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十日谈

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上海辞书  作者:高峰  页数:19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禅宗十日谈》作者对禅宗有很深的研究,厚积薄发,以简驭繁,用通俗的文字汇为成一本内涵广泛的禅宗面面观。通过灵山法会上的“拈花微笑”,从“达摩禅”到“东山法门”、“渐修”和“顿悟”、从《百丈清规》看禅门戒律、“一花开五叶”等“十日谈”,可以让一般读者得到有趣的禅宗知识。   《禅宗十日谈》首先从富有传奇色彩的“拈花微笑”介绍禅宗最初的缘起;再从“达摩西来”谈到祖师禅传入中国的渊源;接下来便重点介绍“慧能南禅的崛起”及其门下“一花开五叶”的盛况;当然,还得从“百丈清规”谈到“丛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化;然后,不得不涉及禅宗在中国化的进程中与道家、理学、文学艺术乃至武术的关系;最后介绍了“盎然”的禅意“在世界各国的传播和影响”。通观十篇,各自成章,而又一气呵成。《禅宗十日谈》的几位作者,都是对佛教、哲学和文学艺术等造诣精深的学者,厚积薄发,以简驭繁,汇为这一本字数不多而内涵广泛的禅宗面面观。相信本书会引起一般读者的兴趣。

书籍目录

  序  第一日 灵山法会上的“拈花微笑”——佛教禅学与“教外别传”的禅宗  第二日 从“达摩禅”到“东山法门”——早期禅宗的学说和传承  第三日 “渐修”和“顿悟”——慧能南宗禅的崛起  第四日 从《百丈清规》看禅门戒律——禅宗的丛林制度  第五日 “一花开五叶”——南禅五家的宗风  第六日 “一颗圆光含万象”——禅宗和道家思想  第七日 “自性”与“良知”——禅宗与宋明理学  第八日 幽深清远的诗画意境——禅宗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  第九日 “禅拳如一”的少林武功——禅宗和中国武术  第十日 禅意盎然——禅宗在世界各地的传播  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日 灵山法会上的“拈花微笑”  ——佛教禅学与“教外别传”的禅宗  业露华  一次,大梵天王率诸天前往灵鹫山听佛祖释迦牟尼说法。为了表示对佛陀的尊敬,也为了让众生获得大利益,大梵天王将一枝象征纯洁、高贵的金色波罗花献给佛陀。孰料,佛陀接过花后一言不发,只是手持金波罗花向与会大众展示。在座的诸佛弟子、诸护法天王面面相觑,莫测高深。唯独侍立在佛陀身边的大弟子摩诃迦叶心领神会,破颜微笑。从此,一种作为“教外别传”的佛法以摩诃迦叶为印度初祖,有了自己独立的传承法脉。然而,记载这则故事的《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是宋代以后才流传开来的,在此之前,从未见过任何人提及。那么,禅宗起源的真相究竟如何?它是否只是佛教禅学诸多分支中的一支?它同代表印度各教派修持传统的“印度禅”又是什么关系?  佛教起源于印度,然而佛教禅宗则创立于中国,因而禅宗是中国佛教宗派。它的出现,体现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同印度宗教学说的融合与吸收,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佛教徒对印度传来的佛教思想的创新和革命。  唐宋以后,佛教的禅宗发展很快,经过历代禅师们的发扬光大,很快使禅宗发展成为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之一。禅宗的思想学说对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文化、艺术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仅如此,通过中外文化交流,禅宗的教义学说还传到了朝鲜、日本等邻国,并且同样对这些国家的宗教、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近代,西方许多哲学家越来越注意到东方哲学思想和宗教学说中所包含的深奥的精神内涵,于是东方的宗教哲学和教义思想在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广泛流行。在这种情况下,经过中国、日本的学者和宗教界人士的宣传介绍,特别是日本禅学家铃木大拙的大力弘扬,在西方形成了一股对禅的研究和实践的热潮。禅的思想学说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从“灵山法会”说起  说到禅宗的起源,禅师们就会向你津津乐道地叙说起关于灵山会上,世尊释迦牟尼“拈花示众”的故事:  相传,当年佛祖释迦牟尼经常在灵鹫山上,聚集众弟子演说佛法。有一次,经常率领诸天前来听闻佛陀说法的大梵天王,为了表示对佛陀的尊敬,同时也是为了能使众生获得大利益,即以一枝金色波罗花(波罗是梵语音译优波罗、或优钵罗之简称,是莲花的一种。古代印度习俗,以莲花代表纯洁、高贵之意,佛教中常以莲花代表佛法。)献给佛陀。佛陀未发一言,只是手持此金波罗花,高高举起,向与会大众展示。当时在座的诸佛弟子、诸护法天王及其他前来听佛说法者,都对佛陀这一举动不解,莫测高深,不知是何用意。唯有侍立于佛陀身边,一直在用心听佛说法的大弟子摩诃迦叶,心领神会,悟解了佛陀的意思,便破颜微笑。这时,佛陀已知摩诃迦叶能够担当护持佛法的大任,便向大众宣布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嘱于摩诃迦叶。”  这就是禅宗所传的所谓“拈花微笑”的故事。这则具有浓厚神话色彩的故事,表达了禅师们这样。一种信念:佛陀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有深刻含意的。这就是佛祖要弟子们懂得,掌握佛法,必须领会佛教的根本精神。这种根本精神,不是语言文字所能表达的。大迦叶破颜微笑,恰恰表明了他已经领会了佛陀的思想精髓。于是,作为“教外别传”的禅宗,就在这“拈花微笑”、“心心相印”的刹那间,被传承流传下来。而摩诃迦叶,也就成了传承禅宗的西土第一代祖师。  佛陀于灵山说法,拈花示众,大迦叶破颜微笑,这一故事见于《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据宋代智昭所作的《人天眼目》第五“宗门杂录”中说,当初王安石与佛慧泉禅师谈论禅学,王安石问禅师道:禅家所说的世尊拈花的典故,出于哪一部经典?禅师回答说:藏经中不见记载。于是王安石告诉他说,我曾经在翰林院,偶尔见到《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三卷,这部经中所记甚详,等等。此外,在宋代其他一些佛教著述如《佛祖统纪》、《释氏稽古略》等著作中,也都记有此事。这些材料说明,所谓《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这一部经典,在宋代以前未见任何记载和著录,至于王安石与佛慧泉禅师的谈论,究竟是否确实,也很难说。因此,很早就有人对《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提出过许多疑问。只是到了宋以后,禅宗日益兴盛发展,并在社会上广泛流行,这一传说故事才越传越广,成为禅门一则著名的公案。  其实,中国禅宗所说的“禅”,与印度佛教所说的“禅”,其内容和含义有很大的不同。如果对佛教教义及禅宗思想稍微有一点了解,就会很明确地得出这一结论。下面我们就来分别谈谈印度佛教传统的禅以及中国禅宗所说的禅。  印度禅和中国禅  “禅”之一词,本是梵文“禅那”(Dhyana)的略称。其意译为“静虑”、“思惟修”等,即安静地坐在那儿,集中思虑,排除杂念,沉思默想。通过精神高度集中,使心的思虑作用集中到某一点,从而达到使心宁静,不受客观外界各种因素干扰的作用。这是-一种精神和意念的修炼方法。在印度,不仅是佛教,这种旨在精神修行的方法还为其他各种宗教的哲学派别所采用。中国唐代僧人圭峰宗密曾经在他所著的《禅源诸诠集都序》中将各种各样的禅归纳为“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最上乘禅”等五种。其中的“外道禅”即是指佛教之外印度其他各种宗教和哲学派别中流行的各种禅法。  禅的修习方法,其渊源可追溯到古代印度吠陀和《奥义书》的时代。在印度最古老的经典《梨俱吠陀》 (约形成于纪元前20世纪末)中,就已经出现了“瑜伽”(yoga)一词。所谓“瑜伽”,本来的意思是“相应”,就是指通过静坐调息等方法摄心静虑,达到精神修炼的目的。到了《奥义书》时代,这一精神修行方法又有了新的发展。 《奥义书》中所讲的瑜伽,是指通过静坐冥想,深思默虑,进而控制意志,抵御外界的侵扰,从而使主观意志的“自我”与客观的宇宙精神,即“梵我”相结合,达到“梵我同一”的境地。到了佛陀时代,这种精神修行方法几乎被各种宗教派别和哲学流派所采用,例如耆那教、数论派、胜论派等,大多注重这种精神修炼。但各自所选择的具体做法有所不同,因而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所谓“外道禅”。  佛教所说的禅,和这些外道禅的不同之处在于:各种各样的外道禅,大多数主张灵魂说,他们习禅的目的就是要让作为主观精神的人的灵魂(“我”)与作为客观精神的世界本体(“梵”)相结合,从而达到精神解脱的目的。佛教不承认有人的精神主宰_灵魂的存在。尽管在原始佛教中,对有关灵魂的问题含糊其辞,甚至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但总的来说,佛教不承认有灵魂之说。“无我”作为佛教的基本教义,被称为佛教根本原则的“三法印”之一,就说明了这一点。  其次,外道多以禅的修炼为最终目的,以获得禅修的境界为最高境地;而佛教则以禅为宗教修行过程中的一一个阶段,仅仅是将其作为获得最高智慧的手段和途径。相传释迦刚出家时,曾到处寻师访道,也先后到一些外道的所谓“仙人”,如阿逻罗?迦罗摩(数论派先驱者)和郁陀迦?罗摩子等处,向他们学习禅定修炼的方法。后来他觉得他们的这些修行方法并不能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不能使自己得到最终的解脱,于是便离开了他们。他经过多年的探索和艰苦的修行,最后终于在菩提树下得悟成道,成了所谓大觉大悟者。这时他的禅修,因与智慧相结合而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全部佛学,可以概括为戒、定、慧三学。“戒”,是佛祖释迦牟尼为其弟子制定的各种戒规。这是佛教弟子必须遵守的日常行为规范和准则,也是佛教伦理观的具体体现。“定”,梵文音译为“三昧”,或“三摩地”(Samadhi),意为等持,指集中全部精神,使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佛教认为这是获得正确的认识和智慧的先决条件。禅的修行方法就属于“定”的内容。由于禅与定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中国佛教往往将两者合称为“禅定”。“慧,,即指智慧,但这不是通过普通的认识手段所获得的智慧,即并非指我们日常所说的人的知识和聪明才智。佛教认为,普通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法和手段,只能获得“知识”而非“智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禅宗十日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