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乐学

出版时间:2004-10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作者:童忠良等  页数:44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作为一本教材或教学参考书,本书以学过现今通用的普通基本乐理(以下简称“普通乐理”)的读者为对象。书中所涉及的内容,主要为了适应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一般专业和大学本科音乐学专业的教学需要。当然,也可作为对大学本科其他专业甚至对中国传统乐理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据此,书中并没有对“中国传统乐学”作纯学术性的探讨。而是根据教学的需要,归纳与总结了有关“中国传统乐学”研究的某些学术成果,其中,一方面介绍了中国汉族传播音乐形态的主要理论框架与基本论点,同时也探讨了少数民族音乐形态的某些问题,为了便于理解,书中在论述有关的理论问题时,特意从“音乐系”的角度作了比较研究。    这里要特别提出的是,现今通用的“普通乐理”教材中的大小调体系的理论规范,极有可能使我们不自觉的产生某种“先入为主”的错误概念。根据这一实际情况,书中在阐述某些理论问题时,或多或少地采用了我们所熟知的“普通乐理”教材作为参照进行比较,其目的在于使读者明确,不能用大小调体系来硬套中国传统乐理,而是要逐渐学会直接从中国传统乐学的角度来理解有关问题。

作者简介

童忠良,男,1935年生。自1950年起,曾在中原大学、中南音专等校学习与工作。1961年毕业于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曾任武汉音乐学院教授和院长,现任台湾南华大学民族音乐学系教授。撰有自著与合著书籍二十余部、论文数十篇。
谷杰,男,1961年生,武汉音乐学院副教授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声、音、律、调、韵 第一节 声与音  一、声  二、音  三、音阶的概念  四、五声音阶  五、五声的地位  六、五声调式  七、五正声与二变声  八、七声音阶 第二节 律与调  一、律   二、十二律  三、律位  四、调 第三节 韵  一、韵的特殊性  二、摇声  三、摇声与语言声调  四、音腔 习题一第二章 传统宫调的律学基础 第一节 古代律学的基础理论  一、乐学与律学的关系  二、先秦有关声学的基本概念  三、度、量、衡与黄钟标准  四、正律器及律数  五、管律的探求 第二节 十二律位与旋宫理论  一、正律、变律与十二律位体系  二、旋宫理论与律制探求 第三节 多于十二的三分损益正、变律体系  一、钟律  二、琴律  三、京房六十律  四、荀勖笛律  五、三进六十律与祖孝孙二十律旋宫法  六、蔡元定十八律 第四节 十二律正律系统  一、《吕氏春秋》十二律  二、何承天新律  三、王朴律  四、朱载堉新法密率 习题二第三章 中国传统记谱法 第一节 工尺谱……第四章 传统音阶第五章 均、宫、调第六章 旋宫转调第七章 宫碉的不同命名系统第八章 节奏、拍、板眼、板式、结构第九章 调式音级的数理逻辑第十章 少数民族音乐形态特征第十一章 中西音体系的比较附录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传统乐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5条)

 
 

  •   从“普通乐理”角度出发,归纳与总结了有关“中国传统乐学”研究的某些学术成果。
  •   中国传统乐学——中国传统音乐学丛书
  •   对于理解中国传统音乐有很大帮助
  •   中国传统音乐书系,太好了。
  •   我蛮喜欢的,从中学到很多乐理知识,很不错的一本书
  •   给朋友买的,朋友研究传统音乐,表示还不错。
  •   传统音乐入门的好书
  •   中国音乐的基础知识,哟啊认真学习
  •   音乐专业书。考研用的
  •   实用性很强,是童忠良先生在世之作!
  •   这个系列的书内容非常好,值得购买
  •   老师让买的书 既然老师推荐 那必然是好书
  •   当作专业的工具书用。。
  •   还可以~~~当教材用!
  •   一般参考而已
  •   纸质好,装帧好,内容好。
  •   好书,祝我家老公考博成功!
  •   老姐点名要的
  •   好精致,物美价廉,好东西给力
  •   好,写作业用的
  •   乐理教学中应注重中国传统乐学的知识,不能一味按照西方乐理的体系,会缺乏营养的。
  •   作为传统音乐学,研究太专门,所以受重视的程度也不够。这个书对传统乐学进行研究,值得一读。
  •   中国传统乐律学,中国传统音乐的根基!
  •   学中国古典音乐的必读书
  •   主要讲音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