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吸虫学

出版时间:2005-12  出版社:福建科学技术  作者:唐崇惕,唐仲璋  页数:893  字数:1808000  

内容概要

本书系统介绍寄生性吸虫类病原在动物世界中所处的位置、对人类的危害,及其研究历史,其着重阐述吸虫学在中目的发展。本书在总论中概括地介绍吸虫类的分类问题,寄生虫的生态学、存在历史及动物地理学,吸虫成虫的器官结构和功能,复殖类吸虫幼虫期无性生殖各世代的结构特征及中间宿主群类,吸虫的生理学、免疫学和药物治疗概况,与吸虫#关系密切的自由生活涡虫类中具有寄生现象的群类及吸虫类的系统发生等方面的问题。本书在各论中除了介绍吸虫类中世代交替的单殖类吸虫及盾盘类吸虫的群类及其生物学特点之外,主要介绍复殖类吸虫中对人体、家畜、禽鸟和鱼类等有重要意义的各病原整个生命周期的生物学特点、生态分布、流行病学情况和防治对策等。本书各部分有详细附图,书末附有复殖类吸虫主要科属名录和索引,以方便读者参考检索。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系、医学和农林院校的病原学专业、相关研究部门,以及疫病防治单位的有关研究人员、教师和研究生等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唐崇惕,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理学学士(1954),厦门大学生物系教授(1986),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博士生导师(1985),厦门大学寄生动物研究室主任,中国动物学会理事。
主要从事的科学研究是人畜(兽)共患的寄生虫病病原(如:血吸虫类,胰脏吸虫类,肝脏吸虫类,淋巴丝虫类,婴幼儿西里伯瑞氏绦虫,肝包虫类,等)的发育(生活史)和流行病学方面的问题。除此之外,尚研究经济动物(牛羊等家畜,家禽,鱼类和贝类等)的寄生蠕虫类病原的发育规律,传播媒介及流行病学;以及经济植物的寄生线虫的种类等。
唐仲璋,生物学家。福建福州人。1931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获理学士学位。 1949年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科学硕士学位。厦门大学教授。从事人体和家畜的寄生虫研究,特别对危害性较大的蠕虫病,如日本血吸虫病、丝虫病、华支睾吸虫病、肺吸虫病、胰阔盘吸虫病、钩虫病、西里伯瑞氏绦虫病以及家禽嗜眼吸虫病等的生物学及流行病学的研究有较大贡献。研究了30多种吸虫和绦虫的生活史,积累了吸虫系统发生的大量资料,为探讨吸虫纲的演化和合理的分类体系提供了科学依据。

书籍目录

总论  一 引言    (一)寄生虫学的内容    (二)寄生虫的危害    (三)人类对寄生虫认识和斗争的历史  二 扁形动物门    (一)扁形动物门的基本特征    (二)扁形动物的系统发生    (三)扁形动物门分类   三 吸虫纲分类    (一)吸虫纲分类的研究历史与各学者的吸虫分类见解    (二)吸虫纲分科检索表    (三)吸虫分类要点  四 吸虫类系统发生      (一)寄生蠕虫的演化踪迹    (二)与吸虫纲接近的种类    (三)涡虫类扁形动物的共栖和寄生现象    (四)吸虫类的系统发生推测    (五)沈波尔切头涡虫的生物学与生态学  五 寄生虫生态学    (一)宿主与吸虫的关系    (二)环境与吸虫的关系    (三)生态学隔离    (四)生态群及宿主间的生态关系    (五)寄生虫和宿主的关系    (六)吸虫病病原在流行区中的散布和传播    (七)吸虫病流行病学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八)吸虫的动物地理学    (九)寄生蠕虫陆地终末宿主的存在历史及分布    (十)医学昆虫(蜱、螨、昆虫)传播疾病与疫病流行的生态问题  六 病原生物学与人畜蠕虫病防治的关系    (一)病原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性    (二)动物宿主对于蠕虫病传播的关系    (三)考察蠕虫类幼虫期习性及其重要性    (四)人、畜与野生动物寄生蠕虫的相互关系    (五)自然及社会因素对蠕虫病传播的影响    (六)比较寄生虫学研究的重要性  七 吸虫器官结构及其功能    (一)吸虫外形    (二)皮层    (三)附着器官    (四)消化器官    (五)柔软组织    (六)排泄系统    (七)淋巴系统    (八)肌肉系统    (九)神经系统    (十)生殖系统  八 吸虫生理学    (一)吸虫的化学成分    (二)营养、消化酶与消化    (三)代谢  ……  九 吸虫幼虫期  十 吸虫免疫学  十一 禽畜吸虫药物治疗各论  十二 单殖亚纲  十三 盾盘亚纲  十四 复殖亚纲附录  一 吸虫类的属、亚科及科名录  二 索引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吸虫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