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后实践美学

出版时间:2008-9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作者:杨春时  页数:391  字数:35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作为这场论争的理论总结,收录了作者从1993年至今的主要美学研究成果,包括他与实践美学、新实践美学主要代表人物的商榷文章。 这些成果的时间跨度长达十几年之久,清晰地展现了作者的美学思想历程。

作者简介

杨春时,男,1948年11月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1982年吉林大学文艺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华侨大学特聘教授。兼任第九、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等职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主要从事美学、文艺学、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以及中国文化思想史研究。发起“超越实践美学”的讨论,成为“后实践美学”的代表。现从事“文学现代性”以及文学主体间性研究。共发表论文近二百篇,出版专著十余部,代表作有《审美意识系统》、《系统美学》、《艺术符号与解释》、《艺术文化学》、《人文综论》、《生存与超越》、《百年文心——20世纪中国文学思想史》、《现代性与中国文化》、《现代性视野中的文学与美学》、《美学》(教材)、《文学概论》(合著,教材)、《现代性与中国文学思潮》等。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多项,获得国家级、省级优秀科研成果奖多项。

书籍目录

上篇  主体性实践美学批判 一 走向后实践美学 二 再论超越实践美学——答朱立元先生 三 审美的超实践性与超理性——与刘纲纪先生商榷 四 对“后实践美学质疑”的质疑——答彭富春先生 五 乌托邦的建构与个体存在的迷失——李泽厚《第四提纲》质疑 六 “新实践美学”不能走出实践美学的困境——答易中天先生 七 实践乌托邦批判——兼与邓晓芒先生商榷 八 实践乌托邦再批判——答张玉能先生 九 实践美学是抬高实践而贬低自由的美学——与徐碧辉研究员商榷 十 关于《美学》的答辩——与张法对话 十一 “情感乌托”邦批判下篇  建设主体间性的超越美学 十二 从实践本体论到生存本体论 十三 世俗的美学与超越的美学 十四 文学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十五 从实践美学的主体性到后实践美学的主体间性 十六 本体论的主体间性与美学建构 十七 自然主义的主体间性理论 十八 信仰主义与审美主义的主体间性理论 十九 论文学语言的主体间性 二十 论生态美学的主体间性 二十一 中华美学的古典主体间性 二十二 审美同情与审美理解:中西美学主体间性的互补 二十三 超越意识美学与身体美学的对立后记

章节摘录

走向后实践美学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经历了“文革”前的“前实践美学”阶段、新时期的“实践美学”阶段和“后新时期”的“后实践美学”阶段。“后实践美学”是中国美学超越“实践美学”、走向世界、走向现代的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中国当代美学刚刚起步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解放前传入中国的西方美学与后来传入中国的苏联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发生碰撞,引发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批判朱光潜先生的“唯心主义美学”为起因的美学大讨论。在这场大讨论中,崛起了两个主要学派,一个是以蔡仪先生为代表的“自然派”(主张美是客观的自然属性,审美是其反映);一个是以李泽厚先生为代表的“社会派”(主张美是客观的社会属性,美是人创造的)。这个时期美学研究还集中在美的主客观属性问题,各派均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时,“自然派”与“社会派”也势均力敌,尚未形成主流学派。但是,这场论争为以后的美学发展建构了基本的格局:李泽厚一派已经具有了实践美学思想的萌芽,在新时期发展为完整的“实践美学”体系;蔡仪一派的“自然属性”说也在新时期发展为“反映论美学”体系。 20世纪80年代美学的大发展是以实践美学兴起并成为主流学派为标志的。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的重新翻译出版,使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迅速兴起,并对苏联传入的现行哲学体系构成重大冲击。李泽厚先生代表的“社会派”找到了实践哲学这个坚实的哲学基础,突出并发展了美学思想中的实践观,从而形成了较完整的实践美学体系。蔡仪一派仍坚持自己的观点,并且突出了反映论原则,建立了更系统化的反映论美学。在两种美学思想的论争中,实践美学具有无可争议的理论优势,因而成为普遍接受的美学理论。

后记

1993年我发表了《超越实践美学》(《学术交流》1993年第2期),以后又发表了《走向后实践美学》(《学术月刊》2004年第5期)等系列文章,对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主流学派实践美学发起了批判,引发了一场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激烈的论争。这场论争涉及面广,几乎所有的重要美学家都卷入了。而且,这场论争持续时间长达十余年,至今还在深入。在论争中,不仅形成了新的学派后实践美学,也促使实践美学自身进行了反省和革新,包括实践美学的代表人物如李泽厚等对实践美学的发展,也包括实践美学内部的分化而产生的新实践美学。后实践美学自身也在论争中得到深化,不仅坚持了审美超越性,而且确立了主体间性的美学观,这就击中了实践美学的另一个要害——主体性,同时也使后实践美学找到了坚实的哲学基点,从而与现代美学接轨。因此,可以说,这场论争推动了中国美学的现代发展,改变了中国当代美学的格局。中国美学由一派独大到多元并存,这是历史进步、学术繁荣的表现。

编辑推荐

《走向后实践美学》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走向后实践美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尽管现在已经好几年没有聆听老板的教诲了,但是再看到那熟悉的语言,想起老板讲课情形,历历在目
  •   朋友从香港托我买的,据说还行。。。
  •   还可以吧,学术专著来着。
  •   理解和了解中国当代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论争的一部书。是学习中国当代美学的专业书籍。
  •   不怎么样,没什么内容。就那几句话倒来倒去。
  •   我评价的是书的内容 很差 我是为专门批这本书所以买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