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走向右走

出版时间:2010-2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作者:陈建云  页数:325  
Tag标签:无  

前言

  从人头攒动的南京东路折进山东中路,穿过九江路和汉口路,向南一直走到福州路,上海这条长不过200米、宽约10米的马路,在当年的十里洋场,有一个异常响亮的名字——望平街。近人叶仲钧在《上海鳞爪竹枝词》中吟咏:“集中消息望平街,报馆东西栉比排”,这条马路的赫赫声名,来自它一街两行鳞次栉比、形形色色的报馆。  1872年,英人美查创办的《申报》首先在望平街设馆。20余年后,美商福开森的《新闻报》也在这里开业,与申报馆衡宇相望,互争短长。1904.年,国人狄楚青设时报馆于福州路、望平街口,与《申报》、《新闻报》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尔后,《神州日报》、《时事新报》、《天铎报》、《民立报》、《大共和日报》、《民权报》、《民国日报》、《晶报》、《立报》等数十家报馆相继在此安营扎寨或设立批销处,就连“中国第一流之新闻纸”天津《大公报》,也歆羡望平街这块“风水宝地”,于1936年派人马南下上海,设立分馆。望平街,这条狭短的陋巷,成为举世闻名的报馆街,中国报人心中的“罗马”。  曾经是望平街一员的曹聚仁,新中国成立后寓居香港。上海的这条马路,常使他魂牵梦绕:“望平街这条短短的街道,整天都活跃着,四更向尽,东方未明,街头人影幢幢,都是贩报的人,男女老幼,不下数千人。一到《申》、《新》两报出版,那简直是一股洪流,掠过了望平街,向几条马路流去,此情此景,都在眼前。”  曹聚仁生于浙东乡村,他说自从自己有了知识,上海这个十里洋场便“如雷贯耳”了。后来到杭州读书,对上海更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当然,最向往的便是望平街,因为“那是光照世界的文化灯塔”。

内容概要

在1949年中国历史的大变局中,一度寻求“第三条道路”的民间报人,如果不愿意离开“父母之邦”,就必须在国共之间作出抉择:要么留在人陆支持共产党新政权,要么追随国民党退居台湾。《新民报》主人陈铭德、邓季惺夫妇,带着对新时代的憧憬选择了前者,《世界日报》老板成舍我选择了后者。“独立记者”曹聚仁则在上海“旁观”革命一年之后,南下香港,担当起海峡两岸的秘密信使。    所有的选择都合逻辑,所有的结局部有宿因。

作者简介

陈建云,生于1967年8月,河南南阳人。新闻学博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讲师。编著有《中外新闻学名著导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新闻传播学卷》(副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在《新闻大学》等报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新闻传播法、大众传媒与政治。

书籍目录

遥想望平街当年(代序)  开到荼藤花事了——陈铭德、邓季惺夫妇与《新民报》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八版文章千滴泪  邓季惺“大闹立法院”  “报纸本身就是目的”  老板做不成了  告别《新民报》“一个看革命的旁观者”——1949年前后的曹聚仁  青春作伴好还乡  土地与时代的儿子  “他脱下长袍,穿起短装,奔赴了战场”  《抗战画史》足千秋  桃花扇底送南朝  “一个看革命的旁观者”  乌鹊南飞,何枝可依  “我决定收起了‘自由主义’的旗帜”  秘密信使,爱国书生坠雨已辞云,流水难归浦——成舍我与《世界日报》  “我们这一时代的报人”  斯人为报纸而生  成功的所以然  报界硬汉,新闻斗士  报人问政  岂傍他人论短长  “最是仓皇辞庙日”  主持香港《自由人》  八十到头终强项征引书目  图片出处后记

章节摘录

  开到荼藤花事了——陈铭德、邓季惺夫妇与《新民报》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抗战军兴后西迁重庆的《新民报》,八年间在财力、人力、新闻业务与管理经验方面的积累.使老板陈铭德、邓季惺夫妇有了在抗战胜利后扩张这份事业的“底气”和“本钱”。  1937年11月《新民报》从南京撤离,设备和人员上船后,报社仅剩下200多元现金,总经理陈铭德只好解开私囊,作为同人沿途伙食和零星开支。人马到达重庆时.社址虽然已由先行一步的总主笔罗承烈在七星岗租好,但开办事宜千头万绪,两手空空的陈铭德感到寸步难行,无从着手。幸好有朋友帮助,以轮转机和卷筒纸作抵押,向重庆银行借贷3000元,复刊工作才得以启动。经过短期筹备,《新民报》重庆版终于在1938年1月15日正式出版。发刊词宣称:“本报以南京旧姿态,出重庆之地方版,相信抗战既无前方后方之分,救亡安有中央地方之别。战局虽促,但我们必须坚定最后胜利之信念。社会间虽不免间有摩擦,但吾人则认定民族统一战线实高于一切。其原则,在能以抗日反帝反封建反汉奸为出发点,而以民主化集中一切革命力量,方能消除内部之矛盾,坚强抗战之实力。本报今后立言主旨,即本乎是。”  《新民报》在重庆可谓一炮打响。当时复刊启事一登出,预订报纸的读者即络绎不绝,报社不得不动员经理部全部人员来办理。广告方面,一开始就拥有了全市影剧院、主要公司行号和商店的广告。

媒体关注与评论

  旧上海望平街的报馆,给乱世中国留下了“监督政府、向导国民”的铁肩道义和妙手文章,相信中国报人的智慧和风骨仍将薪继火传。    ——《人民日报》原副总编 周瑞金    史料翔实,引人入胜。中国新闻界曾经的历史,中圜报人曾经的时代风云,让我们无限感慨!    ——厦门大学教授 谢泳

编辑推荐

  所有的选择都合逻辑,所有的结局都有宿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向左走向右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每个学新闻的人都应该看一看,
    历史是今天的一面镜子,
    民国的这面镜子,挺亮啊
  •   值得细细品读`
  •   居然是旧书!!!
  •   为什么搜这本出来那本?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