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路中国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美] 彼得·海斯勒  页数:426  译者:李雪顺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我叫彼得·海斯勒,是《纽约客》驻北京记者。这本书讲述了我驾车漫游中国大陆的经历。
  2001年夏天,我考取了中国驾照,在此后的七年中,我驾车漫游于中国的乡村与城市。这七年也
正是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期,单在北京一地,每天申领驾照的新人就有一千多,其中有好几年,乘用车销售额的年增长率超过了百分之五十。仅仅两年多的时间,中国政府在乡村所铺设的  公路里程数,就超过了此前半个世纪的总量。
  《寻路中国》一书有几条不同的线索。它首先叙述了我由东海之滨沿着长城一路向西,横跨中国北
方的万里行程;另一条线索集中讲述了一个因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而发生巨变的乡村,在这里,我特写了一个农民家庭由农而商的变化经历;最后,则是中国东南部一个工业小镇的城市生活场景。书中所描述的这种由农而工而商、乡村变身城市的发展,正是1978年改革以来中国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
  《寻路中国》是我的中国... (展开全部)
我叫彼得·海斯勒,是《纽约客》驻北京记者。这本书讲述了我驾车漫游中国大陆的经历。
  2001年夏天,我考取了中国驾照,在此后的七年中,我驾车漫游于中国的乡村与城市。这七年也
正是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期,单在北京一地,每天申领驾照的新人就有一千多,其中有好几年,乘用车销售额的年增长率超过了百分之五十。仅仅两年多的时间,中国政府在乡村所铺设的公路里程数,就超过了此前半个世纪的总量。
  《寻路中国》一书有几条不同的线索。它首先叙述了我由东海之滨沿着长城一路向西,横跨中国北
方的万里行程;另一条线索集中讲述了一个因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而发生巨变的乡村,在这里,我特写了一个农民家庭由农而商的变化经历;最后,则是中国东南部一个工业小镇的城市生活场景。书中所描述的这种由农而工而商、乡村变身城市的发展,正是1978年改革以来中国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
  《寻路中国》是我的中国纪实三部曲之尾曲。它探讨经济,追踪发展的源头,探究个人对变革的应
对。如前两本书那样,它研究中国的核心议题,但并不通过解读著名的政治或文化人物来实现这个目的,也不做宏观的大而无当的分析。它相信通过叙述普通中国人的经历来展现中国变革的实质。我经常在一地连续呆上数月、甚至数年,跟踪变化。我不会仅仅听主人公自己讲述,我会睁大眼睛,看着他们的故事在我面前一点点
展开。
  这三本书横跨了我的中国十年,从1996至2007。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处于世纪之交的十年
是中国历史上最关键的时期之一。正是在这十年中,中国经济实现了腾飞,中国对外部世界的影响力开始增大。更重要的是,这是邓小平去世后的第一个十年。在这十年中,中国历史的面貌开始变化,大规模的政治事件与强力领袖开始从中退却。相反,中国巨变的推动者变成了普通人——走向城市的农民、边学边干的企业家,
他们的能量与决心是过去这十年中的决定因素。从《江城》到《甲骨文》再到《寻路中国》,我所讲述的都是他们的故事。

作者简介

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中文名何伟,曾任《纽约客》驻北京记者,以及《国家地理》杂志等媒体的撰稿人。
  他成长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哥伦比亚市,在普林斯顿主修英文和写作,并取得牛津大学英语文学硕士学位。海斯勒曾自助旅游欧洲三十国,毕业后更从布拉格出发,由水陆两路横越俄国、中国到泰国,跑完半个地球,也由此开启了他的旅游文学写作之路。
  海斯勒散见于各大杂志的旅游文学作品,数度获得美国最佳旅游写作奖。他的中国纪实三部曲中,《江城》一经推出即获得“奇里雅玛环太平洋图书奖”,《甲骨文》则荣获《时代周刊》年度最佳亚洲图书等殊荣。海斯勒本人亦被《华尔街日报》赞为“关注现代中国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

书籍目录

第一部城墙
第二部村庄
第三部工厂
致谢
资料来源
译后记

章节摘录

接下来的环节是驾驶技术训练,学员们要在障碍车道上练习急转弯,学着将车辆停驻在标线的二十五厘米范围内。最具挑战性的驾驶技术科目是“单边桥”行驶。所谓单边桥,就是一条长长的水泥做成的凸起路段,略超过轮胎宽度。学员们的目标,就是把车调整好位置,对准单边桥径直驶而过,并且不让桥上的两个轮胎掉落下来。学员们先练习左侧轮胎,接着换成右侧,如果有一个轮胎滑落下来,就算考试失败。学员们告诉我,道路训练的十天时间里,他们多数时候是在练习单边桥驾驶。我问唐教练,为什么单边桥那么重要。“因为很难,”他这样回答我。这就是中国的驾校课程里隐含的哲学命题:如果某样东西从技术的角度看起来特别有难度,那么它必定就是有用的。可是,这类极具挑战性的技能却是因地、因教练不同而不同的。除了五十八小时这一点,没有太多其他的客观标准,驾校一会儿强调单边桥行驶,一会儿又想出别的什么障碍行驶技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驾校教练跟过去那些教人养生之道的武术教练十分相像。时代已经不同了——学生们不必到山顶的寺庙里,每天对着树干拍打数千次,相反,他们参加公安驾校为期两周的驾驶课程学习,学着把桑塔纳轿车稳稳当当地开上单边桥。上路训练十来天后,丽水驾校的课程学习就快要结束了。在他们学习的最后一天,也就是考试的前一天,我跟着一个学习小组上路了。教练坐在副驾驶座上,学员们在一条两车道的山区道路上轮流驾驶一辆桑塔纳轿车,完成一系列的固定动作。从一挡依次换到五挡,然后从五挡依次换回一挡;把车辆停驻在离标线二十五厘米的范围内。之后,学员们要练习原地掉头,在模拟的交通指示灯前停车。学习用的车道有三公里长,十天的训练过程中,这个长度没有丝毫变化。没有交叉路口,路上的车也很少。车辆驶入车道的时候,学员们按照规定鸣笛,转弯的时候同样如此。一路上不管遇到什么小轿车、农用车、驴拉板车——他们都要鸣笛。哪怕只遇到一个行人,他们也要鸣笛。

后记

从2001年到2010年的十年时间,美国青年作家何伟(Peter Hessler)先后写作了三本关于中国的著作,分别是《江城》(2001)、《甲骨文》(2006)和《寻路中国》(2010)。《江城》以作者于1996年至1998年在长江和乌江交汇处的涪陵一所大学任教时的经历为主线,反映了改革开放政策在中国内陆城市的人们身上所产生的变化与希冀;《甲骨文》通过对人们既熟悉又陌生的甲骨文的命运的描述,力图揭示中国文化的内涵和实质;《寻路中国》则致力于反映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脉络。这三本书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刻画中国社会的人文、历史与经济,构成了作者的“中国三部曲”,奠定了作者在西方社会独一无二的以写真实中国见长的卓著地位,同时也让他赢得了相当多的中国“粉丝”读者。《江城》发表已有十年之久,迄今仍旧热销海外,而且被翻译成了多种文字出版,在其中一个版本的封面上,曾经出现过一行文字:“如果只读一本关于中国的书,就选这本吧。”但这本书目前只在台湾出版了繁体中文版,逗得许多只能通过阅读中文来跟何伟沟通的“河粉”心痒不已。而在《寻路中国》的英文版出版仅仅一个多月之后,何伟便通过电子邮件告诉我,上海译文出版社已经拿到了该书的简体中文出版权。这一方面估计是因为“经济发展”这个话题非常符合中国的时代主题,另一方面也足见上海译文出版社所具备的专业眼光和敏锐嗅觉。

媒体关注与评论

“太棒了!彼得•海斯勒的《寻路中国》,是我读过的描述当代中国日常生活最好的一本书……彼得在中国待了很久,作为《纽约客》的记者,他通过驾车环游的方式捕捉现代中国。”  ——托尼惠勒(Lonely Planet创始人)“毫无疑问,彼得•海斯勒是关注现代中国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他对当代中国的描写,极富人性。”  ——《华尔街日报》“何伟的笔下是真中国,是连一些生活在中国的青年人都不知道或拒绝认识的中国。”  ——《南方人物周刊》

编辑推荐

《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美国亚马逊书店中国旅行类图书第一名。追寻现代中国,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纽约时报》、《经济学人》、《纽约客》、《时代周刊》、《华尔街日报》、《国家地理》、《华盛顿邮报》联合推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寻路中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5条)

 
 

  •   非常精彩的作品。无愧于当选2011年度各大书榜十大好书之一。
    千万别被书名和封皮迷惑,以为一本自驾游指南。它描述的,是何伟(彼得.海斯勒,《纽约客》驻北京记者)1996-2007年十年间亲历的中国变化,分三条不同的线索——城墙:叙述了何伟由东海之滨沿长城西行,跨越中国北方的万里行程;村庄:以一个农民家庭为特写,讲述了三岔这个因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而发生巨变的乡村;工厂:描述了浙江丽水一个工业小镇的城市生活场景。
    “它探讨经济,追踪发展的源头,探究个人对变革的应对。它研究中国的核心议题,但并不通过解读著名的政治或文化人物来实现这个目的,也不做宏观的大而无当的分析。它相信通过描述普通中国人的经历来展现中国变革的实质。我经常在一地连续呆上数月、甚至数年,跟踪变化。我不会仅仅听主人公自己讲述,我会睁大眼睛,看着他们的故事在我面前一点点展开。”
    最令我赞叹的,是作者敏锐的洞察力、立意的精巧和文字表达的生动、幽默。他不做大而无当的评判和议论,而致力于将种种琐碎的细节生动呈现,那些场景,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身边,当读到的时候,既会心微笑,略思量,既感动,又不能不感到一种怅然,比如,他谈汽车喇叭声传导驾驶员的本能反应,描述魏子淇家里的布局,大篷车演出团的表演,胸罩调节环制造厂工人宿舍墙壁上的格言警局。一段或者两段,就是一个细节或是场景特写,任何一个细节和场景,都具有可以铺陈为一个宏大议题的厚度。因此,全书的内容异常丰富。
    偶尔,他会做一些比较,表达一些我深以为然的观点。“我在中国居住的时间越久,就越担心人们对快速变化所做出的反应。......我对他们愿意努力工作,愿意适应变化怀着一种深深的崇敬。但是,如果这个过程来得太快,是要付出代价的。通常,这些问题都非常微妙——作为外人,很难真切的感受到这一点。......根据我的所见所闻,这个国家最大的焦虑却是极度个体的,极度内在化的。很多人都在探究,他们渴望某种宗教的或者哲学的真理,他们愿意跟他人建立起一种有意义的纽带和联系。在把过去的经验应用到现代的挑战方面,他们遇到了麻烦。......”
    令人感慨的是,一名外国记者,他在中国的十年,写出《江城》、《甲骨文》、《寻路中国》三本极有分量的中国纪实三部曲,其作品远比大部分著名作家“基层”得多,可读性高得多,内容厚重得多得多。
  •   《寻路中国》是美国《纽约客》驻北京记者彼得•海斯勒中国纪实三部曲的第三部,前两部《江城》(2001)和《甲骨文》(2006)都没有在国内出版,据说在海外销量很好,帮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和认识改革开放中的中国,作者本人也被《华尔街日报》赞为“关注现代中国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所幸作者的第三部作品《寻路中国》在英文版出版一个月之后,就由上海译文出版社拿到简体中文版的出版权,经由作者在重庆涪陵支教时的前同事李雪顺的辛苦努力,最终得以翻译并呈现在国内读者的面前。
    为了更好的阅读这本由老外描写中国近十年巨变的书,我事先到网上找了一篇《纽约客的采写规范》,是《读库》主编张立宪邀请《纽约客》另外一名驻华记者欧逸文在北京开的一个小型讲座后整理的文字稿,得以了解国外一流媒体在新闻采访和写作方面的规范严谨,文中提到记者为了完成一篇文稿的采写任务会跟踪采访历时半年甚至更久;交稿之后《纽约客》总部会有一个专门的部门负责审核文稿的真实性,会远隔重洋打电话给被采访对象,就几个月前接受采访时说过的一句话进行核实,严谨细致如斯。由此也对本书充满了期待。
    《寻路中国》共分三个章节,也是三条不同的线索,讲述的是作者驾车漫游中国大陆的经历,也见证了近十年来中国城乡从汽车社会的形成到迅猛发展的日新月异的变化。
    第一部“城墙”,描写的是作者在2001年夏天取得中国的驾照之后,租车从北京出发,沿着古老的长城漫游中国大西北,一路的所见所思。这其中,有算命的风水先生,有外出打工的年轻女子,有过路的卡车司机,有留守家乡的孩童和老人,也有遍布大西北各色各样的极富中国特色的大型宣传标语,还有作为一个外国人在中国独自驾车行动遇到的种种不便。长城,在中国辽阔的版图上只是一个一个的地理符号,而作者沿着城墙,看到了贫瘠的土地,看到了天高皇帝远的无奈,也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封面那张图片,一个塑料做的警察假人,站立在一条空空荡荡的延绵向未知远方的国道或者是省道的路肩上,估计连它也预见不到未来几年这条马路上车水马龙的繁忙景象吧,就像已经在中国生活了十年的作者,对中国发生的变化也是常见常新的。而这,也许正是一个老外眼中最真实的中国。
    第二部“村庄”,讲述的是2002年,作者在首都北京市郊一个叫三岔的小村落,租下一个农家四合院,写作之余,与当地的村民同吃同住,朝夕相处所发生的那些感人的故事。作者的出发点是要找一个能抬头看到长城,“人们依旧在耕田种地,生活节奏与农田时令合拍的”的地方过一种隐居式的作家生活。而三岔,正是这样一个地方,那里离北京不过一两个小时的车程,交通便利,但是很多村民一辈子都没有去过那个近在咫尺的首都,在汽车社会形成之前,也少有城里人自驾来乡村游玩。房东魏子淇是个很有想法的农村人,他高中毕业后外出务工,做过生产纸板箱的流水线工人,干过保安,在城里打拼了9年,看不到任何前途和出路之后,他最终选择回归乡村,承包果园,过上一个庄稼人应有的生活。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大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热潮的兴起,他开始捕捉商机,勇敢的迈出了经商的第一步,在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失败之后,开始探索农家乐的发展,改造了自家的院落和停车场,吸引更多的城里人开着车子来乡村过几天真正的农家生活。随着事业的发展壮大,他入了党,也参与过乡村换届时的政治斗争,当然这一切都是为了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利益。作者住在三岔的那几年,和一家人共同生活着,也看着魏子淇的儿子魏嘉上幼儿园,上小学,生病,治疗,得以近距离观察中国和美国在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观点碰撞和差异。这本书,描写普通乡村人家的日常生活场景,比如农人一年一度的家族扫墓、宗族间的争斗、农忙收获时节的乡间劳作,宗教信仰、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和挣扎、乡村的政治斗争和选战等等,和梁鸿笔下的《中国在梁庄》很像,都是现今中国的缩影和真实写照,但是作者作为一个来自国外的旁观者,立场更加中立,只是用一支记者的笔写下他的所思所见,也更为沉静。这也许正是这本《寻路中国》的动人之处吧。特别是看到小魏嘉生病的时候,作者多次与远在美国的朋友就病情进行鸿雁往来,跟医生就医疗方案据理力争,而小魏嘉的爸爸魏子淇只是腼腆地站在身后时,突然感觉这个外国人真够哥们,脑子里突然浮出一个人来:抗战时期中国人民的朋友——西行漫记的作者斯诺。同吃同住同劳动,现在的很多领导干部下基层蹲点调研时一再强调的事,这个美国人自愿地就已经干得很好了。看了这个章节,突然想到,有机会去农村当指导员,一年的时间,说不定我也能写出这么一本饱含着深情与人文关怀的作品来呢。
    第三部“工厂”,这次作者把目光从乡村转向城镇,从新农村转向工业经济,从当下转向未来,瞄准了正在经济腾飞的中国沿海,选的点是2005年刚刚开通了金丽温高速公路,跟浙江温州仅一个多小时车程的丽水市。当时丽水市因为金丽温高速的贯通,大量的机会从温州涌入,经济正处于起飞阶段,作者从温州租了一辆车,到了丽水,在路边碰到两个从温州迁过来的小老板正在设计新厂房,于是过去搭讪,此后就持续关注,看到经济发展的背后,中国式的增长的故事。这里面,有两个艰苦创业的小老板高晓萌和王爱国的形象,他们有着温州人的精明和干练,从事过各行各业,最后选择了胸罩肩带调节环这个行业,一个猛子扎了进去,因为他们认为:“只要有女人,就会有顾客”。这里面,有技术人员罗守云的形象,他从内地出来打工,到过沿海各地,从最早的珠三角到长三角,凭着多年积累下来的工作经验,熟练地掌握了一门技术,能让一条早已为国外淘汰的生产线在手底下起死回生,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做梦都想着这个东西(指胸罩肩带调节环)”,从而成为大大小小各类企业老板争抢的香饽饽。这里面有打工妹陶玉凤的形象。这个只有15岁的小姑娘,借用姐姐的身份证,凭着她那个年纪少有的机智和狡黠,成功挤掉其他竞争者,顺利进入胸罩肩带调节环厂取得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并陆陆续续把家里人都带进工厂工作,并成为老板即使搬厂也不忍割舍的熟练工人。围绕在新兴工业区周围的,还有那些流动的脱衣舞大篷车,打一枪就换一个地方,在城市和乡村的边缘苦苦挣扎;有墙上写满励志短语的打工者小龙,为了自己的未来努力拼搏;有画廊从业者美子的故事,她把作画只是作为一种谋生的工具,毫无兴趣也根本没有热情可言,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劳动而非创造。有企业搬迁背后的谈判和心机,以及背后的博弈和平衡。比起我们这些身处这日新月异的时代的读者,作者用一只笔,就能写下made in china背后的种种故事,让人看到中国这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背后,所付出和经历的一切。
    读完了这本《寻路中国》,我又去网上找了何伟的其他作品,由于暂时没有在国内出版发行,只找到电子版的《江城》,是一个老师业余自己翻译并发表在博客上的文章,来不及细看。相信《寻路中国》的出版,能带来更多的从不同视野关注中国发展的好书在国内出版上市。
    (4月14日阅毕)
  •   《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是彼得.海勒斯中国纪实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也是我第一次接触他的书。彼得.海勒斯有一个很中国的中文名字:何伟,作为《纽约客》驻北京的记者,曾经有七年的时间,他驾车漫游于中国的乡村和城市,忠实的记录着所见所闻,最终成就了这本书。
      就像作者自述的一样:“它研究中国的核心议题,但并不通过解读著名的政治或文化人物来实现这个目的,也不做宏观的大而无当的分析。它相信通过叙述普通中国人的经历来展现中国变革的实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经常在一地连续呆上数月、甚至数年,跟踪变化。我不会仅仅听主人公自己讲述,我会睁大眼睛,看着他们的故事在我面前一点点展开。”
      对于中国人的生活,彼得.海勒斯并不仅仅站在记者的旁观角度,在本书的三个部分中,除了第一部分“城墙”,对于一路上所遇到的人来说,彼得.海勒斯只是一个过客,第二部分“村庄”和第三部分“工厂”,这个友好的老外已经融入了他笔下那些人的生活,他与他们同吃同住,宛如一家人。
      对于中国政府官员的腐败,这本书中多有提及,而且毫不隐讳,作为一个记者,彼得.海勒斯的叙事手法直接、简洁又十分精准。对于小平头,他如此描述:“这是持强凌弱者的经典发型”,在中国,大部分官员几乎都留着这一经典发型。对于百姓和政府的关系,他直接写道:“等到人们真正向政府求助时,那通常是走投无路的标志”。上访的人们把自己的故事告诉这个老外记者,虽然他一再解释他的书只能在国外出版,但这些无助的人依然想和人说说他们遭遇的不公正对待,同样感到无助的还有作者自己,“在这个开车路过的城市里,我感觉自己只不过是个开车路过的记者而已,听完了那些悲伤的故事,又从高速公路上离他们而去。”
      然而本书最动人的部分还是那些他长期与之共同生活的人的故事,这些人有北京郊区一个小村子里的一户人家,浙江丽水开发区中一个创业的小老板、一户在此地工厂打工的农民。在本书最后一章《致谢》中,像奥斯卡获奖演员一样,他絮絮叨叨的感谢着每一个对他提供过帮助的人,最后他写道:“我最感激的,是我写及的那些中国人。对于我在路上遇到的那些老乡们——搭车人、外出务工人员、大方的村民们,我没法去感谢他们,但我希望这本书能捕捉到他们身上所具有的精神。”
  •     如果说一两百年前中国在西方人眼里的典型形象是“停滞的帝国”,那么现在大概就趋于另一极端:一个不停快速变化的国度。悖论的是,可能由于生活在其中,或过于热爱速度,中国人自己对这个魔幻现实主义的中国,有时看得还不如外国人清楚。   和他的前两本著作《江城》、《甲骨文》一样,彼得•海斯勒在《寻路中国》中贯彻了他一贯的观察中国的态度:接触最普通的中国人,从他们的变化和视角来体会和理解中国社会的变迁。大概也因此,这个精通汉语的美国记者的中文名字取得极其普通:何伟。他似乎有一种本能的平民取向,在他的中国故事中从来没有出现过什么名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对的,因为只有普通人的变化最能说明中国是否真的改变了,又是什么样的改变。   虽然他自嘲是“蹩脚的期刊记者”,但看来却是一个天生的社会人类学家——他的外国人身份和细腻的内心使他能够批判性地进行体验,敏感地觉察到一种异文化的特别之处,其中有许多是中国人自己太习以为常而不以为意的。中国农村地区将谷物晒在公路上(“用别人的轮胎完成脱粒工作是最简便的方法”)、司机们像赌气和比赛一样惊悚地在各种路段(即便是在弯道和隧道里)相互超车的习惯、“国际宾馆”在多数城镇都有……这些中国人早已习惯的现象,在他笔下都显示出一种异常、神奇和魔幻的色彩,有时让人啼笑皆非,但不能不承认,这确实是那个在不断动荡变化的中国真实的现实场景。在这里,现实就很魔幻。   这倒并不是基于肤浅恶俗的好奇心,也不是为了对浮躁和怪异的现象进行讥讽,他只是说明了一个快速变化的社会中独有的特点:不同时代的观念并存在同一个人身上(一个经商成功的京郊农民,对孩子健康问题的反应,竟是把名字改掉);相互矛盾的现象彼此相邻;在看似没有任何变化的表面下事物却已发生了根本改变;很多事物似是而非,人们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却仿佛这根本天经地义。他不是为了谴责和嘲笑,他只是提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这个动荡和浮躁的变迁过程中,人们常常必须同时过两种以上不同的生活,正如他所言:“有时候,他们似乎是本能地抓住了两个世界里最糟糕的东西:最糟糕的现代生活,最糟糕的传统观念。”于是整个社会展现出一种既快速前进,又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的情景。  原因之一当然是变化太快,新事物在猛烈地推动和催迫着人们,因而出现了大量名实不符的脱节现象。在《江城》中他就意识到“所有一切都并非它看似的那个样子”,以至于他感觉“一切都充满不确定性,总会有踏空的危险”。十年后在《寻路中国》中他对此感受更深:“新发现差不多每天都有。其中最重要的发现,就是中国人普遍具有这种感觉:一切都在快速地变化着,没有几个人敢自夸自己的知识够用,人们随时都会面临新的情况,需要去琢磨透彻。”而一切都快速变化又形成了新的挑战,“总会有新的形势需要琢磨,人们来不及辨明方向。而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就因为他们先做后想。……长远计划没有任何意义:人们的目标就是有钱今天赚,有利今天获。不然,你就只有被下一次变革的浪潮淹没掉。”人们活得很有激情也很辛苦:“你会有种感觉,一群人正跟在后面,紧追不舍。”   这确实是惊心动魄的一幕。一切都快速改变的结果,就是人们受一种强烈本能的驱使,不管怎样先干起来再说。虽然地图不断更新,但总是赶不上建设工程,“有时候,人们建设事物的速度,似乎比画出事物的速度还要快”——这是一个重要隐喻:制度和规则常常滞后于发展中的新事物,而人们也似乎越来越不在乎各种社会规范。于是,虽然公司聘用时任何地域歧视都是违法的,但现实中却公然存在,且时有发生。“打左灯,向右转”并不鲜见,而很多事都要打擦边球,其“最基本的真理就是,事后原谅比事前许可要简单得多”。   正因此,记录现代中国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多年来它那令人敬畏的摧枯拉朽速度已使许多事物和记忆化为尘土,一切瞬息万变,呈现出光怪陆离的景象。很难简单地说这是好是坏——或许是既好又坏。一方面它催迫着人们在急速调整中过一种动荡的生活,并造成了一种蔑视规范的无法无天;但另一方面,它却又显示出无穷的灵活性和惊人的活力。这两面同样令人感到可怕,但却是不同的“可怕”。   伴随着这种急于求成心态(说好听点是“分秒必争”的高效率)和惊人活力的,是一种直截了当的做事方式,它和还未文明化的前现代朴实心理结合在一起,时常体现为一种粗俗的坦率。在中国不同城市,他都很不习惯地体验到行人之间的身体接触:不断被人撞着、推着、挤着,人们甚至毫无歉意;但有时,他作为陌生人又受到毫不迟疑的欢迎。农村的风水先生会在别人的葬礼上乐呵呵地发给你一张带有27种工种的名片、招工时人们也毫无礼貌禁忌,常常极尽直白地随意根据兴致和偏见行事、而打工者也毫不避讳地谈论自己最讨厌的东西。在读这本书时,你能隐隐感觉到,作者实际上喜欢这种粗俗的坦率。  他也喜欢中国人面对压力的那种态度:即便在压力极为沉重的环境下,他们也不会失去常态。一如既往地,他表露出对那种生活的理解和同情,在京郊的三岔村生活的两年里,他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了房东家里的一员。在浙江丽水,在和路边杂技团聊过之后,“我已经慢慢地喜欢上了这个杂技团,怎么也无法再看一次他们的表演”,因为他体味到那粗劣的表演之后令人心酸的生活现实。   在这些地方,他已经不是一个神情冷淡、保持客观的外部观察者(“除了忠实记录外,那些与我无关”),而是一个对这一些有着自身关切的关联者(“那些与我有关”)。他关切那些正在消亡的村庄,想建立和农村的某种联系,也想思考中国的未来。正是这一点,使《寻路中国》不同于同样描述中国变化的鲍大可著《中国西部四十年》,反倒更像是对自己故乡变迁的关注。   同样是驾车穿越全国的记录,本书和比尔•布莱森《失落的大陆:美国小镇之旅》相比,反差也很明显:《寻路中国》尽管也不时显露出不动声色的幽默感,但却并非轻松俏皮的公路旅行散文,相反,其中关于三岔村选举的一段倒比社会学论文更具洞察力。与他本人早先所著的《江城》相比,《寻路中国》则显示出对中国更深刻的理解和更熟练的写作技巧,那时在他看来中国的现实生活还是“一堆无法沟通与理解的纷纭乱象”,而现在他已经是一个举重若轻的新中国通。
  •   开宗明义,现在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在当今改革开放的制度大环境下,中国农民们一方面在适应急剧变化的环境,另一方面也在抓住机遇创造财富向城市生活靠拢。正如作者彼得•海斯勒所言,此书描述的是1978年以来中国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农而工而商,乡村变身城市的发展,但他并没有采用经典的宏观角度,而是微观地跟踪普通中国人的经历来探讨经济,追踪发展的源头,探寻个人对变革的应对。我不得不说,这种踏实的、平视的角度不仅能让读者更加信服,而且能够使我们发现一些惯于忽视的事实。当今中国的现代社会转型,应该说首先是由外部的因素开启的。无论是政策的放宽还是刺激,社会转型的步子主要是政府在主导的。海斯勒驾车所到的包头,之所以在广袤的大草原上能集聚百万人口并且持续增长,主要靠的就是中央政府启动的西部大开发所提供的资金支持 。同样在温州,一旦政府允许农民离开农庄,建起工厂,当地的经济就开始起飞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在中国社会转型中外部因素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农民面对当前的社会转型,更多的是要做出适应。何谓适应?引用作者的话就是“把过去的经验应用到现代的挑战” 。实际上,在这个适应过程中,既产生了冲突,也存在相合的情况。如果从制度层面来谈适应现代化转型的冲突,那么就不得不涉及当前制度设计以及制度实施方面的落后与停滞。文中,作者着重记述了当下土地制度对农民适应现代化的阻碍。在农村,土地实行集体所有制,农民个人不能对他的耕地进行买卖或者抵押,只有村镇一级才拥有此种权力。一方面,在城市化迅速进行的浪潮中,城市凭借着“公共利益”的名义,以人为压低的固定价格从村委会手中掠地,然后再按照市场价格拍卖给出价最高的一方。而这种套利交易,只有镇以上级别的政府才有资格进行。 另一方面,那些进城务工的农民的土地无法进行整合——他们不能出卖这些土地。他们通常把土地借给自己的亲戚或者邻居耕种,而这些人投入的积极性比自己的土地少了很多,以至于地不能尽其用。然而就我所闻,令人欣慰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了土地制度的创新与改革,例如成都模式的把土地产权化,建设土地交易市场,但相关改革是否获得成功,能否在全国推广仍在检验之中。在制度实施方面,则存在着大量政务不透明、潜规则和打擦边球的情况。在作者闲居的三岔村,村支书与北京商人达成了三宗大的土地交易,计划开发旅游项目。然而交易的细节包括地价、投资者、开发计划一直没有公开过。进城务工的农民,也要面临公司的地域歧视。尽管这种做法是违法的,但是极少有人会去主动寻求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权利。等到人们真正向政府求助时,那通常是走投无路的标志。在石帆,作者所见到的多数请愿者都在孤注一掷,因为他们已无退路,无法用更有“人情味”的走关系的方式解决问题。实际上,制度不健全的深层原因还是要往文化上找寻。如果说做出适应要运用“过去的经验”,那么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的,深刻影响农民实践经验的实用主义思维则主导着农民适应社会转型。在农村,与实用主义有关的最典型的例子之一就是农民们对宗教的态度。在甘肃峡口镇,老人们回忆着不复存在的寺庙。无论是生孩子、祈雨还是参加科举考试,人们都要到寺庙中去拜祭,这些宗教场所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然而在文化大革命打到迷信的运动中,它们都被毁坏了。海斯勒总结道,“他们也许具有信奉的欲望,可一旦遭遇来自政府的巨大压力,就没有几个人会继续坚持那没有结果的信仰了。” 在北京北边的三岔村,农妇曹春梅生活的圈子十分狭窄,她与外部世界的联系相对被动。然而一个周末,一群北京来的游客谈佛论道对她产生了吸引力。那是她第一次感觉到,她跟那些来自城市的客人有了一种联系。海斯勒发现,对比西方人宗教信仰的目的,中国人信蜂宗教并不一定是想跟神建立起一种私人联系,而是想借此与邻居和朋友分享与共担。 如果说对待宗教的是非态度勉强算是无害的话,那么与美国19世纪的大发展的相比,这种实用主义态度则相当大地强化了重人治轻法治的封建思维传统。在新型工业区丽水市,最先产生的只有商业这一种元素,包括工厂,建筑材料供应点,手机卡销售商店等。而当美国的新兴城镇刚刚开始成型时,第一批居民往往是商人、银行家和律师。最先修好的永久性建筑物一般是法庭和教堂。在那里,人们还未定居时,报纸已经刊印。而在丽水市的经济开发区,没有任何法律事务所,没有独立的劳工联合会。甚至警察与政府官员也很少见到——“只有在有利可图的场合,他们才会现身。” 中国农民因为经济原因被吸引进入城市,可又因为自身教育不足、以及开发区的领导经验不够而局限于一个纯经济、纯利益的社会。一些农民脱身的小企业家在创业之初缺乏一套完善的体系。工厂没有制定投资计划,没有人在乎法律契约,没有对营销规划做过丝毫的线索分析,老板们仅仅指望送几瓶五粮液和几条中华烟来确定未来的客户。农民工缺乏正规的教育,无法运用法律体系、制度规则,更谈不上对其产生信任,只能运用过去关系社会、熟人社会遗留下来的处事原则来适应现代商业社会。虽然,实用主义这一传统思维在社会转型中并不只会造成矛盾,它也有与现代社会相合的一面。固然,实用主义从个体的利益着手,有利于刺激个人的积极性的良好发挥。毕竟改革开放以来,推动经济发展最主要靠的是个体的动力。温州人的迅速成功,也与他们信奉自身、信奉商业有很大的关系。在经济开发区的农民工们,也渐渐地摆脱了小村子里的群体思维模式,学会了自己拿主意,自己解决问题,不再无条件地服从家族,局限于家族。但是,当今实用主义滥用的势态,已经造成社会各群体愈发严重的短视态度。对农民而言,其参考作用的框架由农村本地有限的资源转变为了城市里极大丰富的产品,然而,这种与外界的联系在方向上却有些迷失,农民变得更加世俗化。几十年政策变化,使得人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自己的生存环境。变幻不定的政策已经使人们产生了机会主义的苗头——“有钱今天赚,有利今天获” 。当下农民们能考虑的首先是物质财富,生活的巨大反差让他们来不及考虑可持续发展与文化教育的积淀。进城务工已经让农民们脱离了他们最亲近的土地,然而打工生活却不能让他们找到新的社群认同——毕竟文化认同不同于创业致富,它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农民漂泊着,还未找到稳定的家园,仍然只能跟随着成功人士们参与一次又一次的投机活动。实际上,这已经造成了农民在转型时期的巨大损失。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中国的出口加工发展模式被迫转型,中小创业者和外来务工人员的资本受损,大小公司纷纷倒台——他们的融资很大一部分来自私人,这些私人投资者充当了抵御金融危机的缓冲器。在如今社会变迁加速的大环境下,如果不能长远地筹划未来,不能稳定住一套有序合理公正的现代价值体系,继续任由实用主义滥用的浪潮席卷中华大地,那么可想而知,我们社会转型的方向极有可能偏移甚至逆转原来的轨道,社会改革的成果亦极有可能遭到挥霍甚至践踏,更不用谈亿计农民的生
  •   一个美国记者,跨越太平洋,跑到中国来,试图通过自己的报道让美国人了解中国。60多年前,这个记者叫斯诺,他去的地方是延安。10年前,这个记者叫彼得·海斯勒,中文名字是何伟,他在中国考了驾照,因此他能够跑得更远,待的时间也更长。更重要的区别在于,斯诺访问的是革命的中心,访问的对象是当时的反对派领袖。何伟去的是三岔村和温州,跟普通的村民住在一起,观察普通的工厂主和工人。如今常驻北京关注政治动向的美国记者也不在少数,在过去十年具有标志性的重大事件中,外媒也从未缺席,相比之下,何伟关注的方向则始终在底层。这符合他成为“写得好”的作家的梦想,只不过是找了一份记者的活儿。
    何伟是个外来的观察者,扎根在底层,天生带有不同文化的思维方式和观察角度,对中国人自己习以为常的现象显得格外敏锐。所谓“只缘身在此山中,不知庐山真面目” 无论是沿着长城脚下驶向西北,还是在浙江高速公路上探访沿路城镇里的工厂,何伟的视角很明确:不追求宏大叙事,以基层为落脚点,在长时间的跟踪观察中,关注普通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变化和适应。因此,他的写作迥异于一般外媒的报道,而像是一个客居中国的外国人拍摄的纪录片。
    他是一个客观冷静的忠实记录者,他的观察详尽而具体,堪称一份日常生活的详细记录。从漫长的长城沿线,到他租住的三岔村,再到金丽温高速公路一带的工业城镇,他看到,在农村地区,农民将谷物晒在公路上任来往车辆碾压,中国司机粗鲁的驾驶风格,驾校里显得僵化的教学内容,工厂周边的流动演出,对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来说都是习以为常的现象。即使是两个农民一个下午就商量好了一栋工厂大楼的装修设计,对中国人来说也不足为奇。他从一开始,就明确关注最底层的普通中国人。
    他住在三岔村村民魏子淇家里,融入了这家人的生活,单是魏子淇家里的摆设他就不吝笔墨:浸泡野猪仔的酒坛、佛教神龛、以美国城市丹佛的天际线为背景的电子钟、尊尼获加威士忌、明代长城上的信号炮和纪念怀柔基础设施建设成就的日历。女人在家里的角色和处境,父亲对孩子身体健康的处理方式,魏子淇在经商过程中的精明能干,都因为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的融洽而得到自然而然的呈现。他对魏子淇参与其中的农村基层选举的观察和记录,更是一次高质量的社会调查。每个相关者的言行和心理活动,以及女人对基层政治生活的态度,悉在笔墨中。
    何伟记录了社会发展外在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快速变化,也注意到了中国人内在的根深蒂固的传统,正是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转型期的杂糅,给人一种时空交错的迷惑。这个国家太大,发展太快,即使是三本书的容量也不可能穷尽方方面面,尽管他只选择了北京的乡村、温州的工厂这两个样本,仍然是一项难得的社会学调查,对我们熟悉得司空见惯的现实进行了提醒。更为难得是,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写作原则——不作大而无当的分析,在对普通人生活变化的观察中试图得出自己的结论并保持谦逊的姿态。
  •   美国人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伟),他一定没有听过“走基层、转文风、改作风”这句拗口的口号,但是他的作品却很奇妙地暗合了这句口号的核心——用真实的语言描写真实的中国百姓。
      近一年以来,许许多多以该“口号”为指导思想的文章被“炮制”出来,出现在各种各样的媒体上,至于质量如何,则不难想象。
      而彼得·海斯勒的中国三部曲——《江城》《甲骨文》《寻路中国》,是他在中国10年左右的光阴酿成的丰硕果实。一个外国人,仅在中国呆了10年,从一句中文也听不懂,到能写出一本本让中国人时而惊诧,时而又会心微笑的书,他凭的是什么?
      他的牛津大学英国文学硕士学位?开头我这么想,也只能这么想。
      但是读完《江城》和《寻路中国》(《甲骨文》大陆尚未出版),我知道这已经是最最不重要的因素了。
      牛津大学肯定可以培养无数个英国文学硕士,但是却不一定能造就多少优秀的作家。
      对文字的热爱,事无巨细的记录,对生活无时无刻的思考,寻根究底的热情,不肯轻易判断和下结论,善良的内心……
      也许还有很多很多,才能造就笔下的好风景,那是彼得·海斯勒眼中的“中国风景”。
      
      《江城》近30万字,记录了海斯勒1996年~1998年在四川涪陵师范专科学校任教时的生活。《寻路中国》也差不多字数,分别由三部分组成——“城墙”“村庄”“工厂”。
      真实的中国什么样?涪陵也许就是个极好的缩影。
      生活在向前飞奔,社会却停留在原地;身体即将走进二十世纪,心灵却慌张地找不到方向——一个无比分裂和焦灼的时代,都怕赶不上趟了,可都不知道究竟该往哪儿走。
      这是一个每天都在变化的国家,从来不缺少创作的素材。
      彼得·海斯勒被这些素材迷住了,涪陵人也被他“迷住”了——两年间“海斯勒的涪陵”发生了很多事,并不都是愉快的——但是当他回到美国,当这些素材变成一本书之后,那个小小的涪陵,变成了一扇对美国人打开的窗。窗外,是陌生的中国风景。
      而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一片风景却也是既熟悉又陌生的。
      这一点,在《寻路中国》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沿着长城的自驾游,在北京郊区的小村庄居住生活,在浙江丽水长时间了解打工者的生活——彼得·海斯勒多数时候是一个叫何伟的外国人,却很愿意和中国最底层的百姓交谈。他记录他们的生活,也探究这种生活的来龙去脉——这种探究实在弥足珍贵。
      作为一个外国人,他可以不了解就下结论,也可以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评判,但他没有。有时,彼得·海斯勒对中国社会的研究足以让不少中国人汗颜。
      对于天天生活在其中的这个国家和人民,我们究竟了解多少?又思考了多少?
      
      我很喜欢彼得·海斯勒的文字风格,当然这也归功于译者李雪顺,他是彼得·海斯勒在涪陵师专的同事。因而能将《江城》翻译得有声有色,并在《寻路中国》中延续了海斯勒平实却又生动的文风。
      当然,这个名叫何伟的美国人本身就是充满幽默和智慧的,在他和涪陵老百姓打交道时,和首都汽车租赁公司的王先生打交道时,和警察打交道时,以及和那些“专门针对外国人的规定”打交道时……他一再让我笑出声来,即便有时笑得苦涩。
      这个叫何伟的美国人,终究是个善良的人啊。
      他心怀善念来到中国,又用一颗善良的心包容了这个国家的种种,并带着善意写下了关于中国的三本书。
      善良,不也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吗?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谁是谁的风景?谁能独活在自我的风景里?
      彼得·海斯勒眼中的“中国风景”,值得中国人去读。
      但愿我们也能从那一片风景中,看到真实的自己。
  •   写过《同桌的你》,担任过“快乐女声”评委的艺人高晓松“酒驾”,虽说以危险驾驶罪被判拘役6个月,罚款四千元。其态度却是顶好的危机公关案例:发生追尾,下车赶紧向被追尾车主道歉,随后站在路边等警察叔叔;庭审途中,辩护律师试图以司法鉴定单位资质问题在程序上为他脱罪,他毅然打断:“律师,我已经认罪了,我相信法律的公正,非常感谢”;最后陈述,他当庭致歉,说“酒令智昏,以我为戒”。一举一动,都被人赞扬成“纯爷们”。

    虽说名人被如此炒作有些悲哀,但目及当今社会,又有几个如他一样不推诿、不逃避、不顶包、不狡辩、不推脱的人呢?想起日前宝马美女肇事后直接拿钱砸人那嚣张态度,不由觉得高晓松有些可怜,名人光环下他获得的是“顶格处理”,法院破天荒地没有为他开脱任何,实属难得。

    高晓松写过一本书《写在墙上的脸》,所谓电影《那时花开》的原著,讲了一个与青春有关的生活的故事,墙上有一张名曰“模样”的脸,总是被人涂改成各种样子,就像人生,“时而要脸,时而就是不要脸”,不管是不是要脸,大家总在里面生活,且悠然自得。对比起来,当下的高晓松比书里的他要有责任得多,他把那写在墙上的脸给恢复成了原来的模样,这也就是他能令人动容的本钱吧。

    中国高晓松醉酒驾车行驶在路上成了名人,外国彼得·海斯勒(何伟)写《寻路中国》成了中国发展变迁的见证者,何伟2001年开着租来的吉普车,偷偷由北京沿着长城一路向西万里横跨中国北方,在漫长的道路和一次次出行途中,他记录下了高速前进的中国的道路、道路旁的标语、标语下的人们、人们生活的乡村。他没有“酒驾”,他带着一个发现者的眼光去看这片土地上种种在他认为是比较“神奇”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在我们眼中只有寻常。

    “我在各个村庄停车的时候,看到的只有老年人,残疾人,还有就是年龄很小的小家伙。”《寻路中国》的第一部分这么说到,那还是十年前,当我们十年后再次张望,那些路已经变了,路边时不时窜出一个经济开发区的牌子,我们看到的没有老年人和残疾人,有的村庄整体消失了,即使没有消失,那些年龄很小的小家伙也跟随远走他乡打工的父母,去接受相对良好的教育。司空见惯,我们都已麻木,不管多少车从面前驶过,多少人在面前倒下,于我们来说,这只不过是天堂中的人来人往,人世间的车水马龙。

    外国人看中国的道路很少像这本书的封面那样,在西部荒凉无尽头的公路上,放着一个纸板或塑料片警察。这样的“警察”震撼不了任何人,连真警察都把某些“刁民”无可奈何,何况假的呢?何伟选这张照片是想说“在中国很多地方其实是没有权力机构管的,是市场和普通人自己在管”。柴静说:“何伟写出了我熟视无暏的中国,和那种亲切的酸楚。那个酸楚就是剧变的实质……人最大的痛苦就是心灵没有归属,不管你知不知觉,承不承认。”我承认,我是带着酸楚和内疚的心读完这本书。

    年轻时候的我,担任某党报和某专业报的记者,我也曾经怀着满腔热情与冲动,希望和现在的于建嵘一样,处处能为老百姓说点实话表达心声,可后来我发现完全无法做到,偶尔可以像一条漏网之鱼说一两句真话,但多数情况下我的表达和我的内心充满剧烈的矛盾和冲突,表达是喜剧,内心却是悲剧。终于我成了“垮掉的一代”,读着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幻想有天能拥有一台二手越野车,能有充足的油钱饭钱,能交得起过桥过路费,三五好友一起游遍祖国的大好河山,每天早上看东方日出西方落阳……

    毕竟这些行走在路上的作者和明星不是我,我甚至连驾照都不曾有,我害怕路上狂飙将无辜的生命轧在轮下,家里无权无势无钱,不可能开罪;我也不敢多喝酒,喝多酒了我总会说错话乱打电话,就好像要全世界都知道我孤单寂寞一样。我的车只开在我的脑海里,一脚蹬车,路开始了;一脚刹车,路结束了。我的梦想只是一辆脚踏车,它永远不会被“酒驾”。

    文|黑子
  •   1
      
      我刚做记者的时候,东方时空的制片人时间说过一句话,去现场采访的时候“要象外国人一样去看”。
      
      他的意思是不要熟视无暏。
      
      我以为自己听进去了,看一个美国人写的中国,才知道我对现实已经失去多少感觉。
      
      他写 “任静要出去打工,妈妈有点惊慌失措地追着女儿到了工厂门口,求她留下来,说她太小了,姑娘什么也不说,也不看她母亲,那女人求着情,突然大哭起来,女孩儿依旧不为所动。最后,母亲让步了,大声叫着“去吧,你愿意去就去吧”
      
      她转过身,慢慢穿过马路,大声哭喊着。
      
      她一走开,女孩儿也不自禁大哭起来------把头埋在双膝间,抽泣起来。接下来一个小时,母亲和女儿站在街道的各一边,哭泣 着,她们都很生气,不跟对方说话,不看对方一眼,可母亲还是不愿意离开。
      
      姐姐来了,隔着路给妹妹传口信“她叫你当心”
      
      十六岁的女孩回了一句“告诉她,我不会有事的”
      
      五分钟后,姐姐说“她哭了,她是真想让你留下来”
      
      女孩口气很硬“今天晚上一到那边,我就给她电话”。
      
      工人们装好了车。她终于爬了上去。最后,母亲眼看着所有的哀求都无济于事,就送过来两百块钱。站在那儿看着车消失,泪水从脸上落下来。
      
      另一对姐妹也在这个车上,来送的是父亲,没有拥抱,没有伤感,他关心的是更重要的问题“衣服要暖和,天气凉了,不注意要生病,生病了又得花钱买药,要穿暖和,好吧?”说完这些,转身大步走了。”
      
      中国古老的乡村就在这个细节里挣扎着,又绝不回头地消失了。
      
      
      
      2
      
      何伟在90年代来到中国人,生活在小城市,一个美国想在中国默默观看什么事而不成为被注意的焦点,会有多难。但看看他写的清明这天的中国:
      
      “早上杏花落了一地,象春天的暴雪……几个男人在土坟前转‘这儿埋的是我爷爷’
      
      ‘才不是呢’
      ‘我觉得是’
      ‘瞎说,那是你爸的大哥’
      
      何伟写“他们很少提到人的名字,只提跟某人的关系,也没有相关的细节,没有具体的记忆。”
      
      其中一个坟墓是新的, 是一个前两年刚搬到城里的老头儿,坟上新鲜的泥土堆得很高,何伟拿起一把铲子,给土堆上填了一点土。“有人拿起一沓冥币,点了起来。另一个人拿了一支香烟,插在坟头上,香烟笔直地竖立着,几个人退后一步,看着这土坟,议论两句
      
      “他实际根本没抽过红梅”
      “对,贵得很,他原来都抽黑菊花”
      “现在买不着了,80年代的时候流行”
      
      这是人们提到的唯一与死者有关的细节。站了一会儿,魏说“好,走吧”
      
      其中一个转头看了看“烟没事吧”
      “没事儿”
      
      他们几个人“顺着那条之字小路,下到了沟谷里,地上是杏花花瓣,高音喇叭里正在播送一年一度禁止上坟烧纸的通知。一行人回到地里干起活儿来”。
      
      这个拎着铁锹的美国人,看到了我熟视无暏的中国。
      
      
      
      3
      
      何伟在美国的时候叫彼得海斯勒,他在小学校里讲中国,让小孩子提问,孩子问“中国父母杀掉女婴吗?”“中国人吃狗吗?”,他感觉很糟糕,“怎么两个问题都是这样子的?”
      
      他在中国面临同样的问题,在四川涪陵教书的时候,课本上对于美国宗教的介绍是有什么样的邪教,对于学校的介绍是发生了什么样的凶杀案。他对学生解释“这些事是真的发生的事,但它不能代表真正的美国社会”
      
      他希望人们描述一个国家要讲清楚那些背景,用时间去长期采访“而不是简单告诉他们什么是最不好和最好的事情”。
      
      4
      
      1996年,从牛津大学毕业,何伟坐火车到处旅行,经过北京,原来打算呆一周,决定留下来因为这里的人“比较活泼”。
      
      27岁他作为志愿者来到四川的小城市,“生活在这样一个小地方你几乎看不到什么外国人,我喜欢这种挑战。我也喜欢长江和那里的风光。涪陵比四川中部更加多山,我喜欢在那里跑步或者远足。”
      
      他没学过中文,不是任何媒体的记者“因为以前没有研究过中国,我对这里的人和物反而没有什么强烈的态度或意见。有时候你缺乏相关知识不是坏事,中国变化太快了,如果我1980年代真学了什么有关中国的东西,到1996年它也早已过时——中国已经变成另一个国家了。”
      
      2001年他申请了驾照在中国漫游,租了一辆北京产的切诺基沿长城行驶,外国人租车是不能离开北京的,不过他已经学会了小小的违规,如果车撞坏了,租车的人会拿出一张“美中拖拉机协会”的空白介绍信算作他的单位。他写下人们对他的各种反应“不管限制是什么,它都是现实的反映。”
      
      他不能在车上带GPS,害怕在西部被当成干测绘勾当的外国人,他在小旅馆住宿有时会被上报给警察局,“罚一点钱”,所以晚上他住在主路分岔出去的土路上,午夜帐篷突然被照得通明,他猛地坐起,以为是驶近的车灯,拉开门帘,才意识到是圆月升上地平线,他在那个月光里“静静地坐着,等待我的恐惧平复下来”。
      
      他沿着长城漫游,后来在怀柔一个偏远的小村子里生活下来,租住在魏家,墙上是《还珠格格》的海报,和一对双胞胎小男孩的大幅画像,“生双胞胎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唯一可以合法拥有两个孩子的方式,其实就连这张像上的双胞胎也不是真正的,只是一张复印了一份,反着放在一起。”茅房里两块石板中间留着小缝算是蹲坑,晚上睡觉他听到老鼠在墙上跑动“每当月圆的时候,这些家伙尤其活跃,在那样的夜晚,我能够听见它们把核桃滚到屋顶的秘密仓库里藏起来”
      
      自从他租住在三岔村后,村子里叫“搅屎棍”的人向警察告发他。他知道“警察只是不想有麻烦”,他找出法律条文,主动去拜访了警察,中秋送了月饼,春节送了水果,终于有一天警察对搅屎棍说“别作无用功了”。
      
      。”
      
      5
      
      他的房主姓魏,卖核桃为生的农民,这个荒僻的小村子2003年开始多了游客的生意,老魏从务农转成经商后,收入超过了三万元,比前一年多了百分五十,但这个家庭
  •   《寻路中国》一书有几条不同的线索。它首先叙述了我由东海之滨沿着长城一路向西,横跨中国北方的万里行程;另一条线索集中讲述了一个因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而发生巨变的乡村,在这里,我特写了一个农民家庭由农而商的变化经历;最后,则是中国东南部一个工业小镇的城市生活场景。书中所描述的这种由农而工而商、乡村变身城市的发展,正是1978年改革以来中国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
  •   荣登2011新浪中国好书榜十大好书,奇里雅玛环太平洋图书奖”、“《时代周刊》年度最佳亚洲图书、名旅行文学作家彼得·海斯勒(何伟)最新力作
  •   《寻路中国》是在南方周末网站上看到的连载,文风朴实,读过几个章节,发现其关注中国问题又不高谈理论。作者彼得·海斯勒力图避开大城市(北京),而努力去融入乡村生活,试图从中寻找中国的发展之路。以一个外人的视觉去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是很有趣的事情,每每能从中找到原本被忽视掉的细节。最让我喜欢这本书的,也是其中温情的细节描写,作者虽然是记者,但是写出来的东西更像是散文而不是新闻报道。比如书最后一部分中描写父母送别女儿,隔着一条路,母亲在这边哭,女儿在那边哭,没有拥抱,没有吻别。这是我从未在其他的书中看到的,而且更接近于我所生活的乡村的真实状态——儿女长大之后,和父母的肢体接触越来越少,几乎没有,所有的表达都是沉默之中。
    全书分为部分,长城,乡村和工厂。长城部分描写作者自驾游寻找长城古迹的所见所闻,感慨最多的是长城曾经遭受的来自官方的破坏,和后来缺乏保护来自乡间的破坏。这部分自然是描写中国传统文化的被破坏和衰落,其中就谈到了长城研究竟然没有官方组织的身影,只因为这项研究不容易出成果,而且长城牵扯巨大,也不易研究。虽然在书中的叙说上,大部分保持在就事论事的层面,但总有一些语句让人思想更多。
    第二部分乡村主要记叙作者在北京近郊的一个农村生活的几年,通过一个家庭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变化以及自身的遭遇折射中国乡村普遍面临的困境。这个村庄,因为地理位置的不便,村人不断外出打工,后来迁出去,村中人渐渐减少,几乎成为典型的386199部队。后来北京膨胀发展,公路修到了这里,村人趁机开发农家乐等项目,得以改变生活困境。然而在子女上学和求医上,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和麻烦。
    第三部分是工厂。与前两部分连贯起来形成一条线,传统文化的衰落伴随着传统文化根据地农村的衰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有的村庄继续衰落甚至湮灭,有的转型发展,不过还能保持乡村特点,也有一大部分的乡村消失在推土机下,成为新兴的工业园区。但是这个工业园区的发展前景如何,作者似乎不抱乐观的看法。
    这三部分,乡村围绕着一个家庭,工厂围绕着一个工厂展开叙述,外国媒体记者的谨慎态度也可见一斑。是非常值得学习的,自驾游长城可能是需要时间极短的,而乡村生活和工厂等没有数十年功夫是下不来的。
  •   身边没有风景,因为在我们的眼中太熟悉了。身边没有伟人,因为没有距离就不需要仰视。同样很多问题对于中国人来说早已经司空见惯,甚至麻木了,可是在一个老外的眼中,一切都变得那么新奇。

    本书作者海斯勒,中文名字叫何伟是美国《纽约客》驻北京的记者,和我们想象中的中国党报党刊的记者站完全不同,其实他也就是《纽约客》的一个撰稿人,然后挂一个牌子,很简单。但是这个人却很不简单。

    这本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租车到西北去旅行,第二部分写的是作者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小山村里租房子,并且和村里的村民成为了好朋友。第三部分写的是作者到中国的南方,在一个小工厂中的体验。

    我最喜欢第一部分,作者在北京一驻就是很多年。先是考驾照,租车,自己开着车一直开到内蒙古,最远到甘肃。虽然租车的公司不许把车开出北京,也不许开到没有柏油面的土道上去,可是何伟一路向西,一走就是老远。何伟去的都是乡村,晚上那些小旅社不会让一个外国人住下,所以他就在车后面带上一顶帐篷,晚上就住在帐篷里面。还带着很多可乐和奥利奥饼干。有一次在陕西榆林,何伟要住旅店,开好房间,刚洗了个澡,宾馆的电话就响起来了,让他下去,下面一个警察等着他,告诉他不可以住在这里,他说明天就走,可是警察让他马上就离开,最后他只好开车走了。接下来他到了延安,可是所有的旅店都接到了通知,都不接待他,他估计整个陕西的旅店都不会让他住了,他就直接把车开回了北京。

    作者一个人租了一台大吉普,一路上很多人都要搭他的顺风车,可是当车停下来一看,车里只有一个老外,这个老外还会汉语,很多人都感觉特别吃惊。每个人都反映也都不相同,有的好像根本就没注意到这一点,有的还以为他是维吾尔族,当然也有警察拦下他,把带到警察局,最后驱逐出自己的管辖范围。

    在北京的乡下,何伟在这个村子中租了一个房子,每到周末就来到这里住,可是一开始,有人还举报他,一个外国人可以在这里租房子,但是却不能够在这个自己租来的房子中过夜。不过当何伟经常给那几个警察送一些礼物,也就成了朋友,只要提前打个招呼,过夜也就没有问题了。何伟和一家人走得很近,经常带着这户人家的孩子到北京去玩,虽然那里也属于北京,可是那个村子里除了出去打工的人以外,剩下的老人和妇女小孩几乎都没去过北京。几个小时的距离对于没有钱也没有车的他们变得异常遥远。

    最后是沿海的一间工厂,一个刚刚创业的小厂,一切都刚起步,两个老板筹集了几十万元购买了一台拼凑起来的设备,雇了一个懂技术的工人,然后临时招聘了一些小工,就开业了。这个工厂在艰难中前行,这个工厂太小了,也许有点风吹草动,有点经济的波动,就会停下来,不过也有可能一点一点变大,在急速发展中的中国还有什么不可能的呢?不过机遇的后面也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   1996年8月,美国青年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伟)和同伴亚当到长江边的小城涪陵师专支教。3年时间,他以一个牛津高材生的素养和一颗单纯热烈之心,记录下一座从来没有过外国人的小城在三峡兴建过程中的变化,文化的距离感造就了这本纪录片风格的《江城》。同样居住在长江边的宜昌人读来会更亲切。此书在欧美畅销多年。关于中国的三部曲中的另一本《寻路中国》也值得一读。
  •   海斯勒的中文名字叫何伟,他的第一本写中国的书叫《江城》。那本书是他在四川涪陵支教两年后的成果,记录了他在涪陵的生活种种。包括他同当地政府、学校、学生以及乡人交往、交流的记载,还有他对当时中国既停滞又快速变化的矛盾性的描述。就是在看了那本书后,我很快在网上买了这本《寻路中国》。目前正在阅读中,感觉比《江城》更好读,但两者有何差异,只能等读完再评论了。只是以我当下的感觉来看,他对中国的梳理,的确比我们自己的作家厉害多了,可能因为他是个外国人,我们熟视无睹的事情,实际上正是我们作为中国人独特的地方。
  •   彼得•海斯勒在《寻路中国》中贯彻了他一贯的观察中国的态度:接触最普通的中国人,从他们的变化和视角来体会和理解中国社会的变迁。大概也因此,这个精通汉语的美国记者的中文名字取得极其普通:何伟。
  •   接触《寻路中国》是在2011年11月24号的正略读书会上,当期主讲嘉宾是万圣书园创始人刘苏里,也是著名的大书评人。读书会有个传统就是每期推荐一本书,当期推荐就是《寻路中国》。事实证明书评人推荐还是很靠谱的。

    本人不看游记,逻辑就——读别人游山玩水的经历史不如自己亲自去看,之前最多看年驴友笔记找找出行窍门。本书虽然是从游记角度写,但反映的是中国的大现实。至少有三点让书非常值得一读。

    第一是文笔。Peter Hessler此前曾是《纽约克》的记者,从文字顺只是个基本要求,强在他能写出共情。有时读者能在阅读中会心一笑,比如:一次有人搭车去杀胡(是个地名,文字上理解是杀胡人),对方问他是哪儿人。他想说:“我是胡人。”有时能从文字从体会一丝悲伤,比如本书最后在空旷废弃的厂房里静静驻足的那一刻。人类很多感情是相通的,作者用文字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第二是真实的第三方角度。无论是在开始谈长城附近地域的衰落,还是之后讲村庄被现代化裹挟前前进,还是最后谈在南方的所见所闻,Peter都是不疾不徐、客观真实的描述。有不足是肯定的,书里也体现出一些真实的不足。不少作者在这方面难以保持客观,要么会因此变成愤青,要么就变成想教化大众的圣人。正因如此,我们也能看到一个真实发展的中国——有不足的部分,也有不断成长的部分。

    第三是能时时感受到中国的活力。经济发展给人们带来了迷茫(变化太快了来不及适应),但同时也展示着不可思议的活力。村庄的快速变化、工厂的此起彼伏,表面看是经济因素拉动,内因还是人们想改变现状,让自己活得更好些的愿望。整体而言,现在的情况是——只要愿意求变,总能找到机会。从想开农家乐的农民到年纪不足就开始打工的女孩儿,都是如此。

    我习惯路上看书。看《寻路中国》让我两次座过了站,差点找不到自己的路了。本书非常值得一读,虽然封面没设计过,用纸也一般,但是仍然能在出版很久之后持续购买。当当上卢显示不是“缺货登记”(这意味着不会再有货),而是“预定”(很快会到)就很是说明问题。

    感谢正略读书会提供机会,感谢刘苏里老师的推荐!
  •   《驾车行中国》实际上并不是威廉·李斯特(William Least Heat-Moon)那本《忧郁公路》的亚洲翻版。何伟的这本书比它的副标题更具野心。在这本书里,作者于停留与奔波两者上所费的笔墨相当,时而驰骋于高速路上,时而驻足品味沿途风景。何伟曾在北京北部山区的一个小村庄里生活了数年,又在中国东南部一个迅速发展的城市度过了更长的时间。他看到主要高速公路的通车是怎样一步步给这两个地方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本人也对这一方面也格外关注。他自己有时也背上行囊,亲身体验一下中国的高速公路。
      
      在《驾车行中国》中,何伟向读者描绘了一个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国家,这并不意外。谈及上世纪90年代早期,他写道,“驾车横越中国,可以让你在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迁徙中找到自我,将近十分之一的人口都奔波在路上,他们离开自己的家乡,要去陌生的城市讨一份生活。”这本书记述了人们离开自己习惯的农村、农耕、农俗,走进新的城市,走进城市里迅速涌现的那些工厂里开始另一种生活。
      
      中国正在崛起,很多人都曾描写过这一时期的中国,何伟也不例外,他的中国见闻散见于他之前的著作和各类报刊杂志之中。但是《驾车行中国》却有着独特的视角,全书塑造了多个人物形象,作者还安排了一系列的题外桥段,主线之外又有多个分支,因之行文更加丰满。但凡沿途所涉及到的,事无巨细,何伟都给出了大篇幅的深度解析——从在中国怎么买二手车,在中国住院是怎样的情形到“蒙古征服”这段历史,长城是否为防御而修建的争论等等,不一而足。
  •   这是去年底朋友向我推荐的,在当当上寻了好几次都是缺货,全国好几个机场我都没有见其踪影。又是年底评好书,没想到新浪和凤凰同时将它评为年度十大好书,同时也在开卷八分钟里听了文道兄对何伟这三本书的推荐,越来越向往,终于,花了近两周的时间在当当上“预定”来了,可谓得来不易。

    此书激发我阅读初衷的是想看看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当然,即使是在第一次知道此书时我也没有那种可能被美国人蔑视的预测,我认为应该怀着一种开放的心态来看,先了解人家是怎么说的。
    但看了没小会我就以为或许这本书有两种人或者说是带着两种情绪的人还是不要看为妙,一种是放眼世界时的极端大国情绪者,一种是放眼社会发展时的极端民生情绪者。前者可能很憎恶此书,毕竟是个老外,他常会以来自发达国家较为完善的社会制度来审视发展中国家的不健全;而后者可能觉得此书很是宣泄,何伟写的很多关于社会发展的问题又何尝不是国人所见,期望改变的呢。但我都不建议以极端情绪阅读,客观才能真正体会其中乐趣。当然这两种情绪并非截然分的,可能是交集,也或许有所偏重,其实很多关注社会发展的人不免都有这两种情节,关键此书的作者是个老外,试想如果是个地道的中国人,些许语气一变,反应同个现象,可能我们看时的态度就会有所不同,可当然也许写法就不同了。

    在阅读的此书的过程中,其实是快乐多于担忧。因为何伟所看到的社会问题身为国人的我们不但知道也很无奈,因此担忧早已存在而非他起。而快乐是他说了实话,作为一个老外将国人习以为常甚至是麻木的形式主义处世做派如实道出时,让人觉得忍俊不禁中觉得羞愧。比如他举了好多机动车辆考试中很多可笑的题目,又在实践中证明了其普遍性,例如左右超车、不打转向灯、不开灯、无休止的鸣笛、在行人面前装大爷等“一般而言,这些题目抓住了道路行驶的精髓……事实上,窍门在于研究错误答案……差不多让读者看清了驾驶人的面部表情。”
    最好的东西来自他实践,他亲自拜访了北部的风沙线;在农村和人们生活了很多年;持续经年地走访东南沿海开发区。书中所见是他亲自观察的结果,很多的情况就算生为国人的我们都是道听途说,并为亲历。虽然对于诺大的中国,此书描绘的维度还不够丰富,也还可以更为深入,但已经很难得了。

    总的来说,我认为何伟非常爱中国,也相对客观的评价关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中国穷得太久了,我们每个人都期待让生活富裕起来,也开上车,住好房,生活有保障。但变化也太快了,这百来年,一代和一代之间我们完全无章可循,别说百年,就是十年都不雷同,很多人才刚开上车就限牌照了,刚有能力换个宽裕的房就限购了。任何东西都稍纵即逝,我们不知道哪些该抓哪些该放,甚至都没有时间考虑,我们只能跟上队伍,唯恐被甩在后头。就如同书中提到大意“可能没有所谓一辈子的营生,你要学会的是如何适应变化”。
    中国如今就象刚上路的新手,如果没有速度就没有机会,可速度太快又让我们无法顾全,等熟练了就好了,就从容了,就可以看看路边的风景了,当然有些风景也会过去再也看不到了,总是有得有失的。
  •   先看了海斯勒的《江城》,着迷他那种细致入微的描述,详尽却不累赘,书中那些时刻发生在我周遭而令我熟视无睹生活状态,社会场景,经过海斯勒的文字叙述引发我和他一样的思索。于是顺理成章地还想看他撰写的有关中国的书。《寻路中国》同样没有令我失望,还是那样细致,深入,有趣又充盈着真诚的善意和悲悯。想要全面了解自己,必须要知道别人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
  •   何伟的寻路中国是一本游记类型的生活记录书。内容详实丰富,文字翻译流畅,真的是一本了解中国所必读的好书。本书的魅力就在于作者所写的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所谓第一手资料吧。虽说第一部分城墙的内容多少有点走马观花的味道,但还是可以管中窥豹,了解长城一线的风土人情。第二部乡村中关于农民魏子淇故事的描写,让我感受到了国家发展给农村带来的变化,也更深刻的体会了农民的为人处世之道。第三部分工厂发生在浙江省丽水,工业化在蓬勃的势不可挡的进行中。书中多处体现人文关怀、中美差异、发展反思,这些事作者最想表达的。读过寻路中国后,我更明确了中国的路,中国并不是大家调侃的奇怪的国家,中国不是毫无生机的腐朽国度;恰恰相反,中国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国家,是一个勇敢面对挑战冲向未来的国家。我们国家的路通向未来,我们民族的路通向伟大,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国家。
  •   是因为看了彼得海斯勒的《江城》,发现很喜欢他的风格,就买了姊妹篇《寻路中国》来看,希望对我有好的启发。
  •   麦克阿瑟基金会官方网站评价彼得•海斯勒“他令人动容又细致入微的观察向我们展现了普通中国人——从学生到农民到工程师到企业家——如何应对快速变化的机遇和挑战。”这话十分贴切,一本好书最重要的是,让人有读下去的欲望,且能够有所收益,这本书做到了,用一个外国人的眼光来看中国,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原来并不那么平常。
  •   《寻路中国》作者PeteHessle为实现儿时的梦想,在中国生活期间,通过驾车漫游,横跨北方数省,追寻长城古迹。同时,作者通过深入草根日常生活,细心观察中国农村环境、农民生活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影响。通过对一些事情的经历和感受,将中国异常活跃的市场环境中的种种乱象,不时地展现给读者并引发读者思考。那些乱象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并已麻木的熟视无睹了。但不少事情的确有违规律,不符常理。然道,这是社会转型中的必然附属或代价吗?然道,无法避免吗?
  •   正在读《寻路中国》。首先从老外的角度来看我们熟悉的自己,竟是另一种风景,时而新鲜时而有趣时而无奈,但不得不承认还是很客观的。作者海斯勒很有洞察力,这可不是一本简单的游记,里面有着认真深邃的观察和思考。据译者说,海外一个版本的《江城》封面上有一行文字:“如果只读一本关于中国的书,就选这本吧。”我的感受是:“中国人要想更好地了解当下的自己,看海斯勒关于中国的著作吧。”
  •   当美国的新兴城镇刚刚开始成型时,第一拨居民往往是商人和银行家,跟他们一起来的还有律师。当人们还在住帐篷的时候,当地的第一份报纸已经刊印。最先修好的永久性建筑物一般是法庭和教堂。然而,中国的新兴城镇里存在的,只有商业这一样东西:工厂、建筑材料供应点、手机卡销售商店等等。自由市场决定着发展初期的雏形,娱乐项目很快就出现了,却很少有社会组织现身此地。


    在我们看来平常不过的事情,但在作者看来,,却有着超乎寻常的着眼点。而生活中很容易被忽视的一些简单事情,我们或许不会注意,也没有发现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在海斯勒眼中却是不一样的,生活当中正在进行的事,很多在作者心里觉得是不可思议的,无法理喻的事,偏偏我们却习以为常的,认为是理所应当的,比如乡村路上打粮食,明明不合法,危险,却堂而皇之存在;比如政府弄虚作假挖树坑,做面子工程,工钱是五代方便面,明明政府不作为,捞政绩,却熟视无睹,无人过问;比如酒宴上劝酒,酒不入口不让走,明明知道酒驾夺人命,却乐此不疲,酒杯不撒手;比如魏子淇把傻子哥哥扔到县政府,明明是扶助残疾人体系不完善,却只能出此下策。一个外国新闻人的敏锐视角,展现了中国循序渐进的变化,以及中国人生活中那些不为人注意的,急需要关注的细节。确实令人深思,也令人反思……
  •   就像中国人相对于别的国家,无论是远观中国者还是长期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大多数都是看热闹的旁观者,有些人碍于眼界、观念,对中国的人和事以及国情是雾里看花,总隔一层;而作怪者,本就思想偏颇,眼里的中国当然是群魔乱舞,这种老外不说也罢。但海斯勒不同,这个美国人,心眼不坏,眼睛澄明,他用好奇、纯真的眼光看到了真实的中国以及中国的实际,并用客观、人文的叙述描写了他眼中的中国。当然,这也让海爷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中国通,并收获了他意想不到名望和财富。赘言一句:当下很多大报和杂志都在学纽约客和华尔街日报的文风,而海斯勒就是纽约客最好的记者之一,所以,有必要相信,多读一些海斯勒、厄普代克们,是有益的。
  •   不用说,我们所处的时代总有一天会成为别人笔下的历史。绝大多数人,无法成为历史的主角,更像是主旋律外的背景音乐,被分析,被诠释,甚至因各种原因重新演绎。后人也会如今人一般,质疑我们为什么如此,为什么如彼。这一切,你我都在其中,又仿佛始终置身事外。所幸,何伟的笔,让所有这些提前上演。

    当代中国的种种,中国人自己很难写就。除开体制的原因,年纪大一点的读书人,难免怨愤。年轻一点的,对过去很难真正理解,对当下难以摆脱无以言说的困惑,对未来又说不清的迷茫。这其实不关乎水平高低,心态决定了视野,身在当今这个时代,要想在心态上完全抽离,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几本书因为作者的国籍,可以尽可能的抛开了情绪,把记叙进行到底。这种不带感情的叙述,让人思考更多。


    读完何伟的书,总感压抑。以前在形容自己生活状态时,总喜欢用追赶这个词,但追总是有目标的。当今真有人清楚的知道目标是什么?在关乎国家命运的大局上麻木,在关乎个人升迁的小局里挣扎。在历史的死循环中不断起伏,天真的以为总会有人拖我们上岸。曾经的共产梦破灭后,各种被压制的观念强烈反弹,让理想=空想,道德=虚伪,宗教=欺骗,意义=虚无。被一块红布遮蔽了太久的双眼,当红布被摘下,却又被突如其来的光亮再一次致盲。30年过去了,一片红色变成了白茫茫一片,五彩斑斓的世界依然遥远。

    书中的所有人,似乎没有人在享受生活本身,无力或者压根不会。反观自己,有了车,有几次享受过驰骋郊外的愉悦?有了房,又有几次感受到独立空间的恬静?更多时候,如同书中大多数人一样,用物质改变生活想法,逐渐被异化成了追逐物质本身。生活被钱权侵蚀之后,一点残渣也没有留下。太久没有反省的民族,已经忘记了曾经“吾日必三省吾身”的圣人之言。农村人质朴的背后是空无一物的迟钝,城市人精明的背后是匆匆忙忙的空虚。内心有太多的空间,却不知道该用什么去填满。望着微博上,反复转发的各种食物照片,真想知道,饿的究竟是肚子还是脑袋?

    曾经无比确定是制度本身导致所有问题。但心中总有个结不开的疑惑,为什么我们站在十字街口总选择那条最难走的路?西方入侵,在改良和革命之间,我们选择革命;一战结束,改良和革命之间,我们选择革命;二战结束,改良和革命之间,再次革命......我们从不缺乏推倒重来的勇气,总是在度的调整中丧失耐性。改良还是革命,从康梁时代开始争论;民主还是专制(那个时候叫训政)的辩论,伴随民国在大陆从生到亡。而今,这些议题又被重新来过,满地鸡毛依旧。如同那个在佛祖手心翻了个跟头的猴子,站在原地,自顾自的嚣张、狂妄。难道真是聪明多多,而智慧寥寥?

    ...........

    读何伟的书,算是一次难得的借他人的眼来看自己的难忘经历。推荐!
  •   以一个西方人的视角提供了发展中的中国社会基层剖面,视角独特,分析透切!发展的中国,迷茫的中国,能走出一条不同于主流世界的发展之路吗?缺乏主流价值观,缺乏现代公民,缺乏民主与法制,缺乏转型的时间与机遇,一切都很紧迫,一切都很无奈,被自我陶醉和利益集团绑架的核心权力阶层有能力防止社会碎片化,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吗?

    如果有机会能见到作者,我愿意称呼他的中文名字何伟,因为从书里的描述看,他不仅在中国呆了很长时间,去了中国很多地方,而且他在不停观察和记录中国的变化,观察的角度很细、很深,更重要的是,他融入了中国,“习惯”了中国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和很多中国人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寻路中国》的确是一本很好的现代中国社会读本,何伟说出了很多我自己曾经经历但是没有表述出来的东西。对现在中国所处的时期,最宏观的概括就是转型期,但是这个时期中国社会下鲜活的人和事到底是怎样,没有人像何伟这样细致地予以描述。
  •   这本书是2010年凤凰读书评的十大好书之一。

    全书分三个章节,城墙、乡村、工厂,现在正在读第三章,和其他的旅游文学不同,何伟关心的不是风景和民俗,而是这二十年来,普通的中国人面对社会剧烈变迁而发生的个人生活的改变,以及一个由农村变为工业城镇的生活图景。

    第一章写的是作者沿着长城,自东向西横跨中国北方游历的见闻,见识了西部的荒凉贫瘠和长城遗迹的衰败不堪,把这部分作为第一章,俺觉得很有象征意义,城墙,既可以抵御入侵也同样封闭自己,这道墙虽然面临分崩离析,但是仍将在外面心里徘徊不散。

    第二章描写作者在北京北部一个小山村几年来的见闻,通过结识的一个农民家庭的生活变迁,反映改革开放对乡村生活的影响。

    第三章正在读。

    读这本书,仿佛读的并不是游记,而是记录的一段生活,反映的一种变迁,令人想起来曾经读过的一些田野考察报告,只有混迹其中才能取得真知灼见,伟大的毛泽东曾经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也属此类,高高在上者,批条子看报告的,不会看到社会真实的生活,尤其是底层生存的艰难和艰辛。

    读这类书籍,有助于认识我们的这个社会,还有社会的变迁对我们产生的影响。
  •   如果说一两百年前中国在西方人眼里的典型形象是“停滞的帝国”,那么现在大概就趋于另一极端:一个不停快速变化的国度。悖论的是,可能由于生活在其中,或过于热爱速度,中国人自己对这个魔幻现实主义的中国,有时看得还不如外国人清楚。 和他的前两本著作《江城》、《甲骨文》一样,彼得眠斯勒在《寻路中国》中贯彻了他一贯的观察中国的态度:接触最普通的中国人,从他们的变化和视角来体会和理解中国社会的变迁。
  •   它研究的是中国的核心课题,但它不是通过解读著名的政治或文化人物来实现这个目的,也不做宏观的大而无当的分析,它相信通过叙述普通中国人的经历来展现中国变化的实质。
  •   《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旅行是一本很棒的纪实文学。用了十多天的时间断断续续把它看完,很多时候热泪盈眶。之所以用了这么长的事件,并不是由于这本书有多么深奥难懂,相反它非常的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只是一幅幅画面,一段段文字,太过于真实和入骨,情到深处变不忍心读下去。与其说是中国城市变迁的记录,不如说是从改革开放数十年来中国人步步奋斗的血泪史,太真实,又太不堪入目。
  •   和《江城》略显稚嫩的单纯记叙相比,《寻路中国》讲述了何伟走南闯北在多个地方的所见所闻。无一例外,书中描述的都是城市边缘地带或乡村的状况,除了现实的描述,更多加入了何伟个人的分析和思考。
  •   (荣登2011新浪中国好书榜十大好书,奇里雅玛环太平洋图书奖”、“《时代周刊》年度最佳亚洲...
  •   昨日在回京的飞机上一气跳跃式读完了何伟的《寻路中国》,作为曾驻中国的美国记者,他通过驾车近距离观察和描绘了他的所见所闻和所思,虽然距今都在5-10年前,但回望那段岁月还是很有一番特别的滋味,甚至会有些惭愧的感觉。作为中国人,对于自己国度的了解还没有一个美国人那么细致。作者的观察和描写很细致,通过“长城、北京郊区的一家、温州的工厂”,细节化的描写和捕捉,很好实现了见微知著的效果。
    如果何伟现在再次寻路中国的话,相信他的描写和所见所闻会很不一样……
  •   这是彼得·海斯勒中国三部曲的第三部,该书分为城墙,农村和工厂,是一部真正中国的写照,他让我看到了一个熟悉而陌生的中国。
  •   从江城到寻路中国,何伟见证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给对其司空见惯的国人带来的是一丝触动,我们亲历的这个时代应该多一些回顾,少一点遗忘。
  •   好吧,我刚刚收到书,打开看了一页,就没办法放手啦。
    一个外国人,写中国,居然写得这么流畅自然、朴实无华。
    让我在细处打量起我身在其中却不愿直面的中国乡村。
    微博上、博客上也看到了很多中国记者,我突然觉得他们与作者的平实差距不小。而且,外国人注重实地考察,证据确凿了之后再写的精神很有力量,用脚丈量的长城、用眼看过的县志,用嘴交流过的面孔,才是最真实的,也才是最有底气的素材。
    可能也和本书是纪实写作的定位有关。让我看到中国农村的现状,而不是那些个小说里一直重复的上山下乡时期的那点儿事儿。我看到一个宏观的中国。
    我很愿意随着作者的笔畅游中国,认识中国。(惭愧呀.....)
    我不知道是作者的写作功力深还是翻译的力道够劲儿,总之,酣畅淋漓。像溪流,可以看到中国乡村的流经痕迹。
    看了这本书,我有去考驾照的冲动。
    强烈推荐。
  •   这是一个比中国人还了解中国的美国人的游记,让读者从另外一个角度,欣赏一个你熟悉而又陌生的中国。描写的客观、细致。没有附加太多的个人情感,客观的事实更能让我们思考,感慨。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世俗的生活,对周围的一切合理或不合理的事物都已习以为常,而只关心自己的柴米油盐。
    海斯勒作为一名外国人,对国内的人情事物洞察入微,娓娓道来。掩卷思考,除了一声叹息,也更加明白作为普通人的命运之艰辛,也更能在平淡生活之中发现点滴乐趣,体味自己的生活。
  •   平时不爱看国外作家写的纪实作品,可能是缘于他们随意而肤浅的表述,语言的隔阂实在太深,这本书是下了好大的决心才买的,随着阅读的深入,虽然他的笔触仍然带有西方人特有的所谓对东方的怜悯,但是真实却是最大的亮点,人性的动容、时代的变换,他把中国看得如此深厚实时难得而感动,何伟的《甲骨文》不能在内地出版,但是《江城》即将出版的消息着实让我小小的期待着。
  •   读寻路中国,能感受到何伟所经历的乡村风土人情,让人体会到城乡之间的差距,让人思考城乡未来的走向。
  •   自驾游走在中国的五湖四海其实并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思考!长城尤其是那些荒野的长城没有八达岭那样享誉宇内,但同样记载着历史的点点滴滴,乡村那些远离市区的乡下没有多美景色可言,确生活着一个个鲜活的人!寻路中国是一本让你陷入沉思的好书!
  •   当我初次读彼得.海勒斯的这本《寻路中国》时,感觉到一些迷失:如此荒谬的中国现象,在我看来曾如此习以为常,也许麻木才是这个高速发展高速抛弃的时代最荒诞的事情。 如果要用简单的几句话来概括这本书,我想首先这是本有趣的书。
  •   以一个外人的角度看一个国家的巨大变迁。作者虽然是外国人,但他的中文非常之好,通篇丝毫没有翻译的痕迹;他的观察能力很强,对一些普通中国人都不注意的细腻变化都描述的很细致。喜欢自驾旅行的人可以看看,旅行途中的见闻真的能够反映出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的变化。寻路中国,读起来很有味道。
  •   这本书我刚看过关于长城的第一部分,全书应该讲的是现代中国的社会变迁,从“路”开始,探寻这个飞速、复杂的时代里,社会的现状。作者曾是个记者,又很懂中国,熟悉当今社会的热点,因此从这些热点出发,去犀利观察、尖锐叙述一些引导性的个别事件,敏感问题上并不表明个人观点,仅仅偶尔会适时的转述下某位专家的研究成果,但从这点来说,已经是很大的勇气了。外国人独自旅行的经历也值得敬佩,而让这些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更让我产生极大的好奇,最终买书、看书。
  •   何伟以一个外国人的眼光,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描述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和城市的变化。对于了解这一特殊时期的社会变迁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很有帮助。作者以叙事的方式展现,真实感很强,值得一读。
  •   先是寻路中国,然后是江城,再是甲骨文。作者给我们带来的是震撼而真实的文字,以及一些我们把握不到的东西。
  •   寻路中国中所讲述的事情,几乎没有我们没经历过,没看到过的,但是吗,当我们的神经已经在那些一次次频繁发生的事情的打磨下变的迟钝不已,而他却以近乎平述的方式让我们重新拾起那被我们忽视的事情,再次咀嚼,你就会发现,事情背后还藏了太多我们不曾见过,或者说是不曾想要见的原委。
  •   这绝对是一本外国人写中国的经典著作,看的很过瘾,过后很痛苦,我们的国家这是怎么了,不得不引起深思,那些我们熟视无睹的场景让人触目惊心
    如果能看到海斯勒全部作品就好了
  •   这真的是一本好书。非常想向所有的人推荐。

    在我们这个经济发展速度远远甩开道德发展的社会,我以为这些人这些事情是不会有人去关注,去记载,会在角落里默默生死,被大众遗忘。

    感谢作者,感谢这位有一个土得不能再土地中文名字“何伟”的美国人,是他用最真实的笔去记录了这些。用他的角度,让我们所有人得以重新观察和反省。

    是他帮我们记录了那些人,那些事情。

    其实这些一直也是我想关心的,都是我们身边的人,谢谢你,真实的记录了他们。

    被逐步抛弃的西北农村,其实不止是西北
    北京郊区想迈人商业和政界的农民
    在丽水工厂的老板和打工人员
    他们,我们,我们都是中国的一分子,我们不能被忽视被遗忘。
  •   这本书写了作者沿着长城自驾行走,租住生活在北京怀柔僻远的山村,以及深入浙江丽水工厂调查的这三段十年中国生活见闻及思考。新世纪的这十年毫无疑问是中国翻天覆地巨大变化的十年,作为一个西方人,作者对这十年中国社会变革的观察更为独特,有些理解我觉得比我们自身的理解来得还更为深刻与洞察。这确实是观察和了解当前中国底层社会变化的一本好书,至少它提供了一个细小的样本与不一样的视角。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看到一个美国人如此彻底的刻画出中国当代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片段,实在令我惊讶,我只好用这句古诗来为我们这等没有这种眼光和笔触的普通中国人来开脱了。值得一看的好书,不过我觉得彼得的《江城》更加好看。
  •   在这本《寻路中国》里,海勒斯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看似熟知而其实可能从不曾仔细观察过的中国。如果中国是一个宽阔的多面的立体的存在,那么,这次,我们得以从一个全然不同的视角,随海勒斯切入这个变动中的古老国度。海勒斯的有意思在于,这个我们熟悉的中国,在他笔下,渐渐的陌生化起来,你看到了一个完全不是你所理解的中国,而这种陌生化之中,你又会觉得无比真实。那些被海勒斯串联起来的故事,本来就是我们生活中的琐碎细节,而海勒斯用一辆租来的吉普车,将之连接成为熟悉又陌生的中国图景。大概因为我们身在其中,每天面对这样的场景,熟视才会无睹。贫乏而焦虑,机敏又木讷,几乎成为最大多数民众的脸部标签,但多数人同时又野心勃勃。这是我们当下这个国度的某一侧面。海勒斯的描述揭开了我们被日常生活经验和中国式思考方式所遮蔽的那部分内容,他甚至比我们更深的进入了中国社会中下层普通民众的生活之中。而他的描述,可以说是以一种疏离的方式,迂回地使我们重新回到中国最真实的现实之中。无疑你在这里可以看到10年来的中国,这个中国处在巨大的变动之中,但更多的是几千年来那种一直不变的东西。
  •   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
    ****://product.dangdang****/Product.aspx?product_id=21005711

    Country Driving: A Journey Through China from Farm to Factory
    ****://***.amazon****/Country-Driving-Journey-Through-Factory/dp/B0037TSEGS
  •   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适合休闲者看…………
  •   身为中国人,在我看完这本书后,深深地感到,我对中国的了解远远没有这位外国作者多。作者用极其细腻,把中国近十年经济、人民生活、社会变化。由小见大。描述的非常真实、全面。并且更多地是以人的生活水平,与情感去深思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方面都写出了当今中国问题的实质。期待着自己有一天也能像作者一样去旅行!
  •   因为看了江城,所以对这本寻路中国很有兴趣,喜欢这位外国人的视角。
  •   读完了江城,继续跟随老外的脚步寻路中国
  •   一个外国人,对他在中国自驾期间的所见所闻的描述,记录了他在中国接触到的人情冷暖、社会百态,以及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交通乱象、社会固疾等,他对中国社会的了解程度及洞察力甚至不亚于一个纯正的中国人,《寻路中国》写出了我们熟视无睹的中国……
  •   看完江城后迫不及待买了这本书,过完没让我失望,非常值得一读。很惊讶一个外国人能把中国的某些现实问题解读得如此透彻,看到了很多中国人都没看见的,或者说故意回避的中国。长城那一段,让我和周大新的《湖光山色》联想在一起。希望何伟尽快出新书。
  •   寻路中国,乡村到城镇,比中国人观察更细微。
  •   外国人以亲身经历写就的书,已经非常不容易,内容客观没有美国人的傲慢,有对曾经生活的地方有浓浓的感情,作者就值得我们钦佩。作者文笔美妙,翻译水准很高,是近年来非常难得的反映中国内陆偏僻地方的书,不但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的途径,难得有外国人沉下心来,没有浮躁写下我们的日常生活,所见所闻。非常难得。纵观眼下电视电影报纸充斥的声色犬马的各种信息,远不如何伟用静静的笔调写下的这两本书来得亲切。什么时候我们也能放慢脚步,静静地体味我们身边的人和事,也是一种收获。感谢!什么时候能引进《甲骨文》,成就何伟的反映中国的三部曲?
  •   发现生活,认识生活,感悟生活。我想这便是《寻路中国》的意义之一。在文中我看到了一直以来我熟识的中国文化,我不了解的西北人民,我正在感受中的社会现象。内心有一个难以言喻的辛酸和无奈,在这个庞大的体制面前,在这个恶劣的条件面前,梦想似乎是如此的遥不可及,可是却有着这么一群人民,饥寒交迫却坚强不屈,在现实和人性面前显得如此伟大,夹杂着农民本质上的愚昧和善良,刺激着我内心的感动,我不得不尊敬,也不得不反思。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许多关于保护长城的提议,让我觉得如今中国学者何其的无知和迂腐,纠结在许多政策口号中,却没有真正正视眼前的文化保护,呜呼哀咋····
  •   这本书完全没有现在很多其它书的浮躁,这浮躁被体现于内容和包装。
    翻看《寻路中国》,内容充实,作者平静而客观的叙述,是我看得很真切的身边中国模样。一直看得很慢,每天翻上十几页,每一页文字都有故事。
    字不大,留白不多,没有众多名人的推荐,整本书都属于作者和读者,真的非常喜欢。
  •   从年初就看到上海译文在推广这本书,终于有机会将它收入囊中。
    这本书分了三个部分来讲述笔者眼中的中国,城墙、乡村、工厂。
    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描述了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城市化进程给乡村带来的具体变化。许多平常我们司空见惯的事情,衰败的乡村,人们的心理想,以及乡村人口的减少,污染的严重等等,从作者的角度来讲,又为我们带来新的思考。读完受益匪浅,还需再读一遍。
    期待作者的其他两本书能够尽快上市,到时再拜读!
  •   买`了《寻路中国》,一口气读完,不错,好书,通过一件件小事真实地反映了中国10年来经济发展带来的各种影响,让我们通过另外一个角度反思我们的生活。为了更高,更快的发展,我们是不是失去了更多
  •   这本书,可称为一个美国记者在中国很独特的田野考察。他租一辆吉普从北京出发,沿着长城开去,找到京郊怀柔长城脚下的三岔村租房住下,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深入京郊农村,与村民“三同”生活的美国人。他以第一手的零距离观察,记录了村民魏子淇一家近10年的生活变迁,折射了中国农村这十年间的变化。全书观察入微,角度独特,细节扎实,语言生动,绝对不是一般游记文字。
  •   中国人本身就是一个不大爱读书的民族。
    妄称泱泱大国与灿烂文化,却在如今的食品添加剂中失去了信仰。更多的“寻路中国”也只是迷失在这四不像的国度。坐等不同肤色的他人来解读这个如今全天下卑民最多的国度。
    不论文中的每章的蓄意如何,也只不过平添了几分惆怅而已。天朝当道,只怕平添更多的”天涯沦落人“......
  •   即便生活在中国也未必能见识到何伟所观察到的中国,书名一语双关,自驾之路,更是中国现状的寻路。
  •   通过叙述普通中国人的经历来展现中国变革的实质, 此书激发我阅读初衷的是想看看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内容详实丰富,文字翻译流畅,真的是一本了解中国所必读的好书。
  •   看社会的角度因何伟的外国人身份而变得不同,新奇而有趣,有些章节会让你感到,哦,原来事情是这个样子的。另外,整本书的时间跨度也很长,十年间也是我从懵懂的学生逐步踏入社会开始思考的过程。何伟的思考也让我和他一起回头看这十年间中国社会的变化,看看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对于自己不知觉的影响。翻译方面有些语言有些生硬,书后期好些,也有很出彩的笑点。是本好书,值得一看。
  •   羡慕海斯勒先生,或者何伟先生。也感谢他,为我们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记录中国人
  •   这本是是个外国人写的,从西北农村,沿海地区温州的发展,看到书中一切都很熟悉亲切,可是我在以前见到这书中的描写的怎么就没感觉呢?(值得我去思考),比如在西北农村中见到墙上的大字标语,还有在农家里所见所闻,作者在中国的经历,让我看到了很多,在前进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但同时也是去某些东西,而这需要我继续寻路。。。。。。
  •   如同他第一本书《江城》一样,作者用他亲身经历谱写了对中国的认识。感觉非常的客观与深邃,很多方面的现象是我们所未成了解的。深深的触动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心,因为我们对自己的过度了解的不够透彻,我们对历史的解读往往非常片面。所以这是一本优秀的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角度去感受过去的机会。
  •   没有从大的层面去谈到中国经济,但是却是在围绕着一些核心课题展开探讨,尤其是个人在面对变革时的应对,折射中国一路变化的实质,值得一读。
  •   之前看了《寻路中国》,就写了一篇读后感,然后交了语文作业,老师看了以后,特别淡定地说了一句:“外国人看不惯中国,我们习惯了而已。”

    我就问她:“为什么中国人就一定要看惯呢,让一个外国人去揭露中国的种种,那中国人都去哪了?”

    她看看我,没说一句话。

    我觉得《寻路中国》的确是一本好书,不在于它写的多么好,在于它让生活在中国,已经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我们羞愧了一把。
  •   何伟对于中国的解读很精确,超过很多国人,推荐他的《江城》
  •   这本书以一位美国记者在中国的旅游调查,从乡村到工厂,通过具体的事件来幽默地叙说自己对于中国民众和官员现状的思考,更多关注到我们已经麻木的具体细节,有更多一双眼睛观察我们的这片土地,回味无穷,发人深思……
  •   一个美国公民,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不怀有任何偏见地记录中国在这7年中经历的巨变,并且坚持不懈,始终保持冷静客观。作为一个媒体人,在中国,不煽情不吹捧地记录着平民的生活,不容易啊。
    他描述了中国的社会发展成绩和问题,有些连我们这些城里蜗居者也已渐渐忽视或遗忘了。读此书,我常常因作者的美式幽默不自主地笑出声来,更多的是让我感到,做为一个中国人,身边有许多可爱的同胞,也有很多需要在前进中解决的问题。但愿这些问题,在作者下次深入中国腹地时,能有部分得到我们自己的正确答案,这就很令人欣慰了。
  •   书很好,从商品而言,是在我这次购物中唯一一本特别加了塑料外壳的图书,大概是因为这本书大热的关系吧。
    书的内容就如我标题所说,书中的内容就是中国人的平常生活。
    第一部分讲的是沿着长城的北方孤独的村庄,只有老人和小孩,甚至一个人也没有。
    第二部分写的是农村,农村人的生活和政治。
    第三部分是小城镇的崛起。
    这本书让我看到我生活之外的中国,那些模糊的印象在作者的讲述中逐渐清晰了起来。
  •   在作者的笔下,中国又以另一种面貌示人。

    但这种面貌远来的真实,舒服。

    慢慢阅读便会了解。

    强烈推荐,寻路中国,了解我们脚下的土地。
  •   从一个在中国生活了十年的老外的视角来看中国的发展变化,经济的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好的生活条件,高的收入,我们还应当看到在一些被我们所忽略的角落一些人身上所发生的一些不知道究竟是好还是坏的事情,不止这些人将会如何随着中国命运的不断发展而转折,大的历史背景下的小人物的悲欢离合,蛮务实的,不错,比国人写的一些文字要好。
  •   这本书,开始以为是一个外国人在中国的游记,读下来发现原来是这位外国朋友在中国生活的过程中 ,以汽车自驾考察中国的长城古迹以及历史文化,结合现代中国经济,文化和价值观的发展和变化,总结出来的一些记录,观点和个人分析。
    算是对中国发展和现状的一些很好的记录吧,从我们本国读者未曾想过的视觉切入,给了一些很好的启发,还是非常值得一读的。
  •   对中国问题和中国人的做事方式、思考方式分析得很透彻,是一部现实题材的书,反映了变革中的社会问题、教育问题、制度问题、坏境问题等等,很值得一看。西部村庄的生存、北京郊区的变化、南部工业城镇的喧嚣,底层人物的生存、奋斗,农村人的转变、小老板的生意经等都反映了在书中,让人更了解了转变中的中国。
  •   寻路中国,寻路中国。我听闾丘露薇推荐的,很不错滴,另一种角度看中国。
  •   从一个外国人的角度解读中国社会的书中,作者的《江城》和此书最佳
  •   从别人的视角看我们自己反而看的更加清楚,作者作为一名“外国人”,从一个小人物的视角看待今天中国所发生的变化,荣登新浪图书榜的十大好书之一当之无愧。
  •   看完江城之后就迫不急待地定了这本书,平实流畅的叙述中让我们再次审视从前熟视无睹的中国,亲切、酸楚、看过之后相信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不平静的。
  •   受到中国通史老师的推荐来买这本寻路中国 听说十分有意思
  •   延伸在脚下的路向来就具有无限的吸引力和象征性。country driving 。作者开车一路走来,北方边陲的小镇,南方经济区的工厂,杂草中的长城遗迹,当代中国的种种浮躁迹象,客观而冷静地思考,真实地记录一路遇到的人和事,中国十年间的发展一览无余地静静呈现在眼前,留下的只有深深地思索和回味。
  •   作者何伟这样的经历正是我想的,真实,亲切,读懂中国竟是一个外国人。正如书中所说的,这是一个中国人或许不愿面对的中国。
  •   以车--自驾为线索,写出了中国的变化趋势。。个人感觉前半部分比后半部分好。。不过这么纪实的文字是外国人来写的真是对中国作者的讽刺。
  •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真实,准确,自然,无政治色彩,无感情色彩,真实的记录了所见所闻,作者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长期在中国基层居住,偏远的乡村,工厂,社区等,了解中国目前基层的好书,没有颂歌,很好,很遗憾中国的作家写不出来,也没有耐心,恒心,他们太浮躁了,太爱名利,
  •   好难得的洞察力确是令人惊喜,不同视角不同看见,些许谬误可谅解,随着道路的行进,长城、乡村、城镇、历史、经济、社会缓缓道来,张弛有序,见微知著,摒弃空洞的宏观,深入真切的细节,亲历了当下中国奔跑式的发展速度,交融苦痛与欢笑,品味真与美,好难得如此畅快淋漓。
  •   寻路中国,移步换形,所见所感,蕴藏着深厚的民本思想和民主精神,在平凡琐碎中发现中国,读之有当头棒喝之感。
  •   因为不了解,所以难免会有偏见误解,这是一扇向外国人打开的中华之窗,也是对国人打开的一扇走向外国人的中国之路。希望能尽快买到何伟的其他书,还有他太太的那本工厂女孩
  •   与《江城》一样,是一本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的作品。老外在描述自己经历的时候,总是在平实中透露着对生活的感情与态度,却不会把生硬的理论和自以为是的观念灌输给读者,对于社会的不公与阴暗面,也能在同情与愤怒之后,冷静思考其现实原因。这种不会偏向左右任何一边的思考方式,正是我们现在媒体和公知所欠缺的,也是我们每个经历社会变革的小民所应该学习与反思的。值得推荐的好书
  •   中国通。比中国人还了解中国。也也可以说是春秋笔法,微言大义!而且文笔也相当不错,不像有些外国人写得文章,读起来难免拗口,他却像中国人写的文章。特别是第174页写乡下人进城乘坐电梯的描写,生动,幽默,诙谐。确实不错!不知他其他2篇文章《江城》,《甲骨文》写得如何,有意一读。
  •   中国寻路系列看的最后一本,很喜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