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笔记

出版时间:2004-04-01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英)阿兰·德波顿  页数:248  译者:孟丽  
Tag标签:无  

前言

  小说当然得有小说的情节。《爱情笔记》的情节也许很简单,讲述的不过是一个现代爱情故事:一对英国青年结识于巴黎至伦敦的客机上,随后交往,同居,分手。结构很完整,开头是邂逅,至十六章到达爱的顶峰,十七章到最后一章讲述了爱情的迅速逝去,结尾拉开了另一次爱情的幕。读者对于这类情节也许并不陌生,毕竟在琳琅满目的文学作品的海洋里,已经有太多诸如此类的故事。但是《爱情笔记》的精彩之处就在于,故事本身并不是作者浓墨重彩想要描绘的,情节已经让位于灵巧的哲思,作品充满了思考性段落,而在这关于爱情的诸多思考中,有一种智慧而清晰的辩证联结。作者自始至终是从主观的、内省的角度来表达.来探索爱情的意义和本质,从整个爱情故事中凝结出比生命更为持久的爱情哲理,充满了西方审美智慧与哲学情怀。  翻开这部自传体式的小说,我们首先领略到的就是一种精妙的手法,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作者以数字来标示每一个段落,而每~章节又是一个哲思单元,有对邂逅的神奇造思,有吸引对方的惶惑失态,有爱和自由的平衡,有情爱创造的私密空间,有熟悉后的倦意与重新发现,有对幸福的恐惧,有奇妙的爱情恐怖主义,有心理宿命论,有自设的基督情结……凡此种种都是爱情可能经历的段落,在作家的笔下都成了有趣的话题。德波顿以减而不准的方式生发出充满机锋的笑话与漂亮有趣的细节。  作者知识丰富,以西方悠久的文化、历史为底蕴,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从霍布斯到尼采,从司汤达到普鲁斯特,从乔瓦尼到科比西埃,广泛涉猎西方哲学、心理学、伦理学、文学、宗教.美术、建筑,旁征博引,生发新意。而这一切都是用现代人的目光采撷精华,归于解析,探索一个中心:人类的爱情。其中蕴藏的诗意、幽默.哲思、智慧;如行在山阴道中,令人目不暇接。道出了爱情生活中人人俱有的微妙感受,表达出人类共同的心灵之语。  也许我们该说,德波顿确实是一位深刻的思考者,不论是在激情的巅峰还是在失恋的低谷,他始终能够让书中的“我”把握对人物。肝理的细致观察,捕捉意识流中一刹那间的情绪波动与思想转折,将之如实地记录下来,从而把恋爱中的人们错综复杂、变化万端的心理状态描摹得淋漓尽致。书中的“我”不管是被哪种多么感性的情绪或氛围包围着,都始终保持一份冷静,用理性和逻辑,从中寻找规律和秩序。德波顿将淹身在男女情爱之中的五彩斑斓的感受化为流动的文字,营造出一份似乎能够加。

内容概要

  这是一部逼使理性与感性、细腻生动的恋爱过程全记录。其间,才子德波顿细述一段情缘中的邂逅、迷恋、平凡中的幸福、熟悉后的倦怠、女友移情别恋、挽回无望、自杀、醒悟,以至一段情完全成为过去。他认真思辩自己的感觉,忠实记下与女友交往中的各个细节,特别是心理和哲学层面的思考,文字生动、处处机锋,不仅有极大的阅读乐趣,阅毕更令人回味无穷。来吧,想爱、正在爱、曾经爱过的读者诸君,来看看书中谈的那场恋爱是怎么回事。

作者简介

  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英伦才子型作家,生于1969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住伦敦。著有小说《爱情笔记》(1993)、《爱上浪漫》(1994)、《亲吻与诉说》(1995)及散文作品《拥抱逝水年华》(1997)、《哲学的慰藉》(2000)、《旅行的艺术》(2002)。

书籍目录

德波顿-一个好读好看的作家序言一 爱情宿命论二 理想的描述三 诱惑的潜台词四 真实的自我五 灵与肉六 马克斯兄弟式思维七 不和谐的音符八 爱情与自由九 美丽的含义十 爱的表白十一 你爱她什么……

章节摘录

  一 爱情宿命论  1.尘世间,没有什么比对爱情的渴望更强烈的了。然而,多数时候我们不得不与无法理解我们灵魂的人共度人生。如果我们相信(与这个理智时代的所有准则相反),终有一天,命运会安排我们与梦中情人相会;或者有些迷信地幻想:冥冥之中有一个正是我们无尽思念的人,难道我们不该得到理解和原宥?也许我们的祈祷永无回应,也许彼此的心灵永难沟通,如果上天对我们还有些许怜悯,难道我们不能期盼在-次邂逅中与心仪的王子或公主不期而遇?难道我们不能暂时摆脱理性的责难,仅仅把这当作是浪漫人生中一次无可避免的心灵体验?  2.十二月初的一个上午,十点左右,我坐在英国航空公司喷气式飞机的经济舱里,从巴黎回伦敦,全无体验爱情或是邂逅故事的心理准备。飞机刚刚飞越诺曼底海岸的上空,冬天的云层散开退去,下面是一览无遗的碧蓝海水。我百无聊赖,心绪不宁,随手拿起一本航空杂志,漫无目的地读着上面假日旅店和机场服务设施的介绍。飞机尾部引擎的微微颤动、机舱里宁静的灰暗色调以及乘务员甜甜的微笑令人心情略觉惬意。一位乘务员推着饮料和点心从走道上过来了。尽管我不饿也不渴,但在这飞机上,我产生了想吃点东西的感觉。  3.我左边的乘客也许有些忧郁,她取下耳机,仔细研究起面前椅袋里的安全指示卡。卡片上介绍了发生坠机后最理想的状态:乘客平静地软着陆在地面或水面,女士们脱掉高跟鞋,小孩熟练地给防护衣充气,机身尚未破损,汽油也奇迹般地没有燃烧。  4.“如果飞机出事,我们都会死掉,这些注意事项究 竟有什么用?”她似乎在自言自语。  “这样或许能使人们感觉安全一些,”作为惟一的听众,我回答说。  “说真的,这倒是不错的死法,快速,特别是当飞机坠 地时正好坐在前排。我有一个叔叔就死于飞机失事。你认识的人有没有那样死的?”  没有,但我没来得及回答,因为有位乘务员过来(她不知道她的乘客们这会儿正对航空公司的职业道德产生了怀疑)给我们送午餐了。我要了一杯橙汁,正准备把一盘三明治挡回去时,我旁边的这位旅伴小声地说:“拿着,给我吃,我很饿。”  5.她留着栗色短发,后颈露了出来,水灵清澈、如绿潭一般的大眼睛回避着我的目光。她身着蓝色衬衫,膝盖上放着一件灰色羊毛开衫,肩头瘦削,显得弱不禁风,从参差不齐的指甲看得出她经常啃手指头。  我真的没抢你的午饭?”。  “一点都没有。”  “不好意思,我还没有自我个绍呢,我叫克洛艾,”她一边说,一边有些拘谨地从扶手上伸过手来与我握了一下。  接着,我和克洛艾各自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克洛艾说她是到巴黎参加一个会议回来。她曾就读于皇家艺术学院,从去年起在索霍区的一家时装杂志社做平面设计。她出生在约克郡,但小时候就搬到威尔特郡去了,现在(二十三岁)独自住在伊斯灵顿的一套公寓里。  6.“但愿他们没有把我的行李弄丢,”当飞机开始降落在希斯罗机场时,克洛艾说,“你有没有过类似的担心?”  “没有,不过我倒是碰上过这种事,已经两次了,一次在纽约,一次在法兰克福。”  “唉,我一点也不愿意出行,”克洛艾叹了口气,咬着食指尖,“更讨厌回来,我真是患了归来恐惧症。每次我离开~段时间,就总担心我不在家时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要么水管破了,要么工作丢了,或仙人掌死了。”  “你养仙人掌?”  “有好几盆呢,已经养了一段时间了。属于阴茎崇拜吧。我曾在亚里桑那过了一个冬天,真有点喜欢那里的仙人掌。你养宠物吗?”  “养过金鱼。”  “后来呢?”  “那还是几年前的事,我当时和女友住在一起。有一天她关掉了鱼缸里的通气管,鱼都死了,我想她多半是出于妒忌。”  7.我们天马行空地闲聊,微妙地捕捉彼此的性情,犹如漫步在蜿蜒崎岖的山间小径,轻掠淡远山色。直到飞机轮胎落地,引擎反向转动,飞机滑向航线终端,准备将乘客卸在拥挤的入检大厅。当取好行李,通过海关检查时,我已经爱上了克洛艾!  8.惟有生命走到尽头,我们才能知道自己的爱之所在。但是与克洛艾相识不久,我就似乎找到了爱的归宿。审视自己所有可感知的情感和这情感可能的接受者,我无从确定为何突然之间对克洛艾产生的竟然是爱情。我不知晓这生成过程的内在动力,而且也只能藉人生的阅历来确证这些感受。我惟一能交代的就是在我回到伦敦后过了几天,克洛艾和我共度了~个下午的时光。接着,在圣诞节前的几个星期里,我们总是一起在伦敦西区的餐馆共进晚餐,然后去她的房间做爱,欢度良宵。好像这一切既是蕞陌生却又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她起过圣诞节,我和朋友去了苏格兰,但我们却发现自己每天都要跟对方通电话,有时一天竟达五次之多。并不是特意要说点什么,只是因为我们都感到自己从未与人这样交谈过,以前都在奉行中庸之道,在自欺欺人,只是到现在这一刻我们才最终领悟了另一个人,也才最终为对方所领悟。等待(本质上是对救世主的等待)终于结束了。我意识到,她就是我痴痴寻找了一生的女子,一个符合我梦想的精灵。她的微笑、她的双眸、她的幽默、她附书癖、她的焦虑、她的智慧,她所有的一切都与我的理想完全吻合。  9.我感觉我们是如此地天造地设(她不仅将我的语语补充完整,她还使我的生命不再残缺),以至我不能议为邂逅克洛艾只是一次偶然的巧合。我失去了带着无情的怀疑论——虽然有人认为它是必要的——来思考命定这个问题的能力。这不是所谓的迷信,克洛艾和我找到诸多的细节,尽管都是一些琐碎之事,来证实我们直觉的感受:我们命中注定为彼此而生。我们都出生在双数年份的同一个月的午夜前后(她是在晚上十一点四十五分,我是在凌晨一点一十五分):我们都学过竖笛;都在学校排演的《仲夏夜之梦》中扮演过角色(她演海丽娜,我演忒修斯);我们左脚脚趾上都有两颗大大的痣;同一个后臼齿上都有条裂缝;我们都会在阳光下打喷嚏;都喜欢用餐刀挑出番茄酱;甚至我们的书架上都有同一个版本的《安娜?卡列尼娜》(牛津出的老版本)。也许这些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这足以使信徒们建立一种新的宗教。  10.我们让存在得以升华,获得意义;我们赋予时间本身并不具有的情节性。克洛艾和我把飞机上的相遇神化为爱神阿佛洛狄特的安排,充满古典和神秘气息,是爱情故事的第一场第一幕。自我们降临凡尘,宇宙中就有一位伟大的神灵在微妙地改变我们的运行轨道,终使我们能于这一天邂逅在巴黎至伦敦的班机上。~切于我们而言已经如愿以偿,所以我们可以忽略那没有发生的无数故事,忽略因为错过飞机或忘了电话号码而不能得以书写的浪漫。就如历史学家一样,我们总是面对已经发生的事件,如何阐述都不会有错,不必在乎每一个片段都可能出现偶然性,从而错误地编织起宏大的历史叙事,成为我们自己生活中的黑格尔和施本格勒①。故事发生之后,我们摇身变成叙述者,把飞机上的邂逅美化为天意的安排,为我们的命运找到太多的因果联系。我们这样做实在是过于神秘主义,或者(仁慈点说)过于粉饰。  11.我们当然应该更理性地看待此事。克洛艾和我都不是经常来往于巴黎和伦敦,我们也从未对自己的旅行作过定期的安排。克洛艾在最后一刻被她的杂志社派去巴黎,因为副主编恰巧病了。而我之所以去,则是由于在波尔多的建筑任务碰巧提前完成,才使我有足够的时间到巴黎,在姐姐那儿逗留几天。在我们计划回英国那天,两国的航空公司从戴高乐机场到希斯罗机场共有六趟九点至午时的航班。虽然我们都打算在十二月六日下年早些时候回到伦敦,但是都是在最后一分钟才确定到底乘哪架班机,这样,从一开始我们乘坐同一次班机(不一定是相邻座位)的数学概率就是三十六分之一。  12.克洛艾后来告诉我说,她本来打算乘坐十点半的法航班机,但由于退房时包里的一瓶洗发香波漏了,不得不重新装包,耗去了宝贵的十分钟。当旅店打好账单,用信用卡结完账,为她叫来一辆出租车时,已经九点十五分,她不太可能搭上十点半的法航班机了。当她总算通过德拉维勒街附近拥堵的交通到达机场时,那架班机已经停止登机了。因为不想再等下一趟,于是她就去了英国航空公司售票处,买了十点四十五分飞往伦敦的机票。我因为个人的缘故,正好也乘坐那架班机。  13.接着,售票处的计算机是如此地造化弄人,把克洛艾安排在位于机翼边的1 5A座,而我则在旁边的1 5B座(见图l)。当我们开始谈论那张安全指示卡时,完全没有想到两人交谈的可能性其实极其微小,因为我们都不可能乘坐头等舱,在有一百九十一个座位的经济舱里,克洛艾被安排坐15A,而我极可能是出于偶然,被安排坐158。从理论上说,克洛艾和我相邻而坐的可能性(虽然我们相互交谈的机率无从算起)是110/17847,也就  14.但这个数字只是表明当巴黎和伦敦之间只有一趟班机时,我和克洛艾互为邻座的可能性。而实际有六趟,并且我俩都曾在这六趟之间犹豫不决,到最后~刻才选择了这一班,所以这个可能性必须除以36。这样克洛艾和我在十二月份的一个早上乘坐英国航空公司的波音飞机飞越英吉利海峡时邂逅的最终可能性为1/5840.82。  15.然而一切还是发生了。以上的计算不仅无法让我们信服理性的论证,反而支持了对我们相爱的神秘诠释。如果事物成为现实的可能性小而又小,但最终仍然实实在在发生了,难道不允许人们给予它一个宿命的解释?抛掷硬币就会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性,这都足以让我不去相信上帝对事物原委的解释。我们原本会不带任何宿命的色彩去思考这最终改变我们生活的相遇的不可能性,但是面对克洛艾和我所处的情形,即相遇的概率是1/5840.82,我们只能说这是命运的安排了,肯定有谁在(三万英尺的高空)摆弄我们的命运。  16.对于偶然事件,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进行解释。哲学的观点坚持奥卡姆剃刀原则,寻找主要原因,认为事物背后的诱因不会那么复杂,因此除了认可严格吻合的因果关系,不会再寻找更多的原因。也就是说,要探究事物发生的直接原因,就我们的情况而言,应探究的是克洛艾  和我在同一架飞机上相邻而坐的可能性,而不是火星和太阳之间的位置关系,或浪漫宿命的故事情节。然而神秘主义观点会情不自禁地用更为宽泛的理论来解释事件。一面镜子落下墙来,碎成千万片。缘何如此?又有怎样的含义,于哲学家而言,不过是一点微震、或是遵循物理法则的某种力量(根据一个可以计算的概率)正好使其落下而已。然而在神秘主义者看来,这面破碎的镜子却含义无穷,可能至少是七年厄运的标志,或是神对上千个罪孽降下的报应,或是上千个惩罚的预示。  17.上帝一百年前就已死去,如今这个世界是计算机而不是神谕在预测未来。爱情宿命论在危险地转向神秘主义。我认为克洛艾和我是命中注定要在一架飞机上相遇,为的是而后的相爱,这表明我的想法还停留在通过查看杯中的茶叶渣或观察水晶球来占卜命运的阶段。如果上帝不掷骰子,我们肯定无法与命定的爱人相会。  18.然而,迷失在爱情中的我们把这说成是注定要发生的事情,来化解偶然性带来的全部恐惧,从而给我们乱糟糟的生活以持续下去的目标和方向,这也许是可以理解的。虽然骰子会摇出不同的数,我们却执意要摇到那表明终有一天我们会相爱的必要数字方肯罢休。尽管客观地说,我们的相遇是那么偶然,以至几无可能,但我们还是不得不相信,与我们践约者的不期而遇早已被写在从天空中缓缓打开的卷轴之上。因此,那一刻(不管到现在还是怎样的悄无声息)最终会把那个被选中的人儿呈现给我们。将事物视为命运的安排会有怎样的后果?也许只会走向它的反面,对偶然性产生焦虑,害怕生活中的细微感觉只是我们自己的想象,根本不存在什么卷轴(从而也没有预定的命运等在那儿),除了我们附会上去的之外,发生什么或不发生什么(在飞机上邂逅或不邂逅某个人儿)并没有任何意义。简而言之,这焦虑就是,根本没有上帝在安排我们的故事,于是我们的爱情也没有上帝来给予保证。  19.爱情宿命论无疑是一个神话或一种幻觉,但是我们没有理由将之斥为胡言乱语。神话除去主要信息也许还有重要的含义,我们没有必要为了知道希腊诸神关于人类思想的深刻论断而去笃信他们。如果认为克洛艾和我是命中注定会相遇,当然有些荒谬可笑,但是如果我们把发生的许多事情视为命运的安排,那么我们理应得到谅解。在我们天真的信念里,我们只是让自己别产生这种想法:如果航空售票处的计算机没有将我们的座位安排在一起,我同样也会相爱。当情人相爱甚笃,往往会产生这种不可思议的想法。当我爱上她的眼睛、她点烟的动作、她接吻的方式、她听电话的样子和她盘弄头发的姿势时,我怎么可能想象克洛艾在我生命中的位置能够被别人取代?  20.因为这爱情宿命论,我们便不用考虑那个不可理解的论断:爱的需要总是先于爱一个特定的人。我们选择的伴侣必定在相遇的人当中,如果给予不同的范围,不同的航班,不同的时间或事件,那么我爱上的人可能不是克洛艾——我现在还无暇思索,我实际从她身上开始了恋爱。我的错误在于混淆了注定去爱和注定爱上一位特定的人之间的区别,以为今生注定要爱上克洛艾,而不是注定要去恋爱。  21.但是对于我们故事开端的宿命论诠释至少证实了一件事,那就是我爱上了克洛艾。当我觉得两人相识抑或是擦肩而过的时刻最终只是一个偶然,只有1/5840.82的可能性时,那也就是我不再觉得必定要与她共度人生,从而也不再爱她的时刻。   ……

媒体关注与评论

  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一位不乏米兰·昆德拉的批评深度,深具罗兰·巴特尔的解构气质;但,比昆德拉有更立体的爱情思维,比巴特尔更熨贴恋人的爱情神经。激活人们全新的阅读体验。 

编辑推荐

  一对英国青年结识于巴黎至伦敦的客机上,随后交往,同居,分手。结构很完整,开头是邂逅,至十六章到达爱的顶峰,十七章到最后一章讲述了爱情的迅速逝去,结尾拉开了另一次爱情的幕。读者对于这类情节也许并不陌生,毕竟在琳琅满目的文学作品的海洋里,已经有太多诸如此类的故事。《爱情笔记》的精彩之处就在于,故事本身并不是作者浓墨重彩想要描绘的,情节已经让位于灵巧的哲思,作品充满了思考性段落,而在这关于爱情的诸多思考中,有一种智慧而清晰的辩证联结。作者自始至终是从主观的、内省的角度来表达.来探索爱情的意义和本质,从整个爱情故事中凝结出比生命更为持久的爱情哲理,充满了西方审美智慧与哲学情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爱情笔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4条)

 
 

  •     众所周知,人类因没有发泄感情的能力而使他们成为唯一一个能够自杀的动物。
      
      目睹此事的人继续生存,履行此事的人行将毁灭。
      
      。。。
      。。。
      。。。
      。。。
      恋爱之前先要学会 爱情不是不求回报
      
      
  •      连续读完了阿兰的《爱情笔记》、《爱上浪漫》和《亲吻与诉说》,最喜欢的是第一本,完全没有进入的是最后一本,当然这可能无关书本身的好坏,只是第一本更附合我的阅读期待而已。
       《爱情笔记》是睡前读的,有两三章印象很深,许多说法与自己的观点一致(比如马克斯兄弟式思维、怀疑与信念、爱情恐怖主义等),书中的诸多文字让我不能按时睡觉,不能按时进入学习状态,即便对我这个极其缺乏恋爱经验的人来说,《爱》一书也是相当亲切的。女主人公“爱丽丝”梦游一般的恋爱过程,作者将其心理写得相当细腻,而很难想象这是阿兰·德波顿在记录男主人公的爱情记录。男主人公在恋爱,同时也在思考恋爱,这种对当下行为的思考构成一种审美或鉴赏,让人想到灵魂的分裂——灵魂和肉体在一起,同时灵魂又可以站在高处观察肉体和灵魂自已······
       作者的笔记做得很精妙,而到了《爱上浪漫》这种精妙少了情感,我在火车上一路把它读完,合上书的时候还没到站,但我的神经突然有点儿紧张。我觉得自己很像书中的男主角埃里克,某些地方特别像(当然某些地方也像女主角),但我又很讨厌这个最后终于被女友放弃的家伙。《亲吻与诉说》里的对话太多,常常破坏语义的流畅,许多分析和思考感觉有点儿重复,所以一直不能沉浸进去,不过我想我以后不会再喜欢做心理分析题了。三书的结局都是分手,这多少让人感到惆怅,不地也同时让我在对爱情的理解上暂时获得了圆满。
       所谓爱情,不就是如此么?——一种转瞬即逝的错觉。但我现在痛恨《爱情笔记》了,也许任何事都需要思考,可是如果恋爱着同时也思考着,那我们到底是在恋爱呢,还是在思考呢?
  •     "‘没有人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但如果代表‘河流’的难词没有更改,那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踏进的仍然是同一条河流。
      
      
      这是一本让人捶胸顿足顶礼膜拜醍醐灌顶又怅然若失的书,用一个单调乏味的故事写著。
      
      很多共鸣:
      
      比如 爱情马克思兄弟悖论: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 -- 爱上的那个人但凡做一些response,就会让快要跳出的心脏重新落回口袋,从而造成巨大的失落感和对爱情的不确定感。
      
      比如 失恋:恐惧空虚落寞失败,仅存于“新欢”来临之前。
      
      倘若看不懂这本书,恭喜你,你的爱情是凉风蓝海和沙丘。
  •     我对阿兰•德波顿的推崇与喜爱自不必说。之所以对他的作品独有偏爱,自是因为他的作品写出了我的心声,引起了我的共鸣,那些始终压抑在心的话借他之笔一吐为快,故事的情节与自己的经历印证上之后拍案叫绝。书读到这个地步,只觉酣畅淋漓不忍释卷。什么是爱情?我们为什么要去爱?我们因何而爱?又到底爱上了谁?阿兰•德波顿一直在书中探讨这些本质问题,情节倒是其次,人物只是载体,思考却贯穿始终。他将日常生活中的索然无味化作心底的层层涟漪,涌起自己对爱情的探索与反思。这种思考的深度和广度让人不能不从他的视角重新去审视这令我们不安、兴奋、好奇又恐惧的爱情。不必再去重复德波顿生花妙语中的微言大义了,我只是想倾吐一下这样痛快的阅读经历之后自己的想法。
      
      萧伯纳说:“此时此刻在地球上,约有两万个人适合当你的人生伴侣,就看你先遇到哪一个,如果在第二个理想伴侣出现之前,你已经跟前一个人发展出相知相惜、互相信赖的深层关系,那后者就会变成你的好朋友,但是若你跟前一个人没有培养出深层关系,感情就容易动摇、变心,直到你与这些理想伴侣候选人的其中一位拥有稳固的深情,才是幸福的开始,漂泊的结束。爱上一个人不需要靠努力,只需要靠际遇,是上天的安排,但是‘持续地爱一个人’才要靠努力。”我一直感慨命运不能全部由自己控制,一些看似与我们毫无关系的意外,往往就能扭转我们的命运。且不说那些直观看起来就可以决定命运的关键时刻了,也许因为鞋带松了而错过一班地铁,或者做出一个自觉无关紧要的小决定,今天去图书馆五楼而不是六楼,就足以让我们错过一段好姻缘。但是幸好我们的Mr/Miss Right不止一个,要不然要耗尽多少人品和努力,才能在茫茫人海找到终极的归宿。如果有注定的命运,也绝没有安排我们一定要与某人相爱,我们都不是带着一份已经写好名字的邀请函降生的,也许在我们与那个Ta相遇的前一秒,我们还不知道那个人的名字。直到一切已经明了,可能还在傻傻地说:“我怎么也想不到最后和我在一起的人竟会是你。”
      
      我们产生爱的需要总是先于爱上一个特定的人。如果给人们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间、不同的际遇,他们也自然会爱上不同的人。如果我几年前报考了另一所大学,我又怎么可能爱上现在这所学校里的女孩。只有爱的需要先在心中产生 ,我们才会在当时的条件下去选择一个相对合适的人选。所以爱情就是这么不靠谱,正确的时机才是开启爱情之门的钥匙。如果在我渴望探索世界、向往特立独行的年纪出现了两万人中的几位,就算天造地设,可我也只能遗憾地向她们告别;如果命运能安排她们晚几年出现在我的生活中,也许这份爱情就会开花结果。而一旦我选择与其中一位发展稳定的关系,就意味着我要放弃其他几万种可能性。走在大街上,无数异性从我身边穿过,而我对她们一无所知,什么都不能发生,选择产生这样的后果往往会给男人带来深深的失落。
      
      那么,又是什么吸引我们从这么多异性中单单挑出了那一个?丘比特已经拉弓搭箭,而靶纸总是落在那些看起来连自己都不太相信的离奇理由上。我们对一个人好感的产生,不总是因为那么明确、人人显而易见的优点,甚至于一些别人看起来是缺点的地方,恰恰满足了个人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而产生了特殊的吸引力,在其他人不会多看一眼的特征中,我却发现了独有的美。美与丑之间存在着大量的中间地带,往往这片朦胧的区域更能撩起人的欲望。也许在爱的需要产生之前,会为事先为自己的爱人设定种种标准,而当你过后再去拿这个标准去衡量自己的伴侣时,才会发现两者大相径庭、格格不入。康德强调美丽在于观者,美不能忽略人的主观感受而去强调固定的搭配和比例。一个人身上具有的激发爱情的因素在对不同的人来说也各不相同,甚至连我们自己也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因为什么就被别人爱上了,就像歌词里讲“有的人说不清哪里好,但就是谁都替代不了。”
      
      毛姆说:“感情有理智根本不能理解的理由。”我们为什么要去爱,我们因爱而爱。不能用旁观者冷峻审慎的目光去打量陷入爱河的人,爱情的产生有旁人看不到的原因,甚至连当事人也有所不知,那仅仅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一种主观感觉罢了。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变幻不定的东西,谁也不知道那电光火石的瞬间大脑里发射了什么样的电波锁定住了这个目标。没有人需要向其他人解释自己恋爱的理由,我想他自己也解释不清究竟爱她什么。是脸上的那几个小痦子,是门牙的牙缝太大还是走路的姿势,微笑时的酒窝恰好就在那一天被我捕捉到了,勾引起了我亲近她的兴致。
      
      爱上一个人最初的感觉,就是觉得她是完美的,而自己怎么也配不上她。我们和一个人建立起稳定的恋爱关系之前,会产生一种自我确认的变更。我们不再看重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而是想方设法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评价自己。德波顿在《爱情笔记》中举的例子把这种感觉形容的再完美不过了。约会之前,我不会去想我认为这条领带好看吗,而是在想克洛艾会认为这条领带好看吗?这时的爱情让人失去了自我,一味压抑自己去迎合另一个人,希望尽力配得上对方在自己心里的完美形象。我们选择性地无视对方的缺点,认为那个能满足我们爱的需要的人必然完美无缺、非凡无比,甚至缺点在我们眼中都成为独特的诱惑之处,就像网络上说“女神的屁都是香的”那样。我们渐渐失去了自己的人格,将对方凌驾在自身之上,爱情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一方总是要把另一方捧得高高在上,才能将这从天而降的爱情接到地上,以免直接从高空落下来摔得粉碎。
      
      而当稳定的关系建立起来之后,恋人完美的形象在我们心中日渐侵蚀,最终崩塌。最初的激情退却,频繁的接触让我们开始完整全面的审视一个人。这往往带给我们一种错觉,认为是对方变了,不再是当初我爱上的那个她了。事实上是我们之间的关系改变了,她不再是一个陌生人,而是我的女人,已经为我所占有了。我们发现她的缺点,不是因为她的缺点才形成,而是因为她已经是我的爱人,我才会去发现她的缺点,并且在心里因为她的不完美而耿耿于怀。我们自己会先怀疑自己当初的眼光,质疑选择和她做恋人这个决定,然后把这种质疑表现在对待另一半的态度上。站在我的角度,我会希望她改掉我认为是缺点的缺点,这在对方看来自然是不可理喻。尽管恋人是最亲密的人,但终究是两个人。我们抱着改造对方的态度,以我们认可的方式去要求别人,其结果自然是分崩离析。我们爱上一个人,就必须要接受她身上不完美的部分和异于我们的部分,放弃试图消除差异合二为一的努力,才有可能将这份感情延续下去。那么我们当初爱上的究竟是什么?应该是这个人在我们心中投射下的完美的映像,而不是这个人本身。得出这样的结论令人悲伤,我们的爱诞生在一个空中楼阁之上,我们本期待爱人对我们无条件的爱,希望她们能够抛开外在的光环和外界的评价,单纯去爱我们这个人。我们希望展示给爱人自己英姿勃发的一面,却又希望她们能爱上蓬头垢面的我们。我们希望爱人不会因我们的财富、地位、脸蛋和身材爱上我们,可我们却拼命去显露在这上的优势,就像动物求偶要展示自己鲜亮的羽毛嘹亮的嗓音和健壮的肌肉一样。这种爱情在出发阶段就产生的矛盾会给之后的危机埋下种子。
      
      我们爱情的开端出于机缘而无法预料,那么爱情的结局一样不可预知。既然开端让我们忐忑,对结局的未知自然也会令人恐惧。将两个成长环境、生活背景迥异的人结合在一起本身就是结局难测的尝试,感情的纽带也不一定经受得住生活力道的下坠。爱情最残忍之处就在于曾经植入骨血的亲密,化作日后两两相忘的冷漠。曾经我们在街上十指紧扣并肩而行,现在却为了要躲开你而转身进入超市里,这样的场面令人唏嘘。当初恋人们如胶似漆的时候,又怎会预料的最后的结局竟是这般讽刺。谁也不知道一段爱情最终白头偕老还是半途夭折,正是因为爱情发展的不确定性,才使人类的感情生活充满风险与挑战。我们的爱,来的莫名其妙,我们弄不清楚因为什么相爱,同样也找不到最后无疾而终的原因。不能因为驴不会唱歌而责怪一头驴,那么也不能因为爱情不能有一个幸福的结局而责怪爱情。驴因为先天条件不足而不能唱歌,爱情也没有这样的条件来保证你爱的人一定爱你,而且这爱会一直延续,永不衰减、变质。你靠机缘找到了世界上适合自己的几万个人中的一个就已经足够幸运,你不能要求爱情再保证你更多了。
      
      爱情本就是飘忽不定,也不讲因果的东西,没有什么确定、一定和肯定,没有谁生下来就有爱上谁的义务。付出爱与接受爱的本质都是自私的,都是为了在这个过程中取悦自己,一方付出的心甘情愿,另一方接受的心安理得。爱情中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回报,只不过不同的人采取的方法和预期的收获不一样。如果馈赠者从馈赠过程的本身得到了很大的快乐,就如我们接受馈赠时的快乐一样,那么还可以道德的角度对这种践踏行为予以谴责吗?也许旁观者看来一段爱情中有人吃亏有人占便宜,但当事人当时的心里肯定填满了满足与得意。
      
      不要妄图去预测未来的人生图景,因为你的命运不仅仅由你决定。《返老还童》里黛西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只不过是一连串偶然巧合堆积而成的结果,只不过是自己不自知罢了。你怎么知道今天你最爱的人是不是几个月后你最恨的人。因爱生恨,因爱生恨,这恨的本质是对自己的恨。我们的投入与付出原本就是自己心甘情愿的,并且自得其乐,道德上大家都出于利己的目的因而谈不上互相谴责。恨产生于对过去自己的不满与悔恨,只不过大多数人不敢去承认这一点,才会借他人作出气筒。克洛艾就是那个克洛艾,我们只是质疑自己为什么要开始这段结局并不美满的爱情。但是当初你享受爱情欢娱时,可没这样想过啊!你怎么可能只祈求生活带给你快乐,而对一定存在的痛苦视而不见。
      
      当一段感情和我们告别时的痛苦与哀伤,就是打算去爱而必然要做好准备去接受的代价。我们发现一件快乐的事情总是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快乐,而痛苦总是比我们预期的更加痛苦。投入去爱不是一个聪明的行为,爱情无法与痛苦隔绝,也伴随着鸡飞蛋打的风险。但为什么世界上大部分人还是愿意被激情与假象冲昏头脑,像下饺子一样噼里啪啦跳进爱河。那必是出于爱情无法为理智所揭示的缘由。爱就爱了,没什么好值得炫耀或者陶醉的,也许你明天哭的比谁都惨。不爱也就不爱了,没什么可清高或者不屑的,单身主义的本质中有这样的愿望,在他人有机会令你失意之前先使自己失意。
      
  •     很久没有一口气读完一本书了,还饶有兴趣的写起了读后感。
      尘世间真的没有什么比爱情更加令人渴望了。整本很不像小说的小说讲述了完全没什么剧情的俗套故事,却在充斥着概率、心理学分析着的大段思考性议论里使原本枯燥的故事变得有趣起来,甚至有时会绕开故事情节,直接去关注那些关于爱的思考。那些平时有兴趣却没什么懂得哲理也在简单的情节映射下变得具体可感起来。
      里面的很多观点并不是没有听说过,只是更加简单、有趣,觉得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剧情也都发生在自己身上,大概每个凡俗的我们经历的爱情真的是大同小异的吧,我们的心理进程在看似不同的爱情故事里是那么相似。
      观看整本书的过程里,总是会往自己身上套一套,觉得那个不成熟的人不就是自己么,经历爱情当然也让人成长,于是我们看过去的自己,总是觉得不成熟的吧。
      当然,那些很多从德波顿的笔下阐述的哲学家的道理,似乎让自己更加懂得了一些以前的不懂得,但是那些理论真的适合放到每个人身上吗?书上谈到成熟的爱情以及不成熟的爱情,那么我们宁愿错误而爱着,也不要怀疑而无爱,是成熟还是不成熟?
      还有就是,似乎经历一段真正从心动到全身投入最后痛彻心扉的爱情似乎要比旁观一段爱恋有用得多。
      
  •     情人之邂逅,完全出于偶然,并没有什么命定的因素在那里;可是人总喜欢自欺欺人,认为是命中注定;可爱情消失时,又把原先有关姻缘注定的种种胡思乱想忘于脑后。
      我们先有爱的需要,然后再爱一个特定的人。
      一、爱情宿命论
      1、尘世间,没有什么比对爱情的渴望更强烈的了。然而,多数时候我们不得不与无法理解我们的灵魂的人共度人生。如果我们相信(与这个理智时代的所有准则相反),终有一天,命运会安排我们与梦中情人相会;或者有些迷信地幻想:冥冥之中有一个正是我们无尽思念的人,难道我们不该得到理解和原宥?难道我们不能暂时摆脱理性的责难?
      8、唯有生命走到尽头,我们才能知道自己的爱之所在。
      18、然而,迷失在爱情中的我们把这说成是注定要发生的事情,来化解偶然带来的全部恐惧,从而给我们乱糟糟的生活以持续下去的目标和方向,这也许是可以理解的。虽然骰子会摇出不同的数,我们却执意要摇到那表明终有一天我们会相爱的必要数字方肯罢休。
      19、爱情宿命论无疑是一个神话或幻觉,但是我们没有理由将之斥为胡言乱语。
      
      二、理想的描绘
      1、“看透世人不难,但于己无益。”艾利亚斯.卡内蒂说,意指我们挑他人的过错再容易不过,但于己毫无意义。我们不正是因为出于瞬间的念头没有透视对方的心灵,甚至为此付出蒙蔽自己的代价才因此而相爱吗?
      9、一个人对他人的美化可以达到如此可拍的程度,甚至连自己都无法忍受。每一例相爱都是希望压倒自知之明的伟大胜利。我们跌入爱河,祈望不要在心上人身上发现我们自己的劣根—胆怯、脆弱。我们给心上人戴上爱的饰环,认为心上人能够超越我们自己犯下的一切错误。
      13、如果爱情发生得过于迅速,也许是盼望去爱先于盼望爱人的缘故,需要促成了结果。
      
      三、诱惑的潜台词
      1、对于坠入情网的人而言,情人的任何言行举止似乎都有了潜台词。每一点微笑的意蕴、每一个词语的含义都如一条小路,通向即使没有一万二千个,至少也有十二个。
      14、一旦开始寻找互相吸引的种种迹象,心上人的每句话、每一行动都会被视为饱含深意。
      16、是欲望使我成为一个侦探,一个不懈的线索搜索者;是欲望使我成为一个浪漫的偏执狂,要从一切事物中解读出意义来。我期待得越久,就越希望我期待的人尊贵高尚、完美无缺。
      18、我问自己:“为什么我那时做的事情现在不能做呢?”我成了不顾一切地墨守成规的人,墨守那个以前克洛艾爱恋的对象的自己。我没能意识到过去的那个我现在却被证实是令人讨厌的家伙,因而无论我做什么都只是加速爱情的崩溃。
      20、我们参照别人来确定自己。
      一个人得选择双方平等对待,彼此同等付出的关系,而不是一个只愿及时行乐,另一个人想要真正的爱情。没有平衡,认不清自己,或不明自己想从生活中获得什么,我想着就是痛苦翻然源泉。
      21、我们尝试着给自己定位,猜测心上人给予我们的定义。我们以拐弯抹角的方式将其实现。
      25、面对心上人模棱两可的信号,没有什么比把这不予应允的理解为羞涩—渴望在心,但口难开—更好的解释了。
      26、不询问他人的爱情标准是一种良好的风度。理想的爱情是,不因一个人符合标准而产生爱恋,而只是爱上这样一个人。
      
      四、真实的自我
      充满自信地去吸引我们不感兴趣的人是非常容易的。而最笨拙的人则可被认为是最真诚的
      3.出于意识到的自卑感,我需要获得一种自己本身并不具有的个性:一种为了吸引对方而去迎合心上人的需求的自我。
      6、沉默是致命的指责。面对一个没有吸引力的人,沉默即暗示他令人讨厌;面对一个有吸引力的人,沉默不语便让你相信正是你自己沉闷得令人生厌。15、克洛艾(女主人翁)面对的却不是同一个难题。吃到甜点的时候了,尽管只能挑选一种,她却渴望更多的选择。
      20.吸引是一种表演行为,是从自发的行为向符合观众要求的行为的转变。
      21.我们经常在偶然发生而非设计好的情形之中达到目的。
      
      五、灵与肉
      1、很少有什么能像思索与性爱相对立。性爱是肉体的产物,它无需思索,只求狂欢,直截了当。与它相比,思索显得病态满面,病态地要求恢复秩序,是心灵不能屈从于肉欲洪流的标志。
      10.如果心灵一贯受到谴责,那是因为它拒绝退出非理智的领域。
      12、人类有一种独一无二的本领:自身能够离析为二,能够一边行动,一边站在那里观看自己的行动。
      16、心灵永远不能离开肉体。因为思索并不总是只意味着判断(或不去感受),思索还给人留下自己的空间,琢磨他人,产生共鸣。
      
      六、马克斯兄弟式思维
      1、当我们从单恋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爱恋的人(一个天使),想象和他们厮守在人间天堂的无限幸福时,我们忽略了一个重大的危险:如果他们开始回应我们的爱,那么他们的吸引力也许很快就褪色消逝。我们之所以去爱,是因为希望藉心上人的完美来逃避自身的弱点。但是如果这样一个人有一天决定来爱我们,那么又将是怎样的情形?我们只能有些震惊,品味如此之低,竟然看上我们这类人。
      10.争论的内容只是借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争论带来的不适。
      12、没有回应的爱情也许是痛苦难耐,但却是一种安全的痛苦,因为它只会伤及本人而无害他人,是自我导致的个人痛苦,甘苦交织。但是一旦爱情得到回应,那么人们就必须准备放弃仅仅是被动地受到伤害,而承担起去伤害自己的责任。
      13.但是责任可能成为最大的负担
      17、渴望爱情,但又不能接受爱情,因为害怕当心上人真实的自我暴露出来时,接踵而至的将是失望。如果你现在爱我,那只是因为你没有看到完整的我,但如果你没有看到完整的我,而我却还要努力习惯你的爱直到你看到,那真是疯了。
      23、被人爱恋使人们意识到,他人与自己一样需要依靠,当初正是因为寻找这种依靠,人们才会去爱。但矛盾的是,他人也同样缺少依靠。
      26、爱只是一个方向,不是一个地点,达到目的,拥有被爱之人后则会自行销蚀。
      最难得到的人是你最喜欢的人,也是最容易增强你激情的人
      27、情人除了徘徊于渴望和烦恼两极之间,别无他途。爱情没有中间地带,只是一种方向,它所渴望的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物。一方的爱意加浓使另一方的爱意消减,直到消亡。
      29、在绝大多数男女关系中都经常会马克斯兄弟式思维,这种思维的解决得借助自我喜爱和自我痛恨之间的平衡。如果自我痛恨占了上风,那么接受爱的一方就会断言心上人不适合自己;如果自我喜爱占了上风,那么双方都会接受这样一种看法:爱得到回应不是因为心上人低贱,而是自己原本值得爱恋。
      
      七、不和谐的音符
      1、早在有就会与心上人熟识之前,我们心中也许充满了奇特的感觉:我们早已认识。心上人是我们失去很久的“另一半”,我们曾与其密切相连。
      4、爱情的批评家怀疑个性的融合,怀疑人与人之间的差别能够完全消除。这怀疑的根源在于一种感觉,即接受相似比承认差别容易;在没有相反证据时,我们总是找到自己知道的,而非不知道或恐惧的东西。
      5.就成熟的爱情而言,人们不会在第一眼就跌入爱河。只有当弄清水的深浅,才会跳入其中
      15.人类学家告诉我们,群体总是先于个体出现
      20.最终来看,与谁结婚并不重要。如果你最初爱他们,可能你并不会一直爱到最后。而你如果开始讨厌他们,你未必到最后还是讨厌。
      
      八、爱情与自由
      5、我们的争吵充满爱情与自由的悖论。她身上还有其他诸多方面的优点,我却紧盯这一点不放,这难道不会破坏了我们的游戏?为什么我就不能像对待一位朋友那样善意地向她撒谎?我唯一的理由就是,我爱她。
      9、我在乎你,所以我将使你心烦意乱;我敬重心中那个完美的你,因此我将伤害凡尘中的真实的你。
      24.当两人不再把差别化解成玩笑,那么这就是他们停止相爱(或至少不再为爱的维系做出较大的努力)的信号。
      
      九、美丽的含义
      1.是美丽引发了爱情,还是爱情创造了美丽。
      10、完美有一种专横的味道,也有一种枯竭的感觉,它甚至否定在创造完美的过程中观者的作用。真正的美丽并不可测量,因为美丽是流动变化的。
      
      十、爱的表白
      6、表白远远难于平常的交流。示爱的词语属于语言中最模棱两可的词汇。
      10.我们的爱情观浸染于爱的社会染缸。
      11.爱情无法自我释义,总是从我们的习俗中得到诠释。
      12.如果没有听说过爱情,有些人永远不会坠入情网。
      
      十一、你爱他什么
      爱情不愿意承认心上人与生俱来的平庸,从而显出它的不可理喻。
      爱情是一个孤独的追求,爱情至多只能被另一个人被爱的人缩理解。
      10.爱情与幻想只在一线之隔,爱情与自信也只有一步之遥。这种自信与外界现实几无联系,基本上是一种个人挥之不去的自我陶醉。
      
      十二、怀疑与信念
      1.相对于人类爱情史而言,哲学史一直以来都不懈地关注着表象和真实之间的差异。
      3、当面对的不是生死攸关的问题时,怀疑对我们来说无关痛痒,我们尽可以去怀疑一切。
      7.你倾心的人是真的存在,还只是你自己的想象
      9、妄想本身于人无害,只是当一个人唯妄想是从,当一个人不能为自身创造一种可以生存下去的环境时,妄想才有害于人。
      12.爱情和死亡似乎都会自然地产生内心愿望和外部现实的种种疑问,前者使我们从他的外部存在中发出一种信念,后者使我们从它的空无所凭中寻求一种信念。
      
      十三、亲密
      5.彼此的潜移默化让我们亲密起来,我们不再界限分明,从此布朗运动的微粒获得了自由的空间。彼此的身体不再感受到对方目光的停留
      9、亲密并没有消除人与人之间的诋毁,它只是将其移到了二人世界之外。他者现在被放到了门外,证实了人们对爱情的疑虑:爱情从来都近于合谋。
      10.爱情也许是合谋的,但至少是真实的。
      12、在现代爱情中,历险失去了统治地位,爱情中发生的事件不再是人物内心的体现。
      
      十四、“我”的确认
      4、没有爱,我们就没有能力定位一个合适的身份;拥有爱,我们就可以不断确定自我的存在。
      6.爱似乎为两种个性消融所束缚,生活在众目睽睽之下的个性消融,存在于孤独寂寞之中的个性消融
      7、如果爱情让我们看清自己,那么孤独自守就如同不再使用镜子,让我们凭空想象自己脸上的划痕或麻点。
      12、“我”的确认其危险在于我们需要他人来认可我们的存在,从而是否给予我们正确的评价也就完全听任他人了。
      13、我们会因为他人的看法而给自己定格,所以不同的人会使我们获得不同的自我的感觉。这种自我可以比作是一只变形虫,它的外壳可以灵活伸缩,从而适应环境。
      21、我们渴望没有直线分界的爱情,渴望自身性格不被削弱的爱情。我们病态地拒绝他人给我们分类,拒绝他人给我们贴上标签(男人、女人、穷人、富人、犹太人等)。当我们孤身一人,我们就一个纯粹的“我”,我们在被标示的角色之间毫不费力地转换,全无他人的成见强加给我们的约束。
      我(我从他人眼中看到的自己)他人改变的我
      
      十五、情感的间歇
      1、语言以其稳定性掩盖了我们的优柔寡断。世界分分秒秒都在变化,语言却让我们掩身在一种稳定持久的假象之下。
      10、渴望不会总是落在我们认识的人那里,因为她们的品质被我们了如指掌,从而缺乏渴望所要求的神秘感。
      14.然而终有一天光滑的表层会破裂开来,我得以用全新的眼光再次审视她。
      19、心上人的优点与不足轮次展露给我们。没有这种转动,我们会一直错误地维系一种固定不变的情感,保持着爱或者不爱的两种状态,只有两种情感体验—爱的开端与不爱的的结尾,而非每天或每小时爱与不爱都在交替更换。
      21、也许人们想知道为何有人声称爱恋我们的同时又对我们发一些显然不公平的怒火或怨恨。我们在内心深处掩藏了许多矛盾的情感,积淀了大量不太能或不可能控制的幼稚的反应。
      23.当一个人乐于朝某个方向发展时,也许身份就形成了。我的身份是由我的向我组成的
      27、心情好的时候,我们也会设计未来,从幻想中寻找安慰。爱会如同它突然而至一样在瞬间消失,因为这个威胁,我们自然求助于虚幻的未来以加强我们现在的关系,这是一个至少延续到我们生命终结之时的未来。
      29、爱情的悲剧在于它无法逃避时间的维度。当我们和眼前的心上人厮守时,想到对过去的恋人残存的只有冷漠,这实在过于残酷。
      
      十六、惧怕幸福
      7.伴随幸福而来的问题根源自幸福的罕见,稀有,使人一旦接受,就会焦虑,害怕幸福短暂。
      10.对永远不会到来的未来的渴望就是对已经为过去的时光的向往。
      12、没有勇气生活在现世也许在于害怕意识到眼前的一切就是自己一生都在期盼的东西,害怕离开相对爱到庇护的期盼记忆空间,从而默认现在时就是自己可能会过的惟一生活。如果托付被看作是一些鸡蛋,那么把自己托付给现在时就是冒险把所有的鸡蛋都放进现在时的篮子里,而不是把它们分配在过去和将来两个篮子。
      15、当幸福源自人们可以控制的那些事物,源自人们经过很大的努力和推理之后才获得的那些事物,这种幸福时最容易接受的。
      16.“人类的不幸源于他不能独居,”帕斯卡说
      17、当爱达到顶点时,就会出现一种诱惑:让彼此关系提前结束。
      18. 无法知晓爱情如何走向终点的想法威胁着每一个爱情故事,就如它的不可知一样令人害怕。这是因为当健康而又精力充沛的我们努力想象自己的死亡时,爱的终结和生命的终结惟一的区别在于,至少对于后者来说,我们获得了一种轻松的想法,即了断尘缘之后的我们将对万般事物一无所知。但对于心上人来说,却无轻松可言,他们知道关系的结束不一定是爱的终点,而且几乎可以肯定,也不是生命的尽头。
      
      十七、 挛缩
      6.不询问他人的爱情标准时一种良好的风度
      7.你会爱上那个剥离了一切外在条件,只剩下最本质内涵的我吗
      21.事情变得像一个悲喜剧得为剧本概要:一方面男人把女人当作天使,而另一方面,天使把爱当作是需要变化的事物
      
      十八、爱情的恐怖主义
      3.当每一个决定都难以做出时就不会有决定
      5.一旦一方开始失去兴趣,另一方显然无法挽回离去的脚步
      15、生气的人是一个复杂的动物,发出极度矛盾的信息,哀求着救助与关注,然而当这一切来到时,却又拒绝,希望无须语言就可以得到理解。
      19.我已经不想再把爱强加给一个并不情愿的接受者
      
      十九、善与恶的彼岸
      8.爱情的拒绝通常是形成在道德的语言中,对与错的语言中,善与恶的语言中
      17、当爱不再得到回应时,要求被爱的蛮横出现了—我孤独地与欲望相伴,毫无防卫,缺少权利,远离法规,我的要求直露得令人吃惊:爱我吧!为什么?我只有一个微不足道的理由:因为我爱你……
      
      二十、心理宿命论
      12、一个起源于无意识的不可控制的行为过程,在这种行为驱使下,主体故意将自己置于痛苦的境地,从而反复体验以往的某次经历,但又不记得这是过去已发生的事情。相反,他强烈认为这种境况完全决定于当下的环境
      
      二十一、自杀
      5.目睹此事的人继续生存,履行此事的人行将毁灭
      7、众所周知,人类因为没有发泄的能力而使他们成为惟一能够自杀的动物。人类是一种使用象征和暗喻的生物:我无法表达自己的愤怒,所以我用死来予以象征。
      
      二十二、基督情结
      8.痛苦使我获得无限的智慧
      11、苦难的沃土上自发地培育着美德的情感,经历的苦难越多,越具有更多的美德。基督情结纠缠于优越感之中,这是苦难者的优越感,与压迫者那不可抗拒的暴政和盲目相比,苦难者似乎有更多的美德。
      
      二十三、省略的时间
      2、我对现实的所有欲望随她的离去而消逝。我生活在怀旧之中,不停地回顾与她共度的时光。我的眼睛从未真正睁开过,只是向后,向记忆深处回眸。
      5.物质世界不让我忘记过去。生命比艺术还要残酷
      
      二十四、爱情的课堂
      2.我们对生活并不是生而知之,它是一门必须掌握的技巧。
      5、成熟的爱几乎每一面都值得称许,它的原理就是,敏锐地察觉到每一个人的优点和缺陷。成熟的爱充满自我节制,不将事物理想化。成熟的爱是一种性友谊关系,彼此回应。而不成熟的爱是一个在理想化和失望感之间摇摆不定的故事,在这种状态中,最总找到心上人的感觉伴随着从来没有过的迷失感。
      17.我们总是蒙住自己的眼睛,提出一些简化问题的方案,从而回避问题的复杂性
      
  •     在读到中后段的时候没来由的感到一阵厌烦,而厌烦来自于这样一个想法:这TM就一个爱情有什么破说头。但我还是读下去了,客观来说作者对爱情哲理的思考偏僻入理,换句话说,每句话都是自己想说但又无法表达的,但最终我们会发现,即便像一个哲学家对其反思咀嚼归纳,一段感情该结束就结束,它必然结束,不是么,我们最终又会投入另一段我们所称的爱情,而爱情不过是--在一开头德波顿便提了出来--我们先有了爱的需求再去爱一个特定的人,不一定是他,爱情宿命论终究无法成立。(ps:我坚持读完的另一点是想要看到"我"失恋的部分,就像《十一种孤独》里的一个故事,我喜欢失败失落的感觉,所以,make sure my failure,因为那会有一种莫名奇妙的安全感。)
  •      小说描述了两位欧洲白领文艺青年在从巴黎到伦敦希斯罗机场的飞机上偶遇邂逅,从相遇,相知,相爱,热恋,同居,争吵,幻灭,背叛,分离,失恋,自杀,又重新开始恋爱等等爱情阶段和过程,这不是小清新小文艺的慢悠悠的纯情恋爱,而是西方文艺白领青年全情投入的激情恋爱。
      
      虽然是一个典型西方青年的恋爱故事,作者叙事却又不落俗套,娓娓道来,德波顿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小说不像小说,内容旁征博引,文学哲学心理学贯通全书,把简单的故事细致白描,洞察入微,对爱情充满哲理的思考,反省和总结。
      
      每次爱情开始常常于偶遇,但是我们却又往往认为缘分天定,与恋人的天造地设,爱情宿命论,从而编织起种种联想,遐想,幻想,把偶然解释成必然,然后在恋爱中,从各种话语,表现,行为引起种种猜想,发生各种误会和争吵,再以后,因为了解而分离,或是背叛,或是其他种种错综复杂情况的综合,以及失恋之后的崩溃,绝望,恢复,再次开始恋爱。
      
      
      
      作者不愧为英伦才子,《时代周刊》称他为“英国的笛卡尔”,23岁写就这一本自传体哲理爱情小说,到处都是精妙的哲理语句,俯拾皆是,简单明了但又深刻隽永,用词精炼准确到位,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和描述来阐述深刻的思想,把爱情的种种表象行为心理深刻剖析,上升到哲学高度。
      
      
      
      个人觉得西方发达国家青年的恋爱,爱情和性联系得更紧密些,在中国,爱情和物质,和婚姻联系得更紧密些,这本书里完全的没有提到票子,车子,房子,除了书里章节是用数字编码(作者是想模仿圣经?) ,只有唯一一次,作者煞有其事地计算了他俩在同一班飞机从巴黎回伦敦上遇见并坐在一起的几率:1/5840.82。
      
      作者企图通过哲学理性去分析归纳感情爱情,其实我们之中的大多数人对于爱情也总是想反省些什么,总结些什么;但是爱情自有千姿百态,对于感情爱情用哲学逻辑分析演绎之不可能,感性的盲目性和冲动性往往跟理性背道而驰,否则哲学家,逻辑学家一定是感情高手,爱情专家,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包括作者也自认是失恋造就了他的作品,如果读者把这本书对于爱情的哲学思考变成了爱情方法论,预估不会比作者的恋情有更好的结果。
      
      赫拉克利特说:“没有人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可是我们总是惴惴不安却又义无反顾,一次又一次前赴后继地踏进“爱情”这条河流,犹豫,纠结,矛盾,爱慕,彷徨,热烈,沮丧,迷失...... 但是如果我们不彻底投入“爱情”这条河流,又怎样能体会其中的各种滋味,学会在其中畅游呢?
      
      
      
      凡事终有一个结局:爱情美好同时又炽烈,因绽放过终无憾。不是所有美好爱情都有好的结果,即便是像在童话里,王子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现实生活中则是美好的爱情终于要开始经历琐碎生活的考验。
      
      在茫茫人海中,人和人之间的相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再相遇也几率不高,据说,找到真爱的几率是二十八万分之一。
      
      所以说,人生的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看完这本书让我想到了永恒之问,究竟爱是什么?爱情是什么?
      
       书中精彩段落的摘抄:
      
      - 对于坠入情网的人们而言,恋人的任何言行举止似乎都有了潜台词。每一点微笑的意蕴,每一个词语的含义都如一条小路,通向即使没有一万二千个,至少也有十二个。日常生活中(即没有爱情的生活)可以按其表面意义理解的姿势和话语,现在却要穷尽词典可能有的所有释义。
      
      - 吸引是一种表演行为,是从自发的行为向符合观众要求的行为的转变。但是,就如演员必须了解观众的期望一样,吸引者必须知道心上人想要听的是什么——因此,如果有确凿的理由反对为了被爱而撒谎,那么演员将不知道什么才能打动她或他的观众。表演行为惟一正当的理由是其具有实效性,而不是出于本能。
      
      - 人类有一种独一无二的本领:自身能够离析为二,能够一边行动,一边做自己行动的观者——从这个分裂中,反省出现了。但是,过分的自我意识其缺点在于,不能将分裂开来的观看者和实施者融合到一起,不能一边参与,一边忘记自己的参与。
      
      - 当我们从单恋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爱恋的人(一个天使),想象和他们厮守在人间天堂的无限幸福时,我们易于忽视一个重大的危险:如果他们开始回应我们的爱,那么他们的吸引力也许很快就褪色消逝。我们之所以去爱,是希望借心上人的完美——美丽、聪慧、诙谐——来逃避我们自身的弱点——丑陋、愚蠢、呆滞。但是如果这样一个完人有一天决定来回爱我们,那么又将是怎样的情形?我们只能有些震惊——品位如此之低,竟然看上我们,他们怎么可能如我们希望的那样完美?如果为了爱,我们必须相信心上人在某些方面胜过我们,那么他们同样以爱回应我们难道不是一件残酷的背谬之事吗?我们被引向这样的疑问:她/他真的那么完美吗?她/他怎么可能会爱上我这样的人呢?
      
      - 政治和爱情似乎没有相干之处,然而我们从法国大革命和法西斯主义血迹斑斑的历史中可以看到同样的一厢情愿,同样的理想模式与存在分歧的现实相对而立,从而如月牙形所代表的差异一样,让人们产生厌烦(刽子手的厌烦)。法国大革命最先提出(给出所有的选择,只是为了一次洗劫),政府不仅要统治人民,而且要爱他们;人民大概也要同样接受政府的统治,并且爱政府,否则就要被送上断头台。从那时起,一厢情愿的政治就开始了其不光彩的历史。革命的初期,从心理学上看,极其类似于爱情关系——强求合一,相信两人/国家的无所不能,要求抛却先前的自我,消解自我的界限,渴望不再有秘密(对对立面的担忧很快使情人胡思乱想/或建立起秘密警察)。
      
      - 是美丽引发了爱情,还是爱情创造了美丽?是因为克洛艾美丽我才爱她,还是因为我爱她她才美丽?在茫茫人海之中,我们(凝视着正在打电话或躺在我们对面淋浴的心上人)也许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这特定的一张脸、一片唇、一弯鼻、一轮耳会满足我们的欲望?为什么她脖子的曲线、颜靥的酒窝正好符合我们对于完美的标准?每一位心上人都能使我们得到美丽的不同诠释,都能圆满地重释我们各自的情爱美学,其方式既新颖别致,又富有个性,有如她/他们脸上的风景一般。
      
      - 成熟的爱几乎每一方面都值得称许,它的原理就是,敏锐地觉察到每个人的优点和缺陷。成熟的爱充满自我节制,不会将事物理想化,能够摆脱嫉妒、受虐狂或痴迷的困扰。成熟的爱是一种有性关系的友谊,相处和睦,令人愉悦,彼此回应(也许这样能够解释为何许多了解欲望的人不给这无痛的情感以爱的称号)。
      而不成熟的爱(尽管与年龄没有太多关系)是一个在理想化和失望之间摇摆不定的故事,一个狂喜、幸福与溺毙般感受和无比憎恶夹杂的不稳定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最终找到心上人的感觉伴随着从来没有过的迷失感。不成熟的(因为绝对化了的)爱,其逻辑终点就是死亡,或是象征性的死亡,或是真正意义上的死亡。成熟的爱,其高潮就是共筑爱巣和努力避免日常生活的龃龉(星期日的报纸、逼对方换条裤子、遥控器)导致爱情的破裂。不成熟的爱不接受妥协,而一旦我们拒绝妥协,就踏上了迈向终点的不归路。对于一个已经体验过不成熟激情的顶峰的人来说,决定结婚是一个无法承受的代价——真还不如驾车冲下悬崖,结束一切。
      
      - 在绿洲情结中,干渴的人们想象自己看见了水,看见了棕榈树和绿荫,不是因为他们找到了证据,而是因为他们需要这些证据。极度需要产生了幻觉:干渴产生水的幻觉,需求爱情产生了完美男人或女人的幻觉。绿洲情结从来不是完全的妄想:人在沙漠中确实看见地平线上有些东西,只是棕榈树叶已经枯萎,井已经干涸,这个地方害了蝗虫。
      
      - 相对于人类的爱情史而言,哲学史一直以来都不懈地关注着表象和真实之间的差异。“我想我看到了屋外有棵树,”哲学家喃喃低语,“但这会不会是我视力的错觉?”“我想我看到了我妻子,”哲学家嘟囔着,却又满怀希望地加上一句,“会不会她也是一种错觉?”
      
      哲学家往往把认识论方面的疑惑局限在桌子、椅子、剑桥大学的各个学院和偶尔令人生厌的妻子这些具体有形的事物上;而当他们把这些疑惑进一步扩展到那些对我们来说意义非同小可的事物上时,比如说爱情,那么就会出现一种令人恐惧的可能性,就是说心爱之人与客观现实几无联系,不过是我们内心的幻想而已。
      
      当面对的不是生死攸关的问题时,怀疑对我们来说无关痛痒,我们尽可以去怀疑一切。对于那些不是我们生活中最根本的事物来说,怀疑是毫发无损的,怀疑一张桌子的真实性无关紧要,然而怀疑一个人的爱情是否合理却令人痛苦不堪。
      
      - “你为什么不爱我?”这个问题(尽管让人不愉快)就如“你为什么要爱我?”一样,不能被视为是问题。在这两种情形中,我们都会丧失对爱情的清醒(富有吸引力的)判断:即爱情是一种馈赠,而馈赠的因由不为我们所知,或不应为我们所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无须知道答案,所以答案毫无意义。它不是具有因果性质的有效原因。它跟随在事实之后,是对隐秘的变化作出的辩解,是一个表面的“发生于后必是结果”式的分析。这些问题的提出,会让我们被迫一方面变得非常傲慢,另一方面又变得极度谦卑:我凭什么被爱?谦卑的恋人问道。我什么也没有付出。我凭什么不被爱?被背叛的恋人抗议道,傲慢地声言拥有一个并非他必须得到的馈赠。对于这两个问题,施舍爱的人只能回答:因为你就是你——一个把恋爱者危险而又不可预测地摆弄于兴奋高昂和消沉失意之间的答案。
      
      - 每当灾难降临时,我们会越过平常的因果解释去看待它们,从而理解为何单单是我们被挑选去接受着可怕而不可忍受的惩罚。事件的毁灭程度越大,我们越容易为之赋予一个客观上并不存在的意义,越可能滑进一种心理宿命论。克洛艾离去的伤痛让我迷惑不解,使我心力交瘁。心中那些试图找出理由来解释这混乱的问号令我窒息:“为什么是我?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是现在?”我仔细检点过去的一举一动,寻找事情发生的根源、征兆,以及我的过错;寻找任何一点可以解释着荒谬事件的原因;寻找一些可以些微涂抹我伤口的镇痛剂;寻找互不相干的事件之间的联系。我把原因附会在生活中随意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之上。
      
      - 有句阿拉伯谚语说,灵魂以骆驼的缓慢步伐行进。当既定了时间表的现实以无情的动力迫使我们前行时,我们心之所在的灵魂却包含怀旧,担负着沉重的记忆跟在后面。如果每一次情事都给骆驼增加一点背负,那么可以想见,巨大的爱情负担会令灵魂举步维艰。在灵魂最终能卸去记忆的重担之前,克洛艾险些杀死了我的骆驼。
      
      
  •      仿佛看见了另一个自己,类似的思绪过程,类似的心路。
       一开始我们都赋予了这巧合无数的意义。恰因为这是极小的概率,有一丝一毫的改变都不可能发生,却成为了我们认为这是命中注定的理由。这巧合鼓舞着我们的同时却又迷惑着我们,似乎很难接受这一切真的发生了,直到很久很久以后,当一切都固定成一个模式,才能重新在这现实中生存。
       其实这也并非完全是巧合。与彼人的相恋固然可以算是一连串巧合所引起的,但对于爱的渴求却早已植入在心中。自己知道自己是何等的混乱与不堪,而他人——由于边界的掩盖——从我们的角度看来对方一直都是有序而完整的。我们无法在自身得到的,便希望从他人身上得到,即使只不过是身边有这样的一个人。然而事实是让人失望的。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那些不安和孤寂,在每个人心中都存在。有些我们想从别人身上得到的,其实终究只能在自己身上努力。而马太效应依然是正确的。惟有那些给予者能得到丰富。即使是假装丰富,也会因为这样而真正得到丰富。
       另一方面,在相处之前,你永远也不会知道矛盾到底会在什么地方出现,但通过以往的经验,可以总结出一点,那就是一定会有矛盾的存在。因此,重要的不是不让矛盾出现,而是如何心平气和地面对并解决它。所谓的和而不同就是了。如果不同的地方太多而又是价值观中关键的地方,那么在无法妥协的情形下也只能走向分开这一结局。
       然而有很大一部分矛盾恐怕是来自于我们背负的原罪,尤其是中国家庭。从小到大父母的责任似乎就是要把我们培养成一个完美的人。在找到异性以后,若是认真的关系,恐怕自己也会继承父母和自己的这种相处方式,只不过这次是自己希望能让对方更完美就是了。因为希望理想中完美的你出现,我不得不伤害凡尘中现实的你。反观自身,我们自己是否希望被这样对待呢?不是的。每个人最希望的是没有条件的被爱,而非这种被对待的方式。推己及人,即使希望对方能更好,也不要用强迫的方式吧。没有人会希望有一个啰嗦的伴侣整日对着自己说“别人家的男朋友/女朋友”这样的话。更何况,很多时候我们所认为的好并不一定是别人眼中的好。将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别人身上,那才是最专横的事情。但至于说幽默感是一切的解药,我想倒不至于。幽默感的确是一个相当好的润滑剂,然而真正所需要的还是对自己的克制,而这源于对于自己和对方都只是一个普通人,存在着主观偏差的认识。
       至于说到马克思主义(这本书中的那种)……我只能说:这是病,得治!我也曾经有过类似的症状,而这种症状虽然表面上不明显,但暗中的破坏性是相当严重的。可以说是源于自卑,但实际上更多的是来自于对他人的不够了解。当你知道每个人心中的不安和人类天生的惰性是必然存在时,当你知道你能克服自己的这些不足的时候,那自卑就消失了。而外貌、地位、收入等方面,那些毕竟是可以通过努力去改善的。与其担忧,不如进步。
       可惜,虽然知道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但知道与做到毕竟不是同一件事。这一点,就不是依靠这些哲学和理性的思考所能达到的了罢?
  •     在清溪的日子,随身带了2本书,这是其中一本,另一本是周易。周易看了几卦,这本翻了一半,都没看完。 现代人孤身出游,经常用到的一个词叫艳遇,身边的朋友,总也喜欢滥用,不过改了字,叫打猎,贪它够直白,其实是好玩。 不过不管是怎么认识,两个陌生人都存在吸引的潜质。爱情的真相是什么? 应该,只是那心动的一刻,从此,你的心眼,就不由自主随之追逐。 在爱中审视爱,在爱后厘清爱,其实已经跟爱情无关,而只是,还留在那个光环里的孤单角色,虚弱的幻想。 在爱情消逝的虚影里反复爱,放不下成了不幸福不快乐的开始。很孤单,但无人陪伴。 象十二夜一样,这本书讲了一个轮环,一个属于爱情的起转轮回。纵然你看懂了,也不过是场虚幻的自我安慰。这也是在爱情里孤走那个的普遍心理:什么都清楚,只是我不愿意相信。
  •     本文只是《爱情笔记》的爱情笔记,经典词句摘录,这种作品前,任何妄自点评都是肤浅和自以为是。阿兰不愧为英伦才子,好想看他自己出本自传爱情小说
      
      关于爱情,看得越多,越不知道怎样正确去对待,难死了.
      ---------------------------------------------------------------------------------
      
      
      成熟的爱几乎每一面都值得称许,它的原理就是,敏锐地察觉到每一个人的优点和缺陷。成熟的爱充满自我节制,不将事物理想化。成熟的爱是一种性友谊关系,彼此回应。而不成熟的爱是一个在理想化和失望感之间摇摆不定的故事,在这种状态中,最总找到心上人的感觉伴随着从来没有过的迷失感。
      
      沉默是致命的指责。面对一个没有吸引力的人,沉默即暗示他令人讨厌;面对一个有吸引力的人,沉默不语便让你相信正是你自己沉闷得令人生厌。
      
      很少有什么能像思索与性爱相对立。性爱是肉体的产物,它无需思索,只求狂欢,直截了当。与它相比,思索显得病态满面,病态地要求恢复秩序,是心灵不能屈从于肉欲洪流的标志。
      
      人类有一种独一无二的本领:自身能够离析为二,能够一边行动,一边站在那里观看自己的行动。
      
      马克斯兄弟式思维(重点推荐)
      当我们从单恋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爱恋的人(一个天使),想象和他们厮守在人间天堂的无限幸福时,我们忽略了一个重大的危险:如果他们开始回应我们的爱,那么他们的吸引力也许很快就褪色消逝。我们之所以去爱,是因为希望藉心上人的完美来逃避自身的弱点。但是如果这样一个人有一天决定来爱我们,那么又将是怎样的情形?我们只能有些震惊,品味如此之低,竟然看上我们这类人。
      
      没有回应的爱情也许是痛苦难耐,但却是一种安全的痛苦,因为它只会伤及本人而无害他人,是自我导致的个人痛苦,甘苦交织。但是一旦爱情得到回应,那么人们就必须准备放弃仅仅是被动地受到伤害,而承担起去伤害自己的责任。
      
      渴望爱情,但又不能接受爱情,因为害怕当心上人真实的自我暴露出来时,接踵而至的将是失望。如果你现在爱我,那只是因为你没有看到完整的我,但如果你没有看到完整的我,而我却还要努力习惯你的爱直到你看到,那真是疯了
      
      情人除了徘徊于渴望和烦恼两极之间,别无他途。爱情没有中间地带,只是一种方向,它所渴望的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物。一方的爱意加浓使另一方的爱意消减,直到消亡。
      
      没有爱,我们就没有能力定位一个合适的身份;拥有爱,我们就可以不断确定自我的存在
      
      我们会因为他人的看法而给自己定格,所以不同的人会使我们获得不同的自我的感觉。这种自我可以比作是一只变形虫,它的外壳可以灵活伸缩,从而适应环境
      
      我们渴望没有直线分界的爱情,渴望自身性格不被削弱的爱情。我们病态地拒绝他人给我们分类,拒绝他人给我们贴上标签(男人、女人、穷人、富人、犹太人等)。当我们孤身一人,我们就一个纯粹的“我”,我们在被标示的角色之间毫不费力地转换,全无他人的成见强加给我们的约束。
      
      为什么我们不太容易爱上身边熟悉的优秀异性。因为渴望不会总是落在我们认识的人那里,她们的品质被我们了如指掌,从而缺乏渴望所要求的神秘感。
      心情好的时候,我们也会设计未来,从幻想中寻找安慰。爱会如同它突然而至一样在瞬间消失,因为这个威胁,我们自然求助于虚幻的未来以加强我们现在的关系,这是一个至少延续到我们生命终结之时的未来。
      
      爱情的悲剧在于它无法逃避时间的维度。当我们和眼前的心上人厮守时,想到对过去的恋人残存的只有冷漠,这实在过于残酷。
      
      当幸福源自人们可以控制的那些事物,源自人们经过很大的努力和推理之后才获得的那些事物,这种幸福时最容易接受的。
      
      当爱达到顶点时,就会出现一种诱惑:让彼此关系提前结束。
      
      早在有就会与心上人熟识之前,我们心中也许充满了奇特的感觉:我们早已认识。心上人是我们失去很久的“另一半”,我们曾与其密切相连。
      
      我们的争吵充满爱情与自由的悖论。她身上还有其他诸多方面的优点,我却紧盯这一点不放,这难道不会破坏了我们的游戏?为什么我就不能像对待一位朋友那样善意地向她撒谎?我唯一的理由就是,我爱她。
      
      你爱他什么
      
      面对的不是生死攸关的问题时,怀疑对我们来说无关痛痒,我们尽可以去怀疑一切。
      
      
      “人类的不幸源于他不能独居,”帕斯卡说。他提倡人类有必要去建立自己的对策,去战胜和抵制对社会环境的依赖,一种使人受到削弱的依赖。但是在爱情中怎么可能做到这一点?普鲁斯特讲过一个关于穆罕默德二世的故事,那位穆罕默德觉得自己对一位妻妾萌生了爱情,于是就立刻把她杀死了。他不愿因为他人而让自己的精神受到束缚。我不可能有他这样的勇气,所以我很早就放弃获得这种感情的自给自足。我走出自己的屋子,而且开始陷入爱河——因此也开始了冒险:把自己的生活密不可分地建立在另一个人的周围。
      
      凶手谋杀不出于恨,而是出于极度的爱——或者更应该说,是出于极度的爱所带来的恐惧。也许只是因为无法忍受自己进行的幸福实验带来的不确定性和极大的冒险性,恋人们才结束自己的爱情故事。
      
      无法知晓爱情如何走向终点的想法威胁着每一个爱情故事,就如它的不可知一样令人害怕。这是因为当健康而又精力充沛的我们努力想象自己的死亡时,爱的终结和生命的终结惟一的区别在于,至少对于后者来说,我们获得了一种轻松的想法,即了断尘缘之后的我们将对万般事物一无所知。但对于心上人来说,却无轻松可言,他们知道关系的结束不一定是爱的终点,而且几乎可以肯定,也不是生命的尽头。
      
      告诉她说:“我只是想说,我知道这听起来多愁善感,不管我们怎样打闹,以及一切的一切,我仍然在乎你,仍然希望我们两个顺利地走下去。你是我的一切,这你知道。”
      
        克洛艾(读心理分析方面的书多于小说的克洛艾)带着怀疑的神情看着我,回答说:“听着,你这么说真是太好了,但是它使我害怕,你不要再把我变成你想象中的那个完美的人。”
      
        事情变得像一个悲剧的剧本概要:一方面,男人把女人当作天使,而另一方面,天使把爱当作是需要变化的事物
      
      虽然一般的恐怖分子通过炸毁建筑物或枪杀学生偶尔可以迫使政府作出让步,但是爱情恐怖分子因为态度存在根本的前后矛盾注定会失望落寞。你必须爱我,爱情恐怖分子说,我通过惹你生气或让你妒忌使你来爱我。但是,矛盾出现了,因为如果爱情回归,只会立刻被当作是变味的爱情,爱情恐怖分子必定会抱怨说,如果是我迫使你爱我,那么我不能接受这份爱,因为这不是发自内心的爱。爱情恐怖主义必然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否定自己,这就向恐怖分子提出了一个难以接受的现实——爱情死亡的脚步无法止住。
      
      缺乏笑的能力就是无法认可事物的相对性、社会和人际关系与生俱来的矛盾性、欲望的复杂性和冲突性;也无法知道必须接受心上人永远学不会泊车,或洗不干净浴缸或改不去对琼尼•米切尔的偏好——而你仍然爱着他们。
      
      
      因为眼睛所见的只有躯壳,所以我希望这让人神魂颠倒的心上人的灵魂与躯壳保持一致,希望躯壳拥有一个相符合的灵魂,希望外表反映内心。
      
      
        我爱的就是她吗?当我再一次看着坐在房间那头的沙发上阅读者的克洛艾,我在心中问自己,或者只是关于她的嘴、她的眼、她的脸蛋意念组合而成的一种想法?将她的表情扩展为她的整个性格,难道我不是错误地使用了转喻,错误地将喻体当作标志和象征,取代了本体?王冠取代了帝王,轮子取代了车,白宫取代了美国政府,克洛艾天使般的表情取代了克洛艾自身……
      
      在绿洲情结中,干渴的人们想象自己看见了水,看见了棕榈树和绿荫,不是因为他们找到了证据,而是因为他们需要这些证据。极度需要产生了幻觉:干渴产生水的幻觉,需求爱情产生了完美男人或女人的幻觉。绿洲情结从来不是完全的妄想:人在沙漠中确实看见地平线上有些东西,只是棕榈树叶已经枯萎,井已经干涸,这个地方害了蝗虫
      
      在康德看来,道德行为与不道德行为的区别就在于,道德行为的实施是出于责任,不在乎其中的甘苦。只有当我在行为处事时没有考虑回报,只有当我仅仅是在顺应责任感的指引,我的行为才能被认为是符合道德标准的。“对于任何道德的行为来说,符合道德法则尚不够,还必须是为了道德法则而做。”带有倾向的行为不能被视为是道德的,对于道德功利主义观点的直接批评就是它的倾向性。康德理论的实质在于,道德只存在于行为实施的动机中。只有当爱不求回报,只是为了付出爱时,这种爱才是道德的。
      
      阿尔伯特•加缪说,我们爱上别人是因为从外部看,他们是那么完整如一,肉体是完整的,情感是“统一”的,而我们主观感觉自己是那样的涣散和迷惘。我们缺乏思路清晰的表述能力、稳定的个性、坚定的方向、明确的主旨,因而幻想他人具备这些品质。我对克洛艾的爱慕中不正包含着这种幻想吗?从外部看(床第之欢以前),她有很好的自控能力,拥有明确而稳定的性格;但是肌肤之亲后,她在我眼中则脆弱不堪、易于崩溃、精神涣散、内心贫乏。这不正是尼采学说中的自我吗?因此也是鲍伯•戴兰在泪水流淌下来时欢唱“(今夜)别为我心碎”的回声
      
      西方思想中有一个悠久而阴森的传统,这个传统认为爱最终只能被认为是一种无法得到回应的东西,是一种倾慕,是马克斯兄弟崇拜者的行事:看到爱情得到回报的可能越渺茫,欲望就越旺盛。根据这个观点,爱只是一个方向,不是一个地点,达到目的,拥有被爱之人(在床上或以其他方式得到)后则会自行销蚀。十二世纪普罗旺斯的行吟诗人所有诗歌的主题都是性爱的延迟,诗人反复倾吐频临绝望的男子的幽怨,因为他们已经多次被自己爱慕的女人拒绝。四个世纪之后,蒙田对于爱的产生发表了同样的观点,他断言:“爱,只是对那些逃离我们身边的人的疯狂渴求。”——这个观点得到阿纳多尔•法郎士的极大响应:“爱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是不合乎习惯的。”司汤达相信,只有在害怕失去心上人的基础上,爱才会产生。丹尼斯•德•罗杰蒙特认为:“最难得到的人是你最喜欢的人,也是最容易增强你激情的人。”而罗兰•巴特则把欲望仅视为是对无法得到的事物的渴求。
      
      
      根据这个观点,情人们除了徘徊于渴望和烦恼两极之间,别无他途。爱情没有中间地带,只是一种方向,它所渴望的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物。爱情达到目的之后,它也随之销蚀;欲望得到满足之后,它也随之熄灭。克洛艾和我会危险地陷于这马克斯兄弟式思维的螺旋运动中,一方爱意加浓使另一方爱意消减,直到爱螺旋状地消亡。
      
      
      当哲学家设想乌托邦时,他们很少将之想象成一个集差别于一体的熔炉,而认为这些假想的社会更多的是建立在思想相似、性质类同、有共同点目标和预想的基础之上。正是这些一致使得与克洛艾共度人生充满吸引力。在性情方面没完没了、不可调和的差别之后,我终于发现了一个人,她的笑话我无须词典就能懂得:她的观点与我的神奇般的接近;她的爱与恨就是我的爱与恨。和她在一起,我屡次发现自己在说:“太巧了,我正要说/想/做/谈同样的一件事情……
      
      
      因此,就成熟的爱情而言,人们不会在第一眼就跌入爱河。只有当弄清水的深浅,才会跳入其中;只有在互相交流了以往的经历,交流了政治、艺术、科学的观点,以及晚餐的喜好之后,两人才能决定是否相亲相爱,这是一个在互相理解和肯定的基础之上的决定,而非想象中的共鸣与吸引。对成熟的爱情来说,只有真正地了解了对方,才会让爱有孳生的机会。真正的爱情(恰恰总是诞生在我们知道之前)与常情背道而驰,不断增加的了解,既可能是一种吸引力,又可能是一种障碍——因为它使乌托邦与现实发生危险的冲突。
      
      
      
       看着爱丽丝说话,看着她点上熄灭的蜡烛,看着她端着一大堆盘子冲进厨房,看着她拂过脸上的一缕金发,我发现自己沉浸于浪漫的怀旧。当命运安排我们与本会成为我们爱人的人儿——但我们又注定无法知晓是谁——相见之时,这浪漫的怀旧就油然而生。又一种情感生活选择的可能性让我们意识到我们此时的生活只是千百种可能性中的一种,也许是因为不可能一一去体验才让我们倍感忧伤。我们渴望回归不需要选择的时代,我们渴望避免选择(无论多么美好)必然带来的失落所产生的忧伤。
      
      
      在城市的街道上,或拥挤的餐馆里,我经常会注意到有成百上千的(背后甚至有成百万)女性与我同时生活着,但是对我来说她们注定是无法解开的谜。虽然我爱克洛艾,但看到这么多的女人,我偶尔也会心存遗憾。每每站在列车站台上,抑或是在银行里排队时,当我看到某一张面孔,或听到某个谈话的只言片语时(某人车坏了,某人大学毕业了,一位母亲身体不适……),我心里会掠过片刻的伤感,为无从知晓此后的故事而伤感,我会构想一个也许合适的结局来安慰自己。
      
      
      
        在典型的背叛情节中,一方问着另一方:“你口口声声说爱我,怎么又背叛我,和X好上了呢?”但是如果把说话的时间考虑进来,那么在背叛和爱的表白之间就没有不一致的地方。“我爱你”只能理解为“我现在爱你”。从爱丽丝家吃晚饭回去的路上,我对克洛艾说我爱她,这确实不是假话,但是我的话是有时间限制的诺言。
      
      我们对生活并不是生而知之,它是一门必须掌握的技巧,就像学骑自行车或学弹钢琴一样。当意识到这些时,我们开始想拥有智慧。然而智慧建议我们做什么呢?它让我们远离焦虑、恐惧、盲目崇拜以及有害的激情,追求镇静与内心的平和。智慧教育我们,最初的冲动也许并不总是真切的,如果我们没有陶铸理智将真正的需要与虚浮的偏好分开,欲望将把我们引入歧途;智慧告诉我们,要控驭我们的想象,否则它将歪曲现实,将高山化为小丘,将青蛙变为公主,智慧告诉我们,要抑制我们的恐惧,这样才能防备真正的危害,而不是把精力浪费在妄想逃出我们映在墙上的影子;智慧告诉我们,不必害怕死亡,我们所需要害怕的只是害怕本身。
      
      如果有睿智的思想家赞同爱,那么他们就会细致地将各种爱区分开来,就如医生建议不吃蛋黄酱,但用低胆固醇成分制作的蛋黄酱则可以吃。他们将罗密欧和朱丽叶式的激烈爱情与苏格拉底对善的沉思型崇拜区分开来;他们将维特式的过度激情与基督倡导的兄弟般不流血的爱作鲜明的对比。
      
        这种区别可被分为成熟的爱和不成熟的爱。成熟的爱几乎每一方面都值得称许,它的原理就是,敏锐地觉察到每个人的优点和缺陷。成熟的爱充满自我节制,不会将事物理想化,能够摆脱嫉妒、受虐狂或痴迷的困扰。成熟的爱是一种有性关系的友谊,相处和睦,令人愉悦,彼此回应(也许这能够解释为何许多了解欲望的人不给这无痛的情感以爱的称号)。而不成熟的爱(尽管与年龄大小没有太多关系)是一个在理想化和失望之间摇摆不定的故事,一个狂喜、幸福与溺毙般感受和无比憎恶夹杂的不稳定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最终找到心上人的感觉伴随着从来没有过的迷失感。不成熟的(因为绝对化了的)爱,其逻辑终点就是死亡,或是象征性的死亡,或是真正意义上的死亡。成熟的爱,其高潮就是共筑爱巢和努力避免日常生活的龌龊(星期日的报纸、逼对方换条裤子、遥控器)导致的爱情破裂。不成熟的爱不接受妥协,而一旦我们拒绝妥协,就踏上了迈向终点的不归路。对于一个已经体验过不成熟激情的顶峰的人来说,决定结婚是一个无法承受的代价——真还不如驾车冲下悬崖,结束一切。
      我在自己乌托邦式的白日梦中并不孤单,有一群人与我同行。他们相信通过足够的思考和治疗,爱情可以成为一个痛苦较少、几乎是健康的人生体验。就让我称他们为爱情实证主义者吧。分析家、传道士、教派领袖、治疗师和作家之类的人,在认可爱情充满重重难题的同时,认为真正的问题必然有同样真正有效的解答。面对许多充满激情的生命遭受的苦难,爱情实证主义者会努力找出原因——自尊情结、恋父情结、恋母情结、情结的情结——并且提出治疗方法(回归疗法、阅读《上帝之城》,从事园艺业、沉思)。有了荣格的帮助,哈姆雷特的命运就可以重写;通过治疗缓解,奥赛罗也许会放弃过激行为;借助一个约会代理机构,罗密欧也许会遇见更适合自己的人;采取家庭疗法,俄狄浦斯的问题也许可以得到分担。
      
      
      一本爱情实证主义的经典作品——《流血的心》,作者是派姬•尼尔莉博士。我被粉红色封面上的问题“爱情必然意味着痛苦吗?”吸引力,尽管要急着赶回办公室,仍然买了这本书。这个派姬•尼尔莉博士,这个勇敢地宣称找到谜底的女人是谁?从书的扉页,我了解了她:
        “……毕业于俄勒冈州爱情与人类关系研究所,现居旧金山,从事心理分析、儿童治疗和婚姻咨询等工作。她写过很多关于处理情感沉迷、阴茎妒忌、群体动力、恐旷症等病症的书籍。”
      《流血的心》分析的是什么问题呢?
      
      它讲述的是那些不幸而又乐观的男男女女的故事,他们爱上了不适合自己的人,那些人虐待他们,或是让他们的情感得不到满足,或是酗酒,或是使用暴力。这些人潜意识里把爱情与痛苦联系在一起,痴痴地盼望着他们爱上的人会改变,好好来爱他们。他们幻想能够重塑那些本质上无法满足他们感情需要的人,就是这种幻想毁掉了他们的生活。
      
      
      爱情挥之不去的痛苦令我悲观,于是,我决定拔慧剑断情丝。如果爱情实证主义于事无补,那么惟一恰当可取的方法就是禁欲主义所提倡的永远不要再坠入爱河。从此,我将退入一个象征意义上的修道院,不见一个人,俭朴地生活,严格地学习。
      
      邂逅蕾切尔使我警醒于禁欲主义的局限。爱情并非聪明之举,也许永远无法摒弃痛苦,但也永远无法忘怀。爱情的不可避免,尤如爱情的缺乏理性——然而不幸的是,缺乏理性并不是反对爱情本身的理由。难道为了吃到植物根茎和野果而去朱迪亚山不是有些荒唐?如果我想勇气十足,难道爱情中就没有更多的机会表现英雄主义?而且,在禁欲生活需要的所有牺牲中,难道就没一些懦弱的成分?禁欲主义的本质中有这样的愿望,在他人有机会令你失意之前先使自己失意。禁欲主义是对他人感情的危险采取的一种原始的防卫方法,面对这种危险,人们需要拥有比在沙漠里生活更大的忍受能力。禁欲主义呼吁人们过一种隐修克己的生活,避免感情的折磨,这只是试图否定某些人类需求的合理性,这些需求既存在潜在的痛苦,又是最为基本的需求。无论禁欲主义者是怎样的勇敢,但面对最真切的现实,面对爱情,他最终只是一个懦夫。
      
      我们总是蒙住自己的眼睛,提出一些简化问题的方案,从而回避问题的复杂性。对爱情中的巨大痛苦,爱情实证主义和禁欲主义解答都不充分。因为两者都瓦解了问题,而没有解决矛盾。禁欲主义将爱情的痛苦和荒谬化解为一个结论性的理由来反对爱情——从而无法在我们欲望的真正创伤和感情需求的完整性之间找到平衡。另一方面,爱情实证主义把一种可以轻易把握的心理智慧错误地瓦解为一种信念,认为只要我们学会多些自爱,每个人就可以拥有没有痛苦的爱情
      分析也永远都是有瑕疵的,因此从来都与谬误相去不远。
      . 仅仅就是想起她,都开始有激动的颤栗穿过那诗人称之为心的地方。我知道这颤栗只意味着一件事——我又一次坠入爱河。
      
      
        和心上人厮守令我们幸福无比,对他们的爱也必然阻止我们(除非生活在多夫妻制的社会)去开始另一段浪漫的恋情。但是如果我们真心爱恋他们,为何我们会认为这爱是一个损失,除非爱本身开始消退?答案也许就在于一个令人并不自在的想法,即虽然我们解决了爱的需求,却并不总能满足我们的渴望。
      
      
  •     很好!由于考试,暂不评价。以后补回来。
      爱情笔记,让正在谈恋爱的人,更加理性的分析属于它俩的这段感情。让迷失于失恋的人,更加冷静的看待一段感情的过去。让成熟恋爱者,更加坚定他所拥有的爱情。
      记得书中有一句很典型的话,可以描述整本书的主人公的感情史:“你不会得到永远的幸福的,长久的爱情的。因为你总是想太多。”
      这里的“想太多”并不是李玖哲的“想太多”。
      李式-想太多,其实李式并没有想太多,只是他女朋友的外遇的一个借口。
      波顿式的想太多,真真切切的是“想很多”,至于极度形容词,也不表态是否真的想太多。
      反正,本书的主人翁,乃至于本书作者,波顿,真的是一个思考者,对于一段恋爱的开始。发展,高潮,结束,都从哲思的角度分析深入。
  •     《爱情笔记》中,最喜欢《省略的时间》这一章。“灵魂以骆驼的缓慢步伐行进。当既定了时间表的现实以无情的动力迫使我们前行时,我们心之所在的灵魂却饱含怀旧,担负着沉重的记忆跟在后面。“ 失恋者试图通过吼叫,悲泣,倾诉,甚至自杀等各种途径尽快逃离情感的泥淖,而最终发现自杀不过是戏剧化的现实,演出结束,主角却无法看到听到剧终时观众的喝彩,或是见证曾经爱人为之啜泣默哀。
      
      爱的挫折让深陷其中的演绎者或多或少吸取了教训,但仍不可避免在某个引起罗曼蒂克情怀膨胀的场景中触景生情,灵魂脱离躯体,漂浮到另一个时空。
      
      用理性去推敲情感,好比欲用乱剑割破迎面而来的海浪,常常徒劳无功。情感可以流动,像风般来去无踪。无论用禁欲主义去克制,还是用嫉妒情节去诠释,在新一轮情感面前所有理论的围墙都将轰然崩塌,理论全军覆没,让人猝不及防。
      
      当然,你也可以安之若素,假设曾经这一切未曾发生过。满心欢喜期待下个搭档登场,演绎一段浪漫故事,书写另一部爱情笔记。
  •     有些段落读着读着,我想起了话剧里的那些关于爱情的台词。爱,爱,爱,书里在说,电影里在演,歌里在唱。表达的都是一件事,又都不一样。
      
      很多想法,想出来了,找不到表述的说法。没关系,去阿兰德波顿的书里引经据典去吧。
      
      他的书像镜子,全方位无死角的那种,把你所有的优点缺点全部展现在面前。有些哈哈镜的效果,因为会让你自嘲。
      
      爱情恐怖主义,曾经也是这个主义的不自觉执行者。想想自己曾经的种种劣迹,那些歇斯底里,仿佛像是看了一场恐怖片。
      
      还好,时间的威力在于,慢慢地,你学会摆脱对你自己不好的事情。
      爱人未走,人已长大。
      
      当然反作用也有,你开始学会慢慢支出爱,不透支。也不去用夸张的方式试探对方是否爱你。爱情电影里的那些惊天动地,不属于你了。你不能再感受过山车顶峰的那种强烈的情感。
      
      这又何妨。
      只要想着,心头一热。
      那便是这疯狂的小事。
      
      
      
      
      
      
      
  •     不知道他是如何在这火花似的爱情中如何能这样理性的思索。。。。。
      不知道这样深刻的爱恋如何让他能跳出三界,僭越五行。。。。。
      不知道这样的哲思是经过怎么样一个人的大脑拓印出来。。。。。
      阿兰德波顿,才子型作家,没读过他的文章之前,以为哲学都是那种深邃的文字,深邃到从未涉猎的人无从读起,无法理解。
      小说与哲学的融合也许是他的成功点。让哲学活灵活现的跳跃在我们的眼前,不再无聊,不再枯燥,不再阶级化,这就是我仅仅看了这样一本书就爱上了这个才子的理由。
      不敢妄自评价,毕竟我读的只是皮毛,毕竟那些我从未经历过,毕竟那是男人的世界。
      如果你想爱了,就无所顾忌,我想这本书不适合刚开始恋爱的人,确适合失恋的人。
      如果你对爱情失望了,请读阿兰德波顿的《爱情笔记》;
      如果你对现实失望了,请读阿兰德波顿的《爱情笔记》;
      如果你看透世事了,请读阿兰德波顿的《爱情笔记》。。。。。
      想说的就是那么多,我会继续读他的书,我会继续我的读书。
  •     有没有草莓酱
      没有 不过有木莓酱 行吗
      不太好
      噢 还有黑莓酱
      我讨厌黑莓酱 你喜欢
      是啊 为什么不喜欢
      太难吃了 难道就没有像样的果酱
      我不这么认为 桌上有五瓶果酱 恰好没有草莓的
      我知道
      那你为什么那么苛求呢
      因为我讨厌没有像样的果酱
      但是这些都挺好的呀 只不过正好没有你要的
      商店远不远
      干什么
      我去买点儿来
      看在上帝的份上 坐下来吧 如果你现在去 这些东西都会冷
      我非去不可
      为什么 如果吃的都冷了怎么办
      因为我要果酱 这就是原因
      你出什么毛病了
      没有 怎么啦
      你简直可笑
      我才不呢
      你就是可笑
      我只是想要果酱
      你怎么就那么讨厌 我为你准备了这么多吃的 可你所做的确实对果酱吹毛求疵 如果你真的想要你的果酱 就滚出去 到别人那里去吃
      
      然后又是一轮冷战的开始 又一轮的痛苦 谁也不好过 不管是谁先道歉 也没有赢家 两人的感情只会被逐渐削磨掉 变得越来越薄
  •     第一次阅读这样的文体。每一段用一个序号作开头,每一章代表情感的一个阶段,或者对于一个主题的思考。故事的情节成了陪衬,主要的血肉凝结在作者的思考中。
      作者是一个对哲学、艺术、心理学都有涉猎的博学家。所以对于每个人都需经历的“爱情”,他自然也有着不同于一般人的深邃思考。
      同时,另一个难得的地方是,作者可以如此如实地记录爱情中的每一个想法,精确地捕捉最细微的感受,并把它们表述出来。这种“敏感”和“觉察”,让我们得以更好地反观“爱情”这个神奇的存在。
      书中有诸多著名哲学家的思想,包括柏拉图、康德、边沁等等。可以以这本书为契机,去深入了解{哲学}这个领域。
  •     二十三岁的阿兰·德波顿,认真的分析者和书写者。一场异常简单的爱恋,被“深深”剖析,并永远的留下来变成一部书。
      真的,读着读着,只要是恋爱过的人,我们每个人都能在一场爱情的千万碎片中发现自己,发现心底最深的从未抽离出来细细品味的一个小自我。
      大家都说我想得太多,而年轻的德波顿想得比我还多,阅读的过程中我深深发现自己,一再回味自己。这是一件好事,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这个认真的青年啊,把自己的短短一段爱情,剖析地颠来倒去,归根结底,他很想认识自己,很想在费洛蒙驱使的一切情感和欲望背后依然找到自己。“每一例相爱都是(借用奥斯卡·王尔德的一句话)希望压倒自知之明的伟大胜利。”一直在找自己,在爱情行进的途中不断停下来拷问自己,可是当自己真的以为自己看清楚一切的时候,爱情还具有爱情的魔力吗?
      “分析也永远都是有瑕疵的,因此从来都与谬误相去不远。”因而我们尽管问、尽管打量这一切,最终寻找了而找不到的还是最神秘的,最神秘的永远是美好的。
      
  •      1真正的爱是什么?爱是当你爱上一个人,会舍弃自己的自由,换取她的自由;爱是当你爱上一个人,会改变自己的人生,成全她的心愿;爱是当你爱上一个人,会愿意放开手,留下最好的回忆和祝福。爱情最美的,不一定是终点。旅途一起走过,也已不负一生。
       2看一个男人是否真的爱你,就要看他在无助的时候,是否会向你展示脆弱;就要看他在孤独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是不是你;就要看他在失败的时候,会不会在你面前痛快地宣泄;就要看他在知道你的缺点之后,还能否初衷不改地爱你;就要看他在欣赏美丽异性的时候,心里是否依然只装着你。
      3我是处女座:处女座没有大原则性,但有很强烈的底线不容越界。不要拿处女座的宽容当作你任性妄为的资本,一旦过了Ta的底线就别怪处女座不复热情。白天理性,夜晚感性。白天坚强,夜晚脆弱。没自信太过善良,对爱情就是一根筋,总是一味迁就别人,总是到最后才发现受伤的是自己,总是勇敢得这么无力。
  •     读完就一个感受,这货把我思考的东西用他自己的语言极其风骚的写了出来。93年的书现在读来仍感同身受,绝对是经典无误。
      
      这里是笔记的摘录http://k.t.qq.com/k/%E7%88%B1%E6%83%85%E7%AC%94%E8%AE%B0
      
      明明是一本适合坐在一个闲适的环境中,右手咖啡左手书,无比惬意的伴随你过一个下午的书,我却苦逼的边看边敲微博TT
      
      德波顿肯定是个ST,而且F值也不低,像我这种NT就写不出如此文艺的东西。
  •     其实,想谈谈他的书太久了,可是一直找不到适当的词汇,或者说时机,让我来开始这篇文章,似乎就像是一种巧合,在一排一排的像是静默等待的书本中抽出他的名字——阿兰·德波顿。
       他的第一本书叫做《爱情笔记》,其实我对于这样的书其实是并无好感的,或者说这个书名并不能特别的吸引我,仿佛说教似的,它的序言是这样说的:“《爱情笔记》的情节也许很简单,讲述的不过是一个现代爱情故事:一对英国青年结识于巴黎至伦敦的客机上,随后交往,同居,分手。结构很完整,开头是邂逅,至十六章到达爱的顶峰,十七章到最后一章讲述了爱情的迅速逝去,结尾拉开了另一次爱情的幕。读者对于这类情节也许并不陌生,毕竟在琳琅满目的文学作品的海洋里,已经有太多诸如此类的故事。但是《爱情笔记》的精彩之处就在于,故事本身并不是作者浓墨重彩想要描绘的,情节已经让位于灵巧的哲思,作品充满了思考性段落,而在这关于爱情的诸多思考中,有一种智慧而清晰的辩证联结。作者自始至终是从主观的、内省的角度来表达.来探索爱情的意义和本质,从整个爱情故事中凝结出比生命更为持久的爱情哲理,充满了西方审美智慧与哲学情怀。”
       呵呵,之所以大部分摘抄了序言,是因为他的理解比我透彻,并且抓住了整本书最有价值的部分,那便是作者关于爱情的思考,他的目录也就如同他游走的思路一般,“爱情宿命论”到“怀疑与信念”再到“惧怕幸福”……总之,你会跟着作者的思路,而并非是情节,那早上引发两人爆发第一次争吵的草莓酱,不是因为彼此不和,不是因为非吃不可,而仅仅是抗拒的心理在作怪,就像是一直处于某种状态的人,有个人出于好心或是别的,企图去改变,他是不会欣然去接受的,除非以某种理由来说服自己,然而往往处于恋爱中的人选择用抗拒的方式来回应这种好意,为的也许只是保持现有的姿势。
       他的第二部小说或是随笔《爱上浪漫》也在随后出版,其实情节大体相似,只是主角换成了一个女孩子,自然邂逅,深爱,然后怀疑,爱上了别人……作者将笔墨同样也放在了两人的相处,性格的磨合,以及不断地怀疑及思索……
       或许这正是我喜欢这个作者的原因,这个被称为“英伦才子”的男人似乎能将每一件生活中的小事都融入到了思考之中,中间间杂些康德、普鲁斯特等名言的分析及戏谑,他似乎追求那些能将深刻的哲理回到生活当中的手段及方法,图表,归类,概率统计……不能不发现他对待生活的一种幽默以及理性
       然而谈到他自己的恋爱时,他反而以一种悲观的心绪面对着,是因为思索太多,所以仿佛可以预见每一次爱情的开始以及结束,反而不愿意去投入自己呢,呵呵,或许这个答案只有作者自己知道了
  •     一.世人
      1.看透世人不难,但于己无益。
      2.沉默是致命的指责。
      
      二.开始
      3.对于坠入情网的人而言,对方的任何言行举止似乎都有了潜台词。那句伟大的表白“我喜欢你”所存在的危险可以通过补上一句“但我并不想让你直截了当地知道”来减少。
      4.没有什么把这不予应允理解为羞涩——渴望在心,但口难开——更好的解释了。
      5.我们最容易爱上的人,是那些除了从他们脸上看到,言谈中听来的之外再很少吐露自身的人。在想象中,一个人可以是无尽地值得爱恋。
      6.出于意识得到的自卑感,我需要获得一种自己本身并不具有的个性,一种为了吸引对方而去迎合心上人的需求的自我。爱情迫使我以心上人的眼光来观察自己。首先就要对对方有更多的了解,如果不知该采纳哪种虚假的自我,我又怎能抛弃真正的自我。
      7.充满自信地去吸引我们不感兴趣的人是非常容易的,欲望中包含的郑重成分阻止了爱情游戏所需要的漫不经心。而最笨拙的人则可被认为是最真诚的。
      
      
      三. “拒绝我,那么我就爱你。”VS“接受我,那么我就爱你。”
      8.由于自己错误地向这类缺少信心的人献了殷勤,所以不幸的情人们就得承受这殷勤招致的责难。争论的内容只是借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争论带来的不适。
      9.也许我们寻找的不是爱,而是一个值得我们信赖的人,然而如果我们信赖的人转而信赖我们,我们又怎可继续信赖他们?只有当心上人把他或多或少看作是微不足道的人时,这个人10.才能继续把心上人看作是他的一切。“拒绝我,那么我就爱你。”看着爱情得到回报的可能越渺茫,欲望就越旺盛。
      11.疏远感的恢复激发了欲望。
      12.这种思维的解决得借助于自我喜爱和自我痛恨直接之间的平衡。如果自我痛恨占了上风,那么接受爱的一方就会断言心上人(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不适合自己(因为和坏东西有了联系),如果自我喜爱占了上风,那么双方都会觉得爱得到回应不是因为心上人低贱,而是自己原本值得爱恋。
      
      
      四.终结
      13.当两人不再能把差别化解成玩笑,那么这就是他们停止相爱的信号。每个玩笑背后,都是一次对差别甚至是失望的警告,但这已经是无害的差别——因此可以继续前行。
      14.她对语言持怀疑态度,对于表白也许只是付之一笑。她因为轻言而经历了一次背叛,从此她对话语失去了信心,只相信行动。并非她不易动感情,她只是对自己的感情太谨慎,不愿用那些陈旧的社交语言表白。
      15.我们需要对彼此大声吼叫,部分原因在于为了弄清我们是否能够忍受对方的吼叫。
      16.当爱达到顶点时,就会出现一种诱惑,让彼此的关系提早结束,以使她或我成为终结的挑起者,而非第三者或熟悉感结束一切。
      
       2012-4-2
      
      
  •     “有了想要去爱的需要,才会去爱一个特定的人……”爱情被解构成一帧一帧的分子,距离太近看不清,距离远了看太透,本来就是这样的吧,没什么神秘,也没什么浪漫,拨开了五彩的面纱,只有真实,至于真实是美是丑,则无法评价。
      
  •   最近身体好象有些累,再加上阿兰的理性分析。看完容易,但想看懂。得放得很慢。每天只看一节,两节。最多三节。每天,都盼望着回家,坐在床上。好好看看阿兰的看法。他就象,一个我未带出门的情人。
  •   收益。。。
  •   阿兰?幸福的建筑作者莫?
  •   ls
    对的 我最爱的英国作家
  •   看 和沙漠的五百天 里面提到的 happy architecture 然后去网上搜了下有中文版!所以看了点!
  •   虽然我们解决了爱的需求,却并不总能满足我们的渴望。
  •   阿兰每本书都很多经典盖世的言论。
  •   遇到这样的女生“她对语言持怀疑态度,对于表白也许只是付之一笑。她因为轻言而经历了一次背叛,从此她对话语失去了信心,只相信行动。并非她不易动感情,她只是对自己的感情太谨慎,不愿用那些陈旧的社交语言表白” 打开她的心扉需要真心
  •   看完罗素的幸福之路,明白了爱情笔记中女的为何离开他,他太注重自我的感受和心理分析了虽然很多次他觉得自己那么爱她,可惜那不是真爱,他最爱的还是自己。
  •   你好,请问你有这本书的PDF版吗?
  •   不好意思没有哎,我买的实体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