的版画,数量之多,持续时间之长,绘画质量之高,在同时期载有中国图像的西方书刊中,没有一种可以与它等量齐观。

    将《维多利亚时代的中国图像》与《中国通商图》比较,我更喜欢前者。因为《伦敦画报》上的图像都是一种密线版画,即把水彩、素描等原作镌刻在黄杨硬木上,印出来的画面十分细腻,表现力强。更主要的是《伦敦画报》凡遇“各国新鲜事皆遗画工,驰赴其地摹绘”(《郭嵩焘日记》)。这种做法与现今新闻记者的实地采访相似。派到中国来的画家有沃尔曼、小伍德维特和辛普森等,他们不仅绘画水平了得,而且善于捕捉新闻热点,故当时在中国境内外发生的许多突发事件,如甲午中日战争、中法战争、第一列火车通车等等都留下了他们翔实的文字资料和逼真的写生画面。因此《伦敦画报》上发表的这些版画成了我们用图像来研究历史、了解晚清社会的一块他山之石。

    例如《维多利亚时代的中国图像》的封面版图就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该图的题目是:1851年8月30日女王陛下在奥斯邦宫接见中国家族。说的是100多年前中国商人远赴伦敦参加第一届世博会,受到英国女王接见的事。原图注对此作了如下说明:“英国女王在上周一给予中国绅士琼阿德(Chung A-tai)先生一家以殊荣,在奥斯邦宫会见他,其两位小脚妻妾以及姻嫂。他们新近从中国抵达英国……2月20日,一行在香港搭乘英船塞堡女士(Lady Peel)号启程,途经苏门答腊,圣海伦娜岛。随后于本月到达格瑞符森德(Gravesend)安全登录。他们来英国的目的之一就是参观大博览会(Great Exhibition),上周六他们已经如愿以偿。”事实上这里说的大博览会就是当时在伦敦举办的第一届世界博览会, 琼阿德即中国商人徐荣村,他送展的“荣记湖丝”荣获博览会金质奖章,因此女王维多利亚和她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会见了他们,并亲自颁奖(即图示的场景)。正是由于这幅版画的佐证,并经英方复函核实,使中国参加世博会的历史提前到了1851年。

    《伦敦画报》的画家在追踪新闻之余,还深入帝国的内地,到城市乡村去写生,描画了我国的河道海岸、名胜古迹、衙门考场、市镇街道、田园景色、民俗民风,以及工厂矿山、船坞车间、火枪火炮等,为我们留下了晚清生活的鲜活场景,其中有几幅如上海码头、豫园茶楼、近郊农家等素描让我觉得似曾相识,虽然它们画于一百多年前,但与我儿时的记忆相差无几。上海码头图中只见码头周围停满了黄包车,显然这里是十六铺一带,隔江相望,浦东是一片农田。如今此地是今年世博会的展址,各国奇异建筑林立,届时万商云集,为世间第一等锦绣繁华之地。

    最让我叫好的是《伦敦画报》的画家原来多是建筑师或工程师,不仅绘画素描功底好,且善于选择描述对象的方位,清楚表达其结构。较之《中国通商图》上的画(有些是二手作品),更具实用价值。例如《维多利亚时代的中国图像》书中收录的“耆英号”图有6幅之多,分别写生了船体的外形、船内大厅、神像、神龛、桨与橹、锚、船尾与舵,并标明尺寸。在文字描述中除了有关帆船的航行经历等,还对船体的结构、部件,特别是与西洋铁船之区别(如无内龙骨,桅樯和护桅索等)都有详尽的记录。可以说凭这些图文资料,造船史家就可以还原造出“耆英号”模型来。

    我想随着《维多利亚时代的中国图像》一书的出版,西洋画家的晚清图像一定会引起更多专家和读者的关注。

    《科学时报》 (2010-3-18 B3 社科 视点)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京ICP备07017567 Copyright @ 2007-2010 科学时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   兼具历史研究和艺术鉴赏的价值。和手里另一本《飞虎队在中国》一样,是历史的纪录和承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