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无所依

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美)科马克·麦卡锡  页数:337  字数:134000  译者:曹元勇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小说《老无所依》的故事发生在八十年代的得克萨斯州西南部的美国和墨西哥边境,围绕三个主要人物(摩斯、苏格和贝尔)展开。猎手摩斯是一个越战老兵,一次打猎时发现了一个跟毒品有关的枪战遗迹,所有人都死了,只剩下一车海洛因和2400万美元现金。
摩斯带走了钱,却因此被雇佣追回这笔钱的杀手苏格追杀。警探贝尔一直为自己在二战时的行为所困扰,在他中年的时候,他试图弥补21岁时犯下的错误,因此他在调查毒品犯罪的同时,想尽办法用法律保护莫斯和他年轻的妻子。但他们最终还是无法摆脱冷酷变态的苏格,命丧他手。小说中延续了一些科马克?麦卡锡一直所关注的最具煽动性的话题:美国西部的生活方式以及那种以快节奏逼近的结局;在一个堕落的世界中,最后的荣耀和正义;正在进行的人性与邪恶的对抗;黑色喜剧与现代暴力;诱惑、生存和牺牲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断升级的混乱;以及对黑暗时期残存的爱和一线希望的感动。

作者简介

科马克?麦卡锡Cormac McCarthy(1933—
)美国作家、剧作家。生于美国罗得岛州。一九三七年随家迁至田纳西州诺克斯维尔。一九五一至一九五二年于田纳西大学主修文科。一九五三年,加入美国空军,服役四年。一九五七年重返田纳西大学,期间在学生报纸上发表了两篇短篇小说。一九六一年,麦卡锡举家迁移至芝加哥,在那里写下了他的第一部小说《果园守门人》。科马克?麦卡锡迄今共写有十多部作品。“边境三部曲”中的《骏马》曾获一九九二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和美国评论界图书奖。二○○六年《纽约时报》评选“过去二十五年出版的美国最佳小说”,麦卡锡一九八五年出版的作品《血色子午线》名列第二,此书也被誉为二十世纪最出色的百部英文小说之一。二○○七年,他凭借小说《路》获普利策小说奖。

章节摘录

  他朝着那几辆汽车走近,取下背着的步枪,打开保险,贴着腰平端在 手里。他停住脚步,仔细环顾了一下那片原野,又看了看那几辆汽车。它 们全都挨过枪弹。有些穿透金属板的洞眼以一定的间隔形成一条线,他知 道这些洞眼是用全自动武器打上去的。大部分的车窗玻璃被子弹打碎了,轮胎也全都泄了气。他站在原地,听了听周围的动静。在第一辆车里,有具死尸歪倒在方向盘上。有两具尸体躺在车外面枯 黄的草地上。地上的血迹已经干结成了黑色。他停下,听了听。没听到什 么,除了苍蝇的嗡嗡声。他绕过车的尾部,那里躺着一条硕大的死狗,与 他先前看见的那条走过漫滩的狗是同一品种。狗的肠子都被打出来了。再 过去,又有一具尸体脸朝下倒在地上。他隔着车窗瞧了瞧车里面。车里那 位的脑袋被打穿了。血溅得到处都是。他朝着另一辆车走过去,但里面没 有人。他来到第三具尸体躺着的地方。草地上有一支霰弹枪。枪管很短,安装着手枪式的枪柄和一个可以装填二十发子弹的鼓形弹匣。他用脚尖轻 轻踢了踢那个家伙的靴子,确认死活,然后又仔细看了看周围低矮的山坡。第三辆野马吉普的起重架悬在半空中,窗户被烟熏得黑乎乎的。他走 过去,拉开驾驶座那边的车门。有个人坐在车座上,双眼 走过那片荒原用了他差不多四十分钟。从那儿,他走上一道长长的火 山岩斜坡,顺着山粱向东南方向眺望,那些动物就消失在那边的原野上。他举起双简望远镜,慢慢地察看。一条庞大的没有尾巴的狗正在穿过那片 荒漠,一条黑色的狗。他观察着那条狗。它长着硕大的脑袋和剪短的耳朵,正在费劲地一瘸一拐地往前走。它停下,站住,回头看了看,接着又往 前走去。摩斯放下望远镜,站在那里,目送它走远。他沿着山梁继续前进,大拇指扣着步枪的背带,帽子推到脑袋后面。汗水早已浸透了他的衬衣后背。那一带岩石上蚀刻着的岩画、也许已经有 上千年历史了。那些蚀刻岩画的人跟他一样,都是猎人。除了这些岩画,他们没有留下别的痕迹。在山梁的尽头是一片滑塌的岩石,一条崎岖不平的小路延伸下去。有 一些蜡大戟①和猫爪似的灌木。他在一块岩石上坐下,胳膊肘稳稳地撑着 膝盖,用双筒望远镜仔细观察那一带。距离他有一英里的漫滩上,停着三 辆汽车。他放下双筒望远镜,把那片地区整个扫视一遍。接着他叉举起望远镜。好像有几个人影躺在那边的地上。他蹬住岩石,调了调望远镜的焦距。那些车不是四轮驱动的小货车,就是安装着大个越野轮胎、绞盘和有顶灯 的行李架的野马吉普车②。那几个人那个用金链子串着的野猪牙挂件,在 他的胳膊肘内侧的岩石上团成一团。虽然那支步枪有很重的枪管和枪口制动器,它还是脱离了支撑点。当 他在瞄准镜里把那些动物拉近时,他可以看见它们全部像先前那样站着。一百五十格令①的子弹头不到一秒钟就到了那儿,花的时间只是枪声传到 那里的一半。它们站在那儿瞧着子弹击起的羽毛状沙尘,随后便撒腿跑了 起来。几乎是在瞬间就以最高速度从那片荒原上奔蹿而去,步枪射击发出 的悠长的“咣”声在它们身后回荡;它们踢得石块飞溅,争先恐后地跑过 那片在大清早显得一派荒凉的开阔原野。他站起来,望着它们远去。接着,他举起望远镜。有一只动物蜷缩着 一条腿,落在后面;他想,那颗子弹也许是打在硬地面上,反弹后击中了 它的左后腿。他侧转身,朝一旁吐了口唾沫。该死,他骂了一句。他望着它们跑出视线,向南消失在岩石嶙峋的岬角那边。悬浮在无风 的早晨光线中的淡橙色尘埃变得越来越稀薄,最后也都看不见了。那片荒 原寂静而空旷,伸展在太阳下面。仿佛什么事也不曾发生过。他坐下来,穿上靴子,拿起步枪,退出枪膛里的空弹壳,装进衬衣口袋,扣上步枪的 保险栓。随后,他把步枪背在肩上,起身往前走去。P8-P10

编辑推荐

  普利策小说奖得主科马克·麦卡锡的黑色力作,讲述荒凉边境线上追杀与拯救,逃避与自我救赎的故事,作者在“边境三部曲”后再回天堂与地狱交接的美国西南边陲,但是这一次,这里没有英雄,没有结局,没有未来,只有无望。根据《老无所依》改编的电影科恩兄弟执导,囊括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四项奥斯卡大奖,以及三项英国电影学会奖和两座金球奖奖杯。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老无所依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条)

 
 

  •   很好。文笔很简练,读起来流畅。
  •   好书大家一起读
  •   原版才更好
  •   一本好书能创造出经典电影
  •     我看过根据这本书改编的同名电影,电影很好看,
      但是当你读这本书的时候,你可以读到更多作者
      想要表达的思想,单纯通过电影没法表达出来的。
      
      这本书的风格很像T.S. Eliot的著名诗歌The Waste Land,
      伤感,绝望,人性的堕落,人们心里只想着钱,做事
      不计后果,主人公之一的小镇警长,他代表了旧的,
      传统的价值观,尽他的一切努力希望改变这种现状,
      结果却让他感觉无能为力,最后离开。
  •     文字内容还是很不错的,麦卡锡的无引号对话还翻得可以。注解很...很用力,基本只要是能注解的都注解了,包括休斯顿...
      说下主要缺点,译者很明显对轻武器毫无了解,而且没怎么去核对。最不可原谅的失误就是散弹枪的口径问题,12号口径是18.5mm,他翻的.12英寸,这种子弹能打死鸟都是个问题。还有把雷明顿散弹枪翻译后把之后的带膛线的枪管定语又翻成了步枪,还有对街头弃枪的描述,散弹枪几乎没有全自动的,有也只是20号,应该是半自动。
      最后上译真的要换个印刷厂了,纸张问题不是一次两次了,这本的透明度跟情趣内衣是一个档次...
  •     “以前很多时候,当我说这个世界正在急剧恶化之类的话时,人们只会露出某种微笑,说我变老了。”
      
      想到电视上那个总是讲犯罪的王姓教授在伦敦骚乱时说,他博士是在英国读的,晚上马路上总是有一些小年轻到处打砸抢,把他吓得够呛,可酒吧里的老大爷们仍旧喝着酒唱着歌。他就问老大爷为什么不害怕,老大爷说,嗨,我年轻时也这样,老了就好了。
      
      我们必须相信科学,科学告诉我们说人总有荷尔蒙分泌过旺的那么一段时期,我们叫他青春期。这段时期里我们总是想要干点儿什么发泄自己蓬勃旺盛的生命力,总是和周围人打架或者疯狂地恋爱,走过来了也不觉得自己幼稚。稍微正确的方法是干点儿什么正经事,可是,“如果他居然连强奸、杀人与嚼口香糖的区别都搞不清楚,那么比起我来,他的问题才真是严重多了”。
      
      我们的社会正在走向,用保守主义者的观点来说,堕落。价值多元主义虽然和民族主义相结合之后可以保全我们这样的欠发达国家立足,但脱离了伦理基础的社会也在逐渐走向土崩瓦解。施特劳斯学派的担心并非没有根据,虽然如果他们可以好好说话说人话也许受众会更更广泛一些,其基本的担心的出发点是正确的,现代化正在将人类赖以生存的信仰连根拔起,每一个个体都被裸露在枪林弹雨的开阔地中独自承受整个社会带来的压力,除了那根摇摇欲坠换做理性的芦苇,我们在这个广阔无垠的世界之上毫无依靠,可惜我们是群居动物,我们需要取暖。
      
      于是我们只能抱着自己取暖。
      
      启蒙有错吗?向往自由有错吗?都没有。是什么让我们的社会变得一团糟,让我们对这个国家的前景一点也不看好,是什么让我们必须适应那些染着绿头发打着鼻钉的年轻人招摇过市?
      
      撒旦,欲望。
      
      “我还没见过什么人不可以被钱改变的。”只要钱多了,什么事都会发生,这种邪恶潜藏在我们内心深处,说是邪恶其实也不过是生存的本能。你知道吗?小猫生下来不懂得饱,如果母猫不管它就会撑死。贪生怕死是生命的本质。
      
      所以,人类会一路贪婪下去。我们会创造越来越多的财富,我们会变得越来越贪婪,越来越“宽容”,直到有什么事情突破我们宽容的底线,比如说突然有个人闯进你的家门,告诉你,他和一枚硬币带着一样的目的走进来,你没必要说“你没必要杀我”。结局都是一样的,人类最终将不复存在,钞票才是永远不变的东西。什么?钞票易损坏?那就是黄金,钻石,随便什么可以用来替代“贪婪”二字的东西,总之不是善良就对了。
      
      所以我们拿他没辙,不是吗。我们没说要回到古代,我们只想让这个世界慢下来,慢慢走,慢慢走,它走得太快了我们快要跟不上了。“说不定到了下一个四十年,有些人已经是在外太空出世了。”
      
      可是我们,还属于这里,此时。
      
      
  •     
      
      
      
      
      
      
      “一个老人只是个废物,是木棍上的一件破旧外衣。”叶芝《航向拜占庭》中的这句诗,恰好可以用来形容《老无所依》(《no country for old men》)中的主角,老警长贝尔。毒贩引发的一系列暴力血案,让老警长的幻灭感急速增加。
      
      叶芝的那首诗,就是以“That is no country for old men”开头的,科马克·麦卡锡72岁(2005年)出版的这部小说,摘取这句诗作为题目,也许不只是中意这一句话。
      
      那不是老人的国度。年轻人
      
      在彼此的怀中;鸟在树上
      
      ——那将死的一代代——唱着他们的歌。
      
      这是诗的开头,迅速从“老人”转到“年轻人”,一代代人都会唱歌,唱各自的歌。《老无所依》讲的是三个人的三支歌:
      
      善良而潦倒的焊工摩斯捡到毒贩枪战后留下的钱箱,生了贪念;无情的杀手齐格追逐着钱箱;老警长贝尔试图保护摩斯,抓获杀手。原本杀手在江湖,摩斯在市井,两条平行线,中间是老警长。故事中,市井在跑,江湖在追,警长在跟随,成了一条直线。原本是三支歌,如今成了复调合唱,很传统的西部警匪小说设置。
      
      “我欣赏动荡不安、危机四伏的生活,没什么比在旅途中见到能置人于死地的动物更有趣了。”麦卡锡说。《老无所依》正是这样一部“男人小说”。战争经历是三个主要角色的相同背景。战争对人的影响,是美国文学中的老话题了。越南战争中,摩斯是狙击手,杀手齐格是特种兵,这让人想起现代好莱坞的动作片,从《第一滴血》到《生死狙击》。但这部小说是另一个模样,生命就像一个阴天。
      
      两个退役军人,不是火爆地较量,而是相当阴冷。书中说,见过齐格出手的人都死了,这让人想到麦卡锡说起过的莫哈韦沙漠的一种剧毒响尾蛇:“我遇到两个沙漠向导,询问这种蛇的毒性,他们说,我们站在这里就说明我们从没遇到过这种蛇,被它咬过的人全都死了。”这种蛇一般阴冷的气氛,也符合书中描述的“社会评价”,指责他们在越战中充当婴儿杀手。
      
      警长参加过二战,他和几个战友遭炮击,战友全死了,他一生都怀着“幸存者内疚”。小说的第一视角就是警长的视角,每节前面都有警长的大段独白。这个人在传统西部片本应成为英雄,但他人已老了,心也许更老。
      
      
      
      
      
      
      
      如果麦卡锡是个作曲家,他一定非常喜欢用休止符。他有一个奇怪的习惯,他喜欢让人物停下来。是真的停下来。他不断写这样的话:“他在那儿坐了好长一段时间。”在《路》中如此,《骏马》中也是如此。在《老无所依》中,起初读到这样的句子并没有什么感觉,出现得多了,心里便异样起来。
      
      比如他写一条狗:“它停下,站住,回头看了看,接着又往前走去。”
      
      隔了两页,他写摩斯:“他站在那儿,想了想,往地上看了看。”
      
      然后他写警长:“他站在那儿,眺望着眼前的荒野。”
      
      写杀手齐格:“他离开卡车,站住,望了望月光下的斜坡。”
      
      也许是迷茫,也许是犹疑,有时还是暗下决心,有时甚至是从容,有时在思考人生。这是停不下来的人的停顿。杀手齐格在旅馆杀了两个人,还慢吞吞洗了个澡,他甚至还想过是不是该停手了。而警长迟缓之时,经常会让人翻回到他的那些独白,他朴素地思考着执法的问题、人生的意义,以及死亡。
      
      书中最大的停顿有两处。
      
      一是摩斯驱车逃亡中,遇到了一个搭车去加州的女孩,两人的故事——其实是什么故事都没有——麦卡锡用去了不短的篇幅。这个停顿之后,就这样了:杀手齐格追踪而至,劫持女孩,摩斯心软弃枪,杀手杀了摩斯,摩斯倒下瞬间,击伤杀手。这似乎应该是故事高潮,但麦卡锡放弃了正面描写,而是从别人口中转述。
      
      第二处是警长拜访埃利斯叔叔,他父亲的老部下。他们回顾了很多事,探讨了生命、奉献和国家责任。这个停顿之后,警长辞职了,他梦见他父亲,举着牛角火种骑马越过他,他相信父亲会在前面一直等他。
      
      这两处不是人物动作的停顿,而是情节的停顿。它极大地丰富了小说的层次。比如摩斯与女孩的故事,拓展了此前较少着墨的“市井”层面,以及人生迷思,还表现了摩斯对妻子的忠贞。
      
      警长拜访埃利斯一事更为复杂,既面对残酷现实,又探究人生(警察的人生)。警长感叹时代变异,就连学校中孩子的问题,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课堂上随意说话、走廊上胡乱奔跑、嚼口香糖、抄袭家庭作业,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变成了强奸、放火、谋杀、吸毒、自杀(两次问卷调查)。最坏的时代来到了。而他自己呢,就像叶芝《航向拜占庭》所说:“一个老人不过是卑微之物/披在一根拐杖上的破衣裳。”他舔着阴天的锈迹,无能为力。
      
      叶芝接下去写道:“除非是他那颗灵魂拍手来歌吟/为人世衣衫的破烂而大声歌唱。”这是埃利斯要说的。他告诉警长几十年前另一个老警长是怎么无缘无故遭到枪杀的。时代一直这么坏,也许并没有变坏——也许不值得付出这么大代价当个警察,“但人总是要付出很多。”充当导师的埃利斯说。
      
      
      
      
      说《老无所依》的世界“没有英雄,没有结局,没有希望”,也许书中的两个女人不会同意,她们一个是摩斯的妻子卡拉·琼,一个是警长的妻子罗莱塔。
      
      卡拉·琼的出场不见得多讨人喜欢,懒洋洋地躺着,与摩斯吵几句。但摩斯送她避难时,她叫了一下摩斯的名字,“没什么,我只是想再叫你一声。”然后她交代摩斯两件事,一,“你要小心。”二,“不要伤害任何人,听见没有?”她爱着的摩斯相当善良,而他的善良也推动着情节:给垂死的毒贩送水返回现场,结果留下了追踪线索;制住了杀手却并没有杀死杀手,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卡拉·琼对摩斯的绝对信任和深爱,着墨不多,却是全书最动人的爱情。
      
      罗莱塔是圣母,是高尚的象征。人们评论说《老无所依》写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暴力和执法的绝望,但在罗莱塔这儿不是。她支持丈夫的工作,她的马给警察骑,她的钱也常给警局花掉。她给看守所的犯人吃新鲜蔬菜,做美味的面包,豆羹汤。这些犯人,多年后带着妻子孩子来看她,放声痛哭一场。
      
      罗莱塔与犯人的故事,只是在警长独白中简单说到,正如书中其他一些带有“希望”色彩的描述,都隐藏在暴力血腥的残忍故事的后面,不时露出一角,触及生活柔软和温情的一面。作家经常这样做,最随意提到之处,往往藏着他的深意。所以警长说:“如果我连她都没有,真不知道我还会拥有什么。”
      
      小说简单化甚至概念化地处理女性角色,给人的感觉是他极简过了头,反而有一种奇怪的拖泥带水感,以及虚弱感。
      
      
      
      
      
      
      
      麦卡锡在他的末日小说《路》中,面对核爆后难以生存、人类互相猎杀的世界,一对父子还坚持着不作恶的底线,表达的也是这种绝望中的一点念想。
      
      美国作家沃尔特·肯评论麦卡锡说:“人们推崇他把西部小说从大众文艺提升到了高尚艺术的层次,指命他是海明威和福克纳唯一正统的继承者。”与《骏马》的语感大不一样,从《老无所依》到《路》,麦卡锡走在极简主义的路上。
      
      《老无所依》的叙述就像有着慢动作的快进,精心选择的口语化语言洗过了好多次,经常显得过于轻快,多少丢失了厚重感,也许还消解了一些黑色因素。另一方面,这种语言倒也切合小说人物的质朴思考——
      
      警长独白中,一个女记者问:“警长,你怎么会让犯罪在你管辖的县里变得如此无法控制呢?”老派警长答道:“这一切全都始于人们放任自己的不礼貌。什么时候你再也听不到先生和夫人这样的称呼,糟糕的局面差不多也就近在眼前了。”
      
      
      
      
      
      
  •     //@西电毕业生: //@曹元勇: @上海译文 //@陈赖汉:小说《老无所依》其实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就是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部分,除了最后一部分没拍出来,其他电影里都体现了。还有一部分非常重要,电影里基本没表现,就是老警长贝尔的独白。这部分文字大约占了全书四分之一。读懂这部分独白,才能真正
      ◆◆@陈赖汉 《老无所依》电影很好,但我当时实在不知道这部黑色电影和“老无所依”有什么关系。但读了原著小说之后才发现,小说最后那部分科恩兄弟没拍,而那部分恰恰是解读“老无所依”最重要的部分。同时,该书最后,有一篇译者@曹元勇 对该小说的解读文字,在我看来,完全可以作为解读电影《老无所依》的文章。
      
  •     1、
       看科马克•麦卡锡的《老无所依》,好比听涅槃乐队的主场柯本唱《少年心气》(Smells Like Teen Spirit),是一件痛快并痛苦的事。
      麦卡锡和柯本虽是两个世界的男人,《老无所依》和《少年心气》承载的也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力量,但他们对现代文明都表现出头也不回的坚决告别之心。让读者和听众在为文学和音乐手舞足蹈、狂热崇拜之际,深深地窥视到自己内心世界的单薄和愚蠢。
      麦卡锡和柯本都拥有伟人的魅力和煽动性,他们不会引导我们成为全民公敌,尽管他们有这个能耐。他们只是让我们于庸碌的生活中从他们的作品中获取某种真谛,再让我们发现,真谛是他们的,不是我们的,我们仍旧一无所有。
       改编自《老无所依》的同名奥斯卡最佳电影,造就了这本小说在中国的光环,不过如果你是一个无法接受“暴力美学”的读者,或者你有虔诚的信仰,这本小说都不会给你带来光环的温暖。无论你看过小说还是电影,想必都能体会我说的“痛快并痛苦”,不是一句老掉牙的话。
      被誉为“作家中的作家”、“海明威和福克纳的后继者”的麦卡锡,和两位“硬汉作家”一样能用最简单的文字,对读者造成最猛烈的冲击。在《老无所依》中,他塑造了一个留着奇怪发型,用气罐致晕枪杀人的杀人魔“齐格”(具体形象可参考2007年同名电影中由哈维尔.巴登饰演的齐格)。齐格是一个远非一般人理解范围内的人,他的杀戮恶行,没有任何行凶动机。不为钱,不为色,他孤独,但不需要朋友、不需要女人。他出现在美国、墨西哥荒凉的边境小镇上,就像狮子会出现在非洲草原上一样,他完全没有人性的杀戮,是本能。不过他杀人时会对被害者说出一堆高深莫测又让人无法反驳的话,像是要让被害人知道,死于他之手,是种缘分,死得人都得到了解脱。他就是魔鬼的化身,有智慧,极端残忍。
      在齐格行凶的环境中,作者又塑造了一个坚守传统道义,坚韧勇敢的老警长“贝尔”。老警长常会感叹世风日下,但他还是坚守正义,一直尽全力与齐格周旋,直至最后他发现齐格即使生理受伤,都不会被感化,也不会屈服、恐惧。警长在疲累交集的某夜,梦到自己拥有荣耀过去的父辈,觉得自己在齐格和这个犯罪无处不在的冷漠社会之间,是一个老无所依的可怜人。
      2、
       小说中的暴力场景很多,却又显得很冷静、很随意,甚至有种“美”。例如齐格杀人前,会拿出一个硬币让对方投掷,似乎这样会给对方一条生路,但他自己不下注,这也就让被害人成了一只被玩弄的老鼠,结局注定是死。他竟然能在如此令人齿冷的杀戮前,这样问一个女性被害人:
      “你是在请求我变得心软一点,可我从来不会让自己变成那样。我活着只有一个信念。就是绝对不允许出现任何例外。也许抛硬币赌一下算是一种。但这样做也只是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目的。大多数人都不相信居然会有我这样的人存在。你能明白,这对他们必然是一个问题。就是要怎样才能战胜你不愿承认其存在的东西。你明白吗?一旦我进入了你的生活,你的生活也就算结束了。有开始,有过程,也有结尾。现在就是结尾。你可以说事情的结果本来可以是不一样的。说它们本来可以是别的样子。可这又有什么意思呢?根本就没有别的可能。事情只能注定是这样的。因为你的请求,我又解释了一遍这个世界的本质。你明白没有?”
       对方哭着说明白,齐格说句“很好”,就向她开了枪。
       这段文字我在看的时候,想到了几种人对此的不同反应。家庭妇女一定会哎呦连天大骂齐格“不是人”,知识分子一定会静默不语在心里积累感受做成批判文章一篇,老师们会害怕这样的文字被叛逆期的学生看到。而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的男生,则会感到全身发烫,烦躁得发痒。
       齐格,不正是一个没有受到道德抑制自然成人的“男生”么?
      3、
       麦卡锡被誉为“自然主义的传承人”,这位隐居于美国,一生只接受过3次左右采访的作家,从不在自己作品中书写城市化的内容。他的笔下,尽是美、墨边境荒凉的西部生活,他是一个用文字描绘野蛮之美的作家。
      野蛮,确实有其美的一面,不然我们不会对“动物世界”之类的纪录片和展现古代战争的影视作品着迷。而暴力,是人类一个屡禁不绝的本能,它会夺走他人的生命,也能以捍卫他人安全为由成为武装力量,甚至成为展现人类勇猛坚韧精神的体育运动。
      不过大多数人,已经在自以为凌驾于自然之上的位置,遗忘、曲解、轻视着暴力。麦卡锡的齐格,足以让所有自以为文明的人和自以为暴力的人,体会到自己的孱弱。文明人将发现,自己那一套虚伪的道德、名利,完全说不服齐格,他们视为生命的权钱,对齐格来说没有子弹来得美。暴徒同样会发现,自己或为钱或为色或为权的暴力,和齐格“无缘无故的暴力”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讽刺的很,齐格是一个“无欲则刚”的人。
      我认为,麦卡锡对齐格有一种古怪的情结,既肯定他纯粹的自然性,又似乎在用齐格提醒所有“在文明中喝醉”的人:小心,这世上还有无缘无故的恶。
       勇敢的警长贝尔,相信正义的贝尔,在和齐格打过交道后发自内心地说:我曾经从那双眼睛前面走过一回,但我不会再那么做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规避危险最重要的不是提高“自卫能力”或“意志能量”,而是清醒、深入、全面地了解“邪恶是什么”。在人类的生命中,最重要的不是“人定胜天”的征服能力,而是对自然有敬畏、彻底的了解,因为我们再强大,始终要生活在这大自然里。
      
  •     今天No Country For Old Men原书看过Chigurh和Wells的对话后(电影脚本对白很晦涩)大致明白了关于Chigurh在讲什么。How does a man decide in what order to abandon his life? 这句话出自书中Chigurh杀Wells之前的对话,体现出Chigurh的生活原则,也应该是整部电影的核心。I live a simple life. 也包含在这段对话里。基于这点Chigurh的杀人动机好像容易理解了:Wells对Moss说即使Chigurh拿到了钱他还是会来杀他;You dont know what you're talking about, do you? 的杂货店老板;Wells。再结合题目no country for old men,能不能这么说:一个坚持个人原则直到极端反社会的越战老兵(从现在读过的部分猜的,可能和Wells是战友)在问过去曾经有相似背景(部分)现在为生存而放弃生活(原则)的人一个问题:How does a man decide in what order to abandon his life?
      
  •     就像小说一开始,警长说到他逮捕并送入毒气室的那个年轻罪犯,“一个没有灵魂的人”,一个拒绝接受/延续世世代代社会所建立起来的契约的人。并疑惑“这样的人是从何而来”?
        
      你将如何面对这样一双眼睛——所谓灵魂的窗户,而他却根本没有灵魂?他象一个游离于社会之外的幽灵,从感情上对他人一无所求,不需要友情,不需要爱,不需要尊重,不需要关心,不需要肯定也不在乎你的鄙视,或仇恨,或恐惧,或孤立……
        
      你将如何面对这样一个没有灵魂的人?圣经许诺的“爱的力量”能够战胜这种无边的黑暗与空虚吗?当启示录中描绘的那个“红龙”的时代到来之时,你是加入他们的追逐,还是隐身退出?
        
      老人在内心中相信父辈的火种会在最黑暗最寒冷的时候温暖自己,就像他结尾时所描述的梦境,但他似乎不能确定自己是否还能够将这样的火种继续传递下去,似乎感受到黑暗的逼近……
      
      许多小说都会安慰自己及读者说,好人最后总会战胜坏人,好人最终会得到自己所追求的目的,但是在现实世界中,或许并不像我们所希望的那样理所当然,很多人其实并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自己放弃的是什么。什么才是最珍贵的?守住内心的光明并不那么容易,想想无穷无尽黑暗寒冷的宇宙中,偶尔的几颗发光发热的恒星,一旦燃尽便又归于黑暗寂灭……
      
      然而,我们的存在,不正因了这短暂的光和热吗?
        
      看完小说,再回忆起电影最后的那个撞车的情景,这个杀手也不过是一个脆弱的人类,一样会有生老病死飞来横祸,那折断手臂的背影,不由让人产生出一种怜悯来,死,真的有那么可怕吗?把地球让给他们又如何?就像圣经中所说的“让好人继续做他们的好人,让恶人继续做他们的恶人……”
      
      摘录一些其中有趣的段落:
      Most of em I know had never been to a execution before. When it was over they pulled this curtain around the gas-chamber with him in there settin slumped over and people just got up and filed out. Like out of church or somethin. It just seemed peculiar. Well it was peculiar.
      ————————————————————————
      
      It takes very little to govern good people. Very little. And bad people cant be governed at all. Or if they could I never heard of it.
      ————————————————————————
      
      Llewelyn?
      What.
      Nothin.
      What is it.
      Nothin. I just wanted to say it. You take care. Llewelyn? What.
      Dont hurt nobody. You hear?
      He stood there with the bag slung across his shoulder. I aint makin no promises, he said. That's how you get hurt.
      ————————————————————————
      
      They walked among the trucks. These sumbitches are bloody as hogs, Wendell said.
      Bell glanced at him.
      Yeah, Wendell said. I guess you ought to be careful about cussin the dead.
      I would say at the least there probably aint no luck in it.
      It's just a bunch of Mexican drugrunners.
      They were. They aint now.
      I aint sure what you're sayin.
      I'm just sayin that whatever they were the only thing they are now is dead.
      I'll have to sleep on that.
      ————————————————————————
      
      The stories gets passed on and the truth gets passed ov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had no say in the matter. Every moment in your life is a turning and every one a choosing. Somewhere you made a choice. All followed to this. The accounting is scrupulous. The shape is drawn. No line can be erased. I had no belief in your ability to move a coin to your bidding. How could you? A person's path through the world seldom changes and even more seldom will it change abruptly. And the shape of your path was visible from the beginn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t supper this evenin she told me she'd been readin St John. The Revelations. Any time I get to talkin about how things are she'll find somethin in the bible so I asked her if Revelations had anything to say about the shape things was takin and she said she'd let me know. I asked her if there was anything in there about green hair and nosebones and she said not in so many words there wasnt. I dont know if that's a good sign or not. Then she come around behind my chair and put her arms around my neck and bit me on the ear. She's a very young woman in a lot of ways. If I didnt have her I dont know what I would have. Well, yes I do. You wouldnt need a box to put it in, neither.
      
  •   尼采笔下的“恶魔的恶”。
  •   一个新的角度~谢谢~
  •   我倒是对电影里的德州口音很感兴趣~~~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