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艺术

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英)阿兰·德波顿  页数:244  译者:南治国,彭俊豪,何世原  
Tag标签:无  

前言

这本书,读得我满心喜悦。    旅人不同于常人,有一种独特的心境,他们在荒漠相遇,在街市邂逅,一抬眼就能彼此沟通。读这本书也是这样,才翻几页就知道遇上了同道,因为我也称得上是一个老资格的旅行者。    同时我也立即明白,为什么这本书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就能在英语世界销售四十万册。世上同道不少。    为此我要郑重地把这本书推荐给中国读者,因为他们中有很多人已经是旅行者,或者准备做旅行者。    这本书就是阿兰·德波顿的《旅行的艺术》。    与一般中国读者的预期不同,这本书不是游记散文,不是导游手册,也不是论述旅行历史和意义的常识读本。我们读到的,很像是用小说笔法写出来的人物传记片断。但是,这些人物是那么重要,我们曾经在文学、艺术、科学领域里仰望过他们的光辉;这些片断又是那么感性,没有记录他们的专业成就,而是留下了他们面对远行的地图、陌生的城市、异国的街道所产生的惊讶、抵拒、喜悦和深思。    这简直是一部纯粹的文学读物,怎么会起了这个书名呢?    其实正是这本书,划分出了旅行的等级。    旅行是万众的权利,每人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但是,不同的文化程度和人生基调,会使同样的旅途迈出不一样的脚步。我国新兴的旅游事业是改革开放之后才出现的,时间不长,规模很大,整体水平也在逐年提高,但即便是已经达到的较高水平,也与国际认知有很大距离。    例如,旅行的等级并不是由所选路线和所付经费来决定的,这一点明白的人就不太多;有些人自以为明白了,追求旅行的文化含量,把文化古迹当作主要目标,结果不仅把旅行窄化了,也把文化曲解了。    《旅行的艺术》展示了一种有关生命和环境厮磨的精神层面,因此也让我们看到了旅行的至高等级。任何杰出的生命都会不断地寻找环境载体,而这种寻找也就是冲撞。冲撞之处未必著名,更不必有古迹,因为既然已经有古人冲撞过,有万人冲撞过,也就很难再发生只属于自己的冲撞。但是,这种独特的冲撞仍然必须包含一定的普遍性,这也是冲撞者通向杰出和伟大的道路。因此,《旅行的艺术》撷取了这些高贵灵魂与自己所遇环境的种种对话,特别是这些对话中徘徊于自己和社会、个人和大众、景物和精神之间的思考。    因此,正是这些高贵灵魂与自己所遇环境的种种对话,揭示了旅行的深层意义。    这本书认为,对旅行的研究可以加深人们对幸福的体验,而这种幸福,就是古希腊哲学家所说的“由理性支配的积极生活所带来的幸福”。    何谓理性支配?首先是人对自己无法离开自然与环境而封闭生存的确认;其次是人对自己和群体所处环境的了解,以及对未知环境的向往;其三是人对外部美的发现和寻找,并从中获得自我体验。    何谓积极生活?首先是踏访已知环境的热忱:其次是探测未知环境的勇敢:其三是从自己和环境的斡旋中找到乐趣。    我想,旅行确实能够全方位地满足这种幸福感,而反过来,也只有包含着理性支配和积极生活的态度,旅行本身才能抵达完满。    随着时代的发展,旅行的意义已超越了古希腊哲学家所论述的幸福,原因是,不旅行的危害越来越显现。初一看,旅行者未免孤独、沉默,因为他们疏离了社会,但被他们疏离的社会又是什么样子呢?竟然是越来越走向保守、僵硬、冷漠、自私。于是,反倒是踏遍千山的脚步,看尽万象的眼睛,保留着对人类生态的整体了解,因此也保留了足够的视野、体察和同情。他们成了冷漠社会中一股窜动的暖流,一种宏观的公平。这就使现代旅行者比古代同行更具有了担负大道的宗教情怀。旅行,成了克服现代社会自闭症的一条命脉。    本书引述雷蒙德·威廉斯的话来说明这个道理:    18世纪以来,人类的同情和了解不再源自于社群活动,而是来自于人们的漂泊经验。因此一种基本的疏离、沉默和孤独已成为人性和社群的载体,对抗着普通社会阶层的苛严僵固、冷漠无情和自私自利的闲适。    但是,这里所说的漂泊经验对于普通社会的对抗,并不一定是社会改革的呼吁,更多的还是一种主体感受。感受的拓展和审美的产生,就已经形成对抗,而当这种感受通过文学方式、艺术方式或科学方式表达出来,对抗也就成了一个凯旋式的传播。    《旅行的艺术》中引述的一个个主角,都完成了这种凯旋式的传播,而这本书本身,正是这种传播的延续。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的语言方式。    质感、细腻、随意,尽量把大感觉化解成小感觉,把理性结论隐藏在几乎看不见的地方,因此也可能根本没有这种结论。这样的文字,有一种感性的征服力。    绝不追求那种经过洗涤的纯美。深信很多艺术写生和游记笔墨都因过度的省略而走向了虚假,因此在感性的谈吐中不避真实生活的芜杂。    这两个特点,来自于旅行生活的本真。真正的旅行视角是感性的,而且不作过度省略,这就从方法论上补充了古希腊哲学家所说的“理性支配”。    这样的文字,也能调整我们在旅行中的心理习惯。我们总是太多概念、太多预设、太多追随、太多知识、太多传闻,而舍弃了本来最值得珍惜的耳目直觉和具体细节,结果,哪儿都走到了,却走得那么空洞,那么亦步亦趋、人云亦云。    因此,我劝拿到这本书的读者不要性急,静下心来细细品味这些与自己所到景点未必有关,而且显得有点哕嗦的描述。这种从容的语气、优雅的叙述,真应该校正我们过于浮躁的步履。    多少年后,如果我们的旅行队伍中少了很多扬旗吹哨的团队、匆匆追赶的人群,多了一些慢吞吞地关注各地大量零星风味、琐屑世情的陶醉者和凝思者,从而大大提升了旅行的整体品质,那么,追根溯源,也许应该感谢这本书在上海的出版。

内容概要

  《阿兰·德波顿文集:旅行的艺术》就像一场完美的旅程,教我们如何好奇、思考和观察,让我们重新对生命充满热情。在《布拉格之恋》结尾处的梦境上扎上一针,渗出的淡蓝色便可以为德波顿的路行程着色;任何行路的真实色彩都被这心路的蓝色、薄雾中的蓝色幻化了,成了一种无法拒绝的诱引;空间丧失了地理上的方位,时间懒散地化为了一缕幽香;串起行程和文字的只有华兹华斯、波德莱尔、凡·高们和德波顿这位才子在深处。

作者简介

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英伦才子型作家,生于1969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住伦敦。著有小说《爱情笔记》(1993)、《爱上浪漫》(1994)、《亲吻与述说》(1995)及散文作品《拥抱逝水年华》(1997)、《哲学的慰藉》(2000)、《旅行的艺术》(2002)、《身份的焦虑》(2004)、《幸福的建筑》(2007)、《工作颂歌》(2009)、《机场一周:希思罗日记》(2009)。他的作品已被译成二十几种文字。

书籍目录

推荐序(余秋雨)译者序出发Ⅰ  对旅行的期待Ⅱ  旅行中的特定场所动机Ⅲ  异国情调Ⅳ  好奇心风景Ⅴ  乡村与城市Ⅵ  壮词艺术Ⅶ  令人眼界大开的艺术Ⅷ  对美的拥有回归Ⅸ  习惯

章节摘录

时序之入冬,一如人之将老,徐缓渐近,每日变化细微,殊难确察,日日累叠,终成严冬,因此,要具体地说出冬天来临之日,并非易事。先是晚间温度微降,接着连日阴雨,伴随来自大西洋捉摸不定的阵风、潮湿的空气、纷落的树叶,白昼亦见短促。其间也许会有短暂的风雨间歇,天气晴好,万里无云,人们不穿大衣便可一早出门。但这些都只是一种假象,是病入膏肓者临终前的”回光返照”,于事无补。到了十二月,冬日已森然盘踞,整座城市每天为铁灰色的天空所笼罩,给人以不祥之兆,极类曼特尼亚①或韦罗内塞②的绘画作品中晦暗的天空,是基督耶稣遇难图的绝佳背景,也是在家赖床的好天气。

编辑推荐

《阿兰•德波顿文集:旅行的艺术》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旅行的艺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9条)

 
 

  •   从朋友书堆里拿来翻看,忍不住一连看了多遍,是一本很不错的书,只是自己在亚马逊买时外包装是《旅行的艺术》,可里面却是作者的其他书籍,虽然也不错,不过还是有种被坑的感觉,并且爹被坑了两次,很是气愤。只能让我给出这样一个评分
  •   看的时候自己用书腰封剪了做书签,在书签背面空白的地方写了短评并且笃信作者肯定是B型血,能从小事中体会幸福并且基于细节展开内容写的基本是到了某地然后联系某个名人艺术家或者大师的经历来写讲的也比较轻巧但是寓意又很深自此又可以顺便了解下其他大师的事情觉得挺有趣的。讲到福楼拜想要脱离家乡对中东的向往的时候很有意思,说要去中东放骆驼什么的……
  •   一本关于旅行的书,喜欢了解的都可以哦。
  •   早就读过这书本,买来只是为了收藏,书的装潢设计很好,送货也很快,很满意。赞
  •   读了两页略觉乏味,读了10页感觉爱不释手,书中没有介绍旅游景点,也没有很多的评论,更多的是一种心理描写,但不会像流水账,也没有那么的哲学,是能够触到你心底的一种共鸣。很喜欢这种文风。
  •   大学在图书馆阅读。买来送给朋友的。阿兰的文字很奢华但却好懂,哲学的意义在他的轻描淡写之中体现。
  •   书前半部分整体都是歪斜的。。。比盗版还盗版。。。单就书的内容我很喜欢。
  •   小开本的双语更好。这本翻译也不好,但也不啊好翻。纸张质量太差劲了
  •   出乎意料地非常好看而且有趣……这个版本每页边上留出一道空白的设计我也很喜欢。如果图片能印成彩色的就好了,照片也就算了,油画印成黑白的还有什么好看的啦|||
  •   封面包装面子好,但字体、排版看得不舒服。有那么多的空处,字号还那么小。不推荐购买此版!
  •   作者用另一个视角阐述了旅行,而不是旅游,走马观花。非常喜欢,无论是观点还是文字
  •   余秋雨对次此书赋予高度评价,这确实是一本意味深长的好书。读至尾声,想起《我的卧室之旅》,果真在翻书页之后,和作者达到了共鸣。读书的乐趣便在于此,冥冥之间,心灵发生撞击。去旅行吧,如果不能远走,就在此地,让心,跟着文字去飞翔。
  •   英伦才子经典之作
  •   一部精品
  •   很喜欢的一本书,向大家推荐
  •   不如倒着读
  •   送给友人的
  •   旅行的艺术
  •      近日学业压力颇大,终于在一个心灰意懒的晚上,把专业书拨到一边,想在书架上找本轻松读物调节情绪,《旅行的艺术》以淡雅清新的封面和文艺的书名俘虏了我。
      
       平静懒散的翻阅在看到一段话时突然坐直了身子,心被挠中的感觉。“我们看着车窗外的田野,然后又回视车厢内。一种焦虑在我们的意识里盘旋。我们注意到对面座位的行李架上一个行李箱上的标签。我们用一个手指轻轻地敲打窗沿。食指的指甲开裂处勾住了一个线头。”行李箱上的标签、指甲开裂处的线头,如此细微的真实瞬间勾起我无数次独自坐在列车上时眼光无处散落四处游离的情景。如此想来,德波顿亦是如我一般内向不喜与陌生人交谈,才会有如此细致入微的观察。折页上那张略带羞涩微笑的照片让我更一厢情愿地确信如此。于是,第一次读德波顿,我便倾倒在那支能把环境刻画的如此细腻生动的笔下。
      
       几乎所有人都会在自己的爱好选项中勾上“旅行”,我从不怀疑现代都市生活中繁忙机械的人们对离开工作生活的地方,去体验一段短暂的异乡生活的期待,但我怀疑满怀期待的人有几个真正踏出了脚步,踏出了脚步的人又有几个懂得了旅行的真义。就像于斯曼《逆流》中的德埃迪斯,狄更斯的小说唤起他伦敦的向往,却在买好火车票后想到要去火车站、搬行李、睡陌生的床、排队下车、疲惫地瑟瑟前行,而伦敦未必如自己想象中的好……最终他带着原封未到的行李回了家,从此以后再没离开过家。我从看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后》便计划去敦煌,打印了诸多攻略放在桌上,一年多,仍未出发。
      
       福楼拜怀着对异国情调的狂想去埃及并爱上那里的棕榈树、单峰驼和女人并至死保持对异国的迷恋。洪堡带着好奇心去旅行,他好奇地测量一颗仙人掌的圆周、好奇地测量苍蝇出现的海拔、好奇地测量空气湿度水的温度,然后他写出了《新大陆赤道之旅》,成为爱默生眼里的世界奇迹。现在,越来越便利快捷的交通让向往的旅行地触手可及,除了因各种原因未能成行的计划,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过旅行体验。但我相信,大部分的旅行体验离不开拥挤的人群、嘈杂的人声、纷乱的脚步、擎着手机相机的手臂、五颜六色的导游旗、“快点、快点”的催促。每当我们怀着放松游玩的愿望开始一次旅行时,却发现节奏比上班更匆匆、身心更劳累,回来后甚至有些后悔,但我们依然把照片晒在网上,让朋友知道这次旅行。很久以后,当我们偶尔再次想起这次旅行,除了多到懒得再次翻看的照片之外再无别的记忆。是的,景物是无边的,而景点、交通、住宿无不有时点有价钱,然后我们就说,时间不够钱不够。然后我们再一面羡慕地读着别人X元X天游X国精彩纷呈的游记,一面再形成一个很可能胎死腹中的旅行计划。
      
       读《旅行的艺术》就象是场心灵的旅行,当我缓缓阖上书页结束这趟旅行,那个相信想象拒绝现实的小说主角、情迷埃及的法国小说家、好奇博学的地理学家、吟游乡村的纯真诗人、描绘独的旅行画家、敏于色彩的疯狂天才、热衷卧室旅行的奇特作家、一副副真实的照片和画作……融合、凝结,这种宁静、悠然的回味,大概就是这个英伦才子书中提到的“凝固的时间点”。
      
  •     代开苏州单身证明【ΩΩ:535982237】代开苏州无房证明代开苏州单身证明【ΩΩ:535982237】代开苏州无房证明代开苏州单身证明【ΩΩ:535982237】代开苏州无房证明代开苏州单身证明【ΩΩ:535982237】代开苏州无房证明代开苏州单身证明【ΩΩ:535982237】代开苏州无房证明代开苏州单身证明【ΩΩ:535982237】代开苏州无房证明代开苏州单身证明【ΩΩ:535982237】代开苏州无房证明
  •      “人类情绪受制于一种僵硬和不宽容的逻辑,若我们想象眼前的美景可以带给我们快乐,而忽略这种逻辑,那我们就错了。”他一直试图劝说我抛开构想步入现实的旅程,施以行动。
       “在任何地方,实际的经历往往是,我们所想见到的总是在我们所能见到的现实场景中变得平庸和黯淡,因为我们焦虑将来而不能专注于现在,而且我们对美的欣赏还受制于复杂的物质需要和心理欲求。”旅行的现实又与之前的期待或是宣传产生了差异,此时我也无需抱怨,因为这再正常不过了,到过了见到了即可。
       “大块的窗玻璃带状的米色油灰所固定,油灰湿湿的、粘粘的,我都禁不住想用指甲去抠它。” “加油站里的顾客并不多。一位女士正悠闲地转动茶杯里的茶叶袋。一位男士和两个小女孩在吃汉堡包。一位年纪稍长蓄着胡须的男人在做填字游戏。没有人交谈。整个的氛围让人易于冥想,也会略觉得伤感——只有隐隐约约的吹奏管乐的轻快节奏和柜台上一张照片里正要张口咬一块熏肉三明治的女人靓丽的微笑,让人稍觉轻松。”“房间内温暖明亮,灯光强烈,一如正午的旭阳正撒满室外的大院。”他善于思考抑观察,时刻记录每一刻的心情,细腻让我找到了自己。向他学习这样的细腻。
       “ 里斯本是个水、大理石及光的都市,让人自在从容,敏于思索。”这里他向我们展示了天真浪漫的诗人波德莱尔,他所创造的新型浪漫乡愁在《恶之花》里会有展现吗?让我想到伯斯卡梅西耶,波德莱尔一定给了他某种启示,让他也随之展现里斯本的故事。
       “飞机展呈的力量能激励我们联想到人生中类似的、决定性的转机;它让我们想象自己终有一天能奋力攀升,摆脱现实中赫然迫近的人生困厄。”“照此思路,我们的生活是如此狭隘,像井底之蛙:我们生活在那个世界里,但我们几乎从未像老鹰和上帝那样目睹全貌。”这里通过坐飞机的臆想向我们灌输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哲理,当时的我备受鼓舞,现如今过去有些日子,我任然在原地盘旋,寻找附近最高的大楼成为上帝。
       “而这里的建筑和灯光无疑也凸现了此时孤独的氛围。”“也许,心境悲伤时,最好的解药便是阅读伤感的书籍,而当我们觉得周遭无爱可系无情相牵的时候,我们最应当驱车前行的地方便是某一个偏远独立的加油站。”这是他在看了爱德华的加油站画作时的感悟,我也有这样的感受,有时候越是心境悲凉越是要远离尘嚣,安静读书观景,思考。旅行的意义也许就在此吧。
      
  •     一次出行途中带着德波顿的《旅行的艺术》,读得颇应景——当然不是视物之景。
      
      一边读一边想这真是一种好聪明的写法,请来一堆一两百岁的老才子甚至《圣经》中的约伯当“向导”,而旅行的主体和谈论“旅行的艺术”的,既有作者,也有他延请的“向导”们,才情、哲思于是几何倍数增长。其实拓展者远不止有“向导”头衔的那十来位十八、十九世纪的伟大作家、诗人、探险家、政治家、画家……如果留心书中的“注”——更容易些,会发现还有很多大师埋伏在书中各处。德波顿轻车熟路从浩瀚文化长河中请来一个又一个超级向导,字里行间却几乎不见智识优饶者的优越感,反倒处处可见一个敏感、温和的英伦才子恰到好处的愉悦与悲观。
      
      “如果生活的要义在于追求幸福,那么,除却旅行,很少有别的行为能呈现这一追求过程中的热情和矛盾。”开篇不长,德波顿便端上这样一道“超越实际、需要深层思索”的哲学命题。其良苦用心仍然出自哲学:通过对旅行艺术的研究,帮助人们理解希腊哲人“由理性支配的积极生活所带来的幸福”。
      
      法国作家若利斯•卡尔•于斯曼(1848-1907)代表作《逆流》中的主人公德埃桑迪斯公爵,成为《旅行的期待》中的主要人物。这位“衰朽厌世”的老贵族的一次临阵退缩的伦敦之旅,在德波顿看来“更接近真实,也更有益”。德埃桑迪斯公爵很多年前去荷兰旅行过,行前把荷兰想象成一众十六、十七世纪绘画大家们画笔下所描绘的样子,结果大失所望。旅程结束后,公爵发现在博物馆里欣赏荷兰画作更能让他体验到他所热爱的荷兰文化的方方面面。德波顿认为并非画家们所绘不实,只是画家笔下的场景犹如珍宝,而“这些珍宝都混杂在一大堆乏味的日常影像中”。游记、风光画册之类的东西总是带着生动井然的迷人气韵,但它们都是经过简化和剪辑处理的。期待和回忆也是。当所有被忽略和剪掉的环节——各种纷扰错乱——扑面而来时,旅人往往会感到失望。德波顿说,如果现实像缠绕的长长的胶卷的话,那些定格的图文,以及期待、回忆,便只是其中的精彩图片。如果一个人决定出门旅行,一定要做好接纳完整现实的心理准备,它们可能不仅不精彩,甚至可能是糟糕和混乱的。
      
      德波顿本人对旅行没有德埃桑迪斯公爵那样悲观,可是一趟巴巴多斯岛的旅行,令他真切体会到了“一切都和想象相异”的失望。在巴巴多斯岛的第一个清晨,他漫步海滩后在海边一把躺椅上躺下,听上去多惬意,错!因为他那会儿身陷困惑、沮丧的情绪,身体上又有诸多不适。“身体和心灵是难缠的旅伴”。人们向往某地时,“往往容易忘记自我”。其实,“那个呆在家里郁郁寡欢的我和现在这个正在巴巴多斯岛的我之间是连续的,并不二致。”身处大自然美景,能够真切沉浸其中的时间其实短之又短。德波顿因为和同伴M为了一份焦糖布丁引发不快,心情立时变得凄然,周围的美景再也不能带来快乐。这让德波顿对古代哲人“构成幸福的关键因素并非是物质的或审美的,而永远是心理上的”的智慧感佩不已。他在文末承认,他有时候也会和德埃桑迪斯公爵一样,觉得最好的旅行莫过于呆在家里,想象。
      
      全书一共九篇文章,分别被归入“出发”、“动机”、“风景”、“艺术”、“回归”五个部分。德波顿的哲思无处不在,比如在飞机上,倚着冰冷的舷窗望出去,宁静的云朵在他眼里像是“剃须泡沫堆砌而成的巨型方尖塔”,接着他写道,“在我们的下面,是我们恐惧和悲伤之所,那里有我们的敌人和同仁,而现在,他们都在地面上,微不足道,也无足轻重。”他将这一真谛突然间清晰起来的功劳归于飞机这位“渊博的哲学老师”。旅行能催人思索,各种交通方式中,最益于思考的德波顿认为还不是飞机,是火车。而“在长时间的火车梦幻的最后阶段,我们会感觉自己返归本真——亦即开始清楚那些对我们真正重要的情感和观念。”就连旅馆的房间,也不无益处,他认为它们有助于人们摆脱定势思维。借雷蒙德威廉斯的观点,他作结这篇关于高速公路加油站、机场、飞机、火车这类的《旅行中的特定场所》,那就是:人类的同情和了解源自人们的漂泊经验,疏离、沉默和孤独成为人性和社群的载体,用以对抗现实的严苛僵固、冷漠和自私。
      
      古斯塔夫•福楼拜(1821-1880)与埃及的一世情缘成为《异国情调》的核心故事。福楼拜对祖国法国充满轻蔑却对东方极度渴慕,他早期作品中一个又一个对东方充满幻想与渴望的主人公证明他的东方之爱由来已久。“在福楼拜看来,幸福和东方是可以互换的两个词。” 25岁时他终于梦想成真,逼迫他学习法律的父亲辞世,而且留给他一大笔财产。福楼拜和好友埃普启程前往梦想之地,半个月惊涛骇浪的航行后,埃及海岸出现在眼前。在给母亲的信中,福楼拜描述他对东方的第一眼印象,并形容自己像“大啖稻草的驴子”,“狼吞虎咽着眼前的五光十色”。德波顿认为福楼拜之所以痴爱东方,是因为“东方同他的性情有着逻辑上必然的契合。”福楼拜认为生活本质上是混乱和喧嚣的,因此埃及的喧嚣在福楼拜听来就像贝多芬交响乐;埃及的色彩斑澜也满足了他丰富的美感;埃及文化坦然接受生活的双重性,也令福楼拜乐在其中,因为性格率真的他对法国小资产阶级的伪善和假道学非常厌恶和愤怒;天性“恬淡坚韧和朴拙单纯”的骆驼,也是福楼拜的大爱。埃及人有着与骆驼相通的天性,静默中带着勇毅,这同福楼拜深恶痛绝的法国资产阶级的傲慢以及法国的自我优越感也正好相反。
      
      为什么人们在异国他乡不仅容易被一些微乎其微的东西或事物吸引,而且常常生发强烈的反应?德波顿认为因为那些细节和被吸引者的私人生活有相通之处,异国那些具有强烈吸引力的地方,可能是因为它们更加符合被吸引者的个性或心愿,是他们在本国苦求而不得的。德波顿漫步阿姆斯特丹街头,就为一些细节吸引,在一户人家的门前驻足,突然生出强烈的愿望,希望能在那里度过余生。
      
      对一个地方的喜爱会点燃对生活在那里的人的欲望,福楼拜在埃及有着传奇般的性经历,他甚至用了一生来思念一位尼罗河西岸小镇里的交际花。德波顿则只是对阿姆斯特丹街头一个推着自行车的大大方方的女人心生好奇。福楼拜在埃及生活了9个月,眼见和身处的东方超出了他对东方的想象,“这里的一切极大地扩展了我先前对东方的狭隘观念。”他在给母亲的信中写道。作别埃及后,福楼拜毕其一生都对埃及念念不忘,他甚至认为确定一个人的国籍不应该依据他的出生地,而应该问他/她:你最爱哪个国家?
      
      德波顿有次在马德里参加完会议后,准备多住几天,但他“害怕成为众人好奇和怜悯的焦点”,晚饭都没敢出去吃,第二天一早最想的就是搭早班机回家。而十八世纪末,29岁的亚里山大•冯•洪堡(1769-1850)离开德国,前往南美洲探险。洪堡除了身体倍棒外,还精通生物学、地质学、化学、物理学、历史等等,五年后,他回到德国,在接下来的20年里出版了30册的旅游集《新大陆赤道地区之旅》。在马德里的德波顿,却尽可能地赖在旅馆里,万般无奈才手持旅游指南前往那上面介绍的景点。他用自己反衬以“发掘事实、验以证之”为己任的洪堡,结论道:“对于任何旅人来说,一个为求得真知而进行的旅程,远比一个四处观光之旅得到更多好处。”可供现代游客自由想象的空间已经很小,这不仅因为人们手上那些充满各种先入之见的“指南”,游客的知识储备也不够用来恰当地质疑。德波顿在这篇名为《好奇心》的文中,用洪堡的伟大成就作标杆,让我们看清现代观光客的一个危险:“我们还没有积累和具备所需要的接受能力就迫不及待地去观光,而造成时机错误。正如缺乏一条链子将珠子串成项链一样,我们接纳的新讯息会变得毫无价值,并且散乱无章。”
      
      《令人眼界大开的艺术》记述了德波顿的一趟快乐的艺术之旅。毗邻地中海,和意大利接壤的普罗旺斯是法国东南部的一个地区,德波顿前往那里的动机很单纯:寻找美的踪迹。文森特•凡•高(1853-1890)来到普罗旺斯时,35岁,因为他想“画南方”。这之前的两年里,他和弟弟住在巴黎。他在普罗旺斯最繁华的小镇阿尔勒一住就是15个月,画了200幅油画、100幅素描,还写了200封信。被积雪覆盖的小镇、小镇原野中郁郁葱葱的树木、吊桥、荒废的修道院、丰收的景象、高大的柏树、矮小的橄榄树……一一进入凡•高的画布,他坚信“艺术具有令人大开眼界的力量”。德波顿参加了阿尔勒镇旅游服务处主办的“凡•高的足迹”游,正在撰写有关凡•高论文的神学院女学生索非娅是现实中的向导,她带着一大本凡•高在普罗旺斯期间的主要绘画作品集。每到凡•高所绘之地、之景、之物前,她便打开画册解说,大家听完,都对凡•高和他画过的风景充满敬意。但德波顿明白自己在发现凡•高画笔下的普罗旺斯之前,对普罗旺斯并不那么欣赏,这颇令他尴尬,不过他转念一想:欣赏的能力可以从艺术转向现实世界,有什么不好?“一个地方经过伟大画家的描绘,往往会变得更为动人。”世界上的一些角角落落,就是这样变得游人如织起来的。
      
      人们对美充满渴求和占有欲,维多利亚时代对英国公众的审美产生过重大影响的约翰•罗斯金(1819-1900)认为,正确拥有美的唯一办法是理解美。罗斯金特别强调绘画艺术对人类的重要性,他认为每个孩子都该学画画,有没有天赋不要紧,因为绘画最大的价值在于教会人们观察,“不是走马观花地看,而是关注。”在《对美的拥有》中, 德波顿说他因此拿起笔去画旅馆卧室的窗玻璃,画得很糟,但真切地感受到了“从模糊的感觉进到明确的知觉”的过程,并且发现“绘画无情地揭示出了我们先前对于事物真实面目的无知。”后来他又花过1个小时画一株橡树,并从那时起才了解并记住了橡树的特征。绘画还能让人们搞清楚自己的审美品味,明白我为什么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的深层原因。罗斯金同时鼓励人们写作,认为写作是用文字画画,可以巩固对美的印象。德波顿研究了罗斯金的语言持点,发现他的描绘文字总是带着丰富的心理学语言,于是也对伦敦西印度船坞上巨大明亮的高楼,来了番罗斯金式的“文字素描”。才子原来是靠“学而时习之“炼成的。
      
      现代旅人的盲目和匆忙令罗斯金深感痛惜,他认为如果人们“旋风式地造访一个遥远的地方,就难以从这个旅途中得到快乐”。对摄影,他则有过一个激情消退的过程,因为他发现摄影者不是将其作为“积极而有意识的观察的一种补充,相反,他们将它作为一种替代物。”德波顿也认为,要将美景留存心间,依赖的是人们对美景领悟的用心程度——“意欲获得美的努力”,而非照相机。
      
      还记得德波顿和M去巴巴多斯岛吗?第一篇中,末篇《习惯》开头,他从那儿回到伦敦了。伦敦“拒绝改变”的固执令他无比绝望,“世界对发生在人们身上的任何事件的冷漠。”他在引用帕斯卡尔《沉思录》中语:“人类不快乐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静地呆在他的房间里。”后,举了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法国作家塞维尔•德•梅伊斯特所进行的为期42天的卧室之旅。这种旅行模式虽未产生深远影响,但德波顿认为梅伊斯特的《我的卧室之旅》“来源于一种深厚而具有暗示性的洞察力:即我们从旅行中获取的乐趣或许更多地取决人于我们旅行时的心境,而不是我们旅行的目的地本身。”如果您一路读来,对德波顿的身体力行力应该有所了解,是的,他也试图围绕着他的卧室来一番旅行,不过,太小,“几乎连一张床也放不下”,有图为证。于是他改为游览汉默史密斯,用梅伊斯特的方式。果然,旅行有了收获,他发现了他几乎每天行走的路上风格鲜明的建筑和形形色色的人,他还描下了一家五金店的窗户草图,并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公路路桥。德波顿指出:梅伊斯特是在以他极端的行为提醒人们“让我们在前往远方之前,先关注一下我们已经看到的东西。”
      
      (请勿转载)
  •     旅行书写得最好的一本,我会说是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的《旅行的艺术》。
      
      最关键的是他的视角并不局限于所游之地的好,不局限于他的经验本身,而是更进一步地思考人为什么要旅行的问题。比如他从自己为什么要去加勒比岛国巴巴多斯写起,引出了旅行的预期与现实对比的话题,又从这种对比自然而然地开始讨论起旅行的动机。他旁征博引,以令人意外的方式讲“大道理”,然而幽默风趣,绝非廉价的心灵鸡汤或人生警句的罗列,完全没有好为人师的自我优越感或傲慢。我很喜欢他谈“福楼拜的埃及”。对法国人福楼拜来说,埃及的异国情调与他内心深处对法国的种种不满有必然的关联。福楼拜对亚历山大港繁忙混乱的欣赏,对街市上随处便溺的人和驴的赞誉,甚至对骆驼的崇敬,都与他对19世纪中叶法国社会装模作样古板作风的深恶痛绝分不开。理解旅行的动机,而不单单归结于异地情调的召唤,是一个自我认知的过程。我们因了解自己而明晓离开的理由,也正因为离开的理由而进一步认识自己。
      
      《旅行的艺术》分五部分:出发——动机——风景——艺术——回归。每部分有一至两篇文章,结合德波顿的亲身经历,讲述名人轶事或文史故事,挖掘有关旅行的话题。这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关于旅行意义的思考。
      
      讲到某件事情的意义,自然离不开预先的期待。对旅行而言,人们之所以甘愿忍受舟车劳顿之苦踏上旅途无外乎为了获得以下几点:
      
       逃离生活的繁琐与一成不变
       亲历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 获取新视角新观感
       获取美(纪念品)
      
      德波顿在《对旅行的期待》一章中讲到了法国作家于斯曼(Joris-Karl Huysmans)的小说《流逝》(A Rebours)中的一个人物:德埃桑迪斯公爵着迷于狄更斯笔下的伦敦,心血来潮决定乘火车从巴黎外郊去伦敦旅游。然而他在到达巴黎火车站后,在书店买了本《伦敦旅行指南》,逛了家英国酒吧,在英国小餐馆里吃了个便饭,却突然决定不去了,毅然带着他的大包小裹返回了自己的巴黎外郊别墅,再没离开。
      
      这位法国公爵之所以改变心意,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已经从阅读和酒吧观察与餐馆体验中得到了他心目中的伦敦,如若真正登车而行,等待自己的也只能是种种失望。公爵先生当然是个夸张的例子,但艺术作品中的远方与真正远方存在差别则是千真万确。我们当然不能为了担心失望就抛弃旅行,但如何在旅行中收获更多,这的确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领,需学习、需实践,需要“旅行的艺术”。
      
      起点当然是设立实际的期望。简单点的,不要被种种糖水风景照欺骗,成为旅行社浮夸广告的牺牲品。更深入的,也许应该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去旅行,是猎奇,还是散心?是否该指望一场旅行来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心境,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设立了预先期望之后还得注重旅行的技巧。德波顿强调的技巧不是“路线攻略”,也不是“出行指南”,他指的是怎么去真正观察。在“艺术”的部分,德波顿试图理解梵高为什么要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来摹绘法国普罗旺斯省的丝柏树。他观察丝柏树在风中的摆动方式,比较它们与松树和橡树的不同。他赞美英国作家、艺术家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真正按照拉斯金在1857年所著的《绘画要素》(Elements of Drawing)中所教授的那样去临摹自己旅行中所见的景物,态度可谓一丝不苟。在这些亲身的体验与思考中,他总是能找出新鲜的视角,奇妙的解说,就好像他自己总结的,“艺术——只是推波助澜,诱发出更深刻的感受,使我们不至于因匆忙和随意而变得麻木”。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细致体验,德波顿才是一个了不起的观察者与思考者。在“风景”的部分他写了两章:《乡村与城市》和《壮阔》。前者借英国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的作品来讨论大自然对人情绪甚至灵魂的净化;后者则从他的埃及西奈之旅谈起,思考为什么大自然中“壮阔”这一品质会具有非凡魅力。德波顿的“游记”总是将自己的经历细节与艺术史及哲学思想相结合,书写所谓“日常生活的哲学”。他常让我觉得自己看世界的速度太快了,让我想像他一样慢下来,慢下来,仔细观察,踏实描写。比如我第一次去加勒比海,在墨西哥科苏梅尔岛头一次体会清澈见底的湛蓝海水时,只是在码头上激动地不能自己。如果我也能像德波顿那样停下来,问问自己为什么看见美、体会美能让人感动地流泪,或者细致描绘海水的颜色,那些泛着不同反光的蓝的层次,船与桅杆在海面上的倒影,水下橙黄而具波纹形态的沙粒,与水波相依相恋的天光云影,那么我也将不仅仅在旅途中找到景致,还有可能通过景致找到我自己。
      
      对我而言,《旅行的艺术》中最关键的一章是《对美的拥有》。德波顿并没有从道德层面去谴责在名胜古迹上刻下“某某到此一游”的行为,而是话锋一转,介绍起拉斯金的生平来。拉斯金相信学习绘画的终极目的并非成为艺术家,而是观察,养成对生活细致、准确的观察习惯,因观察而发现围绕我们的丰富细节,发现美。“只有一种办法可以正确地拥有美,”拉斯金认为,“那就是通过理解美,通过意识到那些促成美的因素(心理的和视觉上的)而拥有美。最后,追求这种有意识的理解的最有效方法是通过艺术、通过描写或摹绘去尝试描述美丽之处,不管他是否具有任何的艺术才华”。
      
      拉斯金在讲绘画,德波顿谈的是旅游,但他们所言的这一切却和日常生活的细节息息相关。难怪我第一次享受到旅途的乐趣是因为在江南游之前借了《孤独星球中国游指南》一书,做足了功课,有意识地计划了旅途中的期待;难怪我从开始记录卡特里娜飓风的逃难经历起就停不下笔,新地点,新人物,电影、书籍,一盆花、一道菜、一首歌,我原来都是在试图描绘美、理解美啊,试图理解那些促成美的因素,从而拥有这些了不起的美的品质。
      
      我想德波顿唯一没有提到的一项旅行的艺术是“意外”。《旅行的艺术》最后一章献给“室内旅行家”法国人塞维尔·德·梅伊斯特。梅伊斯特写了《我的卧室之旅》和《卧室夜游》两本书,意在“将我们从被动状态中唤醒”(shake us from our passivity),将“旅行心境”(the mind set we travel with)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这种“旅行心境”德波顿觉得主要是“接受力”(receptivity)。之后他模仿梅伊斯特作“街区之旅”,也是讲述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旅行心境”,实现旅行的意义。
      
      然而我依然觉得有些感受与成长要求人必须被放入陌生的环境,接受不一样的视角,才能终于“打破盒子”,寻找到连自己都毫无头绪的宝藏。
      
      美国导演韦斯·安德森(Wes Anderson)在2007年的电影《穿越大吉岭》(Darjeeling Limited)中讲了怀特曼三兄弟去印度坐“大吉岭号”列车寻母的故事。大哥弗兰西斯对行程安排可谓精心备至,甚至专门雇佣了一个私人助理,每天清早将需要参观的景点庙宇打印成文,塑封压模从门缝里悄悄塞进三兄弟的头等包厢。然而周到的安排并没能使三兄弟的隔阂减少,他们不得不忍受彼此的臭毛病——大哥的独断、老二的阴郁,还有老三的神经质。他们甚至各怀鬼胎打主意临阵脱逃,直到被意外踢下火车,助理辞职,所有计划安排乱作一团。可正因为这场意外,三兄弟搭救了两个落水的孩子,参加了一个印度风俗的葬礼,旅途中久寻不遇的心灵涤荡竟不期而至,直到每个人终于甩掉包袱找回自己。而我十年前的江南行,记忆最深刻的也是在杭州“被骗”,才意外领略到了烟雨龙井,尝到了最纯美的绿茶。
      
      我始终相信,人在旅途里最令人刻骨铭心的,总是一次次的意外、偶然、惊讶,甚至挫败、错误、失去。旅行的意义从不在旅途本身。千山万水,都只为了转身回程的那一个背影,只为了让我们从他乡终于奔赴故乡。
      
      然而,这大概就是另外一本书了。
      
      
      
      摘自《流浪者的乡愁》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5816576/
  •      这本书是在不知不觉中读完的,从作者的自序开始就非常喜欢,如同遇到了知己般,总能在他的句子中找到共鸣。我赞同他的好多观点,但我也承认自己怎么也写不出这样的句子。他的确是一个好作者,给我们架构了理解的通道。
       是的,这本书写旅行,也更多的写艺术,与生活相关的艺术。作者不愧是才子型作家,知识底蕴相当了得,用他对哲学、艺术、文学的理解来呈现旅行。他以自己观光过的地方为景点,以艺术家及其作品为导游,用自己的视角穿成了一条独特的线,内容充实,整体框架清晰。
       看书评,有人建议倒着读,我到觉着顺着看就挺好。开篇先从出发讲起,我们总是从别人的游记中对未知旅行抱着太多憧憬,或者对去过的景点留下美好的回忆,其实这些都是旅行者们过滤后剩下的记忆,真实状况大多是一片嘈杂,需要我们在身临其境中去抉择。他道出了旅行的真相,我想这也是旅行的魅力,从杂乱中去去留心别样的美。
       关于旅行的动机他提到了“异国情调”和“好奇心”。这也是旅行的目的吧,在想要了解未知的驱动下,去感受那些我们不曾体会过的陌生。哪怕是从自己厌烦的地方挪到别人厌烦的地方。然后在途中感受自然的力量,作者特地提到了壮阔一词,感受大自然让我们更理解自己的渺小,产生敬畏之情。毕竟,太多自以为是容易让我们不快乐。
       关于艺术和美那一章讲的最棒,他给我提供了一种审视艺术的视角。特地找了梵高的画册翻了翻,虽然不是特别懂,但看着很开心,让我注意到了更加别致的东西。如作者所说艺术作品教会我们如何欣赏,推动我们在周遭的世界中去发现美。
       最后,讲到了回归。旅行,也可以从重新观察我们身边的每一条街道开始,有些东西,是我们注意看了它才真正存在。
       过段时间,我一定会再读一次的书。
  •      非常喜欢《旅行的艺术》中的一句话:人类不快乐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静地呆在他的房间里。
      
       读完之后,总体的感受就是这本书虽然名为《旅行的艺术》,但它并不是劝人走出家门去旅行,作者对自己旅游经历的叙述给人的观感是心不在焉,似乎像是被迫出门流浪一样,反而从一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对不旅游和少旅游者抱有欣赏之情,例如他写到于斯曼小说《逆流》里的主人德埃桑迪斯公爵,此人住在巴黎市郊一幢别墅里出不出户,因为喜欢狄更斯小说,有一天决定去坐火车去伦敦逛逛。他到了火车站,开车前,去了车站附近一间英国人常来光顾的酒吧,后来又去了隔壁的英式小餐馆,结果提前体验到了英国的生活,然后就变得疲乏和厌倦起来,最后他出人意料地打道回府,并检讨了一番:“既然一个人能坐在椅子上优哉游哉捧书漫游,又何苦要真的出行?难道他不已置身伦敦了吗?伦敦的气味、天气、市民、食物,甚至伦敦餐馆里的刀叉餐具不都已在自己的周遭吗?如果真到了伦敦,除了新的失望,还能期侍什么?……我竟然不肯相信我忠实可信的想像力,而且居然像老笨蛋一样相信到国外旅行是必要、有趣和有益的,我一定是有些精神异常了。”
      
         不过德波顿在这本书里并未打击旅游爱好者的积极性,只是我读这本书时看到的是一个“反旅游”的德波顿,他好像在说,如果你不会像爱德华·霍珀那样能够享受旅途之寂寞,不像福楼拜那样经历坎坷、对东方有着无比强烈的向往,不像亚历山大·冯·洪堡那样具有科学探究的好奇心和丰富的知识储备,如果你对美、对艺术没多少鉴赏力的话,那么对旅游还是三思而后行,要么来一次卧室漫游也行?
      
       “让我们在前往远方之前,先关注一下我们已经看到的东西。”这是《旅行的艺术》全书结尾最后一句话。于是读过它的人明白了,这的确是一本旅游书,指导的是人生的旅程。
  •     当我们决定去某地旅行,往往会想象得过于美好,从而会忽略掉很多实际的细节,以致于到达旅行目的地后通常会觉得与自己的想象有一定的差距,其实任何地方都是实际的世界,我们得学会去捕捉美的存在。
      旅行也不意味着走马观花,仅仅追求我到过此地,甚至连所闻所见仅仅只知其名,其长相,而对其历史其渊源却知之甚少甚至完全不知,这样的旅行其实相当乏味;到一个新的地方去旅行,深处一个新的环境,也是了解一种新的文化的过程。一处景点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吸引人,比如文中提到的英国的湖区、法国的普罗旺斯,都是有如诗人、画家(如梵高之于普罗旺斯)、作家之人以自己的视角发觉了它的美,进而越来越多的人亦向往来此地享受这种美的感觉。对于长居都市之人,将旅行目的地放在乡村、亲近自然的地方才更能使我们的心灵得到进化、身心得到舒展,压力得到缓解。
      旅行的艺术不在于我一天走了多少公里,游玩了多少景点,而在于旅行过程中我们对美的发现、捕捉与理解。作者提到另一位作家所著《我的卧室之旅》、《卧室夜游》,其实提供了我们以旅行的视角来看待我们身边的事物以及当下习以为常的生活,平时步行,坐车的过程中多仔细观察一下周边的风景,公交车,人们的喜怒哀乐,善于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和新的东西,对于无法经常去旅行的人来说,其实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态度。
      人们之所以去旅行是因为对身边的事物已经熟悉,渴望到新的环境中去发现美,带给其美的感受。作者认为旅行的过程中绘画最能深刻的理解旅行过程中所发现的美,最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刻下自己的签名,匆忙的拍照,纪念品的购买都只是短暂肤浅的感受,甚至文字都不如绘画,不过文字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特别是在旅行结束后。诸如“这么漂亮”之类的形容词其实是我们完全没有仔细观察,没有思索的表现。对于照相机它能帮助我们记录美好的瞬间,纪念品使我们看到时能勾起回忆,我对这两种东西的态度也不像作者说的那么绝对。但绘画的过程其实就是我们对所观察到的美进行细致结构化欣赏的过程,这样观察到的美留下的印象最深。
      而对于绘画也不应抱着一种难学而进而远之的态度,它其实应当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不需要画出多么好的作品,重要的是用绘画感受大自然的过程。
      于我,旅行为我之爱,因为我对新鲜的风景、建筑、文化充满好奇;绘画亦为我之兴趣,可惜当年偶尔素描已只是往事。
      过往的旅行虽然也是为自然的美景,新奇的东西所驻足,但也抱着一种来此一游,多多拍照的心态,其实未曾体会旅行真正的艺术。
      虽然未曾学过绘画,到现在很久也没有绘画过,已经不敢画了,但兴趣并没有消失,小时候憧憬背着画板去野外素描并付诸过实践的场景也未从脑海中消去,今后的旅行中尝试着通过绘画(从素描开始)去感受旅行的艺术,背着画板去旅行。
      “也许,心境悲伤时,最好的解药便是阅读伤感的书籍,而当我们觉得周遭无爱可系无情相牵的时候,我们最应当驱车前行的地方便是某一个偏远独立的加油站。”
  •     “想象能使我们平凡的现实生活变得远比其本身丰富多彩”,在任何地方,实际的经历往往是,我们所相见到的总是在我们所能见到的现实场景中变得平庸和黯淡,因为我们焦虑将来而不能专注于现在,而且我们对美的欣赏还受制于复杂的物质需要和心理欲求。
       ——[英]阿兰·德波顿
      
      
       阿兰·德波顿以于斯曼的小说《逆流》主人公德埃桑迪斯公爵为例,描述了一个哀朽厌世的贵族是如何沉溺于在家中遨游世界,而规避旅行中可能带来的一切干扰和繁杂。
      
       事实上,德波顿在第一章(对旅行的期待)中,花大量篇幅描写他的巴巴多斯岛旅行,旅行过程中的确是充斥着满满的不和谐和并不美妙的插曲,还有对现实的担忧、伤感、恐慌和焦虑。而真正留存于旅行归来之后美好的那部分,只不过是更宽广、更繁杂生活的一小部分。但旅行的艺术其实最重要的那部分正是籍于此。
      
       让我想起去年的台湾之行,旅途过程中亦充斥这许多困扰,而归来之后,脑海中留存的美好的那部分正是因为那些繁杂而凸显得更加珍贵和美丽。
      
       诚如德波顿所说“现实的生活正像是缠绕在一起的长长胶卷,我们的回忆和期待只不过是选择其中的精彩图片”,“我们曾经期望持久的满足感,但实际情形并非如此,处在一个地方所得的幸福感和同一个地方联系在一起的幸福感似乎一定是短暂的”。
      
       我想,真正了解了这些旅行中的不完美,才能享受旅行的艺术,也包括在这过程中所有的繁杂意蕴。
  •     读这本书,是看了李欣频《十四堂人生创意课》的推荐。这不是一本游记,也不是教你如何旅游的书,而是一本从哲学层面谈论旅行的美文。
      
      我根据每一章节的内容,几下一句感悟,写在微博上。现在把它整理一下贴出来。
      
      
      【对旅行的期待】
      
      最近一直在想,“旅游”除了花费大把的钱到人山人海的地方去添堵,还有什么积极意义?阿兰·德波顿说:景区的照片没有撒谎,只是,它们把景区最糟糕的一面省略了。“你到荷兰去旅行,也许还不如去参观荷兰的画展来得兴奋,因为,展览室里收藏的是荷兰人生活中最美好的一面。”
      
      
      【旅行中的特定场所】
      
      有时候,我对旅行充满向往。不是说一定要去某个“国际闻名”的景点参观,或者跟团,“上车睡觉,下车拍照”;而是当疲惫袭来、看什么都厌倦的时候,有一个重新发现自己的机会。
      “列车,让我和你同行!轮船,带我离开这里! 带我走,到远方。此地,土俱是泪!”
      
      
      【异国情调】
      
      听朋友说,最近“埃及8日游”的价格降了...有人说:真正的旅行,就是把自己变做当地人。法国作家福楼拜就是这样。他非常钟情于热带的异国情调,甚至给自己起了埃及名字。我也很向往埃及,不过兴趣仅限于“去金字塔刨木乃伊”。
      
      
      【好奇心】
      
      阿兰·德波顿提到他的欧洲之旅:在参观西班牙教堂的时候,他却想回旅馆睡懒觉。他说当初自己缺乏一种“好奇心”。我觉得我也是这样——在没读过《圣经》、也不了解什么是“哥特建筑”之前,若瑟堂对我而言,不过是七星岗那排参差不齐的旧房子之一。
      
      
      【壮阔】
      
      阿兰·德波顿在《旅行的艺术》里引用了一段“圣经”——约伯问:为什么我的生活中有那么多的磨难?上帝回答:你应该去想想天地间的山川河流。阿兰解释说:如果这个世界不公平,或让人无法理解,那么壮阔的景致会提示我们,世间本来就是如此,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因为你根本不能彻底理解宇宙的逻辑。”
      
      
      【艺术】
      
      以前我不理解梵高的《星空》:为什么把夜晚的天空涂得乱七八糟的?后来看了摄影师拍摄的星空(当然是用超慢的快门),才发现没有画错:夜空就是如此五彩斑斓,只是我们没有留意过。“艺术推波助澜,诱发出更深刻的感受,使我们不至于因匆忙和随意而变得麻木。”
      
      
      【对美的拥有】
      
      每次旅游之前,我都要问去过的人:那儿好不好耍?后来觉得这样问有点为难别人,毕竟旅途上的感受不是“好耍”或“不好耍”能概括的。就像《旅行的艺术》提到的那个故事:走过林荫小道的时候,也许你只是觉得很舒服;而当你像一个素描家一样观察的时候,你的眼睛就会自然而然地探求最美最细微的部分。
      
      
      【回归】
      
      阿兰·德波顿《旅行的艺术》最后一章标题叫“回归”,讲述一个旅行家在自己卧室的“旅行”经历。对于不喜欢去景区添堵的人来说,足不出户的旅行是最好不过。但如果想获得某些收获,就要准备两样东西——睡衣,以及“旅行的心境”。
  •     关于第一章——对旅行的期待
      这简直就是个节奏忒慢的开头,差点让我没信心看下去了,不过这本书感觉是越读下去感觉就越出来了。就是里面艺术什么的很多,看着有时候有点云里雾里。
      这篇里面讲到一个小说里的人物——德埃桑迪斯,他身处巴黎,但就是特么向往英国伦敦,他觉得书里对伦敦名胜的描写特么得令他神往哇,然后他突然有天就整装打算去了。在去火车站的路上,他去了一个英国人常去的酒吧还有英式的小餐馆,然后他就开始YY了,觉得接下来会很苦逼,要赶到火车站,要搬行李,要上车,要睡觉,要排队下车。。。。。反正越想越灰心,后来想想自己就留在这里看看旅游书,神游一下不挺好,真到了那个地方还能有什么更多的期待和惊喜么?
      后面就纠结到了一个实地旅游和我们对它的期待的差异问题
      
      1.这章作者去了巴巴多斯岛,一切美好的幻想源于一张有着蓝天白云。棕榈树、海滩、别墅的照片,但我们往往忽视了艺术以外的东西,比如破烂的行李传送带、堆满烟灰的烟缸上的苍蝇、无家可归的狗、广告牌。。。。。。但其实这个也很好理解,旅行回来的人给你讲故事,不可能把什么拉拉杂杂细枝末节的事情当故事讲给你听,你没听崩溃估计讲的那个也崩溃了。
      
      2.讲到了肉体“我”和灵魂“我”的问题,美景环绕下,肉体我正躺在沙滩边享受阳光浴,灵魂我开始飘出来了,可能在那里思考接下来回去后什么什么工作在等着我,接下来的那个晚餐估计要不少钱,我旅费还剩多少啊。。。。这当中还发生了作者和朋友M为了一餐点闹的不开心的事,然后,作者心情不咋地,再怎么蓝天白云棕榈树搁眼前,还是郁闷;BUT后来两人和解了,真是看啥啥美啊,心情陡然换了,各种HAPPY。
      书里的话“我们所想见到的总是在我们所能见到的现实场景中变得平庸而黯淡,因为我们焦虑将来而不能专注于现在,而且我们对美的欣赏还受制于复杂的物质需要和心理欲求。”
      
      
      
      关于第四章——好奇心
      这章作者在马德里,这地儿应该挺不错的,什么博物馆啊、雕塑啊、美术馆啊什么的,但作者貌似也没啥兴致就对了。
      然后引出了个叫”洪堡”的人,那个人比较牛X,在各个领域都有涉略,而且曾经跑去南美洲探险,回来后采集了N多植物样本,发现了600个新品种,根据测量的数据重新绘制了南美洲地图,还研究了磁场跟两级的关系,气压海拔对植物的影响等等等等。后面有一些通过这个人的例子得出的一些想法
      
      1.作者有讲到现在的那些景点已经被既定了哪些有价值哪些没价值,然后就会造成一种很糟的影响就是:大家得配合这种权威,比如XX景点是三星,XX景点是一星,“XXX是西班牙最美的修道院”云云,通常导游也不会真的在乎游客对这个景点是兴致勃勃还是索然无味。然后他就讲到洪堡就没这种威慑,因为他去的地儿就是没人去过的,所以没有既定的价值观,所以他可以完全凭自己的喜好去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东东,比如植物、苍蝇、青苔?
      作者有设想如果来之前没看什么旅游指南就那么来了自己会对哪些东西感兴趣,比如“西班牙饮食多肉少菜,普通百姓名字非常之长,还有这里的男人长着小脚“。。。。。。
      
      2.旅行的一个危险是,我们还没有积累和具备所需要的接受能力就迫不及待地去观光,而造成时机错误。
      洪堡研究的有个东西貌似是海拔多少多少米以上就没有苍蝇了,还有关于青苔什么的,但他会对这些东西感兴趣是因为他小的时候就已经对这些东西好奇了,他小时候就疑问为什么同类植物不能在所有的地方生长,为什么这个地方有的树另个地方就没有,然后家里也挺鼓励他的,还找了老师指导,这些疑问、好奇让他在旅行的途中目标很明确,并且通过自己的观察研究一度保持兴奋,这就好像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前期都攒了多少个疑问在心里了,到了那个可以让他尽情解密的地方他就HIGH了。但我们大多数,没有对景物产生质疑,因此也少了些刺激和情趣。
      
      3.旅游因表面的地理逻辑扭曲了我们的好奇心
      因为地理位置接近的缘故,我们通常从XX景点转向另一个XX景点,打了个比方,我们呢刚刚在看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看的正感兴趣,按道理我们应该就着这个兴趣再去看同类风格的可能更精妙的XX建筑,但是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我们不可能从西班牙就一下飞去了了意大利(我瞎说的),就近原则我们可能就在看完巴洛克之后就去看洛可可了,因为在一个国家还有可能就在一个区,这不是很坑爹么,你的兴趣根本没有在延续,不过是应接不暇地在转移注意力。
      
      
      
  •      第一次写书评,不懂得如何下笔,索性就回味一次这本有趣的书。
       出发
       对旅行的期待,着实是一件可爱的事情。而德波顿的出发正如他在后文中所提到的,把人们忽视的细节通过转变表达出来。与曾经的旅人为伴,从他们的“表达”中,感受眼前的现实。读者对作者间的理解,也就这样建立了起来。
       动机
       出发也许只是为了避开周遭喧扰的现实,或许我们在前往远方之前,应先关注一下我们已经看到的动机。德波顿为旅人们介绍了一种有趣的旅行模式,在了解的基础上抵达,在旅途中去感受、理解你所经历的,那些细微到时常让你忽略的事物。
       风景
       因景触情,情由景生。相生相惜,在旅途中感悟人生,在壮阔中体验渺小。自然界的广阔能够帮助我们心服口服地接受那些无法理解而又令人苦恼的事情,并接受我们最终将化为尘土这一事实。如果这个世界不公平,或让人无法理解,那么壮阔的景致会提醒我们,世间本来就是如此,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所以,不要因事与愿违而感到惊讶,这个宇宙比你大得多。凡·高的普罗旺斯,那里的柏树,华兹华斯的英格兰湖区,充满了生命的灵动之美。游览中的我们,在认为应该留念的景物前,悠然地用相机记录着,接着继续前行。
       艺术
       没有长篇的理论教你该如何旅行,没有眼花缭乱的图片插叙。作者以自己的方式带读者们去亲历这场感知之旅,可能你在读到最后,才会幡然醒悟,噢,原来旅行还可以如此富有艺术气息,还能如此美妙。我们看到的,或许并不只是我们看到的。
       回归
       人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回归自己早已熟悉的生活方式,一时兴起的改变,很难经历时间的捶打。看完此书我突然明白,原来自己一直不快乐的原因是因为不知如何安静地呆着。
  •      回忆和期待
         我记性不怎么好,但我很喜欢回忆。在那些能够算得上回忆的事情里面,能让我想起来就笑的事情占了多数,当然也有一些不开心的东西。我不怎么自信,但我很喜欢期待,在我所想象的未来里面,美好的事情占了多数,当然也有一些担心的东西。我所回忆的过去是真正的过去吗?我所期待的未来是真正的未来吗?我为什么会那样的回忆,我又为什么会那样的期待?
         我是不是对过去和未来都进行了一些选择和概括?或者说我剪辑了一些片段把它们放在脑子里充当我的回忆和过去?那我是不是把自己给“挟持”了呢?
         为什么?
         我只能用一种美的眼光去欣赏它。
      
       驶入黑暗森林前的最后一个加油站
         在孤独的公路上,夜幕已经降临。天上乌云密布,或许还飘着小雨。在前面不远处,车子即将驶进一片黑暗的森林。在森林的入口处,孤独的伫立着一个加油站,有点灯光,站里的小店里面,三三两两坐着些人。
         在即将面对黑暗的时候,每个人都是那么的无助,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人们之间仿佛一下变得那么和睦。我们的傲慢,我们的偏执早已被这暗夜吞噬,剩下的,只有那可怜巴巴的人性中仅存的求生本能。
         人毕竟是群体动物,在生存时如此,在死亡时亦是如此。
         我们一生中要走过很多黑暗的森林,有时是一个人走,有时是一堆人走。一个人走的时候可能走得快,但是不一定走得远;一堆人走的时候走得慢,但一定会走出这片森林。
  •      艺术与生活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句话深植我的脑海当中,是源自对于艺术的仰视和望尘莫及,想象中的艺术是一尘不染的。旅行是一种离我们很近,但我们却难以把握的艺术,我们在旅行之前,把目的地想象成油画一般美丽,把旅程当做是一种最美好的体验。殊不知,当我们真正踏上那片土地时,接踵而来的麻烦事情,想象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会让我们疑惑,这是油画中的那栋建筑吗?这是小说中写的那些人吗?油画和小说之类属于艺术的范畴,天哪,我们竟然对这个高于生活的艺术产生了质疑!是它欺骗了我们吗?
         或许是的,也或许未必。艺术里面,一张纸、一句话可以表述远超出于它自身空间维度中发生的事情,也远超出于它自身时间维度中所展现的改变。那么艺术是怎么做到的呢?《旅行的艺术》当中作者给出的答案是选择和概况。也就是艺术作品不可能完全照搬我们的现实生活,它虽然取材于生活,但它本身是对生活的高度选择和概括,当然这里面也与作者本身的经历和创作意图有关。作者想把一个地方说成是天堂,那他在画里面一定不会出现恶魔,作者想把一个地方说成是地狱,那画面里也一定不会出现天使。没错,我们被选择了,我们被作者有意“挟持”了!
         那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想没有为什么,世界上的事情只有怎么做的问题。怪就怪每个人拥有不一样的大脑,想不一样的事情。而我们自己呢?经历过也就好了,何必苛求那棵树就非得长得跟画里面一样呢。
         我只能用一种美的眼光去欣赏它。
      
  •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酒吧KTV液晶拼接:one.szprovence.com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酒吧KTV液晶拼接:one.szprovence.com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酒吧KTV液晶拼接:one.szprovence.com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酒吧KTV液晶拼接:one.szprovence.com
  •     什么构成了旅行的本质并完成了旅行意义的实践。也许是对目的地的预期,比如想到Budapest你就能想到一部电影一首歌,比如Hokkaido是一个未完成的约定,比如Semporna是一张明信片。<A Rebours>中的主人公可以靠对London的想象支撑起一场旅行,而并不用真正抵达London。
      
      
      然而,倘若你做足了攻略,走上那片土地,就会发现马尔马拉海比想象中小,卡帕多西亚的热气球比想象中少,巴塞罗那不够热情奔放,雅典不够古典端庄。不过有时候,大概看到Aankomst就是要比看到Arrivals更心潮澎湃,红色的番石榴就是要比淡黄色的好吃吧。
      
      
      的确,作为空城的北京也更像是北平了吧。
  •      生活模仿艺术远甚于艺术模仿生活。---王尔德
      
       旅行已经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事情了。我总是能看见那些即将出发的人们难以掩饰的兴奋和有声有色的叙说,他们的表情让我动容。也许,很多事物最美的时刻就在于尚未开始。当人们身处景点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匆匆忙忙,寻找所谓最美的风景和最佳的拍摄角度,然后以此为背景,将自己囊括进去,以便标记与这个地方的联系。这几乎成为了很多人旅行的实质。我曾经和同事去鸡鸣寺后面的台城上行走,脚下满是细微的、若有若无的小草,城砖经过岁月的磨砺,在高耸的青松和水墨色调的玄武湖的映衬下,泛着冷幽的光,但上面的字迹犹清晰可辨。突然想起了“最是无情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的诗句,只是柳树似乎已经没有了当年的盛景,如今三三两两地在湖畔站成了孤独。如果是在夏天,台城上树荫满地,是读书和静思的好去处。或许就像朱自清说的,在微雨天或月夜里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同事们似乎对眼前的一切不甚感兴趣,这跟他们当初决定来的时候的情绪大相径庭。大部分时间他们都低着头用手机浏览新闻或者偶尔拍几张照片,显得百无聊奈。我从他们的眼睛里读出了无所适从。也许每个人都可以去旅行,但并非所有人都掌握了旅行的艺术。每到一个景点,我都会遥想那些写下千古名篇的诗人或者作家的故事,遐想他们的心情,行走的方向甚至站立的位置,那种穿越时空的遥遥相望让我痴迷。如果你站在文德桥之上,你只是看到了一条谈不上美丽的小河,还是你想到了六朝的兴废、王谢的风流和秦淮的艳迹?在匆忙的生活中,我们走的太快,以至于荒废了自己的灵魂。所谓的精神享受和灵魂洗礼永远只是说说而已。只有那些能在艺术与生活之间自由摇摆的人,才是永远的贵族。
  •     如果说旅行是一种经历,我可以说我每年的旅行经历都很丰富。如果说旅行是一种快乐的体验,我可以说在旅行之后带给你的回忆都是快乐的。不过,这本书不是游记,不是经典景点介绍,不是给景点与艺术品的描绘。他带给你的是心灵与感官的丰富。说起感官,当他在描述你并不熟知的地点,历史,文化,艺术家作品时,你却如身临其境般想象当时当地的场景,就像普罗旺斯的没有一点白点的天空蓝,无限延伸,就像西奈沙漠,戴着头巾的穆斯林一步一个脚印低着头专注自己的脚印,随之脚印一个个又消失,填平于无极,仿佛是低空的烈日下的指令。说起心灵,旅行是一场心灵的体验。你会关注异域存在已久的所有细节,仿佛你是刚刚降临于此的新生儿,吮吸着母乳一般渴望得看着大地,天空,人们,他们走路的姿势,他们涂抹黄油的方式,他们看你的眼神...你会先观察,再比较,随后探究,为什么柏树的树叶如此密密麻麻,为什么马德里的广场中规中矩,为什么荷兰的巷子用尽了一切明亮的色彩,不容许一点灰暗色。此时的心境,此地的风,此地的场景,浑然一体,你属于这里,或sublime或smooth,或感伤或感叹,你更明白了那个深处的你,藏匿于都市龌龊,压抑之下的那个你。
      自然,存在于自然,是完美的鬼斧神工,是公平的恩赐,你怎能错过如此...
  •       早上收到姐的微信,“三月伦敦飞巴黎的机票人民币49元,快去!”
        我热血沸腾:“哪个网站?”
        “去哪儿。”
        “Great!”
        一瞬间,好像已经看到自己站在卢浮宫前,笑容满面,阳光灿烂。
        但是,等一下,我为什么要去巴黎?
        因为你在英国啊,签证多容易,机票只要49,还有你是学生啊,想走就走,最重要的,那是巴黎,是巴黎!日子那么无聊,来一场旅行,还需要理由吗?!
        这是我能想到的所有“理所应当”的理由,而《旅行的艺术》就负责一条一条击溃它。Alain de Botton用最最温柔的方式不着痕迹地质疑旅行、蔑视旅客和打击旅游业。整本书的内在结构与目录上的“出发,旅途,目的地”等完全不符,因此目录显得格外一本正经而虚假。简介必然有“波德莱尔,梵高”等字样,配合“就读剑桥,英伦才子”的头衔,足以诱使每一个文艺青年买下它,就像是开始一场不容置疑的旅行,而后途中,发现始终相随的主题竟是无聊、无知与孤独,心里大叹上当,却寻找着某次谈话的瞬间,状似不经意地提起:“上次我去巴黎……/《旅行的艺术》还算可以看看……”,这一切,终于成全了作者脸上,那份似有若无的笑容。
        旅途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魅力,我们可以对所有不愉快的生活细节视而不见,而专注于异乡所拥有的“全新体验”。但是看看Alain de Botton都记了些?打不到车,找错路,困顿不堪,与伴侣吵架,还有该死的雨天,在他眼里,旅行与日常生活无异,依旧无法躲避这些“重复,不着边际的强调和没有条理的细节”,不过如果因为这样就否定细节,鞭笞旅行,罗斯金一定不同意。这位十九世纪中期的旅行家因为人们如此少地注意到细节而“感到痛苦”,“为现代旅游者的盲目和匆忙感到惋惜”。他得意地宣称,自己曾把两片特别美的天空装进了瓶子里。他笔下的两个天空,让我想起一朵花。某个深夜,我从学校步行回家,雨才停,三两朵花,大概是玫瑰,自路边私家小花园的木栅栏探出来,洒下的路灯光经由花瓣上的雨水反射,整朵花娇艳欲滴,光芒四射,或许是它一生最为璀璨的时刻。我情不自禁走上去,用脸颊轻轻蹭着花瓣,从来没有一刻,那样感谢自己的年轻,光滑的皮肤有着和花瓣类似的质地,可以共享一场秘密而缠绵的相遇。除了旅行,这位罗斯金先生的爱好是在夜校教绘画,他憎恶相机、纪念品和“到此一游”的刻痕,这让人们天真地认为毫不费力就可以拥有美。罗斯金认为,正确的方式只有绘画与写作,当你沉浸其中,才会看到叶脉如何展开,橡树又与枫树如何不同。这种不同,起初由于你的观察,观察日久,一些古老而沉默的秘密逐渐显现。Alain de Botton从湖区逛到普罗旺斯,就是企图向我们揭示华兹华斯与云雀,梵高与柏树之间的秘密。
        无论大多数人是否察觉到,我们像沙漠中的人渴求水一样渴求一场旅行,是为了唤醒自己“据说”那被日常生活扼杀了的感受力。用“据说”二字,是为了表明有人并不赞同。罗斯金把“这片湖很美”类似的表述归结于懒惰,而不是缺乏能力。我们不应当仅仅停留在“这片湖很美”的感觉上,我们应该更加积极问自己,“究竟美在哪里”,除了“大”这个形容词,还有什么词可以用?或许有人会说,这样太累了,还有什么乐趣。但你也不能否认,对有些人来说,乐趣恰恰就在于观察、思考和探索,就像“未知”让有些人恐惧,却让另一些人兴奋。读着两百多年前一个29岁德国人的南美旅行经历,我不禁怀疑,事实的真相大概是绝大部分人从未有过好奇心。不过Alain de Botton此时又显得宽容,他说自己对马德里感到索然无味,大概是因为“一切都已经知晓,所有的事物都已经测量好,大广场北侧长约101.52米,”景区被分成三星四星五星,食物分成“当地的”和“外来的”,历史的“先来后到”让我们丧失了洪堡那样“自如地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的机会。为了使得旅行更有趣味,我们得有自己的评价体系。如此说来,此次圣诞的伦敦之行,穷奢极欲的Harrods百货里看到了成群结对的阿拉伯妇女,此发现当为五星,夜色中临时搭建的莎士比亚广场乐园,旋转木马和套圈游戏像极了家乡小镇,也可以有三星,大英博物馆的解说器坏了三次,为了换它,上上下下跑到腿酸,本想一星都不给,但是想到那复原的启蒙时期国王图书馆,还是决定给一星。
        这样的评级无疑是草率的,不过这意外显示出独自旅行的优点。旅伴和日常生活里围绕着我们的人群并无差别,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不得不使自己看上去更正常,我们的好奇心在他人眼中通常显得可笑,最终影响了自己求知的胃口。尼采在此处的出场毫无意外,Alain de Botton让我们尽情重估一切价值。既然可以给大英博物馆一星,那么花大笔墨诉说对机场、加油站和旅店的爱,却对普罗旺斯的薰衣草视而不见,就没什么不可以。作者说住在伦敦时,若在家不开心,会开车去希斯罗机场待上一阵,无独有偶,我曾经看到过微博上一个朋友说自己身为“最没归属感的人”,竟觉得机场是个最有归属感的地方,每个人亲切得很,像认识很久,可以交心,但彼此又互不属于,说走就走。在我眼里,这种叫做“疏离”(alienation)的东西,比孤独还要丰富。感谢Alain de Botton给我介绍了Edward Hopper,用kindle看图几乎是一种折磨,但即便如此,书里每幅Edward的图我还是一看再看,那些出现在列车车厢、路边旅馆和街边零售店里的男男女女,身上好像藏着最为惊人的秘密,却又面无表情,懒得理你。我注视着他们,自己的秘密却被当场揭穿,“承认吧,你热爱孤独”。
        一本写旅行的书,以一个男人半夜在室内的游荡作为终结,显得意味深长。这个被命名为“室内旅行”的尝试,没有奇观,没有远方,没有伴侣,甚至没有光,在一片蒙昧中,“我”以外的每个对象,都值得询问、触摸和感受,反过来,它们也以相同的方式抵达我。Alain de Botton铺陈的一个又一个故事中,感受力培养了艺术而好奇心催生了科学,它们与旅行相关,但最终无关。
  •     
      
      
       『对旅行的艺术的研究可能在一定意义上(也许是微不足道的)帮助人们理解希腊哲人所谓的”自由理性支配的积极生活所带来的幸福“或人类昌盛。』
      
       『如果我们对这个时代或精英的价值感到痛心,那么思及地球生命的丰富多彩,或许会让我们感到释然,让我们记住,这个世界除了大人物的事业,还有在原野,鸣叫的草地鹨』
      
       『 独自旅行似乎有一个优点。我们对世界的看法通常在极大程度上受到我们周围人们的影响,我们调和自己的求知欲去满足别人的期待。他们或许已认定我们是怎样的人,因此我们不得不有意识地隐藏自己身上的某些东西。』
      
  •     现在的年轻人多比原来会享受生活,也更加热衷于旅游,但是旅游真的就是“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了景点拍照”么,或许从这本书里我们可以得到不一样的关于旅游的理解!
      
      这部书就像一场完美的旅程,教我们如何好奇、思考和观察,让我们重新对生命充满热情。
      
      旅行是什么,德波顿并不想急于提供答案,旅行为什么,德波顿似乎也不热心去考求。但释卷之后,相信每个读者都会得到一种答案——这答案,既是思辩的,也是感性的,既酣畅淋漓,又难以言说,因为,它更像是一种情绪 ,令人沉醉而不自知翻开这本书,你踏上的将是一次异乎寻常的阅读旅程。
  •      初夏,托空中管制的福,我和朋友在凌晨一点走出机场,轻松搭上出租车。旅馆的前台小姐忍不住哈欠,为这一天最迟入住的两位房客登记信息。
       我们同样为困意所袭,但在躺倒前,我不忘铺上自带的床单枕巾,坚信这将换来一夜好眠。果然,睡眠像温柔的泉水将意识泡软,对未知旅程的兴奋也暂时封存。
       这是一座北方沿海城市,是我曾经居住过的城市。然而我对此行的期待,却不亚于初来乍到的同行伙伴。在出发前一夜,照例失眠的我,想象现在的自己行走于熟悉的街道,往事翻上心头,唏嘘不已。我要把私人的心声,分享给我重要的朋友,用平淡细腻的叙述,得出愈合的结论。啊!一次美妙的心灵探索之旅。
       我自然成为朋友的向导,似样地讲解当地风土人情,其实多是照搬行前查阅的网络资料。朋友抱着度假散心的态度,不求甚解,跟着我走错方向兜圈子也无察觉。至于我的心事,在每一日关于某个话题的热烈讨论和舟车劳顿后的懒得开口切换间,在整座城市全力开凿地铁通道的恼人噪声和滚滚尘灰中,变得无足轻重。
       亲临实境的旅行就是这样消磨掉旅人们的憧憬,多少诗意最终落入不断赶路、找路、迷路和问路的尴尬。当机场广播一再响起无甚歉意的“我们抱歉地通知您”,我们开始怀疑自己远行的决定,毕竟同样的时间,躺在家里沙发上看书要舒服多了。德埃桑迪思(于思曼小说《逆流》的主人公,一个“衰朽厌世的贵族”)放弃英伦之行,因为“既然一个人能坐在椅子上优哉游哉捧书漫游,又何苦要真的出行......如果真到了伦敦,除了新的失望,还能期待什么?”听来不无道理。
       阿兰•德波顿对此也有共鸣,当他受宣传画册的启发决意前往巴巴多斯一游,发现旅途中的琐屑之事远超过人们出发前的想象。他认为“我们所想见到的总是在我们所能见到的现实场景中变得平庸和黯淡,因为我们焦虑将来而不能专注于现在,而且我们对美的欣赏还受制于复杂的物质需要和心理欲求。”
       尽管有这些干扰,德波顿并未放弃成为一名亲力亲为的旅行者。他建议“承认实地的旅行和期待中的旅行之间的基本‘差异’。这样才会更接近真实,也更有益。”虽然没能实现期待中的“唯美一刻”,但成长的事实何不愈合我少年时离家求学所历经的孤独惶惑。这趟不言明的回溯之旅,更接近我性情的实际写照,而不是偶像剧场景。
       我从来不是一个“说走就走”的旅行者,那种无目的的游逛对我来说太奢侈了。也许我热衷出行的原因在别人看来是无目的的,更像古希腊哲人提倡的“由理性支配的积极生活所带来的幸福”一样费解。但我当真希望藉由每一次旅行“升华生命”,尼采提出这个术语,并给出具体的建议:通过历史了解我们的社会和身份认同如何形成,从而得到一份延续性和归属感。
       六月的北京,我看见天安门广场上的安检人员,对每一个进出的“可疑者”伸出手,要求对方出示身份证件、打开随身包裹,我心里不再有历史恢弘的画面呈现,只感觉再多待一分钟都是可耻的。我转身,想从地下通道过马路,把守通道的警卫军阻挡住我。我只好回到地铁站,把背包放上安检传送带,回酒店休息。
       北京之旅也有惊喜,譬如在北影看见贾樟柯。世界上所有幸福的事中,大概有一件就是发现你喜欢的导演真人和上镜长的一样。当活动行进到观众提问环节,我总是很羡慕那些站起来就有问题的人,因为我需要更多的时间消化新讯息。几个月后,我想到一个问题:导演,在所有对你作品的批判声中,你认为有哪些是可取的?
       我对每一次旅行给予我的新讯息,同样需要很多时间才能消化。《旅行的艺术》帮助缩短了这一提炼过程,许多难以名状的感想被作者看似不费力地清楚罗列,再不甘也只能吞忍。只是德波顿不会为来自读者的献媚买单,在另一本书中,他在序言里写到,我们在发现自己并非如此孤立的同时也要付点代价:我们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般与众不同。
      
  •   谢谢鼓励
  •   写的挺好~
  •   爱这本书!太喜欢你了
  •   大爱这本书!也爱小柯!哈哈!
  •   can't agree more.
  •   其实还应该提一句我从这本书真学到了不少东西,尤其认识了拉斯金。
  •   楼主的文字总是这样精准,让人觉得点开这样的链接是有意义的,在屏幕前度过这样的时间是新鲜和舒服的……
  •   以下写给自己:
    文中所涉及的人物(艺术家和科学家),经查大多处于19世纪,或者18世纪末20世纪初,即为工业革命初成,维多利亚时代,亦即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但并无爆发两次大战之时;
    所以阿兰德伯顿的意识形态基本是“传统现代”的,比如他对波德莱尔的分析就远没有分析福楼拜那么深入和有趣,前者更像是随便找篇靠谱的经典波德莱尔研究的陈词滥调,分析后者则用了晚期现代挑战国家认同的视角,所以显得“超常”。或许也是这种不自觉地站在晚期现代叙述现代的立场,使得他的审美其实是分裂的,但自己似乎并无察觉(至少书中没有体现)。一方面借罗斯金对大众旅行和摄影技术的批判来展示自己对绘画与写作的热爱,而批判技术使得人们以为自己可以轻易拥有美,但是转过身,他用完全后现代的口吻歌颂技术,歌颂飞机(《机场小旅行》),也就是说技术本身已经变成美了。不过这本来就是一本畅销书,以学术作品的立场要求它,是苛求。
  •   这两天在文献回顾,感觉既然我把背包旅行定义为现代旅行理念的捍卫者,必须还是要从现代旅游历史看起,这样一来,就是晚于19世纪,早20世纪,德波顿笔下的人,是“纯旅游”的先驱,难怪被视为“理想型”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