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尔与意识现象学

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倪梁康、 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10出版)  作者:倪梁康  页数:33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埃德蒙德·胡塞尔诞生于1859年,到2009年正值一百五十岁。为此,世界各地的哲学界都有诸多的纪念活动。仅就汉语哲学界而言,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北京大学现象学中心便于2009年4月18日合作举办了题为“主体与自我——北京大学纪念胡塞尔诞辰一百五十周年”的哲学讨论会。  本特辑则是以文字出版形式对胡塞尔诞辰一百五十周年的一个纪念。

书籍目录

【胡塞尔与意识现象学研究】对表征性心智的领会——交互主体性的一个先决条件生活世界现象学——胡塞尔与海德格尔感觉性知识与知识性感觉——论胡塞尔的被动综合回到事情本身?——略论胡塞尔“自我”概念的演进自我还是事情本身?——评吴增定《回到事情本身?——略论胡塞尔“自我”概念的演进》寻找“没有上帝的上帝”——胡塞尔的现象学神学初探自然主义的态度与人格主义的态度——胡塞尔现象学从人的自然性研究向人的社会性研究的过渡胡塞尔在贝尔瑙手稿中对两种滞留结构的描述分析形式命题学与形式本体论——论胡塞尔对形式逻辑的观念之扩展【硕士、博士论文精要】自我的追寻——胡塞尔和塞尔的自我学说之比较“实践应当!”——胡塞尔的意志现象学分析【现象学评论】胡塞尔现象学在台湾(1950~1980)读不懂的“存在”起源——与中译本《逻辑研究》商榷回应王路编后记外文目录

章节摘录

例如,J·H·弗拉维尔将其先前的理论概括为“将有关视觉感知的知识区分为两个层次:层次一和层次二”(1988,第244页;弗拉维尔,1977)。依据其早期的这种二层模式,他主张幼儿“可以思索被看到的物体……但还不能思索对物体的看”(弗拉维尔,1977,第126页)。这一普遍化的理论将儿童的这种新的领悟力解释为一种转变,即从将心理的或内在的体验(如看见物体,欲求它们等等)视为一种与外在物体及事件的单纯的认知联系,转变为意识到这些“认知联系引起关于外在物体的内在心理表征,并且同一物体可以以不同的、表面上看起来相冲突的方式得到表征”(1988,第247页,强调为笔者所加)。对于弗拉维尔而言,层次二的要点具体说来在于,意识到同一物体可以在主体方面得到不同的显现、形成不同的感知、产生不同的构想。简言之,可以得到不同的、相冲突的表征。他引用了与此非常相近的钱德勒和博伊斯(1982,第393页)的观点,他们提出存在“一个转变,即从一种以客体为中心的、复制性的知识论转向一种朝向主体的、构成性的认识论”(弗拉维尔,1988,第246页)。与此相似,维默尔和佩纳在他们始于1983年的著名研究“关于信念的信念”中,将四岁至六岁儿童所获得的这种领会错误信念、“构造一个与他人错误信念有关的骗人言论或真实表述”等能力,视为一种“表征两个或更多人的认识状态之间关系的能力”(同上,第126页)。在对错误信念进行领会这方面,作者认为:“表征错误信念需要构造出两个不同的世界模型……并对一个模型里的主张与另一模型里的相应主张之间的错误关系进行确切表征”(同上,第123页)。

后记

埃德蒙德·胡塞尔诞生于1859年,到2009年正值一百五十岁。为此,世界各地的哲学界都有诸多的纪念活动。仅就汉语哲学界而言,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北京大学现象学中心便于2009年4月18日合作举办了题为“主体与自我——北京大学纪念胡塞尔诞辰一百五十周年”的哲学讨论会。这本特辑中有四篇文章源自此次会议的论文。接下来,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湖北大学哲学学院、《德国哲学》编辑部将于2009年10月30日-11月2日在武汉联合举办第十四届现象学年会。此次年会的主题“现象学:历史与现状”也与纪念胡塞尔以及他开创的现象学运动相关。特别要提到的是,香港中文大学郑承隆基金亚洲现象学中心还将于2009年12月17日_20日在香港中文大学举办题为“从逻辑到历史——胡塞尔诞辰一百五十周年”的学术会议。

编辑推荐

《胡塞尔与意识现象学:胡塞尔诞辰一百五十周年纪念》是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特辑。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现象学的哲学与方法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以“面对实事”的思维态度和“工作哲学”的解析风格在哲学史上独树一帜。以胡塞尔、舍勒、海德格尔等人所代表的现象学精神,如今已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发挥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与影响。《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是中国(两岸三地)现象学和哲学研究界第一次合作努力的成果。它致力于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来进行现象学的探讨。它要回答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什么是现象学精神?它能否以及如何与中国人文精神相结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胡塞尔与意识现象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