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鲁迅

出版时间:2004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作者:林贤治  页数:972  字数:83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一个可以由此得生,也可以由此得死的时代是大时代。大时代总要产生巨人。  鲁迅是巨人。他不是帝王,不是将军,他无须挥舞权杖。作为旧世界的逆子贰臣,惟以他的人格和思想,召引了大群年轻的奴隶。他把对于民族和人类的热爱埋得那么深沉,乃至他的目光,几乎只让人望见直逼现实的愤怒的火焰。数千年的僵尸政治、“东方文明”、专制、强暴、虚伪、保守和蒙昧,都是他攻击的目标。他教奴隶们如何反抗,如何“钻网”,如何进行韧性的战斗。他虽然注重实力的保存,却不惮牺牲自己,必要时照例地单身鏖战。在一生中,他呐喊过也彷徨过,甚至在横站着作战的晚年仍然背负着难耐的寂寞,但是从来耻于屈服和停顿。中国的思想文化界,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赢得众多的“私敌”,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招致密集的刀箭,因此,也就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获得更为辉煌的战绩。他所凭借的仅仅是一支“金不换”,便在看不见的但却是无比险恶的战场里,建树了超人一等的殊勋。  在他身后,自然要出现大大小小的纪念会、石雕、铜像,以及传记。可悲哀的是:当再度被赋予形体的时候,这个始终屹立于人间的猛士,却不止一次地经过有意无意的铺垫与厚饰,成了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  平凡的伟大才是真正的伟大。鲁迅是“人之子”,人所具有的他都具有。正因为他耳闻了愚妄的欢呼和悲惨的呼号,目睹了淋漓的鲜血和升腾的地火,深味了人间的一切苦辛,在他的著作中,古老而艰深的象形文字,才会变得那么平易,那么新鲜,那么富于生命的活力。  对于这样一个毕生以文字从事搏战的人,他的形象,其实早经文字本身表达无遗了。世间的纪念物,丝毫也不能为他增添或减损些什么,无非是后人的一种感念而已。如果它所激发的,不是对真理的渴求,不是奔赴生活的勇气和变革现实的热情,而是宗教式的膜拜,那么毋宁说:我们什么都不需要!  历史人物之所以伟大,正在于我们可以因他而深刻地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在存在方式的选择中间,我们根本不愿拒绝他的灵魂的参与。鲁迅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没有把黄金世界轻易预约给人类,却以燃烧般的生命,成为千千万万追求者的精神的火光。  真正的巨人活在时间的深度里。应当相信,历史终会把最有分量的东西保留下来。

作者简介

广东阳江人。著有诗集《骆驼和星》、《梦想或忧伤》,散文随笔集《平民的信使》,评论集《胡风集团案:20世纪中国的政治事件和精神事件》、《守夜者札记》、《自制的海图》、《时代与文学的肖像》,自选集《娜拉:出走后归来》,传记《人间鲁迅》、《鲁迅的最后十年》(中文版、韩文版)等。主编《20世纪世界文化名人书库》、《流亡者译丛》、《人文随笔》等丛书丛刊多种。

书籍目录

第一部 探索者 Ⅰ.困顿的少年时代  1.无声的中国  2.绍兴:一个人的诞生  3.母爱。社戏。“义勇鬼”种种  4.长妈妈和《山海经》  5.自由而整饬的三味书屋  6.百草园。友谊的种子  7.从“少爷”到“乞食者”  8.在当铺与药店之间   9.最后的挤压  10.八元川资与一江离恨 Ⅱ.“戎马书生”  11.水兵之梦  12.县考:第一次妥协  13.《天演论》。真理的第一道台阶  14.“英雄未必忘家”  15.大海行 Ⅲ.岛国的热血与星光  16.燠热的东京气候  17.弘文风潮与辫子问题  18.哲学和文学成了异国游子的精神家园  19.科学救国的前沿  20.需要独立行动  21.离离草   22.仙台。现代医学。从灵魂到躯壳   23.悲壮的间奏曲   24.幻灯事件  25.婚姻:第二次妥协  26.后死者的先驱道路  27.《新生》运动。杂志的流产与实力的转移  28.“伍舍”时代  29.盗火者兄弟 Ⅳ.暴风雨前后  30.灰色的教师生涯   31.“木瓜之役”  32.葬礼   33.两次风潮  34.革命。辫子。我们都是“草字头”  35.新校长   36.大胜利中的败退者 V.夜茫茫  37.范爱农之死  38.官吏生涯:不满与无为  39.补树书屋。佛经。古籍。碑贴。沉默的深渊第二部 爱与复仇第三部 横站的士兵修订版后记

章节摘录

  Ⅱ “戎马书生”  南京成了人生的第一个驿站。  不是人选择道路,就是道路选择人。选择的结果,他学开矿而开掘了人类的灵魂,想当兵而成长为别种类型的战士。  11.水兵之梦  一个虎踞龙盘的古都。一个矮小憔悴的少年。在同一度空间里,两者的分量,显得何等的不相称!然而,彼此都无法预料:若干年后,由于各自成为不同的社会势力的代表,而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殊死的对抗。  凤仪门。  少年放慢了脚步,背上的铺盖卷和手中的网篮仿佛顿时变得沉重了许多。他拧起眉毛,打量面前的由丘陵、墙垣和佛寺组成的庞然大物。正是在这里,清政府与英人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江宁条约”。走向社会的第一个驿站,命运,便为他选定了这样一个家庭与民族的屈辱的连结点。  直到望见水师学堂的桅杆,他才从梦魇似的沉思中清醒过来。桅杆,高高的桅杆!他吁了一口气:桅顶那天空多么的蓝呵,简直像大海!对了,大海!大海就这么辽阔地展开,连白云也哗哗地淌出水声了……心,突然跳得厉害。蓝色一下子把他抛到另外一个梦境中去。海之梦。轮船。战旗。火与浪花……  这个生性敏感,容易激动,且又具有一种坚忍气质的少年,在周椒生的眼中不过是一个可悲悯的孩子。虽然他在这个学堂里任职,却并不怎么看重它,甚至以为它所收受的无非是一群失意者、低能儿;他们只因为绝望于仕途,才来这里找一个饭碗的。自然,有一个正当的职业,要比那些“破脚骨”终日闲荡和鬼混好得多。  几天过后,他来到后房,郑重地对少年说:“豫才,把名字改掉罢!”  “为什么?”少年惊呆了。  “水师学堂本是当兵的去处,而你,正好走到读书人的末路上来了,”周椒生缓缓说道,“新台门周家乃书香门第,若用宗谱上的名号,那是要辱没祖先令誉的。”  他是个举人,一贯以小小功名自诩。分明知道人们都熟识新台门周家,每次写信,都得在封套上写明“文魁第周宅”。确实,他是以这个大家族的当然继承人自居的。  旧小说里不是常常写道“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么?使周椒生大感意外的是,樟寿竟爽然答应了。  不错。周椒生点点头,然后,摆了摆肥大的衣袖,伸出一根指头说:“古语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唔,我看就叫‘树人’。”  在名与实之间,他从来看重实。且不必说后来不断改换名字,成为全世界笔名最多的一位作家,即以此时而言,名字这东西,尚能唤起某种依恋者,也无非是由此而想及在辞海里寻到它,在生活中呼唤它,在过往的岁月以无限的温存庇佑它的家人罢了。祖父,祖母,母亲,还有父亲……然而,既然走异乡,逃异地,又何必拘泥于一个异名的使用呢?几年来受驱逐,受凌辱,受谣诼,简直把自己作为人而活着的事情都给忘了!从今开始,那么就让自己认认真真地做一回人罢……  考试是极容易通过的。做过试题《武有七德论》,录取的试习生里,就有了这样一个新的名字:周树人。  当了洋学生以后,才知道这所学校完全移用官场的一套,糟糕到了绝顶。譬如编级办法,就是仿照官阶拟订的。它规定,遇缺才能补入高一级的班次。周树人“试习”的三个月,事实上等于候补;正式补班时,由于二班没有缺额,这才补了三班。  试习期间,零用钱只有五百文,候补期满,便可以递增到每月二两银子。至于其他方面的待遇,低班生与高班生也相去甚远。当一个三班生,卧室里是一桌一凳一床,床板只有两块,头二班学生就不同了,桌凳足足增加两倍,床板也多到三块。开早饭的号声一响,低班生就得立刻奔到饭厅里去,而高班生则仍然高卧不起,因为厨房里自会有人托着长方形的木盘,把稀饭和一碟腌萝卜或酱莴苣送上门来。午饭和晚饭,本来是八人一桌的,而高班生每桌至多只坐六人,并且座位都有一定,席问可以从容谈笑,不必互相抢夺,狼吞虎咽。低班生可狼狈了,一到饭厅,急急地到处乱钻,只要在桌间见到一个空位,便赶紧坐下,有时好容易找到了位置,而一碗雪里蕻上面的几片肥肉早已不翼而飞了。  等级化制度培养了高班生的优越感。他们不但上讲堂时挟着一堆大而且厚的洋书,昂昂然使低班生不敢正视;就算空着手,也一定要将肘弯撑开,大摇大摆地走,像螃蟹似的。这时,低班生只好忍住气,跟着屁股慢慢位移,很少有人敢于僭越。  学生共分驾驶和管轮两科,互相之间相当隔膜。驾驶科毕业的可以做到“船主”,而管轮的前途顶多也只配做一个“大件”,终归是船主的下属。这种近于宿命的安排,便别立了一种界标,使学生各自显示出自卑或是倨傲的态度来。  这所为福建人所垄断的学校,如果不是同籍,或是同当局有点关系的,是不可能分配到驾驶班的;只要不在驾驶班,就永远别想上舱面去。周树人当然分在管轮科。水兵的梦是幻灭了。  即使不去考虑未来的去向,而专注于眼前的功课罢,那课程的刻板和单调,也不免令人气短。一个星期中,儿乎有四整天是英文:“It ia cat.”“ls it a rat?”一整天是汉文:“君子日,颖考叔可谓纯孝也已矣,爱其母,施及庄公。”一整天是做汉文:《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论》,《颖考叔论》,《云从龙风从虎论》,《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论》。光看这题目,就够稀奇古怪了,怎么可能提起学习的兴致?  由于“中体西用”体现了近期官方的精神,教育方面,当然要求读经与外文并重。不过,既是“水师”,除了功课以外,总需有一点与“水”相关的实习的。奇怪的是,学生无须乎谙习水性;说到专业训练,只有爬桅杆一项而已。  桅杆是可爱的。如果爬到桅顶,可以近看狮子山,远眺莫愁湖。但是,这样驰目骋怀的机会并不多。人不能整天悬在空中,最后仍得降落到地面上。  那桅杆下面,据说原来有一个大池,专供学生学游泳。由于曾经淹死两个年幼的学生,才把池给填平,上面再建造了一所小小的关帝庙。庙旁有一座焚化字纸的砖炉,上方横写着四个大字道:“敬惜字纸。”也许是怜惜那两个淹死鬼失了水池,难讨替代,或是别的莫名其妙的原因,每年七月十五,还特地请一群和尚到雨天操场来放焰口,由其中的一个红鼻子的肥胖和尚戴上毗卢帽,捏诀念一申无人能解的咒语:“回资罗,普弥耶畔!喳耶哗!耶!畔!!!”……终年被关圣帝君镇压着,算只有在这个时候才得到一点好处,真足令人寒心。周树人偶尔也会想:做学生总得自己小心些。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人间鲁迅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林贤治先生的书,绝对的好,值得所有热爱鲁迅的人来收藏。一开始我还嫌弃书太旧了,后来一想能买到就很值得庆幸了。
  •   当当缺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