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重量

出版时间:2007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美] 阿瑟·克莱曼  页数:276  字数:209000  译者:方筱丽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一位越战英雄,在离开战场三十年后,家庭圆满、事业有成,却为何自责悔恨、郁郁而终?    一位在非洲从事人道救援的年轻女性,在经历战乱、腐败、贫穷和疾病的威胁后,为何仍能鼓足勇气,继续艰难的奉献工作?    一位在“文革”时期被好友出卖、受尽磨难的医生,当有机会复仇时,为何会选择将手中的刀剑轻轻放下?    美国知名人类学家和精神病医师阿瑟·克莱曼、费时数年对这些“苦难经验”细致观察和体验,并以深刻的洞察力提示了,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危机和无常,并超越地方性价值观所带来的限制,才是真正重要的事。

作者简介

阿瑟·克莱曼(Arthur Kleinman,又名凯博文),1967年获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曾先后担任哈佛医学院社会医学部主任和哈佛大学人类学系主任,现任哈佛研究生院及医学院终身教授。
作为国际医学人类学界和精神卫生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他于1980年获得英国皇家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言第二章 温思罗普·科恩第三章 艾迪·鲍思克特-雷马克第四章 严仲舒第五章 查尔斯·肯特沃斯·贾米森第六章 萨莉·威廉斯第七章 比尔·伯特/西姆查·阿德勒第八章 W·H·R·里弗斯第九章 后记参考文献题记致谢索引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导言  《道德的重量》记叙了一些普通人的故事,评述了他们在平常和非常时期最看重的事。这是一本关于道德经验的书,聚焦于个人和团体如何认真处理和对付生活中的危机和无常。人们往往倾向于把危险和意外事故看作是生活环境中的反常现象,或者是某种不可预测的力量侵入到原来大致可预期的世界中。我在本书中提出与此不同的看法:危机和无常是生活本身不可逃避的一面。事实上,就像我们将要从这些故事里看到的,危险和非常状况对故事的主人公们而言生死攸关,所以也可以说,它们显现了人的本质和意义。我们将从这本书中认识这些普通人,他们亲身经历了这类挑战,却仍然努力尝试有道德地生活。  “道德生活”(moral life)也许是个意思含糊的词组,因为道德可以被用作两种意思。在广义上,道德属于价值范畴。在此意义上,活着或生存无疑是道德的,因为对我们每个人来说,生命是最宝贵最重要的。那么,人们仅仅维持生存,为自己的生存利益斤斤2计较,讨价还价,“各人自扫门前雪”,“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在某一地方环境中,像当地的其他人。样,热衷于这些相同的生存活动——所有这些,在此广义的道德定义下,都属于生存的道德经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道德的重量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7条)

 
 

  •   人性!人之美!在灾难深重面前,人性之美能够美好的展现!
  •   怎么讲,前面三个故事我比较喜欢,后面的还好,有长篇布道的倾向
  •   我觉得写得不好,在前言里的说中国人类学对外国的了解很少,我觉得这太吹嘘了,还提出什么地方性道德世界,是新名词,实际上,这算不上什么新,谁都知道格尔茨的地方性知识,。。。等等我读这本书很不舒服,就把一些故事组织在一起,是不同文化里的故事,也没有讨论这样做适合不适合,总之,没有什么新意,如果我们都知道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帮助别人,。。。讲的就是这些,看过后,我发觉哈佛大学的人类学不过、如此,其实在人类学里,哈佛人类学就没有取得过显赫的地位....而有的人介绍的时候,好像说德很高
  •     社工课上,老师让我们做一个选择游戏:按顺序一个个放弃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无论是与自我相关的因素,如理想、信念、智慧等,还是我们外部的一些因素,如亲情,爱情,友情,都必须放在天平上被逐一衡量,然后被一件件“卸下”,直到剩下最后一样东西。而这,就是你生命的核心与航标。游戏虽然残酷,但却也能说明问题。我最后剩下的,是信念。
      
       《道德的重量》一书,作为一本类似心理学案例的手札,包含了社会学、人类学、伦理学诸多方面的理论阐释,但其中最让我感触的,还是“信念”二字。
      
       对于道德的阐释,作者并非持传统的非黑即白的态度,而站在一种客观理性的非英雄主义立场,以超然的态度,对其进行跨地域跨信仰的评述。全书在第一章就开宗明义地阐明,“道德在伦理学中并非好与善的同义词”,道德经验也可能是对强权或恐怖行为的妥协。而所谓的道德行为,是从我们的地域立场出发的,它会受到外部的伦理的批判。当外部的伦理出现严重畸形或变质的时候,道德也不再是纯粹的道德,它可能只是伪道德,甚至是罪恶的帮凶与掩护者。这样的观点,对我而言是石破天惊的。和广大中国大陆大学生一样,我从小接受的的道德教育可能过于平面化,思修课中关于道德的阐释也过于粗糙,甚至带有理想化的英雄主义色彩,现在看来,这样的道德观的植入,并不是完整而客观的。
      
       当我们对道德有一种非英雄主义的客观的时候,或许才能稍稍了解一下之前我们认为已经很了然的世界。有时候,所谓的道德行为可能是罪恶的有悖人性和伦理的。正如本书第二章的病例的主人公温思罗普•科恩,作为一名为国浴血奋战的二战太平洋战争的退伍美国军人,在旁人眼里可能就是一个坚持正义之战的英雄、勇士,因为没有人会否认反法西斯战争的道德立场。但科恩还是得了比较严重的抑郁症。原因就在于,他在战中开枪杀死了一位正在救治伤员的日本医生。“以后当我逼迫自己回想起这一幕时,总感到他是个那么有智慧、富有同情心的人,他的脸就像画像一样,悲伤地等着我。”负罪感深深地折磨着他,他的心灵难以安宁、释怀,他活得太累。其实科恩的负罪感不仅来自自身所犯下的罪行,更在于外部的道德淡漠。或许在多数国人看来国而战是光荣的,但国家所鼓吹的“为正义而战”可能是不道德的,偏偏有很多人相信了这种盲目的英雄主义,热血沸腾地杀戮着,自己在犯下罪行,然而却浑然不觉,甚至自诩高尚。这种社会风行的价值观与科恩的愧疚产生冲突,科恩的内疚看似是站不住脚的,因而,科恩的内疚无人能解。这是时代的价值弊病。
      
       不仅是科恩,严仲舒的遭遇也是如此,个人与社会的价值观产生断层。读文革这一章,我惊叹于阿瑟•克莱曼的观点如此平允,他没有旨在指责什么,也没有给任何人戴非黑即白的脸谱,所有人都有自己的道德经验。像徐有庆这样的极端漠视道德的人,作者也没有提出尖锐的批评,只是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了冷静的分析。他认为这只是一种充满道德虚无主义多数生存方式。在我看来,严仲舒和徐有庆最大的区别,就是信念的问题。我相信,信念没有好坏,但有些人的信念是始终如一的,有些人则是墙头草般随时代大潮变化的。我们没理由就批判徐医生是个畜生、伪君子,他可能在人性的最初有过正面的道德因素。在文革中,他背叛迫害好友;群众运动后,他揭发党支部书记;他为了扩大医院利益,不惜放弃学术精神与操守……这些有悖道德的行为,一方面是他自己的价值判断,另一方面,也是当时社会后他建构在他身上的,文革中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难道就是合乎道德理性的吗?说到底,徐有庆也是个身不由己的时代傀儡。我们可以去批判去否定甚至去谩骂,但别忘了,可能,不知不觉中,我们也会成为这样的人,如果我们没有足够强大的内心,足够坚定的立场。
      
       信念如此重要,它是支持着我们活下去的动力。书中最令我感触钦佩的非艾迪莫属。作为一名高级知识分子,她原本可以像许多学者一样安逸地研究学术,乃至“两耳不闻窗外事”,但艾迪千里迢迢赶到极端危险的中东、非洲等地区,在当地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间斡旋,争取为当地存在生存危机的人减轻点压力。艾迪的努力也许实际效用是微乎其微的,但她却正在冒着生命之虞:在这些出于无政府组织的混乱地狱,作为一个外国人,她很有可能会死于流弹之下。但她还是坚持了下去,在自己面临心理问题的时候,她极力想找到一位倾听者,去倾听她的恐惧,她的迷茫,以及她的信念,因为,与她同样抱有济世信念的人实在太少。艾迪是寂寞的,因为当下的所谓“信念”,是多么理想主义的一词。
      
       我会竭力去坚持自己所相信的。前提是,我的信念并不有违道德和伦理,有违作为一个人的良心。哪怕是世界末日,最后还剩信仰。
      
      
      
      
      
  •     书里面的概念很多呢,道德还有狭义和广义的,乱七八糟的概念看得我晕晕的,不过,忽略就好了,直接看故事,怎么面对这个世界?是妥协还是遵循自己的理想,寻找平衡点?还是后者好一点,活在世上不容易,没必要为了某个人的意志儿委屈自己吧,追求人生崇高的理想,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把自己的生活管理的井井有条,应该就能成为最快乐的人了
  •      正如书名what really matters,我们的生活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们总是生活在恐惧中,害怕一夜之间的天翻地覆,随时都会出现不可预测的灾难,我们面临这些灾难素手无策,作者将这些行为下了一个定义“危机”。他在文中说到“所谓危机,就是我们最看重的价值和感情受到威胁或丧失。”P17同时我们时常要面临保护对自己最重要的那些人事,还是维护集体的利益的选择,或者为了保护自我所在群体而去对其他的群体造成伤害。例如沈关宝老师前些天在课堂上讲到他家里养两部车子,他一方面想享受私家车所带来的便利和舒适,同时反思到私家车的据曾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环境问题。虽然他无法改变家里两部车子的现状,但从他的言语中能够感觉到这样的现状和他所意识到的自己成为公共破坏的一份子之间的矛盾或多或少的现在或者曾经成为他的烦恼。而这样的烦恼并不是他一个人的,是整个社会的烦恼,我们没有办法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针对这样的一些事情的思考以及作者作为人类学家,精神病医师的经历中所遇到的事情,展开了对于“人和群体如何认真处理和对付生活中的危机和无常。”P1的论述。
       作者在开始就论述了“moral life”这个词,他提到“道德生活”有两种内涵。“在广义上,道德属于价值范畴。”P1我所理解的所谓道德属于价值范畴就是说对于自己需要的或者说某种程度上想要的东西的获得都是有道德的行为。比如说努力使自己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下去,这样的行为是道德的。然而很多时候价值范畴的道德并不能在一种“自给自足”情况下获得实现,我们往往要通过伤害别人的利益的情况下获得这种道德,如作者所说“根据道德的第一层定义,所谓道德的行为必然是从我们地方立场出发的行为,而我们必须明白,地方立场需要受到伦理的。”P2我觉得作者所说的道德的另一层次的含义就是良知。就是生活在世界的大多数人会存在某些共同的认知,比如说责任,和平等等。而在我们现实生活的环境中,当我们追求第二层含义下的道德生活的时候,发现这个社会环境本身对道德的定义是错误的,于是在追求道德的生活的过程中必然受到伤害。作者在这里提到“道德生活是与伦理观念紧密相连的。”也就是说我们要过有道德的生活,就要超越我们所在的大环境中的那些所谓“坏”的影响,坚持符合伦理符合良知的价值观。
       作者进一步展开的社会为我们灌输了这个社会是有序的,健康的,持续稳定的,一切的脱序状态都可以通过科学,文化等其他途径得到解决,使人们对于突来的危机和无常具有潜在的逃避心理,这是这种逃避的心理本身成为我们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作者认为“承认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矛盾,即承认这个世界要把我们带去的方向和我们想去的方向之间的永远不平等,决不意味着接受一个使人忧虑的前景,相反,这有助于我们发展起更深刻而缜密的鉴赏能力,去判断什么是共同体的道德经验,什么是个人道德的生活,并懂得为什么两者都如此重要。”P16这让我想到我认识的好多人都说自己现在对生活没什么感觉,呈现一种麻木状态,有时候我也有这种感觉,这种麻木状态就是我们逃避困境而使得生活中的各种小幸福变得不那么珍贵,而生活的本真并不那么大起大伏,往往都是淡如水的幸福,因此在人们逃避危险的同时也失去了快乐感觉,也就对生活失去了感觉。
       作者针对这种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立场“我们必须探索一种既高于地方共同体利益和立场,又能为地方共同体所接受的道德取向。”P20作者进一步的阐述他的这一观点,他认为个人和集体的道德生活都是可以塑造的,后面几章的案例中主人公就有通过某一危机之后其道德生活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就是说我们的危机是有我们自己造成的,社会的危机也是由社会本身建构起来的。作者认为当我们面对危机的时候,首先要正视危机,将它作为一种常态下会发生的事情。然后当你要作出决定的时候要从“他者”的角度去反思,你的决定是否能实现与情感和价值观念上的一致,这样,即使我们的生活环境不会因此改变,但是我们至少能够让我们在道德生活方面处于一种比较合适的范围内,至少不会出现自我的认同危机。
       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伦理,他也是将道德放在伦理的框架下去分析的,但是到底要怎么理解伦理和道德的关系?作者的这本书旨提出一种构建伦理学的新的方式。作者写道“伦理学,作为一整套定位于全人类适用的道德原则, 必须要在永远变化,大抵是无常的道德经验的环境中加以考察,只有这样,才能对社会的价值观,以及如何对应他们的冲突和变化提供更充分的视野和洞察力。” P24试图颠覆以往的对于危机的逃避的道德观念,建立新的直面现实的价值观。
       作者的最后一段话我特别喜欢:“我们要睁大一只眼睛,看清这世界的危机性和我们人类环境的无常性,却必须闭上另一只眼睛,这样我们就看不到这一些负面性质,可以继续乐观地过我们的日子。不仅如此,也许闭上一只眼,我们更能够看清事理,感知道德价值,从而更好地从事有意义的事业,也或许,只筝一只眼睛看我们的本质,和我们的未来可可能和希望时,可以阻断对未来的风暴,前路的悬崖之类的担忧惧怕。”P204
      
      
      
      
      
      
      
      
      
      
      
      
      
      
      
      
      
  •     【读品】罗豫/文
      
      很少有过哪个时代像现在这样,四处充斥着能够用来为不道德辩护的理论资源:从经济学到后现代,从社会达尔文主义到个人主义,从拗口的专业用语到“快乐”、“自由”一类的大众口号。真正的悲剧还不在于道德的人越来越少、不道德的人越来越多,而在于不道德的人越来越理直气壮、道德的人越来越踌躇隐忍。教授如何不道德并避免受到惩罚的书成为年轻人奉为经典的励志读物,倒是那些规劝人们过有道德的生活的书显得不合时宜:在一个普遍不道德的时代,选择道德的理由,如果有,恐怕也是淡薄乏力的。
      
      假若《道德的重量》不译成现在这个很有说教意味的中文题目,这部人类学著作大可算作一本心理咨询案例选辑,用作者的话说,“这是一本关于道德经验的书”,“记叙了一些普通人的故事,评述了他们在平常和非常时期最看重的事”。对于跨越了医学、精神治疗、人类学等多个领域的作者阿瑟·克莱曼(Arthur Kleinman,又名凯博文)而言,道德并不是他学术或事业的出发点。年轻时候,他也曾钟情于精神病学分类语汇,将二战老兵的道德自责解释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然后用抗抑郁药物和心理治疗手段让病人的精神状况好转。精神病学虽能让老兵过上与正常人别无二致的生活,却无法消除他内心深处的道德困扰。也是随着阅历的积累,凯博文才逐渐意识到,很多心理问题需引入道德和社会批判,方能给予完整解释。于是他收集了自己职业生涯和人生经历中的几个故事,一面讲述一面用他的心理学、人类学知识尝试分析和理解。
      
      这些故事里主要的几位主人公都遭遇了命运无常和人生危机。他们最终也都选择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退伍老兵在二战中曾经杀害一名手无寸铁的日本军医,这导致他数十年来悔恨交加;德高望重的牧师被自己强烈的情欲折磨多年,患上慢性疼痛病症后拒绝积极治疗,他认为疼痛是上帝的恩赐,帮他抵挡了欲望的洪水;文革期间被好友出卖的中国医生,终于等到复仇机会时,却选择了以德报怨……
      
      在凯博文看来,当前社会的主流文化给公众制造一种只要有钱、一切都好,只要科技继续进步,所有问题都将解决的假象。但人类的物质进步和科技发展最多只能推迟而非消除人生的无常和危机。即便恐怖主义者乖乖窝在老家,即便癌细胞睡得死沉沉,即便延年益寿的良药免费供应,即便街上的汽车都自己长着眼睛,人终究逃不过释伽牟尼当年所见的生老病死。活在假象中固然能让人保持良好的心态,维持精神的“健康”,但凯博文认为,了解并面对生活的真相,学会应付危机,才是真正健全而有意义的人生。
      
      无常和危机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境遇,这种境遇带来的只是第一轮危机,当自己为了顺利度过难关而越过道德底线时,第二轮危机就出现了。
      
      与生老病死的无法控制相比,道德选择正因为可能实现却又代价昂贵,而成为人生更加严峻的挑战。对中国问题感兴趣的凯博文引述了一位中国知识分子的案例,这在外国学者的一般性学术著作中实属难得。这位旅居美国的“严医生”所讲述的个人历史,相信能唤起不少中国读者的共鸣。严医生在报复出卖者的良机前,轻轻放下屠刀,多年之后却要面对对方的以怨报德。在严医生所处的晦暗年代,道德的代价尤其高昂。然而选择道德的人并不是靠评估代价行事,即便有合理和正义的理由,严医生也无法作出悖德的举动。该书中几个类似的案例也都指向一点:需要理由的道德,与道德无关。
      
      道德困境的另一重要原因就在于局部道德标准之间并不一致,甚至可能相互矛盾。在老兵的案例中,战争就将杀人奉为爱国主义。一旦战争结束,作为真正赢家的美国政府不会去关心疯狂杀人的士兵道德和和平共处的平民道德是否会让退伍老兵陷于精神分裂状态,而新一代年轻人和他们的家属则要为这种精神灾难埋单。可能避免这一悲剧的方法,就是积极反思现有的道德观念。在凯博文眼中,如果真的有“英雄”存在,那么那些不断批判自己局部道德立场的“反英雄主义者”才是真正的英雄。
      
      对此,凯博文自己也身体力行。书中散见他对当代各种社会现象,尤其是自己的老本行——精神治疗方面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反思和批判。虽然凯博文让道德和社会批判介入精神病学并非首创,但他在此问题上诚恳的语调和良苦的用心依旧是本书的一大亮点。当然,出身医学的凯博文谈论起道德问题来远不能说是驾轻就熟,而与那几个精彩的案例相比,凯博文的解释和评价显得有些冗长枯燥,对伦勃朗和毕加索二人画作的引用也有附会之感。不过在一个道德资源比黄金还要稀缺的年代,耗费苦心专事道德讨论,实为难得。
  •   安心地活下去,很难,我相信,如果真的抛却一切只专注于自己的生活,也许很久以后会心里难安。
  •   给个有用... 那个概念完全取决于参照物...
  •   @Titania 然后为了使自己心安,我们很疲惫地在一种理想模式下活着。
  •   @大叔 - - 我何其荣幸。。。
  •   读的很认真。赞一个。
    这确实一本很启人的书。
  •   日常生活中經常遭遇到的麻煩和困境,例如:離婚、失去親人、遭受歧視或不公平的對待、工作面臨瓶頸、失業、意外事件、長期病痛、宗教信仰上的疏離等,都可能打擊甚至摧毀我們原本堅信的人生價值或信念,在那當下我們面臨到的威脅是,更難以掌握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事物。書中描述的生命情境教我們發現,對自己而言最重要的事物,如:慾望、身分地位、人際關係、資源、政治和宗教傾向、以及生活本身等,都必須經過社會大環境的考驗,面臨生存處境時,我們需要知道生命中最重要的到底是什麼。這些故事不僅顯示出真實道德在日常生活中的挑戰,也宣告了這個世界充滿著不確定性和危險。
      凱博文是世界頂尖的醫學人類學家,對人類的「受苦經驗」有深刻體察,他以富含情感的筆觸,思索人性和存在的意義:在晦暗不明、驚濤駭浪的現代生活中,沒有一個人能置身於社會變動和道德困境之外,「我們究竟是誰?我們要前往何處?」在人生的每個重要時刻,我們所做出的選擇,就是最佳的回答!
  •   哦,好书,想看一下的拉。。
  •   好,题目一针见血!
  •   好文章 写的好
    不过在一个道德资源比黄金还要稀缺的年代,耗费苦心专事道德讨论,实为难得。
    lz也难得
  •   黑猫白猫,抓到老鼠是好猫;
    道德“发展”与不道德“发展”,能够“发展”就是好
    作为人以及由人组成的社会,要评判好与不好本来就有很多因素,但现在,我们的发展单纯地把对人、社会的评价与经济挂钩,其它东西还能剩下才怪。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