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美尔文集-叔本华与尼采-一组演讲

出版时间:2006-12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格奥尔格·西美尔  页数:233  字数:163000  译者:莫光华,李峻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西美尔关于叔本华与尼采的一组演讲稿。该讲稿不是一种单纯报告,它超越学说的内容本身,把文化事实和精神关系、认识标准和伦理价值批判性地联系在一起。作者从其全部论述中择取一条简洁、统一而重要的、反映其思想的脉络,论述叔本华和尼采学说最内在的核心、客观上最具价值和真正永久的部分,目的是对一般的精神文化史、对理解两位哲人的思想的永恒意义有所贡献。     第一讲叔本华和尼采在思想史上的地位 生命的最终价值与基督教。叔本华的意志哲学作为当代精神状态的特征。绝对生活目的的丧失以及对其需求的继续存在。尼采把对生命过程本身的提升作为相对生活目的,用以取代绝对生活目的:“超人”作为超越一切既有发展阶段的人类发展模式。这两种具有相同出发点的学说的关系即是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 第二讲叔本华:人及其意志 可以认识的世界作为我们意识中的现象与自在之物不可认识的存在之对立。人的灵魂作为两个世界的汇聚点。我们的意志作为我们自身的绝对现实,即我们自身处于表象活动之外的存在的惟一内容。这个基本意志与其存在于具体意欲中的心理现象的区别。人被解释为理性生物;现代哲学和叔本华对人的概念的改造。 第三讲叔本华:意志形而上学 多样性作为此在的现象形式,此在的自在本质作为绝对的统一性。被认识到的人的本质由此合理地转移到全部此在的形而上的属性上去:世界作为形而上的意志之现象。驳斥那种指责叔本华将世界观神秘主义人格化的说法。意志中的矛盾以及意志满足在原则上的不可能性。存在的不可理解性及通过将其解释为意志而使之降格。意志的统一性即是悲观主义的动机。第四讲叔本华:悲观主义 幸福即是对缺憾之痛苦的简单停止。有悖心理学地撕裂生命:没有一痛苦和拥有一幸福。预期的幸福就是向拥有逼近。叔本华的错误的主要动机:以强制和系统的方式将意志形而上学和悲观主义相统一。对快乐与痛苦的结算,以及痛苦的绝对含义。残忍。形而上学的正义,以及对快乐与痛苦的经验性分配。第五讲叔本华:艺术形而上学 事物的纯表象内容摆脱其现实性。“理念”作为艺术的内容。从作为意志的世界,从因果关系和个体性中超脱出来的审美状态之主体和客体。空间的含义。现实主义。艺术家问题。音乐作为对形而上的意志的直接艺术表达。艺术的幸福及悲观主义。艺术作为生活之对立的统一。第六讲叔本华:道德及意志的自我解脱 道德作为对意志之个体形式的否定。叔本华对一切客观规范的放弃及其悲观主义的动机。本质的形而上学的统一性作为道德的基础。与之相反:二重性的伦理含义。作为同情的爱。生命价值的消极共性。存在与应然。自由。禁欲主义对意志的否定。自杀。最终解脱。第七讲尼采:人类的价值与颓废 生命强度的历史性增强即为最终价值。基督教和民主制对此价值的颠倒。它同基督教理想在事实上的一致性。对人和社会的概念区分,这两者同个体性的关系。自然距离作为人类发展的条件。心理学上的差别敏感性与梅特林克的伦理学。分别按平均值与峰值对一个时期进行的价值测量。反道德主义的意义。第八讲尼采:高贵道德 尼采之道德的客观特征。高贵理想。存在与行动。向上培育的代价。既非利己主义,亦非享乐主义的个人主义。责任。伦理学和形而上学意义上的、同一者的永恒轮回。尼采之理想的绝对此岸性。对生命过程的价值评估本身作为叔本华与尼采之间最深刻的区别性动机。

作者简介

格奥尔格·西美尔(Georg Simmel,1858—1918),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新康德学派哲学家,主要以关于社会学方法论的著作闻名。在学术研究中,他开创了许多不同的理论风格,把不同学科、不同方法论的视野融为一体,并借助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及神学的各种分析模式,研究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讲 叔本华和尼采在思想史上的地位第二讲 叔本华:人及其意志第三讲 叔本华:意志形而上学第四讲 叔本华:悲观主义第五讲 叔本华:艺术形而上学第六讲 叔本华:道德及意志的自我解脱第七讲 尼采:人类的价值与颓废第八讲 尼采:高贵道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西美尔文集-叔本华与尼采-一组演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3条)

 
 

  •   对于要了解叔本华与尼采这本手很不错
  •   译文的书籍装帧优良,有些偏的西美尔和有些偏激的叔本华都是那么吸引人。
  •   这本西美尔文集确实很精彩,很值得买的。
  •   印刷装订还不错,还未细看。
  •   不知是西梅尔说话绕,还是译者水平太有限。西文中的嵌套式的长句翻译过来生涩无比,甚至一句话读了三遍仍不知在表达什么。
    装订纸张都不错,但内容有问题的书,包装好又有何意义呢。
  •     这不是书评,而是我在读书的时候发散思维所作的一堆乌七八糟的东西。
      
      
      在这篇讨论幸福的随笔里,我想先对叔本华的唯意志本体论做一个我的理解。
      
      叔本华的意志形而上学是一种柏拉图式的二元论。意志作为自在之物,作为我们形而上学的本质,始终在我们的表象世界中难以得到完美的表达。意志通过表象活动从“一”分裂为“复多”,即形而上的“意志”分裂为具体心理经验中的诸“意欲”;但每一个意欲却只是意志的不完美表达,所以即使意欲得到满足,意志也永远得不到满足。正是因为意志的不可满足性,意欲的追逐才是永不止息的。
      
      而我想到一个形象些的比喻。意志犹如一个完美的球体,它投射出的一个个意欲则如同一个个有缺口的圆。而幸福只是把每个圆的缺口填满,使之成为一个完满的圆形。可是并不是所有的圆都能得到完满,更何况,即使一个完满的圆形都只是球体的一个侧影呀!球体得不到满足,因此它在投射出的一个有缺口的圆得到完满之后又将投射另一个有缺口的圆——这是一个永不止息的无限过程。这个完美球体作为形而上的绝对单一者,是没有外在于自身的目标的,因而它是盲目的;而对于每个有缺口的圆来说,其每次实现圆满的过程都是虚幻的,因为一个完满的圆毕竟只是球体的侧影和破碎的光芒。这些圆一个接连一个,却永远不能交叠成一个完满的球——意志永远得不到真正的,百分之百的满足。
      
      叔本华说,幸福是每一个圆形在最终到达的完满时刻所实现的一个瞬间的非延展性,所以幸福只是对缺憾之痛苦的简单停止。
      
      齐美尔对叔本华的批判指出,叔本华的错误在于有悖心理学地撕裂生命,把我们的心理状态简单的划分为拥有和未拥有。叔本华把除了完满瞬间的其他时间都视为缺憾的痛苦状态,因而只有在我最终实现一个目标的时候才拥有短暂的幸福。而在齐美尔看来,幸福作为我们主观的心理感受,拥有不依赖于现实之上的独立性,它是一个连续性的增生过程,而不是一个从纯痛苦跳跃到另一个纯幸福。未来占有的快乐不仅作为未来的快乐,而且已经作为当下的快乐,照射在趋向未来快乐的而道路上;因而我们会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预先感到快乐。
      
      外在的拥有确实能够以一种非此即彼的方式得到呈现,就好比一次登山比赛,在只重视目标的人看来,只有登到山顶才算取得胜利;他们在意的是从山脚到山顶的黑白性质的置换,是目标的绝对获取。
      
      而在只重视过程的人眼里,幸福正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递增着,当我到达山顶的时候,实际上已经不能够再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受了。
      
      可是人生不仅仅是一个目标的实现,人生是许许多多意欲的追逐。此时我想象一条竖直的垂线,每隔一段距离就分布着一些点。如果幸福仅仅在这些点上才能实现,而其他部分都是追逐过程中的不完美阶段,无怪乎悲观主义者会指出生命中苦难对幸福的绝对优势。乐观主义者说过程重要,是因为假设只有一截的路程吧——倘若生命只有一个起点和终点,那么意义全然在路上了;但实际上我们奔向的许多目标,都是中转站,它们决定了下一段的路程呀!
      
      一幅曲曲折折的星座图——作为目标的过程和作为过程的目标,两者不能截然分开吧!如果仅仅瞄准目标,那么未实现的过程都处在缺失的恐慌中,我只能在漫长的生命途中向痛苦称臣;如果只在意过程,类似于“carpe diem”把生命肢解为强化的瞬间,却忽略了连续统一性才是我们生活的前提呀!
      
      叔本华有悖于心理学的撕裂生命固然不对,但齐美尔把内在感觉和外在获得完全独立也有失偏颇——大多数内在感觉,若得不到外界的认可是很难作为一种稳定的幸福存在的。内在幸福的递增反映在外部世界上,总是相应的迈向一个具体的目标。在爬山的过程中,我的幸福感若随着海拔而增加,我也必定要争取登到山顶:虽然在登到巅峰时我已经不能在海拔上有所增加,但却能一览众山小,收获一幅辽阔的宏观图景和整体的幸福感——这是收获的快乐,不同于过程里琐碎直接的感觉;更何况,又有谁希望在即将到达山顶的一瞬间,因为一脚踩空而重新掉下呢?——此时人感受到的则不仅仅是缺憾,还有巨大的落差!
      
      说了这么多,其实是废话一堆。简而言之:过程和目标都重要。我们生命的大多数时间是在过程中度过的,如果过程里不快乐,岂不是在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不快乐;快乐归快乐,我们也需要一个外在目标的达成,所以有时候要牺牲一些随心所欲才能换来心安理得。
      
      
  •      西美尔钟情于与叔本华是再明显不过的事实了。只给了尼采两章的篇幅,其余都留给了叔本华。然而,就是这短短两章,西美尔对于尼采的高贵道德、价值观的漫不经心的阐述,却令人叹为观止!尤其是对于尼采对基督教的歇斯底里的仇恨的分析,令人瞠目结舌。可谓一针见血。
       感谢西美尔,可以让我历史地看待尼采。面对如此大哲,渺小如我者,很容易折服拜倒。郜元宝研究鲁迅之初,试图平视之。尔后感叹,要有平视鲁迅的眼光,在中国,至少还需要200年。我辈是一万个心甘情愿地拜倒于忧深愤广又悲天悯人的周大先生的脚下的。而对于尼采,西美尔给了我一双平视之的火眼金睛。
       “尼采具有艺术和道德气质,而叔本华的气质则是美学的和非道德的”
       “尼采缺乏一种超验气质……”这使得他无法感悟到基督教道德和价值取向的高贵之处。
       尼采之后的哲人中,无人可以达到西美尔的高度。什么海德格尔、洛维特、沃格林,远远不够。
  •   关键在于,通过过程来获得基本的目标——生命形而上的自足,而不是把过程当目标。
  •   我看到了一半,怎么说呢,我觉得这不仅仅是过程还是目标那样单纯的问题。或者这样说,齐美尔将痛苦与幸福都作为人类的先验性本质特征,意志并非如叔本华所言是仅仅是一个绝对统一之存在的在表象世界复多式的展开,幸福与痛苦这二中超感的存在是寓存于意志之中的。固然,幸福仅仅存在于从期望产生一刻开始到期望得到实现之后的某个节点,自此之后意志的不满足促动我们去追求更多的东西,如果我们在经验中去回溯这种永恒的轮回,在意识中区展望晚来可能经历轮回,自然就会产生一种悲观主义的倾向。然而问题在于,是否相对的幸福就一定是不如绝对的痛苦那样是在,是否相对的存在对我们得意义就远不如绝对的存在对我们得意义?答案似乎是很难确定的。遵循着如此的逻辑,我们可以看到,似乎痛苦与幸福于否则完全取决于我们站在何种分析的视角上,将相对存在作为真正意义还是绝对存在作为真正的意义。似乎哲学到达这里已经有了终点 ,似乎哲学的意义已经最终得到了体现。哲学非是教给我们如何去看待这个世界,而是给我们提供看待世界的途径,至于如果去看待这个世界,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也许,我们最终将回到的是柏拉图的那个时代,通过不断的辩论去发现自身真正的存在。活着我们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是人,所以我们睁开眼睛,我们是动物,所以我们要闭上眼睛。
  •   现代人很少有人静下心来,读完鲁迅看过的那1万4千多册的书吧。
  •   尼采和鲁迅的文章以及后人各种评论看了不少。
    褒贬不一的,也不知道怎么去看了。
    楼上的链接涉及到李敖。
    这是个猛人啊,好像还在什么公开场合裸体过。算得上是行为艺术之大家。o(╯□╰)o
  •   “尼采之后的哲人中,无人可以达到西美尔的高度。什么海德格尔、洛维特、沃格林,远远不够。”???
    这样看西美尔可不妥吧?楼主实在不懂西美尔,建议看一下刘小枫的介绍,西美尔说叔本华和尼采是有自己的意图的,并不是普及哲学,他很关注现代性的社会心理机制,而叔本华的形而上和他的思想很合契,他的学说主要是社会思想,至于他的哲学高度和深度是难望海德格尔大哲的项背的。
  •   ls,西美尔本来就不是自成体系有自己独特哲学构建的哲学家。因而一辈子郁郁不得志。未得正统学院派认同和认可。你说哲学高度和深度,海德格尔确实是当之无愧的尼采最出色的弟子和传人。我本人也非常喜欢他。
    而西美尔自有他独特的价值和贡献。一方面,从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到黑格尔,尼采,叔本华的哲学真谛的细致入微的独到分析,二来,在社会学方面数不胜数的令人拍案叫绝的原创性见解和探幽,大有力透纸背入木三分之劲道。在这两方面,西美尔的贡献确实无人能及。他本来就不是正统哲学家。跟海德格尔自成一家的卓越深邃思想相比,当然不及了。
    他们俩各自摸索的门道维度都不相同。都是令我十分感兴趣的哲人。没有抑此扬彼的意思。
    某不才,但西美尔的中译本除了厚厚的《货币哲学》,其余都翻阅过了。至于海德格尔,则刚刚涉及,打算日后详加研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