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礼崩乐坏”到“克己复礼”

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齐鲁书社  作者:张德苏  页数:273  
Tag标签:无  

前言

  孔子被封建社会推崇为“圣人”乃至“万世师表”,这见诸我们的史籍。孔子在历史上也曾遭受“厄运”,比如最大的就有三次,洪秀全的“排孔”、五四运动的“倒孔”和“文革”的“批孔”,这也见诸我们的史籍。新时期以来,孔子的地位不断地被提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已被大多数学者认可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且认为其将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起到重要的影响和补充作用。鲁迅先生曾评论孔子为“摩登圣人”,那用意在于强调孔子为“圣之时者”,是后来的人们给孔子头上装扮了种种吓人的光环。但无论如何,上述都说明,孔子的思想对中国的历史发展曾经起到过非常重要的影响,对今天的人们仍然有影响,而且还说明,尽管有一时的“排孔”、“倒孔”和“批孔”,但孔子和孔子的思想是打不倒的。  孔子思想的价值究竟是什么,孔子思想的局限性究竟是什么,孔子思想的真谛究竟在什么地方?这是孔子和儒家思想研究者长期苦苦思考的问题。尽管问题的研究已相当深入,且都各自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远非是得出永久性结论的时候,伴随时代的发展,对问题的研究肯定会随之深入。

内容概要

张德苏博士的这部专著,就是在不断深入的孔子研究中,结合孔子生活的时代和现今理论认识的高度,提出了他对孔子和孔子思想的认识和评价,为该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认识视野和角度。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张德苏,1965年生,山东慧州人,文学博士,现任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从事先秦两汉文学及儒学研究。

书籍目录

序一序二绪论第一章  人性与道德的本质  第一节  人类行为的原动力:生存发展本能  第二节  生存发展本能带给了人类什么  第三节  从人性角度看道德规范的起源与本质  第四节  人类个体在道德面前的永恒矛盾  第五节  从人性角度解释有关道德的几种社会现象第二章  从人性的角度看周室的兴与衰  第一节  安定社会与实现自我:王位中的内在矛盾  第二节  德行与阴谋:翦商过程中的周部族  第三节  征之以武、服之以德:政权巩固时期的周王朝  第四节  由天下到自我:西周中后期王权重心的转变  第五节  春秋时期周室的继续衰落第三章  从人性倾向上看诸侯对“德”“礼”的依与违  第一节  求得生存与发展是诸侯政治的第一要义  第二节  第一要义对“德”与“礼”的依赖与维持  第三节  第一要义对“德”与“礼”的破坏  第四节  由“德”“礼”到“利”“力”第四章  孔子“仁”“礼”体系的人性逻辑  第一节  宏观背景与孔子“仁”“礼”体系的时代成因  第二节  “礼”,孔子思想的逻辑起点  第三节  “仁”,重铸礼的根据与本质  第四节  “仁”“礼”间更为复杂的人性关系第五章  “仁”“礼”体系实现途径的人性阐释  第一节  “命定论”,体仁践礼的精神保障  第二节  孝、悌在维护“礼”上的特殊地位  第三节  信、忠、恕:“仁”“礼”向非血缘关系的推及  第四节  “敬”与“耻”:“仁”“礼”体系的心理保障第六章  孔子思想的再评价  第一节  对人性理解的深刻性与社会治理的彻底性  第二节  孔子思想的理想化与迂阔性  第三节  孔子思想——一种最人道的思想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显然亲属辨认机制确实存在。任何文化中的任何人,只要他有同胞,都有这种同感,即当同胞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就会有一种充实感,而当无法尽力时就会有一种内疚感:曾经遭遇过同胞死亡的人都会体验到悲痛感。这些人不知道爱是什么,而且他们以亲选择作为回报。  赖特所观察到的这个现象是存在的,但这是自然选择所形成的“亲属辨认机制”呢?还是人类文化的熏陶呢?或许二者都有。仅把它归之于自然选择无论如何是不完全的。赖特也认识到:“没有理由从自然选择的‘价值’中引申出我们的价值,没有理由认为自然选择‘认为’有用的就是‘好的’。”但赖特仍然缺乏正面引入社会文化对人的行为选择的影响。  本书宗旨不在于批判社会生物学所存在的问题,相反本书借鉴了社会生物学的很多有意义的观点通过春秋时代的历史去考察人在社会中行为的动因与方式,进而揭示出孔子思想的特点与意义。  我认为,社会生活的形式与智力发达的现实,使人类在行为选择上与动物产生了根本的不同。人类的社会生活形式使得实现自我生存与发展的途径变得曲折而复杂,人类智力的高度发达,也使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内容远远多于、复杂于动物,所以对人类个体来说,生存发展这个终极目标下,会有极为丰富的途径可供选择,这是人类个体在“如何利己”的选择上的自由;对何为自己的发展方向与目标,人们也会有极为多样的理解,这是人类个体在“何为利己”的认识上的自由。这两个自由的存在使人类个体的行为选择与动物有极大的不同。在下一节中,我们会看到,生存发展对人类来说绝不仅仅是肉体上的存在与生长、繁衍,而是具有了越来越多的精神内涵;获得自身生存发展的方式也不再是动物式的争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从“礼崩乐坏”到“克己复礼”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