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艺术

出版时间:2011-7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美]弗洛姆  页数:190  字数:94000  译者:李健鸣  
Tag标签:无  

前言

1986年,商务印书馆曾经约我翻译著名哲学家艾里希·弗洛姆的名著《爱的艺术》。没想到,二十二年后,《爱的艺术》又要再版了,这充分说明了这本书的生命力。尽管这二十年来,世事千变万化,但这本书的现实意义似乎有增无减,追究原因,无非是生产方式的变化引来了社会关系的变化,也引来了个性的解放和追求个人自由的机会,但与此同时,每个人所面临的压力和困难也不断地增多,无法掌握命运的感受像一场瘟疫在扫荡许多人的心灵。为了摆脱困境,几乎每个人都在寻找各种刺激、手段和方式。但无论付出多大的努力,如果不认识自我,不认识自己在这个社会的位置以及所扮演的角色,不认识自己的迷茫和盲目,只会进入更深的死胡同。在这个意义上,《爱的艺术》一定会给那些有意识要认识自我和周围世界的人带来启发和希望。这二十年来,我也有了许多变化,似乎能更冷静地看待自我和周围世界,但永远克服不了的是每日都会遇到的困惑和恐惧,这种对自我的敏感一方面能使自己以一种诚实的态度看到自己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使自己对社会的变化有更深的了解。我深知,我之所以有这种不断认识自我的强烈要求,是同我二十多年前接触弗洛姆的《爱的艺术》以及他的其他著作有关。他的许多作品打开了我的眼界,让我看到内心,也让我更能理解身外的大千世界。我曾经有过一个愿望,那就是希望自己有机会能与别人分享我读《爱的艺术》的体会,但总因为工作繁忙或没有合适的契机,而只能让这个愿望存留在心底。想不到的是,几年前,北京友谊医院的柏晓莉大夫让我实现了我的愿望。柏大夫是治疗心理疾病的大夫,她还在业余时间组织病友的集体活动,让病友在一起就一个专题进行学习和讨论。《爱的艺术》也成为了他们的“课本”。我参加过他们的一次活动,到场的人可以说是来自各行各业,但他们对认识自我,认识自己的爱的能力的渴望却非常相似,我至今还记得他们提的问题和讨论时的热烈场面。一组人读书的方式在西方有很悠久的历史,特别是在心理学界已经成为一种获取认识和了解自我的好方法。我真心希望,柏大夫的做法会继续下去,也更希望,这种方法能使《爱的艺术》这本书获得更多的读者。我想,每个看这本书的人一定会受益匪浅,因为这本书以一种特别亲切的方式把我们带入爱的真谛的范畴,它会让我们小心翼翼地打开自己的心灵,并去挖掘内心隐藏的秘密,让我们成长和成熟。我们这一辈子要做的事情确实很多,但最重要的事应该是了解和掌握爱这门艺术,因为只有这条路径才能使我们感到生命的意义,感到自我的存在,感到周围人的存在,并体验到克服困境的艰辛和欢乐。2008年2月于北京

内容概要

  本书是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艾里希?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自1956年出版至今已被翻译成32种文字,在全世界畅销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最著名的作品。在《译文经典?爱的艺术》中,弗洛姆认为,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弗洛姆进而提出,爱是一门艺术,要求想要掌握这门艺术的人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艾里希·弗洛姆 (Fromm.E.) 译者:李健鸣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爱是一门艺术吗?
第二章 爱情的理论
(一)爱情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
(二)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
(三)爱的对象
(1)博爱
(2)母爱
(3)性爱
(4)自爱
(5)神爱
第三章 爱情及其在当代西方社会的衰亡
第四章 爱的实践
附录
艾里希·弗洛姆生命中的爱
——回忆弗洛姆的一生/莱内·芬克

章节摘录

版权页:第二章 爱情的理论(一)爱情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爱情的每一个理论必须要以人的理论、人的生存理论为前提。我们所能看到的动物的爱情或者更确切地说动物身上类似爱情的东西,主要是动物的一部分本能。在人身上只能看到这一本能的残余。人的存在的根本要点是人超越了动物界,超越了本能的适应性,脱离了自然——尽管人永远不可能完全脱离自然。人继续是自然的一部分,但又同自然分离,永远不可能再同自然合二为一。人从天堂里被赶出来后失去了同自然的和谐状态,带有火剑的天神就挡住了人的归路。人只能继续前进,不断发展人的理智,用一种新的、充满人性的和谐去取代永不复返的类人猿时代的和谐。人一生下来——亦指种族和个人——就从一个确定的环境,如本能,被推到一个不确定的、完全开放的环境中去。人只了解过去,对未来——除了知道要以死亡告终外——一无所知。人拥有理智;人是生命,一种意识到自我存在的生命。人意识到自己,他人,人的过去和发展前途的可能性。人对他的单一存在的觉悟,对他短暂生命的觉悟,人意识到身不由己,死的必然,人知道自己的孤独和与世隔绝,意识到面对社会和自然的威力自己的无能为力——所有这一切都使他的特殊和孤寂的存在成为无法忍受的监禁。如果人不能从他的监狱中解放出来,如果他不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同他人或周围世界结合在一起,他就会疯狂。经历过孤寂的人必然会有恐惧感。实际上孤寂感是每种恐惧的根源。孤寂意味着与外界没有联系,不能发挥人的力量,意味着一筹莫展,不能把握世界、事物和人;意味着世界把我淹没,而我只能听之任之。所以孤寂是引起强烈恐惧感的根源,同时孤寂还会引起羞愧和负罪的感觉。《圣经》中亚当和夏娃吃了辨别善恶之树的果子后,他们就不再顺从上帝(只有允许不顺从时,才会产生善恶),他俩就脱离了动物界与大自然的原始和谐,从而成为人。当他俩作为人诞生后,“这才发现自己是赤身裸体,感到很是羞愧”。难道我们还应该用十九世纪拘泥的道德观去解释这一古老、基本的神话,即这个故事是要我们相信,亚当和夏娃之所以羞愧是因为他俩都看到了对方的性部位?这种解释肯定不对。如果我们这样理解这一故事,我们就忽视了主要的一点,那就是:男女在意识到自己和对方后,也就意识到了他俩之间的区别和距离,知道他俩属于不同性别。由于他们认识到他们之间的区别,所以他们就相互陌生起来,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会去爱对方——亚当把责任推卸到夏娃身上,而不是试图为夏娃辩护这一事实就证明这一点。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又没有通过爱情去达到新的结合——这就是羞愧的根源,同时也是负罪和恐惧的根源。因此对人来说最大的需要就是克服他的孤独感和摆脱孤独的监禁。人在达到这一目的过程中的完全失败就会导致人的疯狂,因为人只有通过完全彻底地脱离周围世界,以至于不再感到与世隔绝,他对彻底孤独的恐惧感才会得到克服——因为他与之隔绝的世界从他的生活中消失了。人——所有时代和生活在不同文化之中的人——永远面临同一个问题,即:如何克服这种孤独感,如何超越个人的天地,实现人类的大同。原始时代的洞穴人、游牧民族、埃及的农民、腓尼基的商人、罗马的士兵、中世纪的僧侣、日本的武士、现代的职员和工人都有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一成不变,因为它出自同一土壤——即人的状况,人类存在的条件。但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却各不相同。人可以通过信拜动物、祭人或军事掠夺、奢侈享受、清教徒式的节制、狂热的工作、艺术活动和创造性的劳动,通过对上帝和他人的爱情做出自己的回答。虽然有各种回答的方式——详细地列出这些方式就产生一部人类历史——但决不是无边无沿。相反,如果我们撇开一些微小的、非本质的区别,可以确定,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对这一问题所能做出的回答是有限的。宗教和哲学的历史就是这些既纷繁、然而数量上又是有限的回答组成的历史。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在一定的范围则取决于人所达到的个性的高度。在一个孩子身上,“我”字几乎还没有形成。每个孩子都同母亲融为一体,只要母亲在他身旁,他就不会有孤独感。他的孤独感通过母亲的存在,同母亲的乳房和肌肤的接触而得到缓和。一直到孩子发育到产生孤独感和个性这个阶段,母亲的存在才不足以消除他的孤独感,他必须以其他的方法克服这种孤独感。人类在孩提时代几乎是以同样的方式体验与大自然的和谐。大地、动物和植物完全是人的世界。人把自己看作和动物完全一致,这表现在人装扮成动物以及崇拜图腾或其他的动物神。但人类越脱离原始的纽带,就越疏远自然世界,就越要寻找摆脱孤独的途径。达到这一目的的一种途径是不同形式的纵欲。例如自我引起——或借助于毒品——的恍惚状态就是一种形式的纵欲。原始部落的许多仪式提供了这方面活生生的例子。在短暂的极度兴奋中,世界消失了,与世隔绝的感觉也随之消失。如果是集体纵欲,那么参加者还会体验到与一组人共命运的感受,从而加剧效果。性的体验常常是和这种纵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性纵欲可以达到同恍惚状态和吸毒一样的效果。集体性纵欲的仪式流传很广,其效果是参加者在此后一段时间内不会有强烈的孤独感,但渐渐地恐惧感又会上升,因此就必须重复这一仪式。只要纵欲是一个部落的集体活动,就不可能引起恐惧和羞愧的感觉。这样的一种行为是“正确的”,甚至是一种美德,因为这是一种集体活动,不仅得到医生和僧侣的同意,甚至得到他们的支持,因此参加者也没有必要感到羞愧或有负罪的感觉。但是生活在已经失去这种仪式的文化中的人如果选择同一种方式去克服自己的孤独感,就另当别论了。酒和毒品是生活在一个非集体纵欲的时代的一些人所选择的方式。同生活在集体纵欲文化时代的人相反,这些人受到良心谴责的痛苦。他们一方面想通过酗酒和吸毒去克服孤独感,但在纵欲以后他们的孤独感却加剧了,所以不得不更经常地,更强烈地去重复纵欲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性纵欲是克服孤独感的一种自然和正常的方式,并有部分效果。许多不能用其他的方式减轻孤独感的人很重视性纵欲的要求,实际上这和酗酒和吸毒并无多大区别。有些人拼命地想借性纵欲使自己克服由于孤独而产生的恐惧感,但其结果只能是越来越孤独,因为没有爱情的性交只能在一刹那间填补两个人之间的沟壑。通过纵欲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结合的所有方式都有三个特征:首先这些方式都是强烈的,甚至会很激烈;其次它们需要整个人——包括身心都投入进去;第三就是需要不断重复——因为纵欲的效果只能持续很短的时间。但是,无论是过去的人,还是现代人,克服孤独感最常用的方法却与此截然相反。这一方法就是通过同一组人保持一致,通过同一组人的习惯、风格和看法保持一致来达到同其他人的结合。这一方法的发展也有一个历史过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爱的艺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6条)

 
 

  •   本书是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艾里希?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自1956年出版至今已被翻译成32种文字,在全世界畅销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最著名的作品。
  •    首次出版于1956年的《爱的艺术》,用来观照当下中国恋爱现实,真是恰如其分。“爱的艺术”概念的提出,本身正是对普遍性的无爱和误爱状态的一种反讽。书中观点对我并无多少新鲜之处,很多思考也和我本人的爱情立场不谋而合。使我敬佩的,是弗洛姆谈论爱情时,所抱持的那种严肃、虔诚和专注的态度。而我们所真正缺乏的,其实就是这种全神贯注的态度。我敢说,对我们中的大部分而言,爱情最多只是人生的一个经验。它在特定的生活阶段发生,在特定的生命时期结束,而后就成为永久的记忆。大抵如此而已。它不是我们粗糙心灵的一抹永恒阳光,我们也不会把其上升到存在本体的角度去思考和关注。
  •   弗洛姆在这本书中所说的爱是一种广义上的爱,博爱、母爱、性爱、自爱、神爱,它是一种给的能力,现在还有多少人有这种给的能力?不想付出,都想得到更多,不管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即使得到再多也依然觉得空落落的。这种空虚病得治,弗洛姆的这本《爱的艺术》是个不错的选择,值得一读。是否真的能治好,得看各人的造化了,但至少能让你看到一个努力的方向。
  •   艾里希·弗洛姆的《爱的艺术》会使我们进一步了解西方文化的实质,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社会问题,同时也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一切启发,这是他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爱情”这一现象的分析。
  •   对于弗洛姆大师的书,不知道怎么评论,也许也根本不应该评论。有共鸣,有思考,有不满,也许,我们经历不够,还有很多东西不能理解,但总是在思考中进步了。总之,看着看着,突然就不知道说些什么了,好像一些东西已经慢慢的种在了心里。
    爱的艺术,是非常棒的书,很喜欢,独立与思考,让你思考与成长。建议,更多的人来读读大师的思想。
  •   这本书中,弗洛姆对爱的诠释不同于一般人,他从激进的、人道主义的和批判的精神分析立场出发,把爱看作是人类对自己生存问题的一种回答,是人与人之间合作统一的巨大力量。
  •   不愧为心理学家弗洛姆的经典之作,向我们诠释了爱的真正内涵,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静下沉思,接受灵魂的洗礼
  •   自从我学心理学以来,弗洛姆一直就是我的偶像,我激动于他提出的社会潜意识,惊叹于他所著的《爱的艺术》,在仔细品味该书之后,更是感慨于他的思想深度,对各种爱的解读也让我为之兴叹。
  •   用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将爱这种东西诠释的淋漓尽致,对于青年人甚至中年人都是一种启迪,爱不是一种和成熟与时间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感情的,“我爱你所以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所以我爱你”两者有天壤之别。爱真的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去学习与感悟,否则很有可能,爱成了伤害,成了一种习惯,一种填补空虚的方式,甚至只是一种游戏了。
  •   关于爱情,我们了解的太少了,让弗洛姆告诉你爱的真谛
  •   据说 美国哈弗的学生人手一本《爱的艺术》,我觉得,每个人类都该人手一本!这本书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如何爱人,很多人生活抑郁,求爱不得等,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答案,你缺失的可能不是爱,而是爱的能力!而爱也是需要学习的!
  •   爱的艺术是一本这样的书,懂爱的人可以让你觉得你自己付出的爱真的是很少,让不懂爱的人知道如何去爱……这是一本值得精读的书,虽然书中各种一遍读不懂的文字,但是推敲起来还是耐人寻味啊。超赞!!!
  •   我看了这本书,感到不错,就给同事说了,同事也让买了,说这本书无论从各方面说,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爱,读懂爱的艺术,在实际工作中,家庭方面都会有好的帮助。
  •   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
  •   这样一本哲理书,对于我这个经历还不够的人来说,读起来还是有些困难的。不能走一点神,必须专心致志,否则你看了也没办法记住里边说的东西。我一直在床上,半夜的时候看,那个时候不管是内在还是外在,都一片平和。
    我还没谈过恋爱,当同学看见我看这本书的时候,都取笑我来着。说我是空空的积累爱情理论,没有实践过。但这本书所指的爱情并不是很简单的男女之间的爱情,它说得很宽泛。读了4分之3,我都觉得世界上不存在什么纯粹的爱情,大家都在做自己以为是但其实不严格算是的事,突然觉得一个人的认知高度若是很低的话,那真是很可悲的。
    我们现在所追求的人人平等,追求的竟是生活模式的一致。我觉得说得是正确的。可是,那我活在这个世界上,追求的到底是什么,是年轻的时候奋斗,年老的时候享福一把吗!
    …………
    《爱的艺术》这本书,引人深思。18岁的时候,在我刚刚要拥抱世界的时候读。真的是太好了。以后还会读,也许经历多了,又会有新的想法出来。
    想说的话很多,因为这本书实在是给我太多启发,可是语无伦次,我也不知道我说的是什么了。


    就这本书来说,书好小好薄。纸质还可以。
  •   这是买的第二本《爱的艺术》了,可以说真的改变了我的爱情观。学会爱与被爱,祝大家都有甜蜜的爱情!
  •   一天就收到这本书,速度还是很快的,其实早就在图书馆里看过这本书,是一本好的书,爱是一种能力,爱的价值观错了,你下一次的爱情当然也会受挫,里面的文字还需多多揣测。
  •   ,。在书店看到就特想买。封面大爱吖,就是书是密封的,不知道内容如何,回家看到当当上有就毫不犹豫的买了,又有审美价值又有阅读价值的书真的不多啊,这一系列的书全都是这个样子的,弗洛姆的著作,是心理学必读课外书之一吖,强推。适合,心理学爱好者,专业人士,对亲密关系想有一定了解的。弗洛姆说的不一定全对,虽然喜欢把心理和神学挂钩,但还是很有道理的。
  •   弗洛姆是一个很厉害的哲学家,心理学家。
  •   爱的艺术,艺术的爱,要学会怎么去爱
  •   爱的艺术从各个方面描述了我们应该怎么样学会爱!!!包涵丰富的人生哲理,很好!!!
  •   这本书真的很好,反反复复读了很多遍,耐人寻味,自然也道出了一个人能够爱人的真谛,本书是以爱情来写一个人爱的能力,其实我个人认为总体是在写一个人爱的能力,很好的一本书。。。
  •   这是一本教会我们如何学会爱的书籍。我们总是以爱的名义伤害爱的人,不知如何去爱,却从未想过如何学习爱,而这本书就是教我们如何爱的书,很好,让人受益。
  •   之前看了pdf格式电子书,很喜欢,买来精装版本的是为了想留留着随时看。既然爱是一门艺术,就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一定的实践来懂得爱。书包装挺不错,薄薄的一本书。物流快呐~~~
  •   读完本书,深受震动。深刻地表达了什么样的爱及爱的能力对于孤独的作用,对于一个人的价值。
  •   很多人总会轻易说出爱,但是爱的分量如此之大,又叫人怎敢轻易说出口。
    作为传统思想的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不会轻易说出来的,即便有时候对孩子的所作是出于关爱,因为缺少亲子之间的沟通,孩子往往不能理解。成人之间有时轻易说出的爱反倒让人觉得过于廉价,所以爱与被爱都是需要学习的。
  •   这一本很好的书,不仅仅是作者对于爱的理解。当我们在看的时候慢慢的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理解爱的艺术。
  •   很喜欢这本小书,既可以感悟到一些无法言说的东西,又可以学到写作技术,在不知不觉中学爱的艺术。一家人都喜欢这本书。
  •   爱的艺术
  •   听过MP3版的,觉得有必要买实体书读读。
    爱是一门艺术,需要学习。
  •   一直很欣赏弗洛姆的书,这本书绝对值得读
  •   心理学大家弗洛姆的著作,必读!!!
  •   弗洛姆的思想是不是和荣格相近
  •   学会爱,得先培养爱的能力,爱自己,爱别人
  •   值得每个年轻人阅读,寻求一种爱的生活方式
  •   刚看完,果然是心理学经典,内容通俗易懂,也有一些例子,对爱的阐述很到位
  •   超赞 很喜欢 爱的能力 需要培养吧。
  •   我们在语文课上学了这里的一部分 我喜欢他对爱的理解 我喜欢这个版本的翻译 我和我们语文老师 都觉得好 我爸看了也觉得好 办公室的老师也说好 准备买 这是一本值得买的书 不要犹豫
  •   重新领略了爱的意义,很让人深思
  •   爱是一种能力,并非你自以为是了解的样子,需要每个人学习
  •   刚看完前言,觉得耳目一新,没买亏,想要学会爱的盆友不能错过哦
  •   通常是在车上阅读的,读完一个段落总要思考一些时间,让我们找到爱的本位,发现自己内心的需要。
  •   这书看了2遍,经典。看完之后,发现自己对爱不懂,是真不懂。今后多努力实践。
  •   我爱你,所以我需要你!这是里面最经典的一句话
  •   充满爱的一本书,收货很多
  •   这本书把爱的各种方式都体现的淋漓精致!!!
  •   别人推荐我看,我又推荐别人看,或许是为了爱的理智些,希望这本书能带给我惊喜~
  •   此书非常适合我们年轻人阅读,尤其是不懂得爱的年轻人、、、
  •   真应该人手一本,去看看,爱的真谛。
  •   读了以后,发现自己对爱的朦胧认识被佛洛姆精准的表带出来,还给了我不少新的启示。
  •   对爱的解释,有独特的见解
  •   经典之作,需要反复阅读的书。爱也是需要学习的,学习怎样去爱别人,怎样被别人爱。
  •   爱也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也是要锻炼的。值得学习。
  •   或许你一直都想知道爱究竟是什么,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你隐隐约约就觉得爱是个怎样子,但是你没有你完整的概念。建议你可以阅读这本书,你不必要去赞同,但是你肯定会受益匪浅!!真的~~~
  •   读了三分之一了。教会我很多。如果爱不落实到关心,关爱,那爱就只是一种情绪。。。这本书告诉我,什么是母爱、父爱、博爱、性爱……值得细细读的好书!
  •   是老师上课时推荐我们看的一本书。一听到这个书名还以为是那种国内哪个情感作家写的。没想到竟然是国外作者写的。教会如何更好的去爱更好的处理感情问题。
  •   这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好书!
  •   书外包装很有艺术。里面的阅读了些章节。受益匪浅。
  •   因为一段话喜欢上这本书。有关爱与需要。
  •   是一本有思想的书,对于爱读书的人必读。
  •   理论性很强。偏理论性。很适合在爱面前感到彷徨的人
  •   教人如何理解爱 并且正确地去爱
  •   没想到是本小书,但是也花了不少时间,断断续续地读完。有很多真知灼见,对现实的生活很有帮助。可以多看几遍,里面不仅讲到“爱”,还有对宗教和哲学的理解。
  •   真正的爱情指导书!!!
  •   这是一本很经典的书,之所以能流传这么多年,被翻译为多种语言,有一定的道理的。刚看了一半,内容分析的很透彻,但是需要时间静下心来慢慢读
  •   这本书真的可以让你知道什么是爱,反正我被感动了。
  •   很喜欢啊 希望更多人能够懂得什么是爱 让彼此学会去爱
  •   讲了母爱、父爱、性爱、神爱。神爱可能我们没有宗教信仰不太理解呢!总之看完后收获很多!
  •   拿到手就开始看,写得比较深奥,需细细研读。爱,原来是整个世界观。
  •   让理解什么是爱
  •   爱得理性了一点
  •   大爱费洛姆
  •   原来爱还是挺广泛的
  •   爱是美的,有责任的爱,遵循道德的爱才是我们追求的爱。
  •   教我如何去爱 虽然已经毕业 但是还是希望自己依然年轻 真心的单纯的诚挚的对待自己的心 自己的爱 自己的爱人
  •   认真爱吧,学会理解自己,学会爱自己。
  •   很有启发性,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什么是爱,有作者独特的观点。值得阅读!
  •   能很好的指导怎样理解爱
  •   内容深刻,知道如何去爱,如何感恩
  •   这是本在朋友那里听来的书名,自己上网找了读书心得查看.一看之下就明白自己是喜欢的..立即购买.虽然篇幅不长.但是一贯的好装帧.书面喜欢.内容也OK.这本关乎爱情的小书,抚慰我老去的心灵.
  •   用简洁深刻的话来描述剖析爱情的本质,很受益
  •   没个大学里的年轻人,都应该认真学习一下爱情,上一下爱情课
  •   对人生很有帮助 正确认识自己 家人 正确爱情观 人生观 必修啊···
  •   只是买9元那本就好了,和这本内容一样的,
    书不愧是经典,适合每个要恋爱的人看,
    而且是那种空了拿出来再翻翻的书,值得收藏
  •   果然经典,供自己思考回味,虽然有些观点还是需要驳斥的
  •   需要仔细看,经典不会错
  •   好书,不过很想看看原版,因为总觉得有些翻译不得我心。
  •   很好的书,买来几个小时就看完了,收获很大。希望中国人都看看,尤其是想谈恋爱的人。
  •   非常喜欢,内容很有哲理,但不是一般的人能够读懂。需要阅历
  •   弗罗姆这本书就是经典,看过电子版,还是买实体更好
  •   绝对好书,真诚推荐,不看后悔
  •   装帧的很好,经典就是经典。好评!
  •   不愧经典,把感悟系统的细说,让你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   经典书做得多读几次,每一次体会都不一样
  •   经典好书,非常值得学习!推荐精装版的包装也不错
  •   萧翰推荐的书,而且本身就是经典,果然是大师,推崇~
  •   经典不用说,出版社完全可以信任。很不错。
  •   绝对的经典!!
  •   需要较好的理论做铺垫,看了一遍,没读明白,还要继续读
  •   这本书是很多人推荐的名著,应该好好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