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笔录

出版时间:1998年12月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勒·克莱齐奥  译者:许钧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诉讼笔录》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作者曾被评为尚健在的最伟大的法语作家,从成名作《诉讼笔录》到《流浪的星星》《非洲人》,他始终对现代社会的种种弊病格外敏感,人类的灵魂似乎在遥远的异乡找到归宿。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诉讼笔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6条)

 
 

  •     有部电影名叫《朗读者》,因为它,让我觉得凯特·温斯莱特魅力十足,因为它,让我去买了原著,想一窥电影中那些抓住我眼球的细微描写。但是现在我已经忘了那书,只记得那电影,看来还是画面能迅速激起人的反应,而不深入骨髓的文字是没有这种效果的。书和电影里面,米高是朗读者。朗读在古代西方是种高贵的消遣,贵族家里召开宴会后,会让奴隶读一本书,然后他们在一旁静静地听。在这种活动中,奴隶慢慢地念完了《理想国》,《历史》,《形而上学》等在现代人看来深奥难懂简直不知所云的东西。那些奴隶,是朗读者。
      
      花了不到三周时间朗读完了《诉讼笔录》,这是半年后我第二次翻这本书,这一次不是默读,而是朗读,为了赶在我生日之前,轮回的生日前。那是因为创作这部小说的作者勒·克莱齐奥是在他23岁时写成的。这是他的处女作,一出世,便惊人。很难想象这是1963年出版的小说,而克莱齐奥写这部小说又在这之前。小说的主人公名叫亚当,那是创世之子的名字,隐含了作者想要表达的一层意思。在书的结尾,亚当想象自己慢慢地变小,整个人蜷缩在一起呈婴儿状,最后退回了母体。
      
      23岁的克莱齐奥完成了他文学生涯的首次起飞,而且是一飞冲天。他的小说总是关注着社会中的边缘人物,这些人物往往被社会所遗忘,遗忘的结果则使他们堕落,这点在《飙车》和《燃烧的心》中表现。亚当是个智商高超但又脱离社会的青年,他住在一所被弃的别墅里,终日逛着海滩,看着太阳,跟踪着狗,观察着别墅周围的情况,最后因为在马路上放声演讲被关进了精神病院。这一片段反映了社会上人们是不容许出格的人存在,如果他们言行怪异,那只有疯了可以解释。如果人人都疯了,那正常的就被关进精神病院了,所以王朔说过“社会上多少人疯了都不知道,在演正常”。
      
      太阳是《诉讼笔录》中经常出现的背景,那光线洒下,总会产生奇妙的效果。在病房里,亚当隔着被划成12格的窗户看着射进的阳光,脑中回荡着反光的黑点,斑影交错。他讨厌物质文明,所以经常与自然交流,他会看着别墅外面的玫瑰树,下雨天在海滩双手撑在栏杆上看着远方的大型搜救舰缓缓吊起因遇难而沉入海底的船只。他会用桌球一个一个的砸向一只瞎眼的大白鼠,最后将它砸得脑浆迸出,又或是紧紧地跟着一只狗,跟着它上马路,跟着它来到百货商场,跟着它来到商场地下一层,看着它与一只黄色的母狗交配,跟着它走到主人的身旁坐下。亚当像是漫无目的,又像是循规蹈矩,他出其不意地做着他想做的事,想着他想想的问题。他白天在城市间游走,夜晚回到别墅里休息,他在黄色的作业薄上记下他被送进精神病院最后几天的想法和生活。
      
      在精神病院安静的房间里,他仿佛使他的精神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他与几个研究精神病的学生交流时,他进一步阐述了他的想法,表明了在他脑中那因为现实而脱离于现实的种种想法,他们让那几个学生恍惚,特别是和亚当交流最多的朱莉安娜·R感到恍惚。究竟谁?才是病人?亚当,这位神之子,他逃离物质文明,他反复思考,因为上帝知道最后他会越来越接近他,他会泄露更多的天机,所以让他得了失语症。脸部表情的微微颤动无法向世人表达他想说什么,他也乐于这样,沉默地不开口,眼睛看着天花板,他一定想到了波德莱尔的那句“凡人的眼睛在最深邃的时刻,也不过是些模糊哀愁的镜子”。
      
      种种原因让我选择朗读这部小说,或者说,这部充满符号的文本,它以脱离传统小说的片段和诗化的语言带给我朗读的快感。书的封底有这么一句话:逝者的名字,也许,还有生者的螺旋轨迹、签名,日期,时间,年份,月相,风,潮汐,太阳耀斑,树叶,蛇鳞,蜈蚣千足,山脊,古迹,盛宴后的残羹冷炙,残渣,残渣!这就是我的领域,我的牢狱,我出不来;但是我喜欢数沙子,给每一粒沙子起名字,这是我存在的唯一理由。当我朗读时,这也是我存在的唯一理由。
      
      一个人一辈子写了好几部小说,但是他其实就写了一部。因为就那一部,代表了他想说一切。我相信未成名前任何人对自己的创造都是饱含心血与热情,它没有杂质,它只有心。克莱齐奥在23岁完成这部小说,我赶在23岁的出口处读完了它,这是我对他所表达的敬意,这是我向他的一次致敬。我相信他的文字通过朗读他的最初已经融入了我的心中,融入了我的骨髓,继而通过我的努力把他物化的描写融入我新的文体。
  •     
      
      
       这部“小说”太令人惊奇了。
      
       据说作者勒•克莱齐奥被称为“新寓言”作家。那么按照这种评价反顾这部作品的话,似应是埋伏了一些寓意的。
      
       这部小说的名字——“诉讼笔录”——本该令人联想起一种秩序森严的仪式,并且这种仪式将涉及到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但其实真实可触的唯有法庭、法官和当事人罢了,不管是“程序”还是法律的文本上所写明白的“权利”和“义务”,本身都是观念——是的,它们都是观念。
      
       所以我想克莱齐奥意义上的“现代文明”大抵象征着一个由观念秩序营构的文明。也就是说,这个文明从精神层面讲,它处理的是井然有序的、被规范化了的观念——这不禁使我另外联想起经济学家创造的一个名词:“感觉的秩序”。“现代人”之所以“现代”,乃在其本身应是具有反思性的理知能力的,这就是说,他的感情是能被理知节制的,是偶然、潜隐乃至极可能发生断裂的:他的精神方式的常态,是规范地运用理知、处理观念(各种概念),并且他总是“无意识”地自觉地完成这些工作。当然这么说可能有些晦涩,但道理其实很简单,具备理知能力的“现代人”主要以逻辑方式思维和生活,他们并且以合逻辑(比如说,符合语法,符合叙事的基本规律)的方式进行交流、过社会生活。
      
       但这部“小说”是对这种由观念所营构的现代文明的颠覆。全书的行文结构也是对合逻辑的传统文学叙事结构的颠覆——毋宁说,它本身就是流浪汉亚当•波洛的内心世界。但这内心世界恐怕会令大多数人不忍卒读,而耐心读完全书的人,也难以从这内心世界中抠出一两个亚当•波洛的创造物——所以这部小说是对亚当内心世界的“自我呈现”,而绝不是“自我独白”,因为它甚至像是一块毫无意识的无生命的物体,现代文明纷繁复杂的概念、符号、计算公式汹涌而来,在亚当那棱镜似的真空大脑中发生折射,最后积聚复合成了一幅奇特但根本没法读懂的“图谱”。于此不妨想想维特根斯坦吧,他说人思考得运用语言,而复杂的思考更得依赖复杂的文法和概念——那么当一个全无观念建构能力的人出现时,感官的刺激只是在其大脑皮层中形成图像,却是无法形成规范语句的。
      
       亚当•波洛说了不少话,但没有人能够(也许有人敢说他们能,但我不敢说自己能)从语言的角度上理解那是什么,所以小说里那些依赖精神病理学知识的人试图对亚当的作“精神病”分类工作是会失败的,并且这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他们根本没能理解亚当•波洛的脑袋是一块没有杂质的棱镜。
      
       不过这部小说固然解构了观念秩序,却未指出其背后的寓意是什么。当然从文本——也就是亚当•波洛内心世界的“自我呈现”——是找不到意义的。
      
       其实很多解构主义者只是在解构,而从未试图在解构之后再赋以何种意义。当然他们也可能狡猾地声称,这个问题留给神秘主义去回答吧。运用理知解构现实秩序的人往往会钟情于再运用理知来建构新秩序,所以在这个时候,理知仍然保持历史的一致性,具有弹性,因此它也可以被称为“可逆”的。但在本书中,我个人认为亚当•波洛所呈现出来的解构能力是“不可逆的”,因为说到底亚当•波洛并没有在思想,他只是在感觉而已。他之所以也能说话,也可以表达一些观念,乃在于这些观念终究也是被他感觉到的,但也仅止于感觉而已。而亚当•波洛并没有生活在观念中,现代文明所依赖的规范性观念和亚当•波洛的精神世界是异质的。
      
       分析至此,不免要问,克莱齐奥造就这么个人物出来,意欲为何?
      
       柳鸣九在书末的文评中指出了亚当•波洛的三种感觉方式:1.原始化;2.降格化、非人化;3.物化。柳鸣九试图揭示克莱齐奥的寓意。他认为亚当•波洛是以一个哲人、一个寓言家、一个信徒的形象站立的,并且他的三种感觉方式都显示着哲理。其中,第一种感觉方式显示了推崇原始、回归自然的卢梭式传统,第二种感觉方式隐喻了《伊甸园》中回归自然的生态平衡思想,第三种人与物同化的感觉方式,则与中国的庄子颇为类同。
      
       以我个人的观点来看,柳鸣九对亚当•波洛的三种感觉方式的解读可能还是太“现代”了一些:比如,第二种感觉方式寓意“生态平衡”?可“平衡”的表述终究是与“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背后的目光深远的功利主义相系的,它本质上是无法脱离理智的。而“原始化”和“物化”的概括,前者必然掘出历史性的经验积累,后者又是以能知能动的具有主体意识的个人的视角出发的,也都与人类理智相关联。其实当我们从第三者的角度来“评价”亚当•波洛的感觉方式的时候,因为已经在不自觉地运用自身的理智、运用先验的逻辑能力,所以我们完全无法避免观念的干扰——这正如伽达默尔所说的,每个人都活在“成见”上,且无可遁脱——所以作出合适的解释恐怕会很困难。
      
       亚当•波洛这个“人”,我觉得他只是一块没有杂质的棱镜罢了——因此有关于这个人物本身的寓意,我解读为:
      
       (1)倘若人毫无理知能力,那么他在人类社会中就是虚无的存在;因为:
      
       (2)这个人能够感觉观念,但无法抓住观念,无法组合观念,无法建构观念;故此:
      
       (3)他在由观念秩序建构的人类社会中将毫无分量,毫无「价值」。
      
       从推论(3)来看,如果要说会引申出什么“社会意义”,那就是让我们去关注一下流浪汉和乞丐,以及那些长久地挣扎在赤贫边缘的人的精神世界究竟是怎样的——这些被边缘化的群体,他们的境遇也许在触及人类尊严的底线,在逐渐堕化为一种丧失了主动维护自身尊严的反思性意识的存在物。
      
       不过勒•克莱齐奥可能另有自己的见解。他的想法也许更加抽象,而和我推导出的具有道德哲学意味的结论保持距离。他说:“亚当•波洛无疑是世界上最后一个活人……无疑是他所属种类的最后一位幸存者,的确如此,因为这个种类已近末日。”他给了亚当•波洛很高的价值地位。但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谈,这一价值判断恐怕有内在矛盾。也许归根结底是克莱齐奥对人类的理知能力过于悲观了吧。而这部“小说”既是他闯入文坛的处女作,那么借助一些惊世骇俗的笔法,兴许就进一步把那种不可逆的解构力表达得更加强烈,但这也易于引致各种各样甚至是互相冲突的诠释结果。不过这也确实令人十分好奇克莱齐奥下一部书将写些什么。
      
      
      
      
      
  •     一本完全没有连贯性的小说 却是赤裸裸的对现代化文明的一种批判,到底亚当是精神病患者还是我们自己,视乎人们只有社交,工作,娱乐,才算是正常的,人人如此,视乎存在于世界上就这几种事。世界上的一切都被人赋予了某种意义,按上了某个代号,为什么太阳要叫太阳,月亮不是狗屎。如果你把今天的月亮很圆说成手机啊狗屎惊叫会被定义为幽默感或精神病。
  •     勒克莱齐奥公开发表的处女座。如果这是我读到的第一本勒氏小说,那我一定会有惊为天人神作的感喟。但可惜的是,以有一本《战争》呆在我还没完全遗忘的记忆角落,于是,这部小说的含金量就被我的记忆认为地降低了。
      
      
      
      并不是说这本小说不好,也不是说《战争》有多还,我只是想说,勒氏这场战争未免打的太长,从23岁一直打到30岁。如果23岁处女作当中的作态可以理解为想要一鸣惊人的冲动,那7年的时间也足以洗清这种实在不值得夸耀的皇帝新装。然而《战争》确是《诉讼笔录》不完美的延续,从内涵到艺术手法,可以轻易地判知这两本小说出自一人之手,连小说中的人物们,似乎都有着相近的癖好和相同的小动作。
      
      
      
      任何一种新奇的表达用滥之后都只能被嘲笑。我不知是否是翻译的问题,但同样的思想同样的语言,显然没有必要相隔七年,出版两次。
      
  •      整篇小说的情节都被弱化了,全书无非在讲一个异想天开的男性一段百无聊赖的游荡生活以最终的疯癫爆发而被关进精神病院的故事。作者文笔很好,思想深刻,只是也许是因为是处女作或是因为过于追求现代的技法而使全书架构有点不够精妙。但已隐约可见日后飞黄腾达的端倪。
       与情节的平淡一样,全书的情绪也几乎没有什么波澜。我对后现代小说一向有些畏惧,但又认为是自身能力有限才不能完全地欣赏理解,而不好意思称其絮絮叨叨。勒克莱齐奥的细节堆积大致可分为亚当所看,所做,所感。他厌恶凡世的琐碎、无聊、循规蹈矩、自以为是。他想用区别于常人的生活方式来摆脱这些东西,效果却好不到哪里去。全书都浸润着这样的情绪:孤独、无聊、没有意义、无聊透了。
       可是他也意识到正是这些繁琐的细节堆积出了无边的世界。距离和空间的尺度从无限小映射出无限大,他是这世间一隅绝望而无力的一个点,而这无限的世界仿佛既以他为中心又以他为边源。
       这种情况源自于他理性的尽力与脱力。一松一驰之间,思维向后退却,感官却迎头而上,将真实的图像与幻觉糅合在一起,原本毫无重复可能的现实被投入熔炉锻造出规律自主五光十色的几何图案来。
       这时往往书中的情感会达到一个小的高峰,但是就连这样的情感波动也是无力而无聊的。
       于是,他像一个存在主义作家笔下的人物,虽然他并没有过分觉得恶心,也无非觉得一切无关紧要的局外人,他正如自己所说,是一个被自我意识压垮了的人。全书亚当共有两次大的自我表白,一次是对米雪儿,一次是对精神病院的女实习生。这两次的倾听者都是年轻美貌最开始给人以智慧和轻盈之感的女性,这也许是亚当一类人的软肋?可是她们并不能真正理解他,但他还是想说一点,也许只是说一点,作为对自我仅有的辩驳和表白。书的最后一章是他开口最多的,即他在精神病院的自我阐述,这一章虽然也含糊不清,思绪飘渺,但应该是最能概括前文含义的。
      
       我想说的就是我个人对最后一章的理解,自己感觉有些道理,却也有些牵强附会之感,希望能够得到指点。
      (1)关于孩子和父母的一段话。
      孩子被父母所有物化,孩子一方面接受这种不对等关系,一方面又因意识到双方在社会中其实平等而感到矛盾,于是采取将动植物孩子化(即所有物化)的行为,既是对父母的模仿又是反叛。一方面,他需要父母,可另一方面,他也希望自己是父母。这也许解释了亚当离家出走的原因以及对老鼠的凌虐。也是一个整个社会始终存在的问题,也许会是一个与人类共生的问题。
      (2)关于自己一个聪明同学的故事。
      那个同学以自己的方式创造了上帝——旨在填充一块空白。上帝本身并没有意义,可是承接(1)中所说,人类就像一个孩子,不过是一个孤儿。这个孤儿找不到父母来承载他的心理期待。最开始的时候,对于每个个体来说,也许是父母占据这这个完美上帝的位置,可是逐渐地,他们无法再但当这样的重任——其实是任何【人类】都无法但当的重任。而亚当以为可以用这种自己来塑造的方法,即用一个理想的模板填充内心的这块空白。不过这种方法只能是个体的,不具有共性。理论上合理,其实使用起来并不方便。
      这些都表现了亚当所想象的:主观感受最终达到极限,遮盖一切。
      (3)但是呢,亚当又说了,对于那些无知的只会用已知死板的理论体系强加在他们其实不了解的东西之上的人,他可以尽情地讲自己的故事。然而他不愿让这些骚扰到那些真心实意生活的人。因为这些东西虽然有深浅远近之分,却是一种形而上的头脑游戏。即虽然是存在的,虽然从某种角度上市正确的,却是对生活、对幸福不具有可保障的意义的……
      (4)于是乎,亚当要扔掉他的纯逻辑,他最终陷入了精神病院的安宁。作者说“故事在等待着最坏的结局中结束了。”可是早在这本书的前半部,亚当就说过,人的一生都在不快地等待,只知道是有糟糕的事情要发生却不知道是什么。所以无论有没有经历过中间这些,亚当的生活还是没有什么变化。而那个时候,亚当也说了,是这些消极的部分使人生变得完整。
      
      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过度阐释,不知道理解的是否正确。
      
      
      最后,觉得slow learner和nulland两位先生的的评论很棒,以这个存档来结尾。
  •      亚当,一个在文明社会之外的被人称之为精神分裂症自由主义者,他不关心任何与人类文明相关的东西,不关心自己的生活,不关心他人,然而它却能将自己的思想化入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不站在人类的思想角度评价社会、自然、动物、植物,而是很执意地用人类最原始的一种思维方式去思考,这表现在他在沙滩上挖坑静修,也表现在他住在被人废弃的屋子里,更表现在他喜欢观察模仿动物的思维。他是法国的怪异隐士,从不在乎自己是否生活困难,从不在乎是否有钱,然而正是这种自然的思想,让人们读到了一种浪漫,洒脱。
       其实人本来就应如此啊,生于自然,乐于自然,不为名愁,不为钱往,高兴就笑、跳舞,不高兴就哭,这才是人真正的本质,纯净,自然。而现如今的思想在利益以及社会环境的不断喧嚣下,渐渐的迷失,找不到终点,也看不见了开始的本质。从此迷路,习惯了现状之后觉得这种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循规蹈矩的生活方式才是真的,才是对的。悲哀啊,但更可悲的是,没有人愿意改变环境,只能适应现状,或只有人只是改变了人的物质环境,思想没变,反而在原基础的利益社会的复杂思想上更深化了。
       幸而,有作者这样的发现与改变者,通过其丰富的文采以及结合现实的象征手法,成功的表现了出来。我在读这本书时就被作者的思想感化了,开始看不大懂,后来深思后,跟着亚当的思想变得丰富而又单纯。
      希望作者在被评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之后将这种思想更好的推广。
  •     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刚刚获得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而他的成名作《诉讼笔录》(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却被闲置在我的书桌上两年之久了,借着这个契机,我把这本不太吸引我的小说读了一遍。由于这段时间一直不在状态,所以有的地方读得仔细一点,有的地方读的比较粗糙,总的来说,不是很用心,也就随便写几句阅读印象吧!
      
      还是先对作品的主要内容简要概括一下:本书描写的是法国一个愤世嫉俗的退伍大兵的日常生活与他对世界的体验与感受。由于他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体验具有非常独特的个性,因此他的行为方式也迥异于常人。他本有一个温馨的家庭,父母慈爱通达,但是他却抛弃这些去当了一个流浪汉。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能物质化,像动物一样生存,像岩石那样存在,与世界融为一体或者说成为世界的一部分,在世界中还原他的本质。他在海滨荒郊一所没有人的房子里住了下来,闲来无事就胡思乱想,去海边晒太阳,或去城里面闲逛,看看各色人等,而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跟踪并模仿街上的狗。他通过一个叫米歇尔的女孩来与外部世界沟通,给她写信,与她交谈,用她泄欲,问她要钱。后来他产生精神危机,想要离开法国去非洲,走之前到处寻找米歇尔,但米歇尔和一个美国大兵在一起,他的胡搅蛮缠和无理要求换来美国大兵的一顿打。最后他在一种巅峰体验下向周围的人发表演说,阐述他的思想观念,被警察送进了精神病院。在精神病院,他作为病人被安排给一群实习生进行一次访谈实习,所有人都不理解他的思想,唯独一位聪明漂亮的女生与他产生了共鸣……(因为,几乎每一次的复述都不可避免要带上了复述者的评价,因此在介绍作品的时候,我个人对这部作品的解读与评价已经很明显的体现出来了,或许换个人来介绍这部作品,会给大家以完全不同的印象,大家不要奇怪。)
      
      我对这部作品不予很高的评价,主要因为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艺术上:这部作品虽然在形式上诸多创新,但正如柳鸣九先生所说的,作品中运用的一些文学技巧正如年轻人为彰显自我穿一件花里胡哨的衬衫一样,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作者艺术修养和生活积累显然还不够,作品不成熟,没有达到“艺术的真实”。在作品中,甚至出现了狗张着嘴在水龙头下接水喝和趴在地上交配这样违反常识的描写,虽是比较极端的例子,但由此可以想见作者与作品的生活厚度是非常缺乏的,距离“艺术的真实”还有差距,更遑论艺术的完美。这还是其次,给我印象最差的是作者浅薄矫情的“英雄”意识与刻意造作的“反英雄”人物。
      花一点笔墨稍微介绍一下“英雄”与“反英雄”,“英雄”是整个人类所葆有的一种原始欲望,是超越平凡,创造历史,擒获自由等宏大欲望的总和,简单地说,就是要使自我成为世界中心的愿望的一种折射,因此也可以说,“英雄”是自我意识开出的花朵。到了现代,“反英雄”人物渐渐在作者与读者中得宠,这种人物往往带有诸多缺点,性格怪癖或麻木不仁,但是他们大都坚持自己,尊重他人,在做选择时,往往遵从于自我认同而非社会认同。因此,“反英雄”并不是自我意识的削弱,相反,它恰恰是自我意识与平等意识增强的结果。其实不难理解,“英雄”本是个人欲望,但随着它慢慢演化成为程式化、社会化要求时——如道德要求(你应该崇高伟大)、功名要求(你应该成功成名)、正情绪要求(你应该快乐幸福),总之你应该成为一个“英雄”,它便成为了一种对自我的束缚,甚至可以说是否定。“反英雄”所要反的正是这种“社会英雄的要求”对个人自主选择权的扼杀。“反英雄”营造自我的世界并以自我为中心,同时又承认别人也都是其自我世界的中心,将自我的存在状态归纳为自我选择的结果,不以自己的选择作为判断他人的依据,取消“崇高伟大”等先在的判别标准。我个人觉得存在主义可以说是“反英雄”的哲学依据或思想归纳,“存在先于本质”,崇高伟大与否,应该交由他人判断,而非选择的前提与要素。总的来说,“反英雄”不是对“英雄”的反叛,而恰恰是“英雄”发展的结果。(以上均为个人理解,与维基百科上面的解释大相径庭,仅供参考。)
      《诉讼笔录》中的主人公亚当,从他的行为来看,似乎是按照“反英雄”来塑造的,他把社会对他的期望完全抛到一边,放弃了温馨的家庭,希望自己降格为动物乃至物质。但是他的思想却又十分的英雄化,他选择潦倒生活时洋洋自得,浅薄的自认为自己的选择优于他人的选择,甚至带有轻浮的“先知”意识,希望干涉他人的选择,这从他对众人的演讲中就可以看出。虽然他选择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但显然又对选择的后果准备不足,因此他必须总找米歇尔要钱买食物买烟,甚至不惜死乞白赖、无理取闹,他如此厌恶社会,却又谦卑的向社会卖乖乞讨。所以,本书的主人公实际上是个英雄意识浓厚的反英雄,他不是一个英雄,也不是一个反英雄;换句话说,他是一个伪英雄,同时也是一个伪反英雄。本书最后一章,作者在五六个实习生中孩子气地安排了一位漂亮而睿智的美人儿来作为亚当的理解者,我直想称赞作者很可爱。
      
      其次从思想性上来讲,作品对主人公的思维活动着笔较重,但我看的时候没有产生共鸣,每每觉得犯晕,不能轻易理解主人公的想法,我想即使理解了也不会赞同。所以在看到这类的段落时,我往往是比较粗心的。但虽然粗心,总还是有一个总体印象,觉得主人公的思想还比较混乱,特别是思路不明晰,说服力还不强。整部作品也呈现出这样的缺点,反映人的存在状态,不是通过叙述或者描写,而是通过虚构的极端体验与神秘体验来印证,不带有普遍性,获得共鸣的几率比较小。但是作者的野心显然不小,他希望达到的高度是描述整个人类的存在状态,从主人公的名字——亚当——就可以看出。另外,虽然我们应该把作者的思想与作品主人公的思想分别来看,但是作者毕竟是作品思想性及主人公思想性的唯一负责人,所以由此批评作者思想尚不成熟是情有可原的。
      
      最后,很有必要提一点,那就是作者写这部作品时,年仅23岁。因此,虽然我对这部作品的评价不高,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把它归的类很高,是把它当作一部大家的名作来观照的;如果考虑到作者的年龄,那我可以说,我今年27岁,这部作品比现在的我还要超越十年不止,它是同龄人中能写出的最有深度的作品。也因此,这部作品能获得法国的勒诺多文学奖也决非偶然,同时,我们也可以想见法国文坛对新锐作品和年轻作家的宽容与爱护的风气是多么盛行。2008年
  •     谁是正常人,谁又是疯子?我挺好奇那些界定精神病的方法。从广大影视作品里留给我的印象,就像在电影电视里呕吐就代表着怀孕一样(这成了一个观众与编剧约定俗成的小秘密),似乎是一排医生坐在那里,通过提出一些问题来判断眼前坐在一张独凳上的人是否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
      但我常会觉得越正儿八经的人,其实内心里越应该是个疯子。
      每个人呈现在另一个人面前的样子,从物理学上讲应该是一种合力产生的结果,基本上取决于两个初始力,我们本身实际的样子,以及我们盼望所成为的那种人的样子,但最终呈现的却是这两个样子的综合体,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怪胎。是的!我们平常面对别人的大多数时间都是这副怪胎的模样。难道这不是一种疯子的行径吗?这难道不是一出超现实的戏剧吗?每天在人间上演!
      在一些无聊的会议上,我常会幻想着自己爬上大家正襟危坐的会议桌上,转着圈对台下的人疯狂地吼叫一首莫名其妙的歌。我想大多数人也有过这样的想法吧?这只是一种无比正常的人的想法。如果哪天我真的爬上去了,应该每个人都很开心的默许了吧。就像呕吐的那个小秘密。
      我们平常保持着道德伦理纲常法律的社会,其实只是一个虚幻的泡影,就像在最炎热的夏季,透过玻璃窗看到的那个世界,空气里有一大锅透明的粥在沸腾(王小波语),金色的玻璃,银色的马路以及灰色的大树,炽热的太阳正在把这个世界最后一滴水份从我们眼前蒸发掉。而我们却在中央空调的房间里感觉到冷!这感觉还不超现实和后现代吗?
      如果把人们隐藏在正常微笑、高雅谈吐、政治发言的背后那些真实的所思所想,想张嘴飙的脏话都扩音出来时,疯子这个词的界定应该会更加模糊吧。
      这本书在写一个疯子,一个疯子在想什么,在干什么。这听上去噱头很强!但勒克莱齐奥当时还没有掌控如何把一本书写得既有深度又有可看性的办法,作为一个二十出头,写第一本书的楞头青无疑这对他当时而言太难了一些。
      我最后再提一下,尽管如此,这本书后面还有一个捧臭脚的人,写了好长一篇谄媚的论文。我觉得,这应该是另一种超现实的疯子行径吧。
  •     作家很敬业地试验,求新奇;但是读者想要的是体验一些新奇有趣,而不想知道更不想评断作者是否在认真地追求一些什么不一样的东西
      
      
  •     一只黑狗,丧家或者不丧家,似乎没去必要去确定,当它放在我们面前,瞪着一双有话要说的眼睛,告诉我们,亚当来了。勒克莱齐奥的书来了。
        
      这本书虽然获得是本世纪0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但,它实际上写作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1963年,那个时代背景下,出现这样一本书其实不奇怪,不过,瑞典皇家学院的评语实在有些过于拔高。因为,其实作者当时并不曾让自己的主角成为一个探险者,或者应该是个探索者。他那时候有点点穷困潦倒。
        
      阅读这本书其实很轻松,而且文字翻译也逻辑清晰简练同时流畅自如,仿佛就是中文写成,就像一种无拘束的流浪,虽然最后流浪被结束于“精神病院”里。即便是它后面的表达让人在理解上很痛苦,但,你却完全可以不着意地读完整本书,然后,丢下所有的迷惑,睡觉去。
        
      但是,当你进入梦乡的时候,你十有八九会梦见亚当,以及他的漂泊,他不厌其烦地记录吃的,穿的,用的,超市,海滨,等等,原来,勒克莱齐奥在你不知不觉中,以用这样浅近亲切的写作手法,已深深地将他的思想入侵了你的大脑,假如你真的完整浏览结束。
        
      勒克莱齐奥其实从头到尾都在用一种嘲弄的眼光看着整个看上去秩序化的社会,然后再用无人阻挡的流浪的笔触无拘无束地肆评整个现代社会茫然和悲哀的进程,而实际上,作者在告诉我们,我们可以有机会不受它影响,就比如,放下所谓的社会责任而跑去“流浪”,这样的身份里,我们才能用旁观者的角度看待这个社会。
        
      然而,勒克莱齐奥实际上还不能算是完全的旁观者,在他用亚当慷慨激昂地陈辞之后,勒克莱齐奥才会将他的主角送进精神病院,以达到结局。正如勒克莱齐奥在自序中说,“我暗中有两个抱负,其中之一,就是哪一天写出这样一部小说,如若主人公在结尾一章死去,或至少患上帕金森综合症,谩骂的匿名信会劈头盖脸冲我飞来。”
        
      由此,勒克莱齐奥其实很想将他内心里勾画出来的主角给“消灭”或者“残害”,一如这个让很多人人性扭曲的社会,他想让他的主角在发出异样的呐喊之后,因为“与众不同”而改变了命运。或者说,这是作者的一种愤怒。
        
      用中国哲学观来说,勒克莱齐奥不算是一个很好的旁观者,他始终将自己带入社会,如果真的旁观者,会让他的主角在发出异样呐喊之后,或者思考要不要呐喊之后,放弃呐喊,而完全融入这个社会,淹没入人海,看不见。
        
      但,若是那样,一本小说的震撼力就没有了。如果一本小说最后出现的还是跟社会“妥协”的人,还不如像他的抱负所说的,让主角死亡或残疾。或许这样的震撼力更强。
        
      在勒克莱齐奥的自序里,他自评这本小说“矫揉造作,罗嗦累赘”,恰好相反,这本小说阅读很意识流,像一种让你觉得舒服的迷幻的烟雾,跟着走就行了,你可以放弃思考的,但,最后书读完,就会面对很深的痛苦。这也就是勒克莱齐奥成为“新寓言派”代表作家的原因。
        
      寓言,让人读起来很容易,思维跟随也很容易,但,最后的结局,却让人深思和痛苦。
        
      震撼力有了之后,勒克莱齐奥觉得这本书还是不成功,为什么?因为“见山不是山”了,我们的主角亚当在漫长的“意识流”的流浪之后,突然来一个爆发,然后,进入“精神病院”,最后,在“慷慨激昂”为自己辩护之后,变成了养在精神病院的病人,很多他曾经期望的享受,包括爱情,现在,都以另外一种方式,让他开始享受了。
        
      能否进入“见山还是山”呢?不知道他后来写于八十年代的《沙漠》如何了。
        
      本书被戴高乐盛赞为“《诉讼笔录》让我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也许这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真实世界是怎样的呢?是我们生存,我们生活,我们生活得更好,我们还有更为自由的思想空间和活动空间。
        
      合上书的很长时间里,我想,如果让我给本书一个结局,会是什么样的呢?流浪终结?精神升华?升华到什么地方呢?最后,我觉得还是保留勒克莱齐奥的结局,如果用我的结局,这本书更加不畅销,更加显得意识流,或者更加令人痛苦了。
        
        原文地址: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2996523&Key=871337764&BlogID=150117&PostID=23813582
  •     初读,因为其情节松散,几乎没有什么印象,但是再读却发现其中一些微妙的东西,像是亚当的那种行为方式,似乎与老子想传达的一种想法很是相似——
  •     在夏天看完 也许是由起 看完不久我画了一张画 画中的男子抽着烟 侧身 一只手紧抓着一颗硕大的仙人球 身旁的女子 紧绷的衣服里长出一株仙人掌
      我记住了一种燥热难消的感觉 因此 画出这张画时 便想 是想着这本书的事 跃动感 像仙人掌蓬勃的刺一般 往上爬升 手心汗液的味道 湿咸的海风 各种路线 一种留有秘密的厌世感
      
      记得清的是其中关于狗的情节 读起来很不顺 可能是为了记清楚年轻时曾有过的尝试 一点一点
  •     开头的笔触,让我觉得真是别开生面,甚至不敢相信这出自一个年轻人之手,还是处女座,但随后的段落,却感觉在重复在衰落在冗长,一本我难得的,没看完的书,没想到这么多人打了高分。
  •     從沒有其他小說對於我而言像這本一樣難以下嚥。
      
      小説的寫法不同于一般對於文學的定義,這個通識的基礎建立于18-19世紀經典讀本上(Novel, Romance, Fiction, etc.),以敍事爲主干,夾雜抒情與議論——大段大段的插入,不少作家喜歡這麽干儘管不討好,但大體上我們稱之爲情節。不巧的是,本書冗長的文字就像撒在pasta上的香料,通心粉被盤剝,只能用叉子的一尖艱難的粘拈零星的綠色,貪心並小心地舔噬,味理應在此又食而不知道。如果一定要形容,大概就是這樣子,概括的詞句和概念恐怕都不足以表示“哪能嘎囉哩吧嗦”的窩火。
      
      雖然閲讀的過程很令人傷心,不失爲一本好書,也許是出於對存在的人的存在感的認同。人很少會180度逆轉、或者毫無預設立場地指出某樣東西很高明,如果直覺驅使他做出有利判斷,大有可能是這樣東西符合他的價值預期。我不敢用“共鳴”、“訴求”一類熱忱的詞,鍾情于歸屬感會強迫聯想到最後的精神病院。自然,我不能解釋爲什麽六艘船隻要花一天,爲什麽人們認爲西懞成爲上帝(正如人已經行爲了很長時間)——認爲是神祕主義的宗教行爲。
      
      對,人們是脫離于人的群體,而我不知道人們是什麽,也游離于人的邊界。
      
      我只能隱約地感到,等到快要抓到可能的綫條時,它就像魚一樣滑溜去了,臨走還抽我幾巴掌算是嘲笑。邏輯是沒有意義的,或者說文字會使你自動放棄邏輯的能力,因爲倦乏或無聊。
      
      在 Louis de Funès的電影裏發現,法國人有种喋喋不休的幽默感,他們喜歡把毫無關聯的誇張和聯想像北京炒肝似的燴在一鍋裏,沒有karma的規則,只是隨著思維激動地意淫。我讀這本書的時候,不得不幻聼譯文的筆畫成爲香榭麗爾的音符,真實得令人相信自己能脫口而出,差不多是Amélie 中旁白的聲音,中穩帶點俏皮。我亦在意淫,非意淫不能消解其字困句擾。
      
      書後附了柳鳴九的評述,本書對現代西方文明強烈厭棄,亞當波洛的原始化、降格化、非人化、物化的感覺方式是應証的“驚世駭俗的”(鍾情于這個形容詞)反叛。我對於人的本真的認識是遲疑的,人所與生俱來的或是人所自然趨向的。我決非是企圖用相對主義來顯示笨拙的深度,但是模糊的前提讓人不得不懷疑一些表示進化程度詞的使用。另有一個表述是難以接受的,“現代文明社會的膿瘡:色情、毒品與流浪行乞...”這些膿瘡從歷史上看不是現代文明成就的,除了毒品確實是膿瘡以外,色情與流浪行乞算是貼了邦迪的小傷口罷了。“擺滿花束和果籃的橡木餐桌、絲絨窗簾、雙人床和印象派複製劃”,這些代表了大多數人——包括實現的以及嚮往的標誌,與妓女的陰道或流浪者的碗無甚差異。如果生活沒有生命。
      
      下雨前的天氣,氣壓低迷,天空陰沉,遠山近水都被罩上骯髒的玻璃,只能自己哼哼小曲樂樂;一陣閃電雷鳴過後,幾滴小雨撩起煙霧少許,悄然又停,保潔工人依然留下骯髒的爛攤子,不上路的雨天,令人不适。
      
  •     我可能读的就是这个版本。
      作者在20多岁写的这个小说。
      我惊讶于书中母亲给儿子写的那封信。
      20岁的人能跳出来,站在50岁女人角度写信。难能可贵!
      
  •      怀着敬重的心情读完这本书。
       主人公亚当逃出精神病院后来到大城市,却感到大城市和精神病院一样荒诞。勒克莱齐奥对于现代文明有一种强烈的清醒的批评意识,认为现代文明过于物质主义。也就是,当人类疯狂的时候,他是清醒的。当所谓的人类是清醒的时候,他其实是疯狂的。
       自从8岁走出法国,勒克莱齐奥终身都在关注非洲文明、拉美文明,他还曾三次来到中国,自称是可怜的卢梭主义者。他的世界情怀与超现实,都是我们大多数读者的盲点。
       曾在外滩画报看过对他的专访,便觉得这个伟大的旅行者,不愧是瑞典学院评价的“一位探索主流文明之外的诗意冒险家”。
      
       想走进他的世界,
      
       却发现一切不过是枉然。
  •      勒克莱齐奥的处女作《诉讼笔录》素来被称以惊世骇俗。顾名思义,题目指的是主人公亚当·波洛(与《圣经》中的人类始祖同名)被指控的笔录,但是,在一个禀持自然感性生存方式的所谓“精神病患者”和一个萎缩在工具理性之中的现代社会之间,到底是谁控告谁?
      
       在人们眼中,《诉讼笔录》中的亚当确实是一个十足的“疯子”,他擅自住进暂时无人的山顶别墅,终日无所事是,在山上光着身子晒太阳,把自己埋进碎石堆和岩礁的洞穴里,在海滩、城市中流浪,不只一次地紧跟着一条狗,模仿狗的动作,找作狗的感觉……最后因为在大街上发表“怪诞”的演说而被警方视为精神病人而送入医院。简言之,他退回到了动物本能的感觉状态,一种原始人自由自在的“野性思维”状态。
      
       然而,在这种状态中,他得以摒弃一切知识的成见,其看待世界的方式恰恰是“现象学还原”式的,而他的怪诞举止和感觉内容的指涉也因此是十分丰富的。比如他“恨不得倾尽世上的碎石和垃圾,将自己掩埋其内”,而且”已经达到植物境界……成了青苔,成了地衣。差不多就要成了细菌和化石。”他力图让自己消融为自然的一点物质,其实多少都指向了一种“生态自我”的宇宙意识,他并在后面的谈话中指出人类意识“以存在而存在”的存在观。又如他在山上看到,由高山、城市、河流、大海和天空组成的景观,因为一个老太婆——天地间唯一一个活动点——在其中的挪动而失去了平衡,他竟由此悟到了人类按自己的意志安排一切的“人类中心主义”僭妄。就此可以推断,亚当的“感觉化生存”其实是有着深刻的哲学根基的,“疯子”再次印证了自己在文学中的某种一贯形象:他原来是一位哲人、预言家。
      
       从他与女友的哲理性的谈话,街头的那番演讲,以及被关进精神病院与医疗小组那针锋相对的辩驳中,我们可以确定他其实是一个有着极高思辩能力和文化修养的青年。但如他自己所说,“文化教养就像一件湿淋淋的外套”,现代社会中的这些成果正是他质疑、否定和反叛的对象。比如在亚当眼里,分享电视影像的人们,似乎被另外再添加了一对染色体,“将重新把我们塑造成一个种类”,造成人的异化,人与人之间的疏离:“谁知道我们是否会因此而遭受最可怕的报复——永远处在分隔的境地。我们,这些被埋没的人。从未被信任过。”其中尤其是现代人的存在方式,构成了小说的主要着眼点。
      
       塞尔日·莫斯科维奇说,生命的自然是感性的。也许亚当构不成一个真实的形象,但他却构成了一种寓意:放弃和抵制理性思维,以纯感性的方式生存,其实是对生命自然状态的回应。在小说中,亚当认为孩子保留了看待世界的这种方式,对于为什么出走流浪的提问,他回答说,“也许,不管怎么说,我像是个孩子,需要一个人呆着,于是顺从了这种需要……” 有关儿童的心理和思维研究表明,他们确实更多的是一种感性人,用韦伯对理性概念的分析来说,儿童的思维方式更多的是价值理性的,即通过有意识地对一个特定的举止的——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或作任何其他阐释的——无条件的固有价值的纯粹信仰,不管是否取得成就。价值理性构成了一种对现代社会工具理性和人之异化的对抗。
      
       但是,代表着现代社会正常人的精神病学学生却像戳破病人的幻想一样一针见血地指出:“可是您——您不再是个孩子了!”在孩子,感性的、模仿自然的思维被称为想象力;在大人,亚当的这些行为被心理病理学专家套用一个分析系统,轻而易举诊断为系统化类妄想症、疑病倾向、夸大狂、被迫害狂、性欲异常和精神错乱。这帮大学生和专家根本不能理解智者的这种精神境界,所有在他们想象和理解能力之外的事物都被视为荒唐。在这背后,是韦伯关于“科层化”(一种非人格化和专业化精神之下的有效管理方式)现代社会的那个著名比喻:“铁笼”。“在那里,专家没有灵魂,纵欲者没有心肝,然而这个废物却在幻想着自己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文明程度。”工具理性成为压制人的力量,个性和差异被抹杀,人则在工具理性的支配下成为“铁笼”中的异化物。
      
       发生在精神病院的这场辩驳,代表着感性人(价值理性)的亚当和代表着工具理性的医疗小组构成的了一种典型的对立,其象征意识是十分明显而浓厚的。工具理性填充了一切空间,感性的自然人被认为是精神病患者,流离失所。因而,《诉讼笔记》中更严厉的指控,其实是亚当和勒克莱齐奥对现代社会发出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d5add40100bc0p.html
  •      要知道写下这些文字可是相当需要勇气的,因为你面对的是诺贝尔的金字招牌,面对众多赞誉的声音......我接下来要做的是对该作品进行不负责任地吐槽,顺带无理傲慢地点评一番。当然这也会付出些许代价,比如被人认为没有品味,文学修养不够,没有储备相当的文学理论.....可去你妈的吧,要是真有亚当这号人,恐怕最厌恶的就是这些没完没了的结构家。何况我相信不单只有本人,有更多的人对这本书是持怀疑态度的。放下所有的措辞,我想说的就是:这本书很一般。
      
      
      
      
       “世界正在毁灭,猪肉的价格上涨了两块八毛七,没有真正的人类存在,猫在看狗撒尿”。够了够了,这大概就是类似于该作品的行文了吧。看吧,就是这样的拼图式的构造,就是这样缺少逻辑性,就是这样跳跃,每一野每一个角落都充斥着超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充斥着看似随意实则精心策划的布局。看不进去!!这种不愉快的阅读体验,不是表现在阅读的乏味上,而是一种厌恶,一种厌倦,像吃了过多的巧克力而想要去呕吐,这些感觉源自于作者所说的偏激和过分严肃,源自于因为是处女作而受制不住的矫揉造作和得意忘形。
      
      
      
      
       我想我是真的和“新寓言派”作品无缘了,这种“鹅肝酱”式的作品,这种厚实又炙热的作品,实在有点滑稽可笑。虚张声势的文本,惊世骇俗的修辞和选句,还有靠众多过度阐释才存活下来的价值观念.......精致组合的产物并有像它宣布的那样会产生振聋发聩的效果,反而给人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
      
      
      
      
       处女作即获了大奖,这可让作者乐开了花,于是他将他的所有看家本领再次包装整合,把文本和意识形态推展到极致,于是《战争》就这么诞生了。
      
      “无所不在的词”,在扼杀思想,在挑起战争,在充当先知,在书写现代的《创世记》。----------《战争》
      
      
      我所不能理解的是,到底是谁想充当先知,谁在书写新《创世纪》,新寓言派真是个腻味十足的罐头。
      
      
      
      
       我还困惑,是不是真有如此多的人,精神营养不良,需要不断地营养补充,还是这种鹅肝酱,这种黑浓巧克力。他们迫不及待地消化完这些难以咀嚼的食物,然后竭尽所能,翻查资料,用不厌其烦地过度阐释给剩下的空罐头凭打上标签。然后他们再次饥饿,再次等待鹅肝酱的到来。这帮人已经难养到清汤挂面都吃不下去了。
      
      
      
      
      
      
      
       众多书评中,还是李老师写的最到位也最实在。抛开大多数不谈,本书的故事本身就很有趣,用上奥卡姆剃刀原理,你会发现这个故事如此简单,如此的清新脱俗,可偏偏有人非要重新搬上那些彩色重壳,用各种各样柔软的文字去搅拌这个如此纯粹的故事.....
      
      
      
      
      吐槽完毕
      
      
      
      
      
      笔者乃脑残人士,脑残者无药医也~~~~~~
      
      
      
  •     我喜欢数沙子,给每一粒沙子起名字,这就是我存在的唯一意义。
      
      
      (文字,图画,以及声音所构建的艺术框架是类似的,他们所存在的共通性不可否认,对于一本书来说,过分关注它的措辞以及各种手法本来就是焦点的跑偏
      
      类似于音乐绘画中的技巧,语言其表达方式是艺术语言,它所存在的目的只是为了让人用于更清楚或者更晦涩的表达作者的意图。)
      
      
      
      
      诉讼笔录中初次吸引我的就是这句话
      我喜欢数沙子,给每一粒沙子起名字,这就是我存在的唯一意义
      
      
      在到我看到的地方为止,大多数感受到的就是时间与人的状态关系,就与城市中的大多数人来说,匆忙与庸碌几乎是生命的整个主题。而主人公亚当,几乎是以一种纯粹的精神状态的存在而延伸生命的时间,他的思维才是他真正的生命,相对于接近静止,亚当更像是在控制时间支配时间的人,而大多数的人却类似与被时间所支配。
      
      活在想法当中以及活在现实当中依旧是个人的喜好,精神世界的绮丽是世俗不可攀越的峭壁,世界于每个人来说即便同样的颜色都是不同的色彩。
      
      
      
      
      
  •      浩瀚如繁星当空,行文如高山流水,零散的碎片,凌驾于文字本身,在头脑中井然有序,阅读的快感从第一个字符开始。选一个清静的午后,或者寂静的深夜,带着一种欲罢的不能的情绪,你会喜欢上这本书,就像我一样。
      
       23岁的时候我在做什么?只是刚刚懵懂的热爱上读书,只是刚刚开始倾向于文学的殿堂,而23岁的勒克莱齐奥却已经完成了他的第一部作品《诉讼笔录》,并且可以当之无愧的称之为一部价值不凡的作品。虽然它融入了很多前人业已成型的写作方式和哲学思想,但是能够做到这样滴水不漏,恰到好处,也正是他的独一无二之处。
      
       贝克特笔下的流浪汉,呓语般的断裂文字,让人有时望而却步,晦涩而混乱。奥斯特笔下的流浪汉,内心的梳理简单而直白,自言自语却不让人心存异样。而勒克莱齐奥笔下的流浪汉似乎介于两者之间,词藻像诗歌一样有节奏,跳跃却不失质感,片断的叠加,正因为文字的精工细琢,阅读起来有了一泻千里之感,削弱了思想带来的茫然,像旷野中疾行的兔子,轻巧而迅捷,快速的领悟到自然的天成。
      
       《诉讼笔录》通篇充满着以格里耶为首的新小说派的影子,但是这只是他使用的众多元素之一,读格里耶的小说,会感觉渐入佳境,所有的交错,都是大块的海绵,先要吸收第一块,才能理解第二块,而这部作品,却像散落在海边晶莹的贝壳,每一块虽然形状各异,但是都光芒四射,会在不知不觉中跳进那些现在的,过去的,将来的,梦境的,幻觉的,回忆的,意识的时空回旋中,所以总觉得,虽然没有统一的故事,可是读《诉讼笔录》既不艰涩也不无聊,而且会钟情于每一个片断,各种技巧的罗列,严丝合缝,相得益彰。
      
       而卡夫卡和萨特对于勒克莱齐奥的影响已然不言而喻了,有关物化与虚无,在章节中穿插而至,似曾相识的表现思想并不相同的表现文字,生动流畅,立体而丰盈,与白鼠的对垒,追寻狗的足迹,都让人陷入了亚当的忘我境地,海滨人行道上语无伦次的演讲,精神病院里犀利深刻的语言,都让人沉浸在亚当的哲思世界。
      
       其实从A到R的每一个章节,就像一场交响乐,在分裂中归为统一,每一部分的不可或缺,和最终的高潮,都是这本书的精彩之处,我们可以仔细聆听每一件乐器,这里面既有形式上的,也有感官上的,比如书信体,新闻体,诗歌体,草稿体,告示,符号,表格,便条,比如象征,寓言,意识流,荒诞派,表现主义,存在主义,新小说派,黑色幽默等等,这些是我所看到的,必然还有我所没看到的,23岁的勒克莱齐奥真的是一个把欧洲文学玩的通透的人物,任何一个了解并且喜爱外国文学作品的人,看了之后都不仅发出一声惊叹,这惊叹不只是因为他对每一个技巧的掌握,更是由于这样完美无缺的揉合,而这揉合并不是凌空的钢筋,它有着坚实的底架,并混合着水泥形成了一座独特的建筑。那些思想的底蕴就隐藏在表象之下。而这思想多少带有点纯文学型的自我感知,其实很喜欢书后柳鸣九先生的评述,但是就思想上的看法,多少有些框架性,一本感知的书,本就该以感知结束,喜欢这本书是很个人的事,就像整本书体现出的亚当的个人性,独一无二性,我们是群体中的人,又是人中的自己,思想上的社会教化也是因为每个自己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领悟,作为文学创作上的范本,《诉讼笔录》真的是有太多可以说的地方,但是对于思想深度的探讨,这样的文学作品是有一些欠缺的,有时候包容的太多,必然有所失。不过我个人还是非常喜欢这本书的,喜欢长号的肃穆,小号的清脆,喜欢大提琴的柔和,小提琴的激昂,喜欢长笛的雅致,短笛的尖利,喜欢钢琴的轻快,竖琴的悠扬,喜欢那最终汇聚而成的华丽的乐章!
      
  •     在本雅明看来,现代城市的街道可以作为一种爱情的隐喻,街头巷尾不经意的顾盼回首,衍生出无限销魂的沉醉,任何地点不知名的瞬间,你都可能在下一个转角遇见爱情。波特莱尔笔下路过的女子象征着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电光一闪她便离去,只用匆匆一瞥留下片刻的着迷,与之相吻合的是永远的告别。
      这样高效而短命的爱情中,显然没有《诉讼笔录》主人公亚当波洛所追求的精髓。相形之下他倒更羡慕动物的相爱方式,“在光天化日之下,在两颗悬铃木之间,在漫天的灰尘之中做爱”,与天地并生,与万物合一,为再也没有多少人的气息而自豪——如此惊世骇俗的浪漫置于今时今日的情境之中,自然免不了遭受常理常情的责难。最终,这位坚守原始浪漫的英雄没能如其名字所愿回到伊甸园,而是被合情合理地送进了精神病院。
      
      就像我始终认为的那样,悲剧,才是所有英雄合理的结局。
      
      亚当波洛是一位追求浪漫的英雄,但他绝不是时代认可的赢家。因为王者的桂冠必然只会属于识时务的人,识时务者会投身于成王败寇、盖棺定论的斗争,而不会割舍社会生活的目的情结。识时务者的愤怒不会过火,他们的讽刺永远徘徊在表层,他们不会耗费精力去感情用事地愤世嫉俗,他们的眼中,英雄批判的演说不过是即兴的耿耿于怀,缺乏理性且太过天真浪漫。
      而英雄,会被勒克莱齐奥这样的见证者以作家的身份书写、揣度、述说,但是在一切富于浪漫色彩的构想之后,他们终究逃不出令人惋惜的宿命。英雄可以像亚当波洛一样,作为现代文明的掌握者、富有者,拥有非凡的文化修养,但对于他们而言拥有的越多只意味着痛苦越多,他们发现理解越来越多事物的同时,世界的意义反而变得更加模糊,他们不屑于和人斗争,因为他们的敌人不仅仅是个人的际遇,而是一个时代的压抑,恰恰,身处的时代就是他们无法挣脱的命运。
      
      既然我们无力改变,既然批判学家的思想取向看起来只是高悬的海市蜃楼,那么今天的浪漫还有没有人稀罕,英雄的批判精神还值不值钱。
      
      我们肯定现代性价值──例如自由、解放、启蒙的思潮,必然因此肯定了现代的价值,从而对于工具理性导致的人的异化,也就丧失了批判能力。我们读着韦伯读着福柯,一面对着反现代思想家的批判理论频频点头,对人类工业化文明感到深切忧虑,一面却不得不对无法改变的现实俯首称臣,甚至用尽一生追求这个时代给我们制定的标准,它们就像一个悠久而可爱的家园一样可亲可爱。
      如果说现代性业已耗尽了批判的意义,抒发一己宏论不过只是镜花水月,世界是否也已经不再需要一位叛逆的勒克莱齐奥来打破熵均衡的寂死态?
      
      所幸的是,诺贝尔奖给出了否定答案,而肯定了现代思维中批判意识的价值。也许一座奖杯无法承载英雄炽热的灵魂,也许批判者们的笔锋是否锐利不需要一座奖杯来证明。但是在获得这样一座奖杯之前,《诉讼笔录》不过是醉汉咕哝自语地抒情。之后,这种抒情才被定义为一种“成就”,不至于化作丝竹管弦淹没在震耳欲聋的迪斯科噪音之中,而是作为一种呐喊公诸于世,交给“公众”判研思考,酝酿出精神家园和变化社会的土壤。
      让人感到欣慰不是吗?一座诺贝尔奖颁给了浪漫。那是你所无法释怀的浪漫,那是人类无法释怀的浪漫,那是喧嚣浮躁之中,英雄们做出的甘于寂寞的可贵努力。
      
      人是需要浪漫的,我们在浪漫与现实的碰撞之中制造出一个矛盾的生活结构,从而能够借助这个结构去理解这个矛盾,于是才有了更多自知之明,才能够认清自己的行为是在造福还是嫁祸于自己。
      在这个理解的过程中,浪漫的意味就深了。
  •      从火车上听着音乐开始,让-马·居·勒克来齐奥这位青年才俊的文字就不断地通过我的视神经传达到我的左脑和右脑,引发了我理性和感性的斗争。我一次次地从亚当·波洛的身上寻找自己曾经的影子,发现原来对于地球上的最后一个人来说,我还是很稚嫩而已。
      
       从火车上回到了舒服的床上,继续接受亚当·波洛的洗礼,在浅绿色的床单和浅黄色的墙壁中,寻找精神上的物质。有时候,还是继续循规蹈矩,可是更多的时候,从右脑中钻出一匹野马,仿佛要挣脱左脑的缰绳。
      
       看了一半,我越发地不能期待下一半,我对勒克来齐奥在内的法国文学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崇敬,因为我也曾经从波希米亚人和萨特身上汲取过养料,虽然纪录片有时候很沉闷,但是这不是快餐,我看到了后罗马时代人们的古希腊主义精神。
      
  •     这本小说是文学大师的成名作,创作于1963年,作者当时才二十三岁,此书也是他出版的第一本书。书里显现很强的探求动机,作者灵感的爆发得自文学冒险的野心,而不是建功立业的那种野心。因此,在这小说中看不到统摄力量,更多的是奋激力量。也就是说这是由激情和灵感爆发出来的一个试验小说,其中随处可见的是由激情,想法和念头在笔下的扩展,而不是反思,克制和内敛。在小说的A——Q章里,作者像一个挥臂如飞的拳击手,最后第R章,他又成为一个反心理学的神秘主义者。    这个试验很成功,可以说一炮而红,以至于作者本人最后把他的这种小说作为一种小说的形式发展得非常繁盛。基于同一种理论的小说又写了好几部,关于这小说的理论也诠释的越来越显明,终于成为一种与众不同的风格被树立起来。这小说作为他小说理论和技巧的源头有不可低估的价值。阅读它得到的更多的是从中看到一个小说家对小说的表现形式和技巧的追求,他所遇到的困惑和疑虑,以及他的决心和幸运。    在这个中译本的前面有作者本人的一个写的序言。作者为自己的书作序,这本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但是他仍然把这篇写得最晚的序言放在他小说的最前面。这里面有一种果敢,但是,如果他没有开创了小说新写法,那么这种果敢根本不值一提。当年同样的是和本书作者差不多的年龄的雨果写了戏剧《克伦威尔》以后也写了这么一个序,在这两个序里你可以看到某些很相似的东西。如果这小说是一把锁,那么这个序言就是它的锁匙。    勒克莱齐奥在这本书中所试验的写作方法就是用感觉来虚构现实,就象是在用文字来做出一幅幅漫画,他画海滩和海滩上的男人女人小狗和溺死者,动物园和动物园里的狮子、狼和猴子,咖啡店和咖啡店里的老太婆,繁华的大街、店铺、行人和小狗,废弃的房子和房子里的桌球案和老鼠,废弃的花园和花园里的果树和死了的小白鼠尸体。大商场和商场里卖唱片的服务员..........    虽然说这小说是勒克莱齐奥用文字所画出的一幅幅多彩的画面,但是,这些画面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不是那种在画廊中展出的画,那种画当人欣赏到它的时候,它总是骤然出现在人面前的,而这里通过阅读来欣赏这些画,其实是在画室中欣赏作画的过程,读者所领略到的是一个画家在画里何处勾勒、何处涂抹、何处停顿、何处留白和他在作画中动用的音乐性和色彩感时的随性和克制。    勒克莱齐奥通过这种与作画相类似的感觉的逐渐堆积来造成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信任和默契,有时候他是采用的连续的视觉,有时候他是用大段听觉,有时则是越来越精细敏感的触觉。正象他在序言中所说的:    “......我并未放弃希望,日后将完成一部真正的虚构小说:类似柯南·道尔天才之作的东西,针对的不是读者真实的旨趣——大致为心理分析与阐释——而是读者的感觉。”    勒克莱齐奥在他的诺贝尔获奖演说中又曾这样说:    “那么,为什么写作呢?自从一段时间以来,作家已经不再自负到以为可以通过自己的小说改变世界或创造更好的生活方式了。他的期望变得简单:成为见证人。看一看这另一棵悖论密林中的树吧!作家想成为见证人,而他大部分时间却仅仅是一个偷窥者。 ”    本书中,亚当·波洛在很多章节中是作为一个偷窥者而存在的,而叙事者则是这个偷窥者的“见证人”。还有一些时刻,亚当·波洛写信,而叙事者则在后面偷窥。在这种偷窥和见证之中,勒克莱齐奥巧妙的赋予这小说以侦探小说的魅力。其实从某种方面来说,侦探和偷窥者具有同一个职业特征。    亚当·波洛这个名字,亚当让人想起的是《圣经》里的人类始祖,而波洛让人想到的是文学史上有名的大侦探。    勒克莱齐奥在这书的前A——Q章里其感觉所带给他的灵感象原子弹爆炸产生的蘑菇云一样向外扩散,波及亚当所遇到的一切,直到他作为一个青年作者创造力的枯竭,他或许是觉得足够读者瞧的了还是什么,所以他开始对这个文本进行收口,本来我以为他会为了形式的完美写到Z章的,但是他只写到的第R章就完结了它,其实这种小说还可以不断的写下去,一直写到Z或者是ZZ都是可以的。    第R章是本文篇幅最长的一章,是一个侦探小说的揭底页,亚当·波洛的生活方式和目的被一点一点揭露出来。亚当·波洛首先被当作精神病人受到一群学生的探寻,他是被调查者,但却像波洛探长一样揭示真相--形式上如此,实际上不仅没有揭示,反而是故意搞得更乱。    这个类似于一个侦探小说的结局给了勒克莱齐奥之前信马由缰的想象力一个结尾。他在之前画出的那些优美的弧线终合于一点。不过这个点却是一个“虚点”。在这一章里,勒克莱齐奥故意写得云来雾去,让读者莫知所云。亚当波洛在那里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所有的话合起来却迷糊一团,因为它们不形成一个逻辑严密的系统,也没有可以作为所有论证的总的论点。勒克莱齐奥其实刻意把它们写得这么神秘。但是有什么关系呢?他从心眼里讨厌心理分析,他就是要在这一章对精神病因的心理分析方法大加讽刺。讽刺一下就得了,文学总是拿科学开濑,这个是屡见不鲜幽默。也就是说他并不想给亚当波洛的生活一个非常合于宗教教义的或是伦理学的真理。因为他的小说其目的本来就不是要探讨这些问题的。于是这小说以这样一句来收尾:    “故事在等待着最坏的结局中结束了。可请您等等。您到瞧吧。我(注意我没有过分频繁地使用这个词)认为大家可以给他们以信任。等到将来的一天,倘若对亚当波洛或对他身上的另一个人没有什么好议论的话,那才叫怪呢?”    这个结尾真是太妙了,其妙就妙在勒克莱齐奥已经算准了一些批评人会对他的小说角色作一些莫名其妙的议论,特别是指那种从宗教角度的,伦理学角度的和意识形态角度对亚当·波洛这个角色的诠释。而这正是他对批评者的一种嘲弄和搞笑。    亚当·波洛的在本书中的结局是“孤零零地躺在床上,置身于一层气流之下,不再等待着任何东西。”这个结局有反传统小说的特性。这也是勒克莱齐奥对写作一部奇特的小说的抱负。正象本书前他在序言中所写的:    “我暗中有两个抱负。其中之一,就是哪一天写出这样一部小说 ,如若主人公在结尾一章死去,或至少患到帕金森综合症,谩骂的匿名信会劈头盖脸冲我飞来。”    只是他对小说的挑衅行为他做到了,公众对他的回报却不是谩骂的匿名信,而是龚古尔文学奖颁发来的一张张钞票。特立独行和反传统在现代社会中真是到处吃得香啊。  
  •     《诉讼笔录》:一支抽象万花筒
      
      范典/文
      
      先声明,如果没有得知本书的作者勒克莱齐奥获零八年度诺贝尔奖的消息,我是绝不会知晓《诉讼笔录》这本书的,因而也会与之失之交臂,然而这本书与其作者并非因获奖而在当下被介绍至中国,早在上世纪90年代,此书即被安徽文艺和上海译文两家出版社先后出版,勒克莱齐奥的作品更是在诺贝尔奖颁布前就获得了中国颁给的“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奖”,但这位作家之所以不被国内大众所熟知,而仅在文艺圈内被少数人或专研法国文化的人士推崇备至,实则因其作品的独特性。
      
      此书于1963年出版,当时法国“新浪潮”电影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像阿仑·雷乃、特吕弗、让-吕克·戈达尔等领袖人物正在用新技法挑战传统影像艺术,而作家群里也涌现了一批诸如罗伯·格里耶、克罗德·西蒙之类的人物。在那样一个万象革新的时代,23岁的勒克莱齐奥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说《诉讼笔录》,在法国一举成名。
      
      小说的故事线索在我看来比较模糊,但因其叙述手法的独特性,并在书中插入一些报刊剪辑,一度让初翻此书的我以为是一部与克罗德·西蒙的《植物园》近似的作品。看到后来,又觉得像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浮现》,虽然写法上迥然相异,但那种作品中散发出的神秘气质带给我的刺激是类同的。勒克莱齐奥这部处女作真算得上惊世骇俗,如果参照一些世界上著名作家的处女作,《诉讼笔录》绝对算得上大手笔,完全没有初涉文坛的羞涩与拘束,也没有带上个人自传性质的流水痕迹,而是从探讨现代文明与原始状态的立场出发,带着自省与崇尚的矛盾情绪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个体与群体即主观意识与客观现状的影像。读这样的书容易让精神产生分裂,如果单纯从嗜好故事情节的角度出发,犹如爱好文艺影片的观众去观赏戈达尔的《中国姑娘》,如果从研究文艺学的角度出发,它无论在文笔亦或探讨的主题及架构上都有极大的创新,绝对是一部可以用来反复“咀嚼”的杰作。
      
      书中的主人公亚当·波洛无疑是作者给予主观意识的载体,但并非第一叙事人称的本体,伴随全书的第一视角乃作者本身,时不时突现的评述及“我”这样的字眼暴露了作者的存在,加上亚当的意识突然以第一人称呈现,使得叙述角度呈现复杂性,然而作者完全像一条游刃有余的鱼,撕裂了传统叙述中规中矩的形式,使得主人公既可以游离于叙事状态之外,又可以第一视角表达内心世界。勒克莱齐奥的文笔天马行空,描述细致多样,每每在细致详尽的描述之后陷入出人意料的“爆炸式”的想象空间。为什么说它是“爆炸式”呢?因为全是碎片式的意象堆磊,如亚当在动物园的狼笼前(P64),先描述三条狼如何在笼内转圈、它们的状态,随之视角扩大,以狼与周围的对比(动与静)、与整个外太空观察的对比(静止中的动),而作者引用的意象有显微镜、杆状细胞、血球、飞机、白蜘蛛、星星、窗户、版画、青铜制品等等,以及作者的现身说法使得这一单纯对象的呈现显得层次复杂而充满视觉形象的快速对接与转化,大大拓深了叙述领域。
      
      亚当在书中作为一个“人”,他的行为脱离了现代人应具备的社会因素,从其简单而“滑稽”的行止中却无时无刻不与这个社会摩擦出火星,同时他身边总充斥了各种动物,他跟随狗、与白鼠对峙、幻想成为狮子家庭中的一员等等,使其显现原始状态,而他在街头的演说又使得他作为一个“人”,在这层原始的意味上增添了另一层意义。“……我明白了这个地球是属于我的,而不属于任何活着的种类……它属于人。”(P210)提出一种“人定胜天”、“人优于其他物种”的论调——这也正是西方文明发展至今一直津津乐道的论调——但显然作者的用意在于体现“人”的原始性与整个社会建构、形成的现代文明的碰撞,而非强调这种荒谬理论。亚当作为作者赋予的象征载体游离于整个为科技工业所支撑的现代文明的环境之外,结果,他被关进了精神病院,以一种极端方式呈现了个体与群体意识相脱节的结果。而这也正使得故事的结尾显得近乎荒诞,换句话说,形成了某种寓意。
      
      正是勒克莱齐奥多角度多层次的叙述方式,使得缺乏故事情节的《诉讼笔录》散发出耐人寻味的魅力。虽然区区十几万字,却犹如天书般涵量惊人,它像一支变幻出无数抽象画面的万花筒,得到的快感琳琅缤纷,这也正是这位法国作家的高超之处,真可谓“作家中的作家”。
      
      
      ——已载于《新闻晨报》
      
      
      书名:《诉讼笔录》
      作者:让-马·居·勒克莱齐奥(法)
      译者:许钧
      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定价:28.00元
  •     说实话,我是冲着“诺贝尔文学奖”而去看的。一本讲精神病人故事的小说,读起来,可相当闷骚。
      乍一看,心想这也叫小说?翻到前面扉页看看,没错真的是诺贝尔呀!耐着性子看下去……这个叫亚当的精神病人,服完兵役,离家出走,在某个海滨城市(后面提到是科洛斯)游荡,干了许多相当有意味(不知道算不算寓言)的事儿,然后被母亲的来信激发,转而又被抓到精神病院发表最后见解的故事。
      
      后面形容这是惊世骇俗,我倒不觉得。感觉上,有点像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两者均有反对或者说是厌恶主流世界的意味。内涵上,倒有老庄的齐物思想,这种思想,作者很做作地告诉了我们。譬如说亚当跟着一狗走早海滩的鹅卵石上,他模仿着它,仿佛自己也是一条狗。又譬如亚当面对老鼠时,神经质又竭斯底里地喊:“该死的猫!”太明显了!娇柔做作的文字还体现在对景物的描写上,不得不说许钧的翻译实在是妙,毫无翻译的痕迹,作者大量精致的描白,虽让文字变得华丽,然而也同样透露出单调闷骚的气息。
      
      作者在前言说他的作品“唯一的价值就在于在阅读者的脑中引起某种反应,哪怕是瞬息即逝。”他做到了,同时,我也觉得这是本书的最大闪光点。人创造了许多,同时却被自己创造的东西束缚着,但人却浑然不知。好像手机,我们买了手机是为自己而服务,但反而,我们每日每夜都要留心手机的或震或响。这便徒增麻烦了!同时,日复如是的N点一线生活也把人像动物一样关在自己建造的动物园里。
      矛盾哪!
      
      最后,希望有心人能解答一下为什么本书的名字叫“诉讼笔录”。仅仅是因为他在作业簿上写完了内心剖析的自白吗?还是另有深意?总觉得那些意外溺水的事件都是亚当造成的,感觉上小说也在有意无意地暗示着……
  •   谁是正常人,谁又是疯子?我挺好奇那些界定精神病的方法。
    。。。
    问哥啊,传授给你界定方法。先给你做个系统测试如何。大约3个小时。
  •   这个系统是和英文过级时的机考题一样吗?
  •   不一样,很多跳转和必答相结合。
  •   “從沒有其他小說對於我而言像這本一樣難以下嚥。”
    我都係。。。。
  •   感性,多美好。
  •   最近也正在看一些和精神疾病有关的书籍和片子,或者说,一直在思考和体验理性与感性的关系,虽然至今尚无结论。当人性本能(感性)和社会规则(理性)相冲突的时候,究竟谁会胜利呢?
  •   短期内一般是社会规则胜利吧,张扬本能不但面临社会的压力,而且会转变成生理方面的压力,人性本能是遵循快乐原则的,如果他张扬本能的行为造成了对本能的新的压抑,那么这种张扬会自己终结吧,所以惊世骇俗一番后又会被打回原形。
    但我相信持久溢出的人性本能,也会对社会规则造成压力,最终当社会普遍认识并认可了这些本能时,社会规则就被人自己改变了。比如同性恋在古代被抑制而现在得到尊重,能说明一点点吧。
    所以从长期来看,社会进步的动力中有一部分是生理的、感性的。
  •   年轻气盛的时候大家都爱吐槽。
  •   很想看见你吐槽的样子……
  •   吐得非常好,让人看不下去的,就不是好书
  •   我的吐槽计划还在增补呢........吼吼~~
  •   为什么过段要打那么多空格。。。
  •   这本书很一般。
    我也想这么说,很假大空,我根本没看完
  •   假大空,我要的就是这个词啊~~~~~~~
  •   深有同感 ~~~假大空 读不下去~~不知道是否真的是自己修养不够还是怎么的
  •   阅读过程很无趣,感觉做作
  •   呃 我特喜欢这本小说 我还觉得这是我去年下半期看到最好的小说了呢
    可能是我有一段时间像亚当波罗那样生活过 所有深有感触
    而且我看到他23虽就写出来这本书 我都快疯了
  •   23岁的时候我会在干什么...
  •   我也即将23
  •   我已经过了23,也过了24,然而,我还是很文艺。
  •   2009-02-13 20:25:08 午夜紫玫瑰  我已经过了23,也过了24,然而,我还是很文艺。
    ============================================
    为什么变成讨论23了,文艺跟年龄没有绝对的关系吧
    而且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的差别在有些人的身上尤其明显
    但是心理年龄和思想深度也不是一个概念
    思想深度和为人处事又不能等同
    也会和生活能力有着天壤之别
    人是复杂的动物,中文是细致的语言
    文字和语言在一个人身上体现出来也是不同的
    其实23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一本相当不错,并且我很喜欢的书
  •   老大,你真看出有這么好嗎?我怎么感覺不知所云+索然無味?
  •   2009-02-21 10:42:32 老玉米  老大,你真看出有這么好嗎?我怎么感覺不知所云+索然無味?
    ============================================
    看了一下你读过的书,主要原因还是个人读书的口味不一样
    感觉你比较偏中国文学,这是我的弱项,看的少,所以也轻易不评价
    我个人是比较喜爱外国作品的,这几年看的也比较多
    但是让我五星推荐的也不多,这本书我确实非常之喜欢
    而且我想在行文中非常明确的表达出喜欢的点了
    最近读他另一本书《乌拉尼亚》就觉得相对一般
    你读的不知所云加索然无味,很可能源于对外文学史的发展并不了解
    其实我说过这是一本卖弄技巧多过思想内涵的书
    有的人故能玄虚的评论,才是把这本书推向了一个不知所云的境界
    这世上本就没有绝对的事,因着个人的际遇,经历,自有不同
    比如很高评价的《未央歌》,读了100多页,却有想砍人的冲动
    实在是很久没读过这么讨厌的书了,矫情而做作,我正在努力修正自己的思想,不希望因为片面的错觉,而抛弃了整片森林
    这一点多少跟你不喜欢这本书有类似之处
    心中的感触和阅读的经历,决定了每个人读书的方向
    当你比较多的涉猎外国作品以后,可能就比较能理解我对这本书的喜爱了
  •   其实我还更喜欢《乌拉尼亚》的,读过他的许多本书,年轻时候的作品显得比较庞大深邃,盛满了作者想要表达的各种东西,近作反而清浅了
  •   出世还是入世 这是个问题
  •   “我们在浪漫与现实的碰撞之中制造出一个矛盾的生活结构,从而能够借助这个结构去理解这个矛盾”
    不得不说,不许的文字很华丽,不过也很费解,比如上面这句,如果能再举个例子解释一下的话,就会让我这样的笨读者读完后收获更大……:)
  •   青猫姐:)
    我想表达的意思就好比,拿现实代表一个人现有认识的“正确”,“浪漫”是“错误”,一正一反,而“矛盾”使它们“合”了。
    我们借助这种矛盾中的正反合理解到其实正反双方都不是错误的
    不知道说明白没有......
  •   这本书描写很深入,却不像是小说。
  •   第四段:识时务者的愤怒不会过火,他们的讽刺永远徘徊在表层,他们不会耗费精力去感情用事地愤世嫉俗,他们的眼中,英雄批判的演说不过是即兴的耿耿于怀,缺乏理性且太过天真浪漫。
    第五段:他们(英雄)不屑于和人斗争,因为他们的敌人不仅仅是个人的际遇,而是一个时代的压抑,恰恰,身处的时代就是他们无法挣脱的命运。
    在第4和第5段里,我想问一下不许:你认为是英雄喜欢斗争还是识时务者喜欢斗争 我从这两段里真的不能很清楚你的看法,请你多谈谈 :)
  •   ----------------------------------------------------------
    2009-02-11 20:06:44 贾不许
    青猫姐:)
      我想表达的意思就好比,拿现实代表一个人现有认识的“正确”,“浪漫”是“错误”,一正一反,而“矛盾”使它们“合”了。
      我们借助这种矛盾中的正反合理解到其实正反双方都不是错误的
      不知道说明白没有......
    ----------------------------------------------------------
    谢谢不许妹妹,虽然我还是没懂……但我试图懂……
  •   有关现代和后现代我最喜欢的一个比喻还不是在中文系听来的,大概是这样的:家里有小轿车的人骑自行车和家里没有小轿车的人骑自行车会有同样的感觉么?
  •   没有读过那本书,但感觉中认为,这是很好的书评,引人思考。。
  •   没读过书。不过文字写得很好。
  •   2009-02-11 20:43:12 青猫  第四段:识时务者的愤怒不会过火,他们的讽刺永远徘徊在表层,他们不会耗费精力去感情用事地愤世嫉俗,他们的眼中,英雄批判的演说不过是即兴的耿耿于怀,缺乏理性且太过天真浪漫。
      
      第五段:他们(英雄)不屑于和人斗争,因为他们的敌人不仅仅是个人的际遇,而是一个时代的压抑,恰恰,身处的时代就是他们无法挣脱的命运。
      
      在第4和第5段里,我想问一下不许:你认为是英雄喜欢斗争还是识时务者喜欢斗争 我从这两段里真的不能很清楚你的看法,请你多谈谈 :)
    客气了:)
    我其实是想说识时务者是胜利者,英雄只能是个悲剧,只不过会在不同的地方挂掉。识时务者打的仗是真的,流的血是假的。
  •   伟大的作品和生活之间,总是存在着某种原始的矛盾。
  •   本书是我很喜欢的一本书,可大许啊~~我竟然没看明白你想说啥...或者说你又过度阐释了。
    其实这本书真的很简单。要知道一位作家的处女座总是想表达他压抑最久的感情。这点联系当时的欧洲文化背景就可知一二。1963年啊,你真以为他的这本书蕴含了如此丰富的内涵??
    就像《堂吉诃德》其实是本很纯粹的书,可如今解释的文本多的病态。
  •   之后我看到http://www.douban.com/review/1580427/这篇书评,写的很好。
    不过我也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就是我被骗了。
  •   呃,这好像是个“常识”性的歧路
  •   在上次征文过程中,有高人用精神分析写了这本东西的评论啊,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其实这只是自我同一性和矛盾性透过艺术的放大而已,超简单的现实
  •   说起来我这几天把你突然喜欢上的那本《...给雨天用》翻出来看了
  •   更推荐你看他的 爱的怯懦 ....顶牛的书
  •   我推荐你看本书,等下告诉你
  •   对了,正太你知道我刚才在说什么吧,我指的是书后的附录把我骗了
  •   囧~~难道你当初没看附录了嘛.....
    法国三星,去看看其他两个嘛~~我看了勒克莱齐奥的《战争》以后就彻底和他绝缘了。太天书了
  •   我最近主要目光在国内你知道的,我过几天还得叫你帮我做调查问卷
  •   —。—! 正太最近搞恋爱,什么都荒废了.........
  •   我们版聊会不会被认为disu啊= =!!!
    恋爱好。引用大师傅的话,我最喜欢看别人谈恋爱了
  •   版聊有益身心健康!
    - 。- 我也喜欢围观别人谈恋爱啊。没经验,真纠结- -
  •   经验是干嘛的,经验是用来更流利的犯错的
  •   我刚买了
    看额5页左右
    呵呵
    准备认真看看
  •   “我其实是想说识时务者是胜利者,英雄只能是个悲剧,只不过会在不同的地方挂掉。识时务者打的仗是真的,流的血是假的。”
    不许说的太精彩了!赞~~
  •   专业,难懂。
  •   没有看过书 书评似乎在说明浪漫的重要性 这种浪漫也许就是一种对大环境的突破与提升 英雄也是精神的先驱者 他们站在高楼顶端的呼啸 除去其中浮华的部分 更多的是一种对当下的思考和质问 质问的同时也在寻求完善 这种完善不是一味的鄙弃对方 而只扩展自我的范围 缺少冷静的对待 则只能失去入世的先决条件
    “我们在浪漫与现实的碰撞之中制造出一个矛盾的生活结构,从而能够借助这个结构去理解这个矛盾”,理解矛盾也就是在理解矛盾的产生者 在互相作用力的方式下衍生出平和 和 正视
    “浪漫的意味更深了” 深了 也就有更多的契合了
  •   不许。。。最近累死累活,没时间仔细读你文章,先顶了再说。。。
  •   2009-02-13 22:04:00 如此名号  人是需要浪漫的,我们在浪漫与现实的碰撞之中制造出一个矛盾的生活结构,从而能够借助这个结构去理解这个矛盾,于是才有了更多自知之明,才能够认清自己的行为是在造福还是嫁祸于自己。
        在这个理解的过程中,浪漫的意味就深了。
      
      可是这样不就不浪漫了吗?
    此浪漫非彼浪漫
  •   打破熵均衡的寂死态?
    ==========
    好艰深啊,什么叫熵均衡呢?和(信息学中的?)寂死态?是说语义的单一化趋势?
    另外,你对浪漫需要界定,是指的作为romance的文类,还是泛指一种情爱主题的文学,或干脆是一种和工具理性相对的世界观?而且,现代性和现代主义文学是不一样的,现代主义文学从来没有停止对机械的、唯物的、理性至上的世界进行批判。从这个意义上说,“浪漫”不应该被称其为这个作家获奖的主要原因,更不能算是他文学中的创作特质。
  •   这本书是勒早期的作品,不过的确很好,很有意思,不许也诠释得很好。兹贴出我去年写的作为补记。
    这本书实际上是讲两个命题,一个是关于爱情,一个是关于命运。
  •   勒·克莱齐奥获得200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正常吗?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其实在大多数法国读者看来,如果抛开本国人的情感因素,他获奖应该是实至名归的事情。与2003年南非小说家库切相比,这一次他的获奖并没有引起大多数人的非议,或者是冷嘲热讽。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是法国小说在当代世界文坛的地位,自克洛德·西蒙和娜塔莉·萨洛特之后,新小说的地位越来越受到读者的重视,尤瑟纳尔和勒·克莱齐奥都是战后法国文学的代表者,也是语言叙事的天才;二是诺贝尔文学奖在甄选和推荐世界范围内作家时,从未忽略作者的精神色彩和开拓精神。勒·克莱齐奥的写作,是遵循着战后热奈和萨特的写作路线,或者说在精神感应上仍遵从着现代主义。在后现代和物质主义至上的今天,这一点尤其弥足珍贵。勒·克莱齐奥是建构文本的大师,也是消解现实的天才。在他的第一本小说也是成名作《诉讼笔录》(1963)中,他就在导言中写道:“我很少顾忌现实主义(我越来越感到现实并不存在);我希望我的小说被当作纯粹虚构的东西......”在另一本小说《巨人》中,他直接建构了他的精神王国,那是他钟爱并生活了十余年的墨西哥土地,也是他最钟情的印第安土著世界。当代文学的共通性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媒体的快速传播变得越来越明晰,勒·克莱齐奥
    走过的道路,或者说精神探索的旅程,是与跨掉一代、嬉皮士、愤怒青年和新浪潮运动有着血缘上的关联性的。勒·克莱齐奥不回避严肃,同时他一直在试图以真诚、审慎的语言来打动读者“冷漠的城墙”。可以说他的写作是有明确的人生观和出发点的,这也为他的虚构与叙事打上了理性主义的基调。自海明威创作《老人与海》和《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以后,现代文学一直在自我怀疑和价值重建的过程中颠沛流浪,找到信仰是唯一的归宿。因此,勒·克莱齐奥的获奖显得弥足珍贵。
    我们宁愿相信他们找到了,现代主义到达了最终的归宿和彼岸,无论是虚构还是梦幻,这些并不重要,迷惘和放逐也有云开雾散、重见光明的一天。流浪的星星也将结束旅程,到达天国。
  •   迷惘一代的终结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11a6310100b5q0.html
  •   2009-02-17 02:45:58 白邓肯  迷惘一代的终结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11a6310100b5q0.html
    跟过去看
  •   2009-02-15 05:47:25 洛之秋  打破熵均衡的寂死态?
      ==========
      好艰深啊,什么叫熵均衡呢?和(信息学中的?)寂死态?是说语义的单一化趋势?
      
      另外,你对浪漫需要界定,是指的作为romance的文类,还是泛指一种情爱主题的文学,或干脆是一种和工具理性相对的世界观?而且,现代性和现代主义文学是不一样的,现代主义文学从来没有停止对机械的、唯物的、理性至上的世界进行批判。从这个意义上说,“浪漫”不应该被称其为这个作家获奖的主要原因,更不能算是他文学中的创作特质。
    这里的浪漫,应该是个形容词。
  •   以为深长
  •   2009-02-11 19:56:59 看不见我  出世还是入世 这是个问题
  •   呵呵,浪漫是需要有人读懂的~~
  •   想看诶……
  •   买了这本书,还没看
    看完这篇,想拿起来看
  •   那是在直播室无意从新又听了遍介绍
    后来觉得值得一读
  •   有多少人可以甩开时代,昂首独行?
  •   觉得这篇书评与我读它的感觉完全不是一回事,当然我第一次读它是十几年前,总的说来是对“物化”的震撼,是与庄子类似的顺其自然、物化于尘世之外的感觉。
  •   要是看过这位写的战争你就会知道,诉讼笔录已经很小说了。。。
  •   浪费时间读没意思的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