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罗门之歌

出版时间:2007-7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美)托妮·莫瑞森  页数:334  译者:胡允桓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作品以“黑人会飞”这古老的民间传说为故事的主线和象征的核心,塑造了以奶娃为代表的黑人主人公形象,讲述了他与父母间新老两代的冲突,与母亲、姐姐之间男尊女卑的冲突,以及在南行中发生的北方城市黑人与南方乡镇黑人之间的冲突等,从而提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在物质生活日益发展的今天,如何才能解决精神生活上的贫乏乃至堕落。作品集中体现了作者的创作风格,将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将精彩的故事与严肃的主题溶于一炉,因此广受各阶层读者的欢迎。

作者简介

托妮·莫瑞森,美国黑人女作家。生于俄亥俄州钢域洛里恩,父亲是蓝领工人母亲在白人家帮佣。1949年她以优异成绩考入当时专为黑人开设的霍华德大学,攻读英语和古典文学。大学毕业后,又入康奈尔大学专攻福克纳和伍尔芙的小说,并以此获硕士学位。此后,她在得克萨斯南方大学和霍华德大学任教。1966年,她在纽约兰多姆出版社担任高级编辑,曾为拳王穆罕默德·阿里自传和一些青年黑人作家作品的出版竭尽全力。她所主编的《黑人之书》,记叙了美国黑人三百年历史,被称为美国黑人史的百科全书。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她先后在纽约州立大学、耶鲁大学和巴尔德学院讲授美国黑人文学,并为《纽约时报书评周刊》撰写过三十篇高质量的书评,1987年起出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讲授文学创作。莫瑞森可以说是一位学者型的小说家。 莫瑞森的主要成就在于她的长篇小说。这些作品均以美国的黑人生活为主要内容,笔触细腻,人物、语言及故事情节生动逼真,想像力丰富。 西方评论界普遍认为莫瑞森继承了拉尔夫·埃利森和詹姆斯·鲍德温的黑人文学传统,她不仅熟悉黑人民间传说、希腊神话和基督教《圣经》,而且也受益于西方古典文学的熏陶。在创作手法上,她那简洁明快的手笔具有海明威的风格,情节的神秘隐暗感又近似南方作家福克纳,当然还明显地受到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但莫瑞森更勇于探索和创新,摒弃以往白人惯用的那种描述黑人的语言。 1993年,由于她“在小说中以丰富的想像力和富有诗意的表达方式使美国现实的一个极其重要方面充满活力”,莫瑞森获诺贝尔文学奖。

书籍目录

译本序第一部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二部分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所罗门之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