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周晓隆 主编  页数:209  

前言

  为了推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学改革,加强高职护理专业教材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根据教育部、卫生部颁布的《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我们组织了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编写了这本高职三年制护理专业用的《生理学》教材。《生理学》是生命科学的一门重要分支,是医学院校重要的基础理论必修课。本教材的编写在体现必需、够用为度的基础上,淡化学科意识,突出专业目标下的实用价值,不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简化理论的阐述和推导;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自学习惯的形成;同时,编写中还注意与国家执业护士、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认证相衔接,以增强学生的岗位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架起通畅的桥梁。  每章均设学习目标和复习思考题,学习目标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标准叙述。编写过程中,为了增加趣味性,用“知识链接”对某些知识点进行补充和扩展。  参加本教材编写工作的编委在编写中充分结合教学实际,对部分章节做了适当的调整,力求做到教师好教,学生好用。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不妥甚至错误之处仍在所难免,恳请广大师生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为了推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学改革,加强高职护理专业教材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根据教育部、卫生部颁布的《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我们组织了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编写了这本高职三年制护理专业用的《生理学》教材。《生理学》是生命科学的一门重要分支,是医学院校重要的基础理论必修课。本教材的编写在体现必需、够用为度的基础上,淡化学科意识,突出专业目标下的实用价值,不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简化理论的阐述和推导;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自学习惯的形成;同时,编写中还注意与国家执业护士、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认证相衔接,以增强学生的岗位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架起通畅的桥梁。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结论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第三节 人体与环境第四节 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复习思考题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一节 细胞膜的功能第二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第三节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复习思考题第三章 血液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及理化性质第二节 血细胞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第四节 血量、血型与输血复习思考题第四章 血液循环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活动第二节 心肌细胞生物电现象及生理特性第三节 血管生理第四节 心血管功能的调节第五节 重要脏器的血流特点复习思考题第五章 呼吸第一节 肺通气第二节 肺换气与组织换气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复习思考题第六章 浮华与吸收第一节 各段消化管主要的运动形式和功能第二节 各段消化管的消化液及其功能第三节 吸收第四节 消化器官活动的调节复习思考题第七章 排泄第一节 肾的结构和血液循环特点第二节 尿的生成过程及影响因素第三节 尿生成的调节第四节 尿液及其排放复习思考题第八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第一节 能量代谢第二节 体温复习思考题第九章 感觉器官功能第一节 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第二节 视觉器官第三节 听觉器官与平衡觉功能第四节 嗅觉和味觉复习思考题第十章 神经系统第一节 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第二节 反射中枢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第五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第六节 脑的高级功能复习思考题第十一章 内分秘功能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下丘脑和垂体的关系第三节 垂体第四节 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第五节 肾上腺第六节 胰岛第七节 性腺激素复习思考题第十二章 生长发育,衰老与健康第一节 生长发育第二节 衰老第三节 健康复习思考题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3.释放  血小板受刺激后,将贮存在颗粒中的物质排出的过程称为释放。.释放的物质主要有ADP、ATP、5一羟色胺、儿茶酚胺等。5一羟色胺、儿茶酚胺可使小动脉收缩,参与生理性止血和凝血过程。  4.收缩  血小板含有收缩蛋白,收缩蛋白活化时,血小板收缩、血凝块硬化,有利于止血。  5.吸附  血管破裂受损时,血小板粘附与聚集可吸附大量凝血因子,使破损部位凝血因子浓度增高,加快凝血过程。  (四)血小板的功能  1.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血小板能填补血管内皮细胞脱落留下的空隙,并与内皮细胞融合,促进内皮的修复,所以血小板对毛细血管内皮有营养、支持和降低毛细血管壁脆性的重要作用。  2.参加生理性止血  当血管损伤而出血时,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过程中居于中心地位:①通过粘附、聚集形成血小板血栓堵住出血口;②释放一些缩血管物质,减慢血流,以利止血;③促进血凝块形成,以进一步堵住出血口达到止血目的。  3.促进血液凝固  血小板可释放血小板因子,如纤维蛋白原激活因子(PF)、血小板磷脂表面(PF)、抗肝素因子(PF)等,使凝血酶原的激活速度加快2万倍。另外,血小板还可以吸附多种凝血因子,促进凝血过程的发生。  第三节生理性止血  一、生理性止血  生理性止血是指小血管损伤,血液从血管内流出数分钟后就会自行停止的现象。用小针刺破耳垂或指尖,血液自然流出到自行停止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出血时间。正常为1~3min。  生理性止血过程包括三个时相:①小血管收缩:如果损伤不大,可使血管破裂口封闭;②血小板血栓形成:损伤的血管暴露内膜下的胶原蛋白,激活血小板,使血小板粘附、聚集于血管破损处,形成血小板血栓,堵塞伤口,实现初期止血;③纤维蛋白血凝块形成:通过血小板提供磷脂表面和吸附凝血因子,参与和加速血液凝固的过程,形成坚实的血凝块,封住血管破口,最后完成生理性止血的过程(图3-3)。另外,血小板能与血管内皮细胞融合,促进内皮细胞的修复,保持血管壁的完整性。止血过程中形成的纤维蛋白随时溶解,防止血栓形成,保证血管畅通。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生理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