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莫理循直击辛亥革命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作者:窦坤  页数:26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内容是伦敦《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莫理循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报道。全书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莫理循与辛亥革命的研究性论文,以期使读者更加清楚地理解莫理循的报道和当时的活动。第二部分,选译了莫理循在《泰晤士报》刊发的有关辛亥革命的报道。第三部分,选摘了莫理循与辛亥革命有关的部分书信。第四部分,是“莫理循小传”,让读者能较全面地理解莫理循与近代中国的关系。
莫理循关于百年前中国巨变的通讯报道是研究辛亥革命史和中国近代史较有价值的历史资料,有助于读者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百年前中国的革命。

书籍目录

序 来新夏
莫理循与辛亥革命
 报道辛亥革命的情报网
 莫理循对辛亥革命的报道
 莫理循支持袁世凯的活动面面观
 辛亥革命后莫理循的得与失
莫理循眼中的辛亥革命
  ——莫理循在《泰晤士报》上的报道选译
 中国及其内部事务(1909年1月4日)
 张之洞之死(1909年10月6日)
 中国局势(1909年10月11日)
 中国(1909年10月15日)
 开发蒙古(1909年10月20日)
 中国的排外运动(1909年12月27日)
 中国(1910年1月20日)
 中国的鼠疫(1911年3月23日)
 新中国(1911年5月2日)
 中国的铁路政策(1911年5月19日)
 中国邮政局转归中央政府(1911年5月30)
 外国在华铁路(1911年9月4日)
 成都暴乱(1911年9月6日)
 四川暴动(1911年9月16日)
 武昌爆发大起义(1911年10月12日)
 中国的起义(1911年10月13日)
 中国的危机(1911年10月14日)
 中国的起义(1911年10月16日)
 中国的财政(1911年10月17日)
 中国新军(1911年10月21日)
 中华危局(1911年10月23日)
 袁世凯与皇室(1911年10月23日)
 中国的财政危机(1911年10月25日)
 清王朝与资政院(1911年10月27日)
 中国的军事独裁者(1911年10月28日)
 重塑中国(1911年11月2日)
 清廷统治结束(1911年11月3 EI)
 中国的资政院(1911年11月4日)
 中国的起义范围在扩大(1911年月6日)
 北京城内的恐慌(1911年11月7日)
 汉人和满人(1911年11月8日)
 肃亲王信任袁世凯(1911年11月10日)
 中国的起义真相(1911年11月11日)
 袁世凯的任务(1911年11月13日)
 袁世凯在北京(1911年11月14日)
 袁世凯与革命(1911年11月16日)
 袁世凯内阁(1911年11月17日)
 袁世凯和起义军的要求(1911年11月18日)
 中国的朝廷与危机(1911年11月20日)
 袁世凯论危机(1911年11月21)
 中国海关(1911年11月23日)
 中国的起义军(1911年11月25日)
 中国的危机(1911年11月28日)
 攻陷武昌(1911年11月29日)
 中国停战三天(1911年12月1日)
 在汉口签署停战条款(1911年12月4日)
 中国大有希望(1911年12月5日)
 中国的摄政王辞职(1911年12月7日)
 中国的和谈(1911年12月9日)
 中国继续停战(1911年12月11日)
 中国的未来(1911年12月23日)
 中国问题(1911年12月25日)
 国民会议(1912年1月1日)
 中国的和谈(1912年1月3日)
 对清廷的警告(1912年1月5日)
 蒙古独立(1912年1月10日)
 满人倒台(1912年1月15日)
 清王朝最后的时日(1912年1月16日)
 刺杀袁世凯的图谋(1912年1月17日)
 满人退位(1912年1月19日)
 中国的总理大臣和孙中山(1912年1月22日)
 优柔寡断的满人(1912年1月24日)
 新上谕(1912年1月26日)
 北京又一起炸弹袭击案(1912年1月29日)
 ……
莫理循书信中的辛亥革命
——《清末民初政情内幕——<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袁世凯政治顾问乔·厄·莫理循书信集》选摘
莫理循小传
后记
郑重说明
 
  

章节摘录

  莫理循与辛亥革命  1911年的辛亥革命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几千年前所未有的变局:与历次农民起义完全不同的是,它不是改朝换代,起义者不仅要推翻满族统治者建立的清王朝,完成民族革命;而且要求皇帝退位,建立共和政体,完成政治革命。巨变震惊世界,欧美各报的记者纷纷投入到对这场变革的报道之中,以各自不同的角度和立场表现了他们对辛亥革命的理解和认识。英国伦敦《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位。他作为记者,不但实时报道了中国的革命,而且以亲历者和参与者的身份成为辛亥革命时期的重要人物袁世凯所依赖的外国人之一。  关于莫理循与辛亥革命的关系,在《清末民初政情内幕》(上海知识出版社1986年版)中译本出版后,逐渐引起了国内学者的注意。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陆续出现了有关莫理循在辛亥革命爆发后南北议和时期及其以后活动的著述和译文,开始对莫理循在其中的作用加以探讨。国外对此研究相对来说比较充分一些。从目前笔者接触到的资料来看,国内外比较重要的论著有美国学者恩斯特?杨的《袁世凯何以能够登上总统宝座?》,澳大利亚学者西格尔《1911年南北议和之重新考察》和中国学者俞辛焯所撰《辛亥革命时期中日外交史》等。他们的主要观点是莫理循在南北议和中支持袁世凯担任中华民国的总统,但具体内容各有侧重。西格尔认为莫理循在1911年12月赴南方采访兼做说服革命党的工作时,协助唐绍仪揭穿日本驻华公使伊集院的骗局。二人共同施展谋略战胜了日本对袁世凯施加威胁的企图。而且对莫理循认为辛亥革命不是针对外国人的排外运动,反对夸大中国血腥场面的活动给予一定的说明。恩斯特?杨认为莫理循是清帝逊位的主要支持者,可能还是策划者。俞辛焯则指出1911年11月16日蔡廷干向莫理循透露他与刘承恩到南方谈判的内容和袁世凯的动向,使英国掌握了其中的内幕,并认为莫理循安排了唐绍仪赴上海谈判时的住处。  莫理循在南北议和中支持袁世凯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涉及袁世凯在辛亥革命中与列强和在华外国人的关系时,他是个绕不开的人物。他在南北议和时期的作用和他对袁世凯支持的程度到底有多大的确值得探讨。从总体上说,辛亥革命爆发后,各国采取的态度是观望,随后则是根据自己的在华利益采取不同程度和方式的干涉。作为一个在华英国人,莫理循首先表现了对辛亥革命欢迎的态度,他迅速向世界报道了中国的事态,说明中国本身有能力建立自己的新国家。他通过支持袁世凯的一系列报道和活动来证明他的这一信念。由于他的认识不同,他的报道呈现出阶段性的差异,最终由于他对袁世凯的支持,导致他失去了自己所尊崇的公正的记者立场,片面地以袁世凯为中心加以报道,向全世界声明袁世凯是中国唯一的希望,增强了帝国主义列强支持袁世凯的依据。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莫理循直击辛亥革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莫理循书信、日记、摄影、新闻报道都有很大史料价值,如果将莫理循全集翻译出来就好了
  •   研究者必读
  •   这个角度真的不错 要还原历史 的确应该更多的占有当时各方势力的一手资料
    这本书只是节选 莫理循的手稿还有很多 希望编者朋友们能加油
    本书开宗明义就把莫理循做了定性 然后批判地带原文解读 这点我觉得不太好
  •   莫里循作为《泰晤士报》的驻华记者在中国的时间很长,对中国政治的了解也相当深入,他的电讯和信件无疑是了解那段历史的极有价值的资料。莫里循在中国期间还收集了非常多的有与东方有关各种中文外文的图书,可惜的是这些书最后都被日本人以35000英镑买走了,没能留在中国。可见中国人对文献价值的认识是远远不如日本人啊。
  •   了解那段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值得看看
  •   有许多资料以前没有见过。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