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与出路

出版时间:2009-3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作者:檀传宝  页数:262  
Tag标签:无  

前言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一言简意赅的话所反映的,其实是中华文明伟大的传统和智慧。  中华文化是一种伦理取向十分突出的文化,中华民族是一个高度重视德行与德育的民族。这一点不仅使中国,而且使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东亚诸国至今都在德育政策上采取着相似的立场。比如:把学生的品德成长看得很重,一直坚持在学校教育中设置专门的德育课程,一直对教师的师德水平有较高的期待,等等。以上文化或者教育上的特质,实际上已经而且必将继续成为东亚文化的特征与优势之一。  但是东方诸国,尤其是“发展中”也是“转型中”的中国也面临着道德文化与道德教育的多重挑战。比如,市场经济对于德育的意义无法回避,但简单地“回归生活”的思维局限又显而易见;关怀是一个当代社会十分缺乏的道德品质,而接受关怀者缺乏起码的感恩心理和合理的道德回应也是德行的严重缺陷;教材等德育文本始终是德育课程赖以开展的基本工具,但是探索德育文本改革的合理方向仍然是新课程改革给我们提出的最大命题;学校领导方式的道德意义实际上是道德教育的直接组成部分之一,但是文化的变迁与价值的多元化使得校长们难以走出实际教育中的困惑……  因此,中国德育问题的全面梳理与出路寻找已经成为我们保持文化优势、促进社会健康发展与个体生命质量提升的当务之急。本丛书从新的视角探讨中国德育的突出问题。

内容概要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一言简意赅的话所反映的,其实是中华文明伟大的传统和智慧。  中华文化是一种伦理取向十分突出的文化,中华民族是一个高度重视德行与德育的民族。这一点不仅使中国,而且使受巾华文化影响的东亚诸国至今都在德育政策上采取着相似的立场。比如:把学生的品德成长看得很重,一直坚持在学校教育中设置专门的德育课程,一直对教师的师德水平有较高的期待,等等。以上文化或者教育上的特质,实际上已经而且必将继续成为东亚文化的特征与优势之一。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调查研究报告  关于本调查基本情况的说明    一、调查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过程    四、背景性数据  第一章 学校德育课程状况    一、思想品德(政治)课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二、思想品德(政治)课的内容    三、思想品德(政治)课的教学    四、思想品德(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学校德育活动状况    一、德育活动的主体    二、德育活动的形式    三、学校德育活动存在的问题    四、学生对德育活动的评价    五、德育活动开展的频率    六、本章小结  第三章 学校德育的参与者    一、谁参与学校德育    二、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状况    三、普通科任教师的德育工作状况    四、德育课教师的素质    五、德育处(教导处、政教处、教育处)的德育工作状况    六、德育工作者的培训    七、师生关系    八、本章小结  第四章 学校德育管理状况    一、德育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二、学校德育管理的民主性    三、学校德育管理制度    四、学校德育的评价状况    五、学校德育经费    六、本章小结  第五章 学校德育环境状况    一、学校德育的外部环境    二、学校德育与社区    三、学校德育与家庭    四、学校与上级单位    五、学校的育人观念    六、校园文化建设    七、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和发现    一、学校德育课程状况  ……第二部分 专题研究后记

章节摘录

  (4)行动(action)。这个环节重点在于学生在具体行动中走出媒体的操纵,自主地选择偶像,建构属于自己的偶像认同。青少年在享受偶像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愉悦,汲取偶像成功的内在精神、品质、经验与教训的同时,主动对偶像进行分析和思考,对偶像可能带来的偏差价值观以及消费意识形态等负面影响保持警觉与识别能力,管理好自己有关偶像的消费行为,把崇拜偶像控制在一个合理、健康的范围之内,并且对身边同辈群体的偶像崇拜产生良好的示范和影响。  在这种媒介素养教育模式中,青少年学生经过认知、批判、反省和行动四个环节,可以认识到偶像制作的过程,澄清偶像的价值和意义,检视自己偶像崇拜的个人生活经验,最终在行动上做出控制和调整,同时在行动中获得新的认识。这四个环节其实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在这个循环中,青少年发展了批判思考能力,拓展了关于偶像的认识,最终能够纠正自身对于偶像的不切实际的认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  五、结语  当前,媒介实体的多样化、媒介符号的影像化以及媒介信息的商品化拓宽了青少年偶像崇拜的途径,调动了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感觉通道,增强了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消费性。媒介世界的变化使得当代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呈现出感性一虚拟化、反抗一宣泄化与消费一商业化等特点。媒介素养教育对于媒介时代的青少年偶像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功能上讲,它有利于增强学校偶像教育的针对性,破除青少年对偶像非理性的痴迷。在教育策略上,媒介素养教育认识、分析、反思和行动的教育模式,有利于提高偶像教育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值得一提的是,当代青少年的偶像崇拜之所以被作为一个教育问题提出,更多的是因为它对青少年的学校教育生活表现出了一定的负面性。但是从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来看,青少年的偶像崇拜也有很强的正面意义:第一,它在常规教育体制之外开辟了青少年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弥补和矫正着常规教育体制自上而下的规训文化;第二,它是当代文化中最具活力和开拓性的文化因子,不仅丰富了当代文化的空间和内容,而且是激发当代文化整体保持活力和不断发展的“新生力量”;第三,它是当代文化产业的一支主力军,所创造的商业产值是其他文化类型所不能匹敌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问题与出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书不错,很适合科研需要
  •   写论文很好用的书籍
  •   是要的这本
  •   书中第一部分有大量的调查数据,对中小学德育有很好的借鉴作用。第二部分的理论分析部分很好。书是好的,可惜我想购买的是关于高校德育方面的,有些遗憾。
  •   挺一般的。
  •   与本人论文联系不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