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宅院

出版时间:2005-9  出版社:山东美术出版社  作者:潘鲁生  页数:34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树长千丈从根生,河流万里总有源。”犹如根源的中国民间艺术始终以一种极其纯粹、旺盛的生命精神催发并推动着新艺术形式的不断产生和发展。与其它民间艺术门类相同,中国现代民族建筑的根就是那些散落在大江南北山水之间的乡土民居。    中国民间乡土建筑是几千年来广大民众经过长期共同生活、聚居、繁衍等生存经验的不断积累而最终形成的。乡土民居既是民众物质文化的集中体现,又是联系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中介。由于受到自然环境“位置、地形、水土、植被、气候”、文化景观“宗族关系、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观念” 、经济状况、历史传统、社会风俗等多方面错综复杂因素的制约与影响,故这些乡土民居从地理分布、形态样式、空间结构到与周围山水园林、地形水系、民俗民情的整体关系把握上,都极具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可以这样讲,中国民间乡土建筑的魅力不仅简单地停留在建筑实体的本身,它更体现在对充满生命活力且个性张扬的区域文化、地方精神的解读上。在数以万计历经百年乃至千年而不衰败的传统村落及民居中,蕴含着十分丰富和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它是民族、民间文化得以生生不息、传承不止的因由所在。以中国哲学为中心的本源文化始终强调“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以天道质人事”、“以人事观天道”的思维观。中国民间乡土建筑正是在这种思维观念的指导下,不断地找寻与追求宅居、自然、人及社会四者之间的和谐关系,民居住宅从选址、规划、布局到建筑、使用、修缮,每一环节无不体现出这种追求和谐的思想。不同地区的民居虽然在建筑样式、结构、材料、装饰、色彩等方面千差万别,但在其文化气质及内涵的表达上却保持着惊人的一致。  对中国民间乡土建筑静态的描述以及对其潜在文化基因流变的动态把握,是我们田野采风和本书立说的主旨。

书籍目录

序 民艺的关怀壹 叙不完的旧 走不尽的家 一、女娲黄土造窑洞 二、极尽奢华的晋商大院  三、山东民居草、瓦房 四、桃源深处古徽州 五、白族“两坊”与纳西古城 六、样式纷呈的各式传统民居贰 触摸老家 一、进进出出的门 二、寄情托意的窗 三、千姿百态的墙  四、屋里屋外房前房后叁 片瓦有致,寸草生情 一、雕饰  二、砌摆装饰肆 家俗、家神与家祭 一、地善苗茂宅吉人荣 二、上梁的酒古来有 三、吉祥之门 四、人神合居 五、镇宅灵物附 皖南民居调研散记考察日志

章节摘录

书摘一、女娲黄土造窑洞    人类初始,为了躲避野兽侵袭,免受风雪寒暑之苦,天然洞穴便作为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早期休息和日常活动的场所而被广泛使用。进入氏族社会之后,伴随着先民对自然环境的进一步认识以及工具使用,制作水平和智力水平逐渐提高,“挖穴而居”的营建方式逐渐替代了原始被动的洞穴野居,居住条件也随之转变。直至今日,黄河中上游黄土漫布着约六十万平方公里的陕西、甘肃、宁夏、河南等地,大约有四千多万民众沿袭着古老的居住方式,只不过名字由“洞穴”演绎为“窑洞”。    关于窑洞的由来,民间传说为女娲娘娘所造。相传在远古开天辟地之时,没有人类,女娲娘娘便用黄土抟捏造人,从此开始了人类的生息繁衍。但是由于狂风暴雨和凶禽猛兽等恶劣自然环境的袭击,导致人类在成长过程中死伤惨重,为了避开这些对人类存活构成极大伤害的不利因素,女娲娘娘便教人挖穴而居,用一些有利的自然因素去对付另一些不利的自然因素,人类才终于繁衍生存下来。这则民间神话传说固然可以不信,但从女娲“抟土造人”与“挖穴而居”两者之间的对比来看,足以说明窑洞房屋的营造对于人类自身繁衍生息的重要意义。    由于黄土具有疏松易采、结构均匀、富含钙质、直立性强等优点,故生活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广大民众,自古以来一直都保存着挖窑洞穴居的风俗。黄土高原地区地势较高,高原成群,沟谷纵横,黄土漫延,众多自然形成的沟谷崖面为挖掘窑洞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窑洞构成的类型若按其构筑材料可分为土窑、石窑和砖窑三种。    P4-5

编辑推荐

“民间文化生态调查”丛书对民间衣食住行用品、精神生活用品进行了考察,这种考察除了对用品用具本身的研究,还对其材质、加工技艺、造物思想、科学价值、文化内涵、价值尺度、审美理想、生活方式等进行了考察与理论总结。那些生动的民艺、民俗、民风、民情恰似一幅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画卷,向我们展示了民间社会多姿多彩、深沉丰厚的文化和生活情景。全书图文并茂,包装精美,文字排版还采用竖排方式,本书为丛书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民居宅院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