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去那花花世界

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作者:苗炜  页数:193  
Tag标签:无  

前言

10年前,在上海飞回北京的飞机上,有个美国胖子坐在我旁边,他叫奥尼尔,黑人木匠,来自密西西比。他到中国来旅游,第一站是香港,然后是上海,接着是北京和西安,中国之旅结束后,他还要去新加坡。他说中国的饭菜很好吃,他很喜欢中国等等。飞越泰山的时候,我通过舷窗俯看壮丽的山景,忽然想到,是不是有个山西的木匠正在攀登山东境内的泰山?这个山西木匠有没有机会去看看纽约和密西西比河。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出过国,只是把自己的一点感受移情于广大的民众身上。我想人在世界上最好能多走走多看看,环游世界也是一种天赋权利。第一次出国,在德国我的第一感受是,原来这里真的有很多外国人;在意大利,我从山上俯瞰佛罗伦萨,那一眼可把我震住了,好像看到了600年前的一个城市,那一年,我在罗马许愿池里投下两枚硬币。按导游说法是,这样做可以保证你有机会重回罗马,在投下硬币之后,我呆呆地想,我真的有机会重回罗马吗?我是不是只傻乎乎地在这里照张相,就永远在许愿池边消失呢?直到现在,我还没能重回罗马,只是有一次,耽误了转机,在罗马机场的酒店睡了一夜。这个世界的确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公园,无数的游客在里面转来转去,我也只是想在这个公园里看看,顺手记下一点儿感叹。并期待有机会再到处转转。

内容概要

  “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找寻新天地,而在于拥有新的眼光”普鲁斯特如是说,苗炜是这句话的践行者,机舱、机场、旅店、街道、咖啡馆、酒吧,这些旅途中我们会一带而过的地方,成了他发现的乐园,幽默的笔触表达了发现的乐趣,革命、汽车、女人、作家都是应景之物。在巴黎的丁香咖啡馆,他试着闻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的余香;在莫斯科的列宁墓面前,他回忆了十月革命的“伟大成就”;在波兰和欧洲的交界处,他记录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在欧洲的机场,他对全世界机场的吸烟室进行了评头论足…… 事实上,这些短篇是他在《三联生活周刊》“花花世界”专栏的结集,风趣的文字,广阔的视野,让我们从另一个视角解读了旅行:旅行不是到处合影留念的事情,如果还没有积累和具备所需要的接受能力,最好不要迫不及待地去观光,这样容易造成时机延误。

作者简介

苗炜,1968年出生,北京人,《三联生活周刊》编辑。喜欢看书,喜欢旅行。2002年出版《有想法没办法》,2005年出版《五魁首》,这是作者的第三本书。

书籍目录

自序一个虚无的主题公园但愿你的道路漫长在这里失去的生活国境以东,国境以西人民还是需要一辆汽车的小说中的汽车我们聊点儿什么侠之大者早恋情人世界上最好的吸烟室在哪里惠斯勒山上的203首长拉斯维加斯的虚假天空葡萄美酒,面朝大海断背山在哪里?耶路撒冷抵达之谜未遂的历史讨论随时准备感动的人民好大一棵树,在阿姆斯特丹奥本海默的论文和梵高的画伯尔尼的克拉姆大街49号《时代》周刊80年重读《光荣与梦想》我们都去卡塞尔我和美丽有个约会肉食者鄙奇迹72号的新希望蒙特利尔奥运斜塔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握在手里的破碎玻璃一个圣人的怀疑与黑暗时刻像一条秋天的道路红灯记孤独星球和GOOGLE地球蒙特勒和沃韦之间《人民公敌》和诗朗诵怎么降低你的碳排放量23英寸的电视与34英寸的座位我的心不在这里,我的心在老特拉福德我应该待在家里,遥想这里吗?记泰国特产的几种水果伊夫林·沃的《旧地重游》死之前到底要干几件事

章节摘录

一个虚无的主题公园我看过太多甜腻的游记,把世界上众多著名的城市或旅游胜地都描绘成美不胜收的地方,哪怕是一次平庸的旅行,也被渲染得格外浪漫。写作者要是再透露出一种傻乎乎的高兴劲,那就更让人难受。好像你现在生活的地方很不幸正是这世界最不值得生活的地方,而不管你跑到一个多无聊的狗屁异乡,你都会感到兴奋。有些人擅于美化自己的故乡,有些人擅于美化巴黎、纽约、泰国和菲律宾。我相信他们这样做都有自己充分的理由。我也承认,阅读那些游记更能激发起我去看看这世界的念头,他们一定是真正感受到了旅行生活的美好并且忠实记录了下来。感谢那些游记和旅游杂志,他们将海外旅行说成是有益身心、提高情操、培养品位、开拓眼界的好行为。我不反对这种做法,但我还是要矫情地说,一次美妙的旅行会让我更加感觉到空虚。法国作家夏多布里昂在19世纪30年代这样记述他的旅行:“我似乎是在英国结束了一次奔波,就像我曾经在雅典、耶路撒冷、孟菲斯和迦太基的残骸上做过的一样。我历经一个又一个名城,看见它们一个接一个地毁灭,我感到某种痛苦的晕眩。莎士比亚和弥尔顿,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克伦威尔和纪尧姆生活的岁月今安在?这一切都结束了。高尚和平庸,恨和爱,幸福和苦难,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刽子手和牺牲品,国王和人民,都沉睡在同一种寂静和尘埃之中。倘若人类和天才之最活跃部分尚且如此,他们如同昔日的影子游荡在当代人中,他们已不能靠自己活着,甚至不知道自己曾经活过,那么我们该是怎样一种虚无啊!”夏多布里昂这番话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对巴黎的观光要和对曾经生活于此的那些人物的追思纠缠在一起,为什么要到蒙帕尔纳斯公墓看萨特?因为我们年轻时看过萨特的书,觉得存在主义更像个主义。为什么要找到克莱拉?哈斯基尔ClaraHaskil的墓?因为前两天你可能正好听过她弹奏的莫扎特。波特莱尔、圣桑、莫泊桑、贝克特,你喜欢过哪一个就可以去找找他埋在哪儿,在墓地里玩一把找名人的游戏是很有挑战性的。在拉雪兹神父墓地的入口处,兜售墓碑地图的老头问我:“你从哪里来?”我说:“中国。”老头儿一下很兴奋,说,墓地的围墙之外有一道巴黎公社墙,中国人都要去那里看一看。他并不知道,我们中国小资到这里是来找肖邦和普鲁斯特的。1804年,拉雪兹神父墓地开始启用,11年后才刨了2000个坑,但是利用效率太低,巴黎市政府知道市民喜欢名人的脾气,一股脑将拉封丹、莫里哀等人都给埋在这里,如政府所料,这地方一下子火了起来,又过了11年,坑的总数就达到了33000多。又过了100多年,大批活人溜达进这个44公顷的陵园,他们到这里的理由和那些1817年要在这里弄一块阴宅的死人一样:都喜欢和名人有点关系。按照另一位法国作家马尔罗的说法,文化就是战胜了死亡的一切形体之总合。他说:“我们应当为最大多数人搜集起最大数量的艺术品,这就是我们这双注定会消亡的手所要担负的任务。”这番话也许有助于我们理解法国的性格,偏颇一点来说——如果美国人以为自己是人权的救世主,法国人一定会认为自己是全世界文化的救世主,他们伟大的卢浮宫博物馆可以为证。但法国人认为,卢浮宫与爱丽舍宫都不能成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象征性建筑,最近似的共和国象征性建筑物当属另一个埋死人的地方——巴黎的先贤祠。有法国人说,到20世纪中期,先贤祠依然只是左派的先贤祠(这里埋葬着伏尔泰、卢梭、雨果、左拉等人),右派真正的先贤祠,是巴黎荣军院(埋葬着拿破仑、福煦元帅等人)。1964年,戴高乐将军把法国抵抗运动领袖穆兰(JeanMoulin)的遗体迁入先贤祠,左派与右派由此都承认拉丁区的伟大祠院是全民族的,是实现法兰西政治统一的一个象征。在今日的先贤祠,让?穆兰与马尔罗共处在一个墓室之中,1964年,正是马尔罗在迁入穆兰的仪式上为他致悼词。以作家的成就而论,比马尔罗更有资格被后世纪念的法国作家大概得有10位到20位,但从这个墓室其他两位成员来看,马尔罗是被当成社会活动家的。另外那两个人,一个是让?莫耐(JeanMonnet),一个是勒内?卡森(ReneCassin),后者是1968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创始人之一。将这样四个人埋在一起,后世的瞻仰者可以瞎琢磨出另一些意味。让?莫耐的骨灰是1988年迁入先贤祠的,他是欧洲共同体的缔造者之一。1940年到1943年间,莫耐是“英国军需供应委员会”驻美成员,他发明了“民主兵工厂”(arsenalofdemocracy)一词。1950年,莫耐提出并起草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方案,该方案由法国外交部长舒曼(RobertSchuman)于1950年5月9日正式宣布,这一天后来成为“欧洲日”。“欧洲煤钢共同体”迈出了走向“欧洲共同体”和今日“欧洲联盟”实质性的第一步,1976年,欧洲共同体各成员国政府首脑做出决议,授予莫耐“欧洲荣誉公民”的称号。莫耐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获得这个称号的人,但是所谓“欧洲荣誉公民”又有什么意义?“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对于远道而来拜会巴黎这个文化之都的东方人来说,马尔罗或让?莫耐都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没有多少人会问起他们。在拉雪兹神父墓地,一个年轻人问:“莫迪里阿尼在哪儿?”按当时的环境,这话也许该翻译成“莫迪里阿尼死哪儿去了?”这个喜欢把人的脖子画得长一点的家伙是20世纪早期巴黎艺术家生涯的典型代表:酗酒,吸毒,风流韵事不断。好多人也这样干,但有两个地方不如莫迪里阿尼:一个是才华,一个是不能在35岁时干脆死掉。蒙马特高地上保留着莫迪里阿尼的一个文化遗迹——跳跳兔酒吧,他和毕加索等人曾经常光顾,现在这酒吧晚上9点钟开始营业,要事先预订座位,价格是17欧元,含一杯饮料。我记得在海明威的小说里见过这跳跳兔酒吧的名字,但它远不如丁香咖啡馆留下的印象深。在《太阳照常升起》里,海明威曾经对丁香咖啡馆前面的奈伊元帅像作过几笔描写。而《流动的盛宴》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一本在蒙帕尔纳斯徒步旅行的指南,当然这本书更大的诱惑是让你一定要到巴黎转转,如果可能,就在巴黎度过你的青春岁月。 他们的青春岁月就像是文学的青春岁月,他们那时候贫穷、年轻、拼命写作,盘算着一个小说能不能卖出去。后来的文学青年也要经历类似的状态,就像海明威在20世纪20年代的巴黎。不过,1944年,海明威以一种极其绚烂的姿态重回巴黎。当时,盟军想先不去解放巴黎,因为维持这个大城市的生计要消耗掉过多的资源,延缓盟军向德国推进的速度。但是,解放巴黎几乎是一种不可遏止的冲动,军事行动自发地开始了。海明威是战地记者中冲在最前面的一个,他坐着坦克重回巴黎,按照他后来自己的吹嘘,是他"解放"了丽兹饭店。巴黎解放当天晚上,的确是海明威在丽兹饭店摆了第一桌,招待20多人喝了一顿大酒,当侍者送来帐单的时候,海明威发现下面还附有消费税,他说:为解放巴黎可以付帐,可维希政府要收的钱,一分也没有。猥琐的文人一般都没有机会这么爽一把,所以海明威能成为作家中的第一个偶像。丁香咖啡馆如今已是一处高档餐厅,门口是为顾客泊车的侍者。旁边的乡村圣母街113号是海明威居住过的地方,但现在的门牌号从111号直接跳到了115号,不过,蒙帕尔纳斯附近还是能找到几个和他有关的地方。威尼斯客栈,海明威在这里第一次遇见了同乡菲茨杰拉德,福尔斯塔夫酒馆,贝克特、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等人经常在此喝酒。我在这家酒馆里的酒单上看见了产自欧洲的各种啤酒,点了两杯。那帮文豪到底喜欢在哪个座位喝酒呢?在卢森堡公园附近哪一个厕所里,菲茨杰拉德向海明威亮出"老二",抱怨说他老婆总嫌他这家伙小。英国记者帕林著有《海明威冒险》一书,他从美国开始,沿着海明威的足迹走到法国、西班牙、意大利、非洲、加勒比海和古巴,探访这个作家的活动地点。我的一个朋友爬完乞力马扎罗山之后,在肯尼亚买到了这本书。我在左岸的莎士比亚书店看到这本书,只展示不出售。莎士比亚书店离巴黎圣母院很近,是游览左岸的一个好起点。不过,现在这家书店和当年比奇女士所开的那家没有任何关系。当年,海明威去莎士比亚书店借书看,并没有足够的钱付押金,他还向西尔维亚?比奇女士询问:“乔伊斯什么时候来?”比奇和乔伊斯颇有渊源,正是她以莎士比亚书店的名义出版了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并差点为此破产。比奇老书店的旧址在欧德翁街12号,我在一个周日的下午找到那里,大门紧闭,抬头仰望可以看见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莎士比亚书店旧址,1922年首次出版了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海明威早期文学生涯的一个导师是略微肥胖的斯泰因女士。他在家里跟自己的老婆嘀咕,斯泰因女士的乳房估计每个重10磅,不过当着人家的面总摆出虚心好学的架势,连怎么分辨一本书的好坏这样愚蠢的问题都向她讨教。斯泰因大概在指导文学青年这方面有特殊的喜好,不过,我怀疑这女人对海明威的文学创作并没有提出太多建设性的意见,倒是对他的第一次离婚起到了促进作用。她还对比奇女士出版《尤利西斯》很不满,说那书内容淫秽,从此拒绝到书店来。从人情世故这方面看,斯泰因的不满有先见之明。1932年,乔伊斯把《尤利西斯》的版权卖给了美国的兰登书屋,得到45000美元,居然没给比奇一分钱,实在算是比较鸡贼。在欧德翁街12号留影,发思古之幽情,往右一溜达,猛然看见10号的历史地位也了不起,大门上方的牌子上写道:法国大革命时期通过的《人权宣言》在此起草。猛然间我感觉自己置身于一个类似环球影城或主题公园的地方,一个个背景上都标明,哪部电影的哪个镜头是在这里拍摄的。没有特技表演重现,巴黎就是这样一个沉寂的公园。海明威在他某本小说中有一段不常见的絮叨,夹杂着《传道书》:“人所需要的只是虚无和亮光以及干干净净和井井有条。有些人生活于其中却从来没有感觉到,可是,他知道一切都是虚无的,一切都是为了虚无,虚无是你的名字,你的王国也叫虚无,你将是虚无中的虚无,因为原来就是虚无。”我愿意把这段话和夏多布里昂放到一起。海明威的底色就是一种虚无,在这个背景之下,人们恋爱喝酒放纵,体验狂暴与寂寞、两个人之间宗教般的爱情与这个世界的不可信赖,欣赏物质世界中的美丽,但他的作品同时含有一种奇异的苦痛,他的故事是对绝望的短暂补偿,是一个强烈的感官的世界。但是,这个世界,如果可以,让我多看一些。十几年前的一个夏天,我在大学校园外面的一个小饭馆里喝酒,傍晚的风吹动杨树叶子发出哗啦啦的响声。因为是暑假,我的那几个喝啤酒的同学都回家了。临桌是个留学生,我们聊起来,他家在荷兰,路途太远回不去。我说:“坐飞机不是10个小时就到了?”他说:“我害怕坐飞机,也不喜欢坐飞机,因为坐飞机你唰的一下就到家了,好像这个世界很小。我愿意坐火车,一站一站停,要很多天才能从北京到荷兰,这样我就可以在火车上想,中国真是个遥远的地方。”从他这番话中,我知道两件事,第一,有许多人愿意把旅途的时间拉长,第二,荷兰人害怕坐飞机。后来,荷兰球星博格坎普再次印证了这一点。我中学时两次坐火车的旅行,获得的地理知识比在教室里读半个学期还要多。正是在火车上,我记住了中国几大铁路线经过的城市名称,并且开始幻想,如果有一天我能从北京坐火车去欧洲该多好呀,我为自己设想出了第一次游览欧洲的目的地——巴黎。我可以飞过去,然后再从那里坐火车回来,延长旅途的时间,让我穿行在西伯利亚茫茫大地上的时候,能感受到北京和巴黎距离是多么遥远。几年前的一个夏天,我在三里屯的一家酒吧里喝酒。那个酒吧以拥有品种最多的比利时啤酒著称。我最喜欢的是"好根达"白啤酒。有个洋人喝高了,逮着个人就问:“你是法国人吗?”在洗手间,他也这样问我。小便池的上方贴着一张广告——西伯利亚铁路旅游,办理签证。这个小小的酒吧也许是全球化的缩影。我第一次出国旅行,目的地并不是巴黎,但的确要先坐北京到巴黎的航班。飞行了两个小时之后,我从舷窗望下去,下面是蒙古和西伯利亚的土地,我看见了呼啸的风沙掠过戈壁,看见了白茫茫的雪原,雪原上有黑色的纹路,我不知道那黑色的条纹是什么,从万米高空上应该看不到铁路或公路。那次旅行的经验是,飞过莫斯科,欧洲境内的任何城市都不会再显得遥远;而飞过鄂木斯克,俄罗斯境内的飞行就算完成了一半。这个城市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是因为Omsk这个名字的英文拼写是4个字母,汉语名字也是4个字,几乎可以一一对应地发音。坐火车返回北京的想法从来没有实现过,甚至就没有再出现过。有一次返回北京,我从飞机上看到一座大城市的灯火,按时间计算,那该是莫斯科。我向国航的乘务员询问,她的回答是"不知道"。我仔细打量飞机下面的灯火,直到它消失在视野中,我想,我会到莫斯科去,也会到圣彼得堡去。2004年的9月15日,我在巴黎共和国广场附近的一条酒吧街里喝啤酒,向我在巴黎的朋友讲述一路的见闻,这一次我们是开车过来的。北京吉普赞助的“中法文化之旅”帮助我们实现了这样一个梦幻般的旅程。我们聊到了1907年北京至巴黎的汽车比赛。那一年,法国一家报纸提出设想:举行北京至巴黎的汽车比赛,“这项比赛没有一定要遵守的礼仪,也没有起约束作用的规则,所要做的事就是将一辆汽车由北京开至巴黎。自然,有可能的话,要争取第一”。1907年6月10日早晨,5辆汽车从法国殖民部队驻北京的兵营出发,8月10日,意大利人博格基斯驾驶意大利生产的伊塔拉汽车首先到达巴黎,他比第二名提前两个星期到达。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们都相信“在无聊中取乐,低俗一些,这比较接近生命的本质。”真是遗憾,没有很早认识这个写东西的人,否则中学就可以一起出板报,大学就可以一起出校刊了。  ——作家 冯唐我和老苗一起出门,在这介美丽的世界上,来了,看了,服了。  ——传媒人 大仙“思想工作”之后,“花花世界”是《三联生活周刊》最好看的专栏!  ——专栏作家 沈宏非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  ——导演 徐静蕾 真正的发现之诱,不在于找寻新天地,而在于拥有新的眼光。  ——普鲁斯特

编辑推荐

《让我去那花花世界》是苗炜在《三联生活周刊》“花花世界”专栏的结集,风趣的文字,广阔的视野,让我们从另一个视角解读了旅行:旅行不是到处合影留念的事情,如果还没有积累和具备所需要的接受能力,最好不要迫不及待地去观光,这样容易造成时机延误。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让我去那花花世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7条)

 
 

  •     在我工作的机关单位读书室中发现这样一本书实属意外,因为自由和这里从来都是格格不入的存在。我曾经也是一个崇尚自由的青年人,现在却阴差阳错地过上了读书喝茶抽烟聊天的屌丝基层公务员生活。工作时间读这本书,着实有些高墙上挖洞的感觉,终于回忆起在路上的日子,又一次开始向往自由。
  •     苗炜文笔轻松,拿起来就不愿放手,俺分两次看完.看时轻松愉快,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可看完后,便觉得不对劲,看完也就看完了,没有任何回忆.
      苗老师是个一流的幽默大师,前面循循善诱,在关键时刻抛出一个包袱,无比的完美,可惜好像少了深度.
      俺准备入手一本,好好读读.
  •     世界总是那样的让人眼花缭乱。虽然久仰这本书好久,可是却是再版后才买的。
      于是就那样的觉得相见恨晚。
      一个精彩的意犹未尽的结尾,对于写作的人来讲总是最难的。所以那些浅显的小错误们,就可以让人假装看不见了。
      最喜欢书里写的那份关于牛津的文章,虽然他也未在牛津上过学,可是那样的一系列的描写,真的写出了自己对于大学那最初的向往,那真的理想中象牙塔的原型。
      
      旅行,本应如此,如果仅仅是那些具体的描述,和在家看照片亦或是看电视,有什么区别呢?
      
      本来去那花花世界,就应该把事前的想象、事后的回忆,这样像黑森林蛋糕一样叠加在一起,然后一起咬下去那浓浓的一口,你才会发现比单独品尝任意一层都要美好。
      
      所以无论怎样都不要失去做梦的权力,无论怎样,都不要麻木自己的感官。
      既然选择了远行,那就多去做梦的体验吧。
  •     我看完了《让我去那花花世界》,我喜欢苗炜苗师傅。
      在自序以前,有四篇配图文章(苗师傅有出镜),其中最后一篇的最后一段如下:
      
       有个英国作家说过,千万别有这样的优越感——别人都是观光客,只有你是旅人。老早我就意识到,这世界不过是个主题公园,大家转来转去,在这里玩耍,浮皮潦草地看一看。
      
      我想知道这个英国作家的名字。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到这段会脸红。
      关于“优越感”三字,我想举一个例子,来自资深装逼分子们(多半也是文青)最看不上眼的金庸小说《神雕侠侣》。
      十六年后,风陵渡口,郭芙、郭襄和一群江湖人士一起出镜。郭芙通身不可侵犯的郭家大小姐的优越感,不仅要和他们划清界限,也不准郭襄理睬他们。郭襄却是那个拔下金钗换酒和贩夫走卒打成一片的可爱姑娘。
      有多少人因为这一段而爱上郭家二小姐。
      还真以为杨过后来送的生日大礼只是大叔自己摆酷吗?哼,人人都爱郭襄——殊不知江湖中人多奇志,郭二小姐风陵渡口的风度早已传遍江湖。那些奇人异士,那些礼物,是冲着神雕大侠的面子,也是冲着郭襄姑娘的自己的面子。
      
      扯这一段是因为之前苗师傅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句话是,“我很佩服金庸,在活着的时候看着自己的作品成为传奇”(大意)。
      相比某些资深人士宣称“我决不允许自己堕落到读金庸小说的地步”(大意),哈哈,哈哈哈,我们苗师傅这样的文青多可爱啊。
      
      在去花花世界的任何景点时,都不忘带几本书或者在当地买几本书,倒是纯正的文青范儿。
      这本书里,他去过的每一个地方,都可以扯到某个作家某个艺术家某本书某个电影,但不会有掉书袋的优越感。比如,《伯尔尼的克拉姆大街49号》,爱因斯坦宣称狭义相对论诞生于此。苗师傅在这一篇里提到一本爱因斯坦的传记,其作者将其中某些章节标上星号,意为普通读者可以看的,其余都是老爱的智力活动一般人看不懂。对此,他的感慨是,“对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只看他的生活故事,而不能参与其智力活动,就像看《金瓶梅》只留意床笫之欢一样下作”。
      
      我看完这一篇却是长吁一口气,有那么一种万念俱灰的感觉。对这个地球上最最聪明的头脑,我们却完全不能参与其智力活动,也永远体会不到物理这门科学的飘飘欲仙之处。
      以后再有人跟你说,“你就是读书太少了”,也别跟他客气——你丫读书多啊?牛逼啊?你丫能读懂爱因斯坦的传记不?
      问号,完。
      还争啥争呢?
      
      再引用一段让我叹之再三的话,在《奥本海默的论文和梵高的画》结尾处:
       但后来我逐渐明白一个道理,这个道理还是爱因斯坦说得最为明白:“引导人们通向艺术和科学的最强烈动机之一是摆脱日常生活及其中令人痛苦的粗糙状态和无望的枯燥乏味,摆脱一个人自身总是在变化着的欲望的羁绊。”(p95)
      
      艺术和科学,也仅此而已。我还想起另一句话,“不为无聊之事,何遣有涯之生”。好像也是出自金庸小说?
      
      Anyway,像苗炜这样的文青,真的读了很多书而不装逼,谦谦君子慢条斯理,写写书拍拍微电影,让我大生亲切亲近之意。我是愿意花钱买他已出的全部书的。
      
      法国时间大年三十的晚上还在更新书评,我真是太给苗师傅面子啦~
      
      
  •     旧版中有几篇不是游记的文章,我自己删去了——包括重读光荣与梦想,时代周刊八十年。
      
      新版中增加的主要篇目是
      
      西班牙酒肉穿行
      温哥华的冰雪节日
      剑桥:一个完美的读书地方(两万字,最长的一篇)
      布拉格小记(中间被删了一段,会有阅读障碍)
      约翰逊博士的好奇猫
      老特拉福德看球记
      约翰内斯堡看球记
      你想在一杯咖啡中喝到什么呢?
      1968年的布拉格电台
      老无所依的书店
      建国大业
      醉乡宜长至,他处不堪行
      
      被出版社删去的是两篇
      旧版中的 我们都去卡塞尔
      新写的 柬埔寨吐色楞监狱
      
      删去了序言,老版是10万字我记得,新版本我交出去的稿子是15万字左右。全书233页,149页之后是新的,149页之前也有10页左右是新的,应该有35%的新内容吧。原版纸张较差,错别字较多,这回新版也有疏漏之处,希望加印时能修改过来。
      
      
      
      
  •     《让我去那花花世界》
      
       大大有名的单向街,不知怎么和出版联系起来了,反正看到这本书,就先下单,只有那在手里看看,才能知道是什么货色。
      
       说起单向街,其实是一个书店,藏在北京的一个巷子里,不过好像最近动迁了,只要不是文物,北京的小巷子都难逃拆迁的命运。单向街好像是因为巷子窄,而且只有一个入口,所以起名的吧,没查资料,属于臆想。不过单向街的全称挺特别,叫单向街图书馆,虽然叫图书馆,但是却不是图书馆,而是一个书店。可见名字其实并不是很重要,当初叫双向街,只要做得好一样会火。形式永远是为了内容而存在的。
      
       在网络时代书店肯定是门亏本的生意。不过单向街并不是单纯的书店。单向街火了,其实也并不是因为书店,而是沙龙,几个志同道合的书生,办一个可以互相交流的地方。没想到这个沙龙实在是高端,去的都不是一般的人物,水平甚至都在百家讲坛之上。这样的沙龙能不火吗!
      
       所以单向街的书也不会差到那里。但是开始也并没抱太大的期望。毕竟文人办的杂志和书,都有点脱离这个现实的。比如《书城》《万象》《读书》,看起来威威忽高哉,不过想想还真多数都是庙堂里的菩萨,远离人间烟火。
      
       不过这本书却有点让我吃了一惊!很久很久没有读到这样老道的散文了。虽然现在的散文家满天飞,但是我读的散文却越来越少了,原因无他,不过是读得味同嚼蜡罢了。
      
       苗炜从来没听过的一个名字,在和那些同样的类似的旅游随笔相比,是不在一个水准上的,他写的不仅仅是自己看到的,而是自己思考的,能够思考的旅行者,本来就少,而这种思考又能够用那在非常有味道的语言表达出来,那就更不常见了。
      
       看来单向街的书也不错,那就接下来继续读吧。
      
      
  •     作为无产阶级的一个小份子,看到苗师傅这么潇洒地满世界周游,还有各种机构机关接待,让世界上小小的我内心一阵悲凉。
      
      这本书的书名,应该是我灵魂的名字
      
      满怀希望地准备旅程,叫上朋友,查看机票,这些零碎而又麻烦的事情反而成为支撑今后几个月生活的动力。再过几个月,再过这么一段时间,就可以出发了。旅游的意想仿佛是扎根在身体里的芽,无法抑制地萌发着,只是单纯的想去走走,去看看,去遇见一些人。可是现实总是那么残酷,考试,课程总是阻挡着前行的路,真的很想跟自己的灵魂私奔,逃到利兹,里昂,巴萨隆纳。拥有着这种无时无刻的私奔心情,我安居在家里,看着书,心里有着大计划。
      
      总有一天我会像以前一样,踏上旅途,有忐忑有兴奋。以一个陌生人的姿态出现在别人的生活里,谁能说在旅行中,你还认识你自己呢。若是明眼人,就可以分辨得出熙攘的人群里,在那日复一日的例行路线上,我的灵魂在发光,它一直问着我:为什么你还在这里。
      
      
      
      
      
      
      下面才是真正的书评:
      
      苗师傅那中年人的独特牢骚,加上各国趣闻轶事,加上他行走万里的活动消息,调成了这本书,名字叫带你去瞅一瞅中国中年知识分子眼中的世界。文章虽调皮,可有点结构松散,指意不清。要我说,就是一个老男孩对世界的小调侃,去到一个地方,想起一些故事,联系一下实际,发表点议论。有些无关痛痒点到即止,有些让我这种小份子纳闷,若我去旅行,肯定带着另一种眼界,写出既不是无病呻吟也不是凌乱的感想。
      再说了,真的好期待艳遇啊哈哈哈。
  •      苗炜在《让我去那花花世界》的头一篇,用了《一个虚无的主题公园》的题目。世界就像一个主题公园,文化历史风景名胜,各地有各地的主题,无论怀着怎么样的心情,无论得到何样的感受,归根到底,一切都将化为虚无。“一切都是虚无,虚无是你的名字,你的王国也叫虚无,你将是虚无中的虚无,因为原来就是虚无”,尽管一切都是虚无,苗炜在文章末还是写到:但是,这个世界,如果可以,让我多看一点。
      
       苗老大也的确是跑过了世界的不少地方了。从北京驱车前往巴黎,行驶在西伯利亚,穿越亚欧,一路开车一路看一路想些乱七八糟的历史,荷兰、瑞士、西西里岛,拉斯维加斯,多伦多的卡尔加里等等等等,等等。
      
       最初想看这本书是因为封面右侧的单向街系列,《让我去那花花世界》就是一本旅行札记,没有过多描述旅行中的风景,更多的是人事,看到了想到了遇到了,不纠结于阳光空气蓝天白云。 “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寻找新天地,而在于拥有新的眼光”,普鲁斯特说道。苗老大也算是读万里书行万里路,行万里路想万里事了。
      
       不禁在想旅行的意义。 “人们有种种理由选择去某地旅行,也有种种借口不去。人们有各种各样的旅游体验,而最差的一种是根本没有出发。人们总有种种琐事要做,但除了印证自己的存在,我不想干任何事情。”出发前往一个新的地方,是想看清风景还是想看清自己?我相信,旅行的意义,不在于目的地,在于自己的心情。不同的心情,促生不同的旅行感受。
      
       旅行除了是人们为了印证自己存在,还是我们好奇心的产物。想去,想去看那不同的风景。母亲曾说,旅游有什么意思,我和你爸当年工作跑遍了大江南北,敦煌都去了,其实就是那么回事,和照片上没啥区别。当失去了好奇心,旅行也就失去了意义。
      
       想去,便上路吧,不要考虑太多,我想这是最好的旅行心态。旅行之前,不想为什么要去,如果心中有强烈的渴望将自己的灵魂指向他处,那最好的办法就是背上行囊,前往呼唤自己的地方。“以历史为参照,或者以文化交流为旗号,都可以给一次旅行赋予某些意义。但更重要的是旅行本身”,苗炜在《但愿你的道路漫长中写到》。
      
       旅行,本身就不是理性的产物,旅行,源自自我内心的一种冲动,去吧,就去吧,去那花花世界,如果双眼所看皆是虚无,那么栽在虚无之中也幸福了。
      
  •      一本轻松的关于旅途的书,像看博客一样看完它。看书时可以不费脑,又能有些文化底蕴、文化事件的叙述及不大众的对某些事的说法,较对我的味,对我此时的味。
      
       作者是三联生活周刊的编辑,熟识中国老牌文艺青年路线,开篇就阐明自己写的不过是小感叹,而非是甜腻游记、透着傻乎乎的高兴劲。第一站是法国,接着说起1907年耗时两个月北京至巴黎的汽车比赛,引入04年作者随车队感受那条现在只需半个月的北京至巴黎之路,之后是美国、加拿大、阿姆斯特丹、英国、泰国。还有很多章节并无所谓鲜明主题,只是关于旅行杂志、关于奥本海默的论文和梵高的画、关于《人民公敌》、关于些许可笑的碳排放(例如碳中和计划,花钱买自己的碳排放、在北京吃顺义的黄瓜比吃山东的黄瓜更环保)以及一些小诗。
      
       关于旅游方面的书、杂志,在初高中时是颇受我喜欢的,特别是杂志。彩色的铜版纸,诱人的词语描述着当地的风土人情再附上几张美丽的风景让人心血澎湃向往不已。大学时买的杂志再看到这样的篇章时就已跳过不看了,向往的太多会难受然后变得麻木,即使是《国家地理》这样的大牌旅游杂志也提不起我的兴趣。用书中苗炜的话是这样说:“我看过太多的甜腻的游记,把世界上众多著名的城市或旅游胜地都描绘成美不胜收的地方,哪怕是一次平庸的旅行,也被渲染得格外浪漫。写作者要是再透露出一种傻乎乎的高兴劲,那就更让人难受。好像你现在生活的地方很不幸正是这世界最不值得生活的地方,而不管你跑到一个多无聊的狗屁异乡,你都会感到兴奋。有些人擅于美化自己的故乡,有些人擅于美化巴黎、纽约......”
      
       半个月的北京至巴黎路途,作者在俄罗斯度过的时间最长。西伯利亚、乌兰乌德、达伊尔库思科...不少陌生的俄罗斯地名,旅途中他们谈论战争,卫国战争和拿破仑对俄国的入侵、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
      
       书中还谈到他在某城遇到的只陪客人聊天,绝不陪客人上床的软色情服务。根据他的本科学历,中国文学方向,找了一个擅长中文、层次适中的姑娘。后来他说有些文字他剽窃了伍迪艾伦的小说《门萨的娼妓》,我以为伍迪艾伦只是导演,原来他还写小说,我以为《门萨的娼妓》是电影…我未看,所以这篇章的最后一段我看得有点糊涂,比如:“伍迪艾伦在那个小说里让妓女说出了许多知识分子的语言,并且将许多美国文学评论家绕在里面。作为低能儿,我只好把它弄成一坨恶毒的狗屎”这最后一句自嘲指向何方。
      
       说到“一个脱离了低聚趣味的人”,不知大家是否会联想起小学课本上老毛对白求恩赞赏,原话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益于人民的人”。这篇挺有意思,冷不丁的出现些小调侃,与最近火热的“雷锋日记”有的一拼。许多蒙特利尔人并不知道这位白大夫是谁,但为了吸引中国游客,当地打算开辟一条白求恩路线。他提到课本上那篇《纪念白求恩》,那篇文章开头就说,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实际上,白大夫逝世时不过49岁,主席的文章也不会错,那是按虚岁算的。
      
       还有一处看似不经意的忍俊不禁的调侃:英国人霍顿当年执教中国队,我记得有个镜头,他坐飞机去大连看比赛,拿着一本《经济学家》杂志看。我当时想,坏了,这霍顿是个知识分子,怎么能搞得过中国足球界那帮人呢?
      
       有篇章节叫“《人民公敌》和诗朗诵”,看完书后我很想看那场话剧,百度上却搜来很多韩国电影《人民公敌》。故事说的是一位勇敢的医生,发现自己居住的城市里的温泉受到了污染。这个城市是温泉疗养地,城里的人大多靠旅游为生,医生想在报纸上发自己的报告,报纸受到政府的压力,不能发,印刷厂老板不给他印传单,医生想去演讲,结果发现自己成了“人民公敌”。里边有句经典台词:人民不需要什么新的真理,人民有了老的真理,就能过日子了。这篇文章大概写于03年非典结束后,话说有个话剧叫《北街南院》,讲述了抗击非典取得的伟大胜利。之后是苗炜代表我心声的评论:这样的话,我听着就便扭,你怎么老能取得胜利呀?来了一场瘟疫,闹了一阵儿过去了,你去了胜利;来了一场水灾,闹了一阵儿过去了,你取得了胜利;来了一场雪灾,闹了一阵儿过去了,你又取得了胜利。
      
       写到这里,我已完全忘记了我看的是一本关于游记的书。因为书中也极少提及所在地的周边风景,不过有描述他旅途中经过的路线,描述当时所想,是一本如他所说顺手记下的感叹。
      
       其实这本书作为谈资、见闻不错,也能从中找出些值得一看的书和电影,毕竟能做《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那学识也不是盖的。但是集结为一本书出版,我觉得有些地方稍显零散,像是一篇篇看着作者的博客,并且明明是在单向街买的单向街.书,却还发现几处漏字,也不知是书的问题还是店的问题。最值得一说的就是该书的腰封,不知所谓的名人推荐,诸如导演徐静蕾: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传媒人大仙:我和老苗一起出门,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上,来了,看了,服了。仿佛是为了说话而说话,跌那些人的身价,跌书的身价。还不如腰封背面的或许是摘抄的一句话看的舒适:旅行的一个危险是,我们还没有积累和具备所需要的接受,就迫不及待地去观光,而造成时机延误。或者封皮处普鲁斯特的话: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找寻新天地,而在于拥有新的眼光。这些多好。
      
       最后,引用书中某段作为结尾:千万别有那样的优越感——别人都是观光客,只有你自己是旅人。这世界不过是个主题公园,大家转来转去,在这里玩耍,浮皮潦草地看一看。
      
  •     我需要这么一本书
      它有灿艳艳的第一眼
      照亮开我的眼
      
      它有经得起琢磨
      经得起查阅
      经得起仰视
      的书肚子
      
      有些书用来装饰
      不只是你的书橱
      也可以 偶尔刺眼你疲倦里的阴凉
      
      我想就是花花世界
      我是看上了他的书皮
      
      而篇章里,他一个一个的城市
      一个一个的短暂
      仿如我在他们飞驰的越野车上
      一并看着 刷过的草原,俄罗斯边境售卖水果的村妇
      
      听他翻译今晨的报纸
      辗转在国与国的机场
      
      
      
  •     作者书读得太多,用心旅游的时候太少,每到一处就要用书里的东西来个注解,累不累啊。在这里看不到太多的旅行体验,更多的是个闷骚文学青年的意识流。
      
      尤其是徐的那段推荐语,你看没看过书啊,就给别人推荐,不尊重作者,也不尊重读者。
  •     
      苗炜大学毕业后来到二外,在宣传部呆了一年,干的是编编校园报纸这类没有什么前途的工作。如果苗老师在这条道上走到黑,前途自然也就可想而知。然而后来的事情证明他还是这一行的佼佼者,给同行争了一回光。第二年,《三联》复刊。年轻的苗老师投身到以沈昌文为中心高举邹韬奋旗帜勇敢向前的洪流中去,笔名是和外表相差悬殊的“布丁”。
      《让我去那花花世界》是作者的第三本书,护封上印着普鲁斯特的话:“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找寻新天地,而在于拥有新的眼光。”让人的的确确为之振奋。开头几篇文章记录了苗老师的旅行,让人大有一种俗务缠身不能流连于山水的遗憾,同时也有一种借他人眼得以间接观赏风景的补偿感。有的时候我们真的甚至希望有这样一个人能够替我们旅行几天。
       也许是前面几篇不乏出彩之处,后面所收的过往专栏却使人产生了一种全书文章层次参差不齐的感觉。可谓之:“我来了,我看见了,我不服了。”像《三联》主笔和专栏作家将平日所作集结成书的情况不少:贝小戎的《西风不识字》、殳俏《吃,吃的笑》、王小峰《不许联想》,更还有三联文集《生活圆桌》、《投资物语》……
       论水准,与苗老师旗鼓相当的有小峰、薛巍、宋晓波,出之远者有主编朱伟的《有关品质》镇在那里,更还有不可重现的门下走狗众多的小波。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三联》的专栏全以书的形式呈现在面前而不是每周必至,有多少能够逃过时间的冲刷呢。
      
      
  •     在图书馆书架上的探险之旅中,这是一件重要的战利品。
      
      好的游记,会让你想立刻出发。随便翻开苗炜这本书的一页,便看到一句“最差劲的一种旅行,就是根本不曾出发……”,浏览一下目录,看到一个个引经据典而又平实冲淡的标题,我的兴奋点立刻被激发,带着狰狞的表情大踏步的走向入口。
      
      每次去旅行,都觉得似乎应该写点什么,但是最终,还是看图说话草草了事,我完全不知道该如何下手。看过很多游记,但是除了搜索引擎式的资料介绍,就是过度渲染的美好与矫情,似乎都不太符合我的期待。
      
      然而苗炜的这一本,就是我想要的游记。怀古思今,充满知识分子的文化见识和充分的个人喜好,我就爱这样有失偏颇的又带点酸腐味的写法。任何喃喃自语的小情调,过上一段时间回头看,就已经过气的惨不忍睹。然而周作人那些平和冲淡的散文,现在读来还是满口生香。如果中国能多些这样的游记该有多好。
      
      他在俄罗斯的河边读着诗歌,在哥廷根大学里思考奥本海默和他的物理,在加拿大寻找断背山的影像,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按着脑海里的那张地图,寻找着在书本里熟悉的人物和景象,这也是我想要的旅行。我注定是一个对人文永远比自然有兴趣的旅行者,有故事的地方才有风景。
      
      http://understrange.ycool.com/
  •     尤其是长途。坐在窗口,已经远离原来的生活,而未来的地方却未到达
      
      这时候你只属于你只属于你自己,不属于过去,也不属于将来
      
      其实这本随笔读了就读了忘了就忘了但是它让我想起了火车
      
      想起了那些长长的夜,那些淡去的风景
  •     那摘录点,这摘录点。看过这样成文的没看过这样成书的。还游记。这世界真是骗子太多,导致傻子不够用。看过内容再看封底的评语。那就是一讽刺。引用“很遗憾没有很早认识这个写东西的,否则小学就可以一起出板报,中学就可以一起出校刊了。”
      
  •     读书的热情早已不似中学时候那么高了,也许网络kill掉了我们生活中太多的时间,我终于还是没有把自己这个习惯改掉,拿到书如饥似渴。
      
      人总是不断寻求自己缺失的一角,却不知道,正是因为那一角的缺失,才变得可爱。
      
      我们总是抱怨,自己的周围没有风景,可在总是有那么多人来到我们的故乡,拍照留念。
      
      只是我们太过熟悉罢了,熟悉到看不到。
      
      所以我们总是向往,远方,不管我们是否可以到达,心向往之。
      
      作者替我走了那么多地方,读文字,仿佛我已到达,这就足够。
      
      在自己的心中满下太多的种子,要一一兑现,我不晓得,自己会不会幸运到有那个机会。
      
      三毛就是看了美国《国家地理》去了撒哈拉。
      
      而我,不愿停留在这里……
      
      
      
  •     不喜欢死板的书评乐评还有旅行记。可能有人就是喜欢一大堆数据和分析堆在那里,可是我一看到那样的情形,大脑就会自动过滤。怎么想努力获取点信息都不行。
      
      这本书还在看,觉得舒服。可以勾起我想读下去的欲望。例如他写到“早恋情人”的时候,很真实。女人穿有点透明的上衣,十几年前的他坐在少女对面,心里激情四溢。这让我想起以前我家对门的一个阿姨。夏天永远是真空上阵。别说我爸了,就说我这大姑娘都脸红,但是那阿姨永远都姿态很潇洒。我们两家不怎么亲密,所以我对她这人怎样不是很清楚。不过后来有一次半夜我听她和老公吵架很厉害。我睡不着,起来去晒月亮。从落地窗阳台上,一转头,就看她在那里抽烟。穿着半透明的白睡衣,一口一口吐烟圈。一刹那,我觉得她不仅可怜,更是美丽。
      
      看了“从莫斯科到巴黎”,我禁不住地笑。说实话,我这准内蒙人都没吃过锡林郭勒的羊肉。以前也听说那的羊特别,但是没想到竟然肋骨都比普通羊多一根。这让我想到西方有些女人为了美,非得去美容院给自己减去一块肋骨,就为了腰细。想不通的我啊,一边啃羊腿一边啧啧咂嘴:哪天内脏被撞破裂你就不得瑟了…
      
      我很佩服,作者是个博学的人。他看过很多书,很多典故都信手拈来。而我呢,除了我特别喜欢,反反复复去看的那几本之外,其他的几乎只能受到刺激才想起来。就例如我上面举的例子。如果作者没说他初恋情人穿半透明衣服,我也想不起我家邻居。
      
      我喜欢这样舒服的书。勾着我不停地想,不停地想了解他说的那些我不知道的。ps:我想念我家楼下那家羊肉馆了。我的口水啊,我的这些花花肠子啊。我的个妈啊,我好想你啊。。
  •     那是多么美妙的生活
      
      “跳跳兔酒吧”,蒙玛特高地上,莫迪里阿尼和毕加索等人曾经常光顾
      
      流动的盛宴里,海明威常常关顾的“丁香咖啡馆”
      
      “威尼斯客栈”,海明威在这里第一次遇见了同乡菲兹杰拉德。
      “福尔斯塔夫酒馆”,贝克特,海明威,菲兹杰拉德等人经常在此喝酒
      “我在这家酒馆里的酒单上看见了产自欧洲的各种啤酒,点了两杯。那帮文豪到底喜欢在哪个座位喝酒呢?”
      
      看了以后,真的是十分神往。那帮文豪究竟是怎样在他们的时代过着我们的生活。并非是一个杰出的人,而是一群有着相当智慧的头脑,那么幸运的生活在同一时代而又能相互吸引聚集在一起。就像,走出门,再往前走,再在某处拐个弯儿,海明威与菲兹杰拉德便碰上了。然后,这样一群人,在酒馆里,在街巷,在咖啡厅,在旅店。不停不停的说话。手舞足蹈。而以后,你将会读到他们每一个精良的作品,瞻仰他们的天才。他们都分别成为了那个时代。而昨天,他们还聚在一张小桌子旁,随意的谈论着自己某个小说的细节,勾勾画画,谈到如何处理,如何难以下笔。
      
      但如果我有一天也会去到这些地方,那么是不是又会感到他们真真实实的生活,所以便会,虽仍钦羡他们那种表现出了某种卓越的兴奋却会有一种易于接近的真实感。感受到内心里的感动。
      
      “他们的青春岁月就像是文学的青春岁月,他们那时候贫穷,年轻,拼命写作,盘算着一个小说能不能卖出去。”
      
      他们分享激越的生活。一种才华。熠熠生辉。
      使得千百年后的人们,游历各地,仍渴望触摸到一丝一毫他们曾存在过的气息。
      
  •     书名是《让我去那花花世界》,貌似是本游记,开篇说“我看过太多甜腻的游记,把世界上众多著名的城市或旅游胜地都描绘成美不胜收的地方,哪怕是一次平庸的旅行,也被渲染得格外浪漫。写作者要是再透露出一种傻乎乎的高兴劲儿,那就更让人难受”。”说得挺好的,但问题是,这不是一本游记,就是一本随笔大杂烩,部分文字跟世界各地有关而已。看完搜了一下,果然,是三联上专栏的结集,跟花花世界有关,要说旅行,更多的是胡思乱想的那种思想旅行。
      
      读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个有趣的过程,看到开始两篇的时候,觉得他写得很糟糕,感觉又被标题党骗了;再看几篇,觉得是自己对不上暗号,如果熟读欧洲历史,对每个地名都马上能反应出人物和故事的人,看这本书应该会觉得更有意思;再读下去,觉得有些好看了,不过仍然觉得这本书是一本完全不能激发我的旅游兴致的游记;再读到后面,后面收录的那些已经不是单纯的游记了,大概对背景知识的要求没有那么高,于是终于觉得自己有感觉了。
      
      看完再上网搜搜作者的其他文字,明白了,对不上的地方,就是知识结构的问题吧。80年代的人读的书跟我读过的还是有距离的。哲学和文学,二战,六七十年代的美国,作者的旅行不是无目的的探索,而好像是去见老朋友,比如他去巴黎,是去拉雪兹公墓找肖邦,去找海明威的足迹,去德国,要去黑格尔,奥本海默,梵高呆过的地方,去卢森堡,要去卓别林故居,去加拿大,走的是断背山路线。他的游记里没有多少景物描写,也很少写旅途中碰到的什么趣事。人家也不屑于细细给你写那些名人的故事,你能有共鸣就有共鸣吧,不能就拉倒。。。大概如果读者恰好了解或者知道一点点相关的知识,看他的文字才能开始变得有意思。
      
      有一篇提到给lonely planet写旅游资讯的人有的根本不出门,游记不过是在家上网查资料编出来的,鉴于作者现在貌似在写小说,所以书里的旅行经历有虚构成分也是很合理的。
      
      书里还有很多跟旅行没什么关系的随笔,关于汽车,关于电影,关于机场,关于足球,关于时代周刊,关于美食,关于google地球,关于央视的诗朗诵,关于环保。。。相当明显的专栏风格,呵呵。看完很认真的研究了一下这些文章的排序,没有研究明白其中的线索或者思路,也许就是时间顺序?
      
      总之,这真不是一本游记,如果是,也就是一本思想的游记。一本需要正好有很多背景知识才会觉得有共鸣的游记。
  •     旅行时总喜欢带本书用来解乏。这本书大部分都是在一次长途出差中读的,虽然书名很花哨,引得人人垂涎,并无限幻想此书能够带来多大的精神诱惑,让我们这些总是在都市中忙碌的人偷得浮生半日闲,能够体味下那可耐的花花世界。
      
      但才读到1/3,我就被打败了,发现出差忙碌了一整天后读此书是一件越发对自己的折磨。并非说书的内容多么的不好,只是苗老师的文笔严肃、外加思绪深沉,融入了太多历史、政治的话题在其中。可能是在错误的环境和错误的心境下,读了错误的书,反正我并没有找到原先想读到的花花世界。
      
      要说此书的亮点,那就是能够与我只享受美景+美食的旅行方式做下互补,也算是一种特殊体验吧。
  •     怎么说呢
      这本书读下来感觉很奇怪
      作者感觉是想把旅行经历跟文化糅合在一起
      可这衔接给人感觉很生涩
      两方面都讲得不清不楚的
      至少我读下来
      很像是一部流水账里生硬的塞了些文艺牛逼元素。
  •     
      
      
      一个汉堡的价格就可以体验苗老师的句子,您说不涨价,我作为读者我还真过意不去。。
      
      支持您,苗老师!
  •     买这本书,仅仅因为降价了。再又是,三联生活周刊反正也没怎么看,老苗专栏更是没注意过(囧惭愧),因此,倒也值得。
      
      前半部分可以说是对旅行的个人解读。
      
      后半部分可以说是专栏的拉杂收录。
      
      再之后,又终于回到花花世界中。
      
      唯一要嫌弃的就是封面和封腰的设计。封面算是可以,但是是和书本脱离的,即为一书皮。再加上一个印着各位名人推荐的封腰,十分地俗,拿起来也不是特别方便。如能在装潢上多花点心思,就更好了。
      
      说句实话,前半部分还是不错的。皆是关于旅行的大实话。
  •   这样做公务员最好了,能有大把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
  •   哈,谢谢
  •   真滴是苗师傅本人啊!!!!我太激动鸟!!!
    截图保存。
  •   苗师傅,我也是你粉丝啊,看着你散文长大的
  •   你给自己打四星呢
  •   别谈政治 aww 红色高棉都一样
    柬埔寨的那篇文章和博客上的那篇一样么?
  •   恩,楼上楼上,应该打三星哈,不过,我还是推荐一下吧
  •   從那篇 但願你的道路漫長 開始就喜歡苗老師的文章了
  •   打几星都会有人有些想法 苗师傅又没走开小号又注销什么的套路 好的坏的不都是自己的
  •   苗老师,不知道啥时候能得到你的签名版。
  •   很久以前那个国庆节的红色花环
    让我一直感动到现在的文字
    可惜不是你
    让我去那花花世界
  •   最爱的就是这本
  •   好吧,刚买了,还没到,等等看~
    还好奇为啥两个版本为啥字数差那么多来着
  •   我也是,受到刺激才能想起点事儿来
  •   你也有老年痴呆症了么。。sigh啊
  •   是的,我估计一直到老我都会被这种怪病缠身
  •   如果能有选择性老年痴呆就好了。不想记起来的事就忘掉,这多美啊~得病也成好事了
  •   苦命的是好事的不一定历历在目,坏的总是被反刍
  •   嘛~~多锻炼锻炼就好了~~
  •   花花世界让人向往。
  •   估计那个封面设计没当过文艺小青年
  •   弱弱的说,我还真就是冲着封面去的
    不过那个封腰也忒恶俗了点
  •   比我的期待差一点
  •   是呢,真是一个失败的封腰啊。
    封面的创意其实还是不错的,用了单向街书店,有点文化的样子。就是装潢形式差了点。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