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文化精神与使命

出版时间:2008-10-01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作者:张应强  页数:426  
Tag标签:无  

前言

  当《中国中青年教育学者自选集》第一辑十本专著放到我面前的时候,真是感慨万千,兴奋不已。回想1979年中国教育学会刚刚成立的时候,全国从事教育理论工作研究的只有四百多人。为了繁荣教育科学,当时我们呼呼恢复中央教科所、建立中国教育学会,得到邓小平同志的批准。今天中国教育学会的会员已经发展到八十多万人,全国博士授权点已有几十个,一批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已经成为教育科研的骨干。《中国中青年教育学者自选集》就是他们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成果。怎不令人兴奋!  我与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是有感情的。回想18年以前,1989年他们在大连召开第一次会议,要求成立中青年理论工作者研究会。众所周知,那时的形势,有些同志有点害怕。但是中国教育学会的老会长张承先同志还是比较开放、很有远见的,认为应该支持中青年这种合理的要求,中青年是我们的未来,教育科学的繁荣要靠他们。学会就让我来联系这项工作。我也认为,中青年的要求是合理的。因为过去开会,总是老专家占据了讲坛,没有中青年学者讲话的机会。中青年理论工作者研究会的成立给中青年学者提供了一个讲坛。

内容概要

  《大学的文化精神与使命》收录了现代化与大学的使命;文化传统与高等教育变革;大学的文化精神;现代大学制度;文化变迁与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大学发展的文化审视;教育研究的文化视野等七编关于大学的文化精神与使命的论文。细细读完其中的文章后,更为深入地感受到作者的理性与创新,分析教育问题的广阔视野以及从关注问题中反映出的强烈时代感。会发现这些分析理性、深入,是基于我们国家历史与现状而提出的。

作者简介

  张应强,1964年生,湖北省天门市人,教育学博士。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高等教育研究》杂志副主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管理。先后出版个人专著及主编、参编著作10余部。代表性论著有:《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反思与建构》(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等。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全文转载。代表性作品有:《现代大学精神的批判与重建》(《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7期)等。有关研究成果先后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第二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图书奖一等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主要学术兼职有: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高等教育学科组成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期刊工作分会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协作组副组长、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兼职研究员、湖北省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研究会副理事长。

书籍目录

第一编 现代化与大学的使命现代化、价值教育与大学使命现代化的忧思与高等教育的使命传统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文化转型与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中国近代文化转型与留学教育第二编 文化传统与高等教育变革论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研究重视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海外华文教育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华文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价值的彰显第三编 大学的文化精神现代大学精神的批判与重建知识分子与大学精神的重建大学文化选择论略大学校长与大学精神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信息时代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第四编 现代大学制度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文化取向高等教育创新与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高等教育公平与高等教育制度创新制度创新与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体制创新与建设高水平民办大学把大学作为学术组织来建设和管理院校管理中的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第五编 文化变迁与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与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创新质量与特色: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两大主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政策分析高等教育质量观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试论我国高师教育发展模式的转变高等教育改革与我国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第六编 大学发展的文化审视科学发展观和大学发展理念实现大学管理思想的现代转变关于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的思考多学科视野中的高校特色化理论分析发展战略规划的高校特色科学规划强化实施建设高水平综合大学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教学质量保障问题中国地方大学:发展、评价与问题重点理工大学的发展转型与综合化战略第七编 教育研究的文化视野高等教育研究的文化视野大学文化研究范式的缺失与转换生存论转向与当代教育研究范式变革后现代主义与我国的教育研究“交往的教育过程观”批判教育过程的主客体及其关系新论教育中介论——关于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及其关系的认识后记

章节摘录

  三、价值重建与整合:中国高等教育的文化使命  高等教育与文化发展有着紧密的关系,是促进文化转型的重要力量。促进文化转型,并不是割断历史,将现有的文化形态简单地拿来拌成“文化色拉”,而是促使文化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旧文化系统分化、解体而形成一种既和旧文化传统有一定的联系,在总体上又有质的飞跃的新文化系统。文化转型的核心是文化价值观念的转变。这种转变也不是某一种文化价值观向另一种文化价值观的转变,而是形成一种包含多种文化价值观在内的新的文化价值体系。从这种意义来看,高等教育促进文化转型的根本点在于促进各种文化价值观的整合。  鉴于文化价值观的整合对促进文化转型具有方法论意义,有必要对文化整合的实质涵义进行些说明。一是文化整合表征的是文化系统的内部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体状态,它可以由外部力量推动而形成。如美国人类学家恩伯夫妇认为,文化往往是呈整合状态的,文化整合不仅可以由文化自身的适应性所形成,也可以由认知所形成。①二是文化整合与文化“整体”不同,它带有动态性或“动词”意义;文化整合与文化“结合”也不同,它不是几种要素的简单拼凑;文化整合与文化“整一”也不同,它不是要形成一元化状态。三是文化整合是不同的文化相互适应、协调等形成为有机整体,它并不排斥多元性,但其中存在着主导性的文化“形式”。明确了文化整合所包含的实质性涵义,下面我们以前述的我国文化价值领域的状况为基础,对高等教育应如何促进文化价值观的整合,提出些原则性的看法。  第一,弘扬以马克思主义价值系统为指导的主导价值观。教育本身是受一定的目的和价值观念所引导的,它不可能脱离社会的主导价值观而存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大学的文化精神与使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