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别处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米兰・昆德拉  页数:427  字数:243000  译者:袁筱一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那是恶劣诗歌的年代?不完全!如今的小说家写到那个年代,总是带着一种享乐主义的盲目性,他们写的这些书注定是要失败的。但 是抒情诗人,尽管他们对这个时代也有‘种盲目的激情在里面,却留下了美丽的诗篇。因为我们曾经说过,在诗歌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所有的判断都会成为真理,只要它能让后人以为这的确是经历过的感情。诗人总是如此疯狂地热衷于他们所经历的感情,以至于脑子都冒烟了,呈现出一片彩虹的灿烂景象,监牢之上的奇妙的彩虹。

作者简介

  米兰·昆德拉(1929一)
  小说家,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自1975年起,在法国定居。
  长篇小说《玩笑》、《生活在别处》、《告别匠舞曲》、《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不朽》,以及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原作以捷克文写成。
  小说《慢》、《身份》和《无知》,随笔集《7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帷幕》,以及亲作《相遇》,原作以法文写成。
  《雅克和他的主人》,系作者戏剧代表作。

书籍目录

第一部 诗人诞生
第二部 克萨维尔
第三部 诗人自渎
第四部 诗人在奔跑
第五部 诗人嫉妒了
第六部 四十来岁的男人
第七部 诗人死去
撒旦的视角

章节摘录

  1  诗人究竟是在哪里被怀上的呢?每次诗人的母亲想到这个问题,她觉得只有三种可能性值得考虑:某个夜晚在广场的长凳上;或是某个下午在诗人父亲朋友的房子里,再不就是某个早晨在布拉格市郊一个罗曼蒂克的角落里。  诗人的父亲想到同样的问题时,他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在朋友的房子里怀上了诗人,因为那天一切都是乱七八糟的。诗人的母亲不愿意去他朋友的房子,他们为此争论了两次又两度和好,他们做爱的时候,邻居的房门发出吱呀的怪叫,诗人的母亲害怕得要命,他们不得不中止做爱,然后两人又重新开始,在一种仓皇失措中结束,诗人的父亲觉得正是在这种仓皇失措中不慎怀上了诗人。  可是诗人的母亲正相反,她一秒钟都不能忍受在这个借来的房子里怀上诗人的念头(房子展现出一个单身汉的凌乱,诗人的母亲看见那皱巴巴的床单和床单上揉作一团的睡衣就不由自主地感到厌恶),她也否决了广场长凳的可能性,她很不情愿地接受在那样一种地方做爱,一点兴致也没有,因为她觉得只有妓女才会在广场的长凳上做爱,一想到这个她就倒胃口。因此她肯定地认为只有可能是在那个阳光灿烂的夏日早晨,在那个布拉格人喜欢星期天去散步的小山谷里,在一块悲怆地矗立在岩石堆当中的巨岩下,她怀上了诗人。  从很多理由来看,这个背景显然更适合作为诗人的诞生地:接近正午的阳光照耀着,这是背景之一,不是黑暗而是光明,是白天,而不是黑夜;再说这是~个开放的自然场所,因此是一个为飞翔和翅膀所准备的地方;最后,尽管离城市近郊的楼房不远,这儿仍然算得上是一处罗曼蒂克的景致,原始碎裂的土地上遍布突兀的岩石。对于母亲来说,这一切构成了~幅具有很强表现力的景象,完全表达了她当时的体验。她对诗人父亲的伟大爱情不正是对她父母那种平庸而规律的生活的浪漫反抗吗?她这样一个富商的女儿却选择了一个一文不名的工程师,她所证明的勇气与这未经开垦的风景之间不正是有着某种神秘的相似之处吗?  诗人的母亲当时沉浸在伟大爱情之中,尽管就在岩石下度过的那个早晨之后没几个星期,她就品尝到了失望。的确,这一天,她兴高采烈激动不已地向她的情人宣布,每个月定时来骚扰她的月经这次已经过了好几天,而工程师竟然带着一种令人反感的冷漠(但是他的态度也许是装出来的,只是为了掩饰他的尴尬)回答她说,这只是一种毫无意义的生理周期失调,过不了多久就会正常的。诗人母亲受到了伤害,觉得她的情人不愿与她共享这份希望与喜悦,就没再多说什么,直至医生宣布她怀孕的那一天。诗人的父亲说他认识一个妇产科医生,可以谨慎地帮他们摆脱烦恼,诗人的母亲听了不禁放声大哭。  反抗的感人结果!她先是以年轻工程师的名义反抗她的父母,然后她却跑到父母那里,请求他们在这件事上帮助她。她的父母果然没有让她失望:他们找到了诗人的父亲,和他坦诚相见,工程师很快就弄明白自己无法逃避,于是同意立刻举行婚礼,并且毫无异议地接受了一笔丰厚的陪嫁,足以让他开一家自己的建筑公司;接着他就带着自己那一点可怜的财产——统共只有两个手提箱——搬进了新娘打出生就和自己父母一直住着的那幢别墅里。  虽然工程师那么快就投降了,可是诗人的母亲却无法不意识到,她不无轻率、全心投入的这场自认为高贵的目险,并不是她认为自己有权期待的伟大爱情。她的父亲掌管着布拉格两家运转良好的药店,因此他的女儿也颇有收支平衡的意识;既然她在爱情中投入了她的全部(她不是准备背叛自己的父母和安宁的家庭吗?),她就要求她的伴侣在他们共同的账户里投入同等的感情。为了修正这份不公正,她要从这账户里取出她曾经存入的爱情,因此在婚后,她总是甩给她丈夫一张高傲而严厉的脸。  诗人母亲的姐姐不久前才离开家里的这幢别墅(她刚结婚,在布拉格市中心租了套房子),因此老两口仍然留在楼下的房间里,而工程师和他们的女儿则搬到楼上两大一小的三间房里,布置得完全和二十年前新娘父亲修筑这幢别墅时一样。年轻的工程师继承了别墅,内部装修家具一应俱全,这对他而言倒是正好,因为除了那两只手提箱里的内容,严格地说来他的确一无所有。他也曾经提到过为房间布置做一些细微的修改,这样可以使房间看起来与以往有些不同。但是诗人的母亲坚决不能接受一个企图把她送到妇产科医生手术刀下的男人竟敢打乱体现父母精神的原有内在秩序,这里面有二十年温馨的习惯,彼此间的亲昵和二十年的安全感啊。  年轻的工程师又一次毫不反抗地投降了,他只表示了一点小小的异议,我们很有必要在此着重指出:小夫妻俩的卧室里有一张灰色大理石面的小圆桌,上面放置着一尊男人的裸像;男人左手持琴,竖琴抵着他丰满的臀部,右臂则悲凄地弯着,仿佛一秒钟前手指才拨弄过琴弦,他的眼睛仰望着天空的方向。我们必须补充说明的是这个男人有一张异常英俊的脸,卷曲的头发,再加上用来雕刻塑像的石膏的苍白,给这尊小小的雕像平添了一份女性般的温柔,或者说是处女般的圣洁。我们用圣洁这样的字眼也并非出于偶然,因为根据雕像底座的铭文来看,这个持琴的男人是希腊神祗阿波罗。  但是诗人的母亲很少有看到雕像却不感到愤怒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雕像都被掉转了方向,后背冲着人,要么它被当成工程师的帽架来用,要么就是他那细美的头颅上被套上工程师的鞋子,更有甚者他竟然会被套上工程师的臭袜子,由于袜子散发出阵阵臭 味,这便象征着对缪斯的可恶的亵渎。  如果说诗人的母亲还是耐下心来接受这一切,这并不是因为她那一点点可怜的幽默意识,其实她早就猜到了这事的明确含义,她的丈夫是要通过玩笑表明他沉默下的抗议:他拒绝她的世界,他屈服于她的世界也只是暂时的。  于是这个雪花石膏的玩意儿成了一个真正的古代神祗,也就是说一个超自然的生灵进入了人类的世界,他使人类的命运变得混乱,然后密谋揭穿人类的秘密。年轻的新娘把他视作自己的同盟,他那沉思着的略带女性温柔的神态使他变得尤为生动,有的时候,他的眼睛会呈现出一种梦幻般的彩虹色,嘴唇也仿佛在呼吸。  年轻的新娘爱上了这尊小小的裸像,他可是因为她并且为了她遭受凌辱的呀。她欣赏着他英俊的脸庞,开始期望肚子里的孩子能长得像这个丈夫的英俊敌人。她是那么期望,以至于开始想象孩子并不是她和丈夫的,而是和这个年轻男子的杰作。她祈求这个英俊的神祗能够通过魔力改变胚胎的线条,进行彻底的改造,使之变得俊美,就像以前伟大的提香在被学徒弄坏的画布上作画一样。  她于是本能地找到了圣母马利亚这个没有人类生殖器官的母亲典范,这就意味着一种没有父亲参与的母爱。她强烈地希望为自己的孩子起名为阿波罗,因为这个名字代表他没有人类的父亲。但是她也明白如果孩子有这么一个夸张的名字,这一生都会颇为曲折,而且会和母亲一样,成为众人的嘲笑对象。于是她开始在捷克语中寻找一个与希腊年轻的神祗相当的名字,她想到了雅罗米尔(意为喜爱春天的人或被春天眷顾的人),而这个名字被全票通过。  再说她被送进医院的时候正值春天,丁香开着花;经过几个小时的阵痛后,她的亲骨肉——幼小的诗人滑落在人世间脏兮兮的被单上。  2  接着诗人被安放在母亲床头的小摇篮里,她倾听着他悦耳的啼哭,疼痛的身体充盈着骄傲。我们可不要嫉妒这份身体的满足;一直到那时为止,它还鲜有这样的感觉,尽管它还算不错:是的,当然,臀部似乎不够生动,腿也好像有点短,但是这身体上有着无与伦比的胸部,相当有弹性,并且在柔顺的头发下(她的头发实在太纤细,发型师都很难打理),有一张也许不够迷人但是颇为端庄的脸庞。  与其说迷人,不如说大多数时候诗人的母亲可能更觉得自己相貌平平。也许是因为从童年时代起她就生活在她那位姐姐身边,姐姐的舞跳得很好,总是穿着布拉格最好的裁缝做的衣服,拎着网球拍,轻易地进入了时髦男人的圈子,完全不理睬自己的家庭。姐姐炫目的成功使得她只好——有点赌气似的——尽量朝端庄的方向发展,出于反抗,她学会了喜爱音乐和书籍里那份感伤的严肃。  当然,在认识工程师之前,她和另一个男孩子约会过,那是一个学医的大学生,是她父母朋友儿子,但是他们的关系并没有给她的身体带来自信。在他第一次与她共享肉体之爱——那是在乡间的一所房子里——的第二天,她就和他中断了关系,因为她不无忧伤却相当肯定地发现,不论是她的情感还是肉体都没有体验到伟大爱情的存在。由于她刚通过高中阶段的考试,她决定要在工作中找寻自己人生的意义并且在大学文学系注了册(尽管她父亲不太同意,因为父亲是个讲求实际的人)。  在大马路上遇到年轻蛮横的工程师以前,失望的身体已经在大学的阶梯教室的宽凳上度过了四五个月的时光,他唤起了这身体,约会三次以后就得到了它。正是因为这一次身体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大大出乎她的意料),她的心灵很快忘却了关于事业的野心(正如所有理智的心灵都应该做的那样),急切地想与身体得到一致:她心甘情愿地与年轻的工程师保持思想统一,默许他那令人愉快的无忧无虑和他令人着迷的不负责任。尽管知道这一切优点与她的家庭格格不入,她还是愿意同它们保持一致,因为自他们往来开始,她那可悲的低微的身体终于不再怀疑自己,并且令她惊异地享受起这份愉悦来。  她最终得到了幸福吗?不完全:她一直在怀疑与自信问游移不决;每次她在镜子前脱去衣服,她都是在用工程师的眼睛审视自己的身体,有时她会觉得很激动,有时又会觉得着实乏味。她将自己的身体置于他人的眼睛之下——而这正是她极不确定的地方。虽然她在希望与怀疑之间徘徊着,但是她最终还是摆脱了早先的听天由命;姐姐的网球拍不再能使她气馁;她的身体终于作为正常的身体而活着,而且她终于明白这样生活是多么美好。她但愿这新生活不是虚假的承诺,但愿它是持久的真实;她期待着工程师让她摆脱大学的板凳和家里的那幢大房子,希望工程师将爱情冒险变为生活的冒险。这就是她为什么满怀激情地迎接怀孕这个事实:她在其中看到了自己、工程师和他们的孩子,她觉得这个美好的三人小组一直升到漫天星斗之间,充盈着整个宇宙。  我们在前一章已解释过,诗人妈妈很快就明白这个追求爱情冒险的男人惧怕生活的冒险,他可不愿和她一道变成双面雕像升至漫天星斗之间。但是我们也知道这一次她的自信没有在情人的冷漠中土崩瓦解。的确,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改变了她。妈妈的身体,就在不久以前还是为情人的眼睛而存在的身体刚刚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它不再是为别人的眼睛而存在的身体,它成了为至今尚未有眼睛的某个人而存在的身体。身体的外表已经不再那么重要;它通过内在的一层羊膜接触着另一个身体,而那层膜至今还没有任何人看到过。外面世界的眼睛因此只能抓住完全非本质的表面,甚至工程师的意见对她而言也算不上什么了,因为对她身体的伟大命运产生不了任何影响;身体终于彻底独立和自治;这个越来越大越来越丑的肚皮对于身体来说却是一个存储越来越多骄傲的蓄水池。  分娩后,妈妈的身体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当她第一次感受到儿子的嘴唇摸索着吮住她的奶头时,她的胸中不禁一阵轻颤,这轻颤很快辐射了她的全身,宛若情人的爱抚,但是更甚于情人的爱抚:有一种巨大的安宁的幸福;一种幸福的焦灼。她以前从来没有体验过这种感觉,情人吻她的乳房时,仿佛是平息她所有犹豫和怀疑的一瞬,可如今她知道吮吸着她奶头的这张小嘴对她的迷恋永远不会结束,她可以对此确信无疑。  还有:情人爱抚她赤裸的身体时,她总是有一种羞怯的感觉;两个人彼此靠近总需要超越某种相异性,而拥抱的一瞬之所以醉人就因为它只能是一瞬的时间。羞怯的感觉从来不曾减缓,它使爱变得更加令人激动,但是同时它又在看着身体,惟恐身体整个儿投入进去。而这次,羞怯感消失了;完全被废除了。两个身体彼此完全开放,毫无隐瞒。  她从来不曾对另一个身体如此毫无保留地投入过,也从来不曾有这样的时刻,另一个身体如此这般地对她毫无保留。情人当然享受过她的腹部带来的愉悦,可是他从不曾住在那里;他当然能抚摸她的乳房,可是从来不曾吮吸它。啊,哺乳!她充满爱意地看着这张还没长牙的小嘴鱼一般地一翕一合,想象着她的儿子在吃奶的同时也在吮吸她的思想,她的梦幻和她的冥想。  这是一种伊甸园的状态:身体能够作为完全的身体而存在,不需要哪怕一片葡萄叶的遮掩;他们双双沉浸在无涯旷野般的宁静时光里,就像是偷吃禁果前的亚当和夏娃,能够直面身体,在善与恶的概念之外;而且不止于此:在天堂里,美与丑也没有差别,因此组成身体的一切对于他们来说也没有美与丑的问题,一切都很甜美,齿龈很甜美,尽管那具小身体还没有牙齿,小胸脯很甜美,肚脐很甜美,小屁股也很甜美,还有被小心监控着运行的内脏也很甜美,那滑稽的脑壳上的须发也是那么甜美。她认真地观察着儿子打嗝,观察他的尿液和大便,这不仅仅是出于一种担忧孩子身体状况的护士般的关切;不,她是满怀激情地监控着这一切。  ……

编辑推荐

昆德拉以其独到的笔触塑造出雅罗米尔这样一个形象,描绘了这个年轻诗人充满激情而又短暂的一生,具有“发展小说”的许多特点。就其题材而言,表现一个艺术家(或知识分子)是本世纪文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因为展示我们这个复杂的时代也只有复杂的人物才能承担。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对诗人创作过程的分析是微妙而精细的。创作过程当然不仅指下笔写作的过程,而且更广义地指一个诗人的全部成长过程。用作者自己的话说,这部小说是“对我所称之为抒情态度的一个分析。”正是在这样的创作意图下,这部书最初曾被题名为《抒情时代》。作者所要表现和所要探究的是,人的心灵所具有的激情,它的产生和它的结果。因而这本书又是一本现代心理小说,表现了一个诗人的艺术感觉的成长。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生活在别处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49条)

 
 

  •   “生活在别处”出自于一位法国诗人的笔下,米兰昆德拉把它搞得人尽皆知,而我最初也是被这个响亮的标题吸引而来。真实与幻想,固守与逃离,人将永远不满足现实,并追逐、好奇于“另一种”生活。或者说,庄生晓梦迷蝴蝶,焉知我们自以为的真实生活不是浮光掠影的一场春梦? 当然,米兰昆德拉把小说设置在捷克社会主义革命的背景下,狂热而盲目的政治热情、天真而充满活力的诗意抒情、敏感害羞、荷尔蒙过剩、无处发泄的青春激情,爱情、亲情和欲望,全部都交织在这部书中。昆德拉的书就是这样,看似浅显通俗实则内涵丰富,值得品味。
  •   《生活在别处》这部充满了现代主义色彩的杰作,在作品中他把主人公一个敏感的年轻诗人雅罗米尔的内心世界刻画的细致入微,在描写手法上也独具个性,尤其是手法写的出神入化,很好的表达了现代派小说的精髓。其中还大量涉及了象征主义诗歌,虽然我们未曾接触到他的先锋电影,但从他作品中,我们无时不刻感到如同摄影机般捕捉着事件的运动感。“生活在别处”本身就是一个美丽、充满生命活力的句子。兰波以它作为诗句,米兰昆德拉以其作为小说的书名,而我们,则希望把它变为美丽的理想生活。永远的流芳百世!
  •   这本书的标题“生活在别处”是法国诗人兰波所写。小说一个诗人的生活为主线展开,讲述了特定年代的人特定的思维,探讨了一些比较深刻的心理问题,这也是米兰昆德拉的一贯作风,值得一读。个人认为,后面的几章不好读。
  •   喜欢米兰。昆德拉的作品。相较于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我比较喜欢后者。不过每个人都应该抱有一颗生活在别处的心
  •   因为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而走近米兰·昆德拉 而因为这本生活在别处 开始喜欢上他的书 很棒 难以预测的结局
  •   买的第二个版本了,太喜欢这个系列的封面了,都是作者亲手画的,纠结了段时间还是决定收起这个版本的全集,为了封面也值。。。《生活在别处》对这个书名有特别的好感,符合近些年的生活状态,所以一直用这个名字做网名,很喜欢米兰昆德拉的书,看后会让人有所思,五年前看过现在再读一遍又有完全不同的领悟,值得收藏随时拿出来翻下。。。
  •   生活在别处,蓝波写入诗句。米兰昆德拉作为书的名字。每个小孩都是天生的诗人!
  •   米兰昆德拉,有人说他的书气氛很压抑,但是我很喜欢这种风格,真实的生活写照,读完《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果断再买他的书来读!
  •   生活在别处这句话不知已经听过用过多少遍了,文艺小清新的最爱,没有拜读过,一定要入手的,期待,米兰昆德拉
  •   生活在别处(米兰·昆德拉作品系列)
  •   生活在别处,这个词经常听到吧。它是米兰昆德拉的作品,我想生活在别处,是为了让自己的心在路上。给自己的生活增添点滋味。
  •   米兰·昆德拉的作品,写得很好,推荐大家看一下
  •   读的第一本米兰昆德拉的是生命不可承受之轻,很喜欢所以跟着买了这本!最近买太多书这本还没来得及拆封呢!!!
  •   米兰 昆德拉是我喜欢的作者之一,或许因为类似的社会生活经验,在他天马行空的小说里,总能找到共鸣。
















  •   米兰昆德拉写的用得着说? 这本是我找了好久才找到的经典
  •   最先看了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喜欢他的风格,没有犹豫,就买了
  •   一直很喜欢米兰昆德拉的书,这次买来是想用来写学年论文的……
  •   米兰·昆德拉,说他是政治主义的旁观者,不过里面难免逃离政治的色彩。
  •   米兰昆德拉总是很直接的告诉你,是这样的。这样子。
  •   收集米兰昆德拉系列,可能他的作品触及了生命的本质与重量
  •   米兰昆德拉的故事让我想另一种生活
  •   米兰昆德拉是很多人的最爱,我也是
  •   诗人=抒情

    一直以来读北岛的或是其他中外近现代诗歌总是似懂非懂,想来是诗人的主观意志起了主导作用的缘故。还是喜欢昆德拉的理智的,冷静的目光。这也成为了我的生活追求,态度和立场。反对一切抒情。田园牧歌的生活只是我的梦想,我的存在通过感官欲望的享受才能真切的确定。
  •   窃以为是米兰·昆德拉的《阿Q正传》
  •   正在收集米兰昆德拉的所有书,同一个出版社的,2010版的封面让我特别惊喜
    翻译也一如既往的给力
  •   书很好,喜欢米兰昆德拉的书
  •   值得一读的好书,米兰·昆德拉的书,一如既往的好,几乎是在一个月内读了他的好几本书
  •   米兰昆德拉一直在向我们提出新世界的生活方式
  •   这套书买的很值,米兰昆德拉的其他作品也打算在当当上入手了。
  •   一如既往的喜欢米兰.昆德拉的作品,该作品比较轻松幽默,但结尾值得人思考,久久回味!
  •   从内容,米兰昆德拉经典之作。诗意的名字,深刻的内涵。
    从排版,很坑爹,字很少,四周哦大量的空白,子也很稀疏。但是书很精美。让人有珍藏的冲动。
  •   属于米兰昆德拉的抒情时代。
  •   很好,一如既往地喜欢米兰昆德拉的风格
  •   同是米兰昆德拉的作品,相信一定也不错。
  •   好久就想买一套米兰昆德拉的作品,但是虽然平时当当的书价已是优惠,但还感到有点吃力,接到手机短信告知的网络书香节特高兴,为那大幅的折扣而高兴,于是上网点击,拍下自己心仪已久的图书。
  •   好书。。喜欢米兰昆德拉的作品。
  •   米兰昆德拉的作品一向很有深度,就只是我的水平太低没太看得懂,得好好研究⊙﹏⊙b
  •   米兰`昆德拉的作品......
  •   米兰·昆德拉的经典作品,好书,值得珍藏,包装也不错
  •   米兰昆德拉的书都挺有意思的!
  •   之前看过米兰昆德拉的书,所以对这本书还是很有兴趣的
  •   看了两遍,但是感觉还是没有看懂,米兰昆德拉的书就这样,耐人寻味,一直很喜欢
  •   一直喜欢米兰昆德拉呃书,这本是买来送朋友的
  •   非常好的书,很喜欢米兰昆德拉
  •   米兰昆德拉品质有保证
  •   米兰·昆德拉去年差点就可以得到诺贝尔文学奖了
  •   特别喜欢米兰昆德拉很耐读
  •   对于西方作家我普遍地认为他们对于人物心理的刻画十分深入,细微,那种深入到人物脑髓里的解析有时候到了令人骇异的程度。米兰昆德拉正是这样的作家。
  •   读米兰昆德拉的痛苦与,就像读自己,不是读,是一刀一刀地剔开,看得见鲜红的血肉模糊,而仍然不肯放下
  •   印刷与设计都非常精美。一如即往地喜欢读米兰昆德拉。
  •   一直很喜欢他的著作,中国就没有一位作家,如米兰昆德拉一样那么博学深刻。
  •   很漂亮,看到米兰.昆德拉 才买的。
  •   米兰昆德拉!影响我的一生!
  •   喜欢当当和米兰。昆德拉
  •   米兰·昆德拉的名作,不解释!
  •   雖然沒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那麼有名
    但這部作品無疑是昆德拉早年的經典
    年輕人總是幻想真正的生活在遠方
    然後遠方 隨著距離的移動 就消失了 成為身邊
    於是生活唯有不斷地幻想
    那個未能到達的遠方
  •   喜欢昆德拉的作品,看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又买了这本书。质量很好!印刷什么的没有任何问题!
  •   昆德拉以其独到的笔触塑造出雅罗米尔这样一个形象,描绘了这个年轻诗人充满激情而又短暂的一生,具有“发展小说”的许多特点。
  •   生活在别处 我最喜欢的小说 写出了女人的一生
  •   看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便想再读多几本昆德拉
  •   还在阅读中,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之重,才喜欢昆德拉。
  •   还没看,但是很期待,昆德拉的书总是让人兴奋!
  •   他所有的书差不多都集起了。无需多说。喜欢昆德拉的人自会懂。
  •   昆德拉你说呢?诗人内心世界的独白,撒旦的代言。
  •   是老师推荐的一本书,内容的确比较难理解,主要是昆德拉喜欢发表议论,在书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昆德拉的一些议论,我暂时没太看懂书,不知道作者为什么要设计克萨维尔这个人物,不知道他和雅罗米尔之间的关系,上豆瓣看看去。
  •   昆德拉小说经典
  •   当我有的时候看一些没有知识含量的书,我就想起昆德拉的作品,虽然很多言语很绕口,但是它可以让你有一个思考的过程,我喜欢他从人物生活中的某个细节点,展开论述的人生哲学。还有欣赏他可以把本该看上去没关系的人物,而很巧妙的联系在一切。这样的结构很巧妙。它让我热爱思考。
  •   一直喜欢昆德拉的作品,大学时读过,转眼15年过去,似乎当年的困惑今日又再重来,关于灵与肉、轻与重、生与死,这些话题似乎是人生永恒的探讨对象,再重新翻阅,又有新的体悟。但还是没有了悟。也许再过十年,还会再读。好书也许就是这样,在不同的层次上和读者对话,永远有给与启示
  •   昆德拉的作品就不用多说了!
  •   表示对昆德拉系列的作品本身是非常、超级满意,但这本书的印刷质量真的太一般了
  •   装帧封面字体纸张都很好。内容自是不必赘述。昆德拉的书部部经典。
  •   米兰的代表作之一。。揭露一个真实的社会。。黑暗却依旧有人性的光芒
  •   很早之前就听到这本书,生活在别处,仅名字而言,就让我无限向往.
    也许是因为从很早起,我就对自己的生活不太满意吧,所以一直向往着能够有一天,生活在别处.
    于是,这本书,掉进了我的心里.
    时隔多年,突然再看到这个书名,再次沟起了少年起的梦想.
    我还是一直想试着能生活在别处,忘记现实的挫折和失意.
    希望这本书,能让我在现实的世界里,开一片小小的无忧的空间.
    仅小憩片刻足矣.
  •   喜欢昆德拉的文字,慢慢品味是一种乐趣
  •   包装不错,看没看,不过一直喜欢昆德拉的作品
  •   很喜欢昆德拉的作品
  •   还没开始看,但昆德拉的作品应该不会差!
  •   很喜欢昆德拉的作品。翻译得也很满意,只是这个版本的装帧差强人意,白色的封面很容易弄脏。
  •   陆续收藏昆德拉的作品 还没时间仔细阅读
  •   昆德拉的全套作品,趁着活动果断收藏!
  •   昆德拉系列,都很不错
  •   “来,让我们穿上最美丽的衣服走在街头,爽朗地高声大笑,让所有的目光注视着我们,让我们真的叫他们忌妒。来,让我们轰轰烈烈地经历一次爱情,甜蜜热情切地在绿草地上拥抱,让我们的手指相心灵相抚慰,让我们真的叫他们忌妒。”写得真好
  •   最喜欢昆德拉
  •   我把昆德拉的书差不多都收齐的,看过几本,等收齐了,得好好的研究研究。很喜欢这老头的写作风格
  •   米莱昆德拉的书,有很大的期待
  •   昆德拉的书值得拥有。
  •   读过几本昆德拉的书
  •   喜欢昆德拉的行文。这套书也很有设计感,很喜欢
  •   昆德拉的这套书我都想收了·
  •   昆德拉的书都很有特色
  •   读昆德拉的书,哲学思想和理性处处显现
  •   一直很喜欢昆德拉,很有大智慧的一个人,此书很棒,一直都想读,希望能从中领悟他的智慧。
  •   这本书比较耐人寻味,可以反复看,是米兰的代表作。
  •   读过他的《不朽》,期待《生活在别处》~灵魂的共鸣!
  •   昆德拉的经典之作,值得购买。
  •   这是我买的第三本了,自己喜欢昆德拉不说,还送朋友们,哈哈~
  •   我喜欢昆德拉的风格
  •   喜欢昆德拉!
  •   充满了现代主义色彩的杰作,在作品中他把主人公一个敏感的年轻诗人雅罗米尔的内心世界刻画的细致入微,在描写手法上也独具个性,尤其是手法写的出神入化,很好的表达了现代派小说的精髓。
  •   一直很喜欢米兰的书,值得一看再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