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与罚

出版时间:2004-11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页数:511  译者:岳麟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罪与罚》系19世纪俄国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描写一心想成为拿破仑式的人物、认定自己是个超人的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受无政府主义思想毒害,为生活所迫,杀死放高利贷的房东老太婆和她的无辜的妹妹,制造了一起震惊全俄的凶杀案。经历了一场内心痛苦的忏悔后,他最终在基督教徒索尼雅姑娘的规劝下,投案自首,被判流放西伯利亚。作品着重表现主人公行凶后良心受到谴责,内心深感孤独、恐惧的精神状态,刻画他犯罪前后的心理变化。小说一方面描绘了俄国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揭露贵族社会的罪恶;一方面也宣扬逆来顺受,从宗教中求解脱的思想。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罪与罚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原来不只是一个人的罪与罚,我早该想到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对有知识的年轻人总体上都是赞许褒扬的。两位年轻女性,杜尼亚是家庭教师,甚至索尼亚也“常常来借书”。所以他们算是俄罗斯的希望吗。。。
      谈到杜尼亚和索尼亚,虽然杜尼亚更完美,无论外貌、出身(相对)和品行,但感觉陀思妥耶夫斯基更偏向索尼亚。是因为索尼亚是“有罪的”?
      那麽索尼亚和拉斯科尔尼科夫到底是什么关系?想不明白想不明白想不明白啊!!!
      所以这个尾声真的好吗?或者说最后那个“新的故事”到底是洗心革面还是继续战斗?还是想不明白。。。
      陀思妥耶夫斯基这厚厚一本实在废话连篇,心理描写和对话没完没了,相对而言我还是更喜欢卡佛那样极简的作家。但是他们都让我有一种相同的感觉:真实。想读读《地下室手记》。
  •     罗季昂•罗曼诺维奇•拉斯科尔尼科夫(分裂的,决裂的)
       ……长得一表人才,漂亮的黑眼睛,褐色头发,中等略高的个子瘦削而又匀称。
       辍学的大学生
       ……不大合群……总是避免和人交往
       分裂:“……我不需要你的牺牲,杜涅奇卡,不需要,妈妈!决不会有这事,只要我活着,决不会有!我不接受!”
      “要不,就混日子算了!……听天由命,永远这样混下去,扼杀内心的一切,放弃任何行动、生活和爱的权利!”
       拉祖米欣“我认识罗季昂一年半了:忧郁、苦闷、高傲、倔强,最近他变得多疑,甚至得了疑病。他宽厚、仁慈,不喜欢流露自己的感情,宁愿做得很绝,也不把心里的真实想法说出来。有时他根本不像得了疑病,只是冷漠、麻木,连个人样都没有,真的,就像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在他身上轮流交替。”
       因为杀了放高利贷的老太婆而受到精神折磨,最终自首。
      
      阿廖娜•伊凡诺夫娜
       ……瘦小干瘪,六十岁上下,长着一双尖利凶恶的小眼睛,鼻子又小又尖,没戴头巾。刚刚花白的浅色头发抹得油光光的。仿佛鸡腿似的细长颈脖上,围着件破旧的法兰绒衣服,这么热的天,肩上还晃荡着一件泛黄的旧皮衣。老太婆不时咳嗽,呻吟。
       拉斯科尔尼科夫“只有凶恶的老寡妇家里才会这么干净”
       十四等文官的遗孀
       狠毒,乖戾
      
      马尔梅拉多夫•谢苗•扎哈雷奇(水晶软糖,以反讽的手法写沙俄社会的“甜蜜”)
       这是个已经五十开外的汉子,中等身材,长得很结实,头发花白,还秃了好大一片,因为常年酗酒,脸有些浮肿,黄里透青,微肿的眼皮底下闪烁着一对细缝似的,然而灵活的,带点血丝的小眼睛。但他身上有种非常怪异的神气;他的目光里似乎流露出欣喜——也许含有深意和智慧——又似乎闪烁着疯狂。他穿一件十分破旧的黑色燕尾服,纽扣差不多全掉了,只有一粒还勉强系着,他就是用这粒纽扣扣上了燕尾服,显然希望不失自己的体面。土布坎肩下面翘着满是皱纹、污垢和油渍的胸衣。……脸上长着浓密青黑的短髭。他的一举一动确实有点官员风度。
       他已经喝醉,不过仍然谈锋很健,口齿伶俐,只是偶尔在某些地方说的有点脱节和啰嗦。
       两只手,肮脏,油腻,红兮兮的,指甲里尽是乌黑的积垢。
       “把她(卡捷琳娜)的袜子都押掉买酒喝了”
       娶卡捷琳娜之前是鳏夫,前妻留给他一个十四岁的女儿(索菲亚)。
       因为酗酒屡次把差事丢了。
       被烈马踢死。
      
      卡捷琳娜•伊凡诺夫娜(永远纯洁的)
       马尔梅拉多夫“是有教养的人,是教官的女儿……受过教育,有颗高贵的心”“从早做到晚,刮呀,洗呀,还给几个孩子洗澡:从小干净惯了。她的肺不好,像是得了痨病。”“毕业典礼上披着披巾跳舞(优等生的特权)”
       马尔梅拉多夫“她是个急躁、高傲、倔强的女人。自己刷地板,靠黑面包过日子,可就是不允许别人不尊重她”
       第一个丈夫是步兵军官,因为赌牌堵上了瘾,后来上了法庭,就这么死了。马尔梅拉多夫娶她时,她带着三个孩子。前夫经常打她。
       马尔梅拉多夫“心肠好,但脾气躁,容易发火,动辄不让人说话”
       与索菲亚相处不好。
       ……一个瘦得可怜的女人,单薄,修长,匀称,长着漂亮的浅褐色头发,面颊上确实泛着两团潮红。她在自己不大的房间里走来走去,两手按着胸口,嘴唇干裂,呼吸忽快忽慢,似断似续。她的眼睛仿佛发疟疾似的闪闪发亮,但目光尖利而又代办,这张带有肺病症状,焦躁不安,颤动着蜡烛头的最后光亮的脸,给人心力交瘁的印象。
       丈夫死后,病死。
      
      索菲亚
       没受过教育,马尔梅拉多夫试着教她地理和世界通史。
       马尔梅拉多夫“她从不顶嘴,声音又轻又随和……浅黄头发,脸总是那样苍白,瘦削”,与继母相处不好。后被迫“领黄票子”过活。
       ……十分瘦削和苍白的脸,很不匀称,轮廓有点尖,鼻子和下巴都是小小,尖尖的。她甚至说不上漂亮,但她那双蓝眼睛出奇地明亮,目光炯炯时,她脸上的表情显得那样和善,淳朴,你会情不自禁地对她产生好感。……十八岁了,但她看上去几乎还像个半大的孩子,远比自己实际年龄要小,几乎完全是个孩子。
       最终与拉斯科尔尼科夫结婚。
      
      杜尼娅•阿夫多季娅•罗曼诺夫娜
       在斯维德里盖洛夫家作家庭教师;斯维德里盖洛夫对其有歹念,被其妻玛尔法•彼得罗芙娜误会。杜尼娅回绝斯维德里盖洛夫的信公开后,恢复了名誉。之后,玛尔法撮合了她与彼得•彼得罗维奇•卢仁。
       ……确实非常漂亮——高挑,出奇地匀称,强壮,自信——这表现在她的任何一个手势中,但又无损她动作的温柔和优美。她的脸长得很像哥哥,她甚至称得上美人。她的头发是褐色的,比哥哥稍淡些,眼睛几乎是黑色的,炯炯有神,非常高傲,同时偶尔有那么几分钟,又显得异常善良。她苍白,但不是病态的苍白;她的脸洋溢出青春和健康。她的嘴小了点儿,鲜艳红润的下唇,和下巴一起,稍稍向前突出——这是这张清秀的脸上唯一的缺陷,但又赋予这张脸一种特殊的个性和近乎傲慢的神色。她脸上的表情,总是严肃多于快乐,不乏沉思,然而,这张脸多么适合微笑,多么适合欢快的,年轻的,忘情的笑!
       看透了卢仁市侩的面目后,与其决裂。最终与拉祖米欣结婚。
      
      彼得•彼得罗维奇•卢仁
       拉斯科尔尼科夫的母亲“……为人可靠,生活有规律,在两个地方供职,还有一笔财产。确实,他已经四十五岁,不过外表相当可以,还能讨女人喜欢,一般地说,他是个相当稳重、体面的人,只是有些忧郁,还好像有些傲慢。……似乎有些虚荣心,喜欢别人听他讲话……没受过多少教育,但人很聪明,似乎也还善良。……他决心娶个正派姑娘,不要陪嫁,而且一定得是吃过苦的姑娘,因为,按他的解释,丈夫不应当求助妻子,反过来说,如果妻子把丈夫看做自己的恩人,那会好得多。”
       他的脸相当精神,甚至相当漂亮,看上去本来就不像四十五岁的人。乌黑的络腮胡子形状就像两块肉饼,惬意地遮住他的两鬓,在刮得发亮的下巴两侧渐渐浓密,十分漂亮。甚至在理发师那儿烫过的头发,虽说稍稍夹了几根银丝,也丝毫没有烫发后常有的那种可笑或者愚蠢。
       拉祖米欣“他是暗探,投机分子,因为他是吝啬鬼,小丑。”
       彼得•彼得罗维奇出身贫贱,得志后,便病态地习惯于自我欣赏,对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评价甚高,甚至有时他会独自对着镜子欣赏自己的面孔。但在这个世界上,他最喜爱,也最重视的,是他用劳动和各种手段挣来的钱财:钱财使他和高于他的一切处于平等地位。
      
      阿尔卡季•伊凡诺维奇•斯维德里盖洛夫
       ……这人已经不算年轻,身体结实,留一部浓密,几近白色的络腮胡子……
       这脸很是古怪,有点像面具:白皙,红润,两片猩红的嘴唇,一部浅色的络腮胡子,一头还很浓密的浅色头发。眼睛不知怎的太蓝,目光又不知怎的太沉重,太呆板。在这张漂亮,论年龄还显得异常年轻的脸上,有种令人极其不快的神色。斯维德里盖洛夫的衣着十分讲究,一身夏装,又轻又薄,他尤其得意的是那件衬衫。手指上戴着一枚镶有贵重宝石的大戒指。
       自杀。
      
      德米特里•普罗科菲伊奇•拉祖米欣(明智的)
       这是一个异常快乐和活跃的小伙子,善良,甚至单纯。不过在这种单纯底下隐匿着深沉和自尊。他的亲朋好友了解这一点,大家都很喜欢他。他为人相当聪明,尽管有时确实有些单纯。他的外表很有特点:高挑,瘦削,一张永远没有刮干净的脸,一头黑发。有时他会胡闹,而且是个出名的大力士。
       帮助了拉斯科尔尼科夫很多。最终与索菲亚在一起。
      
      其他:
       然而即便这时,他也隐隐感到,把一切都往好处想实际上也是一种病态。
       马尔梅拉多夫“……社会清除一贫如洗的人,甚至不是用棍子赶,而是用扫把扫,好让你感到更大的侮辱。”
       马尔梅拉多夫“……同情在我们这个时代甚至是科学所禁止的,这在英国已经做了,那儿创立了政治经济学”(英国经济学家约•斯•米利认为人的思想、愿望和行为都是由其经济地位事先决定的。)
       ……他一边这么说着,一边抖得像片树叶。
       一个奇怪的想法,仿佛小鸡将要出壳似的啄着他的脑袋,使他非常感兴趣。
       拉斯科尔尼科夫“一方面是愚蠢、狠毒、病恹恹的老太婆,没用的社会渣滓,尽干坏事,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干嘛活着,明天就一命呜呼了。另一方面是年轻的新生力量,因为没有接济,白白夭折了。这种例子成千上万,到处都是!老太婆的钱可以用来办许多好事,用来改善社会,现在却要送给修道院!她这些钱能让几百,甚至几千人走上生路,把几十家人家从贫困、崩溃、毁灭、堕落、性病医院里救出来。杀死她,夺走她的钱,日后再用这些钱为人类服务,给社会做好事:你怎么想,千千万万桩好事还抵不了一桩小小的罪行?牺牲一条命,就能救活几千条受苦受难的命。”
       商队在休息,骆驼驯顺地躺着,四周棕榈环绕。
       天上没有一丝云彩,河水几乎是蔚蓝的。以撒大教堂的圆顶熠熠生辉,从这里,桥上,离尼古拉小教堂二十步左右的地方望去,比哪里都好,透过洁净的空气,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大教堂的每一件装饰……这片雄伟壮丽的景色总是使他感到莫名的寒气,对他来说,这辉煌的画面充满与世隔绝的冷漠……他下意识地抬了抬手,突然察觉手里握着二十戈比硬币。他松开手,凝神看了看硬币,一挥手把它扔进了水里,随即转身回家去了。他似乎觉得此刻他亲后用剪刀剪断了他和这个世界的一切联系。
       科学说:请首先爱自己,因为世上的一切都建筑在个人利益上。你爱自己,就会把自己的事情办好。经济学原理补充说:社会上私人办好的事情越多,社会的基础也就越牢,大众的事情也就办得越好。因此,在仅仅是,也绝对是为自己谋利益的同时,我似乎也在为大众谋利益,结果别人得到了比原来更多的东西,而且这还不是处于个别人的慷慨,而是来自社会的繁荣。
       波尔菲利“您暗示说,似乎世界上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可以……不是可以,而是完全有权胡作非为,有权犯罪,适用他们的法律似乎还没制订出来。在你的文章里,不知怎的,人被分成两种:‘常人’和‘超人’。常人应该规规矩矩,无权犯法,因为他们都是常人。超人就不同了,他们有权任意犯罪,任意犯法,因为他们是超人。”
      拉斯科尔尼科夫“差别在于,我暗示超人自己有权允许自己良心跨越某种障碍,并且仅仅是在实现他的想法(有时也许是拯救全人类的想法)非得这样做时。……人类的立法者和新制度的创始人,从远古的直到梭伦,默罕默德,拿破仑等等,个个都是罪犯,单凭一条就是罪犯:他们在立法的同时,也就违反了祖传的,为社会信奉的古训,当然他们也不会在流血面前停步,只要流血有助他们成功。尤其令人注目的是,这些人类的恩人和新制度的创始人大部分都是血流成河的罪魁祸首。总之,我想证明,不单是伟人,还包括稍稍超越常规的人,也就是稍稍能说些新见解的人,就其天性来说,必定个个都是罪犯——或多或少……我的主要思想就是,根据自然规律,人一般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低级的常人,这么说吧,仅仅是繁殖同类的材料,另一类是真正的人,也就是有天赋或者才华,能在自己所处的环境里说出新见解。第一类人,一般地说,天性保守,安分守己,顺从地过日子,也乐意当顺民。第二类,人人违法,不是破坏者,便是倾向于破坏,得看他们的能力。他们大多在形形色色的声明里,要求为美好的未来破坏现有秩序。……第一类人永远是现在的主任,第二类人则是未来的主人。第一类人保存世界,增加世界人口,第二类人推动世界进步,引导世界走向终极目标,无论第一类人,还是第二类人,都有完全一样的生存权利。”
       拉斯科尔尼科夫“我杀的不是人,我杀了原则!原则是被我杀了,可我还是没跨过去,仍在这一边……只会杀人。……我是一只有头脑的虱子,没别的。……我从所有的虱子里选了一只最没用的虱子,杀了她,决定只从她那儿拿走我实现第一步的钱,不多不少。”
       斯维特里盖洛夫“他们说,‘你有病,所以你看到的尽是没有的东西。’这话没有严密的逻辑。我同意,鬼魂只对病人显灵,但这只是证明鬼魂显灵的对象只有病人,不是鬼魂本身不存在。鬼魂这么说吧,是另一个世界的碎屑和断片,它的起因。健康人当然不必看到他们,因为健康人是最尘世的人,所以应当只过人间生活,好从分体验人生,遵守秩序。但你稍一生病,机体内正常的尘世秩序受到破坏,马上就会和另一个世界发生接触。病的越重,和另一个世界的接触也就越多。所以人一旦死了,就完全去了另一个世界。”
       拉斯科尔尼科夫对索菲亚说“我说这话,不是因为你名声不好,你有罪,是因为你受的大苦大难。至于你是大大的罪人,倒也不假。你所以是罪人,最大的罪过就是白白毁了自己,卖了自己。这还不可怕!你在你深恶痛绝的这片污浊中过日子,这还不可怕!你只要睁眼看看便知道,你这样做,帮不了谁,也救不了谁!最后,你倒告诉我,这样的耻辱,这样的卑贱,在你身上是怎么跟那些相反的神圣感情融合在一起的?要知道,更合理,合理一千倍,也聪明一千倍的做法,应该是投河自尽,一了百了。”
       ……权力只给敢于俯身把它捡起来的人。
       拉斯科尔尼科夫看着这些服苦役的难友,心理奇怪:他们居然也是那样热爱生活,珍惜生活!他觉得恰恰是在监狱里,人们比在监狱外面更加热爱、重视和珍惜生活。譬如说,流浪汉吧,他们什么苦难没经历过!难道他们就那么稀罕一道阳光,一片密林,荒野里冰凉的一眼泉水?
       大斋后期和复活节后的那个星期,他都躺在医院里。身体渐渐恢复,他想起了自己在高烧和昏迷中做过多次的噩梦。他在病中梦见,似乎全世界都将毁于某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可怕瘟疫——它从亚洲腹地一直传到了欧洲。所有的人都将死亡,除了为数甚少的几个圣贤以外。出现了某种新的旋毛虫,侵入人体的微生物。不料,这些微生物是具有智慧和意志的精灵。人们食用了这种微生物,立刻就会精神失常,陷入疯狂。但人们从未,从未像感染瘟疫以后那样认为自己聪明盖世,真理在握,坚信自己的评判、自己的科学论断、自己的道德信念和信仰。整个整个村庄、整个整个城市和民族受到传染,陷入疯狂。大家惶惶不安,互不理解,人人以为只有自己掌握真理,看着别人就难受,捶胸痛苦,绞着双手。他们不知道该审判谁,怎么审判,不能认同什么是恶,什么是善,不明白谁是谁非。人们互相残杀,怀着某种毫无意义的仇恨。为了攻击对方,他们组建军队,然而这些军队在行军途中突然开始内讧,队伍溃散,军人火并,互相杀戮,直至咬人,吃人。城市整天敲着警钟:召集全市居民,但谁在召集,干嘛召集,没人知道,反正,到处人心惶惶。大家丢弃了最普通的手艺,因为人人忙于提出自己的主张,自己的异议,无法取得一致,连地也不种了。有些地方,人们拉帮结派,商定共谋大业,发誓永不分离——但他们的行动和他们的设想完全不同,他们开始互相责备,斗殴和杀戮。火灾不断,饥荒肆虐。一切的一切都在毁灭。瘟疫蔓延,越传越远。整个世界能够得救的只有几个人,这是一些圣贤,他们的使命是开创新的人种,新的生活,更新和净化大地,但无论哪儿,谁也没有见过这些圣贤,谁也没有听过他们说话。
      
      译序
      “怎样造福人类?俄国思想界历来存在两种观点:1、改造社会;2、完善自我。拉斯科尔尼科夫憎恨社会的不公,决议改造社会。在他看来,历史由“超人”创造,“超人”什么都可以做,他们通过流血建立的秩序便是“常人”遵守的规范。他想试试自己是不是超人,杀了一个放高利贷的老太婆。但杀人后,杀人的阴影笼罩了他的全部生活。在主人公“罪与罚”背后,蕴藉着作者对人类永恒母题的思考:生和死,善和恶,上帝和魔鬼。拉斯科尔尼科夫的“罪”,不是他本性的罪,而是他思想的罪,他从沉湎幻想回归现实生活的历程,标记着他的复活,他从“改造社会”走向“完善自我”。”
      
      
  •     几个问题:
      
      1,上等人的评价标准是什么?依他的努力,智慧,奉献,精神的高度等等非物质的优秀人类品质为标准还是依靠生而得来的身份,财富或者依靠公职而成为上等人?
      2,为什么具有优秀人类品质的人无法获得足够的物质条件来发挥他的品质要承担悲惨的命运,而拥有物质条件的人却往往缺乏这些品质? 人所拥有物质条件与优秀品质的一定程度上相对不匹配是因为什么?
      3,一个人尤其那些本具有优秀品质的人犯罪甚至杀人是环境(主要是经济条件)造成的还是内心的本性使然?
      4,具有优秀品质的人是否天然就具有对芸芸众生尤其是享有劣迹的人享有判刑权和行刑权?
      5,谁有优秀品质,谁又没有优秀品质?这由谁来判定?由自己内心,抑或公认还是上帝又或者“优秀”这种评判标准本身就是错误的?
      6,假设一定要有存在一个标准来判定人的价值,那么是智慧,精神等个体先进指标更重要,还是对他人的爱对世界的爱更重要?判断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的标准是什么?
  •      他废除了自己的根,然后蓬勃地向上生长。用一种骄傲的,无畏的,毫不做作的神态观察,俯视和总结。终有一天他无力承担自己的重量,然后沉重地落回地面。在这里灵魂被再一次燃烧,火焰结出魔鬼,圣灵和圣子的头像。那时候他的一部分躯干碎裂。用剩下的茎和剩下的渴望,他努力地向上抬头,横向生长。他身上满是细小的洞眼——那是几十个不眠之夜留下的痕迹,而今从中生出许多芽来。它们将他填补。生长终是不易,有碎石,沙土和恶禽的磨炼。然后这里成为了一片新的树林,没有参天大树,所有的部分都是嫩绿色的。原先的躯干碎成砾石粒粒闪耀,与天上的星辰相伴。当阳光下照,它们定定地往上凝视,仿佛带着坚定不移的决心和永不动摇的勇气······。
  •     这是我读的第二本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第一本是白痴。认识并决定读陀氏的书还是拜木心的文学回忆录所赐,学生时代最喜欢的是另一个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的小说。
       陀氏的书的确令人震撼,小说的节奏和高潮的出现安排得当,场景的把握,大段的人物心理描写和对话,让人读来欲罢不能。其实他的书很适合拍成电影,可是却好像从来听说过有根据他小说改编的电影,只见过一篇苏联名导塔尔科夫斯基的笔记(针对改编罪与罚的一些想法,应该是最终未能拍成电影)。可能是太难表现的原因,虽然节奏和情节比较合适,可是如何表达和准确把握人物的心理,对于电影尤其是演员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其实小说只不过是作者思想的一种表现手段,类似其他的艺术形态,例如音乐,绘画,电影,甚至于建筑等。如果在这个大前提之下,那么小说中的故事,人物以及结构的安排都是为了一个大目标而服务的,而一切处理得当的细节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领会作家的思想。陀氏的小说正是这样的完美体现,其情节的引人入胜,人物的细致描写,结构的张弛有度,使得作者的思想通过人物很好地表现并传递给读者。
       主人公拉斯科尼科夫杀人的目的为了实现他的理想,在他眼里这和战争(不管正义还是非正义)并没有区别。难道仅仅因为他是个人微言轻的穷学生就应该接受法律的惩罚吗?作者其实是没有给出答案的,拉斯科尼科夫内心的反复挣扎和最后的投案,从书中来看是因为受到宗教力量的驱使。这让人不禁要思考宗教的本质和目的,作为现实社会规范人们道德的主要手段,宗教的存在是必须的而且正面的。
       书中对于马尔美拉托夫一家不幸命运的描述是最令人唏嘘不已的,我们可以发现在现实社会中这样的不幸家庭数不胜数,书中大段的语言和场景描写令人有一种悲哀到极致的感觉。可是作者在最终的结局安排上却充分体现了其理想主义的情怀,不管出身多么低贱的公主,最后都会遇到她命中的青蛙王子,从而有一个不错的未来,至少是值得期待的。虽然现实生活中的命运是残酷的,作者却没有令读者失望到极致,也算在灰暗的基调中添了一抹亮色。包括拉祖米欣和杜尼雅的结合,包括索尼亚随着拉斯科尼科夫去了西伯利亚,而最后也使主人公感受到了爱情的温暖感召。甚至连斯维里加洛夫的觉醒和自杀,也有让大家如释重负的感觉。
       拉斯科尼科夫向索尼亚承认杀人行为的这一段也令人深思。从情节安排来看,主人公向索尼亚坦白杀人事实是很突兀的,尤其之前他和检察官的反复较量多次后,还是坚持不认罪,但是为何会向素未平生的索尼亚如此坦白呢?以我之见,是因为对方的地位(只是一个妓女)让拉斯科尼科夫(一个心理上还高高在上的落魄大学生)觉得不会太过于尴尬和自卑,起码觉得自己杀人的罪行与对方的卖淫行为还是能够等量齐观的,所以索尼亚无形中成了主人公倾诉的对象。
       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都是复杂多面的,我们也无法通过其作品来洞悉其全部,其实也没有必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静下心来,好好欣赏!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