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兽的烙印

出版时间:2008-7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英]鲁德亚德·吉卜林  页数:331  译者:文美惠  
Tag标签:无  

前言

  十九世纪将要结束的时候,在伦敦出现了一位刚从印度归来的年轻作家,他的一些以神秘而遥远的东方印度为题材的作品,立即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兴趣。他的作品中充满丰富的想象力,雄浑而粗犷的风格,给世纪末萎靡的文坛吹进了一股清新的空气。几乎是一夜之间,这位作家在英国文坛便成了知名人物,成了一颗耀眼的新星。他便是英国诗人、小说家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  吉卜林于一八六五年出生于印度孟买,父亲是英国雕塑设计师,长期在印度任艺术学校校长和博物馆馆长。吉卜林在六岁时被送回英国上学,中学毕业后回到印度,在拉合尔和阿拉哈巴德的报社任编辑和记者。  吉卜林从小受热爱艺术的家庭熏陶,很早就显露出文学才能,报社工作锻炼了他敏锐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记者生涯使他积累了大量生活经验。从一八八四年起,他便开始在印度报纸上发表以印度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和诗歌。一八八六年,他的诗集《机关打油诗》出版;接着,一八八八年又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山里的故事》。吉卜林一八八九年回到英国的时候,他的作家地位已经奠定。吉卜林没有使读者失望,九十年代他进入了创作的旺盛时期。在出版了长篇小说《消失的光芒》和短篇小说集《生命的阻力》后,他于一八九二年结婚并和美国妻子定居到美国。在幸福的家庭生活中,吉卜林不断有佳作问世,如诗集《营房歌谣》、冒险小说《大宝石》、短篇小说集《许多发明》等。也是在这个时期,他创作了在英国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著名动物故事集《丛林故事》和《丛林故事续篇》。一八九六年,由于和内弟发生争吵,吉卜林带全家回到了英国。  吉卜林二向持支持英帝国殖民政策的立场。一八九七年英女王登基六十周年纪念时,在一片对大英帝国业绩的赞扬声中,他却发表了《礼拜终场赞美诗》,告诫同胞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要记取失败教训,更加努力维护帝国的荣誉。这个时期,他的重要作品有小说《勇敢的船长》,短篇小说集《斯托凯公司》、《日常的工作》和随笔集《从海到海》。  一八九九年英布战争爆发,支持政府扩张政策的吉卜林在读者中声誉下降,他以南非战争为题材的诗集《五国》也受到冷落。于是,吉卜林退居苏塞克斯郡乡间,不再公开进行政治活动。他开始创作一些儿童文学作品,受到了欢迎和好评,如《供儿童阅读的平常故事》、历史故事集《普克山的帕克》、《奖赏和仙女》等。他在一九○○年发表了最后一部以印度为题材的小说《吉姆》,主人公是一个生长在印度的白人孩子吉姆。评论家认为这是吉卜林最出色的一部长篇小说。  进入二十世纪,吉卜林继续出版了不少短篇小说集,如《交通与发明》、《作用与反作用》、《各种各样的人》、《借方和贷方》等。吉卜林的晚年心境是苍凉而失望的。他所支持的帝国事业正在衰落,他自己疾病缠身,儿子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阵亡,因此,他晚年的作品有不少涉及战争创伤、神秘主义、病态心理以及疯狂和死亡的主题。评论家认为,他的后期作品虽不及前期作品那样雄浑有力,但艺术表现力更为成熟,感情更加深沉,在表现残暴和仇恨、疯狂和复仇的同时,也表现了同情、宽恕、友谊和爱的主题。  吉卜林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小说、随笔和儿童文学作品,受到读者的喜爱和尊重,获得过多种荣誉。一九○七年,他被瑞典文学院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给他颁奖的理由是,这位作家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新颖的想象力、雄浑的思想和杰出的叙事才能”。吉卜林确实无愧于这样。高度的赞誉。他是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位英国作家。  在这本集子里,汇集了从吉卜林数百篇短篇小说中精选的二十篇,它们大致可分为印度题材小说和其他题材小说。  印度题材小说是吉卜林小说中最重要的部分。吉卜林长期生活和工作在印度,熟悉那里的自然风光和人民的生活,对印度充满了深厚的情感。他是支持英国的殖民政策的,作品里也不时流露出白人的优越感。但是,吉卜林首先是个现实主义作家,在创作中不回避丑陋落后和残暴黑暗的一面,不怕别人责备他粗鄙,以真挚的情感写出了白人统治下的印度的真实故事,这就使他的作品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野兽的烙印》是他最为阴森恐怖的一篇杰作,不甘受辱的印度人民把侮辱神像的白人醉鬼变成了一只只会号叫和爬行的野兽。在《越过火焰》中,一对印度情侣为了抗议丈夫和巫师施加的巫术惩罚双双毅然自焚而死。《死心眼儿的水手头目帕姆别》里那个有强烈个人尊严的水手帕姆别,为了寻找一个偶然侮辱了他的人报仇,不惜抛下一切。这些充满异国情调的奇特故事,使读者看到了印度下层人民所具有的可贵的精神品质,了解了他们维护做人的尊严的决心。《伊姆雷的归来》很像是个侦探故事:警官斯垂克兰揭露出了白人职员伊姆雷被仆人杀害的奥秘,也使人看到了白人和印度人之间可悲的隔阂和难以沟通。  在吉卜林的动物小说集《丛林故事》里,作家把读者带进了一个瑰丽而神奇的热带丛林的动物天地,他以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一个被狼群抚养大的男孩莫格里和他身边的许多人格化了的有趣的动物形象,有慈祥的狼妈妈、忠诚的狼兄弟、足智多谋的黑豹巴希拉、憨厚的老熊巴卢、孔武有力的蟒蛇卡阿,还有贪婪凶残的老虎谢尔汗和助纣为虐的豺塔巴克。在本集收入的《莫格里的兄弟们》和《老虎!老虎!》里描写了莫格里在森林中成长和他团结动物朋友,用智谋战胜并且杀死危害兽群的老虎谢尔汗的故事,是《丛林故事》里最令人难忘的故事。  在吉卜林的作品里,有不少篇幅写了在殖民地印度的白人社会的生活,其中写得最为生动的是英国军队中的士兵和各地政府中的白人职员的形象,它们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吉卜林写士兵生活的故事里,最令人难忘的是三个普通士兵的形象:穆尔凡尼、李洛埃和奥塞里斯。吉卜林通过他们喜剧性的冒险故事,写出了他们情同手足的深厚友谊,他们粗野而乐观的性格,成功地表达出了他们作为普通士兵的苦闷、欢乐、希望和悲哀。《犯疯病的大兵奥塞里斯》揭示了奥塞里斯的苦闷和他想离开军队过普通人生活的渴望。《在格林诺山上》描绘了李洛埃这个被人看不起的士兵过去的爱情悲剧和他内心的痛苦。在英国文学里,吉卜林无疑是最早把普通士兵的内心世界揭示在读者面前的一个作家。他所创造的“三个士兵”的形象大大地丰富了英国文学人物的画廊。  吉卜林在他的作品里描写的白人低级职员的形象也十分感人。吉卜林认为,那些埋头苦干、终日辛劳、收入微薄的低级职员是帝国可靠的支柱,他们用自己的努力推动着帝国统治机器的正常运转。他在小说里,正是要把这一切告诉那些远离殖民地的英国本土的读者。在本集收入的《通道尽头》里,他揭示了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守岗位的工程师是如何由于疲劳过度而陷入疯狂的故事。  吉卜林的文风一般来说是粗犷雄浑的,但在他为数不多的爱情故事里,却显得细腻温柔,这种风格在描写白人职员和印度姑娘的爱情悲剧《没有教会豁免权的情侣》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但是,吉卜林不只是擅长写哀婉凄恻的爱情悲剧,在《爱神的箭》和《约尔小姐的马夫》中,都洋溢着浪漫的气息,用幽默而轻陕的笔法描写了聪明机智的情人如何巧妙地挫败了势利父母的阻拦而缔结美满姻缘的故事。这些风趣的喜剧显示了吉卜林写作才能的另一方面成就。  晚年的吉卜林,还着重到英国历史和文化传统中去挖掘题材,寻求精神慰藉和创作灵感。保留着古老传统的英国农村生活引起了吉卜林的兴趣。《友好的小溪》这篇小说,从一个村民感谢小溪淹死了经常从伦敦来讹诈他的酒鬼无赖的角度,生动而幽默地刻画出了一个保持着纯朴乡村风格的村民形象。这篇作品被评论家列为吉卜林非印度题材小说的名篇。  吉卜林给读者留下了许多充满想象力的多姿多彩的文学作品,他将永远给读者带来艺术上的享受。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就曾这样热情地赞美吉卜林的作品说:“我了解吉卜林的书,它们对于我从来不会变得苍白,它们保持着缤纷的色彩;它们永远是新鲜的。”  文美惠

内容概要

  本书从他创作的数百篇小说中精选了二十篇,其中既有受到世界各国读者喜爱的丛林故事《莫格林的兄弟们》、《老虎!老虎!》,也有描写神秘的东方世界的脍炙人口的名篇《野兽的烙印》《在格林诺山上》等,这些小说构思新颖,充满奇妙的异国情趣,雄浑的思想和杰出的叙事才能给人以阅读的享受。  鲁德亚德·吉卜林是英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家、诗人。一生共创作了8部诗集,4部长篇小说,21部短篇小说集和历史故事集,以及大量散文、随笔、游记等。他的作品简洁疑炼,充满异国情调,尤其在短篇小说方面,是无与伦比的。 吉卜林给读者留下了许多充满想象力的多姿多彩的文学作品,他将永远给读者带来艺术上的享受。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就曾这样热情地赞美吉卜林的作品说:“我了解吉卜林的书……它们对于我从来不会变得苍白,它们保持着缤纷的色彩;它们永远是新鲜的。”

作者简介

  鲁德亚德·吉卜林(1856-1936)生于印度孟买,英国作家,诗人,短篇小说大师,一九零七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英国第一位获得此奖的作家。一生共创作了8部诗集,4部长篇小说,21部短篇小说集和历史故事集,以及大量散文、随笔、游记等。他的作品简洁疑炼,充满异国情调,尤其在短篇小说方面,是无与伦比的。

书籍目录

约尔小姐的马夫爱神的箭银行骗局团队的女儿犯疯病的大兵奥塞里斯在格林诺山上没有教会豁免权的情侣通道尽头野兽的烙印伊姆雷的归来越过火焰死心眼儿的水手头目帕姆别莫格里的兄弟们老虎!老虎!国王的象叉友好的小溪在丛林里征服者威廉祖宅战壕里的圣母

章节摘录

  约尔小姐的马夫  佳人郎君,情投意合,纵有卡兹,岂能奈何? ——谚语  有的人硬说在印度没有什么浪漫故事。这些人错了。对我们来说,我们生活里的浪漫故事是够多的,有时简直太多了。  斯垂克兰是当警官的,人们都不太理解他;他们说他有点叫人猜不透,最好是躲着他走。这都得怪斯垂克兰自个儿。他有个怪理论,认为在印度当警察的人应该跟当地人样熟悉当地老百姓的事。说真的,在印度北部地区,只有一个人能随心所欲地装扮成印度教徒、穆斯林、披兽皮的人或者神父,扮什么像什么。从果尔?卡瑟里到查漠?穆斯吉德,当地人都又害怕他,又佩服他;据说他还会使隐身法,又能够指挥许多魔鬼。可是这样一来就使他这个人在印度政府眼里成了不受欢迎的人。  斯垂克兰竟愚蠢到拿这个人当自己的榜样;并且为了实践他可笑的理论,净往体面人绝不去的乱七八糟的地方钻——也就是钻到当地那些下等贱民中间。他用这种特别的办法进行自我教育,已经有七年之久,可是人们都没法赏识它。他经常跑到当地人中间去“入乡随俗”,当然,任何一个有见识的人都不会相信这种做法的好处。他有一次在阿拉哈德休假的时候参加了萨蒂拜教派的活动;他会唱禅西斯的《蜥蜴之歌》,还会跳“哈里-胡克”舞,那是一种令人吃惊的宗教性质的“康康”舞。要是有个人知道跳“哈里-胡克”舞的是什么人,还知道他们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下跳以及为何跳这种舞;那么他的这种识确实是值得骄傲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野兽的烙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