蝇王

出版时间:2006-8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英] 威廉·戈尔丁  页数:236  字数:178000  译者:龚志成  
Tag标签:无  

前言

  威廉·戈尔丁于一九一一年九月十九日出生于英国西南部康沃尔郡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是马堡中学的高级教师,政治上比较激进,反对宗教,信仰科学;他的母亲是个争取妇女参政的女权运动者。戈尔丁在康郡的乡村里度过了他的童年,生活安适,又有点儿闭塞。他自小爱好文学,据他自己回忆,七岁时就写过一首诗。一九三。年他遵父命入牛津大学学自然科学,读了两年多以后,就像那些难以违逆天性的人一样,戈尔丁选择了自己的道路,转攻他深感兴趣的文学。一九三四年他发表了处女作—一本包括二十九首小诗的诗集(麦克米伦当代诗丛之一),这本小小的诗集未为评论界见重,但作为一个年方二十三岁的大学生,能有这样的开端毕竟是令人神往的。然而,命运之神没有慷慨无度,戈尔丁在取得决定性的成功之前还注定得走过漫长的路。  一九三五年他毕业于牛津大学,获文学士学位。此后曾在伦敦一家小剧团里当过编导和演员,这段经历给他的印象并不好,戈尔丁自称这四年白白浪费了。其实,生活的磨炼,生活面的开拓,生活经验的丰富对一个作家而言,倒是不可或缺的前提。  一九三九年戈尔丁成了家,接受了英国南部城市索尔兹伯里一所教会学校的教职,不料安生日子没过几天,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踵而起。一九四O年他应征入伍,当了五年海军,升到中尉衔,他参加过击沉德国主力舰“俾斯麦号”的战役、大西洋护航和一九四四年诺曼底登陆。战后他仍回到那所教会学校执教。战争结束了,但在成千上万善良人们的心灵里,却留下了无法磨灭的残酷烙印。戈尔丁说道:“经历过那些岁月的人如果还不了解,‘恶’出于人犹如‘蜜’产于蜂,那他不是瞎了眼,就是脑子出了毛病。”正是这个基本观点,像一根红线似的贯串了他至今为止的全部创作。  一九四五年到一九五四年近十年之久,戈尔丁边教书,边不断地思考和写作,他潜心研究希腊的文学和历史,试图寻求人生的答案;在此期间完成过四部小说,但都没能问世,不过,这种练笔也为他日后的创作积累了经验。 氍虫黾王》完稿后开始的命运亦不佳,曾被二十一家出版社拒绝,好不容易才于一九五四年得到出版。从他发表处女作算起,至此已整整过了二十年。《蝇王》出版后颇获好评,英国小说家、批评家福斯特(E.M.Forster)把(《蝇王》评作当年最佳小说;英国批评家泼列却特(V.S.Pritchett)当时就称戈尔丁为“我们近年作家中最有想象力,最有独创性者之一”。尤其到了六十年代, 《蝇王》一跃为大学校园里的畅销书,在英、美学生中广泛流传,并曾搬上银幕。现在,《蝇王》已被列为“英国当代文学的典范”,成为英美大中学校文学课的必读书。  戈尔丁一举成名后发表的主要作品有:小说:《继承人》(1955),《品契·马丁》(1956),《自由坠落》(1960),《教堂尖塔》(1964),《金字塔》(1967),《蝎神》(中短篇小说集,1971),《看得见的黑暗》(1979),《过界仪式》(1980)——此书获当年英国最具声望的布克奖(Booker McConnell P14ze),《纸人》(1984)。此外,他还写过剧本和评论等。戈尔丁一九五五年起为皇家文学会成员;一九六一年辞去教职专事写作,同年获牛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一九七。年获布赖顿市萨西克斯大学文学博士学位。他到过美、苏等国。  一九八三年,戈尔丁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声称,这是“因为他的小说用明晰的现实主义的叙述艺术和多样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神话,阐明了当今世界人类的状况”。综观戈尔丁的作品,《蝇王》无疑是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具影响的代表作。  人们不禁要问:《蝇王》究竟是一部什么内容的小说?它又为什么会在西方引起如此的重视昵?  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它描述了这样一个骇人听闻的故事:在一场未来的核战争中,一架飞机带着一群男孩从英国本土飞向南方疏散。飞机被击落,孩子们乘坐的机舱落到一座世外桃源般的、荒无人烟的珊瑚岛上。起初这群孩子齐心协力,后来由于害怕所谓“野兽”分裂成两派,以崇尚本能的专制派压倒了讲究理智的民主派告终。  “蝇王”即“苍蝇之王”,源出希伯来语“Baalzebub”(又有说此词出自阿拉伯语,见本文参考资料第一种),在《圣经》中,“Ba—a1”被当作“万恶之首”,在英语中,“蝇王”是粪便和污物之王,因此也是丑恶的同义词。小说命名,似取意兽性战胜了人性,孩子们害怕莫须有的野兽,到头来真正的“野兽”却是在人性中潜伏着的兽性。野蛮的核战争把孩子们带到孤岛上,但这群孩子却重现了使他们落到这种处境的历史的全过程,归根结蒂,不是什么外来的怪物,而是人本身把乐园变成了屠场。  戈尔丁本人被西方评论家列为“寓言编撰家”,他的作品被称为“神话”或“寓言”,英国文学批评家伊文斯(I.Evans)就称《蝇王》是关于恶的本性和文明的脆弱性这样一部哲学寓言式的小说,这话不无道理。就《蝇王》而言,小说中的人物、情节和环境描写等各方面都具有某种象征陛。  情节的发展是从拉尔夫和杰克这一对基本矛盾出发的。拉尔夫是个金发少年,从小过着中产阶级的安宁生活,心地善良,不乏主见,象征着文明和理智(不完全的);与此对照的是杰克,红头发,瘦高个儿,教堂唱诗班的领队,象征着野蛮和专制(对基督教有所讽刺)。矛盾在于,以海螺为权威象征的头头拉尔夫最关心怎样才能得救,他坚持生一火堆,作为求救信号;他还要大家筑茅屋避风雨,要大家讲卫生,在固定地方解手。这些想法和要求代表着文明和传统的力量。杰克则对打野猪入了迷,其他事情他置之不理。随着矛盾的深化,杰克日益得势,拉尔夫的一套主张却应者寥寥,最后连他自己也差点被对方杀掉。在矛盾冲突的过程中,除了如火堆熄灭的事件之外,对“野兽”的害怕占了极重要的地位,从全书看来,所谓海中来的野兽,空中来的野兽都是一种渲染,无非为了突出真正的“野兽”来自人本身(也就是“兽性”的发作)。小说结尾时,拉尔夫热泪盈眶,他“为童心的泯灭和人性的黑暗而悲泣,为忠实而有头脑的朋友猪崽子坠落惨死而悲泣”。而因为拉尔夫和猪崽子(Piggy)在大雷雨的时候也参与过杀害西蒙的狂舞,所以他俩的童心也不复存在了。区别只在于拉尔夫终于认识到“人性的黑暗”,猪崽子却始终否认这一点。所谓“人性的黑暗”,主要指嗜血和恐惧。嗜血从杰克开始,逐步发展为他那帮猎手的共同特性;恐惧从害怕“野兽”生发开来,最终成为支配孩子们的异己力量,在这两种因素的制约下,杰克等人把脸涂得五花八门,在假面具后面,他们“摆脱了羞耻感和自我意识”,并伴之以“野胜的大发作”。这标志着猎手们已可悲地蜕化为野蛮人。拉尔夫反对涂脸,实是坚守着文明的最后—道防线。  在这场文明和野蛮的角斗中,分别依附于拉尔夫和杰克的猪崽子和罗杰构成两个极端。猪崽子是个思想早熟的善良少年,身胖体弱,常发气喘病,他出身下层,经常用不合语法的双重否定的句式来表示肯定的意思,讲的是伦敦方言(cockney),戴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他的眼镜是生火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可以把眼镜当作科学和文明的象征。尽管通过眼镜片的聚光为孩子们带来了至关重要的火,但猪崽子始终受到嘲笑和挖苦。照作家看来,猪崽子的缺点在于他过分相信科学的力量,却根本看不到“人性的黑暗”,因而他就无法理解所谓“野兽”或“鬼魂”都出自人的“恐惧”之心。猪崽子过分相信成人的世界,他没有认识到,正是大人们进行的丧失理性的核战争把孩子们带到了荒岛上,因此,大人并不比小孩高明。阴险而凶残的罗杰扮演着刽子手的角色,作家对这个人物着墨不多,读后使人感到帮凶有时比元凶更凶恶。手持海螺的猪崽子最后就直接死于罗杰撬下的大石。猪崽子之死和海螺的毁灭意味着野蛮终于战胜了文明。拉尔夫被追逐只不过是尾声罢了。  同《蝇王》的命名直接有关的是西蒙,一个先知先觉,神秘主义者。他为人腼腆,不善发言,但有正义感,洞察力很强。在大伙儿对“野兽”的有无争论不休的时候,西蒙第一个提出:“大概野兽就是咱们自己。”他想说最肮脏的东西就是人本身的邪恶,孩子们却把他轰了下来,连猪崽子都骂他“放屁!”正如鲁迅所说:“许多人的随便的哄笑,是一支白粉笔,它能够将粉涂在对手的鼻上,使他的话好像小丑的打诨。”  为了搞清“野兽”的真相,西蒙无畏地上山去看个究竟,中途他在一块林中空地休息,看到当中竖着个满叮着苍蝇的死猪头(这是杰克等献给“野兽”的供品)。天气异常闷热,西蒙的癫痫病再度发作,在神志恍惚之中,他觉得满是苍蝇的猪头仿佛成了一只会说话的硕大的苍蝇之王。作家借蝇王之口指出“野兽”就是人的一部分(可同上文西蒙直觉的判断相呼应),并且预告了西蒙要被众人打死的可悲下场,这一片段是揭示题意的核心。西蒙苏醒以后,继续朝山头进发,结果他看清所谓“野兽”原来只是具腐烂发臭的飞行员尸体。他不顾自己正在发病,爬下山去诉说实情,不料此时天昏地暗、雷雨交加,杰克等人反倒把西蒙误当“野兽”活活打死。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孩子们所杀死的“野兽”却是唯一能向他们揭开“野兽”的秘密,从而使他们免于沦为真正野兽的人,孩子们把西蒙叫做“疯子”,但真正丧失理性的却是他们自己。不难看出,西蒙的悲剧是许多先觉者的共同悲剧,一种卡珊德拉式的悲剧。第一个直立行走的猴子据说是被其他猴子打死的,第一个说出某种真理的人也常难逃毁灭,屈原如此、布鲁诺如此、中外古今往往如此。  被统称为“小家伙”的一些孩子大约六岁,他们漫无纪律,随地大小便,只知道吃睡玩。西蒙看不起小家伙用沙子搭的小房子;猪崽子把小家伙称为不懂事的“小孩儿”;拉尔夫统计自己一派的力量时把小家伙除掉,认为他们不算数,他在危急的时候希望“野兽”拣小家伙吃;而杰克则把小家伙称作“哭包和胆小鬼”,如果被“野兽”吃掉,那“真是活该”!珀西佛尔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他先还牢记着自己的姓名、家庭地址、电话号码,这在文明社会里不失为有效的护身符,但在这个没有法律和警察保护的荒岛上,这种护身符毫无作用。临末珀西佛尔堕落为一个连自己的名字都记不起的野蛮人。  小说中的人物虽然都是少年儿童,但戈尔丁的目的主要是通过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来揭示他的道德主题一人性“恶”。戈尔丁认为,社会的缺陷要归结为人性的缺陷,作为一个作家,他的使命是医治“人对自我本性的惊人无知”,他的作品是使人正视“人自身的残酷和贪欲的可悲事实”。当然,《蝇王》的成功不只是因为戈尔丁的道德主题,普列汉诺夫指出,艺术“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没有地址的信》,着重号原有)《蝇王》中的孩子们虽然各具一定的象征性,但他们本身是栩栩如生的。作家采取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寓人物于故事情节的发展之中,对人物进行了多侧面多层次的细节刻画。小说前半部分呈暧色调,后半部分渐转为冷色调。作家寓情于景、借景抒隋,在某些地方做到情景交融、动人心弦,如描写大火、雷雨、海市蜃楼、西蒙之死等段落。小说的结构具有一种简练明快、直截了当的风格,一开始读者就随主人公直接进入场景,戛然而止的结局又给人以回味和反省的余地。  如同任何真正的文学作品一样,《蝇王》也有其源流:源是指作家所处的环境对形成他的创作思想所起的影响;流是指作品在文学史上的承继性。  戈尔丁关于人性“恶”的观点是抽象的,但这种观点的形成是具体的,它滥觞于作家的经历及其所处的时代。残酷的战争粉碎了青年诗人的一些浪漫主义想法,导致了作家创作中严峻的一面。一九五七年,法国作家加缪在瑞典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时曾说过:“这是一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出生的人们,在他们二十岁的时候,正当希特勒政权建立,与其同时革命有了最初一些进展,然后他们完成教育是面对着西班牙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集中营的、受拷打的、被囚禁的欧洲。就是这些人,今天不得不要教育人并且处在原子毁灭威胁下的世界上进行工作。我认为,谁也不能要求他们是温情主义的……”荼毒生灵的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确实使许多善良的人们大开眼界,西方文明和道德走进了死胡同,比较严肃的作家想寻找出路,又无法在现实社会中找到出路,于是只好在作品中逃向大海或孤岛,在与世隔绝的境地里,人物难以逃脱困境,从而表现出一种充满禁闭感的冷酷心理(如海明威于一九五二年发表的《老人与海》就是—例)。  出于这种强烈的感受,戈尔丁对巴兰坦(R.M.Ballant)rne)的((珊瑚岛》很不以为然。《珊瑚岛》发表于—八五七年,是英国文学中尽人皆知的儿童小说,描写拉尔夫、杰克、彼得金三个少年因船只失事漂流到一座荒岛上,他们如何团结友爱、抗强扶弱、智胜海盗、帮助土人。显而易见,此书属于传统的荒岛文学。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的荒岛文学,一向以描写文明战胜野蛮为其宗旨,鲁滨逊使土人星期五归化可为例证。在这样的作品中,文明、理性和基督教的信仰总会战胜野蛮、本能和图腾崇拜。戈尔丁在《蝇王》中反其道而行之,他揭露了真正野蛮的就是自诩为基督文明传布者的白人本身,这无疑是深刻的,也正是这一点,使《蝇王》别具一格,并使人耳目一新。戈尔丁的作品常常由别人的作品派生而来,如(《蝇王》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就脱胎于《珊瑚岛》的,但他的作品又具有针对性地带上了自己的特色。  戈尔丁认为当代文学对其影响很小,他说:“要是我真有什么文学源头的话——我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有——但要是我真有的话,我将列出诸如欧里庇得斯、索福克勒斯,也许还有希罗多德这样大名鼎鼎的人物。”《蝇王》同欧里庇得斯的《酒神》确有某些近似之处,可资佐证。首先,从主题思想看,酒神狄俄尼索斯在希腊神话里代表着一种本能的力量,《酒神》一剧即描写了这种自然的原始力量的胜利,《蝇王》描写的人性“恶”,同酒神代表的非理性力量一脉相传。其次,从作品的重心看,《酒神》一剧描写忒拜王彭透斯不信酒神,一次他化装成女人去偷看酒神女信徒的祭祀,而女信徒们(彭透斯之母也在内)在极度的狂热中把他当“野兽”撕得粉碎,这是酒神对彭透斯的惩罚,西蒙之死与此相仿。再次,从结构上看,《酒神》一剧是以酒神突然出现为结尾的,采用了所谓“机械降神”的手法。在《蝇王》快结束时,拉尔夫被杰克等追得走投无路,突然意外地出现了来营救的军舰和军官,也有点像“机械降神”。对此的解释是,戈尔丁认为成人们的战争只是更大规模的孩子们的猎捕,军官可以把孩子们重新带到“文明”世界里去,但又由谁来拯救军舰和军官呢?  《蝇王》之所以能在客观上取得成功,一方面是因为当《蝇王》出版之际,正是东西方冷战激烈的时代,核战争的阴影笼罩着全球,不少人不但想到核武器将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直接危害,而且想到万一核战争爆发后幸存者,寻会怎么样,《蝇王》大胆地预言了历史上可能发生的这可怕的一页,因而迎合了人们对核战争的后果感到忧虑和进行思考的需要。另一方面,当时大学里的文学教学受“新批评派”研究方法的影响,以精读课文为基础。《蝇王》所具有的多层次多方面的象征性,恰恰给人们提供了“见仁见智”的各种可能。相信弗洛伊德的从中得出孩子们的行为是对文明社会和父母权威的反抗;道德主义者认为由此可以知道,一旦脱离社会制约和道德规范,“恶”会膨胀到何等程度;政治家说《蝇王》说明了民主的破产和专制的胜利;基督教徒归之于原罪和世纪末;还有的人索性把戈尔丁看作存在主义者。由此可见,在这样的社会现实和这股文学潮流中诞生的《蝇王》,它能够很快地引起共鸣、受到评论界的重视,也就不足为奇了。  作为一个具有独创性的作家,戈尔丁一向否定创作中表面化和简单化的做法。他强调作家要摆脱一切传统的政治、宗教和道德的信条,通过自己的眼睛独立地观察世界,但他观察的结果却令人绝望。戈尔丁对黑暗的社会现实深感不满,但他却把这些弊端归之于解决不了问题的抽象的人性“恶”。有必要指出,《蝇王》的人性“恶”主题并不新鲜,在东方思想史上,苟子早就说过:“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韩非更是力主性“恶”说的;在西方思想史上,十七世纪的英国哲学家霍布士认为人是凶恶的动物,在原始状态下人对人像狼一样。这种说法的缺点在于把人看作孤立的人,把人性看作抽象的人性。“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西方的一些评论家强调戈尔丁与巴兰坦的区别,但他们却没有看到他们俩殊途同归:两者都从抽象的人性出发,只不过前者描写的是“恶”的征服史,后者描写的是“善”的征服史。荒岛固然为文学上的乌托邦和反乌托邦提供了充分的想象余地,但荒岛文学的弱点也在于此,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种文学毕竟是背对现实的。  总而言之,戈尔丁的作品并没有也不可能“阐明当今世界人类的状况”,从中倒可以看到严峻的西方社会现实的曲折反映,看到作家想寻找出路又找不到出路的苦恼。戈尔丁的本意是想通过《蝇王》复制一部袖珍版的人类发展史,但他忘记了个体发展史并不完全重现种系发展史。当然,这不等于说《蝇王》没有发人深省之处。恩格斯说过:“人来源于动物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程度上的差异。”(《反杜林论》)人类的前途无疑是光明的,但通向光明的道路上不见得没有黑之蔽日的时候;人类的未来是可以乐观的,但盲目的乐观主义者不见得比认真的悲观主义者更高明。至少在提醒人们警惕和防止—部分人“兽性”大发作这点上,读读《蝇王》也许会有所启示。  龚志成  一九八四年十月

内容概要

威廉·戈尔丁(1911—1994),英国当代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蝇王》是他的代表作,是一本重要的哲理小说,借小孩的天真来探讨人性的恶这一严肃主题。    故事发生于想象中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一群六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撤退途中因飞机失事被困在一座荒岛上,起先尚能和睦相处,后来由于恶的本性的膨胀起来,便互相残杀,发生悲剧性的结果。作者将抽象的哲理命题具体化,让读者通过阅读引人入胜的故事和激动人心的争斗场面来加以体悟。小说中几个主要人物都具有象征意义,而那颗布满苍蝇的猪头则象征人性恶,象征了人心中的黑暗世界。

作者简介

  威廉·戈尔,小说家。198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代表作有《蝇王》、《继承人》、《塔尖》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海螺之声第二章  山上之火第三章  海滩上的茅屋第四章  花脸和长发第五章  兽从火中来第六章  兽从空中来第七章  暮色和高树第八章  献给黑暗的供品第九章  窥见死尸第十章  海螺和眼镜第十一章  城堡岩第十二章  猎手的狂叫

编辑推荐

  《蝇王》描述在一场未来的核战争中,一架飞机带着一群孩子从本土飞到南方疏散。飞机被击落,孩子们乘坐的机舱落到一座世外桃源般的、荒无人烟的珊瑚岛上。起初孩子们齐心协力,后来由于害怕所谓的“野兽”分裂成两派,以崇尚本能的专制派压倒了讲究理智的民主派而告终。  同名英文原版书火热销售中:Lord of the Flies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蝇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9条)

 
 

  •   蝇王的故事其实很简单,未来的一场战争毁掉了人类的和平.有一群孩子乘着飞机路过海上时发生了坠机事件并困在了一个荒岛上.最初孩子们齐心协力,共同应付随之而来的种种困难.但由于对"野兽"的恐惧使孩子们渐渐分裂成两派,代表理智与文明的一派与代表野性与原始的一派,最终爆发了两派中的矛盾.蝇王来源于圣经,原词为"Baalzebub"(好像是这样).据犹太教记载,蝇王则是粪便与丑恶之王,且为万恶之首.在小说里,蝇王不只是象征着丑恶的悬挂着的猪头,更代表的是人性最深层的黑暗面,是无法避免的劣根性.Golding是很典型的受战争影响后的文学家.他参加过海战,参于过诺曼底登陆,目睹战争的残酷以及对人性的种种迫害与藐视.战争结束后这一代的文学家心中不免充满了失望与沮丧,不可能要求他们是温和且善良的,他们也无法写出午后野餐或男女情感一类的作品.充斥他们内心的便是病态世界中人性的畸变,文明社会如何在人的原罪本性的改变下一步步走入堕落与毁灭.同时,他们又由于无法找到破解这一巨大难题的出路而颓废不已,最终找不到缓和之点,只能以作品人物的死亡或消失来圆作品的结尾.蝇王是一部很注重心理描写的作品.在整十二章的线性叙述过程中,主要以理性派的眼光出发,以理性的态度(非完全性的)来评价与施行荒岛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难题.拉尔夫是理性派自然的主角,全书也是他的观念与角度看待问题.拉尔夫是一个海军军官的十二岁儿子,受过良好教育,温文尔雅,始终相信只有文明社会的船来拯救他们,他们才能获得通往文明社会的出路.于是在荒岛生活中,他不仅树立了"海螺"的权威性,建立起一个由大孩子领导的团队,从而解决了住宿,食物以及求救问题.他永远都惦念着那冒出烟的求救信号.虽然在某些时候他的理性最终被本性所征服,但他最后痛苦的掉下眼泪,也代表了他是唯一一个在人性转变的过程中还有理智的人物.与之相对的则是代表野性的杰克,杰克是唱诗班的大孩子,有领导才能,虽然信奉基督但浑身充满自然的力量.他从开始就睽视"海螺"的权威,企图以力量当上至高无上的地位.他的野兽本性也充分的表现在对野猪的猎杀与屠宰上.他改编式的将唱诗的圣歌歌词变为"杀野兽咯,割它喉咙,放它血咯".表现了一股震吓的威力,最终当野性派战胜理性派时,他就把拉尔夫当成了自己的猎物,疯狂搜索.并且要把曾经并肩作战的同年龄朋友杀喉见血.附庸着这两派人物的,便是猪崽子与罗杰.猪崽子是个胖胖的且有哮喘病的男孩,戴着眼镜,并且经常被人取笑.但拉尔夫以他的理性人格魅力让猪崽子倾倒,于是猪崽子就成了拉尔夫身边最贴近的人物.他时刻强调"海螺"的权威,强调着拉尔夫的求救理念.但他却的确是个纯理论家,最后也因"海螺"而惨死在海崖上.相对而言罗杰的篇幅则较少,但他凶恶残忍的个性与行为却让人过目不忘,他帮凶式的郐子手性格,让人不寒而栗.很难想象他仅仅只是跟猪崽子一样年纪的小男孩,却狠狠的推倒大巨石,让猪崽子摔死海崖.西蒙则是引起事件高潮的关键人物.他有些懦弱且患有癫痫症.但他思想敏感,遇事总会以哲学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也只是他最初提出"也许,也许...野兽就在我们自己身上."虽然引来了孩子们的一致反对与嘲笑,但他的想法却正好切入了事件的主题.也在他看到悬挂的猪头从而隐约间见到蝇王对自己的话语,他似乎成了一个先知性的人物.只是先知从来都是被遗弃的对象,蝇王也强烈的暗示了因为他的预言,也使得他死于非命.在这里必须提出,拉尔夫与杰克是之前一名英国著名儿童文学家的代表作中的人物.只是恰好相反的是,在那儿童文学中,他们俩是最要好的朋友,齐心协力,同甘共苦战胜了许多困难.是人性"善"的表现.Golding应该就是为了讽刺在这病态世界中"善"的虚伪,从而写出了"恶"的真正导向,那就是"野兽",就是人性的黑暗面,也就是"蝇王".Golding对人物的心理塑造采取了相当多的蒙太奇手法.从拉尔夫在沙滩上满身大汗的行路到他思想跳跃到夏天时爽凉快乐的英式农场生活,也从杰克对海螺的念念不忘到他猎杀野猪时的思想剧烈动作.由于Golding出色的对心理进行了全方面的描写,从而使人物更加立体化,让人过目不忘.在荒岛文学的整个范畴中,自<鲁宾逊飘流记>到<蝇王>,则是整个人类思想状态的一种记叙过程.之前的荒岛文学强调的是人的能动性,人与自然斗其乐无穷,并且在战胜自然战胜自己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然而二十世纪以来由于战争的迅速进化,远距离武器的广泛使用及巨大杀伤性武器的强烈摧毁性,使西方作家们没有办法再找到一种和谐平静的解决方案.于是他们逃避到荒岛上自己深思人类的劣根性与罪恶.然而他们找不出出路,只好让荒岛成为埋葬一切的总根源.虽然故事最后整个荒岛被熊熊燃烧,但如果最后没有象征文明的大人们的出现,孩子们也恐怕没办法继续生存下去.作者十分强调了文明社会中的几个标志之物.比如大孩子们无论如何一定要衣服掩体,上厕所要定点去上不可污染水源,就连最小的孩子一开始也记得自己的家庭住址以及电话号码.然而当兽性完全的征服人的理智之后,这些孩子们也变成了连自己名字都记不起来的野蛮人.从暴风雨夜孩子们(包括拉尔夫)失手打死了西蒙之后,其实蝇王的本性就已经很清楚的表现给了读者.虽然猪崽子辩解说着原由,但拉尔夫还是很痛苦的哭泣着自己的过失.人的本性是恶的,当蝇王降临时,所有的理智都似乎败给了仇恨与罪恶.不管结局理智派被解救这一机械降神手法到底代表了作者何种的意图,仰或是他找不到解决途径而无可奈何的一种自我安慰方法.但只要读者仔细思考蝇王的本质与其来源,并将从中引申出的社会价值与人生理念运用于自我的哲学思维中,那么Golding这一本薄薄的小说也达到了它本有的目的.最后,摘录最后一段,以供欣赏."拉尔夫木然地看着他,一时间他脑海里闪过一幅图画,然而现在这岛上象枯树一样被烧焦了——西蒙死了——杰克已经………拉尔夫止不住热泪滚滚,全身抽搐地呜咽起来。这是他上岛以来第一次尽情地哭,巨大的悲痛使他一阵阵地抽搐,似乎把整个身子扭成一团。头上黑烟滚滚,拉尔夫面对着正被烧的岛屿,越哭越响;别的小孩子受到这种情感的影响,也颤抖着抽泣起来,拉尔夫在这伙孩子当中,肮脏不堪,蓬头散发,连鼻子都未擦擦;他失声痛哭:为童心的泯灭和人性的黑暗而悲泣,为忠实而有头脑的朋友猪崽子坠落而死悲泣。军官处在这一片哭声的包围中,被感动了。他转过身去,让他们有时间镇定一下,眼睛看着远处那漂亮的巡洋舰,他等待着。"来自:楠耘众生(http://www.koloya.org 
  •   在读这部小说之前,我倒是建议应该先去某大型机械制造厂去看一看,深入厂房和车间,去看看那些精细奇妙的机械,看它们如何从复杂至极的图纸上变成让人瞠目结舌的样子。那些庞大的,高妙的,冷冰冰的东西经过层层捶打改造,构成了人类几乎无法驾驭的锡安之齿。你会由衷的被眼前的一切所震撼,那是想像力和创造力所能给于人的真实感动。然后,再进入小说阅读。小说背景是在设想出来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时,一驾搭载几十个孩子的飞机因受到攻击,被迫在坠毁前把孩子们投放到一个孤岛上,为了生存和获救,起初孩子们以幼稚的民主形式集结在一起。后来,因为误解和恐怖,“蝇王”出现了,孩子们开始互相残杀,失去理智。——这个故事并不复杂。乍一看去,这只是荒岛历险故事和乌托邦故事的变种。在我记忆中,一本法国流行小说《感恩岛谋杀案》说的也是类似的故事:一群人流落荒岛,因为食物和交配权而进行的兽性的相互残杀。而且《感》更血腥,情节更紧凑。可是只有《蝇王》作为文学瑰宝流传下来了,这与小说本身的寓言性很是分不开关系。在小说中,蝇王最直接的意象代表是孩子们用来“祭祀野兽”的野猪头。它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被无数苍蝇叮咬,发散出阵阵恶臭,极端恶心和恐怖。它一边连接着孩子们无法战胜的自然神秘主义,一边连接着孩子们因恐怖而被激发的惊人兽性。——这小说迷人的地方也正好在此——丰富,自然,条理清晰的使用意象。在一个相对封闭的范围内,探讨人本性中的善恶,原始兽性和现代文明的交锋,还有无法调和的茫然与绝望。或者还有更多,如果再变换点角度的话。在孤岛这一意象被反复使用的历史中,一向习惯用来作为人类勇气和智慧的对手。它越强大,人类就更强大。在于它们的斗争中,人的精神性被放大和歌颂。通常人与孤岛的对抗多是个体行为。比如《老人与海》里的桑切,一叶扁舟是他的载体。这个孤岛的作用完全站在人这一边,是同盟军,而且是勇气再次启航的必要保证。还有《白鲸》,在这部鼓舞人心的小说中,作为孤岛符号的依然是船。这艘船体现出了一点点的自主性,它是被需要的,连接神秘主义的难以驾驭的厄运之剑。由于这次的孤岛有所放大,故事中的人物有些类似于《蝇王》一样构成了封闭的社会。值得注意的是,追逐杀人鲸的航舰上形成的社会,是以亚哈船长为首的绝对专制制度。这种制度自人类远洋开始,就是被默认的,无可指责的。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而在结尾,大人的世界又回来了,他们带走的是文明世界的明天——那些部落化以及可以随时部落化的孩子们。文明有希望吗?似乎《蝇王》永远都不会回答这个问题了。
  •   2007年年初买的书,一直搁在书柜最下层,没有去读过,最近才拿出来读的。超级慢人这样一本240页左右的书也读了一星期,没治了。作者戈尔丁的这本《蝇王》据说曾经遭到21家出版社的封杀,他的作品得不到认可,这无疑是让作家最为难过的事了,不过好在最终成一九五四年得以发表,这离他第一次发表作品已经相隔了整整二十年,特别佩服作家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啊,一九八三年戈尔丁也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一伟大殊荣。《蝇王》是根据一本叫《珊瑚岛》作为原型来创作的,包括文章主人公也是取材于《珊瑚岛》,勇敢的拉尔夫,聪明的猪崽子,还有最后落得惨死的西蒙,一系列事都在一座荒岛上发生,粉红的岩石,缠绕的藤蔓,易碎的海螺,银白的沙滩,嚎叫的野猪,两头削尖的木棒,身上画着条纹的“野蛮人”,臆想中的怪兽,抽泣的小孩子们等等,一个个场景与人物构成了整个作品,其实作者想要表达的就是文明与野蛮的抗衡和较量,不过结局和《珊瑚岛》是截然不同的,作家反其道而行之,没有把结局象大多数作品那样纳入俗套,总是文明战胜了野蛮,在这部作品中,猪崽子与西蒙的不幸遭遇,以及后来拉尔夫为了躲避追杀而到处东躲西藏,很显然作家是有意让野蛮占了上风,人的与生俱来的恶此刻早已不堪一击,甚至是支离破碎,正如在文中西蒙曾经预言的那样,哪来的什么野兽,野兽就是咱们自己吧,这就是作家在点明了此书的主旨,人的身上所潜伏着的兽性,一旦发作且是有着极度的危险性及杀伤性的。**又没货了,想看只能等或者上别的网站去购买了,书不贵,九元左右吧。
  •   《蝇王》描述在一场未来的核战争中,一架飞机带着一群孩子从本土飞到南方疏散。飞机被击落,孩子们乘坐的机舱落到一座世外桃源般的、荒无人烟的珊瑚岛上。起初孩子们齐心协力,后来由于害怕所谓的“野兽”分裂成两派,以崇尚本能的专制派压倒了讲究理智的民主派而告终。

    The Lord of Flies,在基督教传说中它是苍蝇之王Beelzebub,在某个著名游戏中它是大魔头Baal,在这部小说中它是一个叮满苍蝇的猪头。 “恶之出于人,犹如蜜之出于蜂!”Golding码了一生的英文单词,最后冷冷丢下这句话,不留一点余地;世人却早已见怪不怪。恶的故事,每天都已见得太多,日复一日的惊悚
  •   文明的发展就是理性对非理性的压制,这种压制如果成功,那么文明的发展就迅速,反之则会出现停滞甚至是倒退。文明是由人组成的,文明发展中理性对非理性的压制在人的身上就表现为善对恶的压制、理智对本能的压制。然而人的善、理智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所获社会经验的非富而积累的。人性是自私的,自私是一切恶的心理倾向,而成人能运用自己的理智来压制自己的恶。但是,在孩子身上,由于他们所受教育程度不高,社会经验不多,甚至对生命本身谈不上什么认识,所以人的恶、本能在孩子身上表现得最充分。真正孩子的世界不存在成人所想象的那样天真、可爱、善良。在《蝇王》里,“野兽”不只是指本能的恶,还指那些孩子离开了大人之后的一种恐惧感和陌生感,而这又加剧了恶的本能和表现。建议大家看看刘慈欣的《超新星纪元》。
  •   是在别的地方看到,说《蝇王》是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科幻小说,于是就赶快买来看看。本书是简装本,很有书的味道~~~~~在作者那个时代能写出这样的科幻小说,的确令人钦佩!好书!
  •   我甚是不习惯外国作家的语言风格,但思想绝对有价值。看完书去豆瓣找书评什么最好了。
    我越发相信人性本恶。
  •   所谓理性即是弘扬人性善,压制人性恶
  •   蝇王,一部短小精干的作品!!
  •   蝇王
  •   有一部美剧叫迷失,其中的一些情节很像这本书里的内容,也是空难落在岛上,也是人分成了几派,甚至有一个剧中主角也叫JACK,还有一主角手里总拿着一本书,仔细一看,竟然也是“蝇王”。
  •   少年时曾看过片段,以为是一本类似金银岛的探险小说,现在终于找到,才发现,是如此残酷的一本书,对人性的剖析深入骨髓,成年人总是会美化童年,而诚实的人不得不承认,儿童,其实往往更残忍。
  •   经典的作品往往短小而凝练,这本小说并不厚。却颇惹人玩味,值得反复阅读。对人性的刻画十分深刻,的确是很精品的小说。
  •   虚拟的故事,虚拟的人物,但它造就了真实的社会,在孩子身上体现出来的黑暗与罪孽,将人带入了最深重的绝望。
  •   记得当初看《鲁宾孙漂流记》时就对其中的文明的描述不以为然。现在看了这本书就能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人性,在我们的所谓的文明的教化下。这本书叫我们去反思,反思儿童,反思人性,还要反思真正的文明究竟是什么。
  •   戈尔丁的书给人警示
  •   那时候就珍藏了一本,虽然完全不懂什么诺贝尔文学奖
  •   经典的著作让我们感悟到人生哲理
  •   钻研英国文学,来读读这些小说。
  •   没看完,但是故事值得读。
  •   有关孩子的故事,但不是给孩子们看的
  •   初中时就看过这本书了,一直印象很深。后来为了写读书报告就买了这本完整版的。始终是个沉重的故事。
  •   六年级的孩子要买的书,人家喜欢就是真理。问了问,说还不错。
  •   书很有教育意义
  •   很喜欢。还会买该作家的作品读。
  •   等忙完这个阶段就开始读它,一直很期待阅读的乐趣!
  •   字迹排版很紧密,很有质量的感觉,不喜欢那些没什么内容却搞的花里胡哨。同事也说这是本好书,看了令人感动。主人公的生活方式我们无法效仿,确深感认同。
  •   正品!孩子很喜欢。以后还会再来
  •   还没有拆包装,快递很及时
  •   不错,孩子喜欢,值得买,比书店合算
  •   现实主义经典
  •   特别
  •   适合大点的男孩
  •   同学的论文写的这个,感觉还不错
  •   儿子看了,爱不释手,连夸好看好看!!
  •   装帧很好。纸张略薄。但这个是上译的通病。
  •   物美价廉的丛书,定价就比特价还特,书市上已经不多见了。
  •   老师推荐的,可是真的读不进啊。
  •   此书无破损、无重影、字迹清晰,正本书籍,我非常满意!
  •   是帮妹妹买的,她说很好
  •   少见的本本,而且不贵,喜欢的收藏的强烈推荐哈。
  •   内容丰富 很受用
  •   买回来一直没时间看,只翻了一下简介,是一本很值得一看的书
  •   很划算 书的质量也不错
  •   不愧获得诺贝尔奖
  •   先前看过这个出版社的《小王子》甚是喜欢。
  •   后来去借了来看,大概是现在的心境不太适合看一类的书
  •   这是一本好书,值得一读!
  •   或许太深奥,我感悟不出个理所当然来
  •   非常好,耐人寻味。
  •   该书品相很好,外面用塑膜包裹,虽然篇幅不多,但内容颇为深刻,是一本值得精读的优秀作品!
  •   关于这本书的内容就不妄加评论了。
    书很不错,我是说这个译本的质量。值得收藏
  •   这本书是老师推荐的课外读物,孩子在读后提出了几个问题:为什么善良在暴力面前那么脆弱,为什么民主在强权面前不堪一击?为什么留下了罪恶,死去了正直?我想让孩子思考这些社会问题大有裨益。
  •   超棒的,其实我早就想看了,找了好久才找到,感觉真不错!!!
  •   非常喜欢,也就一个下午就看完,是和一九八四一起买的,一起看完,两本一起看,别有一番味道。可以收藏。
  •   还好啦,因为不是我看得,是送给我爷爷的~~
  •   很好的书 让人反应这个社会
  •   欧美文学作品,买了好多,慢慢看吧。
  •   看到推荐,买的。
  •   作者将抽象的哲理命题具体化,让读者通过阅读引人入胜的故事和激动人心的争斗场面来加以体悟
  •   经人介绍读了这本书,一开始并不能全情的投入,因为前半部分冗长的环境交代,难免让人新生倦意,小孩子之间近于游戏的小打小闹甚至让人感到无聊。可当我读到后三章,内心却猛地收到了触动了,有时我还在想:我究竟属于其中哪一种人呢?在没有成人的孤岛上,一群孩子从遵守秩序、互帮互助的文明状态中走出,最终成为自私凶残的野蛮人。究竟是什么让他们变得丑恶?有人说:是人性。很显然,在这里,人性的本质是贪婪、罪恶、自私、残忍等等恶的代名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荀子就提出了人性恶的看法。一个孩童从小就知道守护自己的东西,却对别人的东西施行着拿来主义。一个人对自己的亲友可以礼尚往来,维护有加,而对别人却可以漠不关心甚至落井下石……这些不知是否可以作为人性恶的证据呢?那么人又没有善的一面呢?人有舐犊之情,再狠心的父母,也不会将仅有的半块馒头喂进自己的嘴里;人有良心,滴水穿石,涌泉相报;人有正义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如此种种,似乎也证明了人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坏。在此,我无意弄清人性的本质,只是好奇在恶的背后究竟是什么?
    孤岛上的孩子被大人的战争推到了一个陌生的不受约束的世界当中,他们狂喜、兴奋,孩子们嬉闹、游泳、采摘野果,他们服从指挥,讲求秩序,有人放哨、有人生火、有人找水……坚持着文明世界里的习惯,可没过多久,这一切都变了。火经常熄灭,更多的人离开了岗位,还有的开始挑衅权威,最后竟然发起“战争”戕害生命,本来稚气单纯的孩童一下子比野兽还可怕。仔细想想是不是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人的懒惰和自私心理
    二、对于未知“野兽”的恐惧
    三、面具的掩护,羞耻感的丧失
    四、帮凶比元凶更可恶
    五、众人的哄笑,将所有的真相变成笑料
    以上五个专题都须拓开探讨,在此简言之。
    看到故事的最后,我很痛心,实际上,我们很多人正遭遇着像拉尔夫一样的命运,明明知道很多事情本不该这样,可又无可奈何。知识分子徒有知识,喜欢幻想,对现实缺乏理智的认识,限制们被形容成第一个直立行走的猴子,走后难逃一死,而那些野蛮的人他们在罪恶的深渊中越坠越深,难以自拔!但在现实中他们经常如鱼得水,顽固的生存着,甚至很强大。只有真正遇到能制约的力量,方可在黑暗中找回自己。也许善与恶是共存于身上的天使和魔鬼,无论哪一部分呈现出来,都是受着人世的诱惑。浑浑噩噩的人类在上苍的面前,永远都是愚钝的孩子。
  •   故事有点阴暗但很能反映美国一段时期对于人性本恶的看法有很强的代表性翻译的也确实不错和英文版并没有很大的出入
  •   翻译的一般。但读到一半的时候小说越来越精彩,有点读恐怖小说的味道~结尾很震撼,拉尔夫失声痛苦,为童心的泯灭和人性的黑暗而悲泣----孩子在文明的丧失和自然的赤裸面前也会如此相互杀戮,那何况在成人世界中的我们呢?排除异己已然是现代人天生的本能与本领,谁还在乎民主和同情?!而那些最先保持清醒的,正如书中代表先知角色的西蒙,往往是死了最快的牺牲品,哎,可悲可叹。。。
  •   是的,恶的,只是人性。当环境一旦变化,所有隐藏的恶都会冒出。但这种自然的本能,是宇宙的大规律,并不善恶之分。善恶的标签,只是人类自己发明的面具。
  •   很早就知道这个故事的大概内容了,这回得以买来阅读。故事内容其实很简单,只是读后不禁令人心寒。古人说,三岁看老。一群最大才12岁的孩子,居然能犯下一桩桩谋杀。最后拉尔夫得救应该是作者纯粹的同情了。不然,拉尔夫不会是最后一个被杀的,岛上的孩子很可能永远不能得救。
  •   很早就知道的作品,总算读完了。人性的本质在特定环境下的暴露无遗。p.s.很多场景让我想起《lost>,虽然故事没有共同性,荒岛的场景却让我联想。
  •   这个系列版本不错,人性的堕落是多么的容易。
  •   看过这个,再去看伊甸湖,迷雾这两部电影,从不同角度讲人性
  •   是一种人性的解析,且书的纸张很好
  •   难道是翻译的原因。。呃书内容肯定是非常不错的,人性永远是值得思考的话题。
  •   小说不错哦,讽刺类的小说
  •   可以换一种角度看待这个世界,看后很难受。
  •   扩展孩子的阅读。
  •   看了之后,很有收获,不错
  •   里面不错,就是软精装的不够好看啊,书皮角上有折。
  •   书里的孩子和现在的孩子相比已经很善良了
  •   我同学以前读过,据这个同学讲,这本书还是相当好看的,当时就想看的,忙着忙着就给忘记了,想在想起来要看一下,应该挺好看的,希望是正版的图书。
  •   帮朋友买的,书的内容及不必多说了,包装精美!
  •   我慕名而看的这本书,看到中途看不太下去,不过书本身是可以的---
  •   女儿说一般
  •   当当网的书太少了
  •   采用了台词的形式让人联想到舞台效果,很好
    简洁明了
  •   好!!!!!!!!!!!!!!!!!!!!!!!!!!!!!!!!!!
  •   送人的,朋友很喜欢。
  •   书的质量还不错 看起来挺舒服的
  •   简装,还可以!
  •   好薄的一本书。不过设计的比较典雅~
  •   挺不错的一本书,值得收藏。
  •   书很有趣。质量也很不错。字稍微有点小。
  •   书是好书,但翻译太差,语言不流畅,建议买其他译本
  •   不过如今看来只是如此
  •   The Lord of Flies,在基督教传说中它是苍蝇之王Beelzebub,在某个著名游戏中它是大魔头Baal,在这部小说中它是一个叮满苍蝇的猪头。


      “恶之出于人,犹如蜜之出于蜂!”Golding码了一生的英文单词,最后冷冷丢下这句话,不留一点余地;世人却早已见怪不怪。恶的故事,每天都已见得太多,日复一日的惊悚新闻,关于人类之间的冷漠和集体杀戮的故事,最坏的恶棍和恶行早已在我们的电视和电影屏幕上操练过无数次,人际的冷漠和隔膜也早已在社会与商场上见识过无数次,对“恶”的利用、观赏和消费取代了对它的惊恐和批判,我们已深深浸淫并享受着这“恶”,甚至暗爽于其中了。


      一个太像寓言的寓言是不够高妙的。作者先发现一个真理(他觉得这个真理足以阐明他历经这一生的精神生活后最终恪守的信念),然后制造这样的fiction来套这个真理;可惜它还不是一本一气贯通的novel,一个水晶球般反射的fiction,它只是一个太故事的故事,太寓言的寓言,什么都是指涉,什么都是喻体,情节本身陷入象征的泥潭而难以自拔,它不能让人相信哪怕它曾经真的在地球上存在过那么一天,有过那么一个岛,有过那么一群孩子,他们跳着舞,唱着歌,他们本来是要去杀野猪的,最后却杀起了人···


      等待太久的东西往往都不是那么动人。这部小说的中译版是我等待很久的,可是在看的过程中它没有刺痛我的神经,没有出乎我的意料,没有唤醒我的良知,没有发展我的大脑;在看它之前,我像cabbage一样愚昧无知;在看它之后,我依然像cabbage一样愚昧无知,只是对人类又多丧失一点信心罢了。
  •   蝇王这个极具吸引力的题目之下讲的故事却缺乏想象的辅佐因而在男孩的世界和我们的切身生活间没有开出一个通道,着笔在很多地方又太直白,就是说他的写作意图太露,不是你在它的掌控中而是它始终在你的预知之中。如果细看偶尔也有精彩的部分,但仅至于此
  •   翻译很差劲,行距太小,看着很不爽。不过就小说内容本身,的确了不起,细腻地描写的几个小孩的心理变化,反映的盲从,性本恶。
  •   抱着很大的期望阅读,因该书为欧美中学生推荐书,可是怎么有些失望呢?是翻译的原因吗?还是我对人性没有深刻的理解啊
  •   我买这书有几个原因,第一:便宜。第二:名著。第三:买之前听说这书要传达的内容不错。但是读之后比较失望,关键是叙事手法和故事内容并不出彩。买回来算是收藏吧。
  •   看了介绍买的,读完感觉不像介绍的那么好。书情节不是很吸引人,总有读不进去的感觉。如果说是给少年儿童的,似乎不会有什么积极意义,如果给成年人读,似乎又缺少些理智。总之是个人感觉,不是很喜欢。
  •   从一开始的自由天地到残酷专制,从小孩子的天真到原始的野蛮。
  •   看得人有点无聊,有点难受,有点惊恐,有点害怕,还好是个表面看是去很宽心的结局。翻译得。。。。。。我只能说译者尽心了。内容上,我不得不说,中西方观念是有差距的。比较深刻的小说,深刻地让人有点难受。
  •   是买给孩子看的,但字太小,儿童看了怕会近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