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于威尼斯

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德]托马斯·曼,Thomas Mann  页数:184  字数:89000  译者:钱鸿嘉,刘德中  
Tag标签:无  

前言

  二十世纪初,德国文学界出现了一颗光灿夺目的巨星,它华光熠熠地照亮了欧洲整个文坛,赢得了世界各国千百万读者,这就是一九二九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托马斯·曼。  托马斯·曼于一八七五年六月六日生于德国北部吕贝克城的一个富商家庭,父亲托马斯·约翰·亨利希·曼(1840-1890)是经营谷物的巨商,后任参议及副市长;母亲尤莉亚·曼(1851-1923)生于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出身富贵,有葡萄牙血统。父亲严肃、冷静,富于理智,而母亲则热情奔放,爱好艺术。他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和两个妹妹。哥哥亨利希·曼以后也是一位举世闻名的大作家。一八九〇年十月,父亲去世,商行倒闭,全家遂于一八九二年迁至慕尼黑定居。翌年,他在文科中学毕业,后即在一家火灾保险公司当见习生。托马斯·曼早年即爱好文学艺术,博览群书;学习期间,他曾用保尔·托马斯的笔名在《春风》及《社会》杂志上发表诗歌与论文,但并不为人注目。在保险公司当见习生时,他仿效法国作家布尔热和莫泊桑的风格写了一篇以女演员和大学生的恋爱为题材的故事,这就是一八九四年十月在《社会》杂志发表的中篇小说《堕落》。  一八九五年,他离开保险公司,在慕尼黑高等学校学习,当一名旁听生。他不但旁听了艺术史和文学史等课程,而且对经济学也甚感兴趣。与此同时,他为哥哥亨利希·曼主编的《二十世纪德意志艺术与福利之页》审稿,并撰写书评。

内容概要

托马斯·曼是20世纪德国文坛最耀眼的巨星,他的作品具有广泛的世界影响;他于192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本书采撷了作者两篇精彩的中篇小说,读者从中可领略到这位大文豪的创作特点。    居首之篇《死于威尼斯》属“艺术家小说”,充满诗情画意,文字优美,是作者本人的得意之作,也得到评论界的大力推崇,1971年由英国和意大利合作搬上银幕,影响深远。《特里斯坦》是作者的成熟之作,以一座疗养院为背景,通过对作家史平奈尔和一位温柔美丽的富商太太之间的暖昧关系的描写,反映德国当时上层社会的病态生活。

作者简介

  托马斯·曼(Thomas Mann),是20世纪德国文坛最耀眼的巨星,他的作品具有广泛的世界影响;他于192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托马斯·曼于一八七五年六月六日生于德国北部吕贝克城的一个富商家庭,父亲托马斯·约翰·亨利希·曼(1840-1890)是经营谷物的巨商,后任参议及副市长;母亲尤莉亚·曼(1851-1923)生于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出身富贵,有葡萄牙血统。父亲严肃、冷静,富于理智,而母亲则热情奔放,爱好艺术。他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和两个妹妹。哥哥亨利希·曼以后也是一位举世闻名的大作家。一八九〇年十月,父亲去世,商行倒闭,全家遂于一八九二年迁至慕尼黑定居。翌年,他在文科中学毕业,后即在一家火灾保险公司当见习生。托马斯·曼早年即爱好文学艺术,博览群书;学习期间,他曾用保尔·托马斯的笔名在《春风》及《社会》杂志上发表诗歌与论文,但并不为人注目。在保险公司当见习生时,他仿效法国作家布尔热和莫泊桑的风格写了一篇以女演员和大学生的恋爱为题材的故事,这就是一八九四年十月在《社会》杂志发表的中篇小说《堕落》。  一八九五年,他离开保险公司,在慕尼黑高等学校学习,当一名旁听生。他不但旁听了艺术史和文学史等课程,而且对经济学也甚感兴趣。与此同时,他为哥哥亨利希·曼主编的《二十世纪德意志艺术与福利之页》审稿,并撰写书评。

书籍目录

译本序死于威尼斯特里斯坦

章节摘录

  时光已是五月上旬,在几星期湿冷的天气之后,一个似是而非的仲夏来临了。虽然英国花园里的树叶才出现一片嫩绿,可是已像八月般的闷热,市郊一带熙熙攘攘,挤满了车辆和行人。但通往奥迈斯特的一些道路却比较幽静,阿申巴赫就在那儿徜徉,眺望一会以热闹出名的餐厅公园的景色。公园周围停着一些出租马车和华丽的私人马车。他从公园外围取道回家,穿过了落日余辉掩映着的田野。当他走到北郊墓园时,他累了,这时在弗林公路上空又出现暴风雨的征兆,于是他等着电车,让电车直接带他回城。  想不到他在车站和车站附近没有看到什么人。不论在铺过地面的翁格勒街还是弗林公路上,都看不到一辆车子。在翁格勒街,电车轨道孤寂地、亮油油地一直向施瓦平地区伸展。在石匠铺子的围篱后边,也没有一个影子在晃动。石匠铺子里陈设着各种各样待卖的十字架、神位牌、纪念碑之类,宛如另一个不埋葬尸体的坟场。对面是拜占庭式结构的殡仪馆,它在夕阳中默默地闪着微弱的光辉。建筑物的正面,装饰着希腊式十字架和模仿埃及古代书法的浅色图案,上面镂刻着对称地排列的几行金字,内容均和来世有关,例如“,彼等均已进入天府”,或者是“愿永恒之光普照亡灵”。候车的阿申巴赫专心默读、欣赏这些字迹有好几分钟,让自己整个心灵沉浸在对它们神秘意义的探索之中。正在这时,他瞥见护守在阶梯口两只圣兽上面的门廊里站着一个人,他顿时清醒过来。这个人的外表颇不平常,把他的思路完全带到另一个方向。  这个人究竟是穿过青铜门从厅堂里出来,还是从外边悄悄地溜到这上面,谁也说不准。阿申巴赫对这个问题不加深思,就倾向于第一个假设。他中等身材,瘦骨嶙峋的,没有胡子,鼻子塌得十分显眼。他是那种红发系的人,皮肤呈奶油色,长着雀斑。他显然不是巴伐利亚人,因为他头上戴着一顶边缘宽阔而平直的草帽,至少从外表看去是一个远方来客,带几分异国情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死于威尼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送朋友的,封面很漂亮
  •   小说中的那个大叔, 一直没有突破自己,虚无缥缈的内心世界
  •   作者和译者都值得期待的
  •   死于威尼斯和LOLITA都是在写禁忌之恋,都像是一个人的内心独白,但如果论描述的深入程度,我还是喜欢后者,LOLITA更能够挖掘人们思想中曾经思考过,哪怕是一瞬间,但却从不表达出来的东西,而死于威尼斯更像是LOLITA的简易读本.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